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安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23:1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安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安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篇: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安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安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发布时间:2014-4-8 浏览次数:277 区政协花园口镇工作委员会

侯永革

近年来,随着惠济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对拆迁后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妥善安置,保障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需要,对于保持辖区宗教界的和谐稳定,意义十分重大。怎样妥善安置拆迁后的宗教活动场所,已经成为宗教工作者和信教群众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一、我区宗教活动场所的现状

宗教活动场所是为了满足信教公民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需要而依法设立的公共场所,是信教群众学习、交流、沟通和参与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平台,属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或称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我区纳入登记管理的12处宗教活动场所中有9处面临拆迁或今后有可能拆迁,如:京水清真寺(过渡期间予以保留)和王寨、毛庄2个基督教活动点所在的3个村已经完成拆迁。由于历史原因,我区的绝大多数宗教场所无正规的土地、房产手续,场所面临的随时被拆迁问题,使回民群众、信教群众思想波动较大,都为今后宗教活动和场所的出路担心。此外,基层干部在处理涉及宗教事务的问题时,普遍存在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复杂心态。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合法的宗教活动得不到保障,信教群众利益受到损害。诸多不利因素,已对宗教活动的管理带来严重障碍。

二、宗教活动场所拆迁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相关单位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拆迁安置问题普遍重视不够,大多数场所所在的镇(办)、村(社区)没有规划及出台拆迁安置方案。场所拆迁后的过渡及安置如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信教群众合法的宗教活动将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对宗教稳定和社会稳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

1、家庭聚会点和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会骤然增多。合法的宗教活动将迅速演变成数量庞大的非法聚会点,为各种非法宗教组织、违法宗教活动及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提供便利条件,外来及非法传教、传道活动频繁,机会增多。

2、会引发不稳定状况。结合信访稳定评估体系的要求,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保障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利益,广大信教群众将会成为阻碍拆迁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利益诉求群体和一股势力。

3、政府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难度加大。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安置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各种宗教活动将隐匿于民间,消失在政府管理的视线外,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缺乏有效实施管理的主体。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爱国宗教团体组织、信教群众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将对党和政府丧失信心,政府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对党的领导和政权形成冲击。

4、诱发新的不安定因素。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安置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放任其自生自灭,各种宗教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因为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其消防、治安、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活动混乱无序,导致蔓延发展,不仅管理难度和治理成本加大,而且会严重影响和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

三、解决宗教活动场所拆迁安置问题的建议

宗教工作无小事,事关国家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鉴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状况,宗教活动场所的拆迁安置问题亟待解决。经与各镇(办)信教群众及开发商座谈、征求意见及发放调查问卷,各方面普遍认为:应由地方政府出台统一明确的指导意见,既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又能切实维护宗教场所的合法权益,确保合法宗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建议如下:

1、高度重视宗教活动场所的拆迁安置问题。当前,妥善处理涉及宗教活动场所的拆迁安置问题,是全面落实宗教政策,依法保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确保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对涉及的宗教活动场所的拆迁安置工作予以妥善处理。

2、合理规划宗教活动场所的拆迁安置。在合村并城和城中村改造建设中,城建、规划等部门在编制规划时要事先征求宗教管理部门的意见,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宗教活动场所。对各镇(办)、村(社区)及相关单位上报的涉及宗教活 动场所的拆迁安置方案进行审核把关。新建的宗教活动场所要服从政府的整体规划,选址和布局应遵循和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应城市化管理的需要,同时为信教群众到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过宗教生活创造条件。

3、切实保护信教群众、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信教群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教育、联系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举行宗教仪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依法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是维护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合村并城和城中村改造建设任务重、情况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要按照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着眼信教群众的信仰生活需求,积极为信教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4、及早发现不稳定因素和苗头性问题。在合村并城和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中,对宗教活动场所拆迁安置方面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或引发的矛盾纠纷,要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宗教团体、活动场所应支持配合政府工作,城建、规划和宗教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调,认真听取信教群众、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和爱国宗教团体在宗教活动场所拆迁安置过程中的意见建议,严格把握政策规定,注重加强教育引导,既要考虑到宗教信仰、宗教活动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切实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确保惠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

第二篇:关于旺苍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旺苍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李荣健

城镇化与工业化两者互动互促、互为因果,并称为经济现代化的两个车轮。近年来,旺苍县在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扎实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体系日趋合理,城镇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正朝着资源节约、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快速迈进。

一、旺苍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旺苍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地势北高南缓中部低平,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欠发达的社会经济长期制约着城镇化发展。“5.12”汶川地震以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灾后恢复重建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大机遇,坚持城乡统筹协调,两化互动发展,县域城镇化进程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全县城镇常住人口从10.2万增至13.2万,城镇化率由26.86%升至31.5%,年均增长1.13个百分点。

㈠城镇体系建设日臻完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县除县城区(含嘉川镇)外,中部河谷走廊的白水、普济、三江等6个中心集镇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市政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承载能力、辐射作用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以每年2.8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加。依托重点集镇、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县的城镇化发展已从相对孤立的“单打独斗”转向为更合理的“集体作战”,城镇结构得以不断优化。

㈡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加快。按照“一体两翼齐飞,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以中心城镇建设为中心,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村的发展;以提高城镇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更好地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将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建成了张华九台灾后重建安置点、卢家坝安置小区、攀成钢安置小区、庆寨路安置点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新村聚集示范点,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㈢城镇化内涵得到不断提升。近年来,旺苍先后建成了世行一期“七路三桥”、庆寨路、黄洋河堤等一大批重大市政项目,启动实施了世行二期十个项目。城市主次干道全部实现黑色化,城镇道路运载、天然气供应、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城市防汛等能力显著增强,红军城核心区保护性开发、马家渡新区建设、嘉川城乡统筹示范区打造等快速推进,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逐步过渡到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文化底蕴得以不断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㈠城镇化水平偏低。2011年底,全国城镇化率达到47.5%,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1.83%,旺苍县城镇化率仅为31.5%,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不难看出,旺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由于城镇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加之城镇房价高企等因素,导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放缓,严重制约了我县城镇化发展。

㈡区域发展不平衡。旺苍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城镇化发展区域不均衡。中部河谷走廊地带,由于交通便利、工业集中、经济增长较快等原因,城镇建设水平明显高于北部、南部山区。

㈢重点集镇规模小。重点集镇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旺苍乡镇规模普遍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35个乡镇中除东河镇、嘉川镇以外,集镇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仅有3个,不足1000人的有24个,低于500人的有16个。由于城镇规模偏小,人均住宅面积、自来水普及率、天然气普及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万人享有公共交通等衡量城镇化的常用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制约了我县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城镇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㈠以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加快白水至黄洋工业集中带建设步伐。通过壮大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着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推动城镇化提供强劲动力。二是利用信息化推动城镇化。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城镇化的理念和路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化帮助城镇超越了其物理疆域,拓展了城镇空间,也促成了“全球城镇”、“网络城镇”的出现。城镇处于枢纽地位和信息节点之上,它的发展加速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城镇空间分布和功能组织的变动调整,从而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和城镇现代化进程。我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应加强城镇信息化建设,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三是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发展以金融、保险、商贸、交通、通讯、旅游、中介服务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努力增设有规模、上档次的宾馆酒店和娱乐场所,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增长带动商贸零售业、金融业、运输业等的发展。

㈡营造以人为本的城镇人居环境。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不是单纯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大和城镇数量的大量增加,而是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文明演变过程。要把城镇发展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起来,走资源节约的城镇化道路;要把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走环境友好的城镇化道路;要把城镇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走经济高效的城镇化道路;要把城镇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走社会和谐的城镇化道路。二是加强城镇整体功能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按照“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集约节约、环境优美”的原则,提高城镇发展质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全县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市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关注民生作为目标取向,致力于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舒适的城镇环境。教育、卫生、医疗等优质资源要向进城的农民工开放,兴建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等不同类型的居民住房,初步实现“人人享有适宜住房”的目标。三是注重城镇体系的规划。要按照“多规衔接、要素共享、优势叠加、产城一体”的要求,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的原则,既要积极稳妥发展中心集镇,又要加大力度开发建设一批如木门镇、水磨乡等特色乡镇,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依托、中心集镇和小集镇功能互补,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㈢消除体制性障碍吸纳农民进镇入城。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探索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根据不同集镇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户籍政策;探索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或乡村人口的管理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让进城农民能安下心来长期定居。二是创造农民工进城的宽松环境。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简化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打破“城镇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就业市场;创造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的环境,让农民工能够在城镇安居乐业。三是创新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淡化政策上的城镇偏向,逐步取消城镇居民的“特殊待遇”,同步增加农村居民的公共福利,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四是通过项目推动引导农民进城入镇。继续争取并积极实施以工代赈、扶贫搬迁、高山移民、地质沉陷区搬迁等项目,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切实解决农民进城入镇后的住房、就业等问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型城镇化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领头羊。我县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初始阶段,必须找准并走好适合我县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篇:关于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张宁

更新时间:2012-2-20

2011年9月上旬,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统一组织安排,对白河、旬阳两县的6个移民安置小区及新区进行了视察、调研。笔者提出如下感悟、体会和建议。

一、总体印象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虽直接启动时间不长,但其政策背景可追溯到早些时候的“迁移式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7.18”灾后恢复重建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举措,移民搬迁安置与上述工作有极大的相关性、连续性甚至交叉性,同时又以集中安置为突出特色;2010年“7.18”后,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从2011年起启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和“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的决定,提出了用10年时间完成240余万人(我市共22.6万户88万人)的移民搬迁安置的战略任务;今年此项工作全面启动以后,县政府高度重视,机遇意识强,积极性主动性高,在目前已确定的具体政策背景下,从县情实际出发,迅速启动,初步形成了规划引领、高点起步、统筹安排、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初见成效的局面。白河县按照“1630”--即打造1个宜居县城(5万人)、6个重点集镇(5万人)、30个生态社区(5万人)的总体规划,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迁建”三种方式,先后捆绑投入各类资金6亿多元,累计已有5400户2.5万人迁入城镇、社区。截至8月底;旬阳县按照建设“万人集镇、千人社区、500人以上中心村、3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的总体思路,已累计启动移民搬迁安置建房2902户11521人,占任务的83%,其中已竣工558户2381人,占计划的16%,分散安置启动776户3165人,目前80%的农户已完成房屋主体建设。而且,从认识理念上看,已形成共识,大家普遍认为省委省政府此项决策切合安康实际、符合山区发展规律、为民惠民利民,是一项治根治本、长治久安之策,并深信此举现实意义重大、战略意义深远,坚定不移推进,必有卓越成效。在实践操作层面,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比如“县城--集镇--新村--生态社区”四位一体的城乡体系构架,“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迁建”的建设方式,“巴山民居”、“徽派民居”、“欧式民居”等不同风格特色的社区模式,“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有业安置、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工商企业下乡建设”、“外出老板返乡建设”、“村组干部带头建设”的建设模式,按“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项目整合的资金统筹办法等等。当然,整体上还处于开局起步阶段,需要探讨研究完善的方面还很多,急需破解的难题也不少。

二、感悟体会

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也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感悟。主要是对移民搬迁重大意义的认识有所深化。移民搬迁这件事,不是一个简单的把农民从山上搬到山下的问题,而是大有深意的战略举措。

首先,这件事意味着山区人口的大迁移、生产力布局的大调整。这是我市解放以来第一次非自然形态的人口大迁移,是一次遵循自然规律的人口大迁移,是一次着力解决人口布局最基本层面科学性合理性问题的大迁移。常言道,“安居乐业”,安居是第一位的、最基本层面的问题,长期以来却被严重忽视。“7.18”给我们上了一课,使我们认识到,在安康这样一个欠发达山区,解决“三农”问题最基本层面、最带有根本性质的任务,就是要实行彻底的移民政策,解决山地危居群众的安全避险和长治久安问题。

人口的迁徙、转移、积聚,从来都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人口的大迁移,实质又是一个农村生产力布局的大调整问题,将改变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居住习惯,实现农村生产力由分散布局到集中布局的历史性新跨越。这种布局的调整,将奠定农村发展的新的战略基础,有利于推进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土地流转集中,有利于促进二、三产发展和产业集聚,有利于农民转换身份、就地就业,有利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其次,这件事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大转换。我们过去的发展,是城乡分离、城乡分治、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模式,城市在发展、乡村也在发展,但却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互不关联、极不均衡、极不协调,更谈不上良性互动。现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和新型社区建设,则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创造一个城乡一体化、内在联系紧密的、全新的城乡经济社会体系。我们完全可以设想,我们今天所要努力建设的这个“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体,将由政府提供统一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不分城乡、日趋完善。这个由统一的社会制度、机制所保障、服务的社会有机体有两极:一极是集中聚居的城市化的村民社区,规模大小不一,渐次递进延伸上去,是集镇、中心集镇、县城、中心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特大城市是这个社会体的另一极;永远有人会生活在农村,但无论生活在哪里,社会公共服务政策是一致的,在农村居住的人也是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城乡“二元”制度壁垒消失,许多人也许会放弃城市而选择宁静的乡村生活。我认为应该按照这个目标定位来规划、设计未来城镇化的发展。

第三,这件事意味着农民生存生活生产方式的大转变。生存方式上由千家万户分散居住到整村甚至跨行政村、跨区域相对集中居住,相对集中的生存方式再加上相对集中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必然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城市化,必然带来农村土地流转集中的可能和趋势,必然带来农村产业的集聚和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集中集约生产、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等等。这将从根本上动摇农业社会基本条件,从而为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奠定新的基础。

上述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演进中,都是带有根本性和革命性的。所以,不管这件事有多少困难、面临多大难题,我们都必须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扎实做下去。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规划。在这件事上,科学规划的意义尤其重大。一定要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引领,一定要有全域规划作背景和依托,一定要有长远观点、前瞻意识和兼容意识。布局布点一定要科学合理,要有20年、30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理念,要经得起时间、实践和未来发展的考验与检验;布点上有的社区属于城镇扩张的范畴,既要依托城镇、又要在城镇功能定位和布局体系中彰显特色,并与城镇形成互补;有的社区既不属于现实集镇范畴,又不是过去意义上的村的范畴,而且规模潜力较大,跨村设置跨区域集聚的可能性极大,类似这样的社区,也许我们现在建设的就是未来的新的集镇、城市,这就要按照建造新的集镇的理念来规划设计,考虑它的功能定位和配置;有的社区或集聚小区规模较小,接受辐射空间距离较远,相对独立性较大,扩充的可能和空间十分有限,就要充分考虑它的自身功能的相对完整,同时要考虑它在全局布局中的串珠效应,以便捷通达的交通来弥补其不足。规划上还应考虑预留发展空间问题和土地的集约使用问题。

2、着力破解资金难题。目前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硬性制约还在资金上。一是房屋建设资金配套难度大。现在我们所到的两个县,都是按照灾后恢复重建的17000元标准启动建设的;若按省上政策规定的60、80、100平方米,实行农户分别承担1万元、2.5万元、4万元,其余在省财政安排10000元的基础上,由省和市、县(区)各按50%比例负担的办法,从县级财力实力看,配套资金确有较大难度。二是基础设施配套投资也是一大难题。白河已基本建成的枣树村新型社区集中安置100户,已建房屋50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23万元,户均14万元。其他档次低一些的社区,户均也至少需8万元,旬阳则高于这个数字。三是公共服务配套也许要国家项目支持。比如学校、卫生室、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问题。四是有业安置也需要扶持乡镇中小企业和全民创业的配套政策。破解资金难题的现实路径大体上有三:一是省市县财政直接投入,这方面空间不是很大;二是通过“资金捆绑”,将相关项目资金整合到移民搬迁上来集中使用;三是商业资本投入,这需要方式方法创新;四是民间自筹。但总的情况是,点上推进难度且大,将来面上推开可能问题更大。3、10年88万人移民搬迁任务的完成有一个科学排序问题。主要是要有一个总体的安排,区分有能力自建、有帮扶可建和完全需要政府买单三种情况,进行合理计划排序,将硬骨头逐年分解,否则先易后难,硬骨头全都集中到后面去啃,也是有问题的。此外,新建社区土地的集约使用,及时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和探索未来社区管理办法,农民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等等,都是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第四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模版)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 要:新型城镇化建设被赋予了时代的重任,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可选道路,全国各地当前都在积极探索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诸多问题,有效化解这些时代性问题,必须深入到乡村社会的经验逻辑中,通过经验的比较分析,探索适合各地发展的多元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 对策建议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质与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动力和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那么没有新型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不断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深层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城镇化进程滞后、工业化进程、城市规模不足、城市粗放型增长、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管理公共服水平低等这些许多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镇的聚集度不够,城镇体系不合理,规划建设管理粗放

聚集度不够,体现在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两个方面。城市的聚集度和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市地位不相匹配,从根本上没有形成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观念制约和体制制约依然严重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讲,长期以来,加快城市发展观念相对滞后,人们对于新时期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造成体制性约束也比较严重。

(三)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准城镇化”现象明显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区土地不断扩张,由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上二元体制的约束,造成人口与产业集聚也不协调,另外大量外出农民工有较大的回流空间,需要更长时间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突破口,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推进改革,促进不完全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变。

(四)小城镇缺乏引导,新型城镇化特色培育不足 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来说,大部分经济规模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镇政府规划意识淡薄,城镇管理工作严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城镇建设沿着公路两侧无序蔓延、散乱布局,加之一些乡镇企业和农民住所也在公路沿线分散布局,形成了“马路经济带”,浪费了大量耕地,破坏了城乡自然生态环境。

2、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城镇居民建房仍然沿用农村的单家独院形式,城镇普遍缺乏环境基础设施,水污染也较严重。

3、城镇缺乏特色,不少城镇不重视地方特色的塑造,盲目攀比,不断大拆大建,导致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建筑物被拆,城镇特色风貌逐渐消失。

4、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设施水平差,文化站、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还不适应城市社会的要求,城镇的文化、科技、教育的建设急需加强。

(五)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不足,阻碍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显得十分重要,这对实现密集区域城镇化集约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显著的功效。大多城市近年来在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协调不够,互相竞争激烈,产生重复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城乡规划工作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础依据,推进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规划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按照农村城镇化发展定位的性质,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形成城镇一盘棋,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坚持长期不变。并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做出相关的人口和产业规划,做好必要的可行性论证。二是突出配套基础设施的原则。对农村城镇化的防洪、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消除、商贸金融、科教文卫体等设施要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完善配套。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把握宏观调控,促进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良性循环。三是农村城镇化设计高标准原则。设计要体现地方风格、时代风貌和可持续发展。对主要的商业区、街道、重点功能小区的建筑、园林景观等要实行规划控制,重点工程要坚持执行规划方案,规划要体现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尽可能保护城镇中的山、水、绿地、景观,因地制宜。

(二)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同时并重,克服过去“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要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动态管理、精细管理水平。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城市管理队伍。针对管理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等问题,政府要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城市专业管理队伍,赋予其综合执法的职能。二要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坚持依法管理。探索长效管理新模式、新方法、制定市容市貌标准和城市居民文明公约,加强日常管理,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部分管理责任分解到社区,动员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三要切实加强综合整治,推行“门前三包”和市区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办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四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三)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避免重蹈拉美等国家出现大量“城市贫民窟”覆辙、保持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表面上是户籍问题,本质上是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各项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坚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综合承载能力、在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做好与高中阶段教育的衔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训资金全市统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四)大力发展实体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发展基础 优先发展工业。要立足本地区位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发展思路上,要着重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和科技化“四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商贸和现代物流业、文化教育和房地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以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总量。稳步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休闲化、科技化、旅游化与农村改造一起实现城乡统筹,在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的菜篮子生产服务产业化基地。

(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

把满足城市多方面消费需求作为调整的切入点,大力发展以生产肉、蛋、奶、果、菜、花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农业,同时切实加快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伴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繁荣,使农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文化设施反映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代表着城市的现代文明和建设成就。但就总体而言,特别是作为新型区域性的文化中心城市,要避免缺乏大批独具特色、规模相当、装备先进、品位高雅、功能完善、能够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文化设施。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工作。既要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或建筑群落、街区;又要按照城市人口和服务半径,具体规划专业博物馆、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之,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需要长期的努力。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J].农村工作通讯,2012;

[2]涂文学:城市早期现代化的黄金时代[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傅晨:广东城镇化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与广东现代化建设研究丛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

[4]黄捷:江津市城镇化道路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9。

第五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加快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质与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动力和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那么没有新型城镇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不断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深层问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城镇化进程滞后、工业化进程、城市规模不足、城市粗放型增长、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管理公共服水平低等这些许多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镇的聚集度不够,城镇体系不合理,规划建设管理粗放

聚集度不够,体现在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两个方面。城市的聚集度和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市地位不相匹配,从根本上没有形成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观念制约和体制制约依然严重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讲,长期以来,加快城市发展观念相对滞后,人们对于新时期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造成体制性约束也比较严重。

(三)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不高,“准城镇化”现象明显

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区土地不断扩张,由于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加上二元体制的约束,造成人口与产业集聚也不协调,另外大量外出农民工有较大的回流空间,需要更长时间把“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突破口,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推进改革,促进不完全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转变。

(四)小城镇缺乏引导,新型城镇化特色培育不足

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来说,大部分经济规模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镇政府规划意识淡薄,城镇管理工作严重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城镇建设沿着公路两侧无序蔓延、散乱布局,加之一些乡镇企业和农民住所也在公路沿线分散布局,形成了“马路经济带”,浪费了大量耕地,破坏了城乡自然生态环境。

(2)城镇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城镇居民建房仍然沿用农村的单家独院形式,城镇普遍缺乏环境基础设施,水污染也较严重。

(3)城镇缺乏特色,不少城镇不重视地方特色的塑造,盲目攀比,不断大拆大建,导致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本地历史与文化的历史街区和建筑物被拆,城镇特色风貌逐渐消失。

(4)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设施水平差,文化站、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行为还不适应城市社会的要求,城镇的文化、科技、教育的建设急需加强。

(五)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不足,阻碍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显得十分重要,这对实现密集区域城镇化集约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整体水平和质量有显著的功效。大多城市近年来在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协调不够,互相竞争激烈,产生重复建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城乡规划工作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础依据,推进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规划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二是突出配套基础设施的原则。对农村城镇化的防洪、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消除、商贸金融、科教文卫体等设施要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完善配套。三是农村城镇化设计高标准原则。设计要体现地方风格、时代风貌和可持续发展。对主要的商业区、街道、重点功能小区的建筑、园林景观等要实行规划控制,重点工程要坚持执行规划方案,规划要体现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尽可能保护城镇中的山、水、绿地、景观,因地制宜。

(二)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同时并重,要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动态管理、精细管理水平。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城市管理队伍。二要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三要切实加强综合整治,推行“门前三包”和市区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办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四要切实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三)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保持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四)大力发展实体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发展基础

优先发展工业。要立足本地区位优势,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发展思路上,要着重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和科技化“四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商贸和现代物流业、文化教育和房地产业。

(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

把满足城市多方面消费需求作为调整的切入点,大力发展以生产肉、蛋、奶、果、菜、花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农业,同时切实加快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伴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得到进一步优化和繁荣,使农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文化设施反映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代表着城市的现代文明和建设成就。当前,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工作。既要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性建筑或建筑群落、街区;又要按照城市人口和服务半径,具体规划专业博物馆、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之,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需要长期的努力。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下载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安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宗教活动场所安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