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某某论传统文化的应用
论传统文化在“90后”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90年代出生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复杂性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更艰难、更具挑战性。文章对传统文化的缺失、精髓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加以指导作了分析。【关键词】传统文化;唯物辩证;高职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90后;
“90后”作为一个热门的代名词,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本人亦有幸出生在90年代,作为我院的青年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当前学生思想现状的分析在此浅谈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学生认知思想分析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当前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性;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我们这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一边成长一边见证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既拥有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又不断受蜂拥而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形形色色的外来文化伴随着国门的打开,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非常强势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改革开放就是要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也不免飞进一些苍蝇。而在此时,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一些国外的垃圾文化也趁虚而入,对很多90后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拜金主义。拜金主义表面上是对金钱的崇拜,但这种崇拜的背后实际上是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作祟。但是很多思想尚不健全的学生对此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有的大学生找工作先问待遇,找对象先看钱包。甚至有的女大学生宣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在生活中嫌贫爱富,歧视家庭困难的同学,导致矛盾激化,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就是典型事例。
(二)崇洋媚外。由于受一些媒体的夸大宣传,有些青年把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日本看成了天堂。在他们心中这些国家就是民主、和平、富足的象征。他们言必称欧美,把出国生活当作毕生的志愿,以使用外国产品为荣,产生了很多荒诞不经的故事。
(三)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同学误读了国外的民主思想,认为民主就是要以自我为中心,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丢到了一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吹嘘的“民主”“人权”和独生子女易娇生惯养的特点自然而巧妙结合在了一起。于是有的同学混淆是非,反而把不遵守纪律看成了正义的反抗,在和同学交往中,不注重团结友爱。
(四)暴力崇拜。有的同学受蛊惑仔系列等一些黑社会题材具有暴力倾向的港台电影影响,把打架看做是英雄的表现,具有能力的象征。和同学有了矛盾不去合理妥善解决,而是召集人马群殴斗狠只因偶然的身体碰撞,两群少年人便在商场里群殴,甚至拔刀相向,结果,一名15岁的中学生被刺中胸部身亡。看到这样的报道,我们不仅感到深深的惋惜,还会产生一种心理困惑:为什么这些孩子不能用正常、温和的方式解决他们的“争端”,而那么轻易地就滑向了暴力与犯罪的泥潭呢?他们的行为方式到底出自怎样的心理机制?校园暴力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2.传统文化教育的严重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五千年的积累与沉淀,其博大精深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不过很可惜,90后的学生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是非常少的。很多学生对此没有什么认识,甚至传统文化竟然被有的青年学生误读为看相、风水、算命之类的东西。只有民族的才有世界的,很多青年学生“食洋不化”和以前所受传统教育的缺失是密切相关的。如今,这个问题又和我们的学生们一起来到了学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3.学生个人思想的混乱与迷茫
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必然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造成的影响就更加深刻了。对于大学生来说,上大学前的沉重负担和上大学后相对较少的约束,令很多学生很快走向放纵。加上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向导,不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这样一来,学生中间思想的迷茫是普遍存在的,只是表现程度不一。
这是流传于网络的诗人所写的一首诗。晃晃悠悠,没有方向
让时间过去,让自己过来
长大的我们
面对的只有苍白
温度蒸发了灵魂
活力也死掉
在这个世界里
只剩下真实的肉体
谁在呼喊
谁在呐喊
青春的代价
只有麻木
在迷雾里行走
到处是路标
到处是路口
“往这走” “往这走”
我们的脚步无力迈动
我们的大脑开始苍老
谁在堕落
谁在放纵
青春的代价
只剩下长大
我们存在着 却看不到自己
站在世界里大喊
却听不到回声
无力地回头
欲望在招手
世界在飞
只有梦在追
现实中的肉体
锁住了灵魂
我们是实验品
我们是牺牲品
我们已逝的青春
该由谁来赔
从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其中的迷茫、无奈,而且可以看到感恩思想的缺失。有的同学从来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患得患失,却不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何况人乎?90后的学生思想状况可见一斑。
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罗各行各业,比如兵法、中医、古乐等等。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唯物辩证的,这和马克思主义又异曲同工。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华民族能够独立自强,正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使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结合,并使其本土化的结果。正是由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惨遭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中国却不断发展并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我想到: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教育,我们不仅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也要我们向老祖宗请教,从传统文化里寻找我们的精神根源。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必定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也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如何寻找突破口,让传统文化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以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成为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还原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很多人谈起传统文化总觉得就是一种儒家文化,实际上先秦文化的灿烂就在于百家争鸣,而儒家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只是到了后来,封建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形成了儒家思想的垄断地位。而儒家思想的垄断地位恰恰是造成传统文化的败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传统文化绝对不能等同于儒家思想。现在有的人开设私塾只不过是哗众取宠,或自欺欺人罢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应该多从古代的诸子百家,诗歌,文学,史书,医书等吸取营养,并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作品。
2、是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让青年学生认可传统文化,先要培养其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几经风雨,历尽沧桑,如今依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就是最好的教育素材。读史可以明智,同学们的思维从民族的角度出发,去看几千年的历史就会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谨慎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
3、注重媒体建设
时代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不断纳入新的血液,也需要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过去,我们曾经“重洋轻土”,于是很多新型媒体,比如网络,并没有被用到弘扬传统文化上面。在外来文化强势登陆的时候,传统文化却像古董一样被供奉起来。现在,我们需要传统文化理性的回归。
4、开设相关课程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绝对不可能仅仅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这样的课程来传授给当代大学生。90后的大学生也绝对不会去接受一种生冷,古老,渐行渐远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形式多样化,生动化,和对原有材料的再次加工与创作。
5、教师提高个人文化修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可能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但对传统文化也未必具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近代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抛弃的太多。也就是说,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上看,我们很多人仍然是没有文化的,这和一个人的学历是没有关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著作,并能不自觉的引入到我们平时的言传身教之中。
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任重而道远。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我们的答案,或许是不够的,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却是必须的。树无根则枯,水无源则涸,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利用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定会有得到令我们惊喜的结果。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意见,愿能抛砖引玉。
第二篇:论幼儿传统文化学习
论幼儿传统文化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已受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中国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却变得冷漠起来,更谈不上继承和发扬了。为此,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策略和尝试,旨在让幼儿从小了解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做有根的人。
传统文化互动性探究体验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智慧、哲理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它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现在,“汉语热”已在全世界欣然掀起,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己传统文化却变得冷漠起来:我们的幼儿爱吃的是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手里玩的是洋玩具芭比娃娃、机器猫、奥特曼;他们喜欢过洋节日,他们都知道“圣诞节”,情人节,但却很少知道“端午节”、“清明节”,幼儿对身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继承和发扬了。
怎样让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去呢?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我们要从幼儿的身心发 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唤醒他们对祖国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最终让幼儿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
二、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在玩中学习民间游戏
我们的童年没有“机器猫”、“布娃娃”,但我们的童年却很快乐,至今都回味无穷。因为它有泥巴巴、石子、橡皮筋和许多同伴。这些东西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游戏简单易学。
其实,幼儿进行活动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直接的目标。他们就是玩,因为玩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兴趣趋向、符合他们的内在需要。幼儿把什么都当成玩,当然,学习也成了玩,他们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养成品质。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幼儿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自身的活动进行学习,因此,幼儿主要的活动是游戏,他们以玩的方式进行游戏。
传统文化许多是通过玩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中国民间玩具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各种物质几乎都可以被用来制作。我们在提供材料时,把玩具和材料一体化,材料既是玩具,也是学具,从而体现游戏、学习一体化,寓教于乐。例如节令玩具,民间指特定节日中的应时玩具,通常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元宵节所用的花灯;春节所用的鞭炮、烟花;端午节所用的香包、布老虎;中秋节所用的兔儿节;清明时节所用的风筝等。通过这些节令玩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一些节日的风俗、意义,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还有许多妇孺皆知的玩具像七巧板等等,不仅让幼儿了解这些玩具也开发了幼儿的智力。
我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有意识地把民间游戏渗透在幼儿的活动中。如语言游戏,我和幼儿玩童谣诵读、绕口令、问答游戏等;体育游戏时,我和幼儿玩跳房子、贴烧饼、丢手帕、吹泡泡、抓布子、打纸炮、滚铁环等,使幼儿既体会到传统游戏的快乐,又丰富了运动技巧,有效的发挥了身体运动的潜能。如跳皮筋的童谣《马兰花》,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幼儿在玩中有乐,乐中有学。
(二)尊重幼儿的学习规律,在生活中学习传统经典
幼儿的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他们学习的途径和内容,生活即学习。因此,幼儿教育不应只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更应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幼儿学习的规律,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 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将这些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使幼儿从一点一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彩。例如“吟之有韵,诵之有味”的古诗词,它的音韵美、节奏美,使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激发了幼儿诵读的兴趣。我们每天在用餐前、离园前组织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大大激发诵读兴趣,不仅让幼儿感受到古诗词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而且让幼儿更加亲近并热爱母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
《三字经》,它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一本微型的百科全书;是中国传统启蒙教育长期积累的结果;它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饭前、教学活动之余,我们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幼儿们讲解《三字经》中“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五子登科”、“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小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三字经》的兴趣。通过故事也达到了教育幼儿良好品质形成的目的。我们还给《三字经》配上适当的轻音乐来朗诵来播放,优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还能使幼儿情绪放松,把学习经文当成一种美的享受。这样,我们可以借助学习《三字经》,为幼儿营造一个书香的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自愿地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形成优雅的人格。
《弟子规》这本书它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虚心向他人学习,它是古人教育幼儿生活规范的经典,也是我们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经典。《弟子规》句式整齐,朗朗上口,道理简单易懂,便于幼儿接受,如幼儿犯错或有坏习惯时,它当中的一句就是很好的教育,“事虽小,勿擅为……”幼儿听了,很不好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以它为规范教育幼儿。以前,班级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每当这时我就和幼儿一起背诵《弟子规》中“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让幼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样常常丢掉的东西又悄悄地回来了,丢失东西的现象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现在幼儿挑食的现象相当普遍,经过多次的谈话,效果不大,有一天,又发现这种情况时,我给他们朗诵了古诗《锄禾》,并解释了它的意义,描绘了农民伯伯劳动时的辛苦,幼儿一下子好像理解了它的意义,赶紧把丢在桌上的米粒都捡了起来。以后,吃饭前我们都朗诵一下这首诗。
饭前、午睡前、离园前等小块时间我们给幼儿讲一些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典故、美德故事:《卧冰求鲤》、《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孔融让梨》、《大禹治水》、《葫芦娃》、《牛郎织女》、《黄香暖席》、《司马光砸缸》等,让传统文化渐渐影响着幼儿,陶冶着幼儿的情操。
(三)尊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探究体验中学习民间工艺
中国的民间工艺构思巧妙、工艺精巧,反映了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民间艺人的慧心巧手,另世人惊叹。为了让幼儿了解、学习、传承这些传统工艺。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有选择地把这些工艺重现在幼儿的生活中,引导幼儿在探究中了解、学习中国传统工艺,并把这些技艺传承和创新,让中国文化在幼儿心中打下烙印。我们创设了许多民间游戏坊,如:“民间剪纸”、“绣花”、“捏泥人”、“拓印”、“蜡染”、“编中国结”、“书法”、“陶吧”、“国画”等活动区域,让幼儿通过多种材料、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幼儿们在传统工艺的学习中,感知民族文化的独具匠心,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每年的春天,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和幼儿一起制作风筝,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风筝的特色,讨论怎样才能让风筝飞得又高又稳。我们提供许多材料,引导幼儿制作风筝,或者和家长合作,引导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他们知道了平衡的概念,也总结了放风筝的方法。到清明节时,我们都会和幼儿还有家长一起去郊外踏青、放风筝,放飞心情,体验过传统节日。活动中我们让好动的幼儿安静下来,让安静地幼儿动起来,幼儿也学习了与同伴合作的方法,学习自己尝试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互动中感知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会了乡土、乡情、乡音、乡风等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审美追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它相关的活动、礼仪、与相应的食品,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许多民俗民风是和中国的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的,如:元宵节、重阳节、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过节风俗。现在城市的小家庭中,已经很少重视过这样的小节日,最多买几个汤圆、几只粽子和几块重阳糕吃吃。
我们以“互动式”的教育理念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每逢节日,我们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的和环境、家长、同伴、老师进行互动。所以,为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地发展,根据不同的节日,我们都布置相应的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楼梯、走廊墙面及三维空间布置“中国传统节日”,包括节日的名称、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食品、节日的吉祥物、节日的活动等等;并根据节日的到来而更换,还有民间艺术长廊,如:剪纸一条街,包括剪纸的含义、工具、方法、作品、代表人物、作品的寓意等;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的形式的传统艺术作品进行装饰,传统文化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这些“无声的教材”,它能从感官上带给幼儿刺激,从情绪上带给幼儿愉悦。它通过幼儿的感官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使幼儿了解了这些传统文化。每当这些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大家一起过节,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使这些传统节日重现在幼儿的生活中。我们和幼儿聚集在一起动手制作传统的食品,制作节日玩具。端午节邀请奶奶来幼儿园和幼儿一起包粽子、元宵节邀请妈妈爸爸来幼儿园搓汤圆、一起闹花灯、猜灯谜;清明节和家长一起放风筝,重现一些传统习俗。大家在一起过节,浓浓的亲情,良好的氛围影响着幼儿。幼儿在与老师、同伴、家长的互动中感知民俗风情。
三、幼儿学习传统文化注意的问题
(一)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有许多年的历史,但它毕竟是历史的积淀,有些内容带有明显的历史性和时代烙印,它中的一些封建思想、宿命论,还有一些不相宜的物语,都跟我们现在的发展不相符的。我们不应该一味的不加选择的拿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过分的让幼儿遵循文化传统而不注意创新的做法,会扼杀幼儿的创新潜能,影响幼儿文化创新意识的萌发。
(二)感知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因此,我们不能用看幼儿背多少古诗、学多少成语、掌握多少礼仪、知道多少历史人物作为评价幼儿的标准。我们重在引导幼儿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做有根的人,从而热爱祖国。
——摘自乖乖网
第三篇:党和国家领导人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011-03-24 13:28:06)转载标签: 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山西经典诵读演讲道德礼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008-02-01 11:57:11)转载
文化 分类: 振兴篇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
1938.10.14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历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大力宏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宏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胡锦涛 2003.4.28 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族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温家宝 2003.12.30 美国哈佛大学《把目光投向中国》
我们要特别强调对中哈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传承是我们历生的学问,借鉴与吸收是修身,而创新是文化获得活力的途径。
上个世纪之交,文人都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根底很深,包括茅以升那样的理工科学生在内,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最好的办法就是诵读古典优秀诗文,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许嘉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的宝贵财富。中华文化培育了我们民族的优良品德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的精神纽带。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何鲁丽
文化,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刻苦耐劳的美德,是五十六个民族多元文化的统一,是孕育了五千多年的文明结晶,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维系海内外华夏儿女情感的纽带,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珍贵财富。
——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刘延东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委员、国务委员
陈至立
名家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种文化有了浓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著名哲学家北大教授
汤一阶
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太重要了!......所以我规定我所指导的博士生,1998年入学的,必须学、背《老子》,1999年入学的,还得加上学《论语》,背《论语》的第一篇到第七篇,否则,不予论文答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让人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北京师大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郭齐家
忘记经典,就是背叛历史。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没有经典的民族,如同没有骨骼的泥塑经不住风蚀雨打,就像没有年轮的枯木找不到春天的记忆;没有经典的国度,历史一片苍白,满目沙砾没有葱茏。经典不是古董,不会守着旧日子翻老黄历,每一天都被太阳刷新,每一树都撑满蓬勃贲张的绿叶。经典不是木乃伊,不是残卷发黄的老照片,生命的潜河湍流澎湃,生生不息永不枯竭。与时俱进,与日月同步,是经典的品格与魅力!
——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
刘汉俊
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系精论中,孔荀孟墨老庄等大家的思想,处处都显现着教育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芒,为人类作出伟大的成就与贡献。因此,作为每一位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为了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为了免除全民族的自大狂妄和自卑无知的情结,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为全民族教育事业而努力!
——著名企业文化专家
王绍璠
第四篇:论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上下五千年的层层沉淀,累积了悠久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造人,从炎黄春秋到百家争鸣,从文景之治到五代十国,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淸瓷,中华民族跨越了时间的长流,其文化的厚重民族的渊源已俨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语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其特有的历史和环境形成中华特有的人文和政治文化,中国非常崇尚圣贤。古往今来涌现出许多文化圣人,比如,谋圣姜太公、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他们不仅其伟岸的人格为人们所敬仰,而且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深邃的思维,创制了一大批经典著作,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不朽的丰碑。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阐述了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墨子提出的“前相爱、交相利”的观点,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韩非子提出的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思想,更有儒学始祖孔圣人,倡导“仁”“礼”“中庸”其儒家经典《论语》被后世不断揣摩和致用,古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绽放异彩。追溯到最初的《诗经》及后来的《楚辞》“乐府诗”直至唐代——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再至后来的宋词元曲。其间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墨客,他们优美深远的诗句,或感时伤事,或悲离喜和,或咏物怡情,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的精神。
但是由近代以来,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给人们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似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事事物物已多显无用,于是很多人开始议论着在科技与信息的当今社会,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应该被摒弃。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 民族精神做起。且细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可知当今社会的发展仍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关注现实人生,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着其消极的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如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专制思想压抑着个性的发展,其特权思想也是中国人缺乏民主意识等。所以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糟粕,汲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载着中国古老而又悠久的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历历代代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思想里程,她就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渗透的中华民族的骨髓中,滋养着中国这个鲜活的生命!虽然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主导着人们的生活,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仍是民族的灵魂,有着它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一、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
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二、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三、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
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宏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所谓悲天悯人说的是,孔孟之所忧所患绝非所谓感性物质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而主要是内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绝非一己之功利得失,而主要是人类群体之幸福和理想的实现,是物我对立、人我对立的取消。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便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扛起时代的重任,消除民族的和人类的危机,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
四、道德意识与文明进步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们强调做事要
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而严格说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并不矛盾。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儒家所论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却万万不能舍弃。
第五篇:论赶考精神与传统文化
论“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新迎 叶于博 韩凤芝
内容提要:“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对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跳出“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个支配了中国几千年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65年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代代秉承“赶考”精神,从未懈怠过。弘扬“赶考”精神,实现“中国梦”,我党当前的重要任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赶考”精神正是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高尚品质。
一、“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
1、“赶考”精神的形成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对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跳出“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个支配了中国几千年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赶考”精神的形成,源于1944年3月10日郭沫若写的一篇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应的《甲申三百年祭》。文章发表后,立即受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就在读了《甲申三百年祭》后不久的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给高级干部作《学习和时局》报告时,特别提到了郭沫若的这篇文章,他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 “全党同志对于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为了迎接全国胜利,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印发了郭沫若的警世之作《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在前言中特别说明:“郭文指出李自成之败在于进北京后,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脱离群众,妄杀干部,实为明末农民起义留给我们的一大教训。作品对我们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我们党,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和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党国,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态度,万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1949年春天,全国胜利在即,中央机关就要进北京城了,毛泽东想起了李自成的历史教训。在考虑进城问题时,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高瞻远瞩地指出:“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①
1949年3月23日,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和“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
2、“赶考”精神的承传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38页,人民出版社1991。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①正是由于我党保持了优良的传统,始终牢记“赶考”的使命,才有了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局面,顺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面对成绩,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进一步指出:“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②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重温《甲申三百年祭》,继续承传“赶考”精神要求全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曾在西柏坡参加过七届二中全会的邓小平,在1984年为西柏坡纪念馆题写了馆名。他多次提醒全党,在新的考验面前一定要“考试合格”。江泽民1991年9月,他到西柏坡参观视察,着眼于治党、治国,严惩腐败,深化改革,提出“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两次提到要重新学习郭沫若的文章。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率书记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考察学习,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和践行毛泽东倡导的“两个务必”。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又重提毛泽东关于 《甲申三百年祭》的论述,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坚定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
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自己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③201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00至801页,人民出版社1986。②《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117页,人民出版社1999。③ 新华社2013年7月12日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自觉性。①
3、“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这就决定了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唯一宗旨。毛泽东同志正是站在了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提出了“赶考”精神。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赶考”精神。
既然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是不能违背其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不遗余力的实践赶考精神,这是说明了这一点。“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是,正如周本顺书记指出的那样,就是不要忘记人民群众,不要脱离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② “赶考”精神的含义就是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和艰苦奋斗作风的精神,就是清正廉洁、克已奉公的精神,就是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就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这种“赶考”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仍然需要。人民群众永远是“考官”,各级党员干部永远是“考生”,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而决定考生成绩优劣的,仍然是我们党是否具备让人民满意、拥护、高兴、答应的执政能力,能否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民受惠,取信于民。如何当好人民公仆,为人民群众交一份出色的答卷,是对每一名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
①2013年12月26日《新华网》
②http://
二“赶考”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程中,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概括出由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构成的文化经典,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党的重要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特别是在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①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赶考”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
“赶考”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继续发展的新阶段。它能在有着五千年有历史的中华大地上产生,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1、“赶考”精神体现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不绝于史。
“居安思危”最早出自《尚书》,“《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②意思是说:处在安定的位置,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了才会有防备,有防备才不会有祸患。它告诫人们,在太平盛世和事业顺利的时候,不要骄傲,要未雨绸缪,注意潜伏的危险和祸患。有了警惕意识和预防措施,即使遇 ① 2014年2月24日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②《左传•襄公十一年》到意外,也会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不至于手忙脚乱。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应该一直伴随着一个生政权。古今中外历史上,凡是有忧患意识的政权,基本都能够稳定,昌盛。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忽略敌人,不讲政策,有些首领生活腐化,发生宗派斗争,最后终于失败。说白了,就是没有忧患意识。毛泽东同志有针对性提出的“两个务必”和“赶考”精神,正是直接体现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党的重要领导人,时刻谨记“赶考”精神,不敢丝毫懈怠,更是体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2、“赶考”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在中华民族发展上起到了独特而不可代替的作用。
“自强不息”一词处于《周易》的《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意思是说:自然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刚强劲健;君子为人处世,也应该像天按照天道运行不息一样,自我努力学习,发愤图强,不屈不挠,永不停息。
自强不息既可以就一个人而言,也可以就民族国家而言。一个人、一个国家、民族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懈怠,发愤图强,励精图治,这就是自强不息。
毛泽东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临行前,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从此,我党 “赶考”的脚步从未停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历代党的重要领导人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
3、“赶考”精神体现了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古人逐渐明确了君主的权力来源和政治责任,在执政中注意顺民心、重民意,认识到人心的向背决定着一个朝代的强弱、兴衰和存亡,先后提出“敬德保民”、“重民轻神”、“恤民为德”、“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民本思想,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对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跳出“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个支配了中国几千年始兴终亡的历史“周期率”,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①
当年李自成进京后,起义军领导层腐败严重军纪日益败坏,对前明官员和百姓奸杀掳掠,没给人民群众带来盼望已久的和谐幸福生活,反而是社会秩序混乱,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痛苦。针对这些,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赶考”精神,决不当李自成,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老百姓和谐幸福。这些无不体现了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4、“赶考”精神体现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高尚品质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人们容易看见别人的缺点,但对自己的缺点却视若无睹,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许多人很会指责别人,而自己却从来不曾想到要检讨自己。有些人则很会原谅自己,但却无雅量包容别人。中国历史上的政权交替,原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是和当政者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比如商汤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②而且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③自勉,使弱小的商部落强大起来。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善于纳谏,改正自己的错误,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的昏君,无一不是高傲自大狂妄无知之徒,把所有错误都推给别人的,这样致使国家逐渐走向衰败,灭亡。
毛泽东提出的“赶考”,人民群众永远是“考官”,各级党员干部永远是“考生”,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而决定考生成绩优劣的,仍然是我们党是否具备让人民满意、① 黄炎培《延安归来》1945年10月重庆国讯书店 ②《论语•尧曰篇》 ③《大学》拥护、高兴、答应的执政能力,能否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使民受惠,取信于民。也就是说,如果“赶考”失败了,谁都不要埋怨,就归罪于我们没有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说“赶考”精神体现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高尚品质。
作者简介:
1.王新迎,男,2.叶于博,男,3.韩凤芝,女,年生,讲师,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年生,讲师,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年生,副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8
19681968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