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事在人为”,有“人”才能有“为”。村党支部没有机关,关键就在一个支部书记,带头人的作用更突出。各级党委要把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要抓选拔。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是核心之举。一要有民主办法。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进一步落实群众“四权”,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程序和办法,真正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响好的优秀党员,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能人党员,有热情、有知识、有见识的年轻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拔的社会公信度、群众满意度、组织认可度。二要有开阔视野。要突破“限定村内人选,固定本村任职”的思维定势,打破地域、行业、城乡、身份界限,把选人的视野放大到统筹城乡的背景下,既可在本村现有人才中选拔,也可从在外的能人中引进,既可从上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也可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还可积极探索村际交流、跨村任职等做法,做到选准一人、带动一村、辐射一方。三要有长远观点。在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的基础上,着眼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下功夫培养后备力量,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源头上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村支书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的问题。
要抓教育。教育培训要着眼于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去冬今春将村党支部书记全部集中轮训一遍、每年累计参加培训不少于7天的要求,形成长效机制。各地要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注重整合资源,重点解决好培训经费、师资力量和阵地建设等问题,发挥好远程教育站点、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技推广机构等的作用。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年龄村党支部书记的特点,使教育培训更贴近基层干部素质状况、贴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贴近基层工作重点难点。要注意理论与实际、思想与方法、普遍性与针对性、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创新多样化、开放式、高效率的培训模式。要坚持务实管用,围绕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执行政策能力、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开展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的成效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使村党支部书记真正成为发展一方经济的排头兵、富裕一方百姓的领头雁。要特别重视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他们开展党性教育,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积极维护党中央的决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引导他们乐于奉献、敢于牺牲,把村党支部书记真正培养成为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好队伍。
要抓保障。解决好村干部待遇保障问题,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需要;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2009年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保障村干部待遇,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以保障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为主要精神,要求实行“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提出要“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省委对村干部待遇也非常关心,2007年出台省委10号文件,提出了切合我省实际的保障标准,在职村干部每月不低于200元的误工补贴,对符合“四项条件”的离任村干部予以生活困难补助。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出台积极的政策,确保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落实到位。各级党委务必高度重视,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不讲条件、不讲困难、不得拖延、不打折扣,尽快搞好测算,安排配套资金,确保得到兑现。同时,对办理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组织体检等要求,对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和进行表彰奖励等意见,要结合各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之心、关爱之情,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要抓监管。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以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和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等为重点的管理监督制度,督促他们认真履职,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监督管理,既要靠自上而下的组织行为,又要靠自下而上的民主力量,通过乡镇定期考核和群众民主评议,对任务完成差、工作作风差、群众反映差的及时进行调整。要将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管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教育本人、警示他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认真处理好村党支部书记与其他村干部的关系,在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同时,统筹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整个村干部待遇保障、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激发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使村干部队伍真正成为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家园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要切实关心乡镇干部,注重培养使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使整个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充满活力。?
三、要书记亲自抓
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必须抓书记,也必须书记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基础工作,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最关键是各级党委书记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切实履行职责。
要强化管党意识。党要管党,体现了党对自身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和任务的自觉认知。只有强化管党意识,抓党的建设才会有高度的自觉和强大的动力。从党委书记职责看,赋予了一岗双责,一方面党委书记是当地执政团队带头人,要抓发展抓稳定;一方面党委书记是当地各级组织的领导人,要抓好党的建设。“郡县治,天下安”。抓党的建设,县一级同样非常关键。县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是承上启下、沟通条块的枢纽。县委处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第一线,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抓好党的建设。要牢固树立“抓党建也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出了问题就是渎职”、“不抓经济会误大事、不抓党建会出大事”的理念,防止和克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抓经济建设内行,抓党建工作外行”的倾向,更加自觉、主动地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重要的政治职责,毫不动摇、毫不含糊地抓好责任落实。要带头抓工作部署、抓工作指导、抓投入保障、抓考核评价、抓成果运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阵地、有制度、有考核”。
要完善责任体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很高、任务很重,单纯靠党委部门尤其是党委组织部门抓,工作力量有限,要注重在完善责任体系上下功夫,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在横向上,各级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省里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市州、县市区党委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配备必要工作力量。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作出的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办理村支书基本养老保险、组织村支书体检等新的部署,更加需要各级财政、发改委、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与党委组织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落实。二是在纵向上,要把“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抓手,把县、乡、村三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努力做到联责任、联目标、联奖惩,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项项有成效。同时,要跳出“就农村抓农村,就基层抓基层,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定势,按照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的要求,以“万个部门帮村,万名干部驻村,万家企业联村,携手共建新农村”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机关部门、高校、企业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的优势,帮扶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强化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社会责任,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健全工作制度。基层组织建设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抓基层组织建设要有热情,更要讲科学;要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更要抓好长期制度建设。基层党建工作时冷时热、时松时紧和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不愿抓、应付抓的问题,也有不会抓、抓不好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靠制度最有效,也最长效。要建立起一套明确具体、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明白“必须抓”,知道“怎么抓”,明确“抓什么”。当前,重点是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定期报告、专项述职和联系点制度,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健全制度是基础、确保落实是关键、保持长效是根本。每一项制度出台后,都要有督促、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估,真正做到执行制度不变通、不走样,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向更科学、更严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要解决突出问题。解决突出问题,是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是取信于民、凝聚民心的现实要求。今年3月和9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转入第二、三批。参加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工作大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越直接,问题和矛盾可能就越多,群众的反映可能就越强烈。只有下决心解决突出问题,并且真正使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坚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既注重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也注重解决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既注重解决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又注重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制度机制问题,一件一件地解决,一步一步地推进。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持以基层组织强不强、干部作风好不好、发展环境优不优来衡量和检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努力形成干部健康成长、事业兴旺发达、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基础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第二篇:辽源创新社区警务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2)
辽源:创新社区警务打牢社会管理根基
发布时间:2011-10-12 09:40:0
3编者按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是公安机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坚持公安工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社区警务建设实践中,建好社区警务室并使之扎实有效,是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基础工作。但在近年来的实践中,由于社区警务室功能定位不统一、运作不一致,导致不少社区警务室出现“社区民警沉不下去”、“有警无室”和“人在心不在”等问题。吉林省辽源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通过优化队伍、加强保障、明细职责等创新举措,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社区警务室建设制度,使社区警务室在社区警务战略中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法制日报报记者 雷晓路 徐强 张亮
今年年初,吉林省辽源市公安局党委作出一项决定:按照“最适合做社区工作”、“最擅长做群众工作”、“最愿意做社区民警”3条原则和标准,重新选拔、配备社区民警,切实优化并激活社区民警队伍。
“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没人愿意当社区民警的局面,提 1
高社区民警素质。”辽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刘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局面是否得到改观?社区民警队伍素质有没有提高?《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辽源市采访时找到了答案。
“片儿警”享政策倾斜
刘志成,辽源市公安局西宁分局刑警。今年单位组织的一场岗位竞聘让当时在南方执行抓逃任务的他急得坐不住了,连夜把竞聘书传真到分局,请求参加竞聘。
这场让刘志成“坐不住”的竞聘就是辽源市公安局开展的社区民警岗位竞聘。什么原因让一名刑警急着竞聘“片儿警”岗位?刘伟告诉记者,为了吸引和鼓励最适合做社区工作、最擅长做群众工作、最愿意做社区民警的人才沉到社区,他们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行社区民警单独的职务晋升序列。规定社区民警职务晋升不受职数限制;社区群众认可、成绩突出者可以破格提拔;担任社区民警满10年,没有违法违纪的,给予副主任科员待遇;符合条件的给予主任科员待遇。二是让社区民警参加社区民主选举,当选后担任社区副主任。三是实行“一区一警”并配备辅警。四是对社区民警实行单独考评奖励,奖金由市公安局每年纳入支出预算。
“这些措施出台后引起很大震动,许多民警和刘志成一样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书。”刘伟介绍说,经过一周的竞聘、选拔,市区51个社区、53个社区民警岗位全部配齐。其中,6人原是治
安民警,4人原是刑警。社区民警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1岁降到40岁,总人数比原来的111人减少了一半多。
虽然社区民警的数量少了,但其个体素质、整体素质、工作成效却大幅提升。
作为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盛世花园小区建楼55栋,庞大的规模和开放式管理让这个小区成了当地社会治安“老大难”,西宁公安分局曾每天轮流向这个小区投入民警和辅警30人以上,但仍是打不胜打、防不胜防,发案率居高不下,群众意见强烈。“光见警察上,不见案件下,曾是这个小区真实写照。”刘伟说,自从实行一区一警工作制度以来,民警加辅警只有14人,盛世花园小区却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片儿警”搬家进社区
在辽源市西宁街齐宁社区,落成3年的隆基宝典小区漂亮整洁的楼宇和小区外面的几栋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楼形成鲜明对比。共用一条路、相隔不到20米,去掉雕花铁栏围成的院墙,小区居民与外面老楼的住户就是邻居。而这隔墙相望的“邻居”却一度因为进出小区矛盾不断。
社区民警赵启鹏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双方代表开了一次座谈会。“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一番耐心撮合,让这两个小区的居民尽释前嫌。如今,在两个小区之间,社区民警专门协调出来一块共用休息场地,平时没事,两个小区的居民经常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唠上两句。
指着警务室外不远处的一栋住宅楼,赵启鹏告诉记者:“看,现在我家就住那栋楼上。”原来,为了让民警在社区安心工作、方便工作,使民警最大限度地接触群众、服务群众,辽源市公安局鼓励民警全家搬进社区。由各分局出资租房,安排民警搬到社区居住。
“现在,我真的是24小时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居住在这里了。”赵启鹏笑言。
同时,辽源市公安局今年投资89万元对全部社区警务室进行了建设和改造,使社区警务有了固定的阵地。另外,他们又投资300余万元,为各社区警务室统一配备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脑、打印机、照相机,开通了公安网和互联网,配备了警用装备和消防器材。
“片儿警”只种“责任田”
9月21日上午10时,记者在辽源市行政服务大厅碰上了为群众前来代办户口迁移手续的北顺社区民警王仲辅。
他指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户口本说,北顺社区最近刚搬来一位老太太,今年67岁,因行动不便,一直未能办理户口迁移手续。“那咱就替老太太跑一趟呗!”
刘伟告诉记者,辽源市公安局在实践中认识到,社区警务做得不到位,关键原因是社区民警没有真正沉下去,而沉不到底的主要原因就是社区民警职责不明晰,工作负担过重。过去,社区民警的工作是“大杂烩”,“上边千条线,穿这一根针”。民警常年
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忙得团团转,没有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家田”。
鉴于此,辽源市公安局明确了社区民警“四不做”原则和“四做”职责。“四不做”是:不承担打处任务,不办理刑事案件,不办理治安案件,不参加非警务活动。“四做”是:做好服务和管理实有人口工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做好情报信息工作,做好群众工作。与此同时,他们还制定了社区警务室便民服务9条措施,其中的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群众,为群众代办户口、身份证,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项目深受群众欢迎。
“这都是咱分内的活儿。”临别,王仲辅平静地说,“社区民警就是要把群众工作做好,让群众满意”。
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责任编辑:李倩倩)
第三篇:领会精神实质,打牢思想根基
王洪尧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听了以后很受震撼、很受教育。习主席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十分关心,多次亲临部队视察指导,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
刘晓江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从维护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从防范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面对安全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角度,阐述了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深刻指出“中国梦”与“强军梦”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长才代表:习主席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我们要将此作为统领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要把强军目标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现实要求搞清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要把贯彻强军目标的措施搞扎实,持续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要把党委机关聚焦强军目标的作用发挥好,一级带着一级干,把强军目标落实到每个官兵的具体行动上。
陈国令代表:习主席在科学总结近年来我军建设发展的成绩经验基础上,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对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了深层次思考,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是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我感到,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就是要进一步认清形势任务,明确目标方向,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李世明代表: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要在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切实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关于国际战略格局和我国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上来,统一到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关于我军建设现状的科学分析上来,统一到习主席对军队建设的各项要求上来,凝聚成实现“强军梦”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
张展南代表:富国和强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两大基石。作为军人,要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阔战略视野,科学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以大国军人的抱负眼界和责任担当,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党委工作指导、部队全面建设和官兵思想中立起来。
张余亭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充分体现了对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思考,展示了统筹推进“中国梦”与“强军梦”的坚定决心。具体到我们第二炮兵部队,就是要按照全面建
设的思想,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贯彻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
钟志明代表: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受教育鼓舞,备感责任重大。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听党指挥是灵魂,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首要的是在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上下功夫,确保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成为广大官兵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侯继振代表: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着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着眼适应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强军目标,就是建立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习主席的讲话,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主题非常鲜明,意义非常重大,蕴含了重要的治军建军思想,是新形势下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遵循。
宋普选代表:习主席强调,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习主席的这一重要思想,抓住了部队建设的根本,为抓建基层提供了基本遵循。
秦卫江代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中国梦”,“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是我们的强军目标。作为军队来讲,应该始终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
意识和使命意识,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军队全面建设。汪建新代表: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讲到军队要增加使命感、责任感的时候,对战略机遇期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我觉得维护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军队要积极主动作为,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李志坚代表: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到政治立场特别坚定。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领官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指示,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上级的决策指示落到实处。
第四篇: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
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
——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为谁谋利、替谁掌权,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回答的问题。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正因此,如何不断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永恒课题。回答好这一课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紧密结合群众的要求、时代的呼声,认真学习增强宗旨信念,与时俱进提高执政能力。
回顾历史,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从三湾改编到延安整风,从三讲教育到先进性教育,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党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注重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学习教育,注重提升为人民服务能力的学习教育。正是自觉的学习和自我修正能力,让我们时刻准确把握了世情国情民情,不断打牢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铸就了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为我们赢得事业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当今中国,新的时代条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改革深水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迫切需要我们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实现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和扩大推动事业前进的群众基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特征。但把党的宗旨转化为每一名党员持之以恒的自觉追求,把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并非易事。只有不断在学习中深化、在教育中强化,这些特质才会融入广大党员干部的血液,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引领未来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价值观、历史观、执政观教育,在思想和组织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通过学习增强宗旨意识、提高服务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怀着对人民群众的谦卑与敬意执政用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实现党的宗旨信念添砖加瓦。
加强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最终目的。日益多元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使群众工作的内涵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以人民为师,才能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提升政治智慧,增长执政本领。只有在加强学习中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第五篇: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学习材料
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学习材料
(2009年8月 日)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也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基层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江泽民同志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放松或削弱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势必会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执行,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形象或威信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三农”工作面临困难最大的一年,这更需要我们重视抓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大,农村保增产、保民生、保稳定的形势更加严峻,这更需要有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来带领,更需要村民委员会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自治作用,搞好为民服务,促进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在这种形势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把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因为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1 贯彻落实,只能通过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来进行。这也充分说明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坚强、稳固,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服务村民的作用,就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有利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引导农民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紧密联系各地各村的实际,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解决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把以村委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
二、进一步明确村民委员会的性质、职责和任务
(一)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这个规定明确指出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特征。首先,它明确了村民委员会是一个基层的、群众性的、自治的组织;其次,它明确了这个组织的功能是由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个性质从理论和实践上界定了村民委员会具有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特点。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基层性。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的基层组织,它不是全国性的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组织,也不是省、市、县、乡有级别层次的组织,而是乡镇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行政村的村民组织。
第二,群众性。说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群众性组织,主要是因为它不同于我国那些国家政权机关具有行政权力,也不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而是由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一种社会组织。
第三,自治性。说它具有自治性,是从它的活动功能来说的。所谓自治,就是由本村的村民自己组织起来,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这个组织形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种尊重和落实村民自治的措施,就是尊重和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是村民委员会的本质和核心。
第四,法定性。所谓法定性,是指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只能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规定选举产生,并在政策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自治活动,村民不能离开法律的规定自行组织村民委员会,各项自治活动和村规民约,不能超越或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职责
村民委员会的职责是:⑴处理全村日常事务工作;⑵对村民会议负责并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⑶根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组织和开展全村各项群众自治活动;统 3 一领导和协调所属各专门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工作;⑷村民委员会决定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要坚持群众路线,凡涉及本村村民利益的问题,都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不能由少数干部独断专行;⑸按照规定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接受村民群众监督;⑹协助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任务
村民委员会的任务,是由它本身的职责和性质决定的,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处理有关本村的各项事务:
1、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调解民间纠纷。
3、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生产、供销、信贷、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
4、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利和利益。
5、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协助政府开展各项工作: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依法 4 履行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2、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包括落实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签订和兑现经济合同,扩大生产建设门路,为村民的产、供、销提供技术、信息等系列化服务。还要做好优抚、救灾救济和计划生育等工作。
3、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三、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要充分认识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领导的重要性,坚持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十七大报告又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机制”,把村民自治机制改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它的范围更广泛了。而且,它的前提都始终是必须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从村民自治的实践看,党组织的存在及其领导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民群众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有自己的先进组织来代表,在农村,只有党组织才能超越家庭血缘观念,以科学的理论和世界观为指导,代表和实现绝大多 5 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了党组织的领导,村委会难免会演变为落后群众的组织,农村的各种落后势力不但得不到抑制,而且会支配农村社会。这样,村民自治就会发生畸变。因此,要使村民自治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
(二)要清醒认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是党组织的责任,不断创新党组织的领导方式。
从实质上来看,共产党的执政本质与以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的发展目的是一致的。党的执政本质要求党既要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经济利益,又要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政治利益,既要保护人民的经济利益,又要保护人民的政治利益。也就是说,党组织不但要带领人民群众走上物质富裕的道路,还要领导和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不断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是党组织的责任。在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中,村党组织要创新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在科学领导村委会开展“四个民主”中下功夫,依法依规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三)要深刻认识村民自治的巨大价值,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
村民自治制度推进30年来的实践证明了它的巨大价值。一是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民主政治发展;二是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 6 定;三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四是推进了我国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从我市的情况看,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也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民主选举逐步普及,广大农民有序参与,民主气氛越来越浓。从1996年试点开始,我市已举行了五届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和要求,我市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程序一届比一届规范,村民的民主意识一届比一届增强,选民参选率也一届比一届提高。
2、民主决策结合实际,村务大事村民作主,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市的村级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对村委会、村党支部和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职权范围、决策程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村务决策的内容和程序。
3、民主管理逐步规范,村务管理公开透明,有章可循。为保障村干部和村民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实现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我市重点抓了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目前,已建立健全各项村级规章制度有20多项,全市1074个村全部制定或修订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内容,规范了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
4、民主监督机制逐步健全,村委成员敬业清廉,农村基层组 7 织充满活力。据统计,全市1074个村都建立了村务公开栏,村务管理的各项事务都已纳入了民主监督的范畴,农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基本都能交给群众讨论。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民主评议村干部的制度,切实加强群众对村干部的监督。结合年终工作,每年对村“两委”成员的工作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民主测评或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在公开栏中公示,促进了村干部勤奋工作,认认真真为村民办事,清清白白当好村干部。
总之,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明显的。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比如,各地的民主政治发展不够平衡,有的村的村务公开透明度不够,公开内容不齐全,公开程序不规范,公开时间不及时;有的地方村民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农村群体性上访事件仍有发生;有的地方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有的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对新知识、新事物反应迟钝;有的没有从行政管理的角色定位中转换过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本领不大,方式方法陈旧,按***惯处理村务。这些都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尤其是在加强民主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以发展基层民主为契机,根据新农村建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不断深化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加强和改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 8 民主监督,推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四)全面把握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证农民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中当家作主为目标,以不断提高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为保障,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基层组织建设为关键,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党委总支)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以村民委员会为重点的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加强指导和规范各项自治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各种基层组织和干部引导农民当家作主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民主实践的素质。建立健全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管理民主体系,力争达到民主选举公正公平,民主决策科学规范,民主管理有章有序,民主监督真实有效的村务管理民主运行机制,使“村民自治”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机制更加完善,领导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显著,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当家作主。
结合贵港市的实际情况,在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工作中,当前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民主选举工作,让村民民主选举当家人,使村民真正享有对村干部的选择权。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基层民主最重要的基础,是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和自治区的《实施办法》,经过五届的实践,村委会民主选举已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逐步实现了常态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最近,中央已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就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有关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个文件是指导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权威性重要文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只有让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选举他们的当家人,这样才能使村干部增强对组织、对村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靠制度保障农民当家作主,使村民对村务决策和管理有直接参与权。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要使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真正成为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能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去,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做保证。制度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中具有根本保障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工 10 作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1、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重要的事项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策,不能由少数干部说了算,要让村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这种合法的途径,直接参与到村级事务的管理中来。
2、要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实行村民民主理财。村级财务是村民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村级财务管理不严,账目不清,是引发干群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保证村民群众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全面推行和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制度,使村民对村干部的行为享有直接的监督权。推进村务公开制度,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强化群众监督的有效抓手,它事关农民经济利益的维护、民主权利的保障,事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全力推进,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制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1、要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切实做到全公开。按照“高透明、高质量、长效应”的要求,完善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坚持公开制度,提高公开质量,力求使村务公开工作达到“五规范一满意”的要求。各村要从村民普遍关心的和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由事后性公开向全方位、全过程公开发展,11 由间接性公开向面对面直接公开发展,由单兵推进的村务公开向县乡村三级联动整体推进的方向发展。
2、要突出重点,确保群众参与,切实做到真公开。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重点,要采取有力措施,公开财务预结算、财务收支等情况,建立定期财务审计(清理)制度,聘请财务审计(清理)监督员,发挥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要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努力做到收支、审核、记账、公开和建档五统一,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从机制上杜绝村级财务可能出现的“乱收乱支”现象。通过不断提高财务收支的透明度,确保财务公开的内容真实、公正和可靠,取信于民,真正落实“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3、要改进工作方法,加强上下联动,切实做到常公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工作,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各乡镇要严格奖惩制度,把村务公开的执行情况纳入对村两委班子的考核范围,明确每个班子成员在村务公开中的具体内容和职责,并制定明确的考核奖惩标准,将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相挂钩,定期向各村通报村务公开情况,以此推动村务公开工作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取得实效。
4、切实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今年3月份,中央召开了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2 全面部署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的治理工作,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何勇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是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
(四)强化监督力度,靠措施保障农民当家作主。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行民主管理的保证。失去监督的管理,是产生腐败的温床;缺乏监督的村支书、主任,最容易产生腐败。根据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对“村官”职务犯罪的统计情况看,七成落马的“村官”是支书或主任,“村官”职务犯罪90.4%发生在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环节,是在没有监督,没有民主的管理中发生的。
近几年,虽然各地都进一步加大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法制宣传教育,但农村中法律意识依然比较淡薄,有的地方村干部不愿意接受村民监督,有的村民也不懂得应怎样监督。村民自治在个别村成了“村官自治”,一些“村官”打着村民自治的旗号,大行独断专行,贪占挪用的违法行为。有的“村官”权力过于集中,所有支出全凭一人说了算,无论是村支书“一支笔”,还是村主任“一支笔”,都是实行“家长制”的理财方式,所谓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都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在实际操作中不规范、不执行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逐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堵塞漏洞。
在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民主管理工作中,必须实行有效的监督。有力的监督是履行民主权利,保障决策事项得到顺利执行的保证。为此,要从两个方面去抓好监督的工作:一方面要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监督决策事项的执行。另一方面,要创新监督机制,建立监督网络,保障决策事项的落实。为保障民主决策事项得以落实,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一是县级监督要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视察和执法检查以及纪检、组织、民政等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督促检查,检查到乡,抽查到村,同时还通过对乡镇进行考核,督促乡镇加强对村级民主决策及其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二是乡镇监督主要通过进村检查公开栏、会议档案、决策记录及各种资料,同村民座谈了解情况,并通过设立举报箱,开通监督电话等,监督村干部抓好决策事项的落实。三是村级监督主要是通过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清理监督村财收支情况,监督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听证会和村务公决等事项的执行情况,有条件的及时向村民反馈。通过县乡村三级多渠道的监督,形成一个上下左右、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监督网络,使民主决策的事项真正得到执行和落实。
(五)深化民主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的推 14 进和民主管理实践的有序进行。要结合已经开始的“五五普法教育”,努力深化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教育。一是要着力教育和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学会按民主决策程序办事,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的事务。二是要着力教育和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素质,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三是要着力改进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在喜闻乐见的丰富活动和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中受教育,在学习教育中提高民主意识和法制素质。
(六)培育树立先进典型,促进民主管理的全面发展。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幅射和带动作用,这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在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民主管理工作中,要结合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培育建成一批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区)、模范乡镇和模范村,培育树立一批民主管理的先进典型,以村促乡,以乡带村,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把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工作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