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旅游时代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00:5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众旅游时代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众旅游时代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第一篇:大众旅游时代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大众旅游时代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当前,全域旅游正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作为西部旅游城市,昌江黎族自治县应抢抓机遇,以旅游结构优化和区域联动协同发展为着力点,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全力打造山海互动的西部旅游高地。

优化旅游结构 打造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

大众旅游时代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关键是推进旅游结构的优化。昌江地处海南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棋子湾、霸王岭、昌化江畔木棉廊道等的开发,一批新型旅游业态不断涌现,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应从类型、空间、时间和要素等进行结构优化,唱响“山海黎乡,纯美昌江”品牌,打造海南西部重要的旅游节点和全新的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

类型结构优化。一是针对市场定位,深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内涵,大力培育旅游精品、名品。昌江核心产品类型以滨海激情、江畔木棉、热带雨林为主,滨海度假、森林旅游、木棉景观、黎苗文化等一直是核心主打品牌,通过七叉木棉、国家海洋公园、霸王岭等精品项目建设,增强核心产品的支撑力。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塑造特色城镇、特色乡村和特色产业。昌江特色旅游远未形成规模,需要构建渔业小镇、雨林小镇、木棉小镇及木棉旅游综合体、农业公园、美丽乡村等一批城镇、乡村、产业类型的增值产品。三是避免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昌江旅游重点依托山、海、湿地、木棉等资源,着力建设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彰显昌江特色。四是开发多层次的产品系列,既要有满足高消费阶层的旅游产品,也要有适合一般大众的旅游产品,尽可能发挥旅游产品组合优势,如木棉爱情、海上落日、山地运动、摄影艺术、田园生态、雨林度假等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产品业态。

空间结构优化。创建全域旅游省,把海南岛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需要按照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要求,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进,实现“日月同辉满天星,全省处处是美景”。昌江“点、线、面”旅游空间结构还不十分完善,需下大力气予以完善。一是集中发展“棋子湾国家海洋公园、七叉木棉山地旅游综合体、乌烈峨岗农业公园”三大旅游支撑项目;二是打造“黎苗风情、山海香约”生态游、“峻灵神山、海洋休闲”文化游、“昌化江畔木棉红”观赏游、“芒果飘香昌江情”采摘游、核电工业文化游等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并加强区际联合、县际联合,逐步实现点状产品向线状产品过渡;三是策划开发自驾游、骑行、徒步、探险、潜水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专线。此外,在线状产品优化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及乡村旅游点无线网络,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等。

时间结构优化。以“游憩时间”为线,以“美好体验”为纲,设计全天候、全年度旅游产品,变8小时经济为24小时经济,创造每时每刻的美好体验。一是增强昌江夜间娱乐、住宿体验、养生休闲等旅游产品,以延长游客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和提高旅游设施的全年利用率,扩大区域旅游产品的销售量;二是形成昌江“四季旅游”品牌:春季“昌化江畔木棉红”,夏季“芒果飘香昌江情”,秋季“激情玩海棋子湾”,冬季“黎苗风情体验游”。

要素结构优化。众所周知,旅游业态建立在以游为中心的行、住、食、游、购、娱六要素基础之上,要素结构优化是旅游产品组合各要素之间的平衡。昌江全域旅游配套产品以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为重点,一是加快旅游通道建设,推进昌化至叉河至霸王岭旅游公路、霸王岭至王下旅游公路和昌江滨海旅游公路项目实施;二是实施星级商务酒店集群化战略,推进度假型酒店分区化建设,鼓励特色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实施精品民宿组合化建设,鼓励发展帐篷、汽车户外营地;三是打造美食一条街,注重精品品牌餐厅建设,开发黎苗菜肴,发展智慧型餐饮企业,推进旅游餐饮服务规范化;四是注重购物场所全域建设,加快旅游商品开发进程,开展“互联网+农村创业”等活动;五是完善娱乐活动场所,丰富娱乐活动形式;六是构建汽车租赁服务系统,等等。

强化协同发展 打造海南西部旅游新高地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协同发展之路,是各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昌江打造全新的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必须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域旅游,形成海南西部旅游新高地。

加强区域合作,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昌江与儋州、东方、乐东等市县毗邻,且位于西部旅游通道节点上,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昌江旅游资源与周边景区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昌江极具海南西部特色,是海南西部的“生态花园”、“天然氧吧”和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可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构建多元化、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把昌江打造成为独具西部风情的旅游城市。

强化与海花岛等知名品牌的联动,创建“山海互动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充分利用海南西部旅游联盟机制,强化与儋州海花岛等知名品牌的联动,以推动山海互动旅游为切入点,联合创建山海互动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抢占海南西部旅游制高点。

市场共建、客源互送,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以山海互动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动力,联合儋州、澄迈、临高、乐东、东方和白沙等市县,打造区域营销平台,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重点进行旅游营销,推出跨区域旅游路线。

加大区域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与服务人才的培养。针对昌江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旅游服务人才短缺的现状,加强与海南优秀旅游市县在旅游人才开发、旅游服务质量培训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从旅游服务行业标准、旅游人才培训、旅游企业培育三个层面做好合作对接,从整体上提升旅游产业要素服务质量、扩大旅游产业链发展深度、加速推进旅游集团化经营战略。

组建市场化营销团队,培育区域旅游线路,捆绑营销。海南各市县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组建区域营销团队,市场化运作,通过区域旅游线路的建设和营销,构建区域主题旅游,拉动区域旅游发展,进而带动昌江全域旅游。

第二篇:全域旅游时代来临

全域旅游时代来临!全方位解读“全域旅游”

百家号06-1917:29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端午假期,大众出游热情高涨,旅游市场持续火热。端午假期期间,各地多措并举,贯彻落实全域旅游理念。全域旅游,俨然成为当下旅游业最有谈资的话题。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作为最近两年的流行词,在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里,国家就对走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作出了新的部署。

一、全域旅游中的“全域”体现在哪里?

一、全资源整合

全资源整合是通过全域资源整合,实现全域资源旅游化,扩容资源发展空间。所谓全域资源旅游化,意思是除了传统资源,还要把一些新兴资源挖掘出来,再实现旅游化,从而扩展旅游的发展空间。

比如,旅游的核心资源体是景区,但在新兴的资源中,城市、乡镇和风景道都可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此外,广场、公园、博物馆、学校、工厂等社会资源访问点,也都会纳入到未来的旅游产品体系中。

二、全产业融合

全产业融合的实质是“旅游+”,实际上,在这个模式里,从门票经济向全产业链经济转型,其实是旅游业向各个行业渗透的一个过程。因此,就需要一些规划的创新手法,比如休闲农业、休闲渔业、旅游商品、文化创意等,包括对品牌的包装等,其实现在这些需求越来越多。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1+1>2,就是从“旅游+”,转变到“+旅游”。“旅游+”是旅游业与各行业完全渗透的蓝图,而“+旅游”是各个行业主动融合旅游的全新的发展格局。这就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能够让一产、二产,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等和旅游业进行融合。

三、全方位服务

所谓全方位服务,主要还是对游客来讲,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更多的让游客满意的产品。这里面强调“全域覆盖、共建共享、自由自主和快行慢旅”的十六字发展方针。通过全方位服务,可以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从而能够更好的体验目的地。这就需要实现全域旅游N大支撑体系,实现各项旅游服务支撑要素大的全域覆盖。

四、全社会参与

全社会参与指的是全域旅游的事情不单单是旅游相关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全社会各个角色在全域旅游里面扮演更多的主体功能,就是政府引导下的企事业单位、协会、居民等个人、游客全参与的机制。

五、全流程保障

全流程保障就是政府为了推动全域旅游的工作,从顶层设计,包括旅游发展的机制、旅游发展的政策、资金等方面让整个全域旅游得以贯彻和执行。

二、实践全域旅游,关键在于把握“全域”二字。

1、资源需全域整合

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把旅游发展融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任何资源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的新理念,做好整合文章,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拓展旅游生活空间,集聚打造旅游目的地。

2、产业需全域融合

把握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综合性强的特质,以“旅游+”促进旅游业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共融共生共兴,在更大的空间里,创造更多的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大旅游产业新高地。

3、要素需全域配套 树立“旅游即生活”的理念,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旅游需求变化,丰富全域旅游生活的要素,既满足大众旅游的普遍需求,又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引领和拉动大众旅游生活的综合消费。

4、结构需全域优化

结构优化是全域旅游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所在。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开花”,而重在结构优化。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引擎,激活存量、创新增量、提高质量,把资源配置调优,把供需关系调优,把产业结构调优,推进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高水平供需平衡升级。

5、社会需全域参与

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鲜明特征。全域旅游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更需要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因此,需要在更大的空间里引导、吸引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产业主体参与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来,培育更多的产业主体,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共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共建共享,是全域旅游的初衷和标志。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既是旅游发展的受益者、旅游生活的享受者,又是旅游产业的创业者、旅游生活的服务者。

6、市场需全域管理

全域旅游呼唤管理创新,必须走向全域管理,即从原本的行业管理走向社会管理,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标本兼治”,覆盖旅游生活各个空间、旅游消费各个过程、旅游市场各个环节的旅游市场管理体系和机制,进而在全域范围内构建起优良的市场秩序。

7、营销需全域统筹

全域旅游下的旅游营销,就是要统筹营销、整合营销,从景点营销、产品营销走向城市营销、目的地营销。同时,要创新营销,即营销“全资源、全时空”,针对旅游旺季与淡季、长假与非长假、周末与非周末、白天和夜晚等四个方面的旅游消费“落差”,激活冷资源、闲资源,促进均衡消费,实现四季旅游、全年旅游,应该是全域旅游的题中之意。

8、服务需全域提升

全域旅游,产品为王,服务是道。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域化,是全域旅游的重中之重。尤其要注重把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实现旅游要素和服务的区域全覆盖。同时,把优质服务从旅游行业拓展到全社会,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和社会各个“窗口”的服务水平,提升居民和游客在旅游生活的各个空间、旅游消费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让消费者为服务“买单”,通过服务让旅游产业增值,共建共享美好的旅游生活,这是以人为本在全域旅游中的生动体现。

9、环境需全域协调

优美的环境是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生活空间。推进区域环境全面治理和全域协调,创造和谐、优美的整体旅游环境,实现全域环境的景观化、生活化,全域旅游的实践将把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全域旅游的五种典型发展模式

一、龙头景区带动型 依托龙头景区作为吸引核和动力源,按照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围绕龙头景区部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龙头景区配置旅游产品和景区,调整各部门服务旅游、优化环境的职责,形成了“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机制,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典型代表有:湖南张家界、四川都江堰。

二、城市全域辐射型

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旅游城市知名旅游品牌、优越的的旅游产品、便利的旅游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务,以都市旅游辐射和带动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按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其典型代表有:辽宁大连、福建厦门等地。

三、全域景区发展型

把整个区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推进旅游城镇、旅游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厂矿、风景道等建设,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旅游风貌。其典型代表有:浙江桐庐、河南栾川、宁夏中卫等地。

四、特色资源驱动型

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旅游综合开发为路径,推动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大众健康、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共生共荣,谋划一批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形成特色旅游目的地。其典型代表有:重庆武隆、云南抚仙湖、贵州花溪等。

五、产业深度融合型

以“旅游+”和“+旅游”为途径,大力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业与文化、商贸、科教、体育、宗教、养生、教育、科研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开发出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跨界产品,推动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典型代表有:南京江宁区、北京昌平区。

四、全域旅游的误区。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恰恰相反,全域旅游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景点景区、宾馆酒店建设和管理仍然是必要的,而且要提高质量、层次,但这不是工作的全部。在全域旅游格局中,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千万不能把增加景点景区和宾馆饭店数量、扩大规模等同于发展全域旅游。要防止出现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遍地开花”,四处泛滥。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一、山西省阳城县:景区引导全域旅游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东倚太行,西连中条,北接太岳,南瞰中原,在这块总面积为19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康雍盛世,名列三城”,“嘉道之世,风高五属”,辉煌的人文历史让人怦然心动。阳城拥有1个5A级景区(皇城相府)、2个4A级景区(蟒河和上庄古村)、2个3A级景区(孙文龙纪念馆和海会寺)的风水宝地,阳城县主要做法

1、领导研讨,达成基本共识

阳城县曾以坐拥丰富的优质无烟煤资源而名噪一方,在“煤时代”占尽先机。然而,随着煤炭经济的持续低迷,其优势消耗殆尽,面临生死抉择。如何寻找新的优势,走出一条转型发展之路?县委、县政府根据境内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发展旅游为抓手,立足县域,放眼全国,高瞻远瞩,制定了以知名的三大景区为支撑,以县城为支点的“3+1”大旅游发展战略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全民旅游、四季旅游”的就业增收、富民强县战略。

2、借助外力,指导发展 阳城县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深入全国旅游先进地区取经求教,并邀请全国知名旅游专家前来实地考察,借助外力,指导发展。

3、提升景区,发挥品牌效应 为了发展全域旅游,皇城相府继续加大“国家风景名胜区”建设力度,蟒河景区全力推进“5A”创建,析城山景区加速推进基础建设,充分发挥景区旅游品牌带动作用,以全面提升“阳城旅游”形象。

4、建设美丽乡村

依托县城和三大景区,立足全县90%的地域是农村,90%的人口是农民,有1200平方公里的生态植被良好的实际,阳城县委、县政府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以旅游为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制定了“一园一带四区”美丽乡村连片建设规划,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全力建设“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荣誉:阳城县先后荣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第三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二、河南省嵩县:制度创新、全民参与

嵩县地处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是一个生态大县、矿产资源大县,却顶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一度面临农业低端徘徊、工业结构单

一、周边交通闭塞、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长期以来,旅游者一直保持着对其“贫穷落后”、“农业大县”、“交通不便”的形象感知。而随着“5A嵩县”理念的提出及实施,扭转了外界对嵩县的看法及感知,成为县域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和扶贫旅游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成为全域旅游背景下业界谈论的热点与关注的焦点。

嵩县主要做法

1.全域理念和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

依托自身优势,嵩县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5A’级景区县域”,即“5A嵩县”的新理念,把3009平方公里县域打造成开放式的5A景区。同时,各个产业按照旅游的标准和理念来转变发展方式:农业围绕旅游调整结构,工业围绕旅游开发产品,城镇建设围绕旅游完善功能,社会服务围绕旅游突出特色。

为保障“5A嵩县”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嵩县参照国家5A景区标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中国旅游强县标准》等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编制了《“5A嵩县”标准(草案)》。成立旅游标准化领导小组,下发《嵩县旅游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多次举行培训会议。

2.机制运行及规划设计的保障支撑 为保证“5A”目标顺利实现,嵩县参照北京市和海南省的经验,决定“撤局建委”,把县旅游局升级,更名为“嵩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县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形成部门联动。为保证旅游规划的科学设计及规划工作的有效衔接,把熟悉本地旅游环境的“土专家”和专业的旅游规划机构相结合,成立了嵩县旅游规划研究院,专门进行旅游开发宣传推介的规划研究设计工作。

3.全民参与和资源共享的政策安排

“5A嵩县”的打造,实现了上至县委书记、县长,下至普通百姓的全员参与,调动了建设“5A嵩县”的积极性。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5A嵩县”建设指挥部,确定了“5A嵩县”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发展定位及支撑项目,建立打造“5A嵩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5A嵩县”标准和考评体系,把120项任务分解到65个县直单位和乡镇,实现全体动员,全民参与。嵩县为回馈社会,于2012年开始推出A级景区免票政策,不断优化免票举措,推出“分时段分区域免票”措施,真正达到了惠民利民的目的,为嵩县赢得了良好的旅游口碑。

4.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化品牌营销

首先,在形象上进行整体营销。县域范围内所有景区都以“真山真水真空气,5A嵩县欢迎您”为主题,全县域统一策划,打包营销,整体宣传。其次,通过系列活动进行品牌打造。通过开展节庆活动,推介“5A嵩县”。再次,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品牌宣传。邀请著名演员、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经济学家、旅游专家等名人体验、评论、宣传“5A嵩县”;最后,运用新媒体进行微博营销。组建了由86个实名认证微博组成的“微之博动队”,为解决游客在旅游咨询及投诉、了解免票区域及时间、到达景区线路、各景区的客流情况等需求提供了便利。

荣誉:嵩县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旅游强县”、“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等殊荣。2016年2月,嵩县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三、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主导全域发展

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安吉县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境内“七山一水二分田”,层峦叠嶂、翠竹绵延,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2008年,安吉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口号,并且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成为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

安吉县主要做法

1、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全域发展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安吉坚持四美原则,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强化全局战略思维,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一二三产整体联动、城乡一体有机链接,力求全县美丽、全县发展。

2、创新体制

安吉在浙江率先成立旅游委,政府职能实现从行业管理转向更深层面的产业推进。为了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部门镇书记、林业局等部分局长都兼任副主任;为了和市场结合,又成立旅游发展总公司,政企分开,以便能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美好的蓝图首先需要高水平、高统一度、高执行力的规划。安吉因此在全省首创设立专业总规划师,项目审批“一支笔”;同时,建立全县资源、项目库,全县资源一盘棋,统一管理,统筹操作,形成合力。

3、大力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

旅游产业的发,需要更高层次的支撑:更高端的服务水平、更丰富多层次的产品构成、更大气的接待承载能力、更强的市场号召力……而这些,就在于安吉正在努力推进的“全域景区化建设”之中。安吉根据“五化同步”的总体要求,在提质上苦下功夫力促转型:全域化布局、一体化推进、标准化管理、生态化发展、国际化引领。

荣誉:国家首个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

通过上述案例,乡土田园总结出几点经验:

1、政府重视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纵观全域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地方政府的领导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旅游的带动作用对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收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十分重视旅游的发展,积极为旅游发展创造各项便利条件。

2、著名景区的引领是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著名景区是区域内积聚游客的吸引物,景区开发情况是地方旅游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景区现有优势资源,提升景区各类设施,以景区带动全域旅游。

3、乡村旅游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点乡村作为区域内占地面最大的部分,自然风光,民俗民居,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部分。乡村旅游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4、旅游相关设施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旅游相关的设施包括饭店宾馆、旅游交通、旅游标识、景区厕所等,这些设施直接关系到游客对旅行安全、方便、舒适的体验,是全域旅游发展情况最基本的部分。

5、营销推广是发展全域旅游的有力手段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网络微信、节庆活动等营销方式,有利于提升区域知名度,吸引对区域旅游产品有兴趣的游客,有利于确定自己的市场目标,开发出更合适的旅游产品。

第三篇:全域旅游时代

全域旅游时代

欢迎你到衢江来,欢迎你到莲花来

这里的“盛世莲花”越开越美!

王崇军 胡宗仁 柳婧 俞锐/文字

彭小丽 胡城苗/排版

采摘野炊、赏荷观景、坐船骑行„„走进衢江区盛世莲花农业休闲观光园,一派怡人之景扑面而来,游客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特色街区、生态公厕、文化餐饮一应俱全

如是说陈建海家庭农场

农场推出的田园式休闲观光采摘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尤其在去年12月“盛世莲花”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来园区采摘游的人更多了(图为:人参果)

在陈建海家庭农场的果蔬菜长廊里搭建了一个个柴灶,不少游客忙着切菜、烧菜。“最多一天有800人来休

摘,36

够用。”

如是说一加一农业 谭得文

我是第一批到园区创业的,农场面积150亩,以栽培各种葡萄为主,原先大部分通过市场销售,随着游客增多,现在农场的葡萄有三分之一通过采摘游销售

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肺,脾,肾经,能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通淋消肿、利小便、滋肾益肝。葡萄根、叶也是中药材。

如是说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

从2010年成立至今,衢江共投入1.1亿多元用于园区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内旧貌换新颜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实现“放心农业”“放心采摘”

“盛世莲花”越开越美。火龙果、蓝莓、葡萄等各类采摘水果应有尽有,仅草莓基地就有2000多亩,亩净收益2万元以上;葡萄基地1780多亩,亩均效益也在万元以上。据统计,2015年,该园区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园区内“万元田”达到85%以上。

为了促进农旅融合,近年来园区成功打造了“荷塘月色西山下”“童年时光老爸果园”和“花海迷宫心莲之餐厅”等“五朵金花”,成功策划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盛世莲花瓜果蔬菜节”和“庆首个世界瑜伽日”等活动,打响了“盛世莲花”的品牌,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如是说莲花镇党委书记杜卫荣

莲花镇从精品农业切入,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传统农业发生了质的改变,走上了一产与三产融合,农业与旅游并进的发展模式。

今后目标 1.‘放心农业’再提升 2.农旅结合再提升

Fighting

—————————怀挺,大莲花!—————————

第四篇:全域旅游:思考旅游 发展旅游

全域旅游:思考旅游 发展旅游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自国家旅游局2016年初向全国发出全域旅游发展的动员以来,全域旅游迅速成为高层充分肯定、地方热烈响应、社会积极参与的发展热潮。

2016年7月,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6年12月,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中要求“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少地方省委、省政府也对全域旅游进行了全面部署,截至2017年6月,全国有500个省(自治区)、市(州、盟)、县(区、旗)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此过程中,许多旅游企业、投资商和社会公众也积极参与到全域旅游发展中来。全域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内外的普遍共识和推进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全域旅游是

新时期旅游发展

理念的重要革新

新的实践需要新的发展理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全域旅游的出现正是因新实践和新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过去,中国公民出游频率不高,出游主要局限在传统的旅游景区景点,在旅游方式上也多选择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再加之旅游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旅游业与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不多,旅游业对多数地方发展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因此发展的思路不可避免地是就旅游说旅游。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中国公民年人均出游次数超过3次,非传统景点旅游的游客量超过80%,散客旅游在全部游客数量中的比重超过90%,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达到11%,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提出了全域旅游这种具有鲜明革新性的发展思路。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全域旅游是一种战略思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域旅游摒弃了狭隘的产业思维和行业思维,打破了行业局限和部门壁垒,将旅游业的发展自觉地同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的总体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自然而然地使得旅游业能够围绕大局、配合大局,进而真正融入大局。由于在战略上找准了自身的位置,旅游业就更容易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样,在战略层面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业也更容易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全域旅游是一种系统思维。旅游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全域旅游把旅游业看成整体,并自觉将旅游业发展与各个领域的发展视作一个系统进行考虑。在发展旅游产品时,全域旅游强调“旅游+”,即要通过增量的旅游市场去盘活各类存量的资源,进而产生新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发展的保障方面,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业发展不是旅游部门一家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合力;在旅游发展的效益评价上,全域旅游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而是看重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特别是对就业、扶贫等领域的独特作用。这种系统的思维,既符合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也顺应了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域旅游把握住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不协调这一主要矛盾,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了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改善旅游公共服务、增加旅游软硬件支撑供给,净化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消费环境供给等方面,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精准思维。总书记2014年在兰考考察时指出,“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全域旅游除了强调全,同样关注细。

因此全域旅游特别注重解决具体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力图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扎实推进各项旅游工作。比如,全域旅游对像旅游厕所这样表面上看“微不足道”,但其实是旅游业发展的“痛点”问题高度重视。为此,在衡量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时,旅游厕所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

对旅游市场秩序乱象,除了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之外,全域旅游又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旅游警察队伍等方式来形成长效机制。正是基于一个个具体的要求,让全域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同样也能够成为旅游工作的行动指南。

全域旅游是促进

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各地都希望找到能全面推进地方发展的有效抓手。农业是基础,无农不稳。抓农业,可以解决粮食增收及部分农民致富问题,但是从农业入手抓发展,涉及面相对较窄。工业是重要的财富来源,工业化也是传统的发展路径。抓工业,可以大幅增加GDP,同时也能给政府带来较为丰厚的财税收入,但随着工业技术集约化和区域集聚化的不断加深,工业对一个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小。而在许多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工业化道路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旅游由于自身综合性的特征,使得其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还可以成为地方推动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全域旅游的切入点是旅游。通过全域旅游来促进全面发展之所以可行而且有效,在于全域旅游是从外来游客的视角来对某个区域的发展进行审视、衡量和要求。这就要求一个区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多元的供给、更加精细的管理和服务与之相对应。在全域旅游时代,游客的活动范围已经全面深入到区域的各个角落、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而旅游业的联带拉动作用也辐射到区域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通过全域旅游来促进区域全面发展,既是一种倒逼机制,也是一种主动选择。

全域旅游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促进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变。过去地方发展要么重视经济,强调经济增长率,唯GDP至上;要么孤立地看待社会事业,将其仅仅看成财政负担;有的地方虽然关注文化,但更多地是看成文化事业;虽然重视生态,但更多地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在新的时代,需要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进行通盘考虑。全域旅游既关心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又关心就业以及扶贫,也关心如何让文化通过旅游的渠道弘扬和传承,还关心如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比如贵州,将生态文明与全域旅游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大生态、大旅游的发展战略,进而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可喜转变。

促进经济发展的全面优化。在新经济时代,融合发展既是发展需要,也是大势所趋。旅游业与其他经济形态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全域旅游在经济层面的最大特征就是融合发展和共赢发展。正如李克强总理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所说,“旅游业不仅是服务业,它已覆盖一二三产业,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全域旅游强调以一种开放的方式来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比如全域旅游下的乡村旅游,既是农业的拓展,也是旅游业的深化;再比如全域旅游下的工业旅游,既关注工业制成品在旅游业的运用,也关注将工业生产变成游客的体验过程。

像湖南省,在2016年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五大基地建设,其中就有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湖南省委还希望将全域旅游基地作为带动科技创新、现代制造业、优质农副产品供应、文化创意四大基地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正是由于着眼推动地方经济全面优化,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全域旅游也因此得到了地方的高度重视。

促进城乡环境的全面改善。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就是将一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建设,让“处处都是旅游景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因此全域旅游绝不仅仅关注某一两个旅游景区的建设,而是关注整个区域城乡环境的营造。正因为如此,全域旅游要求城市不但是市民的生活和休闲空间,而且也应是游客体验城市特色文化的空间;要求小城镇不但是一般的特色产业汇聚地,而且也应是风貌突出,旅游功能完善的旅游目的地;要求乡村不但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所,而且应该成为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就连许多过去传统的交通公路,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引下,也正在变成自驾游游客乐享的旅游风景道。正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海南琼海所总结的,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把琼海变成“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休闲公园、游客的度假乐园”。

促进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所在。但寻找改革的“痛点”,抓住突破口推进改革并不容易。全域旅游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地方体制机制的诸多问题。这就意味着抓全域旅游,实际上就成为理顺和调整各类不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体制机制的一个途径。比如,近年来游客消费碰到的“天价虾”“天价鱼”事件,表面上看是旅游市场秩序问题,但暴露的却是城市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全域旅游强调要实现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这自然就要求拓宽城市管理的思路,构建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执法体系来为旅游消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再比如,针对旅游景区发展中的“九龙治水”问题,全域旅游强调的是要通过对各部门职能的统筹协调来齐抓共管。在杭州,由杭州旅游委牵头,联合杭州市的“三委四局”建立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立项联席办公会议制度,既保护了西湖的整体风貌,又促进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说,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表面看抓的是旅游改革,但真正抓的却是地方的全面改革。

以全域旅游促进全面发展要把握的重点

如何抓好全域旅游,进而促进地方全面发展,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来说,主要是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在工作内容上,要实现领域拓展与服务跟进并举。全域旅游需要突破旅游景区景点的局限,将旅游业推向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政府的各项公共服务和管理措施及时跟进。要在城市市区发展旅游住宿的分享经济,政府的法规制定、政策引导就需要及时跟进;要在边远山区发展乡村旅游,政府的公路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教育培训就需要及时跟进;要让游客快捷准确地获取旅游目的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信息,政府的智慧旅游服务就需要及时跟进;要让游客能在更大范围安全地体验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政府的安全预警、安全救援等服务同样需要及时跟进。总之,各级政府要沿着全域旅游发展的脉络,将各项工作延展开来,把全域旅游促进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二是在工作路径上,要实现产业增长与体制突破并举。全域旅游关注的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面子”,更关注旅游业发展的“里子”;全域旅游要求的并非是旅游业“一时”的发展,更强调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因此要抓好全域旅游,既离不开旅游产品层面的建设,旅游项目的投入;同时更需要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适应的组织领导机制、旅游综合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要让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部门更好地参与进来,形成全域旅游良性发展的工作机制。

三是在工作效果上,要实现旅游发展与作用发挥并举。尽管旅游业的增长自身会带来综合作用的释放,但是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共建共享。这就需要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创业就业,通过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引导和政策支持,给各类人群在旅游领域创业就业提供便利。需要通过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从整体上增加贫困地区的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需要加强旅游惠民便民服务,真正让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群,使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四是在工作方式上,要实现典型示范与全面推动并举。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可以发展旅游业,但由于资源、交通和区位的原因,各地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和优势有很大差异,这就意味着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齐头并进式地推进全域旅游。因此,要因地制宜,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工作。既要有全面部署,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开展工作,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要优先打造一批省、市、县的全域旅游示范典型,在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整体营销等方面形成一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其他开展全域旅游的地方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样本,同时要通过示范引领,梯次发展,让全域旅游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旅游规划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拥有丰富的全域旅游规划经验,上百个省市县级总体规划项目经验,多项全域旅游案例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战经验。

巅峰专题研究:全域旅游。http://www.xiexiebang.com/topic/comprehensive/

第五篇:海口市美兰区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海口市美兰区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海南被列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为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强大推动力。美兰区作为省会城市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面对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美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发掘比较优势,寻求错位发展,以重点产业项目为支撑、以“洋家乐”等精品民宿为特色、以“智慧旅游”为抓手,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中。

全时空多层次的景观串联和文化渗透

全域旅游意味着跳出封闭景区的隔离,实现空间全覆盖,处处是风景,处处是生活。美兰区坚持以城市的生态资源和山水关系为本底条件,以交通主干道、主要河道和海岸线为重点,深入实施“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工程、“增荫添彩”工程、园林精品工程以及立体绿化工程,打造海岸线绿化景观带、环岛高铁沿线景观带、南渡江水系生态廊道、海甸溪亲水休闲区等,优化绿地布局,提高城市“绿视率”和“花视率”,建设全景式花园城市。深入开展美舍河、海甸溪、鸭尾溪、横沟河等11条辖区内河水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开展城镇、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实现城镇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形成田埂步道、休闲栈道、骑行绿道、慢行蓝道,变行走为体验,让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被誉为海口之肾,美兰区在保护的前提下,以原生态红树林为景观特色,结合村落原有特色,以建立船桨博物馆为载体,充分发掘海底村庄遗址文化,形成独具海南风情的文化村落,加快推进5A级乡村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充分利用三江、大致坡莲雾、水培蔬菜、生蚝等农业特色品牌资源,着力连片打造三江“鹤舞九湖”生态乡野慢行休闲游片区,大致坡“十美乡村”生态文化休闲示范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美兰区以原真性的城市生活、城市形态、商业业态为吸引物,通过文化全域化渗透旅游中,以及旅游全域化体现文化底蕴,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珠联璧合。加快推进骑楼老街保护修缮,深入挖掘社区文化符号,升级改造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商业业态,把历史文脉融入城市空间。组织开展摄影、壁画设计、老街绘画等评比活动,展现海口老旧社区的魅力。结合特色街区,开发夜间观光旅游产品,完善夜市与美食以及夜间旅游等项目,多角度展示海口魅力。另外,积极策划和打造琼剧文化节、田园集市旅游文化节等特色节庆,弘扬琼剧、公仔戏、舞虎等民俗文化,汇聚黎锦、椰雕等民间工艺,为全域旅游注入乡愁,让田园乡镇焕发生机。

全要素优化升级的规划布局和产业融合

美兰区坚持在“多规合一”引领约束下,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的理念,对土地资源精打细划严管,强化城镇开发边界管控,围绕中心城区、产业小镇、美丽乡村“三个层级”城镇体系,在本位产业要素全面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发展产业化,优势产业旅游化,推动旅游要素产业纵深发展、旅游相关产业横向拓展,构建产旅融合的生态链,结合镇墟棚改等工作,着力打造高“颜值”、有“特质”的精品城市、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

在城区板块,美兰区着力推动城市功能的旅游化,在沿江、沿海的新埠岛积极引入万达、李宁体育等全民健身运动项目进驻,大力发展海上主题旅游项目,形成以美食和运动为主的休闲旅游生活区,变旅游城市为城市旅游。加快推进美兰机场二期、如意岛、江东国际汽车产业园、丹娜国际游艇都会、中铁豪华邮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依托美兰国际空港,大力发展综合保税、服务贸易、口岸加工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集航空产业、空港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真正实施“+旅游”和“旅游+”双重产业融合策略。利用紧邻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有利位置,充分挖掘航天效应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庞大客流。利用桂林洋大学城、海大等高校聚集的人气优势,开展旅游+研学,延伸旅游产业业态,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村镇板块,对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1.0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主题化的升级。当前,美兰区正着力引入外商投资、将当地乡风民俗融入国际化元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高档“洋家乐”,让乡村旅游迈向高品质、国际化。演丰镇以优良生态环境和临空产业园为依托,着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并结合最新前沿科技,全力打造物联网产业小镇。三江镇着力打造万亩莲雾特色小镇,同时利用当地在开展越野赛事上已聚集一定人气和影响的大片废弃采石坑,发展汽车赛和摩托车赛等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占领精品、高端旅游新高地。大致坡镇利用其便利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以嘉美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园区为依托,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让农民就地就业,创收致富。

摆脱单点突破的思维,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组合要素,打破区和区、镇和镇之间的行政区划壁垒,整体创新、共同开发,增强片区的整体功能。如此一来,美兰区有了点、线,再加上将来海口国家级新区、海澄文一体化的面,旅游产品创新发展就可以逐步实现,最终拉动周边区域整体效益的提升。

全方位居游无界的智慧管理和精细服务

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心的“智慧旅游”成为各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美兰区以现有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基础,开发出“双创”管理与联动平台,拓展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渠道,通过信息化改造,推动政府工作流程再造,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行政府服务中心实体审批和网上审批有机结合,实现行政全域联动可依。抢抓演丰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统筹试点、打造物联网小镇的重大利好,制定实施“智慧美兰”行动计划,将物联网概念引入城镇管理,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镇管理服务融合,实现政务、经济、民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互通,构建包括数据中心管理平台、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智慧城管应用、智慧旅游应用、智慧防汛应用等内容的全域一体化、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全民共建共享的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

全域旅游要让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美兰区结合“双创”,创新城镇综合治理和社区管理,推广“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城市警察”等做法,依法治旅,让游客游得舒心。对旅游从业人员、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理念,大力推进诚信服务,倡导文明风尚,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国际旅游岛形象,使人人成为国际旅游岛形象的展示者和推广者,建立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四位一体”的全民营销推广格局。

下载大众旅游时代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众旅游时代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 拥抱大众旅游新时代

    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 拥抱大众旅游新时代 旅游业因其涵盖面宽、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调结构、促转型、增就业乃至精准扶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全域旅游要点[定稿]

    全域旅游: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政策支持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

    全域旅游口号

    全域旅游口号 全域旅游口号1 1、文明之旅,沙洲等你。2、张家港,心向往。3、一幅江海画卷,一张文明请柬。4、文明有源,沙洲有请。5、诗和远方,尽在沙洲。6、江海交汇,沙洲醉美。7、......

    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考和建议 精品(范文模版)

    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考和建议 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其涉及面广,关联性大。海南推进全域旅游省的创建,要立足既有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做到有序开发,切实......

    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的思考 精品

    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的思考 什么是全域旅游?在大众旅游时代,海南如何开展全域旅游?旅游扶贫该如何实现?“旅游+”计划如何实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如何理解全域旅......

    大众旅游时代暑期游特点分析(推荐)

    大众旅游时代暑期游特点分析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编者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6年暑期过半,随着中小学生陆续放暑假和毕业季的到来,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暑期......

    全域旅游开发模式

    全域旅游开发模式 概念的提出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发布首批“国家全域......

    国家全域旅游政策

    目录 国家旅游局发布《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 .............................................................................. 2 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