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街道社会管理创新见成效

时间:2019-05-14 00:2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杏林街道社会管理创新见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杏林街道社会管理创新见成效》。

第一篇:杏林街道社会管理创新见成效

杏林街道社会管理创新见成效

为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杏林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围绕区域化党建、社区服务管理“四化”、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街居管理体制改革六个方面,采取党工委领导、办事处负责、社区协同、群众参与的模式,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全面提升杏林街道社会管理能力和社区建设水平。

一、建立“大工委”工作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创新

街道成立“大工委”,成员采取“专职+兼职”模式。书记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副书记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专职委员由街道党工委委员担任;兼职委员5名从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辖区单位中产生。通过建立街道“大工委制”,推行“3421”工作运行模式,即构建三级网格、推行“四线”工作法、建立两支队伍、形成一个体系,形成全覆盖、区域化、开放式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新机制。

“三级网格”即根据街道社区资源分布状况和特点,采取条块结合的方式,把7个社区划分为60个党建网格。将街道作为一级网格,社区作为二级网格,社区内各片区作为三级网格,把辖区各类组织和全体党员全部纳入其中。“四线”工作法分别是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小组”为基本框架的组织线,以“社区党员中心户—居民党员—居民群众”为基本框架的党员管理线,以“党员活动中心—党员活动站—党员活动点”为基本框架的党员活动线,以“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社区服务队—党员服务岗”为基本框架的社区服务线,形成组织、管理、活动、服务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其中,“党员中心户”是根据党员人数及其分布情况,在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地域相邻、就近便利,人数适中、易于活动,党员认可、组织批准的原则产生。每个片区网格选评1-3名威信高、党性强、素质好、肯奉献的党员为“社区党员中心户”,挂牌上岗。一个“党员中心户”带动社区党员、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若干名。

街道还组建了专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36人和7支“七彩志愿者服务队”,为辖区各类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三级网格、四线工作法和两支队伍,构建起“大工委”委员、中层干部联系网格党组织的体系,形成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工作体系。

二、推进社区“四化”建设,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

一是社区网格化建设。建立三级结构体系,即1个街道行政服务中心,4个社区受理中心,60个网格责任区。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确定网格责任人。对网格地理信息进行测绘、收集,纳入信息平台,建立社区责任网格编码制度。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行“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

二是社区组织化建设。结合街居改革,健全完善以社区党委(总支)为核心、社居委为主体、社区工作站为中坚力量、社区群团组织、社区志愿组织、社区便民商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配套的社区组织体系。切实增强社居委组织居民开展自治、协助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三是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信息管理软件建设,推动社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建立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将法律援助、家政服务、文化教育、医疗服务、公共事业消费等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信息与物流的有效互动。

四是社区服务化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治安、卫生、福利、文体五大类服务设施,打造社区“一站式”办事大厅,大力开展公益性互助服务和商业服务,配合党建“七彩服务队”和计生“人人E家”,打造方便快捷的“15分钟生活圈”。

目前,街道已完成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工作,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

三、实行“信访代理制”,实现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创新

建立街道信访代理工作总站,设在街道信访办,人员为街道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建立社区信访代理工作站,每社区设立1名专职代理员和3名兼职代理员,专兼职代理员分别负责代理不同种类信访。群众在社区来信来访的,能在本社区解决的问题由首问人员负责解决;能在街道办事处相关科室或本街道其他社区解决的问题由相关代理员全程陪同,直至解决;解决不了的陪同当事人移交街道信访代理工作总站。总站对社区信访代理工作站上交的问题进行甄别,属于街道解决的问题限期解决;属于上级解决或属于市或省一级处理的问题由部门负责人确定1名代理人帮助当事人办理。办理过程中,群众到省市区有关部门由代理人全程陪访。今年以来已代理来信来访56起。

同时,以“处置及时、调解优先、调防结合、争息事了”为目标,建立健全由街道大工委领导,派出所和司法所为主,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公调对接”机制。街道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杏林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在吸收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志愿者参与的基础上安排各社区调解员轮流“以战代训”,改变社区人民调解员“等米下锅”的工作状况,并且有效释放警力。试运行期间至今已调解各类矛盾86起,涉案金额50多万元。今年4月13日,调解一起车辆买卖纠纷的协议书,通过庐阳区人民法院确认,具备强制执行效力,经省高院核实为安徽省第一例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例。

四、打造平安杏林,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新

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围绕“平安建设”总体目标,整合12个部门联合办公,构建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机制,建立群防群治、重点布控的工作体系。今年以来综治工作中心调处案件32起,调处成功率97%。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各社居委成立管理服务站,由社居委主任任站长,责任区民警任副站长,在社区警务室挂牌办公。建立流动人口专业热长、兴趣爱好、工作意向档案,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并定期举办“农民工暨流动人口专场招聘会”。开办街道留守、流动儿童“假日托管学校”,向孩子们赠发学习用具,组织流动儿童参观地区企业,安排丰富多彩的课程,使他们更加快乐的茁壮成长。

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治安巡逻队伍作用,管好用好治安协管员队伍和楼组长队伍。按程序成立小区自治委员会,实施自治管理。最终实现对小区流动人口、重点人群、信访维稳、治安巡逻、矛盾排查、预警、化解一体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五、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实现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创新

按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街道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依托庐阳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社区服务室为基础,围绕婚、孕、育及生殖保健,为群众提供免费或低偿服务,将计生技术服务网络覆盖辖区。依托街道社会治安综治中心、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等综合工作平台,实现流动人口“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依托现在户况管理系统,将计生、民政、社保、城管等所有社区工作纳入统一平台,形成“信息超市”,一次采集,综合分析,归口使用。今年先后组织承办了皖浙和皖沪两省(市)流动人口计生座谈会。

街道从宣传教育服务、免费技术服务、优生优育服务、生殖健康服务四个方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温馨宣传”、“人文关怀”的理念,针对群众的不同需求,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推进城市生育文化建设;依托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在流动人口中推行“健康家庭促进计划”,为新婚和新生育流动人口家庭提供优孕优育系列指导卡;定期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指导,每年对育龄妇女进行一次妇科普查。

整合社区资源,建设社区“人人E家”,通过实施“2+N服务”,即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就业培训、子女入托入学、社会救济、志愿服务、“托老、托幼”等服务项目,有效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六、改革行政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街居管理体制创新

从有利于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出发,创新机制,精简机构人员,降低行政成本。街道按照职能归口设置1个综合办公室和3个中心——党政办公室、城建管理中心、社会事务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在人员配置上,明确各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要求,作为人员选配定岗的主要依据,科学设置岗位和职位,中层及以下工作人员定编定岗。街道机关共设置岗位48个。各办(中心)副主任采取竞聘上岗,一般工作职位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确定人选。改革后,街道中层干部由现在的26人精简为11人,精简率达58%;街道机关由现在的75人精简为48人,精简率达36%。

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在综合考虑资源、功能、区域的基础上,以辖区几条主干道为界,重新划分社区行政管辖范围,将现有七个社居委区划整合为四个——望城社居委、上城社居委、北都社居委、丽都社居委。新成立的社区建立以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为民主决策机构,以社区议事委员会为议事机构,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以社区工作站承担政府职能工作的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工作站设立11个工作岗位,工作量大的社区同一岗位可设置多人,社区工作人员数一般保持在20人左右。整合后社区正职由10人精简为4人,精简率达60%。

同时,力争做到同岗同酬。街道公务员和在编的各类事业人员基本工资按照有关法规、文件执行。街道聘用人员按区有关聘用人员管理办法执行;社区聘用人员工资待遇由基本工资、岗位补贴和绩效奖金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工资统一核定为每月1800元。整体人员工资待遇将有所提高,达到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区划合理、力量向一线倾斜的目的。

第二篇:天桥街道社会管理创新

天桥街道社会管理创新

为关注百姓生活,构建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建设和谐社区,天桥街道采取三项措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是举办“和谐社区邻里文化行”活动启动仪式。为社区提供了一个相识、相知的平台,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唤醒邻里亲情,增进邻里和睦。

二是建立社区博客。结合“一格四员”社会管理模式,每个社区要开通社区博客,建立相关办事程序、社区信息、社区风采、社区简介、居民畅谈平台、来信、来访解答等栏目,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和联系方式,发布各种通知、生活小常识、组织的居民活动和社区服务等信息,使居民及时了解党的政策,熟悉社区各项办事程序,省时省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设立邻里点,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在居民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设立邻里点,围绕促进邻里学、沟通邻里情、倡导邻里帮、共享邻里乐、奏响邻里颂等方面,多措并举,务实创新,在各社区组织开展“爱心物品邻里淘”、“我爱我家家庭文化秀”、“携手趣味运动会”、“红歌比赛”、“ 快乐周末”纳凉消夏晚会、家庭摄影图片展、书法展、刺绣展,共领“邻里树”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互助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邻里文体活动,提高社区凝聚力,搭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集中突显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提高文明程度,共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潘淑萍)

第三篇:街道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方案

**街道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为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紧紧围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中,解决当前街道社会管理服务的薄弱环节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胆探索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积极搭建六大工作平台;通过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调动辖区单位、居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全面提升街道社会管理的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从辖区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出发,从社会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入手,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服务管理平台,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更新的突破,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探索出适应时代发展、顺应人民期待、具有大渡口街道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三)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将有效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终极目标。

——坚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最终达成互惠共赢目标。

——坚持居民自治,管理有序原则。创新工作平台,推行长效、常态、系统的工作机制,促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目标。

二、加强社区建设,积极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构建社区“大党委”,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动员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搭建组织平台

一是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和“双承诺”制,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实施“班长工程”,街道党工委委员定点联系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二是要继续推进“两新组织”建党行动,逐步实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三是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对社区干部党员实行制度化管理,对社区离退休党员实行引导式管理,对社区外出流动党员实行跟踪式管理,对老弱病残党员实行服务式管理,激发党员的党性意2 识和责任意识;四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真正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深化“两委一站”建设,搭建工作平台

重新整合社区现有人力资源,将原来的“两委”调整为“两委一站”。由社区党员代表、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代表、驻社区单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及结对帮扶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共同组成社区党委,构建社区“大党委”格局,由社区党委(总支)书记任书记;由居委会委员、居民代表、楼栋长、信息员、调解员及志愿者等共同组成社区居委会,由社区主任任主任;由社区专职委员及社区整合区级、街道下沉的城管、治安、劳动保障、安监、公、检、法等各方工作力量组成社区工作站,工作站站长由街道下派工作人员兼任。

(三)探索网格精细管理,搭建管理平台

根据辖区改制企业分布情况和居民住宅区的地理位置,将辖区单位、居民小区、楼栋划分成一个个网格状单元,将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联防、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等落实到每一个“网格”。网络管理员深入网格,发挥“信息员、宣传员、联络员”的作用,变被动发现问题的管理模式改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传统、被动、分散方式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主动和系统方式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从而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化。

(四)促进社会协同参与,搭建共建平台

大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逐步形成社区大党建的工作氛围,从而引导和推进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开创社区互动新局面。引导社区充分利用“挂、包、帮”单位、“城乡互助单位”、“地企协作共建单位”力量,整合其现有的党建、文体、休闲设施以及场地空间等资源,实现资源的集约共享、高效利用;充分发挥辖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的各种特长,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充分整合上级监管服务单位(如:警务、联防、司法、城管、保洁、绿化、社保、安监等)下派的协管工作手段和工作事务,发挥出整个团队人员最大效用。

(五)深化基层民主自治,搭建自治平台。

以“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做主、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为宗旨,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充分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构建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机制。

社区内关系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实行社区党委提议、两委商议、党代表大会审议、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内容、实施结果公开,由居民民主管理小组实行监督;居民小区及楼栋内4 居民切身利益的公益建设或活动,由网格员、楼院长召集小区或楼栋居民会议,讨论通过后在楼栋代表的监督下实施,需集资进行的公益建设,由楼栋长负责收集,社区居民民主管理小组实行监督;涉及辖区企事业单位的共建活动,通过不断健全与辖区单位协商议事制度,经常性召开与共建单位的联席会、协调会,实现社区党建联抓、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环境卫生联办、计生工作联管、社区服务联办,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将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社会组织纳入社区党组织统一管理,制定议事协调规则,使社区与企业联系更紧密、协调更灵活、互动更便捷。

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有效方法,在广大党员、青少年以及全体居民群众中开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各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公民道德教育大课堂的重要作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公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明辨是非,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六)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搭建诉求平台

围绕“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的“三无”目标,搭建辖区单位、居民诉求新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每月定期并结合不定期开展“聚民情 解民困 促和谐”为主题的居民说事日、民情恳谈会、居民论坛、楼院长会议等活动,做到群众有期盼,组织有回应。建立“上下联动、多方配合、分 类办理、各负其责”的办理机制,专门制定活动记录登记簿,分门别类记录群众的愿望、想法和建议,确保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大难问题有所了解、群众的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推进为民服务,全面落实社会管理新要求

从居民的需求出发,通过服务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系列行动,全面落实新时期居民群众在公共服务、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提高辖区文明和谐程度。

(一)全力服务民生,提高居民认同感

深化为民服务。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难题,要定期举办各类劳动技能培训和专题招聘会,统筹安排公益性岗位;针对改制企业家庭住房普遍老化的问题,主动做好申请住房维修金工作;各社区要广泛发动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为居民家电检修、义务问诊、居家养老等多项社区服务;社区党组织要积极探索特色创建,提升社会化服务工作质量。

做好扶贫助困。对辖区低收入群体,要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对病患、残疾等弱势群体要开展经常性爱心捐助活动和爱心超市帮扶工作,积极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就学读书,认真落实医疗救助申请、便民惠民服务卡办理、廉租房申报等惠民政策;在每年元旦、春节、建党建军等重大节日,提前确定慰问方案,争取多方支持,确保每户需救助对象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深化保障民生,提高居民安全感

常态社会监管。通过抓好“五支队伍”建设,及时掌控相关信息,维护辖区平安稳定。每个社区组建一支由楼栋长、治安积极分子、居民代表等人员组成的不少于50人的社区信息员队伍,实时掌握治安动态、安全隐患等信息,对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建立整改台账,从而掌控辖区治安管理、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处置的主动权;每个社区依托辖区单位组建一支不少于10名队员的社区专职联防队伍,对辖区重点部位、重点地段、案件高发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震慑犯罪行为;充分发挥辖区居民参与综合治理的积极性,激发群防群治热情,每个社区组建一支不少于50名辖区居民志愿者组成的治安巡逻“红袖套”队伍,配合专职巡逻队参与居民小区、偏僻地段、小街小巷的治安巡逻;以“六五”普法为契机,整合司法助理员、学校法制副校长、社区民警、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等普法队伍,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针对不同群体因地制宜开展普法活动;加大调解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调解力量,充分发挥街道大调解协调中心、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通过调解,最大化地化解社会矛盾。

强化重点监管。不断强化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继续完善辖区出租房屋清查登记,切实掌握辖区出租房屋底数,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台帐,让以房管人落到实处,通过走访、慰问、清理等形式,做到出租房和流动人口管理日常化;对辖区矫正人员、刑释 解教人员、吸毒人员、法轮功人员、特殊未成年人等重点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逐一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教措施,建立帮教档案,通过一系列的人文关怀与帮助,促使他们回归社会,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作用,加大对网吧监督力度,避免未成年人上网;对治安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在经常性开展大排查、大整治的同时,要合理安排各类巡逻力量,加大日常管理力度。

长效安全监管。积极开展安全文化“五进活动”,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应急机制,详细安排安全生产事故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物资调配等,备好抗灾抢险物资。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并将安全生产相关要求落实到各社区、企业和重点单位。

(三)切实改善民生,提高居民归属感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抢抓各种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发动辖区单位、居民参与,共同建设党员(居民)活动室、职工书屋、科普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休闲活动广场等各类室内外活动场所,配套完善健身设施。各社区积极组织辖区群众开展经常性文体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

打造优美人居环境。一是明确辖区各单位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范围和相关标准,合理分配社区保洁人员保洁区域,确保保洁全覆盖,实现清洁化;二是发动辖区单位、居民共同参与绿化种8 植及认养。三是根据不同地段要求,合理设置疏导点,疏堵结合,最大限度减少流动摊贩,规范坐商归店,实现秩序化;四是强力推进旧城改造,配套便利的生活设施,改善辖区生活环境。

四、健全“四项机制”,努力实现社会管理新突破

(一)建立组织领导机制

成立街道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组长,街道党工委委员、大渡口派出所所长任副组长,街道各科室负责人、各社区党组织书记、辖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综治维稳工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日常工作由综治维稳中心负责。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按照《关于调整街道领导定点联系责任制的通知》(攀东大工委„2010‟19号)文件要求,指导好各社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各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专门的工作队伍,有完整的工作方案和工作台账,形成全辖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盘棋”。

(二)健全条件保障机制

社区“两委一站”人员的管理、考核由社区自行负责,人员的进退由社区提出建议申请,并报街道同意;对不能胜任工作要求的相关部门下沉人员,可向上级工作力量下沉部门报告请求清退。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承担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民间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做 到底数清、情况明,登记造册,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把社会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预算,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所需经费。

(三)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党政办牵头进一步完善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街道党工委定期分析街道工作制度、党工委议事规则、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党建制度;城管环卫科牵头完善《大渡口街道城市管理办法》、《大渡口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大渡口街道市政设施管理维护办法》等城市管理考核办法;综治维稳中心牵头完善《大渡口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大渡口街道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安办牵头完善《大渡口街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大渡口街道社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长效机制》等;坚持街道城管、综治、社区工作、行政等例会制度;坚持每月定期学习制度;实施“项目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通过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工作,确保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常态化。

(四)落实考核奖惩机制

继续完善《科室目标考核办法》《社区目标考核办法》,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各科室、各社区目标考核,同时把此项工作作为评价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成立督查办,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措施不力、工作落后的,启动《政务督办规则》、《领导干部问责办法》、《一般工作人员问责办10 法》等问责程序。

五、细化工作步骤,强力推进社会管理新进展

1.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5月—6月)。广泛宣传,为社会管理创新营造氛围。召开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大会,全面动员、部署、落实,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等。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2.全面推进实施阶段(2011年6月—12月)。各科室、各社区按照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工作内容、步骤和要求,结合街道、社区存在的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重点突破,着力创新,突出宣传,强化“项目化”管理,确保抓出成效,通过项目推动,形成社会管理创新的规模效应,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系统化、整体化。

3.完善机制阶段(2012年1月—3月)。根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对好的作法进行总结,并完善机关工作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

4.巩固提升阶段(2012年4月---)。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系统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全局性、长效性、常态化的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深入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第四篇: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创社会管理新机制 建平安和谐强街道

—**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街道地处**市新北城**九路东段,西临**中心,东靠**生态区,南接**公园,北临**,地处**市**核心区域,面积9.3平方公里。覆盖8个行政村、2个社区、服务人口约6万余人。在行政中心迁入新址办公后,**街道作为新的城市核心区,如何保证和谐稳定,如何为行政中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成为当前首要责任。面对现实,**街道从创新社会管理入手,不断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平安建设工作实现了良好态势,很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一、高度重视,夯实责任,构筑责任体系

首先是成立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副职领导为副组长,机关科室负责人和村、社区、驻地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有5名工作人员,全面负责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其次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我街道建设质量高、实用性强、作用发挥好宣传阵地,有制度、有人抓、有人管,受到了各级的肯定。新投资60余万元,填充配套设施,配备了户外大型LED彩色显示屏,对一楼便民服务大厅进行了高标准装修,安装了一套监控设备,电脑9台,打印机、传真机、文件柜、桌椅等办公设施一应俱全。最后在资金支持力度上加大了投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及平安建设费用,实行实报实销,使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建设工作的经费得以保障。

二、源头预防,加大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

我们坚持事前防范、事中疏导、事后处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源头排查、苗头化解工作。加强各类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和调解员、信息员等工作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定期排查、分级负责、归口办理、领导包案、跟踪督办、定期回访和考核奖惩制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坚持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约访制度。坚持每月15日领导干部到村组、企业下访和定点接访、上门寻访制度,通过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干部下访为群众家访,变群众家访为息诉罢访,不仅使老百姓有苦有处诉、有难有人帮、有事有人办,而且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共接待处理各类问题100多起。

(二)加强社会矛盾的源头预防和治理。针对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广泛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明确严格的评估程序,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制。我街道在去年对联合村城改项目成功进行了评估,今年计划对袁雒村、新光村的城改项目进行评估。对经评估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事项,不予批准实施或暂缓实施。

三、综合治理,积极工作,全力维护大局稳定

(一)整合资源,与未央区人民法院合建未成年人关教基地。为强化社区帮教,预防犯罪,在区关工委的指导下,我街道与**区人民法院合建未央区第一个未成年人关教基地。5月18日下午,**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在我街道**大酒店召开公开庭审大会。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打击,既对其起到了震慑作用,又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本地区的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提升。

(二)坚持务实战略,技防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街道综治办、**派出所、**派出所与8个行政村、各单位建立了完善的治安防控网络。在辖区重点地段、单位安装监控探头413个,今年新增监控探头54个,实现了对主要干道、重点场所的全程监控,辖区单位内部防控网络健全,各单位都确定专人负责治安防范工作,人防、物防、技防落实到位。在 7所中小学建立了警务特派室,派驻了警务特派员,确保了校园及周边的社会治安稳定。

(三)专职群防队运转好,群防群治显神威。我街道吸纳10名年轻专职巡逻队员,增加投入,改进装备,增强整体联动力量;经常性对巡逻队进行严格的培训,对新招聘的队员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及体能测试。对群防队、社区保安、单位内保人员有效组合,确保了辖区内的社会稳定。

(四)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积极推行“在监有人教、出监有人接、回归有业就、社会有人帮的“四有”安置帮教新模式,建立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无缝衔接机制,积极解决地区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五)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建立司法所牵头组织,相关科室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组织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建立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制度,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使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我街道的社区矫正人员每月首先到村(社区)工作人员谈话、签字后再到司法所进行汇报思想,从而避免了发生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等情形。

(六)建立健全了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档案。确保流动人口、吸毒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组织策划集体上访或缠访闹访滋事人员等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档案,切实做到不漏登、不脱管。对上述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目标管理,并与各个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

四、下一步计划

1、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在各行政村、社区及驻地单位大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范围覆盖”为要求,建立了“组、村、街”三级网格,从上到下形成完整的信息传递和决策执行网络。

2、建立数字信息平台。我们将在街道机关设立“电子信息服务中心”;在各网格片组建立信息工作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等设备。建立基础信息,组织指挥,应急处置,维稳防控,安全保障 “等五大系统”。

3、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下一步要准确登记流动人口的各类信息、出租房屋信息,实现网格内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工作模式。同时,强化对流动人口的就业、就学和计生等服务,全面提升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控能力。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大平安、大综治、大和谐”理念,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积极创新、加大投入、勇于实践,切实巩固提高平安建设成果,努力把我街道建成和谐稳定强街道。

第五篇: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街道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视频监控全覆盖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三大工程”,实现了“管理全覆盖、稳定全天候、服务全方位”。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街道现已组建成立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对下级网格进行指挥调度、考核评估和监督管理,整合一门式服务、网格化管理、社区自治三个要素,11个社区网格对上级行政事务性工作进行细分,编制成工作手册,以《便民服务手册》为依据,零距离服务社区居民,基础网格依据地理布局、道路走向、居民楼分布和长远规划,按照100——200户、人口700——1000人设置了123个“责任网格”,社会管理逐步实现“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

目前,各社区已完成三级网格图谱编制,相关制度职责已制成彩色图版上墙,网格管理人员已到岗到位。**等社区在社区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了社区事务管理网络平台,实现了与“中国社区在线联网”的实时信息传递,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网格化管理。

同时,社区积极与**工商所合作,全面实现了“四个对接”,即工商分局与**街道、工商所与社区居委会、工商监管网格与社会管理网格、工商网格责任人与网格管理员对接联通,社区设立工商工作站,由社区组建成立创业服务中心,试行经营网点社区备案管理,开展专人约时定点服务,对个体工商户、规模以下企业进行摸底调查,逐步实现沿街商业房网格化管理和非公经济党建全覆盖。街道按照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聘请山东理工大学正在设计《网格化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方案正在优化,街道下一步计划利用网络拓宽信息收集、报送和反馈渠道,配置多媒体触摸屏,实现网格信息共享,实现动态化和即时化管理。目前,街道正在构建“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网格基础信息数据库,11个“二级网格”正在开展居民信息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视频监控保平安。街道正积极在辖区内开展宣传和动员部署,联合**街、人民路两派出所在辖区内对金融系统、繁华地段等一类目标和商场超市、集中居住小区等二类目标进行摸底排查,现已经规划上报目标卡点20个,为优化城区资源配置,视频监控平台设计在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山、太平等社区视频监控中心已初步建成,一期工程总投资近40万元,安装固定摄像枪43支,视频监控终端电脑7台,40英寸液晶显示屏5台,采用光纤传输、静动态互补的视频监控形式,覆盖了辖区网格内11个生活区、50余座居民楼,20余条主要路道,实现了全天候的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管理。

**街、税务街等社区已经在网格重点部位设立了红外线视频探头,明确了网格责任区和网格边界,依靠社区警务、一区一警工作,把民警治安巡逻、保安专业巡逻、群防群治队伍及居民邻里守望结合起来,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社会管理更全面便捷。

街道已经调整现有的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群众工作站等机构,按照“六位一体”立体化全覆盖的总体要求,整合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社保、计生等社会管理服务资源,投入资金30余万元,在**北路挂牌建立了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同时,街道研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整合各部门职能,设立了民政救助、计划生育、住房保障、老龄助残、财政惠民、劳动保障、工会、党员服务、信访接待、法官便民工作站10个服务窗口,可一站式办结40余项和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同时,街道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11个社区正分步建设标准化的社区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性服务。

下载杏林街道社会管理创新见成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杏林街道社会管理创新见成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征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提纲

    创新机制抓管理 优质服务促和谐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长征街道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汇报提纲 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区域面积21158平方公里,距省会兰州69公里,地处西......

    社会管理创新街道下一步工作打算

    社会管理创新街道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章立制,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街道、社区是服务居民的第一窗口,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居民群众中的形象。为进一步提升街道......

    城东街道2011年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

    城东街道2011年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 综合治理和长安法治建设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1年上半年,城东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和区委六届十次全......

    某某街道办创新社会管理解说词

    ***街道创新社会管理迎检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办视察指导工作,现在由我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一下我办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办总面......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街道[五篇]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街道本报讯 (高文昊 李伟)社会管理好了,服务就好了;社会管理好了,矛盾就少了;社会管理好了,党群关系就密切了。为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贯彻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

    昭君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昭君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一、 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1、 南干社区居委会 (1)组织机构:谷小林(支部书记)、杨晓丽(居委会主任); (2)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 (3)人口:9271人,户数:3590户。......

    温岭市城东街道社会管理创新汇报材料

    创新路径 注重实效 积极探索“三化一体”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城东街道党工委 2011年7月19日 城东街道成立于2001年,由原岩下乡、肖村乡、田洋乡合并而成,区域面积42.6平方公里,辖......

    XX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实施方案五篇

    XX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区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工作部署,夯实我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稳定工作的基础,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