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县域特色 积极探索三农业务有效发展

时间:2019-05-13 23:1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出县域特色 积极探索三农业务有效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出县域特色 积极探索三农业务有效发展》。

第一篇:突出县域特色 积极探索三农业务有效发展

突出县域特色 积极探索三农业务有效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支行服务“三农”纪实

文//*** *** 内容摘要:在农业银行明确“三农”的市场定位后,作为县域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如何突出信贷支持重点,扩大信贷支持范围,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探索服务“新三农”、“大三农”业务发展模式,开辟县域和农村“蓝海”市场,促进自身业务和效益又好又快发展,松滋支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健词:突出县域特色 服务三农 探索

今年以来,松滋支行坚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着眼,将支行发展与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做主流银行、创三农服务品牌两大战略目标,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主动作为;坚持以创新方式为动力,主动把握;坚持县域特色为重点,主动贴进;坚持以优良作风为保障,主动亮剑;坚持以风险控制为目的,主动控险,推进三农业务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各项业务呈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态势。截止9月20日,各项存款达到24.8亿元,净增3.9亿元,存款余额和增量连续四年保持全市七家金融机构同业第一。目前,该行点均存款27555万元、人均存款2200万元,高出全省农行平均水平;各项贷款达到4.2亿元,净投放21409万元,贷款增量占全市同业52%,其中:城市基础建设5000万元、个人经营类贷款5600万元、小额农贷4300万元、中小企业贷款3000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780万元,完成计划的104%;实现利润1209万元,完成计划的120%。在市分行下达的项指标中,存贷款等6项指标完成全年计划,中间业务、利润等5项超额完成半年均衡计划。具有同业可比性的4项主要指标全部处于同业第一位。元至九月共发行惠农卡2.3万张,卡存款净增1200万元,累计授信3035户,授信额6900万元,用信1637户,用信额4300万元,均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在松滋四大家国有商业银行中,该行以42.8%机构,34.1% 人员,占有51.2%存款、67.9%贷款、62%卡、57%保险、41%经营利润。08年连续四个季度综合考核居荆州市分行第一位,09年一二三季度持续保持了第一的位次。

(一)坚持解放思想 主动作为 找准发展方向

“面向三农、服务县域”,既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行的要求,更是松滋农行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松滋块头小,发展慢,员工在三农服务上怕作为,不作为思想,如何引导员工改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紧紧抓住新一轮经济发展机遇?新一届党委及时调整目标思路,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即主动作为,做松滋辖内主流银行、创三农服务品牌。

1、围绕“三农”市场定位,实现“四个转变”。按照新一轮发展战略,支行党委从解放思想入手,提出“四个转变”的发展思路: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从“老三农”向“新三农”转变,不能谈“农”色变,要正确看待历史,认清过去失败的原因,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按照商业银行原则发展的“三农”,农行有得天独厚的能力和优势,农村蓝海市场后发优势明显,要看好“新三农”,自觉自愿去发展“新三农”;从畏难被动思想向早抓、抢抓思想转变,该行重点从“三农”业务面临的季节机遇、市场竞争、上级政策和工作责任四个方面进行剖析,让全行员工深刻认识到季节不等人、市场不等人、政策不等人、责任不等人“四个不等人”道理,破除“难”字在口、“畏”字在心思想,进一步增强“三农”业务“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树立“抢一季、主动一年、放弃一季、辛苦一年”的早抓、抢抓思想;从低指标、低要求向高指标、高压力、高挂钩转变,要做主流银行、创三农服务品牌,必须要从以前低指标、低要求向高指标、高压力转变,从业务经营和管理上高标准要求,从人力资源和费用配臵上向三农倾斜,保证三农业务高起点发展。二是转变经营方式。从单一只注重抓存款的经营方式向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一起抓的多种 经营方式转变,克服过去只会“种粮”,不会搞多种经营的发展方式,由依靠单一产品营销向多部门、多产品联合营销、交叉营销转变,全面提高三农业务的综合化、集约化、多元化水平。三是转变工作方法。改变从前主任单边作战向“四位一体”的团队作战,即实施主任、客户经理、大堂经理、柜员“四位一体”的营销格局,加大主任、客户经理、大堂经理工作执行力度,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四是转变发展模式。从单一的负债业务向负债、中间业务、资产业务等综合业务转变,从不计成本收益的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型转变。通过“四个转变”,使员工明白:只有发展三农业务,抢占县域蓝海市场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业务发展和客户等不来、福利要不来,命运在脚下,单位要发展、个人要增收,最终都得靠自已,只有农行“大家”兴旺,个人“小家”才能“红火”。

2、明确三农业务目标,找准发展方向。在信贷投放目标上,主动向上争取授权和倾斜支持,用足用活信贷政策,按照“扩总量、调结构、保重点、求实效”的原则和要求,2009年信贷净投放计划2亿元以上(不含票据贴现贷款计划5亿元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计划1亿元等融资类),常收常贷累计投放贷款计划5亿元以上,力争三至五年,通过信贷扶持1万户农户致富。在服务覆盖目标上,对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覆盖面达70%以上,对县域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的服务覆盖面达到60%以上,对重点产业集群的覆盖面达到50%以上。发行惠农卡2万张,激活率达到95%以上,授信覆盖面达到15%,用信额度达到5000万元以上。同时,加大网点建设和电子化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力度,在物理网点不足的情况下,做好电子机具的布放,逐步优化网点布局,增强网点服务“三农”综合功能,确保每个网点具有农户和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功能,确保POS机、转账电话支付通、网上银行等实现村村通,短信平台实现户户通,从而实现资金流通渠道和商品物流通道的高效融通,为服务“三农”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二)坚持县域特色 主动把握 抢占市场高地 松滋是荆州市唯一拥有平原、丘陵、山地的农村县市,适合农业、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近几年,松滋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畜牧业、特色林果业基地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快传统农业、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向现代化农业、畜牧业、林果业转变,形成了“白云边酒”、“八宝棉花”、“沙道观鸡”、“松滋土猪”等优势产品,竞争力明显提高,该行认真分析县域特色,主动把握优势资源,占领市场制高点。

1、依托区域特色,确立4+8三农产品板块经济格局。即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城市基础建设、成长性中小企业、优质个人类私营业主为重点的核心资产业务,以及农村种养殖集群板块、牲猪养殖集群板块、松滋鸡养殖集群板块、农资生产资料集群板块、饲料经销商集群板块、农机经销商集群板块、水果花卉林产品集群板块、外出务工集群板块等八大精品板块小额农贷为重点构筑三农板块格局。因此,抓住4+8板块经济格局,就能够大大增加农行在地方政府的“话语权”,就能找准面向“三农”的支撑点,进而全面增强市场影响力,并为可持续经营打基础。确立市场定位后,该行成立了两个专班:城市基础建设和中小企业专班及小额农贷专班,分别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营销方案,举全行之力进行强势营销。先后成功营销城市基础建设贷款5000万元、白云边下游产业链贷款1000万元,在小额农贷方面,以八大板块为主攻方向,先后投放贷款4300万元,通过抓4+8板块经济,农行在地方的形象焕然一新。

2、拓宽农村市场,全面提升三农服务水平。今年该行以省分行扩大该行为试点行为契机,在扎实抓好惠农卡发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农村市场。一是根据松滋农村经济特色,实行一镇一策和一村一策。目前已联系和支持10个经济强镇、100个经济强村、1000个个私业主、1万户农户。通过公司+农户、经销商+农户、公务员+农户、集镇农户联保以及林权、机械、房地产抵押等多种担保方 式,积极服务三农。二是抢抓两大市场、拓展三类客户。即打工经济市场、个私民营经济市场,专业市场客户、中高端客户、个人优良客户。今年上半年共培植农村市场VIP客户1030户,共营销贷记卡1210张,个人网银3110个,企业网银19个,转帐电话790部,POS机282部,借记卡35400张,贵宾卡960张,短信通6230户,电话银行9400户,手机银行420户,第三方存管195户,福彩无纸化投注业务630户。

(三)坚持创新方式 主动贴进 对接客户需求

在服务三农的方式上,支行主动贴近、适应市场与客户对农行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创新方式,取得较好效果。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做到家喻户晓。在产品宣传上突出“点面结合”,营造强大的宣传攻势,做到农户家喻户晓。在“面”上,除利用村口、交通主要路口悬挂横幅、条幅和彩旗及网点电子显视屏进行广泛宣传外,还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媒体进行宣传,通过“松滋电视台、松滋报社、松滋农业报、统计月报”等,对惠农卡、小额农贷、短信通等金融产品进行连载宣传。在“点”上,由市委政府组织召开了由涉农科局、涉农公司参加的“共建新型农村 共创两型社会——中国农业银行松滋市支行服务三农惠农卡发行启动大会”;成功举办了全市各村支书400多人参加的大型“情系三农”联谊会,并现场为十六个乡镇的十六位客户代表授信授牌;利用市政府组织全市农民工万人招聘会,开展了“送产品、送服务”产品宣传;利用网点装新开业和四个农村网点升格翻牌举行庆典的机遇进行六场金融产品知识专项宣传。

二是创新担保方式,突破风险瓶颈。在担保方式上,突出“农户联保”与“社会担保”相结合。在贷款投向上,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持重点,实行不同的担保方式,主要实行农户联保和公司加农户、经销商加农户方式。如生猪养殖集群:通过支持以生产加工为主的云棋养殖等八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扶持100个自然村,150户农户,养猪120万头。在社会担保方式上,与政府和保险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市政府已设臵担保基金担保和积极引进中华联合财险、人保财险公司介入担保,有效分摊、转移农行贷款风险。现通过政府担保公司及保险单位介入担保的小额农贷120户,贷款340万元。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呵护营销激情。在激励措施上,突出“内外激励相结合”,对外激励上,全市共聘请了各村的240个信息员,并相应出台了信息员激励与管理办法。对内激励上,对发行惠农卡及小额农贷进行产品计价外,同时对网点,对每个网点进村进户发放小额农贷配臵专项费用,为每网点配备了收集信息的照相机、复印机及交通补贴。

四是创新产品,扩大农行产品覆盖面。根据“三农”客户特点,对该行现有各类产品进行集中梳理、整合和创新,加大成熟产品向农村的推广力度,尽快将基金、代理保险、理财、现金管理、电子银行等成熟的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层次,使农行成为农村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积极实施总行和省分行已经开发的“三农”和县域金融信贷产品,如小额农户贷款达到1584户、个人林权质押贷款12户、船舶抵押贷款5户、多户联保贷款1400户、公务员担保贷款10户、个人生产经营贷款200户、个人综合授信贷款50户、简式快速贷款2户和个体工商户的贷记卡产品721张等,更好地发挥产品效能。同时,确立一批专门为“三农”业务服务的担保公司。通过广泛调查和筛选,按不同的业务需求确立不同资质和担保能力的担保公司为“三农”业务发展服务,通过区别资质、区别担保倍数、区别担保对象、区别担保管理措施等方式,切实解决“三农”业务担保难的问题。2009年率先与金财担保公司(经省分行已审批)进行合作,担保对象不仅仅局限为中小企业,而且扩大到涉农企业和农户。

五是创新服务,有效搭建沟通与合作平台。一方面,积极向地 方党政部门汇报,及时反映情况,沟通信息,掌握动态,争取政府在农行“三农”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部门支持和政策指导。另一方面,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沟通。召开面向客户的联谊会、座谈会和面向全市行政村书记以上农村干部的专题会议,全面介绍农行的信贷政策及信贷产品,征求客户意见与建议,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信。此外,扎实推进“六个一”工程,与乡镇领导一起走进村组、走进农户,面对面与农户交流,建立与农户的日常工作联系纽带。加强信息库信息员的建设。扎实做好目标客户的筛选和储备工作。各网点加大对辖区内符合支持政策的客户摸底调研,分类排队,个案分析,建立目标客户储备制度和目标客户定期联系制度,筛选、确定了一批有影响有地位有效益的涉农龙头企业、资本积累有基础、市场有潜力的特色小企业和有实力、有技术、有规模的种养大户,分类建档,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做到目标客户有需求,金融产品能随时跟进。在农村村组建立服务“三农”工作联系点,信息员主要负责协助农行了解辖内农户生产生活状况,建立农行“六个一”工程信息库,协助农行金融产品宣传,负责农户上门维护,为农行客户经理到点开展工作提供必要便利。同时,扎实开展“四个一”示范工程建设。将选择、推荐的对象作为农行服务“三农”的示范点,通过重点支持其发展,为农行服务“三农”积累经验,为“三农”发展壮大树立样板。

(四)坚持优良作风 主动亮剑 扎实服务三农

农村三农工作由于前些年的收缩,已基本失去了这块阵地,如何迅速适应新变化,重拾农村市场?该行全员主动亮剑,始终坚持把锤炼队伍扎实的作风作为服务三农业务的重要保证。通过扎实的工作,推进三农业务发展。

1、行政推动,不断强化领导带头的工作作风。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只要领导带头干,员工更有热情干。所以,支行 新一届党委利用各种场合认真分析宏观及地方经济发展形势,及给农行发展带来的各种条件与机遇,激发全员营销激情。该行从行长到一线员工,从支行机关到分理处,每人都定有联系村、联系户,每人都 有惠农卡发行、授信、用信任务,每人都有转帐电话、短信通、保险等任务,并实行挂钩考核。上半年,剔除客户经理完成部分,全行共完成惠农卡发行1万张,转帐电话210部、POS机85台,短信通3100个,保险7000万元,任务完成率达90%。同时,带头走进村组、走进学校、走进乡镇、走进社区、走进园区、走进专业市场,支行及分理处二级班子成员身先士卒,搏击市场,与市政府、十六家乡镇府、八家涉农科局全面落实签定“全面合作协议”,计划三到五年内,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投入20亿元,通过信贷牵引,今年上半年存款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45%上升到今年的51.2%,占居同业半壁江山。

2、传统带动,不断强化苦干实干、团结奋战的工作作风。松滋没有大客户、没有大资源,要拓展三农业务,只有靠苦干加实干,该行支行机关只有28人,人人都超负荷、个个经常加夜班,网点也只有一名客户经理,今年新增的5600万元个人生产经营贷款、4300万元小额农贷、3000万元中小企业贷款都是员工逐户上门营销出来的。正是因为员工有这种吃苦的思想、实干的精神,所以该行的队伍在开拓业务时都有顽强的战斗力、有打硬仗的坚韧力。

团结出智慧、团结出力量、团结出成绩,在任何时候,该行都强调全行要树立一种团队精神,发扬敢于亮剑的精神,在客户营销上,领导先身士卒与员工同在、机关与基层同在,确保全行以一个整体的形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推动三农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3、利益驱动,不断激发全员服务三农的营销活力。该行从三个方面完善了考核机制,一是分层分类考核,将考核主体分为分理处班子、前台、后台、柜员四类,班子按员工平均工资和业绩排名系 数拿工资,客户经理、大堂经理、柜员在保底工资之外,全部产品计价,多劳多得;二是实行产品明码计价,一品一价,简单明了,员工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自主确定营销产品重点,算了挣,挣了算;三是通过阶段活动刺激业务短项。去年以来,该行分别开展了“结盟行动”、“中间业务冲刺行动”、“客户培植行动”、“四季度冲刺行动”,调整奖励计价标准,从而有效发挥了考核、产品计价的业务导向作用发展速度上来了,员工收入也实现稳步增长。08年该行员工平均收入达到4.2万元,最高达到6万元,增幅达49%,今年上半年,该行员工半年平均收入达到3.3万元,增幅达57%。

(五)坚持风险防范 主动控险 确保可持续发展 由于三农业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任何情况下风险管控都不能放松,必须做到“严”字当头,强力执行,精细管理,确保安全。为此,该行主动控险,把上级行三农业务的内控管理和风险控制要求落到实处。

1、强化全员防范意识和控险能力。该行始终坚持把安全教育作为防险控案的“第一要务”,并使之经常化。支行通过开展内控管理品牌创建和提升行动,每月召开一次信贷、会计内控工作例会,由客户经理汇报,现场点评和风险揭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营销中分别制定了中小企业、个贷、小额农贷安全经营“底线”,当业务拓展与制度发生冲突时,必须做到“不踩高压线、不打擦边球、不贷问题户、不留风险隐患”,对中小企业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小额农贷全部实行“四包”责任制和风险保证金制度。

2、坚决控制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今年,该行加大分理处坐班主任、风险经理、客户经理管控力度,实行等级考核与管理,一季一考核、一季一评定、一年一轮换,并将绩效与经营管理指标挂钩,支行还拿出10万元奖励内控风险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对法人客户贷款、个人生产贷款、按揭贷款、小额农贷等重点业务和部位,采 取加大培训力度,加大风险排查频率等措施,提高前臵控制效果。

3、筑实三农业务风险“防火墙”。今年,该行强化信贷部门职责,管理全行的客户经理履职考核,引导客户经理即要注重业务拓展,更要注重经营风险,并出台了《个人贷款管理要求》和《小额农贷贷前管理十条意见》,注重把握贷款调查关,对个人贷款和小额农贷实行双人核实、双线核对,即先由前台部门双人现场调查,再由支行包片行长和经理再次核实,确保第一道关口真实有效。筑实三农业务风险网。在小额农贷上采取了相应风险防范措施:信息员必须是联保小组成员,并与农行签定贷款偿还责任状,凡是农户不能偿还,信息员要负责赔偿;通过保险公司介入对贷款和农户保险;与担保公司签订协议,全覆盖小额农贷;与政府协商、涉农部门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分摊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松滋市支行

地址:湖北省松滋市新江口镇乐乡大道(邮编:434200)联系电话:0716--6222626

第二篇:突出三化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突出“三化”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齐爱社

区域经济又是特色经济。近年来,冷水滩区立足资源禀赋,瞄准市场需求,以创特色、强特色作为立业之本、竞争之策,建基地,兴产业,积极构建农业经济新格局,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持续繁荣。2007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5.9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3337元增加到4172元,增幅达25%。

一、打造特色农业基地,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按照生产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的要求,以花卉苗木、反季节蔬菜、时鲜瓜果、优质禽畜水产等为重点,全区大兴特色农业基地,逐步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农业竞争目标。我区充分利用广西、海南等地的西瓜上市的时间差,引进“黑美人”西瓜在伊塘镇种植,该品种西瓜在同类产品中竞争优势十分明显,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而且市场行情持续上扬。2007年,全区黑美人西瓜产量达10万吨,实现产值近1.5亿元。在政府服务、财政补贴、提供金融服务保障等措施的帮助下,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成以30万亩优质稻基地、10万头牲猪出口基地、2万亩优质水产品、1万亩花卉苗木休闲观光基地等特色鲜明的农业基地32个。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岚角山的反季节蔬菜、花卉苗木;竹山桥、伊塘的时鲜瓜果;仁湾的药材种植、优质水产;马坪的牲猪;黄阳司的优质稻;普利桥的红薯等,逐步走向规模化。一乡一主导产业、布局区域化的农业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二、创立特色品牌,大力促进农业产品的产业化。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思路,在打造特色基地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鼓励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等支农惠农政策,在坚决落实上级政策的基础上,实现了由大面积扶持农户向重点扶持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一是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农产品标准化认定工作。“黑美人”西瓜已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的认证,顺利地注册了“伊糖”牌商标,成功地举办了三届“西瓜节”,西瓜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确立。岚角山镇杨甸蔬菜基地已通过了省蔬菜局“无公害放心菜基地”的认证。二是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扩大生产,壮大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2007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8.15亿元,同比增长15%。同时,大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特色产品,并积极帮助宣传推介,提高市场知名度。熙可罐头、金三禾米业、恒惠饲料、献华中药材等产品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献华中药材种植开发公司已研制出15个享誉国内外的系列保健产品。

三、建设特色载体,不断强化农业服务的市场化。

区委、区政府坚持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的服务,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网络。一是发展壮大经合组织。大力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区已建立牲猪协会、西瓜协会、蔬菜协会、水果协会等大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家。这些经合组织,在农业融资、市场资讯、产品销售等方面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是完善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大胆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加强了乡镇集贸市场、城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14个乡镇集贸市场、10个城区农贸市场和8个水果批发市场。国家发改委布点的全国2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之

一、投资9000万元的“永州市农产品批发大市场”也已投入使用。同时,深入广东、深圳、长沙等大中城市,建立了28个农产品直销网点,逐步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以直销网点为枝节的较完备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三是不断加强政府服务体系和服务队伍建设。区直涉农部门进一步调整职能,逐步实现了从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到指导到服务的转变。各乡镇专门成立了“经济发展办公室”,集中了农技、农机、畜牧、水利等农业技术人员,专门为农业生产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职能作用越来越明显。

(作者系中共永州市冷水滩区委常委、副区长)

第三篇:建设银行积极探索服务三农新路子

抓住发展机遇 创新服务模式

——中国建设银行服务“三农”成效显著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始终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将服务“三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股改上市以来,建设银行将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与自身推进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紧密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抓住“三农”发展新机遇,积极构建支农服务新模式,努力探索出多方共赢的“三农”金融服务新路子。

涉农贷款快速增长 增幅位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建行将农村金融服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出台《“三农”信贷营销指引》,明确了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行业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不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力度。2010年末,建行涉农贷款余额达8221亿元,比年初增长39%,增幅高于公司类贷款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贷款增加额和增长速度均位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在涉农贷款投放中,建行针对我国各地“三农”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加快农业产业化为核心,重点支持农村企业、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如建行积极支持新疆、内蒙古地区畜牧业和商品棉产业,黑龙江、吉林等商品粮生产,福建、江西林业经济和广西等南方省份的糖业经济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创新支农服务模式 扎实做好信贷支农

建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不搞“一刀切”,而是立足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将信贷支持与社会公益项目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探索最契合特定地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农服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建行新疆区分行开发了向兵团团场承包土地种植或从事养殖业、农业机械化采收的农户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农资、农机等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类贷款,贷款基于企业、农户相互担保的联贷联保模式,并制定了《建行新疆区分行兵团系统小额农户消费额度贷款实施细则》,2010年进一步出台了《个人涉农贷款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对资信好的小额贷款农户还给予定价优惠,有效减轻了农户负担;统计显示,建行新疆区分行2010“三农”贷款新增12.86亿元,其中小额农户贷款新增5.7 亿元,增速达56%,高于个人贷款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建行“小额农户贷款”已经扩大推广到黑龙江、吉林、甘肃、青岛、福建、江苏、浙江等省市,2009年建行共投放小额农户贷款超过10万笔,金额超过50亿元,2010年末建行对农户贷款余额达到376.46亿元。

广西是全国甘蔗和食糖重要产区,建行广西区分行设计了既方便企业、又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工业短期储备糖质押贷款” 和“预购糖贷款”,围绕甘蔗收购、食糖生产和仓储等建立起完善的“糖—贷联动”机制,通过制糖企业加大对蔗农支持力度,同时促进制糖企业解决向 2 蔗农“打白条”拖欠蔗款问题,通过实施“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使广西制糖企业向蔗农打“白条”现象逐渐消失,探索出银行、制糖企业和当地蔗农“三赢”的合作模式,切实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截止2010年末,建行广西区分行为14家制糖企业授信57.53亿元,糖业贷款余额23.2亿元。

创新银行卡特色服务 为农企和农民工服务

建行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服务农民和农民工群体,积极为农民和农民工提供金融服务。比如建行为黑龙江省北大荒集团发行北大荒龙卡,该卡是全国银行业首张专门为农业企业员工和农户设计的银行卡,可为持卡人提供消费信贷、通存通兑、人民币美元双账户等十多项服务,使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全方位的银行服务。

建行苏州分行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配套金融服务,与镇政府联合向农民推出“名镇信用卡”,发行了5.77万张,在9个富裕乡镇增设了网点,完善网点布局,建立了村镇业务顾问团队,挂钩30个网点,辐射39个乡镇。2010年建行苏州分行在县域一般性存款增幅为29.28%,高于城区7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农民工中收入稳定人群、经济发达的县域以及城乡结合部农民的金融服务,2010年建行总行又完成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相关技术系统改造,同时,给予农民工客户在跨省跨地区结算上的价格优惠。

村镇银行稳步推进 位居同业发展前列

近年来,建行稳步推进村镇银行建设。自2008年上半年开始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建行主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共计九 3 家,位居同业前列。

湖南桃江建信村镇银行作为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第一家村镇银行,积极探索破解目前农村地区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方式较为单一的难题,推出了“三农之友”、“致富之星”两大系列金融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农户联保贷款、“公司+农户”订单贷款、“种养殖保险”保单贷款、农户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权抵押贷款、担保公司保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一系列金融产品的试点和推广。

浙江苍南建信村镇银行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提供的企业联保贷款、“速贷顺”流动资金贷款、“致富通”专业大户贷款、农业助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面对中小企业和农业专业大户的贷款,颇受当地农户青睐。

目前,建行九家村镇银行各项业务稳步推进,涉农服务特点突出。各家村镇银行扎根“三农”,对完善当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延伸服务网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积极探索XX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符合形势发展要求、体现我县文化发展方向的战略思想。笔者按照这样的思路,对积极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探索XX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的在于建设小康社会、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人们用于文化的支出越来越多。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仅有量的增多,而且有质的提高。文化消费更加多样化,自主选择性增强,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公益事业发展文化的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文化需求,迫切要求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改革。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选择。文化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文化产业崛起是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紧密相连的。20世纪90年代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将科技、教育、文化与经济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报刊、影视、出版、艺术、文化娱乐等产业,借助于高新技术和网络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甚至超过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其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我们综合县力的重要途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条件下,文化要成为综合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与经济结合形成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来进一步使群众接受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要把XX精神、XX地域文化展现出来和传承下去,使其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必须依靠新闻传媒、出版发行、文学艺术和文化教育的载体。如果离开了文化产业,其精神力量就得不到实现。在世界文化交往中,文化精神也是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传播的。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建立社会主义XX的文化优势,增强我县在竞争中的实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文化安全的战略举措。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领域,而且影响着文化领域的竞争。文化经济的一体化可能使一些意识形态问题被表面的经济现象所掩盖。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将经济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手段和信息网络向世界传播其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生活方式。可见,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性,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先进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先进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先进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文化与经济结合所形成的文化经济或文化产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文化经济的硬件设施,如广播影视设备、印刷出版设备以及电子网络等,却是一种物质性的产业形态。意识形态与产业形态的统一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既要用政治的眼光看待文化产业,又要用经济头脑来经营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政治导向等特性与市场紧密相联,市场对精神文化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文化产品都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变成广大群众的消费品。离开市场,孤立地、片面地强调导向,结果必然是既没有经济效益,也没有社会效益,最终导致意识形态弱化,政治导向虚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检验就是群众检验,远离市场就是远离群众。要坚持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必须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才能更好地坚持“二为方向”。

实践证明,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特性或产业形态特性的倾向,都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首要的任务是要解放思想,推动文化产业观念创新。要破除孤立强调宣传导向的观念,确立在正确导向下抓市场份额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思想;破除“面向市场”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失控的观念,确立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发展文化经济、繁荣先进文化的思想;破除就文化谈文化、文化部门是非生产性单位的观念,确立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是支柱产业的观念;破除发展文化经济单纯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保护的传统观念,确立政府职能主要是“管”不是“办”、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依靠市场的观念。

(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文体体制的改革没有现存的模式可借鉴,不可能有一个十全十美、一步到位的操作方案,需要我们积极大胆地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属性,要求文化产业的改革既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既要借鉴经济领域的成功经验,又要借鉴外地文化产业

发展的有益经验,在实践中探索XX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改革体制,目的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与我县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相比较,我们的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总体处于滞后状态。在经济全球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文化体制不加快改革步伐,就会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很难设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阶段,文化体制还能继续依靠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垄断或半垄断地位,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很难设想,在我县文化领域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直接面对外来文化经济进入的条件下,我们的文化能够用旧有的体制守住民族文化,发挥好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能够在国内有很强的文化竞争力;更难设想,我们的文化能够在旧体制下扬长避短、主动融合、全面创新,从而确保在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安全。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市场主体的定性,即文化单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主体,具有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部门,是一个与市场无关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二是市场主体的定位,即文化产业部门是政府还是文化单位,是政企不分、管办合一,还是政企职能合理分开、管办职能适当分离?

首先,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一手抓好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一手抓好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发展先进文化,这两大类都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公益性文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从政府的角度讲,应当高度重视,制定政策,扶持发展;从文化单位来讲,不能脱离财力、脱离市场谈公益性文化的发展。公益性的事业单位,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深化内部改革,加强成本核算,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营性的文化产业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支撑,是文化实力的核心和推进改革的重点,要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按照产业体制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要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外资投资文化产业中符合政府规定的有关行业,实现文化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和公共化。在国家法制规范和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跨地区、跨产业、跨所有制联合经营的新格局。

其次,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合理划分宣传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能。管理部门要转变宏观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坚持依法行政,多提供政策法律保障,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细致稳妥、有序推进。

第三,调整结构,组建集团,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文化产业的规模对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很多地方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集中度不够,缺少规模化、实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使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品牌竞争优势。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文化资源的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加大对文化支柱产业的投入,加快组建具有规模优势的文化产业集团,尽快形成文化经济的生产和竞争能力。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文化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改善投资环境,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地区的文化集团和文化品牌。

组建集团要抓住四个要点:一是做好管办分离工作。按照有利于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实力的要求确定管理部门的职能;二是按照现代文化集团的组织结构理顺集团内部关系,实现“化学反应”,不搞“翻牌”集团,使集团真正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三是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保障制度,使集团在资源、投资、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能依法自主有效运作;四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打破壁垒,强强联合,提高整体实力。

第四,转换机制,培育新型市场的竞争主体。当前,文化单位内部都在推行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很多地方在竞争上岗、全员聘用、目标管理、绩效挂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如果不把内部改革与确立文化单位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联系起来,内部改革就不可能彻底,其活力、竞争力不可能得到加强。因此,要明确文化单位改革的目标,围绕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推进内部改革。另外,内部改革还要与相关配套政策特别是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联系起来,保证内部改革的向前推进,促进市场体制的完善。

第五篇: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发展特色

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发展特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新世纪新阶段,台州市要实现更大发展,必须自觉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发展特色,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富民与强市的有机统一。

实现民营经济新发展

民营经济是台州经济的重要力量。当前,台州民营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进一步完善政策。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切实改变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放宽民间资金投资领域,只要国家法律政策没有禁止的,都准予民营经济进入,使台州丰厚的民间资金有用武之地;加快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完善民营资本进入退出机制,促进企业并购、重组;支持民营企业上市,打造中小企业板市场的台州板块。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克服民营经济“低、小、散”的状况,打破资源、环境和市场等瓶颈制约。建立创新风险投资基金,鼓励社会发明创造;多渠道增加科研投入,使民营企业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搭建创新平台,积极

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创新载体;抓好科技孵化器建设,促进科研成果应用转化。

积极支持民营经济面向世界谋划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民营经济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支持民营企业以关键性资源为核心,打造市外产业发展基地,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在外台州人回乡创业、报效桑梓。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建立民情收集反馈机制,搭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对话交流的平台;完善原有的民主恳谈制度,每月开展一次恳谈日活动,每季开展一次干部下访活动,每年都要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办实事活动;健全领导干部与市民网上对话、市长信箱等制度,方便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民意,使决策更加科学和民主。

丰富基层民主形式。在农村,大力推行“四化一核心”的做法,即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实现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全面实行以“民主提案、民主议案、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确保村民在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在企业,大力推广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2005年开始在市、县、乡三级全

面试行的党代表直选、党代表提案和建议、全委会票决等制度,不断推进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树立以民为先的基本理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工作作风建设,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群众真正得实惠、持续得实惠。

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整合财力物力,分清轻重缓急,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卫生、住房、交通、环保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按照“扩面、提升”的要求,推行“一户一策一干部”和驻村联户等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下载突出县域特色 积极探索三农业务有效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出县域特色 积极探索三农业务有效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域营销业务发展思路

    职域营销业务发展思路 职域营销是海康团险部门新进整合的业务部门,是海康保险借鉴外方股东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成熟的行销模式和理念,并结合本土化的需求而全新开发的销售模......

    不忘三农初心助力域繁荣

    材料十 不忘“三农”初心 助力县域繁荣 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 在省银监局的有力指导和省市联社的正确领导下,浏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地方党政的发展思路,坚定支农支小,着力外活经......

    15(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

    国务院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解读之十五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定位我省农业发展战......

    清涧发展县域经济突出特色

    清涧发展县域经济突出特色 清涧县今年继续依托红枣、粉条、石材等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

    突出实践特色破解发展难题

    突出实践特色破解发展难题区交通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始终坚持以“扎实推进九大交通重点项目、全面落实十大交通重点工作”为主题,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

    农信社“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调研材料

    农信社“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调研材料 农信社“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调研材料 关于“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 围绕“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问题,农行河南省分行深入......

    突出三个重点发展镇域经济(正本)(合集5篇)

    突出三个重点发展镇域经济凉水井镇党委、镇政府2010年3月2日我镇毗邻沅陵县城,辖64个村(居)、6.5万人, 总面积560.5平方公里,是全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2009年,我们紧紧围绕县委......

    服务三农发展(5篇模版)

    服务三农发展,建设美好家园之关注农民工子女“三农”作为一个概念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