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调生应主动培养三种习惯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导读:选调生作为组织部门重点培养的对象,是各级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库。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调生队伍日益庞大,如何在众多的选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越来越多选调生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选调生要“不辱使命”,贵在主动培养三种习惯。
主动培养学习的习惯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基层,面对愈演愈烈的竞争势态和日益增高的工作要求,选调生若不主动学习,“坐吃山空”,只能被社会和环境无情的淘汰。
学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生的永恒主题,选调生更应主动把学习当作习惯。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就此停止,而是新的学习历程的开始,刚走出校门的选调生要继续向书本学习,了解农村现状,掌握农业科技,普阅基层知识,要紧扣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实际,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要向身边的人学习,社会实践欠缺的选调生,要放下架子,虚心、虔诚地向领导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为人处世之道,并将其先进经验运用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选调生要立足岗位实际,充分发挥大学生活力足、知识广、善学习、观念新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等基本业务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主动培养坚持的习惯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批选调生相继奔赴基层,他们在基层建功立业,绝大多数成为了基层党政机关的工作骨干,相当一部分已走上领导岗位。满腔热情的优秀大学生抱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崇高的人生追求下了基层,却发现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环境与想象中的情形存在很大差距,一时难免有灰心堕落之态。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身处基层的选调生更应在“逆境”中磨练自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努力为基层作贡献、为群众撒热血。其次要坚持扎根基层。选调生到了乡镇上,其工作的琐屑与杂乱,工作效率偏低等情况,很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选调生要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新鲜感转化为持久的工作热情,把朝秦暮楚的浮躁转化为对工作的耐心,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倾心尽力为民服务,脚踏实地为基层贡献。再次要坚持立场原则。初涉政场的选调生,或多或少会遇到来自某方面的诱惑。请客吃饭、收受小礼等情事,乍看不足挂齿,实则举足轻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选调生应防微杜渐,在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就要坚持把党和人民的需要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真正做到不为名利所缚,不为物欲所诱,不为私情所扰,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主动培养认真的习惯
认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细致严谨,一丝不苟。认真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河南人事考试网(微信号:henanoffcn)发布河南各类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习惯。
刚从象牙塔到基层政府机关的选调生,要把认真当做习惯,在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追求“零缺陷”。一个人的成就不在于做成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当你做好了每一件小事,也就成就了一件大事。“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无数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工作必须从小事做起,从日常中平凡的事情做起。意气风发、心高气傲的选调生不要拿自负当自信,不要拿幻想当理想,不要拿心动当行动,要将“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等浮躁心态转化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工作作风,要把工作当做事业干,把平凡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棘手的难题破解开来,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习惯性地让自己拿出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在生活中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政界的能人莫不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人际环境好。良好的人际环境是选调生舒心工作安心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自身工作和价值得到认可的直接体现。刚从学校出来的选调生,自我意识较强,来到错综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要主动调整好自己的坐标。尊敬、服从领导,信任、理解同事,帮助、宽容下属,竭诚为群众服务。谦虚、虔诚、坦率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他是个“伙夫”,更应该如此。唯有如此,选调生才能“不辱使命”。
河南人事考试网(微信号:henanoffcn)发布河南各类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
王 莉 童莉娅(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幼儿园)案例一:千方百计不想喝
喝水时间到了,我组织小朋友们有序地拿自己的口杯接水喝。每当这个时候,班上几个不爱喝水的小朋友好象没有听见老师的话,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有的还借故去解便想“逃跑”,有时被逼无奈只好喝上一点。
案例二:蜻蜓点水被动喝
排队喝水时,钦钦也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排在队伍里,轮到他接水了,只见他很敷衍地接了一点水,然后回到座位上,机械地喝了一口,就把杯子放回了杯架,他象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一样蹦蹦跳跳地又回到座位上。
原因分析:
其一:这样的镜头在幼儿园里时有发生,一问究竟?“我不喜欢喝白水”“我都喝酸酸乳”„„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饮料层出不穷,什么可乐、果汁、优酸乳、酷儿„„看得人眼花缭乱。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喝到水,就大量购买各种饮料,其实有些饮料中还含有对孩子生长发育有害的糖精、防腐剂等对孩子的健康是没有好处的,导致孩子不想喝白开水。
其二:成人在孩子喝白水的习惯培养上力度不够,没有意识到水对人体的重要,也不清楚小孩对水的需求量,这样就形成了孩子对喝白开水不感兴趣。
水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年龄越小,体液占人体体重的比例越大。幼儿身体中的水份约占其体重的80%,如果失去了20%的水份,就会危及生命。幼儿好动,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快,为保持体内消化、吸收、循环、排泄等生理作用的正常进行,其生理需水量相对比成人多。供给幼儿必需的水量,使每日进水和排水量近乎相等。当幼儿口渴要求喝水时,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所以,改变这种“老师要我喝水”的被动状态迫在眉睫。
教师该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呢?
一、营造氛围,让幼儿喜欢喝
1、儿歌、故事吸引我喝
为改变幼儿不爱喝水、被动喝水的习惯,平时到了喝水时间,我先讲一个关于“水宝宝”的故事,每天讲一个,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喝水。有时为了提醒他们喝水,我便做出很渴的样子说:“呀!今天玩得真高兴,我都出汗了,觉得很渴,你们谁也觉得渴了告诉我,咱们一起去喝水。”孩子们似乎也感到渴了,不约而同地说“我也渴了”、“ 我也想喝水”„„
2、创设环境,激励幼儿喝
我们还为孩子们布置相关的环境,把小朋友喝水的图片挂在墙壁上,让孩子们说出图片内容,认读图片上“小朋友用杯子喝水”、“他们想喝水”和“我想喝水”的短句。结合观赏室内种植的串红、吊兰和大叶海棠等花草,让孩子们知道浇了水,花朵和叶片就更加水灵可爱,小朋友喜欢喝水,也会像花儿一样健壮、漂亮;花缺水就打蔫,小朋友缺水也会生病没精神。我们还编了儿歌《多喝水,变漂亮》,幼儿更加明白了喝水好处多。
二、家园配合,促幼儿定时喝
幼儿有了喝水的兴趣,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步。现在我们要着力培养幼儿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幼儿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自己的事情。他玩起来,吃饭、喝水、大小便,什么都顾不得了。所以,每天要安排幼儿定时喝水的时间。
早晨起床后,要定时让孩子喝水。因为夜间幼儿体内在不断地新陈代谢,起床后需要补充水;而且起床后喝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食欲,对幼儿吃好早餐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早餐和午餐之间有三个半小时,是幼儿活动量最大、消耗体能最多的时间。这段时间要让小班幼儿定时喝水两次,大中班幼儿定时喝水一次。午睡起床后要定时给幼儿喝一次水,到吃晚餐前还要给幼儿喝一次水。晚餐到睡觉之前有四个小时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基本是生活在家里,他们的活动量也不少,对此不容忽视,应让孩子喝两次水。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让父母们了解定时喝白开水的益处及饮料喝多了 1 不利幼儿健康的常识,让他们和教师一起为幼儿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而努力。配班老师一年四季天天为孩子们准备好冷热适度的白开水,并保证供应充足,用具清洁卫生。在家里,也准备一个孩子能自己接水的安全容器。按时喝水的习惯不因园内的任何临时活动或大人的临时变化而随意改动,日久天长,较多的幼儿逐步从需提醒变为到时间能主动去做。
三、注重差异,养成随渴随喝
在培养幼儿定时喝水习惯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个体差异,培养他们随渴随喝的习惯。班上保教人员的一致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做到要求一致,共同了解和及时掌握幼儿的情况和变化,努力掌握不同孩子们的特点:哪些贪玩,哪些动作慢,谁知道要水喝,谁不爱说话,谁不爱喝水以及刚病愈等,做到心中有数,能有针对性地细致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幼儿因活动量大小不一样,饮食结构、身体状况、天气等不一样,定时喝水未必能满足所有幼儿对水的需求,他们随时有渴的可能。所以,要让幼儿养成随渴随喝的习惯。
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对孩子的健康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班上到处都可以听见这样的声音:“童老师,我渴了,我要喝水”、“我也要喝水”、“我还要喝水”„„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端着水杯、认真喝水的样子,我特别开心。因为我知道孩子们从“要我喝 ”到“我要喝”这一步,走得不容易。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4期)
第三篇: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范文模版]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在快乐中识字
一篇课文往往有十几二十个生字,如果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掌握这些生字,任务的确有点重。怎样让学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愉悦地学会这些生字呢?首先,我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生字制成生字卡片,里面包括了生字、拼音、词语、句子,如果可以的话再配上一幅图画。然后,在学生字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拿着自己制的生字卡片向同学介绍,与同学交流。这样,学生在制卡片过程中已掌握了生字的音、形、义,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向同学介绍自己认识的字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
二、在阅读中识字
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有助建立字的音、形、义 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词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让难懂的字变得易懂了,让意思抽象的字变具体了。在平时教学中,我每周设立一节读书课。在这一节课里,孩子们拿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可以大家一起看,也可以和同学交换看。由于课外书内容精彩,同学们看起来津津有味,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请教别人或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认识了。这样做,既让学生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词汇,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在生活中识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随处可见,家庭、街道、商店、学校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对孩子们而言,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如果能把大小课堂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识字面扩展到他们所接触的生活空间,向他们提出要求。比如在家里,可以让学生认一认网络及电视媒体上出现的字;在路上,可以让学生看标语牌,读店名;购物时,可以让学生认商品上的商标、名称;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
第四篇:中学生应培养的习惯
中学生应培养的习惯
——养成好习惯 让孩子受益一生
家长委员会常委 吴周伦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你们好!首先感谢学校的老师和领导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我的孩子毕业于民族实验小学,当时他也参加了铜锣坝初中和清江外校的考试,成绩也还不错,进入了清外免费行列,但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民族中学。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两个多月来我的孩子成熟多了,他的行为朴实,勤奋刻苦,和班上同学一道健康成长、共同进步。借此机会,我要感谢704班的各位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特别是 班主任童老师,他的儿子已上高三,本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孩子身上的童老师却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到704班八十多个孩子身上!我要感谢民族中学的所有老师和领导,是他们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们成人成才!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养成好习惯 让孩子受益一生》。确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为什么孩子从生下来并无太大差异却会有不同的人生和成就,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好习惯。下面我们就几个方面进行共同探讨:
一、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
在家里,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自己的衣物,洗碗筷,倒垃圾,孩子在学校,父母别忘了教导他做清洁卫生不能偷奸耍滑。学校安排学生定时打扫室内外卫生,学生大多都非常认真,打扫得很干净,但不能保持太久,下课后破坏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有的同学随手乱扔,卫生习惯差,卫生意识淡薄;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瞬间就被自己破坏,细想一下,这种行为不是太荒唐吗?爱护公共卫生,应从自身做起,一举手一投足,就可见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和素养。日本人搞一次万人集会,会后能做到净洁如初;中国人搞一次集会,则杂物遍地。俄罗斯人一片指甲盖大的小纸屑,一根火柴杆儿,在他们眼里就是垃圾,也不会随便扔到地上;而中国人往往靠罚款来维持,效果也不见有多好。责任更多的在我们成年人尤其是家长,一是自己做的不好没有起到垂范作用,二是认为这是小事,更有个别家长朋友有意无意的暗示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场合“机灵”点,殊不知在这样的“机灵”中毁了孩子!试想有这样的观念的孩子你在家里喊得动他(她)吗?其他方面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我曾经遇到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错,尤其是演讲能力,但他的妈妈从不让他在家干任何家务。前次她侄姑娘在苏州生小孩后,几个长辈邀起想去看望,来回大概要4天时间,孩子的父亲找孩子商量准备由他来照顾孩子几天,你知道孩子说了一句什么话吗,“即使我同意,班主任同意吗?”大家可以想象孩子对母亲依赖到了何种程度!我不知道孩子上大学后、工作后、成家后、母亲照顾不了的时候这对母子怎么办!也正是因为这样,孩子被剥夺了自己
动手、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和培养吃苦精神的权利!也导致了孩子成绩一直只能处于中等无法在提高的境地,因为他吃不了苦!!另一个孩子是清外毕业的,中考分数很高,入学两个月后统考,成绩已是中等。他在家里在学校从不搞卫生劳动,在家里常常是一包零食、一盒抽纸,半个小时的电视看下来,零食吃完、一盒抽纸用完,但用来擦手的纸已全被仍到了地上!早上从起床到上学没有一个小时是搞不定的,绝不是搞学习,而是穿衣、洗脸、漱口等基本要求!以自我为中心,不大考虑别人的感受,他曾经到另外一个同学家里去吃过两次饭,从不和长辈打招呼,比出入自己家还要随便,另一个同学的家长给孩子下了禁令:不准再带这位同学到家里。究其原因:一是家长在家里娇惯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更主要的原因是私立学校只注重了学习成绩的好坏忽略了思想品质教育!一个本来很聪明的孩子不到半年就转学了,听说现在改学画画,一天只需要上半天学!!
开学的第二天,正好下雨,我的孩子有点感冒,吃早饭后到学校看到他因和其他同学一起打扫公共区域卫生而满头是雨水,外衣也基本上湿透时,其实我很心疼。但我更知道这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与人合作的好机会,我问清情况后表扬了他,马上用几分钟带他换了件衣服,把头擦干后及时回到教室上课,只是提醒他和同学以后在打扫卫生时不要冒大雨打扫就更好!在家里他也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洗碗、拖地、洗自己的鞋袜,有时也帮我们大人洗洗袜子,爷爷洗澡时帮忙搓搓背!
我相信我们的孩子养成了热爱劳动、讲卫生的基本习惯,无论他(她)们在何时何地、走多远,都能自食其力、做一个文明的人!!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习惯而并非智力差异。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成绩优异的孩子一定是课堂上非常专注,不是靠课外、更不是靠上各种补习班能补上的,少部分内容或短时间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只能在课堂。而有的孩子往往是课堂上坐不住,很容易走神,甚至与周围的同学讲小话、打闹,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影响课堂教学,那就更谈不上专注了,学习成绩就不可能与非常专注的同学相提并论。虽然课堂主要是靠老师,但作为我们当家长的一定可以帮助老师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
另外,孩子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就全靠我们家长了!这也是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一环。我们家里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养成了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将家庭作业完成检查后再玩、或者看电视、吃饭等。当孩子养成了自觉的习惯后,就不需要家长操太多的心了,像我平时较忙,现在基本上一个周详细检查一两次就可以了。
孩子上初中后课程多、任务重,周末作业也要多一点,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周末时间,做到学习、休息、锻炼几不误!
三、养成锻炼习惯
孩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比学习更重要,这一点肯定每位家长都明白。但事实上能做到的不多、做得好的就更少了。较普遍的是胖子和豆芽菜;导致了这种情况一是饮食、二是锻炼。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并不好,但我们一定会努力去做好。上个星期天我休息,于是我提前让孩子做好作业,星期天下午带了三个孩子去爬山,两个初中生一个小学生,花了三个多小时,爬了两座山。途中遇到种种困难我们都一一克服,让孩子们既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其他方式的教育所替代不了的。当然,仅靠一两次的突击锻炼
是远远不够的,要让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锻炼也需要培养兴趣,让孩子感受到乐趣,我的孩子刚上初中时,跳绳纯粹不会,我们告诉他这既是锻炼身体、中考也要考试,并占十分。我们带他一起练习,从一个不会到能跳一个、五个、二十个。。。他现在一分钟基本上能跳140个左右了。试想如果一开始就急、甚至骂,或者一开始就定每分钟100个的目标,我相信他不一定能完成,至少进步没有这么快!在带孩子锻炼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四、培养孩子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习惯,培养孩子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脏话的习惯,培养孩子学会分享 与人合作的习惯。这是作为现代社会 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
以上所谈的培养孩子的习惯,其实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为孩子终身发展提供最好的平台!
另外,我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探讨:
1、手机的使用,手机本来是方便我们的生活,如果不加引导和节制,其上网功能、尤其是聊天、游戏会害一代人,因为它比玩电脑更具隐蔽性,往往在教室座位上或者被窝里甚至走路都可操作完成。
2、孩子在初中阶段正处在身体心理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叛逆性很强的阶段,如何引导,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3、作为家长,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认为大学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读书无用。事实上,上完高中至大学80%找好工作,20%找不到工作,而初中以下,只有 20%找好工作、80%找不到工作。
4、孩子在不同年级,我们当家长的要有不同的侧重:七年级的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八年级的家长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防止成绩下滑;九年级的家长则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树立信心,迎接中考,为进入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孩子与做其他事情不一样,是不可重复的过程,也没有任何统一的模式,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的骨肉、是有思想有灵魂的急需我们引导的孩子,我们必须用心去栽培!!民族中学是培养人才的好地方,近几年,有多名清华北大生是从我们民族中学走出去的。而其他私立初中往往重成绩轻品质,对孩子的进一步学习和成人成才十分不利,这也是我们毫不犹豫选择民族中学的根本原因。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们就要更好的配合老师、学校为培养孩子做出应有的努力。
我相信其他各位家长会有更好的经验,希望我们多交流,共同进步。最后,我再次感谢民族中学的各位老师、领导,祝你们和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预祝我们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人成才!
第五篇: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少儿英语的习惯
其实,少儿英语教育培养兴趣无疑成为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在儿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乏有枯燥的时候。如果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儿童英语的习惯,对学习的帮助会大很多。但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天养成的,需要孩子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儿童英语的学习习惯呢?易贝乐少儿英语专家介绍几个有效方法。
1家长要培养孩子英语课上专心听讲的习惯。学会认真听课,课下能够建立兴趣点独立完成英语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积极地思考。孩子能够认真的思考,并形成自觉思考的习惯。
2家长要求孩子独立完成英语作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之后在认真检查一遍,如果检查出问题,要让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而不是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或者赶紧告诉孩子正确的答案。这样更能促使孩子英语课上专心听讲,遇到问题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3家长要和英语老师经常保持联系。家长应该经常向英语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家长的重视对孩子也是一种鼓励和促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会主动学英语
4家长鼓励孩子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家长不要只注重培养孩子主动学英语的习惯,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也要鼓励孩子主动去做。主动地习惯养成了,她会体现在孩子的各个方面,包括少儿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