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时间:2019-05-14 00:0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第一篇: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二、农业发展表现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四、人口问题

五、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1.实施的原因 a、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b、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c、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d、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2.表现: 3.评价:

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b、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六、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亩田制度》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七、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三农”问题在中国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据此回答1-4题。

1.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耕种的人所有,这实际上是C A.封建赋役制度的一次变革

B.封建国家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C.承认农民战争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A A.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发展 C.维护社会的安定D.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3.从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是(C)A.建国初期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主要在于C ①改革了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④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今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据此回答5—6题。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C)

A、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B、一些统治者推行安抚流民、劝课农桑的政策

C、实行均田制,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D、北方人口南迁,带去的生产技术

6.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这反映了:

(C)

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②江南经济地位上升

③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④南北经 济交流加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据此回答7—10题.7.下列土地制度的颁布,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C)

①井田制 ②均田制 ③方田均税法 ④更名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包括(B)

A.分得了田地 B.分得了地主的全部财产 C.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债务 D.摆脱了政治压迫

9.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许多农民签订了承包责任状。这说明(D)A.农民将拥有田地,自负盈亏 B.农村产业结构出现变化 C.农业现代化开始起步

D.农村生产关系得到调整 10.下列哪一种生产技术的出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A A、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明朝时引进玉米甘薯等新农业物种

C、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D、近代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技术先进。回答11—12题。11.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第一次革命是运用

A

A.牛耕B.铁口犁C.曲辕犁

D.筒车

12.我国建国初进行了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这两次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C

①前者是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后者是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

②前者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后者则推动了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③两次改革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两次改革都体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

A.①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D A.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

D.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篇:农业发展

就日英两国农业发展现状谈谈未来中国的农业发展方向

植物保护学院11级植物保护二班

学号:1107101056 姓名:邹旭阳

摘要:分析了日英两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日本保全性农业发展模式和英国农业发展经验是农业生产集约化,依靠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实施优惠的农业支出政策,扶持农业发展和注重科技进步,建立完整的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体系等。对我国的主要启示在于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化之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状;经验;启示。

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2%的人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欠缺,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认真借鉴。

日本是一个典型人多地少的发达国家,人均拥有资源相对较少。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本在农业发展上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依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实现高收益化,但同时也引发水质恶化、土壤性能下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严重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重视农业环境问题,提出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自然农业等多种可持续农业。1992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在其发布的新的食品、农业、农村政策方向首次提出了环境保全型农业之后,开始全面推进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内涵日本将环境保全型农业定义为:发挥农业特有的物质循环机能,持续注意与生产效率的协调、通过减轻由于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造成的环境负荷的可持续农业。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平衡发展的立足点,强调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系统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主张以有机物还田与合理轮作为基础,利用农业的物质循环机能,一方面限制或减少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使用,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环境容量内重新构筑农业生产技术,加大对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开发与应用,增进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促使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措施日本清楚意识到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应该主要依靠政府的干预,因此,日本在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陆续出台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制定全面实施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环境保全型农业通过杂草、稻杆、家禽粪便、农作物残渣、污泥等有机物质堆肥还田,减少这些有机质不当排放造成的污染,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另外引入绿肥作物等改良土壤肥力下降、盐渍化等问题。针对已经查出的大面积受污染土地,进行排土、添土、转换水源等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化肥减量化措施。环境保全型农业通过使用侧条施肥、深层施肥等改进的施肥技术,施用肥效调节型肥料,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通过使用堆肥还田,施用如骨粉、油渣等有机质肥可以比较久的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施肥另外加强土壤诊断技术的使用,根据诊断准备进行施肥。农药减量化措施。为了健康作物的栽培,进行一系列培土措施,激发土壤的各种潜在的机能,发挥对土壤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净化作用等,减少作物病虫害产生机会;在栽培过程中,采用多孔地表覆盖栽培技术,在播种时就将特制的给作物生长预留孔洞的纸质膜或农膜覆盖于农地,减少农药施用;为了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采用覆盖

栽培技术,采用无纺布或农膜覆盖作物,使作物与害虫隔离;使用机械除草和动物除草技术代替农药;发展生物技术,利用天敌或害虫的寄生生物来除虫;通过物理防治方法,如防虫网、诱虫灯、太阳热能消毒等技术。上述的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多样化防治病虫草害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英国的农业生产不同于日本,人均耕地少,属于人多地少的类型。因此,英国较为重视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经过多年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集约化经营的发展,农作物(小麦、大麦、燕麦和土豆等)单产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45年后,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1944年,英国有农用拖拉机17.34万台,联合收割机2 500台。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已拥有农用拖拉机5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4.7万台,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1台拖拉机和0.5台联合收割机。目前,英国种植蔬菜的农场和养猪养鸡的农场都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机械配套,农机具齐全,从耕作到收获、进仓,每个程序都有相应的机械,中耕机、播种机、割草机、捆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国目前使用的拖拉机,多数是大马力和液压传动,并装有电子监测和空调设备。甜菜和马铃薯收获有单行分段作业和多行作业等多种机械,可以适应在多种条件下进行操作。自1973年以来,英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倍多,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居领先水平。实施优惠的农业支出政策。扶持农业发展因为农业的特殊性地位,尽管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近年来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英国政府仍然十分重视农业。注重科技进步,建立完整的农业科研、推广、教育体系英国农业依靠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和较完善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的支持,已发展成为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发达国之一。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也都名列世界前茅。目前,英国建立了较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农业科研工作由教育和科学部下设的农业研究委员会统一计划和协调。农业研究委员会有23个研究所,承担农业、渔业和食品部委托的研究项目。农业研究机构分两类。一类是国家农业研究机构;另一类是由私人出资办的农业研究机构。而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由环境食品与农业发展部的农业发展咨询局负责,在国家和地方设有专门负责科研成果推广、转化的机构。

研究了日美两国农业发展现状,我就我国现状有几点想法:

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是解决目前农业领域小规模生产、粗放型经营、分散性组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管理服务的作用。

二、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健全保障机制,并且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农户把闲置的承包土地流转出来。二是提高规模经营质量和水平。抓好政策导向和培训,选优汰劣。三是探索新型经营形式。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新的土地规模经营形式。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提升传统农

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农业是第一产业,也是基础性产业。但就产业而言,比其他非农产业具有明显的弱势,不但点多、线长.而且短期效益不明显,任何时候都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农业技术人才,要整合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投入,组织科技攻关,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多方面引进农业科技人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切实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继续开展“阳光工程”,使农民熟练掌握l~2项实用技术,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萍.英国农业教育的状况、特点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0—73.

[2]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4-6.

[1] 王永作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经济问题,2000,(1):54—56

第三篇:农业发展

实现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应把握四个方面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10-23 12:07:00 ]作者:谢少波编辑:studa090420

摘 要:当前,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给全党上下作出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指示。虽然学习型党组织已不是新鲜词,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得心应手,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把握好思想认识、综合素质培养、学习的时效性和学习机制的长效性,对于进一步研究、实践,建设、健全学习型党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学习思想认识综合素质培养时效性长效机制

当前,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问题,对我党而言,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不学则退。胡主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一重大任务,将全党的学习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已成为我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具体落实学习型党组的建设,需要我们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更新学习理念,营造学习氛围,夯实学习基础,牢固思想认识

实现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首要问题是牢固党员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只有大家都对学习型党组织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有永恒的动力。我们需要贯彻以下五点观念:一是把学习看成是完善自我、创新自我的过程,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二是树立终生学习、持续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把学习作为一项日常活动。三是树立学习与工作“双促进”的理念,努力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形成相互促进。四是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

五是倡导积极的“团队学习”,在重视个人学习和素质提高的同时,更强调党组织中各个成员互相促进和党组织整体素质的提高,把学习变成党组织的一种自觉行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把更新学习理念,营造学习氛围,夯实学习基础与牢固思想认识相结合,为实现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奠定基础。

二、丰富学习内容,全面提升党员素质,强化综合素质培养能力

对于党的理论和重要文件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党员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但还远远不够,必须坚持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丰富和拓展学习内容,切实加强学习教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点:一是加强形势和政策的学习和教育,使党员能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二是要加强学风建设的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虑问题,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自己,确保正确的学习研究方向。三是要扩大知识面,特别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修养。四是坚持必要的业务能力学习,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党员始终处于时代前沿,始终保持学习的旺盛求知欲望。

第四篇:农业发展

人人献策怎样解决农村农业

旱天用水问题

自然灾害,久旱天气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大敌。怎样规避干旱风险解决农业农村用水已是我们国家重要课题。

南水北调工程,国家已实施与正在实施和远景规划实施。但,农业农村条件有限不可能覆盖全面或需要过度时间。农业农村是季节性利益,一旦哪一庄稼季遭遇大旱就会损失严重。分散的个体农耕,不完善的水利设施与农村水利管理制度 等问题,远水“不解近渴”。地上沟河水的限量,地下水的严重超采透支而不能解决干裂土地的需求。并且,农谚:“有一旱就有一涝”之说。旱够了再来一次多雨,雨水又会白白流失浪费。当然,有一定的水库蓄水,没水库、库容小也是实际。怎样能多蓄水、因地制宜、土洋结合解决农村用水实际:

记得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水窖收集雨水做法很好,现在的中原农村可以解签经验。

根据各自农地大小,适时开挖做水窖。

水窖材料:砖砌、混凝土、复合材料、成品玻璃钢水罐均可。

工艺:基坑分层开挖,土层分别堆放。全部做好水窖后按后挖先填顺序回填,分层压实。并保持种植土厚度不小于50公分,水窖顶覆土厚度不小于1米。水窖分设进水口出水口,安装阀门,还可以根据条件预设滴灌或喷灌设备,用水可抽、可压。(详细设备图)

水丰富的时候向水罐里注水(办法可因地制宜),旱天需用时启用。

这种蓄水办法不影响作物耕种,不限地理条件,不论地块大小都适宜。祝我国农村农民经济发展、幸福!谢谢!

2014.9.8

第五篇:如何理解三农问题,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如何理解三农问题,如何统筹城乡发展

周林

公共管理系 行政管理 2013年

摘要:中国农村问题可以用严峻二词来形容,目前中国城市发展迅猛但是在这些繁华的背后实质上是以牺牲农村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农村大量的青年涌入城市务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农村却变得逐步衰败,逐渐空壳化。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都远远落后。农村的道德体系、文化根基、法度逐步消亡,田地荒芜、道路破败。

关键词:户籍三农 空壳 财政 教育

正文:

在当下急剧发展变革的时代我们应该逐步反思我们过去的政策与方向,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改革之路是否应该改善。前苏联帝国轰然倒塌的历史经验已经在向我们昭示,以牺牲农业哺乳工业的做法存在极大的风险,农民被剥夺得一无所有之时国家经济必定动荡,因为农业才是制造业的根本。

当下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农村空壳化、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融资困难、财政紧缺、法度消亡、城乡二元、血统论等诸多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为城市的工厂、企业、公司提供人力物力,然而农村本身人才的流失导致了农村难以发展,农民的处境更加艰难。农民没有收入、只有土地种植一些养家糊口的作物,而且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巨大,没有稳定的收入。农村剩余的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与小孩。这些人在农村依靠外面务工的亲人抚养、他们本身在城市也生存困难、拿着单薄的工资、没有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等,本身就难以为继还需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小孩。因此对这些务工人员来说生存是十分困难的,而农村人要想进入城市门槛十分之高。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实行积分入户政策,积分入户的门槛政策要求很高一般只有专业型人才、特殊人才或者高学历人才才有可能,普通的老百姓与农民工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城市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这主要是不平等的户籍制度所导致的,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城乡二元制的弊端更加凸显,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只有通过完善改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体系才能完成。农村的财政问题,自朱镕基总理时期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日益丰盈,国库强大,使得中央的权力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的钱袋子被中央政府牢牢束紧,这有利于中央政策的执行与贯彻,但是这也导致了地方财政的吃紧,尤其是农村在农村地区的乡镇里面连建设一所小学的资金都十分紧缺,很多村干部到城市找本村的商人筹集资金。包括农村的道路、供水等几乎都没有任何资金支持全部依靠农民自身筹集资金。这严重阻碍与影响农村的发展,财政制度的改革需要放权,给予农村地区更大的财政资金的支持以此保障农村基础设施、教育的完善。

由于农村的青年几乎全部外出务工,使得农村空巢,农村的老人与儿童生存成为一个急需关注的话题,这也使得农村从前的固有的模式道德体系逐步松垮,农村的建设急需改善,儿童得不到好的教育、得不到父母的照顾与关怀,老人得不到抚养,整个道德体系逐步崩塌,农村变得衰败不堪,这就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困境与现状。血统论在农村几乎根深蒂固,农一代的子女基本沿袭父母的路线年纪轻轻就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从农村的小学辍学来到城市,他们面临的是坚固冰冷的钢铁巨架,残酷的工业化文明吞噬着他们的青春,他们没有城市孩子那样丰富多彩的童年、没有好的教育平台与发展前景,有的只是那一片无知而茫然的未来。

面临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改革,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废除城乡二元化体制;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大力兴办教育;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率;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推进农村文化体系建设。

户籍制度是阻碍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工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如果改革户籍制度将有利于农民工群体生存的改善,更有利于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改革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是一体与配套的,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放低入城门槛使得农民逐步摆脱农村户籍的束缚,成为城镇

居民。在农民与市民的背后是权利、利益的差别要逐步取消由户籍制度所捆绑的背后的利益链,推进社会公平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大力兴办农村教育。农村由于空壳化的缘故使得大量的农民工子女辍学,失学率很高而且近年来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在逐年走低,这会进一步加剧农村的衰败,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方式就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农村地区很多地方没有钱兴办教育,没有资金请好的老师,使得农村教育十分落后,这急需改善。

结语:

在农村建设过程中,走新型生态农村道路,在城镇化的同时尽量保证生态文明的建设,如果还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最后所付出的成本远远要大于投入。农村文化的衰败问题也急需解决,农村的教育落后,文化建设几乎停滞不前当前如何改善是一大问题。

三农问题已经十分严峻,中央政府理应重视,推进农村全方位的改革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的现状,保障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李毅,武力 编著 中国经济数字地图.第205页, 2011年

卢瑞华,周曦 主编 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实.第217页, 2010年

韩俊.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与政策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2013(第1期).

下载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三农问题及其发展的看法

    对三农问题及其发展的看法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

    城镇化发展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申论范文赏析:城镇化发展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城镇化是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镇化面......

    中国历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5篇范文)

    中国历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 1.夏商两代的立法,属于早期习惯法的确认与改造阶段,以源于夏商两个部族的传统习俗与伦理规范所构成的早期习惯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其中包含礼与......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关于三农问题

    三农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

    三农问题

    本地区解决“农村、农民、农业”(即“三农”)问题的情况调查 【摘要】文章探讨了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问题的实质与解决策略,分析指出三农问题源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

    关于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

    三农问题

    80后、90后农民普遍缺乏从事农业生产意愿和技能 开春,在田间地头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妇女、老人在挥汗劳作,儿童在旁边玩耍,或者时不时地帮点忙。 这种画面衬托出的是中国农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