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区域医疗联合体诊疗工作管理办法
***中医院
关于区域医疗联合体诊疗工作管理办法(暂行)
为贯彻落实 “双下沉、两提升”和分级诊疗工作,提高现有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14‟135号)、《***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推进“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我院与***卫生院建立分院合作关系,在***卫生院、***卫生院、***卫生院建立联合病房或专科门诊等区域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疗体”)。现经办公会研究决定,制订本暂行管理办法。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带动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同时不断扩大我院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有效缓解基层缺医现象,满足广大患者需求。
2、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根据自己的学科发展需求提出工作计划,我院将根据工作计划开展业务管理指导、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专科建设等;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卫技人员到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服务;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加强宣传和相互信任,优先考虑把需要转诊或进一步辅助检查的患者转到我院,形成服务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3、负责对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疑难、危重患者的会诊、上转接收工作;首先重点帮助扶持***卫生院两个以上专科;其次帮助扶持***卫生院一个以上专科;再其次帮助扶持卫生院开设专科门诊。
4、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和慢性病管理,开展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治疗;负责上级医院的稳定期和康复期患者的下转接收工作;做好上级医院下沉人员的工作安排、管理和必要的保障。
二、工作内容
在基层广泛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扩大中医药特色治疗影响力,帮扶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提升诊治能力,落实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实现上通下达,缓解百姓看病难问题,实现多方共赢。
1、专科医师下沉基层:
1)晋升医师下沉:晋升高级职称(副高和正高)的医技人员,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完成帮扶工作,并报卫计局备案。2)骨干医师下沉:以科室为单位,原则上要求具备主任(中)医师或副主任(中)医师资格,并经医务科推荐报卫计局备案。要求固定下沉时间并每周不少于一天,原则上至少连续一年。对于需要晋升的人员,下沉时间可作为不连续时间段的累计。
2、工作范围:根据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的需求,开展教学查房、小讲课、病历审阅、门诊、进社区或乡村开展义诊、健康宣教;协助建设专科专病等工作。
3、免费接收人员培训:凡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人员需要到我院进修、短期培训等业务学习的,我院优先安排并予以免费学习。
4、职能科室协助质控:由合作办公室主任牵头,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科教科、质管科、信息科、门诊部等部门每季度质控与考核一次。
5、优先开放专家号源:我院副主任(中)医师以上的专家号源,在我院公开预约七天的基础上,提前三天向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开放,剩余的再向社会开放,让当地老百姓优先挂到我院专家号。
6、落实双向转诊制度:
(1)门诊通过“***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系统”开展转诊工作,建立制度健全、服务规范、运转高效的分级诊疗新机制,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新格局。逐步实现基层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次比例达65%以上、市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的目标,下级医院床位使用率及上级下转患者数逐年增加。
(2)住院上转:到医联体内成员单位就诊的病人需要转诊住院的,由经治医师填写***中医院双向转诊单(转上),交病人或120院前急救人员带到我院急诊科,由急诊科分诊护士进行登记,需住院者优先安排,不得拒绝。
(3)住院下转:对于经我院住院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可以转回到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继续治疗或康复的,由经治医生填写*** 中医院双向转诊单(转下),详细记录病情,交病人带到当地医院继续就诊,并在出院记录以及病案首页上注明。
7、辅助检查优先预约:
为了突出结对帮扶的优势和方便当地患者能够及时安排大型辅助检查(如CT、胃肠镜、动态心电图等)和健康体检,我院专门开通当地卫生院的账号,患者持我院就诊卡或市民卡和由当地医师开具的纸质辅助检查单到我院缴费,各科室优先予以安排,当天完成。
三、补贴方式
晋升医师下沉连续2个月期间每人以医院平均奖的五分之三拨到科室或个人;骨干医师下沉每人每日予以600元补贴(晋升期内按照前款执行),均已包括交通费与伙食费。
四、绩效考核
1、根据各科室拟定的工作计划,督促检查实施情况,年终给予综合评价。
2、要求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给予下沉期间考勤管理,按照医院规章制度执行。
3、要求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给予下沉期间工作量考核,主要是门诊量、查房次数、讲课次数、义诊及健康宣教次数等。
4、要求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给予下沉期间工作满意度评价,是否取得预期效果。
5、根据下沉期间表现,不定期调整专家组成员。
第二篇:区域医疗联合体 资源下沉 协同发展 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
区域医疗联合体 资源下沉 协同发展 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
公里”
资源下沉
协同发展 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
新常态催生新目标,新动力推动新发展。近年来,郑州市中心医院顺应医改新形势,围绕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率先成立河南省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持续构建协同发展联动机制,着力打通“分级诊疗”的关键环节,重构医疗服务体系,创新探索医联体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形成医疗机构有发展、广大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效应。六大措施:
一、成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奠定分级诊疗基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自2012年,相继成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医联体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大类,目前成员单位已达 79家,服务郑州五区五县市的500多万人口。同时,先后与驻马店、开封、安阳、南阳等19家县级医院建立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合作关系。5家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分别是通过采取整体并入、托管和成立院中院等不同形式,建设的郑州市皮肤病医院、郑州市康复医院、高新区医院、马寨医院、豫欣老年病医院等各具专业特色的分院。医院本部以“优化资源,分级诊疗”为战略目标,明确区域内各层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建立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协同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奠定基础。
二、培育学科优势,打造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的三大支撑点。一是打造技术高地。以高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创伤中心为重点,以流程再造为措施,筹划建立起一系列医疗服务体系,促进精准医疗实现新突破。二是构建质量安全可持续体系。坚守质量与安全底线,重点把握好绿色通道、多学科会诊、危急值跟踪、危重症管理、医患沟通和潜在风险掌控等六大保障措施,切实营造让病人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三是完善医教研基地。医院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试基地暨考官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和河南省医学学术交流基地。高标准新建设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暨门诊综合楼业已投入使用。
三、实行同质化服务,为基层首诊提供保障。为促进交流互动,建立了医联体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护士协会,强化对医联体内的医疗、护理、院感巡查指导,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围绕成员单位医疗需求,目前共选取17项适宜技术在医联体内进行推广,集中传授与个案指导相结合,快速提高成员单位的服务能力。截止2015年底,医联体内开展质量巡查57次,出具质量巡查报告60份,有200余位专家参与了质量巡查工作,行程累计达到4000多公里。
四、强化全科医生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依托五大培训基地,采用基层医生临床技能培训班、疑难病例讨论、外出参加各级学术会议以及医联体内部培训、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帮助医联体成员单位医务人员拓宽视野、提升技术水平。同时,牵头医院对成员单位进修、学习人员免费安排住宿,每人每月发放100元餐费补助。目前常态化培训机制已经形成,共培训基层医生上万人次。
五、建立远程医疗网络,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着力打造涵盖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在内的区域医疗联合体远程诊断中心,向成员单位投放远程相关设备102台,构建远程服务网络,扩大医联体服务半径,建立优质医疗资源快速下沉通道。远程会诊中心向上对接301医院,形成国家、省市、县乡三级医联体会诊体系。
六、推进精细化管理,开启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成立医联体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医联体内双向转诊、预约诊疗、专家会诊等业务管理服务工作;开辟1个号码、6条专线,两部内线,配备6辆转诊转运车,链接急诊急救资源,实行24小时在线服务,为医联体内转诊患者实行免费接转诊服务;对转诊车辆实行GPS定位管理,为转诊医师建立转诊患者信息反馈制度,与接诊科室建立转诊患者日通报制度,并建立了双向转诊日报、月报制度、分析讲评制度以及转接诊服务质量考评制度,促进患者下转,监督服务质量,打造医联体急危重症抢救、治疗、康复的绿色服务通道。
同时,启动医联体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试点。医联体内,片医小组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生组建医联体签约医生团队,以高血压、糖尿病为试点病种,为居民提供有偿的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从而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规范居民就医秩序,以此为切入点促进分级诊疗。
三大突破:
突破之一:从“竞争”到“协作”,实现医疗机构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医院以“管理、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和信息化”为纽带,与医联体构建起技术设备共建共享、人员流动灵活顺畅、带动帮扶基层医院长效机制。全院一体化管理,对双向转诊、预约诊疗、专家会诊的统筹调派职能。据统计,三年来医联体整体业务收入、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基本实现翻一番。2015年,医联体内门急诊服务近670万人次、出院30余万人次、开展手术5万多例,实现收入30多亿,较2014分别增长31.2%、25.3%、23.8%、29.4%,基层医疗机构增幅明显。医联体2012—2015整体运行情况对比项
目 2012
2013
2014
2015业务收入(亿元)
11.7
15.7
22.4 31.2门急诊人次
2900294
3373434
5275196
6687142出院人次
111856
132925
225415
307014
第三篇:医疗联合体章程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通辽市卫计委《关于印发通辽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通卫计字〔2016〕572号)、《通辽市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通卫计字[2016]524)等文件精神,制定本章程,本章程对核心医院、成员单位均具有约束力。
第二条 医疗联合体名称: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简称通辽市医院医联体。
第三条 医联体宗旨: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技术优势互补为原则组建医疗联合体。在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起一个相互协作、共赢互惠的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落实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实现为广大患者提供便捷、合理、价廉、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工作目标。
第四条 本医疗联合体性质为松散型医疗团体。成员单位互助合作,不分大小,地位平等。
第二章
医疗联合体成员
第五条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是一个以通辽市医院为核心,以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为目的,由科左中旗、奈曼旗、库伦旗、开鲁县各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共 家医疗机构自愿联合组建的联盟性组织。
第六条 除以上卫计委规定的医疗机构外,其他医疗机构可自愿申请加入本医联体。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国家医疗卫生机构资质。
(二)有志愿加入本医联体的意愿。
(三)拥护本医联体的章程。
第七条 医联体不具排他性,各成员单位可以与任何医疗机构联系。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 医疗联合体采取委员会制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医疗联合体内发展规划、资源调配、分级诊疗、科研推广和学习培训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在工作小组前期工作基础上,组建医疗联合体委员会,委员会由核心医院(通辽市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
第九条医疗联合体管理委员会根据成员单位规模大小确定委员和委员人数,设立主任委员1名(由通辽市医院院长担任);设立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由医联体内二级医院院长及通辽市医院相关副院长担任;设委员若干名由医联体内其他医疗机构院长担任;设秘书长兼医联体办公室主任1名,由通辽市医院医务科长担任;设秘书若干名,由二级医院医务科长担任。委员会 成员报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履行职责。
医联体管理委员会委员人选应相对固定,需要更换的由成员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管理委员会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条 代表在成员单位任期内允许变更,代表由成员单位确定,报委员会备案。
第十一条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委员会办公室是医疗联合体的常设机构,设办公室主任1名(医联体委员会秘书长兼任),秘书2-3名,办公地点设在通辽市医院。
第十二条 医疗联合体秘书长负责筹备召开委员会日常管理工作,并向委员会报告工作。
第四章 合作形式与期限
第十三条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各成员单位之间本着志愿加入、互惠互利、平等互助的原则进行合作。
第十四条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应在市和旗县区卫生规划下开展工作。
第十五条 本医联体是非独立法人组织,各成员单位原有的组织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承担医疗卫生功能、管理体制、经费渠道、法人权利、各种纠纷及债权债务处理渠道等均保持不变,按财务相关规定规范管理和使用各方往来资金。
第十六条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后,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成员单位将终止合作:
(一)合作形式与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相违背。
(二)成员单位在经营服务工作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被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成员单位资不抵债,无法经营。
(四)参加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的成员单位提出退出申请,经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委员会通过后终止合作。
第五章 合作内容
第十七条 医联体成员单位本着团结协作,互惠共赢的原则,开展多方合作,促进发展。医联体内部逐步实行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创造形象,树立品牌。包括:
(一)医疗技术协作,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与推广应用。
(二)医院管理经验的交流。
(三)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免费进修学习,免费参加医联体成员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与学术会议。
(四)加强教学交流合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方面开展合作,可将部分病种和专业学习基地前移至乡镇卫生院;
(五)科研领域方面的合作:联合医联体内所有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合作申报课题;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科研观察并提供完整的科研资料;实现科研成果共享。
(六)双向转诊。
(七)开展对疑难病例、典型病例、危重症的会诊讨论;采取现场查房、电话会诊、远程网络会诊等形式;建立重症、疑难症患者转诊绿色通道。
(八)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向成员单位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互联网+医疗”等多样化信息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
(九)建立建设医联体网站。
(十)开展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合作。如药品耗材统一采购等。
第六章 权利 义务
第十八条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委员会权利:
(一)在市、旗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下,对医疗联合体的发展做出规划与建设性意见并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备案。
(二)组织、协调医疗联合体内部的协作关系、帮扶项目、合作办法、利益分配等。
(三)对联合体内部医疗机构行政管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调整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服务模式、专业结构、发展方向。
(四)参与组建医疗联合体卫生服务网络。
(五)决定新成员单位的协作以及成员单位的退出。
(六)制定和修改医疗联合体章程、制度、协作方案和协议。
(七)确定召开委员会会议和组织活动的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
(八)执行大会决议及决定其他重大事宜。第十九条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权利、义务:
(一)遵守医疗联合体章程,执行委员会决定,完成医疗联合体的各项分工任务。
(二)支持医疗联合体工作,维护医疗联合体的利益。
(三)对医疗联合体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向卫生计生部门反映医疗联合体运转情况。
(四)医联体成员单位悬挂“通辽市医院医联体”牌匾。
(五)医联体成员单位享有互助开展临床业务工作和推广新技术、新业务的权利和义务。
(六)医联体成员单位有义务支持其他成员单位开展技术和管理方面等培训工作。
(七)在医联体内享有优先双向转诊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章 章程修改程序
第二十条 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章程的修改,经委员大会审议表决后方可实施。修改后的章程,须在委员会开会通过后10日内,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经通辽市医院医疗联合体委员会讨论一致通过后生效。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由通辽市医院医联体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医疗联合体方案
XXX人民医院
医疗联合体工作方案
医疗联合体是指由不同层级类别的医疗机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形成的一种组织体系。根据晋卫医政„2014‟40号文件《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及XXX卫生局沁卫医„2014‟31号文件《X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院作为一所县级医疗机构,相继与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以“合作单位”身份建立医疗联合体关系。与XX镇卫生院、XXX镇卫生院以“核心医院”身份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关系,为了扎实搞好“医疗联合体”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与山西省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XX卫生院等建立医疗联合体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我院及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二、组织领导
医疗联合体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的长期性工作,为了加强组织协调,全面推动医疗合作体工作顺利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医疗联合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组 长: 院 长 副组长: 业务副院长
副院长
成 员: 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院感办主任
院办室主任
农合医保办主任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主要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与上下级医院协调沟通、签订协议、进行督导检查评价、收集工作数据、定期总结汇报等工作。
三、重点工作
医疗联合体要以管理为纽带,开展以人员、技术、专科、信息、双向转诊等多方面的广泛合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临床重点专科
根据我院功能定位和群众需求,与省人民医院、市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大医院(对口帮扶神经内科)、山西省二院等多家三级医院协商帮助我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帮扶神经内科学科、骨科、心内科、普外科建设。依托重点专科的建设,带动一般科室提升,特别是急需专业(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病理科等)以及对外转诊率较高的专科。
第五篇:医疗联合体协议书
医疗联合协议书
甲方:商城中医院 乙方: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文件精神,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医疗联合”的基本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以管理为纽带,以合作为手段,以提升为目标,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业务整合为切入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
二、“医疗联合”的合作目标
1、改善患者就医难,实现资源共享;
2、推行分级诊疗,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
3、优势互补,增强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
4、发挥专科特色优势,提升影像,检验的诊断水平;
5、提高基层技术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三、“医疗联合”的管理架构
(1)甲、乙双方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管理、技术、服务为纽带,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2)成立医疗联合协调组织,作为医疗联合日常运营管理机构,负责联盟所属机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事项的决策管理。
四、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组织管理
1、甲方为独立法人单位,甲方对乙方履行指导帮扶义务;
2、甲方协同医疗联合内成员单位组成医疗联合理事会,主要解决医疗联合内业务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等问题;
3、甲方每月按时负责召集乙方参加医疗联合工作例会。(二)技术指导
1、甲方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现成立“医疗联合”之远程影像、检验诊断中心。
2、甲方帮助乙方安装调试影像、检验诊断中心的软件和操作。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
3、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帮助乙方确定并开展特色专科建设,对专业的发展进行指导。(三)医院宣传
1、甲、乙双方对各自医院的宣传方式、内容具有决定权。对涉及医疗联合的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
2、甲方在医疗联合的宣传方面起主导作用,应积极将对方的宣传纳入甲方宣传工作。(四)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服务。
2、甲方举办短期基层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班,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供现场观摩、会诊查房等机会,提升其业务水平。
3、甲方举办的学术交流、疑难杂症病例讨论等会议,及时通知乙方免费参加。(五)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不能救治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设立24小时转诊服务电话转总值班,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人员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甲方责任科室定期收取。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报甲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根据乙方要求,主动安排乙方人员参与上转患者的查房、会诊等业务工作。
7、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人员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六)资源共享
1、为乙方转诊的急危重症患者开通24小时绿色救治通道,使病人及早进入甲方“医疗联合急救(转诊)绿色通道”。
2、甲方影像、检验科负责乙方的质量控制工作,并对乙方影像、检验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医技检查、临床检验项目,并逐步为乙方开通便捷的查询通道。
4、甲方将可以开展的检查项目向乙方公示,方便乙方开展业务工作。
五、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组织管理
1、乙方为独立法人单位,对乙方的业务发展、专科建设、人员管理等全权负责,具有独立决策权。
2、乙方作为医疗联合成员单位应积极参加每月医疗联合例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
(三)医院宣传
1、甲、乙双方对各自医院的宣传方式、内容具有决定权。对涉及医疗联合体的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
2、乙方应主动配合甲方开展的关于医疗联合的宣传工作,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四)人才培养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疑难杂症病历讨论,并对参加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报给甲方后,甲方将及时安排人员进修学习。
3、乙方对于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疗联合月例会通报给甲方。(五)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不能救治的患者优先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的综合服务电话,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上转)。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病情危重者通过电话通知由甲方派出救护车(转诊)接回,其他患者可酌情给予一般车辆护送转诊。双向转诊(上转)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工作需求,可派出人员参与转入甲方住院患者的查房等业务工作。
5、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
6、乙方主动与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六)资源共享
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项目,可转至甲方完成。
六、费用结算
1、病人检查费用由乙方收取,病人持交款凭证到甲方做影像或检验检查,诊断结果由甲方诊断后通过网络传至乙方,乙方可以通过电脑看的病人的图像信息并打印。
2、费用标准按新农合规定执行。
3、甲方与乙方结算可以实行月结或者季度结算,结算比例为/的比例,即甲方得各项检查费用的%,乙方得%。
七、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为 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八、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壹份,报卫计委及农合办各一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 章):
甲方代表签字:
签 订 日 期 :
乙方(盖 章): 乙方代表签字: 签 订 日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