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妇联关于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管理服务的调研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01:1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市妇联关于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管理服务的调研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市妇联关于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管理服务的调研与思考》。

第一篇:xx市妇联关于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管理服务的调研与思考

XX市妇联关于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管理服务的

调 研 与 思 考

近年来,留守妇女儿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全面掌握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状况,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在管理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方面的工作情况,市妇联结合当前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一方面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妇联组织开展专项调研,一方面成立调研专班,深入到市妇联“三万”活动联系点郧县柳陂镇的刘家桥村、舒家沟村、亮子湾村和鹏儒村,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组干部、学校老师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留守妇女儿童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关于留守妇女问题

1、基本情况

经统计,全市共有妇女人口166.7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妇女15.5万人,占妇女人口总数的0.9%,全市共建有乡、村留守儿童服务站106个,招募爱心妈妈8650人。建立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项目3个。通过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留守妇女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之中,而这一压力也正是导致她们“留守”的重要原因。目前留守妇女的基本特点为:一是年龄结构偏中年,30岁以下的占13.2%,30-40岁的占53.8%,41-50岁占23%。二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占76.9%,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占23.1%。三是技能特长普遍单一,70%的留守妇女仅靠养殖生猪、耕种土地和打零工挣得收入,缺乏致富技能。四是婚姻状况堪忧,由于丈夫外出打工造成夫妻交流减少,有的丈夫甚 至好几年不回家夫妻感情仅靠电话联络,有的夫妻一年打不了几个电话,导致夫妻感情淡漠。五是对子女教育困惑,许多留守妇女对子女教育缺乏相关知识和教育新观念,仅满足于孩子吃饱穿暖,对学习帮助和心理疏导上缺乏关注。六是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留守妇女最多的娱乐便是串门聊天,看看电视,偶尔打打麻将,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

2、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市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主要表现为三重、四少、五偏:

三重:体力劳动重、抚养任务重、精神负担重。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料理家庭事物,又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妇女中需要赡养1-2位老人的占85%,需要照顾1个小孩的占59%,需要照顾2个孩子的占37%。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承担近3亩土地的农业生产,有的还饲养了3头左右的生猪养殖,有半数以上的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希望过上稳定的家庭生活”。多数留守妇女忍受丈夫长年不在身边的孤独、空虚、焦虑、压抑和无助,生活中缺少关爱,感情上缺乏慰藉,精神负担重。

四少:世面见识少、经济收入少、夫妻见面机会少、社会活动少。留守妇女围着田间转、围着老人转、围着孩子转,留守妇女的经济收入在家庭实际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大大的减少了接触外界的机会,导致世面见得少、社会活动参加的少。有的丈夫一年甚至几年回来一次,一个月甚至更久才打一次电话联系,而留守妇女由于经济、家庭等限制,也很少会进城探亲,农民工也没有探亲假,夫妻双方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五偏: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教育子女偏困、身体心里 状况偏差、内心情感偏空虚。留守妇女多集中于35-50岁的中年女性,31—50岁的占76.8%,这些留守妇女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由于文化偏低、劳动负担重,她们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仅能满足孩子吃饭穿衣的基本需求,对子女的教育出现“重养缺教”现象,同时孩子缺少父爱,家庭角色缺位,导致这些家庭子女出现了“留守儿童”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60%以上的留守妇女表示子女教育问题是她们生活中最大的困难;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荷,留守妇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农业、畜牧业生产上,放在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上,无暇或无经济能力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之缺乏自我保健意识,这个群体普遍存在卫生保健较差的现象,调查显示,45%的留守妇女患有妇科病;16%的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妇科病;20 %的患病妇女没有钱或没有时间治病,还有15%的妇女近五年从未检查过身体。

3、留守妇女的需求和愿望

一是帮助增收致富,实现夫妻团圆。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家庭选择让丈夫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来维持生产生活开支或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可以在家乡创业,或在家乡有机会找到工作,绝大多数的留守妇女是希望丈夫能够陪在身边的,因此,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她们最大的愿望。

二是丰富文化活动,提高能力素质。调查显示,有55.2%的留守妇女没有参加过相关部门举办的培训,其中想参加而没时间的占31.3%。没有接受过培训的留守妇女中,有97.9%的表示希望参加相关培训。从调查情况看,有44%的留守妇女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的生产,所以在培训内容方面,留守妇女更加倾向于学习能够用于实际生产实践活动的实用技术。在举办的培训活动中,农业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最受欢迎,其次是家庭教育及健康知识等方面的讲座较受欢迎。

三是希望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和帮助。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妇 女特别希望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是: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和致富项目、信息,维护农村留守妇女合法权益,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举办教育子女和处理家庭关系方面的讲座等等。

(二)关于留守儿童问题

1、基本情况

经调查,目前我市有农村留守儿童11万人,其中0—6岁的留守儿童有5万余人,占总数的45.5%;小学和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有5.5万余人,占总数的45%,高中阶段的有8000余人,占总数的7.3%。这些孩子中由隔代抚养的有7万余人,约占63.6%;亲属寄养的有1.2万余人,约占总数的10.9%;学校寄养的有2.3万余人,约占20.9%;其他抚养方式的约有5000人,约占4.6%。这些儿童大都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思想的可塑性较强,对周围事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由于长期无法得到父母亲情的抚慰及正确的引导,导致亲子关系松散,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及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1、留守儿童生存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亲情关爱缺失,心理缺“疏”。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响,出现固执、冷漠,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不关心自己,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

二是家庭教育缺乏,品德和学习缺“导”。据调查,在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的占60%多。这部分孩子的隔辈家长年纪普遍偏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祖辈抚养较多地是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还有一部分 “留守儿童”由其叔、伯、姑、姨、舅等亲戚监护,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愿严格管教。还有一少部分的孩子是自我监护,“留守子女”自我监护,其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助长了放任自由,学习上无人督促和家庭教育的缺乏,使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知难而退,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行。

三是学校的责任重大,管教缺“力”。周一至周五,学生在校可由学校或老师管理,但是一到双休日,老师就鞭长莫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而且许多“留守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充满逆反心理,加上现在加给教师的各种责任也太多,学校老师不敢过于要求严厉。有的学校对“留守学生”由指定老师管理或实行“托管”,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也感很为难。

四是社会不良习气影响,安全缺“护”。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网络的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去玩电子游戏,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淫秽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面临拐骗、打架、斗殴、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3、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父母外出务工而子女留守。XX是67万农民工的出发地,养家糊口的重任和异地谋生的潮流让他们毅然选择了外出务工,同时城市偏高的借读费、跨片费、房租费等较高的生活成本,造成子女跟随务工父母进城就读存在困难。

二是父母对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之间的认知度失衡。农民外出打工首先考虑的是解决生存和生活问题, 子女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他们足够的重视,认为吃穿给够了就行,其他就无所谓。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 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不能在精神上、心理上、生理上充分给予他们关爱和指导。

三是农村学校缺乏心理课程设臵。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 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 基本没有心理教师, 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留守儿童急需的教育更是廖廖无几。

二、在为留守妇女儿童服务方面妇联组织所做的工作

1、广泛开展培训服务,推进妇女就业创业。各级妇联组织始终坚持把妇女技能培训与全市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与劳动等市直部门联合开展各类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意针对农村留守妇女科学设臵种植、养殖等科技培训,提升留守妇女的致富技能。为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实施创业计划,在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中,坚持农村留守妇女优先原则,为她们创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惠及妇女民生项目的争取和投入。

2、积极争取惠及广大妇女儿童的民生项目,为留守妇女儿童做好事办实事

一是建立关爱活动阵地。以社会力量资助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多渠道募集资金,依托乡、村级办公场所和学校积极创建省、市级留守儿童服务站,目前,已争取各方建设资金176.2万元,已建立乡镇以上留守儿童服务站36所,“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项目”3个,开通亲情热线117条,组织“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 童”8650多人。去年,市妇联在办公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还挤出了3万多元资金建立了六所村级服务站。二是积极落实惠及百万农村妇女的“两癌”普查项目,目前,全市已有36万农村妇女接收了“两癌”检查。向全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申报“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争取到了价值48万多元的南京依维柯医疗救治援助车三辆给了丹江、房县、竹溪的妇保院。

3、倾情关注弱势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一是多方募集资金,实施“春雷计划”。近十年来,经多方筹措,各级妇联共募集“春雷计划”资金145万多元,资助小学生2180名,中、高中女生679人次,大学女生36人次。二是“恒爱行动”助孤残。向恒源祥公司争取 “爱心毛线”400多斤,400多位爱心妈妈爱心编织,帮助孤残儿童温暖过冬。

三、对留守妇女儿童服务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很多农民外出打工目的事为了生活的更好,而本地没有提供的岗位,只有靠外出打工。所以只有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才能给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一个发挥能力,增加收入的机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妇女儿童。

2、成立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充分发挥妇女群体自身互帮互助的作用。各地应因地制宜组建互助小组,实现留守妇女在生产上互相帮扶,精神上互相安慰,缓解留守妇女过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增强留守妇女安全感。

3、要把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慰、安全有保。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臵状况,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4、广泛开展“留守家属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各相关部门要 关注 “留守妇女儿童”的精神生活,着力改善文化娱乐设施、丰富文化娱乐内容。妇联组织要依托“妇女之家”、妇女培训学校等活动阵地,积极调动、发挥妇女文艺骨干作用,组织开展家庭才艺展示、扭秧歌、赛歌会、母子读书竞赛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鼓励她们参加秧歌队、锣鼓队等农村艺术团队,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可以融洽邻里关系,形成互学、互助、知荣明耻,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她们精神有所归依,对做的较好的有特色先进村镇要及时推进、顺势而为并总结推广。

5、在关爱留守儿童上,学校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要强化学校的监管力度。建议各地大力开展农村中小学“寄宿”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学校要健全关爱留守学生的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情况。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重视办好农村家长学校、留守儿童服务站,定期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代养人联系沟通,交换意见,或者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和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监管网络。二是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提高监护水平、转变监护观念。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转变监护理念,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第二篇: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

中国家庭教育 | 时间: 2012-10-24 | 文章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成为农村的主体人群。“留守”使农村实际生活人口结构性失衡,引发了农村家庭的稳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是一个亟待关注和关爱的社会群体。破解农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日,凤城市妇联对全市21个乡镇区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结合市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召开乡镇妇联干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村入户与留守妇女儿童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凤城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总面积为5513平方公里,全市辖有21个乡镇区,201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其中妇女28.4万人,留守妇女16742人,儿童12万人,留守儿童2911人。

根据调查情况,目前市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在年龄特征。参与问卷调查的21个乡镇440名妇女中,30岁以下的大多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很少外出务工,60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8%。三是在留守原因上,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本人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

从此次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来看,目前凤城市共有2911名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东汤、石城等乡镇;留守儿童父母在本省务工的占总数60%,在外省务工的占总数40%。留守儿童中有53%由单亲监护,有35%由祖辈监护,有12%由其它人监护。留守儿童父母三个月回家一次的仅占46%,半年回家一次的占31%,一年一次的占23%,与儿童沟通经常的家长占66%,偶尔的占19%,不沟通的占到15%,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维系松散。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占15%;良好的占50%;一般的占35%;

二、现状及问题

(一)留守妇女

1、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家庭生产生活中的顶梁柱,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家庭中男性外出务工后,以前男性承担的一些责任转落到留守妇女的肩上,使得妇女在原有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责任。她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家中需要照顾老人和小孩,还要担负起家中农活,在家庭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家中主要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顶梁柱。被调查的留守妇女除农闲季节外,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留守妇女表示自己身体状况下降,体力大幅度透支。

2、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偏低,参政议政热情亟待提高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的约占八成,高中或中专文化的不到两成。其中,初中以

下文化的大部分只上过小学,少部分小学都未毕业。总体来说,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低,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在处理婆媳关系、邻里关系以及子女教育问题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一些新的农村生产实用技术接受起来也有一定难度。由于文化水平低,思想僵化,参政议政热情亟待提高。她们普遍认为参政议政是男人们的事,有的即使认识到了自己的民主权利,也仅仅停留在参与选举层面上,有的即使因为政策优势当上了候选人,也是抱着选上选不上无所谓的态度。

3、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具有与男子平等的经济地位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两部分,一是丈夫外出务工收入,其次是农村妇女在家务农收入。家庭总收入中,虽然丈夫外出务工能增加一部分收入,但农村妇女在家的务农收入也在家庭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经济支配方面,有80%的家庭收入主要由夫妻双方共同支配或留守妇女支配。

4、业余生活单调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平时基本没有娱乐活动,社会交际圈狭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劳动之余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聊天、串门,而极少读书看报、补习知识。在有烦恼时,跟丈夫、朋友、父母、公婆及其他人倾诉很少。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由于平时忙于农活和家务活等,没有时间参加娱乐活动,加上生活范围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大,不能从参加文体活动中让自己减压。

(二)留守儿童

1、生活水平较低。据调查,在全市2911名留守儿童中,683名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条件困难,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3%,所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留守儿童的每周生活费人均30元,除去吃饭花销,留守儿童几乎没有零花钱。

2、家庭教育缺失。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都是母亲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对留守儿童的知识学习进行适当的辅导,无法担负起抚育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责。

3、亲情关怀缺失。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亲之间的亲子关系淡漠,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管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很容易成为差等生。

4、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儿童监管不利,或顾不过来,或无人照管,而儿童又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更容易遭受伤害或侵害。

三、工作开展情况市妇联一直把留守妇女儿童的生存、生活、教育和发展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以“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方式,使留守妇女儿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关爱留守妇女

1、开展“巾帼信贷帮扶工程”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妇女创业发展的瓶颈。市妇联针对广大农村妇女特别是留守妇女想致富但缺少启动资金的实际情况,联合市农村信用联社深入开展“巾帼信贷帮扶工程”,为留守妇女增收致富提供资金支持。从2007年开始至今,全市共为1万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1.2亿元,帮助1000多名留守妇女通过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脱贫致富,使留守妇女树

立了“四自”精神和新的经营理念,开辟了增收致富的门路。2011年,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省、丹东市妇联有关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文件精神,协调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凤城市支行,联合实施妇女创业就业小额贷款工作。两年来共为全市城乡妇女及留守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多万元。获贷妇女主要从事暖棚蔬菜、蛋肉鸡养殖、花卉等十余种产业,有力助推全市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

2、开展以增收致富为目的的科技培训活动。市妇联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广大留守妇女所想、所需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以增收致富为目的的科技活动。依托农村妇女培训学校、指导中心、示范基地,采取举办讲座、现场咨询、进棚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林等新技术、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留守妇女的致富能力。

3、关爱留守妇女身心健康。重点抓好妇女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市妇女和家庭参与妇女健康行动,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今年三八节期间,在全市开展了关爱女性健康活动,为全市近4万农村妇女发放体检优惠卡。

4、加强培训,促进留守妇女就地就业。市妇联努力拓展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对留守妇女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充分利用“无围墙工厂”、就业培训中心、翰墨培训学校,入基层、进村镇,结合农时制定培训计划,举办手工编织、电脑技术、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帮助广大妇女及农村留守增长生产生活技能,创业就业。

(二)关爱留守儿童

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对留守儿童问题都很重视,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活

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市妇联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

践月”等契机,动员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

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文件、法规;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等理念,动员社会力

量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法律职责;

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事迹。通过宣传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

2、加强管理,健全档案。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机构,利用多

方面多渠道的关爱的方式,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维权工作。市妇联还联

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通知,以“留守

儿童活动之家”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立一个家长及托管人家教能力

培训的基地,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帮助留守儿

童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自立和自强精神,提高素质,健康成长。完善了全市留守儿童档案,利用学校、镇村、家庭留守儿童活动情况反馈表健全留守

儿童的监护联系,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家庭、学校、社

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3、确立示范,强化督导。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市妇联在省妇联、丹东市妇

联的支持下,2007年,分别在白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远堡镇营房小学建立了省农村“留

守儿童之家”示范点、丹东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举行了挂牌仪式,并向“留

守儿童之家”赠送了电脑、电视、DVD、图书等电教设备及文具等。在挂牌当天,网通公司凤城分公司为白旗镇留守儿童开通两部免费“亲情一线通”电话。两处“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之后,镇妇联与学校密切配合,建立学校图书阅览室,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并因地制宜的开展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

4、创新活动载体,切实实施关爱行动。市妇联将每年8月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月”,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开展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工作、“代理家长”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巾帼家庭志愿者的关爱下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德智体美劳得到健康发展,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自立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巾帼家庭志愿者已经成为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上、心里上信赖的“妈妈”(“爸爸”)。

2009年,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在全市开展了“共享蓝天、共促成长”情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全市关工委系统五老志愿者与乡镇(区)800名留守儿童一对一结成队子,对留守儿童开展经常性、个性化、实事化的情感关爱,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情感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仪式上市妇联向留守儿童赠送亲情电话卡及学习用品,五老家庭教育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交换爱心联系卡,家庭教育志愿者曾庆龙就感恩教育、亲情沟通作报告。

2012年5月份中旬,市妇联在全市启动了“爱心妈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首批爱心妈妈392人与留守儿童结成实名制帮扶对子。5月30日上午,凤城市“爱心妈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结对仪式在丹东市农村示范留守儿童之家通远堡镇营房小学举行,结对仪式上,来自通远堡镇政府机关的20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代表现场结对,交换爱心结对卡,并为留守儿童捐赠了书包和文具等学习用品。

5、开展形式多样关爱活动,救助贫困留守儿童。我们把救助贫困留守儿童与开展的各种关爱行动结合起来,把解决贫困留守儿童入学问题、生活问题作为救助工作的重点。2010年以来,在全市开展的“恒爱行动——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百名女童午餐工程”等活动中,共募集款物价值6万多元,救助贫困儿童500余名,其中留守儿童有150名。各级妇联组织在“六一”儿童节、“两节”等重大节日,深入到贫困留守儿童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上生活和学习用品。

四、几点建议

(一)针对留守妇女

1、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一是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二是要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要大力扶持本地小型创业。劳动、妇联等部门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扶持农村留守妇女大胆创业,不断促进家庭收入的增长。

2、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一是相关部门要制定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各类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利用人口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科技带头人。及时建立各乡镇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的新机制。二是各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留守妇女进行技能培训,使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在非农生产领域就业的能力,帮助她们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鼓励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技,为有条件的妇女提供上农函大、农广校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农村图书室、阅报栏的作用,使有限的报刊进入农村妇女的视野。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培训,激励留守妇女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三是妇联、计生等部门要积极组建留守妇女互助小组,为留守妇女搭建倾诉、交流、互助的平台,使她们共同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共同发展建立相互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

3、丰富文化生活,弘扬文明新风。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是减轻留守妇女精神负担的一剂良药。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在村组、社区建立健身场、文化站、阅览室、活动之家等文体场所,组织留守妇女参加腰鼓队、健身表演队等文艺组织,编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文化生活,为留守妇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各级妇女组织要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家庭、邻里生活和睦。三是要积极开展“亲情之旅”、“鹊桥会”等亲情互动活动,组织留守妇女与打工丈夫“零距离”相会,对留守妇女进行人文关怀。

4、强化农村治安,营造和谐环境。一是推动村组、社区建立完善的治安制度,推动平安家庭、平安社区(村、组)建设、平安小区建设,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二是公、检、法、司等部门要对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健康辅导、法律讲座、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有效地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形成强大的法律保护屏障,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提供平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根据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政策、措施、法律,依法制定农民工农忙假、探亲假、休假等制度,以增加农民工夫妇团聚和交流的时间。

(二)针对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的成长问题,而家庭教育工作是解决农村儿童留守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妇联组织,我们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上,同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市妇联将结合自身职责,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留守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整合资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从生活、学习、身心健康成长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2、与教育部门联合,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

3、重视家庭教育,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外出务工人员应该学会家庭教育这门课,提倡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父母要与孩子书信往来,更能表达感受和心声。继续开展“代理妈妈、爱心妈妈”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另外我们开展的“贫困母亲”、“春蕾计划”等活动中,我们都加大对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的关注程度,优先照顾留守、流动女童及经济情况较差的留守、流动儿童家庭。

第三篇: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现状的调研报告

中国家庭教育 | 时间: 2012-10-24 | 文章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成为农村的主体人群。“留守”使农村实际生活人口结构性失衡,引发了农村家庭的稳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是一个亟待关注和关爱的社会群体。破解农村留守家庭的“留守”之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日,凤城市妇联对全市21个乡镇区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结合市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召开乡镇妇联干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村入户与留守妇女儿童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凤城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总面积为5513平方公里,全市辖有21个乡镇区,201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其中妇女28.4万人,留守妇女16742人,儿童12万人,留守儿童2911人。

根据调查情况,目前市留守妇女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在年龄特征。参与问卷调查的21个乡镇440名妇女中,30岁以下的大多因生育、照顾年幼子女很少外出务工,60岁以上的一般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较少,留守比例较低。二是在文化程度上,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8%。三是在留守原因上,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本人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

从此次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来看,目前凤城市共有2911名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东汤、石城等乡镇;留守儿童父母在本省务工的占总数60%,在外省务工的占总数40%。留守儿童中有53%由单亲监护,有35%由祖辈监护,有12%由其它人监护。留守儿童父母三个月回家一次的仅占46%,半年回家一次的占31%,一年一次的占23%,与儿童沟通经常的家长占66%,偶尔的占19%,不沟通的占到15%,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维系松散。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占15%;良好的占50%;一般的占35%;

二、现状及问题(一)留守妇女

1、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家庭生产生活中的顶梁柱,劳动强度大,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家庭中男性外出务工后,以前男性承担的一些责任转落到留守妇女的肩上,使得妇女在原有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责任。她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家中需要照顾老人和小孩,还要担负起家中农活,在家庭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家中主要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顶梁柱。被调查的留守妇女除农闲季节外,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留守妇女表示自己身体状况下降,体力大幅度透支。

2、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水平偏低,参政议政热情亟待提高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的约占八成,高中或中专文化的不到两成。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的大部分只上过小学,少部分小学都未毕业。总体来说,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低,接受新理念、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在处理婆媳关系、邻里关系以及子女教育问题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一些新的农村生产实用技术接受起来也有一定难度。由于文化水平低,思想僵化,参政议政热情亟待提高。她们普遍认为参政议政是男人们的事,有的即使认识到了自己的民主权利,也仅仅停留在参与选举层面上,有的即使因为政策优势当上了候选人,也是抱着选上选不上无所谓的态度。

3、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具有与男子平等的经济地位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妇女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两部分,一是丈夫外出务工收入,其次是农村妇女在家务农收入。家庭总收入中,虽然丈夫外出务工能增加一部分收入,但农村妇女在家的务农收入也在家庭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经济支配方面,有80%的家庭收入主要由夫妻双方共同支配或留守妇女支配。

4、业余生活单调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平时基本没有娱乐活动,社会交际圈狭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劳动之余的文化生活主要是看电视、聊天、串门,而极少读书看报、补习知识。在有烦恼时,跟丈夫、朋友、父母、公婆及其他人倾诉很少。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由于平时忙于农活和家务活等,没有时间参加娱乐活动,加上生活范围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大,不能从参加文体活动中让自己减压。

(二)留守儿童

1、生活水平较低。据调查,在全市2911名留守儿童中,683名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条件困难,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3%,所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6000元。留守儿童的每周生活费人均30元,除去吃饭花销,留守儿童几乎没有零花钱。

2、家庭教育缺失。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都是母亲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对留守儿童的知识学习进行适当的辅导,无法担负起抚育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责。

3、亲情关怀缺失。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亲之间的亲子关系淡漠,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管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很容易成为差等生。

4、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儿童监管不利,或顾不过来,或无人照管,而儿童又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更容易遭受伤害或侵害。

三、工作开展情况市妇联一直把留守妇女儿童的生存、生活、教育和发展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以“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行动”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方式,使留守妇女儿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关爱留守妇女

1、开展“巾帼信贷帮扶工程”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妇女创业发展的瓶颈。市妇联针对广大农村妇女特别是留守妇女想致富但缺少启动资金的实际情况,联合市农村信用联社深入开展“巾帼信贷帮扶工程”,为留守妇女增收致富提供资金支持。从2007年开始至今,全市共为1万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1.2亿元,帮助1000多名留守妇女通过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脱贫致富,使留守妇女树立了“四自”精神和新的经营理念,开辟了增收致富的门路。2011年,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省、丹东市妇联有关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文件精神,协调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人民银行凤城市支行,联合实施妇女创业就业小额贷款工作。两年来共为全市城乡妇女及留守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0多万元。获贷妇女主要从事暖棚蔬菜、蛋肉鸡养殖、花卉等十余种产业,有力助推全市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

2、开展以增收致富为目的的科技培训活动。市妇联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广大留守妇女所想、所需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以增收致富为目的的科技活动。依托农村妇女培训学校、指导中心、示范基地,采取举办讲座、现场咨询、进棚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林等新技术、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留守妇女的致富能力。

3、关爱留守妇女身心健康。重点抓好妇女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动员全市妇女和家庭参与妇女健康行动,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今年三八节期间,在全市开展了关爱女性健康活动,为全市近4万农村妇女发放体检优惠卡。

4、加强培训,促进留守妇女就地就业。市妇联努力拓展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对留守妇女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充分利用“无围墙工厂”、就业培训中心、翰墨培训学校,入基层、进村镇,结合农时制定培训计划,举办手工编织、电脑技术、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班,帮助广大妇女及农村留守增长生产生活技能,创业就业。

(二)关爱留守儿童

我市各级妇联组织对留守儿童问题都很重视,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市妇联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等契机,动员各级妇联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文件、法规;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等理念,动员社会力量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法律职责;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事迹。通过宣传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

2、加强管理,健全档案。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机构,利用多方面多渠道的关爱的方式,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维权工作。市妇联还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通知,以“留守儿童活动之家”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立一个家长及托管人家教能力培训的基地,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自立和自强精神,提高素质,健康成长。完善了全市留守儿童档案,利用学校、镇村、家庭留守儿童活动情况反馈表健全留守儿童的监护联系,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3、确立示范,强化督导。为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市妇联在省妇联、丹东市妇联的支持下,2007年,分别在白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远堡镇营房小学建立了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丹东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示范点,举行了挂牌仪式,并向“留守儿童之家”赠送了电脑、电视、DVD、图书等电教设备及文具等。在挂牌当天,网通公司凤城分公司为白旗镇留守儿童开通两部免费“亲情一线通”电话。两处“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之后,镇妇联与学校密切配合,建立学校图书阅览室,定期向留守儿童开放,并因地制宜的开展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娱乐活动。

4、创新活动载体,切实实施关爱行动。市妇联将每年8月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月”,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开展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工作、“代理家长”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巾帼家庭志愿者的关爱下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德智体美劳得到健康发展,一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自立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巾帼家庭志愿者已经成为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上、心里上信赖的“妈妈”(“爸爸”)。2009年,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在全市开展了“共享蓝天、共促成长”情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全市关工委系统五老志愿者与乡镇(区)800名留守儿童一对一结成队子,对留守儿童开展经常性、个性化、实事化的情感关爱,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健康等方面的情感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仪式上市妇联向留守儿童赠送亲情电话卡及学习用品,五老家庭教育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交换爱心联系卡,家庭教育志愿者曾庆龙就感恩教育、亲情沟通作报告。

2012年5月份中旬,市妇联在全市启动了“爱心妈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首批爱心妈妈392人与留守儿童结成实名制帮扶对子。5月30日上午,凤城市“爱心妈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结对仪式在丹东市农村示范留守儿童之家通远堡镇营房小学举行,结对仪式上,来自通远堡镇政府机关的20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代表现场结对,交换爱心结对卡,并为留守儿童捐赠了书包和文具等学习用品。

5、开展形式多样关爱活动,救助贫困留守儿童。我们把救助贫困留守儿童与开展的各种关爱行动结合起来,把解决贫困留守儿童入学问题、生活问题作为救助工作的重点。2010年以来,在全市开展的“恒爱行动——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百名女童午餐工程”等活动中,共募集款物价值6万多元,救助贫困儿童500余名,其中留守儿童有150名。各级妇联组织在“六一”儿童节、“两节”等重大节日,深入到贫困留守儿童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上生活和学习用品。

四、几点建议(一)针对留守妇女

1、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一是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让青壮年劳动力能实现在本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大量外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二是要动员和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要大力扶持本地小型创业。劳动、妇联等部门要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扶持农村留守妇女大胆创业,不断促进家庭收入的增长。

2、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一是相关部门要制定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各类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利用人口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科技带头人。及时建立各乡镇留守妇女劳动力创业就业信息网络,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创业”的新机制。二是各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留守妇女进行技能培训,使她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在非农生产领域就业的能力,帮助她们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鼓励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技,为有条件的妇女提供上农函大、农广校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农村图书室、阅报栏的作用,使有限的报刊进入农村妇女的视野。启动培训与提供小额贷款相配套的激励措施,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培训,激励留守妇女自强自立,增强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三是妇联、计生等部门要积极组建留守妇女互助小组,为留守妇女搭建倾诉、交流、互助的平台,使她们共同面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共同发展建立相互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

3、丰富文化生活,弘扬文明新风。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是减轻留守妇女精神负担的一剂良药。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在村组、社区建立健身场、文化站、阅览室、活动之家等文体场所,组织留守妇女参加腰鼓队、健身表演队等文艺组织,编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文化生活,为留守妇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各级妇女组织要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家庭、邻里生活和睦。三是要积极开展“亲情之旅”、“鹊桥会”等亲情互动活动,组织留守妇女与打工丈夫“零距离”相会,对留守妇女进行人文关怀。

4、强化农村治安,营造和谐环境。一是推动村组、社区建立完善的治安制度,推动平安家庭、平安社区(村、组)建设、平安小区建设,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二是公、检、法、司等部门要对留守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健康辅导、法律讲座、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有效地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形成强大的法律保护屏障,为留守妇女生存发展提供平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根据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涉及农民工利益的政策、措施、法律,依法制定农民工农忙假、探亲假、休假等制度,以增加农民工夫妇团聚和交流的时间。

(二)针对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的成长问题,而家庭教育工作是解决农村儿童留守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妇联组织,我们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在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上,同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市妇联将结合自身职责,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留守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整合资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从生活、学习、身心健康成长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2、与教育部门联合,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

3、重视家庭教育,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外出务工人员应该学会家庭教育这门课,提倡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父母要与孩子书信往来,更能表达感受和心声。继续开展“代理妈妈、爱心妈妈”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另外我们开展的“贫困母亲”、“春蕾计划”等活动中,我们都加大对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的关注程度,优先照顾留守、流动女童及经济情况较差的留守、流动儿童家庭。

第四篇: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夏张镇妇联

夏张镇辖六个管区71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人,其中妇女人口3.12万人,留守妇女110人。共有儿童5301人,其中留守儿童120人。留守妇女中,31-45岁的75人,45-60岁的35人。按照上级妇联的统一要求,近期对我镇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摸底,我镇有留守妇女110名,其中31-45岁的75名,占总数的68%,45-60岁的35名,占总数的32%,文化程度初中85人,高中及以上25人。丈夫省外务工的25人。全镇共有留守儿童120人,其中小学45人,中学75人,男75人,女45人。

(一)、留守妇女的基本特点;

务工收入仍是留守妇女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80%以上的留守妇女认 为丈夫外出打工后,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变化,照顾家人成为留守主要原因。留守妇女对家庭和丈夫的满意度比较高。在调查中可以看 出,留守妇女虽然独自在家承担着照顾老人小孩和从事家务 劳动的责任,但是她们对当前家里的状况是比较满意的。80%以上的妇女认为跟家里老人相处十分融洽,对丈夫的家庭责任心很满意。农村留守妇女在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起了 很大的作用,虽然在农村收入较高人群中,大多数外出务工丈夫的绝对收入高于妻子,但如果把留守家 乡妻子所承担的家务劳动,以及抚育孩子和赡养老人所付出 的劳动价值化的话,妇女为家庭所作出的贡献与男子比较,应该评价为平分秋色,甚至更胜一筹。

(二)留守儿童的基本特点

基本生活有保障。父母外出务工,带给留守儿童经济上的 改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调查中,90 %以上的孩子 有零花钱。可见,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物质上的需求已在较大程度上 得到满足。自理能力较强。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现状,使留守儿童不得 不学会自立自理,能够较为独立地生活和照顾自己,已经成 为留守儿童的明显特征。留守儿童不仅要照顾自己,有 些还要照顾年迈或有病的祖辈,在家里负担着主要责任,心 理和身体上的压力过早地压到了他们稚嫩的肩膀上。能够理解父母打工的行为。当“留守”在农村社会成为一 种普遍的现象,加上学校教育的引导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留 守儿童们大多数都能够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行为,而且在精 神上给予了父母一定的支持。孩子表示对外出的父 母很满意,有90%的留守儿童明白父母为什么打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为了给他们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 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忍受着与丈夫长年 两地分居的孤寂,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留守 妇女问题主要存在于五个方面: 第一,劳动强度大。第二,精神负担重。一是独自面对责任的压力大。二是 牵挂丈夫的忧心大。三是 夫妻情感交流的影响大。第三,卫生保健差。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荷,留守妇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 放在农业生产上,放在赡养老人、教育 子女上,无暇或无经 济能力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之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自我 保健意识,这个群体普遍存在卫生保健较差的现象。第四,致富能力弱。留守妇女感到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知识和生产 技能,由于家庭的牵绊,她们不能外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挣钱,在家也只能从 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劳动强度大。第五,维权意识有待提高。少数留守妇女对于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 策了解较少,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维权,也 不知道怎么维权。

(二)务工带来的经济上的宽裕使农村留守儿童对物质的 需求已经不再重要,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等正悄然成为农村 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难点。一是亲情严重缺失。幸福的家应该是能和父母在一起,让自己感受被关心的滋味。二是人格性格发展出现障碍。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正 确教育引导,加上有些孩子总认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显得自 卑,有事不爱与人交流,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 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 意,在自我保护上容易出现过激行为。三是漠视亲情友情。亲情的缺失,导致了情感上的冷漠。

留守儿童往往在现实中朋友显得比较少,有事喜欢闷在心 里。其次,留守儿童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未成年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 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学校肩负着主要安全责任。但学校面对的是未成年人 群体,不是哪一个两个孩子,不可能事无巨细。这种状况造 成学校、家庭之间存在留守儿童安全管理衔接上的“真空”。第三,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区。留守儿童的 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监护人的能力问题。缺乏科学的 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甚至 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导。二是家长的 价值取向问题。很多务工族因长期在外,偶尔打 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孩子好逸恶劳、奢 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 等思想。

三、对策 及建议:

(一)抓住机遇,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加快 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 村经济。一是积极引进居家就 业。党委政府应加大对外界信息的吸纳力度,多方寻找 合作伙伴,努力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联系一些例如加 工、编织等适合居家从事生产的产品订单,使农村留守妇女 能够就近挣钱,有效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二是出台有利于 农村创业的政策。增设农民创业贷款项目,放宽限制,减化 贷款手续,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要用好用活政策项目,财政部门、金融机构要按照 政策规定给予全力配合,使对农村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能落 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充分发挥村级妇女组织在留守妇女、留守儿童 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妇联组织能否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服 好务,重点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配齐配强农村妇代会主 任则是抓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抓住农村两委换届契机,确保 妇代会主任在村级组织换届中 100%进“两委”,争取政策,合理提高村妇代会主任政治和经济待遇,真正做到农村妇女 工作的组 织覆盖、工作覆盖和凝聚力覆盖,把农村妇女组织 建设成为“坚强阵地、温暖之家”。

(三)建立农村妇女健康保健长效机制。财政、卫生、计生、妇联等部门要整合项 目经费,把农村妇女免费健康普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措 并举,确保农村妇女能够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的健康普 查。同时,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健康知识宣传,经常性组织健康知 识讲座,特别是加强对一些健康常识、妇 科保健知识的教育,有效提升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使她们 能够主动关注健康、关爱自我。

(四)强化留守妇女维权意识。加强对留守妇女维权知识 培训,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较为专业的心理疏 导和法律指导。

(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第一,淡化“留守儿 童”观念。学校要多开展各类交流互动活动,由政府 各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 参与,构建一个有利于留守儿 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第二,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 题的调研和针对性举措。避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六)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七)引导农村家长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一是强化 农村家长的责任意识。二是利用农忙或 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村委会联合乡镇、村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三是学校要与 留守儿童家长建立联系平台。与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互留 电话,经常交换意见。二是利用农忙或 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村委会联合乡镇、村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八)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 德教育,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宣扬,对农村家庭教育、农村创 业发展、农村敬老爱亲方面的优秀典型,要大张旗鼓地进行 宣传,引导农村社会群体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营 造有利于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生存的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

2011.5

第五篇:市妇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市妇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市妇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报告

在城市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壮劳力涌入城市打工,外出务工创业,为家庭带来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他们远离父母,缺少一个完整的家的温暖,很多孩子承担了本不该那个年龄承担的诸多压力。因此,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不仅牵动着诸多家庭,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近期,市妇联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等方式深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沟小学;渡口、温家园寄宿制小学围绕留守儿童的生存、学习状态、情感体验和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人口42 万人,其中0-15岁的儿童77905人,留守儿童300余人。70%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带养,15%由亲戚带养,5%在邻居家寄养,寄宿等其他形式的留守儿童为10%。调查发现,儿童留守率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乡镇,留守儿童已成为学生的主体,而在交通便利、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乡镇,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少。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道德品行、心理健康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习方面。大多数教师认为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家长严格监督或祖辈管理不到位从而导致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存在应付性。一方面,由于祖辈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对孩子的学习也疏于管理。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情绪。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和中下等水平。如渡口寄宿制小学、渡口初中60 名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仅占8 %,多数为中等和较差,此外留守儿童的辍学率也相对较高。由于监护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上缺乏与学校的积极沟通和配合,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这些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二)道德品行方面。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存在行为偏差。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使得留守儿童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致使部分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三)心理方面。多数留守儿童由于常年与父母相隔,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许多留守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即使父母回家时也难以与父母正常交流。一些孩子寄人篱下的感觉,又会使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孤独感、紧张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要高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中性格内向的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由于儿童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极容易引起留守儿童自暴自弃、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三、工作开展情况:

市妇联针对留守儿童自身特点和存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1、建立全市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逐步登记、汇编成册,建立留守儿童资料档案,并随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的动态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并逐步增强留守儿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开展“爱心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近两年来,在市妇联的引导和倡议下,我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动员有爱心、热心的妇女干部、教师、志愿者、女企业家等向留守儿童伸出关爱之手,担任“爱心代理妈妈”,以“自愿、就近”为原则,开展“爱心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保护人,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市妇联要求结对双方每月至少电话联系一次,每季至少见一次面、开展一次谈心活动,以便“爱心代理妈妈”及时了解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共招募“爱心代理妈妈”300余名,在六一关爱留守、孤困儿童献爱心活动中共捐献学习用品1000套,图书800本,慰问金3万余元,在社会上大力营造了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孤困儿童的良好氛围。

3、举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辅导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依托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有针对性地为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帮助她们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在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中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教宣传实践活动、家教讲座等,努力优化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依托留守儿童之家,以“六一”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留守儿童课余文化生活和道德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管理、保护,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四、建议和措施:

尽管我们在留守儿童教育、生活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和关爱行动,但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行、行为习惯上仍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1、全力构筑留守儿童社会关爱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充满探索性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综合系统工程,妇联组织应强化与学校、乡镇、村等的配合,整合资源,努力形成内部职能部门关爱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并经常组织开展交心、谈心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等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主动争取社会各方支持,营造全社会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大氛围,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2、努力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家教水平。家庭在儿童成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隔代监护引起了留守儿童学业失教、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因此,在提高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水平上我们必须下深功夫,要在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台账,有针对性地开设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注重在与孩子的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中发挥家教作用。同时,抓住节假日及农忙季节留守儿童家长返乡的时机,集中开展家教知识普及工作;另外,要进一步深化“爱心代理妈妈”结对帮扶机制,让“爱心代理妈妈”除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外,还要定期与家长通电话,通报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积极搭建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桥梁。努力加大宣传力度,破除家长“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就是对孩子负责”的观念,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理念,鼓励有条件的父母,把孩子接到其务工经商地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在学校、乡镇、村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等途径,使留守儿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为“留守儿童”能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下载xx市妇联关于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管理服务的调研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市妇联关于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管理服务的调研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妇联开展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服务管理

    妇联开展留守妇女儿童老人服务管理工作 情况汇报 新乡县妇联坚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整体推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妇联《关爱行动》各项工作任务,在留守......

    仙桃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汇编)

    仙桃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仙桃市妇女联合会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国土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妇女数42.6万,儿童数21.34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情况调研思考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的一系列问题。最近,区妇联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我区留守妇女的生存状......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这样在农村里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这个群......

    关于我镇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镇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 研 报 告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镇留守妇女儿童日益增多,针对这种形势,做调研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总人口75246人,其中妇女376......

    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情况调研报告

    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情况调研报告 县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状况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县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在......

    关于中心镇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心镇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的 调 研 报 告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不断增多,他们在生产、生活及生存发展中面临......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人员管理与服务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人员管理与服务的思考李红英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到城市务工,农村因此留下了大批“九九”、“三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