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4 01:5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7]65号 【发布日期】2007-10-20 【生效日期】2007-10-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京政办发[2007]6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为进一步推动本市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6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清理核实,锁定债务数额

清理核实乡村债务的原则和要求:一是摸清底数。各区县要对2006年12月31日以前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进行全面核实,分类清理。核实清理的范围包括: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直接形成的债务;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名义担保形成的债务;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无偿调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各区县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债权保全措施,严厉制止和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严格审核。各区县政府要组织财政、审计、农业、监察、金融、教育等相关部门,结合清理和规范乡村财政财务,对乡村债务进行认真审核,逐项核实认定,锁定债务数额。三是明确责任。根据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明确债务偿还的责任,落实到单位或个人。四是分类处理。要区分乡镇债务和村级债务的不同性质,采取有针对性的化解措施和办法,分类处理,逐步化解。

在认真清理核实的基础上,按照债务的来源和用途,逐笔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和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区县、乡镇、村三级债务动态监控机制。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掌握债务变化情况和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严格执行政策,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

(一)严格规范乡村举债行为。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39号)的各项规定,严禁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以任何名义举债。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既不得为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经济担保,也不得指派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经济担保。乡镇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管理,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乡村债务发生。

(二)严格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村民委员会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严格履行民主决策程序,凡关系到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财务事项,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完善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加强对村级财务收支的监管。健全村民主理财小组,实现民主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落实和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在认真履行民主程序的前提下,继续推广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三)严防新农村建设中产生新的乡村债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要求都要符合当地实际,不能强求一律,不能盲目攀比,不得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更不得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严防产生新的乡村债务。

(四)严格建立乡村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乡村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加大乡村财务审计工作力度,全面实行乡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违反规定,产生新的债务的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必须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要及时查处;对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债务工作

(一)确定化解债务工作重点。一是积极偿还公共事业债务。要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二是积极偿还群众个人债务。要坚持“先个人、后单位,先群众、后干部,先借款、后一般往来款”的原则,优先偿还群众个人借款。把化解因乡村公益事业建设而形成的对农民个人、乡村干部、乡村工程业主等个人债务作为重点。三是积极偿还金融债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偿还金融贷款。另外,对自愿放弃借款利息的债权人,优先安排偿付债务本金。对借款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高息借款,债务人可依法要求债权人降息、减息。

(二)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制度。根据债务规模,按当期政府债务余额的一定比例安排政府偿债准备金,实行专户管理,单独进行会计核算,用于化解因进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而形成的债务。对已经化解的公共事业债务,要根据债务清理核实的结果,采取逐项注销、逐项登记备案的管理办法,严格防止发生套取偿债资金行为。

(三)采取多种办法化解债务。各区县和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增收偿债、收欠还债、以资抵债、降息减债、核销消债、结转冲债、破产化债、剥离转债等多种办法,积极开展债务化解工作,确保债务有明显下降。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配合,积极帮助乡村完善化解债务的相关手续,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化解乡村债务。

(四)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政府支农资金,确保各级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建立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财政奖励政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积极投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四、明确责任,积极清收乡村债权

在锁定旧债、控制新债的同时,要对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债权进行全面清理。在清理的基础上,对各项债权按债务人或单位以及形成时期,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权台账和债权数据库。要明确专人负责债权的追讨工作,落实追讨责任制。对逾期未能收回的债权,要与债务关系人重新签订还债协议,核实还债本金与利息数量,明确还债期限和还债方式。对有能力归还而故意拖欠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对没有能力归还债务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法通过实物抵顶、破产顶债等方式追讨。对债务关系人消失的债权,要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的程序,实事求是地予以核销。未经民主程序,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私自决定核销债权。

五、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探索化解债务的途径和办法

积极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从2007年开始,在近郊区、远郊平原地区和山区县各选择部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乡镇和村,分别作为化解乡级债务和村级债务的试点,从锁定旧债、控制新债、清收债权、化解债务和政府扶持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试点工作。

六、加强调研和组织领导,保证化解乡村债务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政策研究。各区县特别是试点区县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乡村债务管理制度;要深入研究化解乡村债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避免引发新矛盾;进一步探索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加强政策研究。

(二)加强组织领导。清理化解乡村债务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区县特别是试点区县和各试点乡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从财政、农业、农村经管等部门抽调骨干,积极稳妥地做好乡村债务清理和化解工作。要将控制新债、化解旧债工作情况列入对乡村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明确要求,落实责任。乡镇政府债务管理以财政部门为主,村级债务管理以农业部门为主,金融、税务、审计、人事、监察等有关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本市化解乡村债务工作顺利进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

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对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提出七方面意见:全面清理核实,锁定债务数额;严格执行政策,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确定化解乡村债务试点范围和顺序;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增收节支偿还政府债务;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收支行为;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化解乡村债务创造良好环境;明确责任,加强对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领导。

以下为中国政府网刊出的这份《意见》的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098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关于“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化解工作进展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一些地方债务底数不清,责任不明确;一些地方新债不断发生,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化解债务主动性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有效解决乡村债务的办法;一些地方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矛盾尖锐,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沉重的乡村债务影响了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诱发农民负担反弹的严重隐患。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面清理核实,锁定债务数额

清理核实乡村债务的原则和要求:一是摸清底数。要对2005年12月31日以前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包括以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等名义担保形成的债务,尤其是举办农村义务教育形成的债务,进行全面核实,分类清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债权保全措施,严厉制止和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二是严格审核。地方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要组织财政、审计、农业、监察、金融、教育等相关部门,结合清理和规范乡村财政财务,对乡村债务进行认真审核,逐项核实认定,锁定债务数额。三是明确责任。根据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明确债务偿还的责任,落实到单位或个人。四是分类处理。要区分乡镇债务和村级债务的不同性质,采取有针对性的化解措施和办法,分类处理,逐步化解。

要在认真清理核实的基础上,按债务的来源和用途,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债务台账和债权债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债务动态监控机制。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掌握债务变化情况和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严格执行政策,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39号)的各项规定,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要组织财政、审计、农业、监察、金融、教育等部门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顶风违纪的,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予以曝光;对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要求都要符合当地实际,不能强求一律,不能盲目攀比,不得提不切实际的目标,更不得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严防产生新的乡村债务。各地区、各部门在安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应充分考虑乡村的承受能力和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不得违背农民意愿,不得让乡村负债搞建设,更不能搞集资摊派加重农民负担。

三、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确定化解乡村债务试点范围和顺序

已经具备较好工作基础的省(区、市),可以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在全省(区、市)范围内进行化解乡村债务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继续选择部分县(市)进行试点。化解乡村债务要区别轻重缓急,采取有力措施,从农民群众和乡村干部最关心、利益关系最直接、矛盾最集中的涉农债务着手,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把确属因用于乡村公益事业而造成对农民个人、乡村干部、乡村工程业主等个人债务的化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财政部要会同教育部、农业部等部门积极探索并制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等公益事业债务的具体办法。

四、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增收节支偿还政府债务

各地要按照“财力向下倾斜,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财力。要积极稳妥推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财政支出可由县级财政统筹安排。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切实落实财政对村级组织的补助政策,并逐步提高补助水平,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集成现有政策,整合现有资金,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偿还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和其他应优先化解的乡村债务。省级财政要结合中央“三奖一补”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偿债奖励机制,对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债务成效突出的县乡村给予奖励,支持基层推进化解乡村债务工作。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化解乡村债务的激励措施。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严格控制不合理支出,促进乡镇增收节支偿还债务。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将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完善县、乡政府采购制度和乡镇政府公共投资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不合理支出。

五、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收支行为

要建立村级资产台账,加强村级资产管理,严防村级资产流失。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坚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要完善财务公开制度,确保村级民主理财制度落到实处。要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做好村级财务预决算,并及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固定资产、资源性资产的处置、拍卖、发包等重大财务事项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要完善村民议事规则,规范村级行为。兴办村内公益事业,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的有关规定,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切实落实取消村级招待费有关规定,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防止出现村级债务前清后欠的问题。

六、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化解乡村债务创造良好环境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降低行政成本。严格编制管理,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不得超编进人,坚决清退临时人员,切实制止借债养人;积极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坚决杜绝“吃空饷”现象,减轻不合理的财政负担。要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乡镇政府对农业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乡村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扩大乡村债务清偿能力。在乡村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要做好乡镇撤并、村组合并工作中原乡村债务的清算、移交、处置等工作。

七、明确责任,加强对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领导

清理化解乡村债务是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要将化解旧债、制止新债工作情况列入对县乡政府政绩考核内容,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要严格依法行政,严肃纪律,规范化解债务行为,防止国家和集体资产流失;对虚报债务等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注意掌握政策界限,慎重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属于制度不完善的,要抓紧健全制度;属于违反财经纪律的,要及时查处;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要加强新闻舆论的宣传引导作用,对不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破坏社会信用环境、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和人员进行曝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督,及时总结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乡村债务管理制度;要深入研究化解乡村债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避免引发新矛盾;要进一步探索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措施,不断完善有关政策,确保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第三篇:XX乡清理化解乡村债务调查报告

立足实际,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扩大财源,进一步清理和化解乡村两级债务

——乌苏市**乡清理化解乡村债务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人口、土地、耕地及经济收入情况:乌苏市**乡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乌苏市西北83公里处,南与世界上最大的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相毗邻,东与车排子镇为邻,西与农七师126团接壤,北与123团、127团隔奎屯河相望。全乡幅原167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5万亩,现有耕地5万亩。全乡8个村,1359户,5396人,**乡于1992年6月建乡,是本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是一个以棉花生产为主,农牧结合,二、三产业齐头并举的自治区级文明示范乡镇。2006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1.62亿元,总产皮棉68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22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556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405万元,三产比重为44.5:46.6: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78.5元;财政总供养人口134人。

二、财政收支情况:2006年,全乡实现乡村两级财政收入674.65万元,乡级收入520.1万元,村级收入154.55万元,其中包括:财政拨款 万元,转移支付 万元,行政经费 万元,税收返还 万元,土地承包费征收 万元,加工厂利润上缴 万元,村集体收入财政总支出520.1万元,其中行政经费272.4万元;公用经费83.2万元;科技三项费用36.2万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00.3万元;道路修建支出28万元,全乡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三)、村队基本情况:全乡共8个行政村,全乡村干部总数为38人,2006年实现村级总收入万元,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收入万元。。,“一事一议”收入;村级总支出万元,其中:包括:。。

二、乡村债务基本情况:

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收入剧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乡建设与发展。取消农业税以后,我乡村级历史债务更加突显出来。由于乡村财政收入的锐减,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乡村两级组织化解乡村债务的门路丧失。我乡面对沉重债务索取压力,日子将异常艰难。据乡农经站最近的统计数据,截止目前全乡乡村两级形成债务万元,其中乡政府181.39万元,包括100万的防风治沙工程贷款,高新节水项目配套资金欠款34万元,历欠各类工程款80余万元,其他欠款;村级493.36万元,包括。。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形成乡村两级债务的主要原因是:

我乡乡村债务的形成原因有现行制度、体制、法律等宏观方面的因素,也有经济基础薄弱、资金短缺,举债办事等微观方面的原因。既是历史遗留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公共品供给,国家一直是向城市倾斜,很少惠及农村,于是本该由国家提供的农村公共品,却让乡村基层组织来承担,加之事权和财权的不对称,乡村只有负债经营,举债办事,从而导致长期债务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惯性,虽然国家实施了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让“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但是,某些制度弊端仍然在乡村组织运转中起作用,惯性作用不可避免。进一步分析,形成我乡乡村两级大量不良债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兴办公益事业是形成乡村债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一些公益事业急待要办,向上争取资金又比较困难,且向农民集资只能筹措到一小部分的钱,大部分资金缺口只有通过借款来解决。据乡农经站清查统计,全乡乡村两级债务中,用于公益事业建设支出的债务高达 万元,占乡级债务总额的 %;在乡政府债务中,用于公益事业支出的债务 万元,占乡镇级债务总额的 %。公益事业建设包括乡村学校、道路、植树造林、自来水、农电改造、水利设施、医疗卫生建设等,这些公益事业建设主要依靠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只给少量的补贴和扶持。乡村干部在公益事业建设上面临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强上项目,且进行高标准建设,使得乡村公益事业建设不能实事求是地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没有资金只好大量举债。如2003年争取的防风治沙项目中为完成农田防护林建设上而形成债务100万元,占全乡债务总额的 %。在2002年全乡小城镇建设中耗资 万元用于道路村庄环境建设,上级仅补助 万元后,形成债务 万元;这些债务除向农民集资偿还部分债务外,全乡仍有 万元的债务无法化解。

(二)盲目投资兴办乡村企业形成不良债务。建乡之初,上级大力提倡兴办企业,并将此纳入考核。一些项目便盲目上马,举债办企业,最终由于管理不善,投资无法收回,债务无力偿还,给政府造成了损失。

(三)垫交水费是导致乡村负债的重要原因。过去水费征收过程中迫于生产需要,我们想方设法通过垫支的方式来完成水费的缴纳,采取借贷等办法,拆东墙来补西墙地为少数欠帐的“针子户”垫交水费任务形成乡村负债。在全乡八个村的债务中,垫水费负债总额达 万元,占村级债务总额的 %。

(四)沉重的利息负担导致乡村债务不断增加。据调查,我乡村级债务主要是由村干部在民间高息借贷引起,借款年利率一般是8%至15%不等,高的甚至达到20%左右,且每年换据结息,息转本,本生息,基本上是5至8年债务本金要翻一番。如**村在小城镇开发时,借 万元,每年都要支付利息 万元,?年多来共支付利息 余万元,但本金仍未偿还。全乡村级债务总额中,因支付借款利息而形成的负债 万元,占乡镇债务总额的 %;沉重的利息负担,使乡村债务进入了恶性循环。

(五)经费开支差口是产生乡村债务的重要因素。取消农业税后,财政收入渠道更加变窄,硬性支出又必须保证,加剧了乡村收支矛盾,农村税费改革后,我乡的办公经费尽管通过上级转移支付得到了一定弥补,但也非常有限,维持日常运转差口较大。据调查,全乡按干部人均拨付公务费 元,只够乡政府办公电话、打印资料、水、电和干部出差补贴;召开会议、来人来客接待和干部职工年终考核奖励等必须的经费没有资金来源,只有依靠负债来维持。村级除在职干部报酬、优抚、五保户补贴列入预算外,每村仅预算办公费 元。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村级办公费主要用于了征订报刊,没有直接拨付到村,村级的一些正常支出难以保证。加之部分村队财经管理不善,不该支的钱支出了,应收的款项又收不上来,造成支出大于收入,只有依靠借款来维持收支平衡,由此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债务负担。

---乡村债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严重影响着我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由于债务过重,全乡干部为乡村集体垫支了日常费用,有的多年以来没有领取过工资,手中握的是欠条,难以调动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少数村级组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二)严重影响着干群关系和政府形象。在我们实施借款时,大都是我们的乡村干部在还款时间、利息等方面作出的承诺,由于到期偿债资金不落实,无法兑现还款计划时,致使干部的威信和信誉下降,严重影响了干群关系和政府形象。

(三)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债务较大,资金没着落,我们的教育、敬老、广播、公路、水利设施的维修等公益性事业无力兴办,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信任程度,干部威信下降,正常工作难开展,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严重影响着基层组织建设。部分干部由于集体欠他们的钱,他们对政府怨声载道,不相信政府,根本不认真工作,政府因无钱兑现他们的欠款很难对其进行调整,导致村级基层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五)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由于偿债资金不落实,加剧了债权人与乡村基层组织的矛盾,有的债权人结伙到乡政府或村干部家中催要欠款,甚至因债务纠纷而发生矛盾冲突,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的债权人在乡村讨债不成,就纠缠乡政府主要领导不放,有的甚至损坏公共设施和财物,聚众讨债,严重影响了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三、化解乡村债务的做法及成效

面对乡村两级沉重的债务,乡党委政府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干群意见后,以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群众积极性、开辟集体新财源为突破口,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壮大集体经济、化解村级债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落实责任。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化解乡村两级债务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立足本乡实际,顺应发展要求,创新思路、创新制度、创新措施,加强领导,成立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化解村级债务领导小组,确定了发展目标,明确责任,细化工作方案,认真抓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为全乡集体经济的壮大与村级债务的化解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多措并举,突出重点,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化解村级债务。

1、抓班子,强基固本,为壮大集体经济、化解村级债务夯实基础。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化解村级债务,不断增强村队经济实力,关键要有一个好的村级班子。近年来,全乡以“抓班子,促经济”的思路,按照政治强、靠得住、会管理、肯奉献的标准,狠抓了村队班子建设,使村队班子带民致富、发展经济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一是选好“领头雁”。以“两推一选”活动为载体,以抓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能力和带富能力为目标,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采取下派挂职、交叉任职等多种措施,对软弱涣散的村队班子及时进行了调整,从2003年以来,共调整村队干部29人,切实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并下派36名机关干部指导督促各村工作,有力地带动了村级班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化解村级债务和带领广大农牧民致富的能力。二是二是精简机构和人员,做到减员增效。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改革中,各村大力精减集体干部职数,积极开展选派下村政府干部到各村任职,实行交叉任职,提倡兼职。几年来共精减集体干部25人,镇政府每年可节约开支15万元;三是强化教育培训。以“科技之冬”活动为契机,对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进行经常性的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的培训,增强农村干部的市场观念和发展创新意识,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四是强化监督激励机制。制订完善村干部监督激励办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考核的硬指标,激励村干部把精力聚集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上。

2、调查摸底、清理资产、化解债务。

2004年,我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资产、清收债权、落实债务工作。我们实事求是地对8个村的各类资产、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摸清了家底,经过清理,乡级债务达 万元,村级债务达515.56万元。根据清理结果,当年,在开展各项费用回收之际,乡党委、政府制定降息、减息和三角债抵顶转账等多项措施,鼓励和引导各村多渠道的化解和清理村级债务,2004年共化解乡级债务 万元,村级债务145.36万元,2005年化解乡级债务 万元,村级债务 万元,2006年化解乡级债务 万元,村级债务 万元。三年内共化解乡级债务 万元,村级债务 万元。

3、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村集体资金管理。

一是按照《自治区村级组织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村级民主管理》、《村级民主监督》等村级财务监管制度,坚持“村有乡管县监督”的管理体制,发挥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对村民委员会的财产收支及公开情况实施检查和监督,堵塞了财务管理漏洞。

二是坚持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制度,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三是对非生产性开支进行压缩。对村干部工资、补助等,积极推广“费用包干,定项限额”的办法,根据各村经济、人口规模、合理确定村干部人数和工资补助标准;对村级招待费实行零控制,严格审批程序,使集体积累逐年得到了增加,杜绝了不良集体债务发生。

4、盘活土地资源,确保集体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近年来,我乡始终把土地问题看作是农民的根本及全乡经济发展的基础来抓,加强管理,成立了土地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全乡土地档案,在现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整合、盘活土地资源,规范土地规划和审批程序,通过土地的租赁、承包等方式不断拓宽乡村两级收渠道,切实解决好“一块地”的问题。

一是将家庭承包土地与村集体机动地、四荒地划分开,明确地块,确定属性,划分归类。为便于管理,合理统筹利用土地资源。经乡土地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凡人均6亩地以外的土地均属于井地和乡村机动四荒地的范畴,且分别核定了收费标准。其中井地承包费为85元/年/亩(所收费用归村集体所有);机动地和四荒地承包费为130元/年/亩(其中52元归乡政府、78元归所在村集体),并规定每年须在播种前上缴完承包租赁费后方可耕种。

二是针对近年来各村土地面积账实不符问题,2004年、2006年分别组织了两次土地丈量清查工作,通过清查核实,全乡耕地新增耕地面积为 亩;包括机动四荒地面积9339.06亩,井地8951.39亩,仅机动地和井地两项每年就可新增乡政府收入796731.12元,新增村级收入1178197.80元。

新增政府收入=9339.06*52元/亩+3660*85元/亩=796731.12元

新增村级收入=9339.06*78元/亩+5291.19*85元/亩=1178197.8元

三是统一规划,鼓励合理利用夹荒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由于近年来全乡水利改革试点工作的成功,配水到户工作进展顺利,加之各项节水项目的实施,使全乡计划用水略有节余,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合理开发现有土地,使之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经乡土地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凡新开发的集体夹荒地(指非公益林区),均由乡土地和林业部门现场鉴定,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益牧则牧,并拿出初步规划渠、林、路、地的方案,经领导小组审批后统一编号、招标和发包,最后由承包方上缴一次性土地开发使用费后报乡农经站建立土地档案。

5、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好路子,促进集体经济稳步增收。

乡党委、政府按照“五个一”工程的要求,围绕服务农牧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搞活乡棉花加工厂经营,稳定其龙头企业地位,从各方面给予扶持,使加工厂逐步适应和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不断自我发展和壮大,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2005年给乡政府上交承包费135万元,拓宽了政府收入来源。

6、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近年来,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乡党委政府能够积极申报和争取农业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从2005年至今全乡共争取高新节水项目11000亩,补助资金330万元,建成了高新节水项目示范区,提高了棉花产量,促进了农民增收,有力的带动了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市乡信用社积极出台扶助政策,对基层村队提供了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支持,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的活力。

7、立足实际,切实加大各项费用的回收力度。

近年来,为足额将各项应收费用及时收回,乡党委政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征收方案。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包片领导为副组长的费用征收领导小组,并下派了8个工作组,指导协助各村切实开展好费用的回收工作;二是出台优厚奖励措施,全力提高干群积极性。对凡在乡政府规定期限内完成各项费用的农户,最高按上交费用总额的7%给予奖励,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各项任务的村队,按完成额的13%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全乡干群交款积极性,从2004年至今,三年共回收各类费用达 万元,其中2004年回收额达 万元,2005年回收额达 253.82 万元,2006年回收额达 万元。

四、化解乡村债务制止的建议

乡村债务的形成,有较长的历史过程和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必然会导致旧债未还又添新债。我们认为,应本着“不操之过急、不增加农民负担、确保农村稳定”的原则,按照“禁增新债、化解旧债、分类处理、逐步消化”的思路,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大胆探索各种有效的化解办法。

(一)妥善处理现有的债权债务。一是对目前存在的乡村两级债务,我们将制定还款计划,按正常收入,建立偿债基金,依一定的比例定额逐年清偿。二是对不同来源的债务的化解,个人借款要明晰借款原因,明确债务;银行及信用社贷款要积极争取核减,停止利息,以偿本为主,逐年定量偿还;财政借款要加强预算,定量清偿,界定呆帐给予核减。三是建议改革现行财政管理体制,重新核定收支,调整上解补助比例。

(二)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加强“乡财县管”力度。一是实行财务预算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项目,特别是固定资产购建、公办公益事业、招待费等支出严格实行预算控制,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理财。二是要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法规,明确乡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建立集体资产出售,登记、报告制度,明确债权、债务责任。三是坚决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乡村两级干部在离任时必须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其继续使用和升迁的主要依据。对任期内债务大量增加的干部不得继续使用、提拔,对任职内积极化解债务,债务明显下降的干部应优先考虑使用。

(三)进一步盘活土地等资产还债。对我乡目前闲置机动地、林地、小型水利设施、“四荒地”等资源,按程序讨论、报批后,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合理估价,采取公开拍卖、招标、租赁、承包等方式,综合开发利用,盘活存量资源,筹集资金还债。

(四)采取果断措施,制止新的债务发生。为此今后,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即禁止举债搞基础建设,禁止购置豪华办公设施和小汽车,禁止举债办公益事业为名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禁止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搞超越实际的工程建设,防止新的不良债务产生。建立新增不良债务责任追究制,对不按程序擅自借贷形成的债务,按照“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处理。上级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解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加大乡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投放力度,切实减轻乡村负担,防止新的不良债务产生,从而使农村真正走上繁荣和稳定。

总之,在今后的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中,我们要立足实际,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扩大财源,有针对性,有计划地逐步清偿。

第四篇: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的通知(精)

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 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 为巩固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 根据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 步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的通知》(豫农改 „ 2012‟ 3号精神,报经县政府同意,从 2012年起,用两 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县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 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一分级实施,以县为主。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 务的主体是县级政府。乡村垫交税费债务 的化解工作在县政 府领导下,化解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二先清理后化解。在全面摸清债务底数的基础上, 锁定债务,明确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区分轻重缓急,确定 化债的优先顺序,分步化解。

二、清理化解的范围

按照豫农改„ 2012‟ 3号文件规定,我省清理化解乡村 垫交税费债务的范围是:截止 2004年 12月 31日全省免除农业 税之前,乡、村干部等个人以及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等为完 成上级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应对干部考核而替村民垫 交农业税等形成的“上清下不清”债务,包括垫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不含烟叶税及其附加形成的债务。结合我县 实际,我县垫交农业税债务本金的截止时间为 2004年底,垫 交农业特产税本金的截止时间为 2001年底(我县 2005年取消 农业税, 2002年取消在农业税计税面积上的农业特产税。以 2011年 12月 31日前的债务台账为基础审定,必要时可延伸 到 2012年。

乡村干部等个人以及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等垫交的除农 业两税外的其他税收、乡统筹、村提留等各种集资收费形成 的债务均不纳入本次清理化解范围。

三、清理核实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的步骤

全县清理核实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按照村组清查、乡镇审核、县级全面审计等步骤进行:(一乡村清查。各行政村要成立村主要干部和村民代 表组成的清查小组,具体负责本村垫交税费债务的清查工 作。各村清查小组要以会计账簿记录为基础,对本村垫交税 费情况进行逐户、逐笔核查登记,并整理相关的原始单据, 分别由债务人和债权人确认债务债权情况。对确认的债权债 务情况要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审核。在此基础上,村清查 小组汇总本村债务情况,连同相关证据在 9月 20日前统一上 报乡镇财政所。

乡镇政府要组织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对债务进 行审核认定,认定结果在 9月 30日前上报县化债办。乡镇政

府需向县审核 认定工作小组提供的资料包括:本乡镇的垫交 两税债务乡镇认定情况汇总表等表格,以及债务单位的债务 情况说明(各债务单位对每笔债务都要写明债务形成的基本 情况,详细说明债务发生的时间、历年两税尾欠情况、垫交 两税情况、历年偿还情况、债务余额、债权人、经手人和证 明人等相关内容和有关的会计记录、原始凭证、农业税税 票、欠税农户签字以及 债务人、债权人的确认证明等资料, 所有证明资料均需出具人或单位签字、按指印、加盖公章。个人或单位垫交的税款必须落实到户,与欠税人以及税 款金额要形成对应关系。

(二县级全面审计。县政府组织纪检、财政、农业、审计、监察、公安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办公室设在财政局 ,办公室成立由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农业、公安等单位业务骨干组成的审核认定小组,采 取“分组分片包干,责任到组”的办法,具体负责对各乡镇 上报的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的审核认定工作。审核小组要逐笔 核实原始凭据和账簿,逐人调查取证,按时汇总上报审核认 定结果。纪检、公安部门负责调查取证有关工作,审计局、农业局负责审核账簿、记账凭证、原始凭据等证据真实性工 作,财政局负责统一协调和报表汇总上报工作。

对 审核认定的债务,认定组要以村为单位出具认定意见 书,以乡镇为单位填写认定情况汇总表,由认定小组成员在

意见书、认定情况汇总表上签名。

对于帐面记载的债务,追溯到债务的发生时间,查明当 时债务的具体事由、债务总额和历年归还情况。填写《化解 垫交两税债务审核认定查帐记录》并签名,同时附上有关的 帐页、记帐凭证、原始凭证(包括:欠条、收据、借据、合 同等原始资料复印件。

对虽入账但证据不齐全、或未入帐但有证据的债务、或 发现有造假、伪造、虚假等情况的,由县审核小组依法进行 调查取证,审核小组根据调查取证情况进行债务认定。对 虽入账但证据不齐全、或未入帐但有证据的债务,应有债权 人、经手人、证明人、债务发生时负责人出具的书面证明材 料。若召开座谈会、走访知情人、调查经手人、与债权人对 证等,应有相关的会议纪要、询问笔录、证明等材料,并对 所出具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各乡镇、村要将县审计后的债务在对应的乡镇、村等范 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5个工作日。对群众提出异 议的债务,化债机构要认真调查核实;对群众没有异议的债 务,要进行锁定,于 2012年 10月底前上报市财政局。

四、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应把握的政策界限(一核实认定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应尊重事实、实事求 是。认定债务原则上应依据有关会计记录、原始凭证、农业 税税票、欠税农户签字等进行。要按照“谁举债,谁举证” 的原则,对于证据不齐全的债务认定,应加强群众监督和基 层民主审核,先由债权人申报并举证,再经村民大会或村民 代表大会审议并公示,之后由乡镇和县审核认定小组认定。(二妥善处理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利息问题。对于以个 人或乡镇政府、村集体等名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垫交税 费的,经债权债务双方沟通协商,金融机构可按相关规定开 展债务重组或自主减免表外欠息等工作,乡村应根据债务重 组或表外欠息减免协议等做好相关账务处理。

要根据国家有关金融政策,按统一标准妥善处理乡村垫 交农业两税债务利息问题。对于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 金融机构贷款所形成的债务,要按金融机构法定基准利率计 算利息;对于乡村干部、其他个人垫款等所形成的债务,凡 借款合同

未约定或未标明计息的,一律不得计息;凡借款合 同利率低于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的,要按合同利率计 算利息;凡借款合同利率高于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 的,要按金融机构贷款法定基准利率计算利息。

利息计算从借款发生日开始,截止到 2011年 12月 31日, 在此期间已支付的利息应从利息总额中扣除。在债务存续期 间,借款合同重订时将利息转入本金的,要将已转入本金的 利息剔除。借款利息不得转入本金,要单独统计。计算利息 的要有债务利息计算清单,计算清单要包括本金、计息起止 时间、利率等内容。

清理偿还资金优先用于清偿本金,本金未还清的,一律 不得偿还利息。(三妥善处理历年农业税尾欠。在清理化解乡村垫交 税费债务时,要继续执行《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 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 „ 2006‟ 34号精神,在垫交 税费债务化解后,解除垫交税费的债权人与欠交税费农户之 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将债权人变更为县乡政府,农户欠交税 费继续挂账处理。

五、工作要求

(一认真制定方案。各乡镇要在清理核实债务底数基 础上,研究制定化债实施方案,于 2012年 11月 30日前以乡镇 人民政府的名义,向县领导小组上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 内容应包括乡村垫交税费债务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情况,化 债的范围、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债务规模及构成,偿债资 金筹集, 债务清偿程序, 工作部署和时间安排, 保障措施(包 括债务监控、监督检查、组织保障和工作机制等。

(二积极筹措资金。稳定可靠的偿债资金来源是化解 乡村垫交税费债务的重要保障。县、乡人民政府要积极调整 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偿债资金与锁定的 债务余额一致, 不留缺口。主要可从以下渠道筹集偿债资金:一是统筹安排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资 金,以及中央和省财政给予的化解垫交税费债务补助资金;

二是通过盘活闲置乡村资产筹集化债资金;三是通过统筹有 关非税收入途径筹集化债资金;四是社会和民间自愿捐助的 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和村级组织积极筹资用于化债。各 地在筹措化债资金过程中,不得借新债还旧债。

(三偿还兑付债务。县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化债实施 方案,将本级应筹集的偿债资金按化债进度及时汇入县级财 政特设专户。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偿债资金支付信息及时做好 销号工作,切实做到偿还一笔、登记一笔、销号一笔。已销 号的债务要及时通知有关乡村,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四严格工作要求。在 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 试点过程中,一是要公开透明,清理认定乡村垫交税费债务 必须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审计锁定,在清理核实 的基础上,对所有需要偿还的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必须经过 严格的审计认定并锁定到债权人才能偿还;三是直接偿还到 债权人,所有需偿还的乡村垫交税费债务都应当将化债资金 直接偿还到债权人。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一提高工作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乡、村要建 立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县级主管领导作为化债工 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纪检、监察、财政、农业、审计、公安、金融等相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化债工作中 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财政部门负责全县乡村

垫交税费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要积极汇报、加强沟通,争 取领导重视和相关单位的支持配合;要认真做好乡村垫交税 费债务的清理核实、审计锁定、资金筹措、债款支付等工作;要根据化债工作实际需要安排化解债务工作经费,确保化解 债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把握政策关,确保审核工作质量。乡村干部 垫交税费债务审核认定工作量大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情况复杂。县、乡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 严把政策关,保质保量完成债务审核认定和清理化解工作。(三严格工作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债务清查机 构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审核、确认并统计 汇总每一笔债务,不得借工作之便索要或接受被审核单位或 债权人的现金或其他财物,不得与被审核单位或债权人串通 多认定债务。对违反工

作纪律的,一经查实,要严格按照有 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对触犯法律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农业、审计、公安、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 程监控。

(四实行月工作报告制度。各乡镇每月底,要全面汇 总并上报本乡镇化债工作的进展、成效和问题等情况。实行 重大突发事件的即时报告制度。各乡镇对化债过程中发生的 群体性事件,一方面要及时处理,另一方面要及时上报,不

得瞒报。实行化债信息联络员制度。各乡镇要安排专人负责 信息上报和联络,并将联络员名单上报县办公室。

(五规范档案管理。为规范和完善我市清理化解两税 债务档案管理,使清理化解两税债务有据可查,根据上级要 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垫交两税债务审计认定阶段要补 充和完善有关的档案资料,待垫交两税债务清偿化解后,各 乡镇按要求将有关的档案资料以每个债务主体为单位装订 成册。做到档案资料完整、内容真实,依据充分。使债务的 审核认定经得起上级的检查和历史的检验。

附件:(1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领导小组成员名单;(2清理垫交税费审核小组成员名单 二 O 一二年 月 日

主题词:农村综合改革△ 清理化解△ 债务 通知 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 月 日印发 附件一: 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领导小组 成 员 名 单 组 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副县长

成 员:(县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长(县财政局长(县审计局长(县农业局长(县监察局长(县公安局副局长(县人行行长(县财政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县财政局,赵安稳同 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附件二: 清理垫交税费审核小组成员名单 第一组: 组 成 长: 员: 负责乡镇: 第二组: 组 成 长: 员: 负责乡镇: 第三组: 组 成 长: 员: 负责乡镇: 关于清理化解垫交税费债务具体问题的 通 知 根据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 好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工作的通知》(豫农改„2012‟ 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清理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 务工作有关具体问题通知如下:

一、债务认定有关问题

(1)由乡、村干部经手或担保向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或亲戚朋友借款而产生的垫交农业税、特产税债务,视同乡 村干部垫交债务。(2)以乡、村干部工资垫交税款形成的债务通过审核予 以认定。(3)有会计记载、借款凭据和村组农户尾欠台帐的,没 有完税凭证,难以区分农业两税和其他税费的,可按照当年 尾欠税费比例合理确定;没有村尾欠台帐的,可以当年下达 的税费征收任务数和农业税实际入库数为基础或参考两税 任务占税费任务的比例,合理确定。(4)对垫交

农业税、特产税和费的区分,应按照“先税 后费”的原则,债务余额小于欠税金额的,全部认定为垫税 负债; 债务余额大于欠税金额的,大于部分再作为垫费负债。(5)村、组、乡镇申报垫交金额、当年已完成任务数之 和大于当年上级下达征收任务数的,超过部分不予认定。(6)对于乡镇政府、村组用自有资金缴纳税款的不予认 定。对于乡镇政府、村组贷款垫交税款,用自有资金归还部 分不予认定。(7)对村、组属于集体缴纳税款的,不予认定。

二、时间安排

(一)成立组织、宣传发动阶段(9月1日---9月5日)各乡镇、村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各行政村村民

代表名单报县办公室。

(二)乡村清查阶段(9月6日---9月30日)

1、债权人(垫交人或单位)填写《债权证明》、报表1-

1、1-2,同时提供相关证据复印件。各行政村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对债权人(垫交人或单位)申报情况进行审议,按垫交人填写会议纪要报县办公室(每 个债权人单独填写一份)。村领导小组根据会议通过的垫交 事项,填报表1-

1、表1-

2、表2于9月20日前报乡镇,经清查 后确认无债务的村,上报空表。乡镇派代表参加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并对会议纪要 签名、通过内容等真实性负责。

2、各乡镇财政所负责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向县债务认 定组报送相关资料。包括:本乡镇的垫交两税债务乡镇认定 情况汇总表等表格(乡镇对乡级垫交税款填报表1-

1、表1-

2、表2,与村上报报表合并,汇总上报县表3-

1、表3-2),以及 债务单位的债务情况说明(各债务单位对每笔债务都要写明 债务形成的基本情况,详细说明债务发生的时间、历年两税 尾欠情况、垫交两税情况、历年偿还情况、债务余额、债权 人、经手人和证明人等相关内容)和有关的会计记录、原始 凭证、农业税税票、欠税农户签字以及债务人、债权人的确 认证明等资料。各乡镇及债务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资料 的,债务认定组将不再对其申报的债务进行认定。

(三)县级审计阶段(10月1日---10月25日)县审核小组,到各乡镇通过调查、取证、走访群众等形式,对各乡镇报送债务进行审核认定,根据审核结果,以村为单 位出具认定意见书,填报认定情况汇总表,由认定小组负责 人在认定情况汇总表上签名。各乡镇要通知债务单位提前做好准备(需准备的资料包

括:农业税税票、欠税农户签字确认证明以及债务人、债权 人的确认证明等),并确保相关人员(债务单位负责人、经 手人、债权人、欠税农户等)随叫随到。若债务单位未按要 求提供资料或相关人员未到场的,债务认定组将不再对其申 报的债务进行认定。若发现有造假、伪造、虚假等情况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四)汇总汇报阶段(10月25日---10月27日)债务认定组对所包乡镇的债务认定情况进行分类整理 汇总,并向县化债办汇报。

(五)锁定上报阶段(10月28日---10月30日)县化债办根据债务认定组的汇报,对待定的债务作出处 理意见后,锁定上报债务。

第五篇:关于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调研报告[最终版]

关于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调研报告

桑阿镇位于冠县的东南部,由原桑阿镇和原白集乡合并而成。.辖60个行政村,总人口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万人,2004年财政收入351万元,完成工商税收156万元,农业税231万元,完成GDP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0元。

2004年乡镇政府总债务367万元,其中信用社货款222万元,占60%,国债资金65万元,占18%,世行货款和财政周转金20万元,占5%,应付未付款60万元,占16%。这些货款主要用于建鞋厂222万元,占60%,乡村道路建设65万元,占18%。未付款主要是个人的单据80万元,占22%。

2004年村级债务775万元,平均每村12.9万元。其中最高的为东吕庄92万元,债权171万元,债务来源主要是应付未付款322万元,占42%,银行货款210万元,占27%,个人借款199万元,占27%,债务用途生产性支出254万元,占33%,公益支出166万元,占22%,管理费用支出177万元,占23%,其他支出150万元,占19%。

分析原因乡镇主要是兴办乡镇企业,由于乡镇盲目上马,没有作好市场调查,企业没有投产就下马了,给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负。村级由于积累少,遇上架电、修路等工作时,就要向银行和个人货款,而偿还贷款又没有能力,所以形成了恶性循环。

下载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