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示范点简介(推荐)

时间:2019-05-14 01:0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示范点简介(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示范点简介(推荐)》。

第一篇:新农村示范点简介(推荐)

湄潭县新农村建设简介

近年来,湄潭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情实际,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思路,“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扭住特色产业不动摇,锁定绿色工业做文章,依托生态旅游求突破”,走出了一条以“四在农家”创建为载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村庄整治为重点、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自2006年底以来,采取“产业引路,群众致富;资源整合,夯实基础;科学规划,示范带动;政策扶持,资金配套;学乐结合,树立新风”的措施,在全县规划建设“四在农家”创建点175个,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101个,新(改)建黔北民居11333幢,基本实现了县有示范带、镇(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点、组有示范户,惠及6.5万余户27万多人口。取得了“农户住房质量优化提高、群众思想观念有效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好转、扩内保增效果明显、社会效应逐

步扩大”的明显示范效果。全县呈现出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风貌。

黄家坝镇邓家寨

黄家坝镇合同村邓家寨共有37户117人,主要以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帼国英雄示范村”、遵义市“阳光村寨”、“平安村寨”、“卫生村寨”、湄潭县“文明村寨”等荣誉称号,也是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参观点之一。

依靠便捷的交通优势和桃花江迷人的自然田园风光,在政策的扶持带动下,示范点上的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参与村庄整治,配套完善了水、电、路、文体、医疗等基础设施,黔北民居改造率达100%。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示范点上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现已发展农家乐6家,乡村宾馆床位达100余个。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让这里优质农特产品直接变成商品,增加了农民

收入,也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如今的邓家寨,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去处,每年夏季,吸引不少重庆、贵阳、遵义的客人来此休闲避暑。

鱼泉镇偏岩塘

偏岩塘距县城所在地5公里,县城4路公交车直达该示范点,交通便利,后倚 “雄、险、奇、幽”兼具的仙谷山风景区,清澈的鱼泉河从示范点前蜿蜒而过,山水相映,风景秀丽,湄潭县第一家农家乐就诞生于此。现有住户102户345人。

近年来,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青田田鱼、优质有机稻等特色产业,群众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该示范点群众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政策引导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示范点创建活动中,新修主干路3200米,连户路4800米,改造庭院环境93户,拆除危旧房及畜圈56幢,新(改)建

住房93幢,并先后建成了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经网、游泳池等文化娱乐设施。

如今的偏岩塘示范点,黔北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景色更加迷人,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游玩、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兴隆镇田家沟

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共42户,216人,茶园面积402亩,茶叶加工厂5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是湄潭县首批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之一。该示范点是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其所在的龙凤村是国家农业部授牌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2010年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十年前,田家沟老百姓生活条件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用电无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00元,全是泥泞小路,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房屋老旧破烂。在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创建过程中才逐步配套完善了串寨路、连户路、垃圾池、农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宣传栏等设施,群众还自发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组建了花灯歌舞队、唢呐队等群众文艺团体,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卫生公约和民主管理制度。2007年10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巨变的田家沟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整洁村容和文明乡风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田家沟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目前已建成黔北民居40户,完成了图书室、篮球场、卫生室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沼气普及率达95%,农电网改造率达100%,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电脑普及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均达100%。如今田家沟的农民,从自身物质到精神逐渐“富裕”起来的切身经历中,用发自肺腑的心声唱出“十谢共产党”的歌谣,在当地广为传颂。

2011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其他几大主流媒体对该示范点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两位村民与省长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小崔会客,畅谈田家沟发展变化,畅谈“湄潭翠芽”。今天的田家沟正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湄江镇核桃坝

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核桃坝,位于湄潭县湄江镇东北角,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辖8个村民组807户3347人,全村有中共党员70名,茶园面积7100亩,户均近9亩,人均2.1亩。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3家,茶叶加工大户30余家。2010年人均纯收入8300元。曾被中组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文明村镇”,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康村”等称号。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遵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同时,也是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全省村干部培训基地。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核桃坝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以村办公楼所在地为中心,新建街道两条,新(改)建黔北民居548户,完善了排污沟、人行道、果皮箱、行道树、文体广场、自来水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整村推进的模式在全村开展了以公路建设、民居改造、庭院美化为主的创建活动,当地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

改善。

如今,全村正以“强基础、兴产业、美环境、展新貌”为主要抓手,按照“村庄城镇化”模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水电路改造、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茶青交易市场、村民文体广场、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该示范点不断呈现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民行为更加文明的新农村建设风貌。

第二篇:赵家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巉口镇赵家铺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巉口镇赵家铺村距定西市区8公里,定靖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529户2234人,流域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万亩,退耕还林9072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

近年来,赵家铺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改善基础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以规划为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用的原则,在考虑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生产区域的合理布局,按照“前宅后园、前院住人、后院养殖、人畜分离、构建和谐”的建设理念,先后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在 2006年、2008年、2011年分三期相继在赵家铺村上街社建设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配套的小康住宅示范点,集中搬迁安置98户,配套了道路、饮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同时,坚持“退耕还林打基础、扶贫项目促增收”的思路,在赵家铺赵家铺山建成了5000亩的综合流域治理精品示范点,依托赵家铺山丰富的退耕还林(草)资源,扶贫部门先后投入资金90多万元帮助该村发展产业水平。在上街社砂化道路1公里,配套排水边沟2公里;发展养牛户50户,引进秦川黄牛150头;发展养羊户150户,引进良种羊1150只。按照“一池三改”标准厕圈联建98座。促进了当地畜草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使该村走上了一条“山上退耕种草保植被,山下舍饲养殖建沼气,沼液肥田壮畜调结构,剩余劳力输出增收入”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路子。实现了农民“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协会党支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投资31万元建成了占地1280平方米的二层村级活动场所14间560平方米,形成了集村“两委”办公、各类协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成立了养殖协会、沼气协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动全村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更好地走“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道路,为全镇发展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样板。

第三篇:下拉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八力乡下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八力乡下拉村辖3个合作社128户632人,是2006年省上确定的全省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三年以来,累计整合资金559万元,重点实施了以下工程:

基础建设完成危房新建、改建284间,新修河堤900米,硬化通村公路2.4公里,主街道650米,支巷道1300米;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处,新修沼气池80座,栽植行道树3000株,配发太阳灶128台。

产业开发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协会和养殖协会,培育科技示范户20户,农民科技培训率达到85%,技能培训率达到85%,2010年,全村输转劳务工128人,占总劳动力336个的38%,劳务收入78.8万元。成片种植当归等经济作物520亩,人均药材产业收入360元。修建养殖圈舍62座,调运良种牛72头、良种母猪66头,养羊53只,全村人均养殖业收入270元。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80元。

社会事业修建文化戏台1座、学校1处、党员活动室5间、卫生所1处、文化室1座,为128户群众免费接通了有线电视,全村606人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扶持两户农户组建了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专营店,全村“五保户”供养率、特困户救助率达到100%。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施了庭院翻新、绿化、美化工程,书写永久性标语30条,改厕62户,建成垃圾集中处理点1处,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价理事会,开展评选奖励“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等活动,群众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基层组织建设整顿和调整了村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加强了班子领导力量,村党支部达到了“五个好”标准,2010年新发展党员4名,并对全村21名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履岗率达到85%以上,村“两委会”工作制度健全,管理有序。

中共八力乡委员会

八力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八月

第四篇: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位于镇区以南4公里处,距安定区15公里,陇海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辖6个村民小组,515户2030人,总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15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

近年来,三十里铺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眼于新农村发展,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着眼于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农民增收新渠道,把三十里铺村建设成为“生产专业化、住宅小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典范示范村。村两委班子紧紧抓住省市区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省、市、区、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将现有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2007年以来,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围绕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以规划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新民居建设为突破、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关键”的思路,整合各类资金230万元,在三十里铺村大堡子社规划建设集住宅、养殖于一体的新农村示范户27户(其中原示范户20户,新建户7户),每户占地350平方米,其中住宅区164.5平方米,养殖区185.5平方米,户型设计科学,外型优美。同时投资33.6万元建设占地面积为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36平方米,办公室8间,94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1间的集管理、培训、活动、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村级活动场所一处。通过探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新农村住宅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域设计村委会、文化活动广场、卫生所、车库和工具房等公共服务机构,在建好住宅的同时,不断完善了小区内道路、绿化、通信、电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人居、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住宅小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我镇乃至全区的新农村建设亮点。

第五篇:庙坪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金洞乡庙坪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

简 介

金洞乡庙坪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地处城郊结合部,分为原住户区、新建区、移民区等三个区块,共有住户255户1084人。在先后完成了移民区、新建区的建设任务后。今年,我们结合“美丽两当、红色福地”建设,重点实施了以“美丽乡村”为主要内容的原住户区风貌改造工程。在建设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回归农村、彰显特色”的原则,现已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其主要做法是:

一、整体推进抓规划。在庙坪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期,我们就按照“高起点规划、分实施”的原则,在资源配置、建设发展、空间布局上,进行了城乡规划一体化,并将庙坪村纳入了城区总体规划范畴。

二、改善基础抓建设。我们把一事一议项目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对庙坪村原住户区基础设施、环境等进行了改造,共完成巷道硬化3条1850平方米,粉刷墙体57户6840平方米,铺设鹅卵石道牙120米、竹制篱笆墙320米,衬砌石片墙150米,修建广场1处,完成危房拆除重建8座,新修大门、围墙17户,完成绿化版块4处480平方米,安装石雕、石桌等4套。

三、强化组织抓保障。结合风貌改造,维修了村级组织活动室,粉刷了墙体,新修了大门,加固了围墙,并按照仿古要求改造了外观风貌。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则、党员承诺制和发展党员“公推选优”制度。在惠农资金兑现、农村低保评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坚持“四议两公开”和“3+5”工作法,充分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树立新风抓管理。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深入开展了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新形象“四新”竞赛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和《村内环境卫生划段包干制度》,成了环境卫生评议小组,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较清洁、不清洁评比工作,不断树立新风尚。

下载新农村示范点简介(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示范点简介(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党建示范点简介

    关帝庙村基层党建示范点简介 关帝庙村位于柏峪寺街以东8公里处,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322户,1145人,耕地面积2755亩。关帝庙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4名,其中女党员8名。近年来,关帝庙村紧......

    脱毒示范点简介

    下双乡南水村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点简介下双乡南水村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点位于下双乡南水村七组,该组现有47户200人,耕地222亩,人均占有耕地1.1亩,是全乡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民小......

    学雷锋示范点简介

    学雷锋示范点简介 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深刻的时代内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发前行。新时期校园学雷锋是弘......

    党建示范点简介

    党建示范点简介一、基本情况:郝营村现有人口1620人,户数380户,耕地1515亩,以养殖、板皮加工为主导产业,积极引进了恒拓机械和玩具厂两家企业。全村现有党员48人,党组织发挥作用较......

    改造示范点简介

    龙下乡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示范点简介1、虎条村“跃昌”改造示范点(成型点)虎条村现有248户856人,农户居住比较分散。为此,该示范点按照“小村变大社区”建设理念,将山、水、......

    幸福家庭示范点简介

    **乡**村计划生育综合示范点简介 **乡地处西峰区东部,东与什社乡交界,南与董志镇毗邻,北靠庆城县赤城乡、熊家庙乡。全乡共辖11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6880户, 35917人(其中已婚......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实施方案

    ##乡##村**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实施建设示范点的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根据县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有关......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汇报

    下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为切实加快我乡下李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多措并举,打造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新亮点,现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