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城市化隐忧(共5篇)

时间:2019-05-14 00: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城市化隐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城市化隐忧》。

第一篇: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城市化隐忧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城市化隐忧

秦小建

2008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2008]138号文件,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政策)。与以往的国家农村政策所遭遇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被悬空等待遇不同,该政策一经实施,即受到试点地区的热烈欢迎。随后两年间,一场涉关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国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全面调整的拆村并居运动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可以认为,这场运动凸显了当下农村土地制度的焦点问题。

该政策的基本运作逻辑是,通过农村土地整理节省出农村土地,用来增加耕地或置换成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基于农村宅基地粗放利用的现状,农村土地整理的对象主要指向宅基地,通过征收农民的宅基地,再建造小区供农民居住的拆村并居模式成为政策实施的主要形式。由此,这一政策也被称为中国新的城市化策略。这一政策以复垦耕地的面积作为硬性指标控制无序占用,一定程度上以遏制了一段时期内地方政府肆意占用耕地大搞开发区建设的冲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空心村现象显著、农村宅基地粗放使用的现状,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整理,提高了耕地的规模化程度,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满足了城市发展的建设用地需求,应该说总体上符合国家的以城市化为主要路径的整体发展战略。

对于身处现代化转型浪潮中的国家,城市化是其转型目标。通过国家资源配置推动城市化,也是现代国家的通用路径。然而,依据增减挂钩政策的拆村并居行为,虽快速推进了居住形式上的城市化,也满足了农村年轻人对于城市生活的向往,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但这种城市化是否是真正意义的城市化,其所产生的后续问题之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值得商榷。城市化最显见的内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但可以肯定,城市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村落变社区的过程。考察欧美国家的城市化,可以发现,欧美国家的城市化不仅只是城市人口数量及等方面的变化,而且更是城乡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之所以产生这些变革,则是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后果。这并不是欧美国家的特殊经验,而是一种符合人类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可行路径。在经济学的视角里,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联。城市化自始至终都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工商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工商业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创设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积累了可用于应对城市人口增加的各种治理资本,从而为农民进城预留了大量的空间。因此,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发演进、自然生成的过程,其间当然不排除理性的人为推动。但是,完全依靠人为谋划企图一夜之间实现城市化,只能是一种拔苗助长。

在工商业发展尚未发展到有能力开拓城市空间的情况下,人为的城市化,只能挤压本已十分拥挤的城市空间,加剧城市业已紧张的就业形势和其他矛盾,加重城市治理的成本和负担。在实践中,可以看到,即使是备受好评的成都“三个集中”模式,也在实践之中遭遇了一系列难题。著名三农问题专家贺雪峰教授在其新著《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对此作出了理性的分析,他认为成都模式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忽视了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因而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甚至会遭遇失败。他指出,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因为无法短期内促进工业发展而没有额外创造出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如果更多农民进城,不仅在城市找不到新的就业机会而增加收入,并且会因为不再务农而失去农业收入,从而导致消费能力降低,即使进城农民很多,也无法通过聚集人气来创造商机、促进商业发展。更为危险的是,因为走集约、集群发展的道路,而可能出现资本对于劳动的替代导致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城市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工商业发展的导引,其具体过程更值得我们注意。在笔者看来,具体的城市化过程应是一个内在的村民变市民的身份认同转变与外在的制度安排更替的互动过程。增减挂钩政策关于城市化推进路径的设想如果缺乏上述两个方面的配套改革,必将步入形式化、表面化的泥沼。就身份认同的内在转变而言,传统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城市生活的焦躁、陌生将使农民无所适从,归属感消却,身份认同陷入进退两难。笔者在调查中看到的小区里养鸡养鸭、稻草扎堆、垃圾到处扔、农具靠墙放、老年农民负手彷徨的场景,无不映应着社会学家早就预言的城市化背后的社会心理危机。就外在的制度安排更替而言,在户籍改革迟滞不前、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捉襟见肘的现状下,农民进城,虽可形成制度改革的动力,但由于当下社会发展实际决定的制度改革的渐进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城农民将被置于国家关怀的“真空”之中,增减挂钩政策之下的城市化对于他们而言,只能说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与以往通过农民工进城打工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化策略不同,通过拆村并居的城市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城市化。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城市打工农民如果在城市无法继续生存,尚还可回乡务农。而在这一城市化策略下,先拆村,再招商引资、规模经营土地,则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招商引资环节出现问题,再或者说招商引资后经营效益无法达到预期,不仅政府前期垫付的巨额财政打了水漂,更使原本已无法享受土地保障的农民失去最后的希望,进退两难。

城市化的前提是城市化能够给农民带来收益的增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就业机会的提升,如果这些预期没有达到,那么这种城市化只是一种“空洞”无实质内容的城市化。更为严重的是,增减挂钩政策所推动的的城市化,其背后却是传统农业文明消无、农民身份转变及生活生产方式变化所带来的制度诉求和文化心理骤变等诸多新难题的出现。如何应对这些难题,消解它们对于社会稳定、农村发展、农民权益保护的负面影响,是这一政策在未来实施过程之中无法回避的课题,也直接关涉到这一政策的合法性基础是否牢固。所幸的是,国务院业已注意到这一点,也于近期展开了检查工作,试图规制实践中的一系列偏差行为。

三农问题本就是非常复杂、涉及面极广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权益保护三种价值缺一不可,且互为犄角。任何政策的制定,若缺乏周全、长远的系统考量和规划,若不考虑上述三大价值的相互协调,必然会在农村引发多重问题。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市化,主要是一种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对于农村稳定和农民权益保护则关注较少。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陈锡文副组长所告诫的:“关于土地问题的使用,一定要有非常周全的考虑,不是单一的目标,而是综合目标,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不是只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引发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增减挂钩政策设想的城市化路径所陷入的困境深刻说明了这一点,也为未来关于农村改革与城市化推进的相关政策提了一个醒。

第二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盘活闲置土地,挖掘土地潜力

1、什么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是对空心村、闲置房、危旧房等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重新规划、整治,一部分复垦为耕地,一部分改建为新村。净增的耕地指标可用于城镇建设,将经营城镇土地所得的收益转移部分资金到农村,可用于拆旧区房屋拆迁补偿及新农村建设。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盘活了农村的土地资源,农村提前获得未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二是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居住环境和布局得到有效提高。

三是规范了城镇化建设进程,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谐调发展。

四是保障了耕地数量不减少,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总体要求。

五是缓解了用地不足的问题,给地方经济的建设带来发展的空间。

第三篇:浅析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摘 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土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和作用,分析了当前土地增减挂钩的问题及难点,提出了推进土地增减挂钩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问题;难点;对策

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正式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近几年,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等多部委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出台了系列文件,多省市.多地区深入开展了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土地增减挂钩在实践中也遇到不少突出问题。在政策的积极宣示和实际工作中取得一定效果下,如何有效破解当前土地增减挂钩的难题则成了重点,下面就土地增减挂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谈点粗浅之见。

一、土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和作用

一般来讲,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土地增减挂钩是一项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耕地,实现对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充,从而促进城乡统筹中“保护耕地与保障建设”双赢的制度设计。增减挂钩是一项有利于保护耕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对拉动一方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土地增减挂钩的问题及难点

1.思想认识不高,有序推进不够。一方面,不少地方单把增减挂钩理解为解决用地矛盾的手段,往往忽视其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重大作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深入宣传不够.积极主动性不高.耐心细致工作不足。另一方面,各地村镇建设规划相对滞后,造成了增减挂钩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村镇建设规划衔接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复垦地的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和整体推进。另外,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才刚刚起步,操作制度不规范,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验相对缺乏等因素更是加重了土地增减挂钩有序推进的难度。

2.补偿标准偏低,利益驱动不强。推进增减挂钩工作,经济利益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农村长期积弱积贫,收入来源的有限和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农民群体更加注重当前利益的及时.有效补偿。农村宅基地是国家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给予的优惠政策,房屋建设往往耗费农民大量心血和大部积蓄,甚至需长期积累和借贷,而现行拆旧补偿标准太低无法满足农民要求,农民对拆迁的积极性不高,会使拆旧阻力重重。

3.生活条件特定,拆旧困难较大。农村生活条件下,农民生活了十几年甚至几代人的地方,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生活.特定的社会生态,甚至较为封闭,从而导致农民群体对于搬迁和家园环境改变持较大否定态度。

4.生产条件的特定,也是拆迁难的重要原因。农民最基本的职业是从事农业生产,农民要有大量的生产资料(牲畜.耕作工具,先进地方还会要各种农业机械等)这要求农村住宅要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来存放这些生产资料;另外农民收获后的粮食也需有地方晾晒.存放,距离承包经营的土地远近等等这些都是农民所想的具体问题,也是农民不愿拆迁的顾虑所在。

三、推进土地增减挂钩的思路和对策

基于对土地增减挂钩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着重从舆论宣传.政策配套.责任落实等“三个到位”来破解土地增减挂钩的难题。

1.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到位。要大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目前,一些地方对增减挂钩工作的重要意义理解不深,对土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认识不清,因此,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群众对工作的认知度,使政策理解正确.执行不走样.推进有效果。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应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推进,设立专门办公室具体实施,使操作规范.推进有力。三要营造浓厚氛围。采取召开工作探讨会.项目调度会.群众交流会等形式广泛发动,层层造势;采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资料等形式深入宣传,浓厚氛围。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宣传到位,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2.利益驱动,政策配套到位。作为一个现实性.整体性群体,农民最关心的是拆迁复垦补偿标准的高低和利益的多少。在相对公平的补偿和有效的利益驱动下,土地增减挂钩的推进是能得到广大农民积极支持和拥护的。

第四篇: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关于长洲区长洲镇龙华村、兴龙办事处平浪村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拓用地空间,有效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为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好用地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国发[2008]13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桂国土资发[2010]41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0]55号)、《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等文件精神。确定选取了长洲区长洲镇龙华村、兴龙办事处平浪村作为我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确保该项目能在全面分析项目特点、工作内容、工作目标以及技术要求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特制订本项目实施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根据土利用总厅规划,将若干块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l,政府主导,共同推进。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推进实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国土部门牵头组织,发改、住建、农业、林业、水利、财政及项 目所在乡镇政府等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调配合,以项目区实施 为核心,共同推进工作。

2.统筹规划,增减平衡。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并合理组织挂钩项目区,合理布局项目建新区和拆旧区,适度控制建新拆旧规模,引导城乡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建新区 占用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提 高,并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及水利建设规划等有关规划相衔接。在封闭运行的 项目区内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农用地不减少、耕地数量和 质量不降低等增减动态平衡。

3.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土地利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结合地方生态、文化、民俗等特点,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项目区应优先选择政府领导重视、当地群众积极性高、资金有保障,具有建设用地整理(拆旧)潜力的乡镇先行开展工作。根据自身的条件,调控实施进度,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方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不增加农民的负担,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这些地区的示范,循序渐进,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4.尊重民意,保障权益。项目区选点布局要开展论证征求意见并实地踏勘,充分吸收当地农民及社会各界意见。项目区实施过程中涉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调整、互换,集体土地征收,以及农民拆迁补偿安置等,要实行公示,切实维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工作的各项政策和决策程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从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项目的社会稳定。

5.生态优先,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实行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危旧 房改造以及自治区整村推进土地整理工作,促进城镇与农村及矿 区工人村、建新与拆旧、自然形态与规划形态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

挂钩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总体要求,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 建新地块数量和规模。建新地块中用于安置拆旧地块农民的土地 面积不超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办法》规定的用地标准,建新地块中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应 高于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拆旧地块复垦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应大于 建新占用的耕地,并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相结合。

项目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法入制、公告制、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有关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土地权属代表参与工 程监理,监督工程实施,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具体实施机构应依 法组织厂矿设施、房屋拆除,并按照批复的拆旧区整理复垦规划 设计组织开展土地整理复垦。

根据长洲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通过开展城乡建 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集中各项涉农资金统筹开展老旧、空闲、粗放农村建设用地或废弃独立工矿用地等的拆迁安置以及整理 复垦,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 量。结合项目区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开展土地灾毁防治和 地质灾害防治,对农村道路、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建设,改善农村或矿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三、挂钩工作具备的基础和主要条件

通过对建设用地供需情况以及乡村空闲废弃建设用地整理 复垦潜力的摸底了解和意愿调查,我区已经具备开展城乡建设用 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条件:

(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区城镇化建设步 伐加快,对照《长洲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新增

建设用地指标和实际需要,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缓解发展用地指标问题,逐步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目标。(二)当地政府大力支持.项目区拆旧地块所在的长洲镇龙华村涉及到的相关单位对该项工予以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开展了相关调查工作,希望尽快启动项目。项目实施费用列入政府预算,开展前期投入资金有保证。

(三)群众积极性较高。拟申报的项目拆旧地块不涉及农民 安置,土地权属人均表示同意将本区域列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钩拆旧地块。

(四)土地整理潜力较大。已选定的拆旧区现状地类全部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区内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水电排泄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对集中居住、统一规划新村、统一布局基础设施的愿望较为强烈。拆旧地块地形平坦,土壤未受污染,气候、水分和土质等条件均适宜复垦为旱地,种植蔬菜、玉米等农作物,土地整理潜力较大。

(五)建新地块土地开发条件成熟.拟申报项目区建新地块 所在区域的市政配套基础实施基本到位,开发条件基本成熟,土 地征收环境良好,自治区下达挂钩周转指标后,可尽快组织土地 征收和出让,既可保障部分城市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又可确保项 目拆旧地块拆迁安置建新及整理复垦建设资金的落实。I

四、项目区基本情况。

根据梧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长洲区长洲镇龙华村、兴龙办事处平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地块,涉及拆旧地块总面2.19公顷,预计可整理复垦出农用地2.18公顷。

(一)拆旧地块基本情况.

项目区内拆旧区范围是长洲镇龙华村泗恩洲岛上全部农村居民点,用地权属涉及泗恩1组、2组、3组等3个村民小组,涉及人口484人107户,拟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4854平方米,根据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权属界线清楚,符合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地块的选定条件,拆旧总面积2.19公顷,预计可整理复垦出农用地2.18公顷。(二)建新地块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新区选址初步拟定于兴龙办事处平浪村内,位于马梧高速公路西侧,用地面积2.16公顷,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地块现状全部为农用地,其中耕地面积1.55公顷、林地面积.53公顷,园地面积0.08公顷,土地权属属平浪村集体所有。建新地块在梧州市长洲不锈钢产业园内,该产业园规划占地3000亩,计划引进企业40家,目前园内的一家热轧企业已建成投产,预计年加工不锈钢达100吨,产值超200亿元,税收达8亿元。由于梧州市计划用地指标有限,难以满足产业园的用地需求,大量企业用地无法落实,为缓解园区内用地紧张的局面,帮助企业解决用地难的问题,特将本项目城镇建新区地块安排在园内。

五、拟申请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及归还计划

本批次项目区拟向自治区申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 指标2.18公顷,以实施拆旧地块整理复垦农用地指标归还。项目区实施期限为三年,即从上级批复立项实施开始三年内完成项目实施工作,指标归还分别为:第一年归还周转指标的30%,第二年归还周转指标的30%,第三年归还周转指标的40%,挂钩周转指标计划2013年12月前全部完成。l

六、资金筹措计划及管理(一)资金来源。

专项资金来源主要包括:(1)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有国土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衔接筹集;(2)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入,有项目投融资建设单位筹集;(3)农村基础建设、文化建设、农田水利等涉农资金,有项目投融资建设公司与发改、建设、交通、财政、农业、环保等部门衔接筹集;(4)城镇建新地块有偿供地所得收益。(5)水库移民专项资金。

(二)资金管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土地整 治项目管理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项目预算除安排规定 科目外要合理安排拆迁补偿费、工作协调经费等必要的费用。资 金实行专款专用,做到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专帐核算,严格按 预算支出范围使用,接受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与检 查。专项资金要全额用于挂钩项目的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 得挤占、挪用和截留,凡挤占、挪用和截留的,要依法依规严肃 处理,以保障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确保完成项目建设各项 目标任务。

七、实施步骤及进度安排

根据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资金筹措及建新地块用地 需求的实际情况,我区拟采取“先建后拆、边建边拆”的方式实 施,即建新地块土地开发和拆旧地块整理复垦工作同步进行。具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如下:(一)项目申报

1.项目申报,2011年1月; 2.规划设计,2011年12月前完成。(二)建新地块开发

1.权属调查,2011年3月前完成; 2.征收报批,2011年5月前完成; 3.征地补偿,2011年1 0月前完成; 4.组织供地,2011年12月。(三)拆旧地块整理复垦

2013年10月完成整理复垦,201 3年12月底全部完成验收。

(四)挂钩周转指标归还

项目区实施期限为三年,即从上级批复立项实施开始三年内完成项目实施及指标归还工作,指标归还计划分别为:第一年归还周转指标的30%,第二年归还周转指标的30%,第三年归还周转指标的40%,挂钩周转指标计划2013年12月前全部完成。

(五)权属调整和登记造册

项目竣工验收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经市人民政府批 准,收回整理复垦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原土地使用证书。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经确认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及时进行土地权 属调整,调整完成后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时开展变更登记发证 工作,并登记造册、归档入库。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1.为加强对全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领导,协调解 决挂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有效推进挂钩工作开展,成立了区长担任组长,分管国土的副区长担任副组长,区府办、国土、发改、住建、农业、水利,林业、财政、交通、人社局、以及各 乡镇政府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长洲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 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挂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挂 钧工作相关政策,从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中落实挂钩项目专 项资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的组织协调,组织项目的审核、论证和自查等,确保项目有组织 地实施。

2、成立项目区所在乡镇工作协调小组,人员由项目区所在乡 镇政府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有组织号召能力的 村民代表组成。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群众宣传、工程监督、矛盾纠 纷调解等工作,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 性,保障农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编制专项规划和项目区实施规划。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自治区有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要求,组织人员开展专项调查,在摸清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权 属、等级,分析全区农村建设用地和独立工矿整理复垦潜力及城 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建新拆旧意见 的基础上,依据长洲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委托资质部门编制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专项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分别统筹指导全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和各个项目区的组织实施。

(三)制定具体实施工作方案。

项目区经自治区批复立项后,编制项目区实施工作方案,按 “定人、定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原则,制定项目设计和实施 作具体实施方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督导检查,建立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三位 体”监督体系,并组成由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督导组,各项目区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工作不到位的要限期 改正,对推进不力的要追究责任。项目主管职能部门和具体承担 安施工作的单位要加强项目管理,依法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切 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严格资金的审批、使用,并及时公开、公示,使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 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监管力度,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全程监 督。做到按规程检查验收。

主题词:土地 城乡建设 增减挂钩 方案 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至,区法院,区检察院。

长洲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月20日印发

第五篇: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方案一: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及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精神,为搞好我市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厅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增减挂钩指导思想、目的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从缓解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出发,以满足全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需要为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用地的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用地结构,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逐步建立和谐发展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良性循环体制。

(二)编制目的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土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编制任务

在全市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分析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和制约因素,规划方案的主要任务有: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确定规划期间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目标和方针;根据项目区划分原则,分期分批合理划定和安排挂钩项目区;根据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目标测算预期投资成本,提出资金筹措>计划;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可行性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二、增减挂钩工作原则和依据

(一)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集约高效的原则。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与引导,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2、认真落实增减平衡的原则。增减平衡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一条刚性原则,每个项目区建新地块的总面积一律不得突破拆旧地块的总面积,拆旧地块复垦为耕地的数量不得少于建新地块占用耕地的数量,质量不低于建新占用的耕地,并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相符合。建新地块占用耕地数量小于拆旧地块复垦耕地数量的剩余部分可作为占补平衡指标使用。每个项目区的规模不得大于500亩。

3、先易后难的原则。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先选择当地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区开展工作,通过示范,先易后难,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4、依法自愿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的土地合法权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工作方案和实施工作必须依规依程序报批,项目区选址布局要实行论证、听证,充分吸收当地农民和社会各界意见;项目区实施过程中,涉及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调整、互换,集体土地征收,以及农民补偿安置的,要实行公示,切实维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合法权益。

(二)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 号);

4、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7 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9 号);

6、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 号);

7、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试点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函》(晋国土资发〔20xx〕169 号);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

9、其他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等。

三、增减挂钩实施的基本程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从宣传动员开始,通过分析研究、专家论证、方案决策、成果报批、竣工验收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取得城镇建新区土地的合法使用。

四、增减挂钩实施的工作部署

(一)前期准备

1、为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发改、监察、财政、建设、规划、民政、审计、农业、水利、环保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增减挂钩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挂钩试点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成立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负责规划编制的日常工作。具体任务是:

(1)拟定规划编制实施方案,提交领导小组审定;

(2)负责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3)确定规划基础调查研究,并组织抽查核实;

(4)提出规划文本编写大纲,落实规划编制具体事项;

(5)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3、旧区涉及乡镇人民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配合人民政府落实农民安置、拆迁、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

(二)摸底调查

1、准备阶段

在成立领导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明确分工,落实方案编制及摸底调查协作单位,根据用地单位性质落实项目经费,制定>工作计划。

2、调查阶段

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当前开展的挂钩工作,收集、整理和分析所需要的资料,并逐村进行实地踏勘,并对照有关资料,重点了解项目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交通区位等,将拟开展的村庄和废弃工矿用地填表、拍照留档。(相关表格见附件)

3、论证阶段

在前期准备的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基础上,对拆旧区的土地进行复垦潜力、建新区规划条件、筹资渠道进行科学分析,论证项目的实际可操作性。

4、听证阶段

项目所在县(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以及项目区所涉及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村村委会、村民代表参与的听证会,听取各方对项目规划方案、安置方案、补偿方案的意见,取得各方的认可与支持。并记录会议纪要、会议影像,与涉及农户签定相关协议。

(三)确定项目

1、拟定拆旧整治区域,明确整理规模和分布情况;

2、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安置区和建新区的面积、范围;

3、提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总体安排和具体实施时序;

4、对项目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资金进估算,提出经费筹措途径;

5、提出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奖惩办法等。

6、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以项目区规模不超过500亩为限(33.3333公顷),合理确定项目区的范围、位置。

(四)方案编制

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和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组织并配合编制单位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方案和拆旧区整理复垦设计报告,以及相关图件的编制。

(五)项目申报

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编制完成的项目区实施规划方案,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立项>申请,经市级人民政府初审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拆旧区整理复垦设计报告由试点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报市国土资源局初审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项目区实施规划方案和拆旧区整理复垦设计报告必须同时上报)。

方案二: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严格保护耕地,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好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天政办发[20xx]107号《天门市城乡建设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挂钩专项规划,对零星分散、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实施拆除复垦(即折旧区),对农村居民点重新布局、集中还建(即还建区),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即建新区)的一项综合土地整治活动。增减挂钩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为指导,推进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二)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三)因地制宜,先易后难。根据情况统筹安排,零拆整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四)保障权益,促进发展。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实施期限

通过复垦可净增耕地,涉及到二个村,二个项目区,按照“一次规划、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总体思路,最终达到全部复垦的目的,本次增减挂钩实施期限为2年,即20xx年8月至2013年8月。

三、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9月5日至20xx年9月15日)。一是召开全镇增减挂钩工作会议,布置增减挂钩工作,并结合镇里的实际现状,宣传当前土地利用特别是建设用地所面临的形势。二是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宣传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加强农村土地节约、合理、可持续利用的法规和政策,提高全镇人民的认识水平,鼓励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障这项工作顺利实施。

2、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9月16日至20xx年9月30日)。拆迁小组成员对规划区内的被拆迁户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被拆迁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件、住房结构、建房结构、建房年限和拆迁安置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书面材料,汇总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3、落实拆旧区,还建区,建设用地地块,制定还建区规划

设计方案。

4、拆迁评估阶段(20xx年10月1日至20xx年10月31日)。各村组织班子对每户房屋综合各种因素进行集中估价,并在村委会公示栏就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在全村公示,让广大群众对拆迁内容充分了解并进行监督,从而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拆造房屋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参照《天门市城乡增减挂钩项目拆迁补偿标准》。

5、协议签订及拆除阶段(20xx年xx月1日至20xx年5月30日)。拆迁领导小组成员分村到户,宣传拆迁政策,>鉴定拆迁协议。

6、复垦及验收阶段(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7月30日)。各村在拆迁协议签定后,应立即进行拆除并兑现各次补偿,同时立即组织复垦。项目施工方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施工,不得随意改变规划。项目完工后,项目区达到田成块、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灌得进、排得出。

四、保障措施

为加强对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张港镇增减挂钩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相彪任组长,副镇长刘竟成任副组长,党政办、国土所、村建服务中心、水利服务中心、财政所、司法所的负责人任成员,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国土所,由阳吉福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具体指导,政策解释,费用核定及挂钩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对拓展用地空间,提高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优化城乡建设布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方案三: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工作方案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的通知精神和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及《谷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谷城县20xx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我镇20xx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实际,特制定五山镇20xx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施方案,以利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优化用地结构,实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

对接四个襄阳和谷城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合理配置城乡资源,按照产业化、数字化、城镇化思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凸显魅力谷城的重要一“极”。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利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发展为目标,统筹考虑经济快速增长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全面做好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盘活农村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继续推进“精品五山”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目标

依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总体思路,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增减挂钩任务,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按照谷城县对五山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的要求,五山项目区涉及东湾、何家湾、黄龙沟、黄峪铺、金家店、九里岗、秦家畈、田家河、闻家畈、夏家寨、小星店、熊家岗、昝家铺、下七坪等14个村和闻畈、谢湾2个社区居委会。计划拆迁安置还建166户,拟拆迁区规模295.2亩,还建区规模29.9亩,拟储备挂钩周转指标265.3亩。

三、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为了加强组织领导,镇委、镇政府特成立五山镇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褚春明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宋长青、副书记胡明富、副镇长杨光波任副组长,党政办、国土所、城建服务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财政所、农经中心、供电、供水、畜牧、广电、林业、民政、电信、移动等单位及项目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协调处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国土所,由盛宇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资料的发放、搜集,统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供项目实施中的其他信息。各村和相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全力抓好此项工作。

2、执行政策。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五山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施方案》及拆迁补偿标准等具体政策,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1)房屋拆迁以村为主体负责实施,拆迁费用实行包干,即土木结构房屋每间1500元,砖混结构每间2000元(均含附属设施及地面附着物)。(2)拆迁复垦的土地由村集体统一调配用于耕种,同等条件下优先拆迁户。(3)对已纳入国土资源部门规划拆迁区内的房屋,凡就地改建的一律停止审批。(4)对拆迁户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规定,采取零星还建和集中还建两种方式,由拆迁户进行自建,国土所免费办理相关证件。①零星还建:在规划区内,在不新占耕地的前提下,无偿划拨宅基地;②集中还建:凡在谢湾还建区进行集中安置的拆迁户,需缴纳一定金额的公益设施建设资金即可获得宅基地使用权,公益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政府予以适度补贴。其规划设计、三通一平、水电入户、户口迁移等均由相关单位负责落实。(5)所有拆迁户的原宅基地必须无偿退出,用于土地复垦。(6)未尽事宜,由镇增减挂钩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解答。

3、保障经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所需资金由上级补助和镇统筹解决,以村为主体负责土地平整及复垦。经国土部门验收合格后确认的实际复垦面积,按每亩2500元整体打包对村(社区)进行结算,各村项目启动后,向镇挂钩领导小组提出申请,拨付补助标准的30%,施工过程中,根据进度再拨付一定资金,余款在项目通过省、市验收后一次性拨付。对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下达任务的村,予以适当奖励。

4、强化责任。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行包保责任制,各项目区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村区域内的挂钩项目负总责,其他领导按项目分别包保,为项目直接人;国土资源所全员参与,分别联络各村具体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调度有关部门、单位,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包保工作落实到位。镇委镇政府将拿出50万元对项目包保责任进行考核奖惩。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2月8日至20xx年2月20日)一是召开全镇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宣传增减挂钩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并结合我镇实际和现状,剖析当前土地利用特别是建设用地所面临的形势。二是在全镇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以及加强农村土地节约、合理、可持续利用的法规和政策,提高全镇人民的认识水平,鼓励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障增减挂钩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2、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2月21日至2月29日)

拆迁小组成员和各村对规划区内的被拆迁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了解掌握被拆迁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件、住房结构、建房年限和拆迁安置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书面材料,汇总上报拆迁领导小组办公室。

3、拆迁评估阶段(20xx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各村组织班子对每户房屋综合各种因素进行集体估价,做到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同时在村委会公示栏就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内容向社会公示,让广大群众对拆迁内容充分了解并进行监督,从而主动配合、积极参与。

4、协议签订及拆除阶段(20xx年4月1日至6月30日)

拆迁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到各村(社区)项目区,与每一拆迁户笔对拆迁政策达成共识,并签订拆迁协议。在拆迁协议签订后,立即向拆迁户兑现各项补偿,并及时进行拆迁安置。

5、复垦及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7月1日至8月31日)

完成拆迁安置后,立即组织复垦并及时申请验收。项目竣工验收后,依照政策标准兑付建设资金,实现资金投入成效最大化和项目建设实效成果化,避免重复投入和浪费。

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对拓展用地空间,提高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社区)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

-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