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

时间:2019-05-14 01:0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

第一篇: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

【发布单位】甘肃省金昌市

【发布文号】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 【发布日期】2009-05-18 【生效日期】2009-05-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金昌市

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

《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

市长:张令平

二○○九年五月十八日

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和监督,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推进依法行政,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甘肃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甘肃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核、发布、备案以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措施、决定、命令或指示等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

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以及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制定的文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第四条 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立法法》确立的立法原则和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措施的规定;

(二)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体现职权、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四)体现改革精神,科学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五)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简化行政管理手续。

第五条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依法履行层级监督职责,对所属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监督管理。

市、县(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政府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本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第六条第六条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对规范性文件所规范事项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并对现行的有关文件进行清理,注重管理实际需要,力戒照抄和形式主义。

第七条第七条 政府规范性文件应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组织起草,部门规范性文件由部门的有关业务机构或者法制机构负责起草。必要时可以邀请或者委托有关专家、研究机构起草。

下列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一)临时性机构;

(二)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

(三)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

(四)受行政机关委托执法的机构。

第八条第八条 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内容只涉及一个部门职权的,由该部门负责起草;内容涉及其他部门、机构职责或者与其他部门、机构关系密切的,起草部门应征求其他部门、机构意见,或者与相关部门、机构联合起草。

第九条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授权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的;

(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尚未作明确规定,或虽有规定,但规定不具体、不便操作,需要制订实施办法、细则和相关规定的;

(三)为了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需要发布的决定、命令、规定等行政措施的。

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范性文件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

第十条第十条 规范性文件草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制定的宗旨和依据;

(二)适用范围、使用对象和时间效力;

(三)应当遵循的原则、具体的行为规范及操作程序;

(四)奖惩措施及行政处理的救济手段;

(五)负责执行、解释的部门及权限;

(六)专业术语和易引起歧义的词语的解释、界定;

(七)其他必须规定的内容。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名称可以使用“规定”、“办法”、“决定”等,但不能使用“法”、“条例”。

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标题应当冠以本行政区域名称,部门规范性文件的标题应当冠以制定机关名称。

规范性文件一般以条文形式表述,除内容复杂的外,一般不分章、节。

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用语准确,文字简明,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和要求。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下列内容:

(一)行政许可事项;

(二)行政处罚事项;

(三)行政强制措施;

(四)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五)其他应当由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规定的事项。

规范性文件应注意行政权利行使中的制约性规定和自由裁量权的限制性规定,不得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不得限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规范性文件应当明确行政活动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规定可以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以及违反规定的责任。同时要有保障这些权利义务实现的途径、步骤、时限等程序性规定,使规范性文件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规范性文件由制定机关负责解释。

制定机关不得授权所属部门或者机构行使规范性文件解释权。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报请各级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草案由起草部门按时限要求以正式公文报送同级政府,草案经同级政府分管领导批示后,由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对规范性文件草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部门规范性文件由部门法制工作机构或者专门的法制工作人员进行审核。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起草单位报请审议规范性文件草案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提请审核的报告;

(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

(三)规范性文件的起草说明,包括制定的目的、必要性、制定依据的说明、拟确立的主要制度、措施和解决的问题、调研论证情况,征求意见及采纳处理的情况;

(四)起草规范性文件的主要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以及市级以上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五)起草规范性文件参考的有关资料;

(六)征求意见的有关材料;

(七)其他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对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核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是否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权限;

(二)与相关规范性文件相协调、衔接,是否有出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以及市级以上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四)具体规定是否适当;

(五)对分歧意见的协调及处理情况;

(六)其他依法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在审核规范性文件时,需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并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加盖本单位公章的书面意见,逾期不回复意见的,视为无修改意见。

制定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要采取公开征询、听证、论证或向社会公布草案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对征求的意见,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研究处理,并向其反馈采纳情况。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在收到规范性文件草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将书面审核意见上报同级政府,同时抄送相关单位。

对涉及其他部门管理权限、内容复杂、争议较大,需要征求其他部门意见的规范性文件,经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并告知起草单位。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对规范性文件送审稿审核后,认为符合本办法规定,内容基本成熟的,提出审核意见,提交本级人民政府审议。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送审的规范性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应当提出不予同意、暂停制定或补充修改的审核意见,并书面告知起草部门: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十六、十七条规定条件的;

(二)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基本条件尚不成熟、内容文字粗糙、结构条理混乱的;

(三)有关部门之间存在重大分歧,经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核协调,仍难以形成一致意见的;

(四)对超越制定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文件主要内容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政策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或没有出台必要的。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重大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实施前审查后方可发布。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报请同级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草案,由起草单位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必要时可提交政府全体会议审定。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审议规范性文件草案,由起草部门负责人作起草说明、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作审查说明,有关部门列席。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一)取消制定计划;

(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补充后再行审定;

(三)会议原则通过,按照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后发布;

(四)发布。

规范性文件审议中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录在案。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报请同级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草案,未经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审查的,不得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审议通过的规范性文件由制定机关采取如下形式发布:

(一)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由制定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签署政府令发布,并通过政府政务刊物、政府公众信息网络或者本地主要报刊公布;

(二)通告类规范性文件,由制定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授权分管工作负责人签署,并通过政府政务刊物、政府公众信息网络、本地主要报刊公布,或者通过基层组织张贴公布;

(三)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由制定机关主要负责人签署,并在公共场所的公告栏中公布。

规范性文件公布时间不少于30日,未向社会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自发布之日起15日内报送上级机关备案,具体事项按照《甘肃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的发文机构在印制规范性文件时,应当同时向本级法制工作机构提供备案所需数量的规范性文件文本及相关材料,由法制工作机构报送上级机关备案。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的上级机关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时,需要制定机关提供相关材料或者说明情况的,制定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7日内报送材料或者情况说明。需要有关部门协助审查或者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有关部门应当限期回复书面意见。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拒不履行规范性文件备案程序或者故意隐瞒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逃避监督的,由备案审查的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请同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规范性文件依法予以撤销,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应当根据上级机关提出的备案审查意见,及时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或废止。对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不纠正或拖延纠正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拒不改正的,对规范性文件依法予以撤销,并向社会公布。

被撤销的规范性文件自发布之日起无效。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限一般为5年。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属阶段性工作的,应当在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终止时间。

规范性文件实施满5年,确有必要继续实施的,起草单位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前6个月内,对规范性文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论证,并报请同级政府确认后重新公布。未经重新确认公布的,该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建立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每隔2年应当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相互抵触、依据缺失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应当予以修改或者废止。清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政府规范性文件由原起草单位负责清理。原起草单位已被合并、撤销或职能调整的,由现在承担此项职能的部门负责清理。清理部门应当根据情况提出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处理建议,报本级政府决定。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制定规范性文件,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制定机关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制定、审核、备案的,有失职行为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后果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行,有效期为5年,原《金昌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金昌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5号)

【发布单位】甘肃省金昌市

【发布文号】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5号 【发布日期】2009-05-26 【生效日期】2009-06-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金昌市

金昌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5号)

《金昌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

市长:张令平

二○○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金昌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规范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建设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提高各类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灾后重建活动断层探测成果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2008〕125号)和《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根据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本办法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第四条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相关工作。

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配合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本辖区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工作。

市、县(区)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房地产管理等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协助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市、县(区)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应当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并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建设工程审批的必备审查内容。对报建过程中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意见的项目,发展和改革部门不得批准立项,规划部门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部门不得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土地使用手续。

第六条第六条 凡我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项目,均须依法进行抗震设防。

凡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必须符合抗震设防要求。

第七条第七条 下列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区域内所有建设工程;

(二)占地面积较大、横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区域内的城镇、工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型建设工程项目;

(三)位于地震活动断层和活动性断裂带区域的重要建设工程;

(四)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城市的重要建设工程。

第八条第八条 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三)国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规定的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四)重要军事工程,易燃、易爆、易腐蚀和有毒物质等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以及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等)的建设工程;

(五)水库、大坝和位于城镇区内或上游的拦水坝,水力、火力、风力发电工程,送变电枢纽工程及电力调度中心;

(六)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及其干线中的桥梁、中长隧道,候车楼、通信、信号、给水、电力等主要用房;

(七)机场及其新建和扩建的重要建筑物;

(八)广播、电视发射工程(包括差转台、播控中心、发射塔等);

(九)长途邮电通信枢纽工程(包括主机楼、中继站、微波通讯站、无线电台、卫星地面通讯站等);

(十)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的主要干线,储油、储水、储气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粮食加工厂及粮食仓库、大型冷库;

(十一)医院、疾控中心、血站的重要建筑(包括病房、手术室、药库、血库及重要医疗设备室等);

(十二)各类大中型工矿企业的办公用房及主要生产用房,全厂性动力设施、通讯调度、电算试验中心、监测中心、贵重仪器(仪表)车间以及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的用房;

(十三)市、县政府及所属各类救灾应急(含公安、消防等)和指挥机构办公用房;

(十四)高层建筑,学校教学(宿舍)楼、实验楼(室)、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中心)、影(剧)院、贸易场所、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商场、宾馆、图书馆、展览馆、档案馆、娱乐中心和集中连片开发的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的建筑;

(十五)国家或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十六)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或者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确定的有特殊要求的其他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第九条第九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批复后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列为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建设单位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应当在选址之后初步设计之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其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到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相关手续。

地震安全性评价费纳入工程建设预算。

第十条第十条 按本办法规定,凡不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由工程建设单位填写《甘肃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确认表》,按照工程项目的审批权限和建设单位的隶属关系,分别由县(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抗震设防的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经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工程建设项目,由工程建设单位填写《甘肃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登记审批表》,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属县(区)管理的建设工程,经县(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实施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评价。建设单位应当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受委托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后,应当编制该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要求;

2.地震活动环境评价;

3.地震地质构造评价;

4.设防烈度或者设计地震动参数;

5.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6.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设单位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四)建设单位持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抗震设防要求等有关文件到市、县(区)发展和改革、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项目审批部门办理相关建设手续。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工程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时,必须向设计单位提交经市、县(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工程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现行的各类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凡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相应资质等级许可证书后,方可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凡本市以外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必须持资质证书到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未取得相应资质等级许可证书或超越许可证范围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其评价结果无效。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二)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三)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四)转借资质证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保证工作质量,向委托单位提供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采用的资料和有关数据应当真实、准确、全面;

(三)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

(四)为建设单位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完成后,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委托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定;依法应当报送省、国家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分别由市、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经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未能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重新评价,所需费用由其承担。

未经审定或者审定未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不得使用。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市、县(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全市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提出整改或者停工处理意见。有关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整改或处理意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市、县(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加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对于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地震、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同意竣工验收,项目建设单位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住宅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农民建设具有抗震性能的房屋。

农村的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和村镇公用设施必须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市、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民防震抗震知识的宣传,提供农村住宅地震安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对于农村住宅和村镇公共设施等建筑,应当采取建设示范点、提供设计图纸等措施,组织实施农村住宅地震安全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住宅和村镇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防要求咨询工作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建设单位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县级以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责令改正,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其评价结果无效,由县级以上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提请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吊销资质证书。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抗震设防要求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市、县(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有关管理部门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查处不力的,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刑事或者行政责任。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统一使用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监制的审批表册。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为5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金昌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

【发布单位】甘肃省金昌市

【发布文号】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 【发布日期】2009-05-26 【生效日期】2009-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金昌市

金昌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6号)

《金昌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5月20日市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张令平

二○○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金昌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 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我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的资产、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第四条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和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其管理活动应当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

第五条第五条 市、县(区)财政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办法,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对资产配置、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等事项进行审批,负责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

(三)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审批,负责对与行政事业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四)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

(五)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超标配置、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进行调剂和处置;

(六)监督指导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及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工作;

(七)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第七条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组织本部门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配合同级财政部门对本部门所属单位有关资产配置、处置以及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内部审核和管理,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督促本部门所属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五)负责对本部门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

第八条第八条 行政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

(三)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购置、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四)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五)负责与本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并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第九条第九条 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验收入库、账卡管理、维护保管、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三)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四)负责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第十条第十条 市、县(区)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已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应按照标准进行配置;对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资产,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要求配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配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应当遵循同一地区、同一级别、同一标准、同一类型的原则,配置标准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以及地方财力状况等共同制定。

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置管理按照《金昌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办法》办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建筑物及办公用房由同级人民政府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具体管理办法及配置标准根据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以下程序报批:

(一)单位部门预算的资产配置程序:

1、部门预算编制前,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现有资产的存量、质量、结构和分布情况,提出本单位下一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及资金来源,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2、财政部门根据资产配置标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状况进行审核;

3、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批复部门预算后,各单位方可执行其中的资产购置项目。在执行资产配置项目时,单位应向财政部门报送详细的配置报告及方案,并严格履行政府采购的相关程序。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二)各类切块专项资金的资产配置程序:

1、各类切块专项资金中需安排的购置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应根据单位及项目资产配置标准、资产存量状况及履行职能等需要,提出申请;

2、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共同进行审核,提出初步意见;

3、经市政府批准后,项目主管部门方可执行其中的资产购置项目。执行时应报送详细的配置报告及方案,并严格履行政府采购相关程序。

(三)行政事业单位临时配置资产的程序:

1、行政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购置资产的,应当提出资产购置计划;

2、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门;

3、财政部门根据资产的配置标准及财力状况提出意见,按规定的资金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召开的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要购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提出申请,财政部门按照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审批。购置的资产,财政部门应集中管理,实行领用制度。主办单位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负责,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处置。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用上级补助收入购置资产、上级部门直接配置、调拨、奖励的资产和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其他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在取得资产的60日以内由单位登记入账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事业单位用非财政性资金购置的资产,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应将审批结果在15日以内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依法实施政府采购,工程需要招标的应进行工程招投标。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将相关信息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定期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行政单位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在本办法颁布前已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按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进行脱钩。脱钩之前,行政单位应按照规定对其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入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管;财政部门应对其经济效益、收入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行政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应当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同级财政部门应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事项严格控制,从严审批。

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应对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的资产实行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所形成的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入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综合预算,统一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超标配置、长期闲置不用、低效运转的国有资产,财政部门有权调剂使用和处置。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市、县(区)财政部门应当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对利用国有资产建设的宾馆、酒店、培训中心等经营场所、出租、出借办公场所以及其他利用国有资产投资进行经营的行为及经营收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以及注销产权的行为。包括各类资产的无偿调拨、出售、出让、转让、置换、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国有资产处置原则上应坚持集中统一处置的原则。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处置的国有资产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认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五)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六)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它情形。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由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意见,经有关技术部门鉴定后,报送财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门按权限审批。

本条规定涉及土地处置的,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按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与置换等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方式,在批准的产权交易等机构进行。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其资产应当进行全面的清查和登记,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方可办理移交、调拨、封存、拍卖等手续。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含残值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

(一)取得没有原始价格凭证资产的;

(二)拍卖、有偿转让、置换国有资产的;

(三)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四)合并、分立、清算的;

(五)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的;

(六)确定涉讼资产价值的;

(七)事业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

(八)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它情形。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项目、范围、权限依据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政府组织资产清查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同级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资产清查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省上规定的资产清查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行政单位资产清查按照有关规定,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实施。

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的资产应当进行产权登记,产权登记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照资产产权关系组织实施。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核发《产权登记证》。

《产权登记证》是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凭证。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名称、场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

(二)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三)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其使用状况;

(四)行政事业单位对外出租、长期出借资产情况,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担保情况;

(五)其他需要登记的事项。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产权登记分为占有产权登记、变更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

(一)新设立的行政事业单位(含已设立但未办理《产权登记证》的单位),应办理占有产权登记。

(二)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称、场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办理变更产权登记;

(三)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产权纠纷是指由于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不清而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行政单位之间的产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由财政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调解、裁定。

行政单位与非行政单位、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由行政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者裁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事业单位应当提出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产登记档案(包括电子信息档案),并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定期做出报告。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报送资产统计报表,应当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变动、处置等情况做出文字分析说明和报告。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审核和分析,掌握总体,发现问题,并按规定汇总上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计报告,应当作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依据。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和被侵占的国有资产,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以及上缴、管理国有资产收益或者下拨财政资金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按照本办法中行政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非财政供经费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对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由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金昌市语言文字工作报告

金昌市语言文字工作报告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保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必要条件。金昌市2006年被评为全国语言文明城市先进单位,是甘肃省唯一一家有资格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城市,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语言文字工作的积极作用。多年来,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实施以来,市政府不断加强领导,坚持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作为优秀城市管理、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的一项重点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2007年,按照省语委的统一部署,我市正式启动国家二类程式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目前,我市城区范围内自查自评工作顺利完成。对照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国家二类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及实施细则,我们认为,我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和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先汇报如下:

一、我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一)强化政府行为,构建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面广量大,而且语言文字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社会性、长期性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属性。因此,我市在语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语言文字工作,强化政府行为,构建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从纵向上,我是机构改革及誉为成员变动,虽数次调整,但运作正常,行使全是语言文字管理监督职能。2004年,经省语委批准,又成立了“金昌市普通话培训测试站”。目前,市语委主任有主管副市长担任;办事机构设在市教育局,有2名专职人员。下辖金川区、永昌县也分别成立了县(区)语委及其办事机构,市内各社区均有兼职人员负责语言文字给工作。从横向上,市语委成员均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在其带动下,我市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只要公告服务行业领域内的部门、单位都已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了分管领导和人员。金川区属部门、单位也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市政府在经费上对语言文字工作给予有力支持,今年市政府给市语委下拨22万元经费。市教育局为市语委办设置了专门办公室,并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保证了正常工作需要。

2.基本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职责,各司其职。明确了各行业、系统、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系统、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目前,这些职能都把语言文字工作和自身常规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各自管辖范围内语言文字应有的管理监督。

二是围绕中心,借势而上。我们围绕中心工作,有机融入,借势而上,努力促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如: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市文明办奖用语用字规范化纳入创建活动内容之一。根据城市评估要求,市城管办组织专门力量,对社会用字进行了专项整治,先后查出店面不规范用字16处,并督促整改到位。

金川区、市属委办和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都分别制定了本地或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规章制度。目前,市语委成员单位全部制定下发了本单位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意见。

(二)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协调

以城市为中心,以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主要公共服务行业为重点,是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思路。为此,我市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1.抓好党政机关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大力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促使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率先垂范,带头讲普通话、用规范汉字。市、区两级今年对机关用语用字全部进行了自查自纠;市委组织部、市语委、市人事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公务员中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通知》,开展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测试,并明确规定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达标者考核不得定位优秀等次;全市50岁以下国家公务员共1810人,1524人参加了普通话培训测试,测试率为84.2%。其中:达标规定等级1427人,达标率93.5%。各级党政机关还把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汉字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措施,建章立制,常抓不懈。目前,普通话已成为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只要工作用语。今年,市语委还督促各单位对公文进行了规范,目前,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和公文。印章,都做到了用字规范化。

2.抓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发挥基础作用

我市一直十分重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市教育局明确要求把提高中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用字规范意识与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语言文字的表达规范达标要求作为教师培训、考核和教育督导、检查以及评价教育质量的内容之一,并逐年实行持证上岗。从2001年开始,组织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将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目前,全市中小学和幼儿教师的普通话等级水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近4000人,达标率91%。今年,市语委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具体措施。我们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经市语委、市教育局联合验收,共有20所学校被评为实际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有力推动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目前,我市中小学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各学校在校园内均设立了永久性宣传标语牌,教育教学用字规范,普通话已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

3.抓好新闻媒体和出版行业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我们注意发挥新闻媒体用语用字规范化的示范作用。我市报社、电台、电视台都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作为行业特征、日常工作来抓,成立了工作机构,建立了规章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本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金昌日报》严格实行“三审三校”等制度,规定标题出现不规范字,一字罚款10元;文中出现不规范字,一字罚款5元。市广电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行了“三审三校”制度,对稿件和电视屏幕用字规范化层层把关;并加强了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11名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其中一级甲等3名,一级乙等8名,并全部实行了持证上岗。

4.抓好公共服务行业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发挥窗口作用

我们切实加强公共服务行业语言文字管理监督力度。商业、邮政、交通、银行、保险、医院、体育场等主要公共服务行业的主管部门,都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行业管理要求。市语委对从事公共服务行业的人员、直接面向公共服务的人员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是第二人民医院、市邮政局、市电信分公司、市体育管、市汽车站、镍都大厦积极配合,组织窗口职工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在参加测试的98人中,达到三级甲等以上96人。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语言文字工作涉及社会各行各业,重在宣传教育,因此,我市大力加强宣传引导,促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1.不断扩大“推普周”活动的社会影响

多年来,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实施以来,我们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重点,努力扩大“推普周”活动的社会影响。特别是今年第十届推广 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市语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市“雅言经典天下传·中华诗文朗诵比赛”,学校、县区先后举办30多场比赛、决赛,我是实验小学学生周启帆获全省城市中小学生组二等奖;市普通话测试站开展了面向社会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有200多人参加;结合全省“推普五优活动”,评选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品,制作为宣传画;2006年,市教育局开展了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普通话演讲比赛,2007年6月,市委宣传部组织进行了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2007年12月,市教育局,市人防办联合组织了“人防教育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时,各学校也分别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以上活动的开展,有效扩大了语言文字宣传广度。

2.注重环境创设和媒体宣传

我市在主要街区、大型公告服务场所和学校等地,设立了多块永久性语言文字工作宣传标语牌,其中:公园路、文化广场、盘旋路等处均制作了大型永久性宣传广告牌。各级新闻媒体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宣传工作。报刊和电台、电视台及时报道我市各级语委开展的重大活动,并发把语言文字工作公益广告。金昌日报,金昌电视台、金昌人民广播电视台播送专题稿件或报道均达到2次以上。镍都大厦每天分时段在商场进行推普广播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3.开展社会用字督查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今年,按照市,区语委统一安排和要求,金昌市城市管理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先后出动90多人次,开展了街头店面用字专项检查,查处不规范用字16处,下发了整改通知书,现已全部得到整改,有效规范了我市城区用字。

(四)抓好自查自评,促进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

开展城市语言文字评估,有利加强管理监督语言文字应用的力度,提高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规范化水平。因此,我市以迎接评估为契机和动力,抓好自查自评,促进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今年年初,我市成立了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担任。

二、我市语言文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自评,我们看到了成绩和进步。但对照国家和省上的评估标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问题与不足。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语言文字工作,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认真对待、努力解决。

(一)全社会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市在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有少数部门和个人对语言文字工作缺乏法律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作为工业城市,进城务工人员较多,习惯性方言一时难以改变,对城市品位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力度,争取在市政府通常协调下,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列入我市“五五”普法计划,纳入普法内容,开展学习宣传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

(二)语言文字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实践证明,在构建语言文字长效管理机制过程中,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和“条块结合”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却感到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建议尽快的方法的形式予以规范。

(三)语言文字工作形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创新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因而语言文字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方面我们工作相对薄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形式、内容不断创新的探讨。

(四)农村推普工作任重道远

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城市语言文字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农村地区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认识,人们对推普工作理解不够,重视不足,这必将成为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长期艰巨的任务。

各位领导、专家,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市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措施。我们衷心希望专家们对我市语言文字工作及迎评情况提出宝贵意见和批评,我们将以这次督查为契机和动力,认真进行整改,争取顺利达标!

第五篇:金昌市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材料

金昌市幼儿园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经验材料

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金昌市幼儿园(职务:姓名),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在这里探讨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

从全市开展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工作后,我园按照上级要求,积极认真部署,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全力推进信息技术设备配置与应用水平,探索全新、高效的模式,努力将全园保教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层次。现将我园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提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主体理念

首先,我园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信息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有着至关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对现代化教育来说更像是一双翅膀,谁能在教育中将信息化运用得更好,谁就向教育的全新成果迈进了一大步。一所学校,只有从真正意义上重视信息化,才能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我园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结合实际,专门成立了以园长任组长,副园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负责人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并提出了“224”主体建设理念,即:“两个基础,两个层面,四个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模式。两个基础,了内部专用光纤两条,实现了高标准的园内信息化安全预防系统。

(二)软件环境是信息化的运行基础

强化技能、优化教学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其应用水平是检验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标准。

1.建立相关制度,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力度 电教人员制定可行性较强的培训计划,本着“普及兼顾提高”的原则,通过每月定期集中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组织全园教职工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全园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目前,我园95%的教师可以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制作各类课件、教案,可以熟练运用互动式电子白板一体机,或调用内部网络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授课,发布文件、通知和上传教学计划、教案等工作基本达到了无纸化办公的目标。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展现自身素质的重要载体。

2.拓展网络渠道,强化使用效率

在教师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我园部分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比如,今年我园将宣传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宣传工作又分为园内和对外宣传两部分。我园巧妙地结合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了以“金昌市幼儿园”命名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使用方法,定期对外发布宣传信息;并且

(一)设置资源共享服务器,自创资源

通过园内网络,我们设定了资源共享主机,教师将授课相关素材、课件、教案等分年级分期分类归档,形成我园自己研发的专用共享资源包,全园12个班级上课时能随时调用共享资源。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家长和幼儿进行课外教育 一是利用“安全教育平台”,让家长带幼儿答题的过程中,了解如何防溺水、如何防火、防电、防灾害等安全常识,并建立以园长为组长、总务副园长为副组长、各班领班教师为成员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通报和督促,取得良好的课外安全教育效果。二是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以及教师个人QQ空间、博客等平台,经常发布、转载科学育儿经验相关经验、论文、网络文章等内容,加强课外家园共育效果。

四、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建设成果

一是建立《教师信息化培训制度》。(之前已经谈过)二是建立《资源共享管理制度》。形成以园长为组长、教学副园长为副组长、语言组、音乐组两个教研组教师以及电教人员为成员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小组。每月定期更新完善平台资源包,保证资源包涵盖内容符合新时期教学需求。

三是建立《信息化考核制度》。以学期为时间节点,对教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如在上级部门组织的

在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同时,经常邀请周边幼儿园同行来我园观摩交流,或派我园信息化建设骨干到周边幼儿园去实地指导,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作用。

金昌市幼儿园 2017年4月12日

下载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昌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金昌市政府工作报告[5篇]

    ——2014年1月6日在金昌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金昌市市长 张应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

    金昌市四中经典诵读教案

    《中华经典诵读》教案 活动一:秋意浓浓 活动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

    金昌市城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金昌市城市供热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热管理,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和建设部《城市区域锅炉供热管理办法》、《民用建筑供......

    金昌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金昌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宏观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新农村建设成效最直观的反映,目前金昌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金昌市中医医院消防安全自查报告 2

    金昌市中医医院消防安全自查报告 按照金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和部署,对我院消防安全进行了自查,现将我院的消防自......

    金昌市科技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金昌市科技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我市科技创新情况,按照省政府研究室要求,我室会同市科技局共同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区科技部门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由发改、经信、......

    金昌市中医医院预防职务犯罪情况汇报

    金中医支[2012]6号签发人:郝峰金昌市中医医院 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情况汇报市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关于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调查工作的安排意见......

    晋中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定稿)

    晋中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管理,确保依法行政,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