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水文化”为主线的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方案2016.9
以“水文化”为主线的小学校园环境建设
九江市浔阳区湖滨小学: 秦卫萍
一、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环境是学校文化的外在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环境建设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教育、精神陶冶的依托,是学校理念内涵和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品位高雅、匠心独运、个性突出、科学合理的小学学校环境设计可以更好地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突显学校的人文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的基础工程,其主题突出的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生活区文化、活动区文化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对 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
学校应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让校园的一景一物都起到教育作用,要加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等重要场所的文化建设。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图书室(馆)、阅览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充实藏书量,加强图书室、网络教室管理员的培训,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向学生开放,让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成为学生吸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建设好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校园环境与“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
湖滨小学近年来,校园文化与水牵手,以“上善若水”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传承其“善”、突出其“韧”、彰显其“容”、体现其“勤”,激励湖滨师生以如水的善念,如水的智慧,如水的胸怀,如水的坚韧,如水的柔美,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全面发展!该校校训“上善若水”是对师生都具有水之品性的期许,让师生都具有向上的精神追求、向善的道德品质,让师生的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有序而行。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人生的源泉。学校教育要如载歌载舞的水,流淌着崇高无私的美好品质,流淌着真诚善良的道德情操。
该校把校风、教风定为“海纳百川,润物无声”,是希望教师要具有水井一样的博大胸怀和奉献精神,以“海纳百川”的心胸去包容和理解学生;要有敢于听取批评和无私给予的心胸,吸纳更好的想法和意见,关怀生命,做一个胸怀宽阔的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该校把学风定为“滴水穿石,水到渠成”,是希望学生要具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不计其数的水滴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水的精神、水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学习贵在坚持、重在积累。用“水到渠成”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要循序渐进,终能成功。
在这种水文化理念的引领下,湖滨小学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均与学校坚持建设和传承“水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我校逐步把校园环境打造成善水文化传播的福地。按照湖滨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以“水文化”为主线,特制定《湖滨小学校园环境建设方案》。
三、湖滨小学校园环境建设事业方案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调高认识。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它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校园“水文化”环境建设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2、基本原则
人本性原则。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水文化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如水”的校园环境感染人、愉悦人、塑造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升健康的文化品位,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整体性原则。要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建设,注重各种环境有机结合,有效开发与利用校园环境资源,注重学校细节文化,让学校的水文化融入学校的环境之中。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校遵循“整体规划,凸现善水,彰显特色的原则”,确定出校园环境建设的主体框架。
一是以蓝、绿色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色调; 二是以“水”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元素,凡涉及的设施都用水作背景;
三是以“水”及相关链接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主体性原则。要落实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师生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的设计者、建设者、实践者,师生共建成长乐园、精神家园、和谐校园。
特色性原则。要根据学校发展历史、所处地域的环境和现有的办学条件,突出学校环境个性和特色,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塑造鲜明独特的学校形象。
3、总体要求
校园环境是以学校的建筑、办学的设施、校园的环境等为载体反映校容校貌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形象的外在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基本资源。
要从学校环境建设入手,整体设计、统一安排、错落有致、高雅和谐,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创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氛围,注重校园每个细节、每个空间的设计,建设校园门厅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专用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操场文化等,建设反映学校精神的雕塑,建设若水校园,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物一景,一墙一楼都体现水文化内涵。
4、基本内容
依据学校环境实际,搞好校园的绿化,净化,班级的美化,教师办公的书香化,楼道的布置彰显文化氛围,教室的布置体现班级特色。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若水的人文性,将“水”渗透入学校的设施的细节,都能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外部文化环境
①、建设“善水”文化墙。我校在铺满绿色的校园操场主席台的墙上绘制“一训三风”文化墙,墙正面镶刻着上善若水润泽湖滨几个大字,旁边镶刻“上善若水”(校训),“海纳百川(校风)以及“润物无声”(教风),“水滴石穿”(学风)等,简单大方的设计道出了湖滨学校对师生们的期待。
②、校园楼面文化也体现了水的特征,学校楼房的功能区分定位与外观和谐问题
主要功能定位为教学楼,可以将不同楼房命名为上善楼、若水楼、博学楼等,确定学校建筑物楼面外观主色调,予以统一。制作校徽,固定在教学楼显著位置。
校园楼面文化也体现了水的特征。
③、校园道路设计与活动场地区域划分(活动区、休闲区、学习区)。为突出学校工作特点,根据实际,建设校园道路,主干道通向教学楼的甬道两边可以铺设地面彩砖
④、整体绿化设计,请专业人士对学校绿化进行整体设计,通过绿化,合理区分二三号楼之间的活动场地,对学校围墙进行视觉上的美化处理。依据教育目标,合理设置生物角,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渗透科学、环保等教育内容。已有的空中花园应当加强管理。
⑤厕所文化。在厕所的外墙画关于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宣传画,写警示性标语,厕所内卫生有专人管理,定期定时清扫、冲刷,体现处处育人的理念。
内部文化环境
①、楼厅两侧墙壁设有校园简介、教师简介、平面图、五旗五徽图。②、楼道两侧加尔和我校实际,以“饮水思源,感恩教育”为主题进行分层次,分内容进行装饰布置。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感恩师长——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重教;
感恩社会——感悟社会的馈赠和祖国的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的思想;
感恩自然——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感恩他人——感谢同学、朋友(包括学校等集体组织)爱心相助,促进互助互爱。
③、教室及班级文化建设:教室门口设置“班训牌”,室内前黑板上方悬挂国旗、班训,前黑板左侧设班务栏(张贴课表、值日表、课外活动表、作息表);后黑板右侧张贴悬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方黑板窗户旁边的墙垛悬挂“焦小三四五六”行为规范,体现统一布置与张扬个性的和谐之美。④、办公室文化。
教师办公室:正面墙上悬挂各种制度、名人名言。⑤、功能室文化。音乐室:悬挂制度,悬挂标语“梦想在这里放飞”。实验室:悬挂制度,悬挂科学家头像。
图书室:悬挂制度,悬挂标语“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美术教室:悬挂制度,张贴活动照片,悬挂名人名言。微机室:悬挂制度,悬挂标语“用心击就精彩人生”。
4、保证措施
①成立组织,明确责任。为了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工作力度,学校成立以校长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校园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分工负责,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②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讨论教育局关于校园环境建设考核细则,切实认识其重要性,把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重点来抓。
③精心布局,合理规划。学校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召开班子会议研讨,确定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④解放思想,保证工作顺利实施。校领导要有开拓精神,放下思想包袱,敢于谋划、敢想敢干,灵活筹资,给校园环境建设做好充分的资金准备,使之圆满完成。
第二篇:以诚信教育为主线
以诚信教育为主线,从严治警,为精神文明创建打造一支精良队伍
高素质的队伍是服务经济和群众的基础,更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生龙活虎的有力保证。为此,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抓队伍促创建的工作思路,大力培植“团队精神”,不断加强廉勤建设,并在诚信守信教育上下功夫,从而营造了基层大队“讲诚信、守公德、亮窗口、树形象”的喜人局面。
一是换位思考,诚信教育常抓不懈。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充分认识诚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交警队伍诚信建设上升到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高度,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抓实。为在广大车主、驾驶员和人民群众中塑造诚信交警形象,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从小事抓起,在破除特权思想上下功夫。
弘扬“五种”精神,叫响奋进口号。为培养“团队精神”,新世纪之初,大队党委就倡导和弘扬南平交警“五种精神”。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艰苦奋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知难而进,争创一流,建功立业的创业精神;服从大局,服务人民,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尊重科学,崇尚法治,依法行政的务实精神。在这“五种精神”的激励下,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步伐一致,在队伍中始终奏响的是一种激昂的乐章、展示的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体现的是一种奋发的精神,这就是南平交警的“团队精神”。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时期,叫响不同的口号。一个行业代表着一个职业群体,职业群体在各方面都主导着社会生活,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特别是窗口行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为此,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交管本职,注重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为推进闽北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第三篇:婚姻登记工作以加强规范化建设为主线
婚姻登记工作以加强规范化建设为主线,提供全程服务为核心,打造效能化团队为目标
一是学习教育到位。坚持把学法、学习业务作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培训及“三新”主题教育和“创建学习型机关”,并有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学习园地。
二是加强婚姻登记工作队伍建设。我们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依法行政为保障,熟练掌握婚姻登记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实行了3人审查制度,互相监督制约,严格按照相关证件,依法进行办理。
三是环境设施到位。婚姻登记处的办公和服务设施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为残疾人、老年人设立了“绿色通道”配备专职服务引导员,全面实现婚姻登记信息网络共享。
四是措施到位。坚持“四严禁,一杜绝”,严禁增设程序或附加条件登记;严禁要求当事人出具《条例》之外的证明、证件,严禁在婚姻登记过程中收取押金等商品,严禁以婚姻服务等名义收费,杜绝任何形式的搭车收费。坚决执行“四不办”:手续不全不办理,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办。
五是规范从政到位。坚持以民为本,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和谐登记的原则。确保工作人员言有信、举有得、行有规的良好形象。
六是规范服务方式到位。我们在服务态度上,无论是对于结婚还是离婚的,对于年轻的还是年长的,我们都是笑脸相迎,热心服务,对于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细心的询问,细心的解答,并为其提供正确的政
策指导。
七是规范宣传方式到位。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和认识婚姻登记相关知识,利用报刊、横幅、标语、发放便民服务卡,宣传婚姻登记程序。坚持婚姻登记员持证上岗和统一着装,严格实行登记与服务两分开,挂牌服务,文明办公,方便群众。今年共办理结婚登记4820对,补发结婚证370对,离婚登记310对,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89份,登记合格率100%,无违法登记和乱收费现象。受到各级部门的评价,2010年12月荣获“咸阳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第四篇:以转变作风为主线
、以转变作风为主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建立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政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放的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在困境中找出路,在逆境中求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第一,对群众关心的大事,要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第二,对群众关注的难事,要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第三,对群众承诺的实事,要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
二是建立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政府。更加注重体现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关注广大群众的共同利益,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近群众。真正实现还权于民、让利于民、予富于民。
三是建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把握新规律,出台新举措,着力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加快经济发展。完善以绩效管理为中心的责任机制,推进干部绩效管理,全镇干部要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用在上项目、争投资上,用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形成能办事、快办事、办好事的工作氛围。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政府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取信于民。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城关镇全面推动农村发展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乘势而上、力争有更大作为的重要一年。从全县的态势上来看,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发展的力量更加集聚,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城关镇作为全县的中心,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机遇众多,前途光明,全镇上下必须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坚定图强升位的决心,坚定奋发有为的责任心,用更加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向县委,县政府和全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目标任重道远。城关镇改革发展的新春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为己任,奏响提速升位的最强音,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和试验区建设的征途中建功立业,为建设锦绣商城、和谐城关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五篇: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创建“蓝色公路”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创建“蓝色公路”
——舟山海峡轮渡集团有限公司
舟山海峡轮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舟山市海峡汽车轮渡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83年9月,是浙江省最大的海上客运企业,注册资本22768万元,主要经营舟山鸭蛋山至宁波白峰车客滚装运输业务及舟山岛际车客运输和旅游客运业务,其中鸭白航线被誉为服务于舟山经济发展的海上“蓝色公路”。2009年6月成立集团,目前集团资产总额近10亿元,拥有7家控股企业、2家参股企业、50艘客运船舶、40辆旅游客车、2000余名员工,经营产业涉及车客运输、高速客运、旅游集散、船舶修造、散货运输、广告装饰、宾馆餐饮等多个领域,营运线路覆盖舟山主要岛屿并延伸通达至沪、杭、甬等各地。
一、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的“蓝色公路”创建背景
(一)创建“蓝色公路”是区域交通发展的需求
舟山是全国唯一的由1390个岛屿构成的地市级城市,企业经营的鸭蛋山至白峰客滚航线是联接这个群岛城市与外界的主通道,承担着进出舟山95%车流量和85%客流量。每年在这条“蓝色公路”上,有百万辆的大小车辆往返于岛城与大陆,千万人次通过海峡轮渡来回于内地与海岛,将这条“蓝色公路”品牌化成为了区域交通的发展方向。
(二)创建“蓝色公路”是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的需求 1995年,来舟山视察工作的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乘坐轮渡时挥笔题词:“建设蓝色公路,发展舟山经济。”题词激励企业认真反思建设企业文 化的原有思路。2002年开始,企业在申报参选全国文明单位和部级文明航线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核心价值,确定了“建设蓝色公路”为企业诉求,“创建文明航线,提升服务品牌,塑造企业形象,凝聚发展合力”为新的追求,以创建“蓝色公路”为契机,着力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创建“蓝色公路”是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峡轮渡把建设“蓝色公路”服务品牌作为构建特色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企业品牌建设战略,对内不断优化服务软硬件设施,对外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在构建以“蓝色公路”为特色的企业文化中,企业始终坚持一步一步扎实地向前走,因地制宜,立足创新,注重实效,避免像制造产品那样制造企业文化,努力把企业的经营哲学转化成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把先进的制度设计转化为全体员工自觉遵循的职业伦理,把凝炼提纯的企业精神转化为全体员工共建共享的目标追求。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的“蓝色公路”创建内涵和主要做法 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的“蓝色公路”服务品牌是以诚实守信为立足点,以创建文明航线为载体,以塑造舟山第一“窗口”形象为目标,积极倡导创新服务、延伸服务和特色服务,不断改善服务软硬件,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价值,实现企业跨越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海峡轮渡的行业认知度和社会美誉度。
创建“蓝色公路”服务品牌主要做法有:
(一)实施企业品牌建设工程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作为交通服务企业,企业的产品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为旅 客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优质服务。不断优化“蓝色公路”各项服务,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永恒主题。
打造品牌,企业首先从文明创建活动入手,每年推出不同载体的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品牌的含金量。从开始文明航线创建活动以来,规范了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2001年被评为部级文明航线。在迎来这一荣誉的同时,企业认为服务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文明创建工作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从2002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以“信用轮渡年”、“信用轮渡提高年”、“信用轮渡深化年”为载体的“信用轮渡”建设活动,让每一个员工的服务从“信用”开始。随后的“员工素质提高年”、“质量体系管理年”以及今年的“形势教育年”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并始终恪守“以旅客需求改进服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明创建的内涵。
全司员工还达成了“热情服务是我们必备素质、见义勇为是我们应尽义务、拾金不昧是我们应尽职责”的共识。近三来,企业员工拾金不昧总金额达320多万元,船员们不顾安危施救跳海轻生旅客10余名,多次体现舟渡人的正义之气。“蓝色公路”的服务品牌在被广大旅客认知的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烙印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中。
(二)实施企业形象提升工程
海峡轮渡集团是舟山交通的第一“窗口”,直接关系到国内外旅客对千岛新城的第一印象。塑造、宣传、提升“蓝色公路”企业形象,理应是“蓝色公路”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企业多年来一直以“九个一”为载体,即“一句企业格言、一种企业精神、一本员工手册、一套员工制服、一枚司徽、一面司旗、一首司歌、一份司刊、一张司报”,展示舟渡人开拓创新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企业形象。企业几名员工有感于企业从创建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创作了一首《轮渡之歌》在年终联谊会上演唱,后被企业员工广泛传唱。企业因势利导,将《轮渡之歌》定为司歌,并作为企业员工手机彩铃予以推广。《舟山轮渡报》创刊于2003年8月,每月一期,发行于企业内部及所属各企业,市党政机关、行业主管部门相关领导、过渡旅客。轮渡报成为舟渡人传递综合信息和服务心声的平台,成为舟渡人与社会、旅客连接的纽带,成为舟渡人展示形象和成长的重要窗口,成为一千多名舟渡人的“精神家园”,为塑造、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实施管理机制创新工程
企业在创建“蓝色公路”服务品牌过程中,先后从企业岗位的实际出发,制订170多项规章制度,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甚至是每个细节,使每位员工上岗都清清楚楚地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严谨、完备的制度体系辅之重奖重罚的考核制度,将员工的工作和行为逐渐规范起来。
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经过几年努力实现了四个“历史性转变”:企业管理机制从传统企业管理逐渐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从不规范的自由式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转变;员工的理念从“要人管”向“我要管”和“我会管”转变。
2002年企业自加压力,在全司范围内实施NSM安全管理体系。部分员工开始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实行体系是得不偿失的做法,浪费时间、金钱、人力、物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员工的工作负荷。但实践证明体系的实施的确有助于工作习惯的规范和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2003年,企业又在全司范围内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随着企业率先在全省同行中 获得DOS证书和SMC证书,员工们不断认识到以往传统制度管理模式的缺陷,并按照体系的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企业在全市同行业中率先建立乘务员星级考评、“首席员工”评选、船舶客运部乘务长负责制等管理制度,并与工资、奖金挂钩,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2005年起以打造“蓝色天使”先进群体为特色,实施品牌创新创特,并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蓝色公路”服务品牌档次。通过反复讨论、提炼,确定了由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两大部分六个内容组成的“蓝色天使”形象标准,作为全体服务人员努力的坐标。
(四)实施人力资源优化工程
优秀的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一项人力工程。知识经济时代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支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是“蓝色公路”创建之本,更是推动企业实现价值升值的基石。
企业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临聘员工陈东英,工作不到三年,就从一星级乘务员晋升到三星级乘务员,再到首席乘务员,最近公司推出乘务长制度后,又成为首批乘务长之一。她的成长,除了个人努力因素,还得益于企业为员工搭建的发展平台。仅仅最近两年,企业就在内部培养和晋升了中层管理人员及中高级职务船员50余人。
多年来,企业一直重视“人才强司”战略的实施,重视并坚持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支持员工自学、岗位培训、技术考级和成人教育等深造学习,并根据企业发展和员工实际,不断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近两年来,共组织培训250多次,受训人员达3751人次,其中外出培训260多人次,培训教育覆盖率达到95%以上。通过培训,员工的服务理念、业务技能、文化知识、敬业意识不断得到提升。相当一部 分员工将培训视为企业的最大“福利”,踊跃参与。
(五)实施和谐企业倡导工程
和谐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凝聚力的体现,是“蓝色公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把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风正人和的良好环境作为重要目标,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实行民主监督、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在全市率先推行企务公开试点工作,使员工爱司如家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提出“善待员工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管理中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大到治病帮困,小到向员工送生日蛋糕和鲜花,桩桩件件都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馨和谐。
追求和谐、体现人文关怀在全司形成氛围,深入到员工心里,并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2005年4月3日深夜,一渔民在附近海域捕鱼时被船绞缆机绞断胳膊,血流不止,急需乘坐轮渡赶赴宁波救治。当他们赶到鸭蛋山码头时,船刚刚开走,而离下一渡船开航时间还有1个半小时,伤员家属着急万分。调度员立即请示领导同意,免费安排专渡为他们运送。几天后,伤员家属特制锦旗送到企业,说:“谢谢你们!是你们全力相助为我丈夫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虽然失去了胳膊,但毕竟保住了性命,已是万幸了。”
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企业还竭力倡导为社会尽职尽责。自建立帮困助学基金以来,企业员工向市慈善总会和社会弱势群体捐款近百万元,资助市内外36名贫困家庭学生上学。企业干部和员工无偿献血总量达10多万毫升,并有多人次主动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一系列举措使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观念深入人心,促使和谐企业氛围持续升温。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的“蓝色公路”创建效果
通过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的“蓝色公路”服务品牌创建,使企业成为交通行业的领跑者,海岛经济的奉献者,创建文明的示范者,舟山形象的大品牌。集团更是围绕“创业创新、可持续”的发展主题,发扬“真诚、友善、图强、求精”的企业精神,传承“团结拼博、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本着“大桥连本岛,轮渡通岛际”的创业理念,发挥“品牌、产业、管理、人才、文化”五大优势,坚持走“水陆并举、客货兼顾、集约发展”的经营之路,努力实现“企业集团化、产业集群化、经营集约化”的战略目标,为舟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前四年,“蓝色公路”累计运行252144航次,渡运车辆651.8万辆次、旅客3557.2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46%、13.36%和9.75%。集团公司累计完成营收12.72亿元,实现利润2.0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5.38%和20.82%。
企业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先进单位、全国再就业先进企业、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鸭白航线被交通部评为“文明示范窗口”和“文明航线”;引领集团不断走向辉煌的董事长李建杭被评为全国劳模。
十多年来,集团在建设富有“蓝色公路”特色的企业文化中不断探索,不断提升,不断完善“人文力”帮助集团完成了企业的社会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