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和造价分析
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和造价分析
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和造价分析 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周东峰
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进行成本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与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在项目工程施工中,做好施工现场造价管理工作,往往能使建筑单位的投资成本发挥最大化效用,或能有效降低建设单位的投资成本。在施工现场要严格实行价格签证管理制度,确保工程造价的确定合理真实。本文通过对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技术进行粗浅的分析,并发表一些浅见,希望能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所帮助。关键词:施工现场;造价;成本管理
1.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和造价分析
1.1 提高全员经济意识
在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项目部想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成本管理应是全员管理。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财务人员与工程核算人员的任务,也不仅仅是项目部和财务部门的事,而是全体工程建设参与者的共同任务。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特别是一线现场管理人员,树立全体人员的经济意识。怎样才能树立起全员的经济意识,是目前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提高全员经济意识应该注意,首先,可以由项目经理(我们叫指挥长)和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以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其次,在项目部内部要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然后,对于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项目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项目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
1.2 严抓材料管理与使用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费要占施工总成本的60%左右,施工单位想要控制施工成本,就必须要严抓、强抓材料管理与使用,充分重视起材料管理与使用的重要性,加强对材料的管理,防止或减少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耗。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和工长必须反复认真地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分析与熟悉,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要做到精准无误。在材料采购前,材料采购部应建立询价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超过询价小组的价格。通过定期召开例会,在例会上由询价小组汇报材料的询价情况,对于木材、钢材和砂石料要分别汇报不同厂家的质量与价格,列举出选材使用理由,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以此增大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证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料。例如:我们项目部在确定某项材料之前统统实行招标办法,在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信誉的基础上层层把关,杜绝人情材料及甲方材料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量的管理,施工现场的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特别是木材、钢材和砂石料要严格按照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也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制定超耗严处、节约有奖的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以及生产中超额用料与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为以后的奖惩提供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申请我们往往要有技术员、工程部长、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最少四人签字后机务部方可提采购计划,物资经理和项目经理最后定材料确定采购。
除这种材料采买权归职能部门所有的管理机制外,也可以尝试使用材料采买权归项目部所有。
1.3 人力资源的管理
在施工开始前,不仅要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算出人工费。在开工前和民工负责人商议好该份用工计划,做到民工负责人心中有数。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定员、出勤率、劳动定额和加班加点等问题,要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人员安排的不合理,派工不恰当,窝工和停工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强民工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如遇到调配民工和追究责任等问题时,直接和民工负责人交涉;也可在施工开始前和民工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和承包书等,明确双方的责任。这样也可以避免窝工、停工等问题的出现,同样能够降低人工成本。
1.4 机械使用与管理
施工机械费约占施工总成本的20%,做好施工机械使用与管理工作是降低企业投资成本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现场,要确定机械手的岗位职责,每天都要记录所用机械和外租机械的使用情况。机械手不只是单纯地维修与保养机械,同时也应该真正地溶入到工地中,了解工程的进度。对于重要工序所使用的重要机械,机械手可以在施工工序开始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承包机械种类、数量和台班数。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如果不同规格、型号机械的台班费既定,也可实行机械调配权归项目部所有。我们项目部每台机械均配备驾驶员两名,并且专车专人,这样就更能掌握该车的属性,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时间损失。
除此之外我还想提几个建议:开工前,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主要分析内容为:
a 现场已完工程量,监理已签字工程量。
b 人工消耗及费用,未来一周的每日用工计划。
c 材料消耗、运输费用,周转材料,修旧利废,材料节超情况及原因,未来一周材料需用种类及数量。
d 机械费用发生额,维修折旧及租赁费用,未来一周机械需用种类及数量。
e 对工段成本节超给予奖惩。
f 对项目部费用控制提出整改措施。2.加强施工现场价格签证管理
由于驻工地代表和监理人员的造价管理控制意识可能淡薄,不懂得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技术的应用,严重时,甚至违背定额规定作重复计价签证,给工程结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要加强施工现场的价格签证管理,在确保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下,最大化降低企业的投入资金。
业主、监理和施工方应委派责任心强,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进驻工地进行现场管理,增强现场签证的控制意识,同时还要提高现场签证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预算、定额及有关造价方面政策法规的学习,做到合理、准确地办理每一份签证。在施工现场价格签证中的项目经理、施工经理和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人员可对发生的事实签字确认,对于费用是否计取和计取多少由费控经理或费控工程师依据合同签字确认。这样可形成制度上的相互制约,使不正之风无处遁形。综上所述,导致现场签证出现漏洞,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可变因素的影响。签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各方应委派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长期从事工程项目结算审核工作,从中体会到把现场签证价格合理地控制好,必须增强现场签证的控制意识,提高现场签证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根据项目特点,对签证人员有针对性的加强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造价知识,做到既熟悉现场实际情况,又熟悉有关规定,能充分掌握所有的信息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把好签证内容关。对于较重要的建设项目,应由造价工程师从立项、签订合同、现场管理、工程款支付、工程预结算、财务决算等全过程参与,以便使工程造价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在施工阶段对现场签证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控制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
2.1组织措施
建立机构,制定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监督和控制人员任务和职责,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业主项目管理班子应对项目的投资控制方面进行跟踪管理。要达到有效控制,必须不断提高签证人员的业务素质,在运用组织措施时,应处理好以下几点:
(1)现场签证必须有三方主体(业主、监理、施工)代表签字,对于签证价格较大或大宗材料单价,必须加盖公章。
(2)凡定额及有关文件中已有规定的项目,不须再另行签证。
(3)现场签证的内容、数量、项目、原因、部位、日期、结算方式、结算单价等要明确。
(4)现场签证一定要及时,不应拖延到结算时才补签,对于一些重大的现场变化,还应及时拍照或录像,以保存第一手的原始资料。
(5)签证要一式五份,各方至少保存1份原件,避免自行修改,为结算时提供真实可靠的凭据。
(6)签证单位应编号归档,在送审时,统一由送审单位加盖“送审资料”章,以证明此签证单由送审单位提交给审核单位的,避免在审核过程中,各方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补交签证单。
2.2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重视抓好四个环节:
(1)限额优化设计环节。技术联系单是施工图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因其有时涉及的价格数额较大,故绝对不可忽视。对一些重大的设计或施工设计的修改要限额优化,应首先征求业主单位的同意,必要时应组织论证,寻求通过完善设计,并从施工、材料、设备、管理等多方挖潜以节约工程费用。
(2)材料采购环节。材料设备采购要“货比三家”,以质量价格比选定供应方。
(3)工程延误环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工程主要材料、设备进退场时间及业主原因造成的延期开工、暂停开工造成工期延误的签证,在建设工程结算中,同一工程在不同时期完成的工作量,其材料价格也不同,工程量的增加是否对工期产生顺延要明确以免在结算时发生扯皮现象。
(4)隐蔽工程环节。投资控制在实施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过程中,尤其要把好隐蔽工程量的签认关。隐蔽工程签证是指施工完以后将被覆盖的工程签证。此类签证资料一旦缺少将难以完成结算,因此,应特别注意搞好以下几方面记录:①基础换土、塘渣回填,材质,深度,宽度记录;②桩入土深度及有关出槽量记录;③基坑开挖验槽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使隐蔽工程签证及时和真实。
2.3经济措施
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场地变化、业主要求、环境变化等可能造成工程实际造价与合同造价产生差额的各类签证,主要包括业主违约,非承包商引起的工程变更及工程环境变化,合同缺陷等。因其涉及面广,项目繁多复杂,要切实把握好有关定额、文件规定,尤其要严格控制签证范围和内容。对已完工程计量,支付款复核,进行投资计划与实际值比较,造价控制分析和预测,排除投资风险,力求使工程实际投资不超过计划投资。具体详见如下内容:
(1)延误赔偿和索赔处理相关签证。按程序索赔原则审核索赔的成立条件,分清责任,认可合理索赔,监理签证、业主审定。
(2)材料单价的签证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办理材料单价的签证时,应注意弄清哪些材料需要办理签证以及如何办好,对于所签证的材料单价是否包括采保费、运输费的应注明,避免结算时重复计算。对于需要办签证的材料单价,最好双方一起作市场调查,如实签明材料名称、规格、厂家、单价、时间等。
(3)分清直接费和计税不计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计算工程量或某些特殊的项目,往往以双方商定的具体金额来签证解决。签证者如不理解直接费与计税不计费的不同,不知道前者按规定部分可以取费,后者只能收取税金,则会使结算时双方发生争议,给工程结算审核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4合同措施
合同措施着重要抓以下几点:
(1)按合同条款支付时,要防止过早过量签证,对合同变更补充协议签认要严慎,工程技术单签证要依合同相关条款来衡量,相互制约,预防无限扩大。
(2)设计变更或施工图有错误,而承包商已经开工、下料或购料。此类签证只需签变更项目或修正项目,原图纸不变的不要重复签证,已下料或购料的,要签写清楚材料名称、半成品或成品、规格、型号、数量、变更日期、运输情况、到场情况、有无回收或代用情况等。
(3)停工损失。其包括由非承包商责任造成的停工或停水、停电超过规定的时间范围;对造成的窝工、材料租赁、机械租赁等停工的损失;由于业主资金不到位,致使长时间的停工造成的损失。双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以书面形式签认停工的起始日期,现场实际停工工日数与工日单价,现场停工机械的型号、数量、规格、单价等,租赁内容、数量、单价等,并列明细表。对于间接费定额已明确规定的,不要再另行签证。对于定额没有规定,如何界定和补偿,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实际情况或参考相同类定额和有关规定来作补偿。
总之,对现场签证价格有效的控制看似简单,其实也并不简单,整个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签证控制是关键,创造适宜的条件,合理确定管理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切实从具体工作做起,规范现场签证,做到事前控制,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技术,在施工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技术,同时也是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投资成本的重要途径。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是一个施工企业的首要任务,如果施工企业能够合理地运用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技术,并不断对其总结与完善,那将使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建筑领域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 赵珊,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J],水电施工技术,2009(1)
[2] 邓运所、应剑国,辩证的认识现场管理与工程造价的关系[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7)
[3] 赵春荣,浅谈如何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2S)
第二篇: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制度
1、实行成本考核制
1.1由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奖金;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
次性奖励项目经理。
1.2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工程部内成员。
1.3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工程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工程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
金。
1.4施工前,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
1.5定期召成本分析会。主要分析内容为:
①现场已完工程量,监理已签字工程量。
②人工消耗及费用,未来一周的每日用工计划。
③材料消耗、运输费用,周转材料,修旧利废,材料节超情况及原因,未来一周材料需用种类及数量。④机械费用发生额,维修折旧费用,未来一周机械需用种类及数量。
⑤对费用控制提出整改措施。
2、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
2.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施工员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
2.2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特别是石材材、木材、砂石等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
2.3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2.4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施工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施工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
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奖惩挂钩。
2.5对部分材料实行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2.6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使用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
2.7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2.8对于周转材料在每项工程中的成本摊销方式,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成本核
算: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计算的供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量。
周转次数:指新的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到这部分材料不能再提供使用的使用次
数。
损耗率:指周转性使用材料,在某项工程中,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工程对象特征、工期长短等情况,制定的该部分周转性使用材料在该工程中应计取的材料摊销的数量。
3、劳动力资源管理
3.1在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计算人工费。在开工前与民工负责人商议此份用工计划,做到民工负
责人心中有数。
3.2项目经理根据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事先拟订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并提交上级领导审查。根据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向生产副总通告人工费拨款计划。工程完工后,人工费在事先拟订的目标基础上降低了,则将节约资金的1%奖励给相关人员。
3.3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劳动力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每天早晨由施工员指定上岗民工数,指定的人数应与用工计划基本吻合,一天中视具体情况增加民工上岗。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工闲滞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3.4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强施工班组负责人的责任意识。调配民工、追究责任等问题,直
接与班组负责人交涉。
3.5在施工开始前与班组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硬质景观工程可采用各项施工工序由班组承包施工的方法: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民工分段承包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减轻了项目经理、施工员的工作量,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3.6具体的人工费考核标准,先采取以上的管理方式待工程完工后对比几个工地的专人记工数成本和合同成本,分析其中的浮动额。便于调整合理的人工费定额。
3.7工程部人员也应该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在工程经理向上级领导提交项目承包责任书的同时可以由工程部经理提出工程部人员配置计划,在不影响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由工程部经理自行安排工程部成员构成,特殊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其他岗位如果条件允
许可以实行一人多岗.3.8工程部内可引进竞争机制,各岗位负责人定期写工作总结上交项目经理。
3.9定期举行一些小的集体活动,以增进工程部成员之间的感情,锻炼大家的团队精神使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彼此,从而在工作中更好的协作、配合,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4、机械使用和管理
4.1由施工员每天记录所有机械使用情况。由电工对机械进行及时维修、保养。
4.2对于重要工序所使用的重要机械,在施工工序开始前由项目经理提出机械种类、数量
及台班数。
4.3大型机械必须专人指挥,事前控制总台班数量。下达日台班定额。
十一、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必须对施工员及施工班组进行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质量交底。
2、施工员必须牢固掌握工程的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3、对景观艺术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尊重自然规律,贴近自然,达到逼真效果。
4、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组织进行技术革新,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及先进性。
5、施工技术的准备
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
最大限度的解决。
6、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用。
7、保证技术工人的相对稳定。对技术特别过硬的技术工人实行奖励。同时淘汰技术不合格的民工。
8、施工工艺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有好的工艺,能使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保证工艺的先进性及合理性,公司对于不太成熟的工艺安排专人进行试验,将成熟的工艺编制成作业指导书,并下发各施工员,施工员在现场指导生产时则依此为依据对工人进行书面交底,并由班组长签字接收。工艺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准备、施工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在施工时先交底后施工,严格执行工艺
要求。
9、加强专项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9.1开展自检、互检活动,培养操做人员的质量意识。各工序完成后由班组长组织本班组人员,对本工序进行自检、互检,自检依据及方法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在自检中发现的问题由班组自行处理并填写自检记录,班组自检记录填写完善,自检出的问题已确实修正后方可
由施工员进行验收。
9.2认真开展工序交接活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由施工员组织上、下工序施工班组长进行交接检验,由下道工序班组长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对影响本道工序的质量问题提出意见,并填写交接检验记录,施工员督促上道工序人员进行修正后,下道工序人员方可进行施工。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品的存在。
9.3专职检查、分清责任。在班组自检基础上,施工员要对各班组长的各道工序进行检查,从严要求,对不合格的要立即处理,在检查时必须分清产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引起,还是由于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查清原因后,对于反复发生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对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要视情况严重程度对工人采取处罚措施,并及时向操作人员讲明处罚的理由。
9.4定期抽查,总结提高。定期到各项目的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定期集中分类,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各类问题分析总结,针对特别项目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贯彻实施。使各施工管理人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水平。
9.5做好内部验收。工程完工后,在交付顾客使用前,由景观工程部、营销部及行政部对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书面通项目经理及时整改,如有必要则进行二次内验,只有在内部验收通过后,工程才能交付甲方进行验收。从而保证一次性验收合格.
第三篇: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制度
1实行成本考核制
1.1由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制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奖金;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次性奖励项目经理。
1.2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工程部内部成员。
1.3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工程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工程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1.4施工前,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
1.5定期召成本分析会。主要分析内容为:(1)现场已完工程量,监理已签字工程量。
(2)人工消耗及运费,未来一周的每日用工计划。
(3)材料消耗、运输费用,周转材料,修旧利废,材料节超情况及原因,未来一周材料需用种类及材料。
(4)机械费用发生额,维修折旧费用,未来一周机械需用种类及数量。(5)对费用控制提出整改措施。
2、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
2.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施工员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
2.2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特别是石材、木材、砂石等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
2.3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
2.4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施工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施工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消耗分析原因并与奖惩挂钩。
2.5对部分材料实行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消耗则罚的制度。
2.6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使用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
2.7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材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2.8对于周转材料在每项工程中的成本摊销方式,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成本核算: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计算的供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计划使用量。
周转次数:指新的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到这部分材料不能再提供使用的使用次数。
损耗率:指周转性使用材料,在某项工程中,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工程对象特征、工程长短等情况,定制的该部分周转性使用材料在该工程中应计取的材料摊销的数量。
3、劳动力资源管理
3.1在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做到民工负责人心中有数。
3.2项目经理根据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事先拟定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并提交上级领导审查。根据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向生产副总通告人工费拨款计划。工程完工后,人工费在事先拟定的目标基础上降低了,则将节约资金的1%奖励给相关人员。
3.3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劳动力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每天早晨由施工员指定上岗民工数,指定的人数应与用工计划基本吻合,一天中视具体情况增加民工上岗。这样就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避免民工闲滞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3.4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强施工班组负责人的责任意识。调配民工、追究责任等问题,直接与班主负责人交涉。
3.5在施工开始前与班组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硬质景观工程可采用各项施工工序有班组承包施工的方法: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民工分段承包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减轻了项目经理、施工员的工作量,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3.6具体的人工费考核标准,先采取以上的管理方式待工程完工后对比几个工地的专人记工数成本和合同成本,分析其中的浮动额。便于调整合理的人工费定额。
3.7工程部人员也应该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在工程经理向上级领导提交项目承包责任书的同时可以由工程部经理提出工程部人员配置计划,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由工程部经理自行安排工程部成员构成,特殊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其他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实行一人多岗。
3.8工程部内可引进竞争机制,各岗位负责人定期写工作总结上交项目经理。
3.9定期举行一些小的集体活动,以增进工程部成员之间的感情,锻炼大家的团队精神,使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彼此,从而在工作中更好的协作、配合,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4、机械使用和管理
4.1由施工员每天记录所有机械使用情况。由电工对机械进行及时维修、保养。
4.2对于重要工序所使用的重要机械,在施工工序开始前由项目经理取出机械种类、数量及台班数。
4.3大型机械必须专人指挥,事前控制总台班数量。下达日台班定额。
第四篇: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制度
1、实行成本考核制
1.1由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成本人为超耗视具体情况按百分比扣除项目经理奖金;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即工程成本降低了则按百分比一次性奖励项目经理。
1.2成本控制目标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工程部内成员。
1.3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工程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工程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成本节约了则所节约成本的2%作为奖金奖励给相关人员。如果成本超耗且是人为超耗则按超耗成本的1%扣除奖金。
1.4施工前,做好项目成本预测和计划。
1.5定期召成本分析会。主要分析内容为:
①现场已完工程量,监理已签字工程量。
②人工消耗及费用,未来一周的每日用工计划。
③材料消耗、运输费用,周转材料,修旧利废,材料节超情况及原因,未来一周材料需用种类及数量。
④机械费用发生额,维修折旧费用,未来一周机械需用种类及数量。
⑤对费用控制提出整改措施。
2、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
2.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施工员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
2.2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特别是石材材、木材、砂石等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
2.3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
2.4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施工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施工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奖惩挂钩。
2.5对部分材料实行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2.6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使用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
2.7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2.8对于周转材料在每项工程中的成本摊销方式,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成本核算: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计算的供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量。
周转次数:指新的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到这部分材料不能再提供使用的使用次数。
损耗率:指周转性使用材料,在某项工程中,根据使用的频繁程度、工程对象特征、工期长短等情况,制定的该部分周转性使用材料在该工程中应计取的材料摊销的数量。
3、劳动力资源管理
3.1在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根据用工计划计算人工费。在开工前与民工负责人商议此份用工计划,做到民工负责人心中有数。
3.2项目经理根据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事先拟订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并提交上级领导审查。根据民工使用成本目标向生产副总通告人工费拨款计划。工程完工后,人工费在事先拟订的目标基础上降低了,则将节约资金的1%奖励给相关人员。
3.3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劳动力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每天早晨由施工员指定上岗民工数,指定的人数应与用工计划基本吻合,一天中视具体情况增加民工上岗。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工闲滞情况出现,降低人工成本。
3.4在施工过程中,应增强施工班组负责人的责任意识。调配民工、追究责任等问题,直接与班组负责人交涉。
3.5在施工开始前与班组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及承包书等,明确责任。硬质景观工程可采用各项施工工序由班组承包施工的方法: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施工工序定工期、定质量、定人工量,由民工分段承包施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管理中的许多麻烦,减轻了项目经理、施工员的工作量,同样达到了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3.6具体的人工费考核标准,先采取以上的管理方式待工程完工后对比几个工地的专人记工数成本和合同成本,分析其中的浮动额。便于调整合理的人工费定额。
3.7工程部人员也应该合理配置、加强管理。在工程经理向上级领导提交项目承包责任书的同时可以由工程部经理提出工程部人员配置计划,在不影响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由工程部经理自行安排工程部成员构成,特殊岗位必须有专人负责,其他岗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实行一人多岗。
3.8工程部内可引进竞争机制,各岗位负责人定期写工作总结上交项目经理。
3.9定期举行一些小的集体活动,以增进工程部成员之间的感情,锻炼大家的团队精神使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彼此,从而在工作中更好的协作、配合,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4、机械使用和管理
4.1由施工员每天记录所有机械使用情况。由电工对机械进行及时维修、保养。
4.2对于重要工序所使用的重要机械,在施工工序开始前由项目经理提出机械种类、数量及台班数。
4.3大型机械必须专人指挥,事前控制总台班数量。下达日台班定额。
第五篇:信息技术的成本造价管理论文
一、信息技术对成本造价提供了便利和优势
信息技术对成本造价的作用显而易见,即便利、高效,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各种信息,并且进行科学高效的检索,而且还可以动用各地的人力进行不同地域的信息采集和搜索,可以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使得消息的流通性增加,新政策的出现能够及时的被管理者所知悉,减少成本造价的政策影响因素,这些都使得成本造价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所以,信息技术对成本造价提供了便利和优势。
1.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大量集聚,有利于成本造价高效的定位信息
首先,信息技术在当代的流行,人们日常生活中信息的交流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渠道,大量的信息不断地通过信息技术呈现于网络,信息技术使得来自不同地区的信息得以积聚,同类性质的信息的集聚给成本造价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使得成本造价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成本造价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筛选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可以运用数据库录入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也可以运用信息检索技术科学、快速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技术,这使得成本造价者在信息的搜集上面,大大的节约了时间,这便为成本造价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那就是效率上的提高,资金上的节省,在当今,成本造价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使用。
2.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成本造价提供了便捷,节省了人力、物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搜集方法,不再依靠人力搜集信息,这便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不再依靠动员大量的人力去进行不同地区的信息搜集,因为信息技术使得各种资源共享,即使处于异地,也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技术,这样就可以实现标准化信息的使用,并且减少了很多重复的信息搜集步骤,并且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每个地域的信息都可以广泛的传播运用,为成本造价节省了大量的成本,成本造价的管理缺少了信息技术便会变得十分低效率,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成本造价提供了便捷、节省了人力、物力。
3.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消息的流通性提高
成本造价也有一定的政策管理,国家会有相应的政策不断出台,行业间也会有不明文规定的行业政策的更新,信息技术使得成本造价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收到新政策信息,这也为成本造价者在造价时避免出现与政策相违背的情况出现,这也使得成本造价的效力有所提高,并且可以促使成本造价管理规范化的实现。
二、如何更加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在成本造价中的优势
1.建立完善的综合信息技术库
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库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录入最新的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因此,必须要有完善的系统,完善的系统可以有多种形式,一是网站,一是网络数据库,还有其他系统也可运用于信息技术的搜集,网络数据库的开发使用可以使信息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更新换代,并且可以为各地各种管理者提供强大的数据资源,网站的开发运用也可以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数据共享提供了便捷,所以,建立网络数据库十分重要。
2.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造价控制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造价,而这种效果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信息技术的母体网络便是十分重要的成本造价控制工具,企业通常会建立自己的局域网络,在局域网中实现会议、意见、座谈等的召开提出,改变了传统的会议模式,这样的内部交流模式与外部沟通模式使得成本造价更加高效便捷。成本造价可通过信息技术网络获得符合自己企业或公司的信息技术,并且高效便捷,因此,企业可以访问信息技术网站,或者加盟一些权威的信息技术网站,以此来获得最新最高效的信息技术。
3.加强各区域、各团体的社会协作,创造共赢价值
区域间的社会协作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资源共享有利于企业资源搜索的效率的提高,社会协作可以打破区域的限制,通过不同地区的信息搜集员搜集信息后,共享于网络,便可使其他区域的信息使用者同样可以使用到自己区域的信息,这使得个个区域的效率都有所提高,资源共享的作用将对成本造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降低了信息采集的成本,同时,节约了成本造价的费用。信息采集不再依靠传统的方式即依靠大量的信息采集员去往各地采集信息,这便大大省去了人力负担,同时节约了时间,使得整个工程或项目的运转速度加快,整体效率都有提高。
三、结束语
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出现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各行各业都需要信息技术的运用,那么成本造价也不例外,成本造价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成本造价管理上也越来越明显,庞大的资源,便捷的科学搜索方式,快速的检索性能,都使得成本造价的速度和效率有所提高,因此,信息技术对成本造价管理的支持作用不可或缺,离开信息技术的成本造价管理将会失去优越的竞争力,所以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对成本造价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成本造价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