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资源综合评价报告(本站推荐)
水资源状况
六安市1956~201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2.77亿m3,在安徽省排名第3位,与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16.11亿m3相比,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3.0%。其中地表水资源90.44亿m3,地下水资源量2.33亿m3(不含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644m3,位于全省排名第5名,稍大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200m3(按2011年常住人口计算)。
六安市1956~2010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26.39亿m3,出境水量为99.89亿m3(其中往合肥出境量21.31亿m3,往河南省出境量8.53亿m3),出入境水量之差73.50亿m3,与全市实测地表水资源量相差-2.2%。
六安市境内淠河总干渠主要承担淠河灌区及跨流域调水任务,多年平均引水量为20.20亿m3,占淠河横排头以上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69.8%,占淠河总地表水资源量的59.4%。史河灌区引水主要有史河总干渠和史河南干渠,多年平均引水量为7.99亿m3,占史河地表水资源量得46.2%。
通过全市供水工程的最大供水能力近似估算六安市各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全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4.78亿m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60.6%。
经过六安市1956~2010年间水资源总量分析可以看出:六安市水资源总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最大值为1991年的203.94亿m3,最小值为1978年的33.02亿m3,极值比为6.2。全市水资源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多年变化趋势与降水变化一致。全市产水系数、产水模数均呈缓慢上升趋势。
六安市水资源总量以地表水资源量为主体,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97.5%。在空间分布上,地表水资源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径流深最大的四级区是淠史河上游区715.2mm,是全市平均径流深的1.4倍多,最小的是王蚌南岸沿淮区334.7mm,不到全市平均径流深的70%。在时程分布上,地表水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占全年总量的60%~70%,汛前(1~4月)占年总量的比例在20%~25%;汛后(10~12月)进入秋冬季,降水稀少,各地径流量占年总量的比例均在10%左右。地表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与多年平均值相比,上世纪50年代为偏丰6.9%,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偏枯7.8%、5.6%,80年代偏丰11.7%,90年代以后呈平水状态。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根据六安市1956~2010年的地表水资源量资料和2011年实际供水量分析,六安市整体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约为34.3%(供水量中未扣除过境水利用量)。经1980~2011年的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六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用水总量缓慢增长,用水结构明显变化。2011年六安市用水总量为32.19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26.17亿m3,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1.3%,是第一用水大户;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分别为2.46亿m3和3.56亿m3。与1980年相比,全市用水总量增加了6.55亿m3。工业和生活用水持续增长,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结构由1980年的93.6:2.2:4.2,调整为2011年的81.3:11.1:7.6。
供水设施逐步完善,供水能力显著提高。经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估算,六安市现状地表水源工程总供水能力54.78亿m3,其中以蓄水工程居多,地下水源现状供水能力1.49亿m3(不含人力井)。2011年六安市供水水源实际总供水量32.19亿m3,占全市现状供水能力的58.7%。供水量以地表水源为主,占总供水量的97.9%,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1%。1980~2011年,全市供水总量增加的同时,其水源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引水和提水工程供水量增长较大,其占供水总量比重也有较大增长。
用水效率显著提高,节水仍有一定潜力。2011年六安市人均用水量为571 m3/人,高于全省494 m3/人的平均水平。全市单位GDP用水量541 m3/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省238.8 m3/万元的平均水平。
自1980~2011年,六安市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全市单位GDP用水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8033 m3/万元降低到2011年的541 m3/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下同),用水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业用水定额不断下降,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从1980年的1233 m3降低到2011年的160 m3。生活用水定额持续上升。城镇和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分别由1980年的100 L/人·日和51 L/人·日上升为2011年的176 L/人·日和85 L/人·日。从总体而言,六安市用水效率低,社会节水意识不强,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还比较落后,主要用水效率指标尚有较大的差距。
水质状况
根据六安市2010~2013年的地表水水质情况分析,六安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质整体上较好,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均呈达标状态,但水功能区达标情况有待提高。全市水质状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监测范围逐渐扩大,监测强度逐渐加强。自2010~2013年,全市主要河流监测断面由2010年的27个增加到2013年的31个,监测次数由2011年的198次增加到2013年的364次,监测范围包括全市境内的淮河、淠河、史河、沣河、汲河、东淝河、杭埠河、沣乐河等8条主要河流,以及淠河总干、史河总干、淠东干渠、瓦西干渠、淠杭干渠、沣东干渠、沣西干渠、舒庐干渠、杭北干渠等9条主要渠道。
全市主要湖库监测范围包括境内的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响洪甸、梅山、龙河口水库等6个大型水库和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3个大型湖泊。湖库监测断面总共19个,其中包括水库11个,湖泊8个。2013年全年湖库水质取样监测次数已达到227次。
河流水质整体上较好,湖库水质较为稳定。从2010~2013年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情况得出,河流水质整体较好,Ⅱ~Ⅲ类水占全市总水质监测次数的50%以上;6座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好,全年水质基本维持在Ⅰ~Ⅱ类水;3大湖泊水质较好,基本维持在Ⅱ~Ⅲ类水,个别时段超标为Ⅳ~Ⅴ类,呈轻度至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城市主要水源地水质良好,均呈达标状态。经2010~2013年近几年对全市主要水源地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六安市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为淠河总干渠,已列入国家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全年水质达标;寿县瓦埠湖水源地、霍邱县城东湖水源地、舒城县杭埠河水源地、金寨县梅山水库水源地和霍山县佛子岭水库水源地,均已列入安徽省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全年水质均呈达标状态。
水功能区监测范围不断扩大,水功能区达标率有待提高。经2010~2013年近几年对全市主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全市水功能区监测范围由2010的22个扩展至30个,省级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按照水功能区个数的测次达标评价,全市水功能达标率在70%左右,主要表现在农灌渠道水质达标率偏低,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率还有待提高。4 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水能力地区差异显著
六安市水资源在时程和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在时程分布上,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汛期(5~9月份),年际变化大,丰、枯、平水年交替出现;在空间分布上,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南部大别山区是全省暴雨中心之一,年均产水模数是北部沿淮平原区的2倍。
现状六安市主要供水工程以蓄水工程为主,以引、提水工程作为补充。南部大别山区6大水库是六安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其对于水资源的多年调节能力是下游淠史杭灌区的供水保证;中部江淮丘陵区和北部沿淮平原区大部分位于淠史杭灌区之内,区域内以中小型水库、塘坝和灌区渠道供水为主,以闸坝、泵站为辅,构成错综复杂的供水体系,可保证一般干旱年份的供水需求。但在灌区尾部和灌区外,由于渠道水量供水不足,区域内水库、塘坝供水能力有限,在一般干旱年份缺水现象时有发生,在特殊干旱年份更是缺水严重。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推进,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塘坝清淤扩挖等工程的开展,部分区域供水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工程的开展还未完全覆盖到全区域,干旱年份供水不足问题依旧是六安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之一。
另外由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完善,大别山区、岗地丘陵和沿河湖圩区依然存在农村生活饮水不安全问题,具体表现在饮用水水源保证率不足、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
(2)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依旧存在浪费现象
与1980年相比,六安市在用水效率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2011年全市单位GDP用水量541 m3/万元,高于全省238.8 m3/万元的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位于末列。
全市农业用水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很大,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约为0.47。部分灌区由于灌溉方式落后、配套不全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跑水漏水现象较为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近年来,随着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不断推进,主要干渠及重要支渠均纳入渠系改造、防渗处理等工程建设中,渠系水利用系数有所提高。支渠以下的农渠、斗渠等渠道虽纳入区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但由于渠系众多,经费有限,渠系改造力度不够,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能力有限,农业节水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力。
在工业用水方面,随着近年来对工业用水监管能力和力度的逐步加强,不少企业工业用水工艺逐渐改善,工业用水逐渐趋向合理水平。
(3)水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备用水源地建设急需加强
根据近年来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六安市现状大部分水体水质较好,饮用水源水质良好。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及农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特别是沿河(渠)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及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河流(渠道)水环境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水污染防治。
目前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地较为单一,六安市区主要供水水源为淠河总干渠,应急备用水源为大公堰水库,大公堰水库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仅满足短期应急供水需求,不能作为长期的补水水源,规划新增淠河橡胶坝拦蓄作为第二应急备用水源,远期则考虑响洪甸、佛子岭水库作为应急补充水源;其余县区也都不同程度存在水源单一,应急备用水源地尚未规划实施等问题,一旦遇到水源地污染,则区域供水受到影响较大,备用水源地建设急需加强。
(4)水资源监测能力有待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目前六安市河流水库水资源量上的监测主要由水文部门承担;工业用水量监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农业灌溉主要渠道节点放水量监测由淠史杭管理总局承担;水质监测由省水质监测中心、环保部门承担,其中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主要由水质监测中心承担。近年来随着新建水文站点、对工业企业安装水量计量设施、水质监测断面的增加等,全市水资源在量和质的监测范围上均有所增加,但在社会公共用水(包括服务业和建筑业等)、中小灌区农灌用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提高监测范围和能力。
目前六安市在水资源管理上通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调整水价、征收水资源费、贯彻水资源有偿使用、推广节水措施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配套法规和监督、协调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再加上六安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范围广、内容多,水资源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技术能力有限,难以顾及全方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5 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1)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 通过加强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全市主要干渠及重要支渠的输水能力和渠道水利用效率。同时加大对全市重点缺水地区(特别是灌区尾端和供水能力不足的灌区外区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通过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渠系改造、塘坝清淤扩挖等配套工程建设,增加区域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扩大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提高区域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逐步解决灌区末梢和灌区外的农田灌溉缺水问题,提高区域防旱抗旱能力。
(2)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能力和监测范围,加强用水考核 在现有监测能力和范围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能力,扩大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范围。
在水资源量监测上,一方面逐步提高工业用水监测力度,逐步扩大工业企业用水在线监测范围,建立工业企业用水调查统计名录,实现年取水量在5万m3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作为工业用水的直接统计对象;一方面扩增生活用水监测范围,对年取水量在5万m3以上的服务业、建筑业、城镇供水企业、供水站等逐步实现监测。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中小灌区和干渠以下渠道的水量监测,完善全市水资源监测体系。
在水质监测上,在现有全市省控30个水功能区监测的基础上,依据《六安市水功能区划》选定市级水功能区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数量,尽快开展市级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同时推进六安市水质监测中心建设,便于更有效的监测全市水功能区水质变化情况。
在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监测能力和监测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全市及各县区的用水考核,依据制定的县区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积极开展中水利用工程建设,探索研究雨洪资源利用方案
在全市积极开展中水利用工程建设,建立分质供水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城市污水具有不受气候影响,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城镇供水中有80%转化为污水,如经再生处理,70%可安全使用,估算相当于增加城市总供水量的50%,这部分水可作为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 或城市公共及环境用水。
六安市城区目前已有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能力近期达12万m3/天,远期将有4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可达45万m3/天,估算中水产生量可达27万m3/天。完善中水利用设施,充分利用这些中水资源,一方面作为工业用水,满足城市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一方面用于城市绿地及道路浇灌,或者河道及景观补水,可大大减轻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目前在雨洪资源利用上主要是通过抬高沿淮湖泊洼地蓄水位,扩大常年需水面积等途径,提升湖泊洼地的需水量,缓解干旱年份的缺水压力,远期可探索研究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蓄水工程等,增强对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
(4)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
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一方面通过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依据区域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明确年度主要水污染排放控制指标,确保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另一方面加强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对入河湖排污口设置进行论证制度,不合理的则限制审批。
加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在全市范围内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同时对重要水源地制定相关水源地保护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对水源地的保护措施。
(5)健全水资源管理配套法规政策,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水行政法规体系是实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根本保证。根据颁布实施的《水法》、《安徽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已有的法律规章,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各项涉水的开发利用活动,针对水资源管理规程和标准薄弱的现状,制定规范供水、用水、节水和水资源保护以及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一方面要落实水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配合;另一方面要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更好的为六安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二篇:水资源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一地区逐年可以恢复和(A)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
2.陆地上普遍存在的淡水水体分别是地表水、地下水、()。
A.降水B.海水C.土壤水D.矿泉水
3.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B)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量为2231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
A.3.2B.2.81C.1.7D.3.5
4.我国水资源分配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A)%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淮河以北地区仅占全国的%。
A.81,19B.51,49C.91,9D.70,30
5.表征天然水物理性质的指标主要有温度、嗅与味、色度、浊度、悬浮物质、电导率、()。
A.细菌B.CODC.BODD.溶解气体
6.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定为世界水日。我国将每年的()定为中国水周。
A.3月22日,3月22~28日B.4月22日,4月22~28日C.5月22日,5月22~28日D.7月22日,7月22~28日
7.水体由水、水生生物、()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悬浮物B.溶解氧C.漂浮物D.底质
8.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A.灌溉用水B.生态环境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
9.我国现行的水质标准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三类,国家、两级。
A.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方B.管理标准,地方C.水环境质量标准,国际D.管理标准,国际
10.绿色技术分为末端治理技术、清洁工艺、()三个层次。
A.植被恢复B.水土保持C.绿色产品D.环境管理
11.根据建站的目的和所要完成的任务,水质监测站分为基本站、辅助站、()。
A.重点站B.背景站C.省界站D.控制站
12.《水法》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的管理体制。
A.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相结合B.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C.国际管理与国内管理相结合D.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
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造成破坏。
A.生态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田
14.建设水力发电站,应当保护(),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方面的需要。
A.航运B.生态环境C.耕地D.河道
15.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A.环境保护部门B.城市建设管理部门C.水行政主管部门D.地方政府
16.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
A.饮用水质量B.居住环境C.社会福利D.健康状况
17.“一桶洗”洗衣机采用全封闭保水内桶,节水达到40%以上。它是由()洗衣机公司生产的。
A.小天鹅B.三洋C.荣事达D.海尔
18.化学需氧量(COD)的数量反映水体中()的含量。
A.有机污染物B.无机污染物C.氧D.大肠菌群
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
19.水体自净机制包括()。
A.物理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化学作用D.生物作用E.生物化学作用
20.水污染会导致()。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
21.我们俗称的“翻塘”现象,其导致池塘死鱼的原因是()。
A.水质被重金属污染B.鱼得了急性病C.水体中有机物浓度过高D.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太低
22.节约用水主要包括()。
A.工业节水B.农业节水C.生活节水
23.一级污水处理一般可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
A.30%B.50%C.60%D.70%
24.流经城市和工业区的河段,一般设置哪些监测断面?()。
A.对照断面B.背景断面C.控制断面D.消减断面
25.我国目前试行的水功能区划有。
A.7类B.两类C.11类D.4类
26.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应经哪个部门同意?()。
A.环境保护部门B.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C.水利工程管理单位D.流域管理机构
27.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A.应当依法禁止B.对不造成污染的可以设置C.较小的可以设置D.工业污水排放口可以设置
28.哪个部门应当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进行监测?()。
A.环境保护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C.流域管理机构D.环境监测站
29.省界水体水质应主要由哪个单位负责监测?()。
A.各省环境保护部门B.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C.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机构D.各省环境监测站
30.到2005年,国家要求省会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
A.45%B.50%C.60%D.70%
31.我国目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为()。
A.40%B.50%C.55%D.70%32.“骨痛病”是由哪种重金属污染造成的?。
A.汞B.镉C.铬D.铅
33.下列哪些属于水质监测成果?()。
A.水质监测年鉴C.水质标准B.水质监测数据库D.以上都不是
34.水质预测一般包括()。
A.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B.社会经济的预测C.人口预测D.区域水环境质量的预测
35.在宽浅河流上,一般采用哪种水质数学模型预测水质?()。
A.零维模型B.一维模型C.二维模型D.三维模型
36.组织水功能区划是哪个部门的职责?()。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水行政主管部门C.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D.国家计划行政主管部门
37.进行水功能区划遵循的主要的原则是()。
A.可持续发展原则B.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C.前瞻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E.水质水量并重的原则
38.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A.防洪B.发电C.水库水质D.文物
3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
A.调出区B.受水区C.总干渠沿线D.长江干流
40.下列哪种因子不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环境因子?()。
A.水温B.流量C.溶解气体D.陆生动物
41.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必须首先控制的是()。
A.水污染B.生态环境破坏C.尽量少建造大坝D.保护水生生物
42.西部地区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B.水土流失C.地下水超采D.大量进行城市建设
43.《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实施于()。
A.1976年1月1日B.1986年1月1日C.1996年1月1日D.2002年1月1日
44.建设单位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时应提交()。
A.预申请的水质审查意见B.取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D.排污口设置申报表
45.我国迄今为止进行了多少次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A.1次B.2次C.3次D.4次
46.我国《水法》规定,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同意,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的,可以处罚款的限额是()。
A.1万元B.3万元C.5万~10万元D.10万~20万元
47.《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规定,取水许可水质管理机关可以()。
A.对取水户进行现场检查B.可以责令违法取水户限期改正C.可以对违法取水户进行警告D.可以对违法取水户进行罚款
48.《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规定,在河道内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编制立项文件时必须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申请时应说明建设项目对哪些方面存在的影响以及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A.河势变化B.堤防安全C.河道行洪D.河水水质
49.国务院要求,多少人口以上的城市应逐步发布饮用水源地水质旬报?()。
A.10万B.20万C.30万D.50万
5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并施行于()。
A.1958年B.1978年C.1988年D.1998
51.通常在水质分析中生化需氧量(BOD)是指20℃下培养几天生物需要的氧量?()。
A.1天B.2天C.5天D.15天
52.一个工厂用管道将工业废水排到水体,对水体来说,工厂是哪种污染源?()。
A.面源B.点源C.流动源
三、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53.水体富营养化后一定会发生“水华”。
54.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是氮。
55.现阶段,我国水污染的主要特征是有机污染。
56.清洁生产是一种从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的生产理念。
57.只要是污水就不能灌溉农田。
58.一瓶水很清澈,表明水质很好。
59.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一定要有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60.大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完成后,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终审就行了。
61.可持续发展就是可持续经济。
62.水体的自净机制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大类。
63.化学需氧量(COD)是表征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单一指标。
64.挥发酚是无机污染物。
65.城市污水入河排放口属于非点污染源。
66.防治水土流失是解决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67.清洁生产是防治工业污染的主要途径。
68.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个部分。
69.进行水质预测的方法主要取决于预测的目的和所能得到的数据资料。
70.水质数学模型按确定性分,可以分为稳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71.水环境容量就是一定条件下的水体纳污总量。
72.水环境容量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
73.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求最佳的统筹兼顾方案的过程。
74.要保护好地下水一定要了解水文地质特征。
75.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不如地表水。
76.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上存在着地下水面。地下水面以下称为包气带。
77.按含水介质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及承压水。
78.一个流域内地下水都是相通的,不存在地下水系统。
79.一定数量的补给资源是保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80.在一个流域范围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相互转化。
81.海水入侵在我国滨海地区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82.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83.我国在编制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时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84.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基本成分组成。
85.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可以破坏生态平衡。
86.只有重金属污染物才容易在食物链中放大。
87.信息传递不是水生态系统的功能。
88.干旱缺水是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基础。
89.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首次出现断流是在1976年。
90.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是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91.加强植被建设是涵养水源的重要措施之一。
92.洪水频率的变化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
93.“资源水利”的特点就是不再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94.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的特点是以《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保证流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
95.《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规定,未按批准要求退水的可以处以罚款。
96.河道主管机关对河道内建设项目有关文件进行审批时只需对工程进行审批,而不需要对水质影响和拟采取的措施进行审批。
97.水资源保护规划是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专项规划。
98.水资源保护规划就是水污染防治规划。
99.污水深度处理主要是为了回用。
100.水资源保护监测规划不是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组成部分。
四、综合回答
101、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02、写出5个与水资源有关的法规法律。说明其实行的时间,选择其中一个简单说明其包括的内容。
103、水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有哪些
104、生活饮用水2001规范与G135749-85饮用水国标相比有哪些变化?
105、水资源管理内容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第三篇: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评价复习资料:
1~什么是水资源评价?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评价?
(1)水资源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区域,在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特定区域内的降水、蒸发、径流诸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转化关系,阐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需水量调查和可供水量的计算,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寻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优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服务。
(2)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科学地评价本地区水资源的状况,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资源评价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等的制定等一系列的根本依据就是水资源评价结果。
2~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水资源分区?
(1)水资源评价分区的目的是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2)尽可能保持流域、水系的完整性;供水系统一致,同一供水系统划在一个区域内;边界条件清楚,区域基本封闭,有一定的水文测验或调查资料可供计算和验证;基本上能反映水资源条件在地区上的差别,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基本相似的区域划归一区;尽量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按以上原则逐级分区,就全国而言,先按流域和水系划分一级区,再根据水文和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划分二级或三级区。
3~水资源评价在水资源规划、管理中有何作用?
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规划的依据,对正确了解规划区水资源系统状况、科学制定规划方案有十分重要作用,水资源评价对水资源规划具有指导意义,是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的基础。
4~降水资料的收集与审查:资料收集:在分析计算降水量之前,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分析成果。因此,除了在水资源评价区域(流域或地区)内收集雨量站、水文站及气象台(站)资料,还要收集区域外围的降水资料。
资料审查:(1)与邻近站资料比较:具体做法有两种,点绘逐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相关分析法即绘制审查站年或月降水系列同邻近站(单站或多站平均)的相应系列间的相关曲线图,对离差较大的点据进行审查或修正。(2)与其他水文气象要素比较:年(时段)降水径流关系法
5~资料的一致性审查:(1)单累计曲线法(顺时序);(2)双累计曲线法(逆时序)
6~代表性分析:周期分析,差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稳定期与代表期分析,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
7~干旱指数:反映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用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
9~论述题: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1)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直接影响:我国的用水量以农业用水量为主,故农业水利措施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最大,跨流域调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更大,人类活动对径流的时程分配以及对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平衡要素的间接影响:水量平衡方程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其他因素必须随之而变,这种自动的调节变化,就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所致,灌溉和排水:大规模的灌溉增大了蒸发,减少了径流量,灌溉还能活跃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增强“三水”转化,在有地下水开采系统的地区,年净流量有可能增加,地表径流量则明显减少;水库等蓄水工程:对降水和蒸发、径流、地下水、泥沙等均有影响;城市化:改变局部的小气候,对水文循环影响显著,蒸散发的减少增加了径流量,整治河道可以增大泥沙的输送能力,不透水面积增加降低地下水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三项措施,林业措施,梯田,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对水文、气象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0~(出)入境水量:天然河流经区域边界流出(入)区域的河川径流量
11~水资源可利用量: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12~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可利用的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可利用阈值,进行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可以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提供决策条件,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扣损法:以流域总的地表水资源量为基础,扣除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生产需水量、跨流域调水量以及汛期不可利用的洪水量,得到整个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14~地下水资源常见的分类方法:以水均衡(水量守恒原理)为基础的分类法,地下水资源分为补给量、排泄量和储存量三类;以分析补给资源为主的分类法,地下水资源分为补给资源和开采资源;H.A.普洛特尼可夫分类法,地下水储量分为静储量、动储量、调节储量、开采储量等四种。
15~地下水资源评价:就是要求摸清在当地(或评价区)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开采和补给条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其变化情况,从而据之以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规划。允许开采量: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不引起水质恶化和水位持续下降等不良后果时开采的浅层地下水量。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各自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1)水均衡法,从理论上讲,只要均衡要素可以求得,可用于任何地区,但实际上经常用于范围较大的区域性地下水资源评价;概念明确,易于理解,但要正确列出均衡方程式并把各个均衡要素准确测出却并非易事;(2)可开采系数法,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并有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总补给量、地下水位、实际开发量等长系列资料地区;可开采系数具有其不确定性;(3)相关分析法,对已开采的潜水和承压水的旧水源地扩大开采时的评价;边界条件和开采条件变化不大时,用该法进行水位或开采量预报的结果较为可靠;(4)开采试验法,对潜水或承压水新水源地或旧水源地扩建都适用,但主要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岩性不均一的中小型水源地;应用范围广,结果偏于保守;(5)开采强度法,不考虑边界条件的情况下,含水层分布广、距补给区较远的平原区或大型自流盆地的中部井数很多、井位分散的情况;只能确定缺少的水量,在年内是否完成回灌无法给予定论;(6)数值法,含水层是非均质、变厚度,隔水底板起伏不平,边界条件和地下水补给及排泄系统较为复杂,解析法求解很困难,甚至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及要求较高、条件复杂的大中型水源地的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和指导合理开发利用等;可以处理复杂的条件,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生产要求,比简化条件下的解析解更精确,要求有较多的资料。
16~水量平衡分析的目的:研究不同地区水文要素的数量及其相互的对比关系,利用水文、气象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地带性规律,检查水资源计算成果的合理性
17~水资源质量(水质):指天然水及其特定水体中的物质成分、生物特征、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以及对于所有可能的用水目的和水体功能,其质量的适应性和重要性的综合特征。
18~水资源质量评价的分类:(1)按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目的:水资源利用的水质评价和水环境保护的水质评价;(2)按水源水体类型:地表水质量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和降水水质评价;(3)按水资源管理目标不同:供用水水质评价、水体污染控制水质评价、水资源工程运行管理水质评价、水生态系统及水体环境质量监测水质评价等
19~地表水水质评价:主要是对各类资源水体和环境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价,以确定天然水体的基本特征及其资源适用性、水体水质受人类活动污染的程度以及保证废水排放环境水质目标的实现。
20~地下水水质评价:(1)评价因子的选择:根据区内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选择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而超标率或检出率又高的项目,大体可分为理化指标、金属、非金属、有机毒物和生物污染物
(2)评价标准的确定:选用污染起始值的缘由,因为地下水已受到普遍且严重的污染威胁,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不允许地下水遭受污染,水污染起始值,也称为水污染对照值、水质量背景值,是某一地区或区域在不受人为影响或很少受人为影响的条件下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天然水质,是天然或近天然状态的水质参数,也作为污染评价的水质依据。
21~社会经济及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内容:除水以外的主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供水基础设施情况分析。社会经济现状调查,收集统计与用水密切关联的社会经济指标,是分析现状用水水平和预测未来需水的基础;供水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包括调查统计现状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工程的数量及其供水能力,分类分析它们的现状情况、主要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2~河道内用水:指为维护生态环境和水力发电、航运等生产活动,要求河流、水库、湖泊保持一定的流量和水位所需的水量;河道外用水:指采用取水、输水工程措施,从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层将水引至用水地区,满足城乡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水量。
23~用水消耗量(简称耗水量):指毛用水量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散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24~需水预测: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约束和节约用水等因素的条件下,研究各规划水平年按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三类口径,区分城镇和农村、河道内与河道外、高用水与一般用水行业,分别进行毛需水与净需水量的预测
25~供水预测:指不同规划水平年新增水源工程后(包括原有工程)达到的供水能力可提供的供水量,其中新增水源工程包括现有工程的挖潜配套、新建水源、污水处理回用、微咸水处理、海水利用以及雨水利用工程
26~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水资源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发展时期、各种规划方案的水资源供需状况
27~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措施:合理配置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搞好节水管理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强水资源的权属管理,采取经济杠杆调控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海水利用步伐,缓解淡水资源供需矛盾
28~水资源配置: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以有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在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的科学分配。
29~水功能区划:目的:解决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存在的不协调,保护我们珍贵的水资源,使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意义:使水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了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的预先协调,极大的避免水资源先使用后治理的问题。
30~水资源管理:为保证特定区域内可以得到一定质和量的水资源,使之能够持久开发和永续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
31~水价制定目的:在合理配置水资源,保障合理生态系统、美学、景观娱乐等社会效益用水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合理、有效、最大限度地利用可供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间接经济、社会效益。
32~水价:水资源使用者为获得水资源使用权和可用性需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的一定货币额。
33~水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或供水单位为用户提供一定量的水而收取的一种用于补偿所投入劳动的事业性费用。
34~水资源费: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直接取用地下水、江河、湖泊等地表水的单位和个人,向水资源主管部门缴纳的费用。
35~“三元”水价内容:资源水价:水资源资产归国家所有在经济上的实现,即国家作为水资源资产的拥有者,让个人或企业使用水资源所获得的报酬。工程水价: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水资源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它体现了从水资源的取用开始到形成水利工程供水这一商品的全部劳动价值量。环境水价:经过使用的水排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或公共的水环境,而为治理污染和保护水环境所付出的代价。
36~水权:是水资源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及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总称,也可称水资源产权。
37~水市场:水资源及与水相关商品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场所,以及由此行程的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
38~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适用范围: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井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主要内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论证;建设项目退水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开发影响补偿方案论证。
计算题:1~单累计曲线法(降水资料的一致性分析):绘制时段逐年累计降水量(逐年累计模比系数)Xi(Ki)的过程线;2~差积曲线法(降水资料的代表性分析的周期分析):绘制Ki-1的逐年累加值差积曲线(逆时序);3~滑动平均值过程线法(同上):m年为滑动计算时段,计算均值,向后滑动一年,计算新的均值,直到算完(逆时序);4~累计平均值过程线法:降水系列的累计平均值Xiˉ过程线法(逆时序);5~地表水资源的还原计算:分项调查还原法,还原后的天然径流量=实测径流量+农业灌溉净耗水量(W农=(1-β1)*W引,W农业=净灌-田回+渠灌(南方:MA(1-β2)*10北方:MA*10))+工业净耗水量(引用水量-排水量)+生活净耗水量(W生活=W0(1-Ф))+蓄水工程的蓄水变量(实测资料、经调查)+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的影响水量+水面蒸发增损量(=(E水-E陆)*(F水-f)(简化:f可省略))+跨流域引水量+河道分洪水量(实测资料、经调查)+水库渗漏水量(经验法,与水文地质条件、坝身结构、闸门止水、水轮机漏水)+其他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水量;降水径流模型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啊:R=a0+a1P+a2P上+a3T;产流模型法;流域蒸发差值法,ΔR=ΔE=(P后-P前)-E前(E=ΔEifi/Δfi);6~区域地表水资源分析计算:代表站法7~出境和入境水量计算:代表站法和水量平衡法8~地下水资源评价:水均衡法9~地表水资源质量及环境水质的评价方法:水质模糊评价
-4,-4
第四篇: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提 要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1997年人口统计,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全国用水总量从1949年的10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1997年的556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5.3%,工业20.2%,城镇生活4.5%,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200立方米增加到458立方米。当前面临的问题是: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的紧缺与用水的浪费并存;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污染迅速发展,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研究后认为,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亿人口的农产品需要。预测我国用水高峰将在2030年前后出现,用水总量为7000亿~8000亿立方米/年,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00~500立方米。经分析,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9500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能利用水量的极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继续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在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逐步达到零增长。
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从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防洪减灾——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的战略。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
2.农业用水——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3.城市和工业用水——要从不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4.防污减灾——要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污战略。5.生态环境建设——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6.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单纯地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基础上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7.北方的水资源问题——要从以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维持经济增长转变为:在大力节水治污和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南水北调的战略措施,保证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8.西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要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的低水平开发转变为: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为了实现以上战略转变,必须进行三项改革: 1.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 2.水资源投资机制的改革; 3.水价政策的改革。
前 言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展望将来,水资源正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与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探讨21世纪水资源的国家战略及其相关科学问题,是世纪之交全球共同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
我国人民在历史发展中,贯穿着与频繁水旱灾害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兴利除害的重大成就,我国以占全球约6%的可更新水资源①、9%的耕地②,支持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但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更为复杂的新情况和新问题。1998年长江和嫩江的大洪水、90年代初以来黄河断流和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日趋严重、江河湖海的水污染,引起全国人民甚至世界的关注。面临21世纪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的水资源能否支持将来16亿人口的食物供应?能否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我国的洪水、缺水和水质污染?针对这些问题,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
为此,在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工程院组织了覆盖地理、地质、气象、水文、农业、林业、水利、土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环境工程、社会经济等有关学科的43位两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以《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为总项目,根据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总形势,分设7个课题组进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提出了9个专题报告:
1.中国防洪减灾对策研究
2.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 3.中国农业需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 4.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中国江河湖海防污减灾对策
6.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调问题 7.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8.中国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9.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在以上专题报告的基础上,经项目综合组反复研讨和重点考察,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
一、我国水资源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1. 水资源的自然状况
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赋存形式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可通过水循环逐年得到更新。
(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
根据80年代初水利部对全国水资源进行的评价,我国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立方米,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
(2)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
除了人均水资源量紧张外,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很不均衡。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各地降水主要发生在夏季。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使我国在发展灌溉农业的同时,还有条件发展旱地农业。但由于降水季节过分集中,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不但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水资源量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而降水量的年际剧烈变化,更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严重枯水,甚至发生连续大水年和连续枯水年。
(3)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也极不均衡 我国的年降水量在东南沿海地区最高,逐渐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从黑龙江省的呼玛到西藏东南部边界,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斜线,大体与年均降水400mm和年均最大24h降水50mm的暴雨等值线③一致,这是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东南部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也是暴雨洪水的多发区。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匹配。黄河、淮河、海河三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GDP占32%,而水资源量仅占7.7%,人均约500立方米,耕地亩均少于400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西北内陆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耕地占5.6%,人口占2.1%,GDP占1.8%,水资源量占4.8%。该地区虽属干旱区,但因人口稀少,水资源量人均约5200立方米,耕地亩均约1600立方米,如果在科学指导下,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并安排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控制人口的增长,可以支持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十分注意保护包括天然绿洲在内的荒漠生态环境。
(4)江河高泥沙含量是我国水资源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珠江和众多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地形高差大,又有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山地,自然因素加上长时期人为的破坏,使很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也使许多江河挟带大量泥沙,黄河的高含沙量更是世界之最。这些问题增加了我国江河治理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性。从历史的观点看,江河泥沙曾为我们创造了并继续发展着东部和中部总面积达185万k平方米的广大冲积平原和山间盆地。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地,但由于开发利用不当,也带来一系列的水旱灾害和环境问题。
(5)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根据1950~1997年接近50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我国近20年来呈现北旱南涝的局面。80年代华北地区持续偏旱,京津地区、海滦河流域、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0%~15%。进入90年代,黄河中上游地区、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的8年平均降水量偏少约5%~10%,黄河花园口的天然来水量初步估计偏少约20%,海滦河和淮河的年径流量也都明显偏少。西北内陆地区,80年代降水量略有减少(2.5%),90年代略有增加(8.9%)。由于高山地区冰川融水的多年调节作用,各河流出山口的多年平均流量基本持平。少数河流如新疆的阿克苏河等径流量略有增加,个别河流如河西走廊的石羊河径流量偏少。
从全国范围看,在原评价24年系列基础上增加最近18年的资料,估计对全国水资源总量的影响不大。但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年份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与汉江同时遭遇枯水年份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据国际方面的有关研究,未来50年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效应,全球年平均气温可能升高,但预测值相差很大。气温升高将使地表蒸发量提高,水资源量将相应减少。具体到我国的各大流域,影响程度如何,还有待探讨。
2. 50年来的成就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和政府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全国累计修建加固堤防25万km,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从1600万公顷扩大到近5333万公顷(包括农、林、牧),并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全国用水量从1949年的10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1997年的556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占75.3%,工业占20.2%,城镇生活占4.5%,人均综合用水量从不足200立方米增加到458立方米。这些巨大成就为保障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条件。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利发展的模式基本属于粗放型。不少工程的安全标准不高,建设质量较差,配套设施不全,管理工作薄弱,用水浪费很大,水质污染严重,至今未能建立起良性运行的机制。在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概括起来,当前面临如下主要问题:
1
我国江河的防洪工程系统还没有达到已经审批的规划标准。长江的荆江河段和黄河的主要堤防,在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及相应的配套工程完成后,可以达到防御100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标准④;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江河,除少数重点城市外,大部分堤防都还只能防御20年一遇左右的常遇洪水。即使上述江河的防洪能力达到规划标准,根据我国的气象水文规律,仍有发生工程所不能解决的超标准洪水的可能。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地不分主次,竞相修建防洪工程和提高防洪能力,全国的堤防长度由70年代的11万km、80年代的16万km,发展到目前的25万km。堤线越来越长,堤防越来越高,洪水蓄泄的空间越来越小,致使许多江河在同样流量情况下,洪水位不断抬高,造成加高加修堤防与抬高洪水位的恶性循环。由于堤防不断加高,防汛负担和防汛风险也不断加重,万一溃堤决口,将造成更大的毁灭性灾害。
2 据分析估计,全国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在一般年份,农田受旱面积600万~2000万公顷。从总体上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洪涝灾害。许多地区由于缺水,造成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之间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
但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我国的用水总量和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甚至0.8。1997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36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40%,实际可能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以上。
3 水土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过度开发的现象。全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1997年为19.9%,不算很高,但地区间很不平衡,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已近90%。有些内陆河的开发利用率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40%。在土地利用方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滥垦,湖泊湿地被围垦,江河行洪滩地被侵占,这些都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重了水旱灾害。由于地下水的持续超采,使不少地区地面沉陷,海水入侵。在黄淮海流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海河流域的河湖干涸,黄河下游经常断流,甚至淮河中游在1999年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断流现象。
4 水质污染迅速发展,已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据199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为584亿t。在10万km的评价河段中,水质在Ⅳ 类以上的污染河长占47%。北方辽、黄、海、淮等流域,污水与地表径流的比例高达1∶14~1∶6。全国湖泊约有75%以上的水域,近岸海域约有53%以上受到显著污染。根据全国118座大城市浅层地下水的调查,97.5%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40%的城市受到重度污染。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当我国经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时候,必须进一步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对水资源问题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制定新的战略。
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面临的问题,建议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战略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从八个方面实行战略性的转变。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的防洪减灾战略
在防洪减灾方面,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1)对洪水和洪灾的认识 要认识到,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江河洪灾则是由于人类在开发江河冲积平原的过程中,进入洪泛的高风险区而产生的问题。我国江河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夏季的季风暴雨和沿海的风暴潮。在气候异常年份,某些江河流域出现多次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形成这些江河的大洪水以至特大洪水。在历史上,我国人民为了开发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不断修筑堤防与水争地,从而缩小了洪水宣泄和调蓄的空间,当洪水来量超过人们给予江河的蓄泄能力时,堤防溃决,形成洪灾。
(2)防洪减灾的战略转变
通过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完全消除洪灾是不可能的。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继续发展。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发生大洪水时,有计划地让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洪水提供足够的蓄泄空间,以免发生影响全局的毁灭性的灾害,并将灾后救济和重建作为防洪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转变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达到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3)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我国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在江河发生常遇和较大洪水时,防洪工程设施能有效运用,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受影响,保持正常运作;在江河遭遇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时,有预定方案和切实措施,国家经济社会活动不致发生动荡,不致影响国家长远计划的完成或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
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根据江河的总体治理目标,建设有质量保证的防洪工程系统 各主要江河应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防洪实践和国家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定出江河的总体治理目标和全面的治理规划,据此建成有质量保证的防洪工程系统。防洪工程系统的标准要经过技术经济的论证,一般应达到50年一遇以上,重要堤防100年一遇或更高。如:
长江的治理目标:再遇类似1998年洪水时,确保安全并大大减轻防汛抢险负担;再遇类似1954年和1870年洪水时,在充分运用三峡等干支流水库和分蓄洪工程的条件下,保证重要堤防、沿江大城市和重点围垸的安全。为此要按统一规划,在完成三峡工程的同时,完成重要堤防和重点围垸的加固、干流河道的整治、分蓄洪区的配套工程并继续兴建金沙江的溪洛渡、嘉陵江的亭子口、澧水的皂市等干支流水库。
黄河的治理目标:保证防御花园口安全通过100年一遇~1000年一遇的洪水;稳定现行的流路,保证黄河不改道。为此要加强水土保持,进一步减少入黄泥沙;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库对下游的防洪减淤作用及对其上游三门峡水库的补救作用,解决三门峡对渭河下游的不利影响;整治下游河道及河口,通过放淤抬高两岸大堤附近的地面,使黄河下游逐步成为一条相对的地下河;根据小浪底的运行情况和发展需要,逐步兴建小浪底以上的干流水库。其他各江河也都要制定治理目标和相应的工程建设计划。
②江河的各类分蓄行洪区,是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我国江河冲积平原的土地资源已经过度开发,根据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现在的防洪工程只能达到一定标准(防御常遇洪水或较大洪水),必须安排各类分蓄行洪区作为辅助措施,才能达到规划的防洪标准和处理超标准的洪水。要明确认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江河的各类分蓄行洪区,是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时,要首先确保城乡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和重要工业交通的安全,为此,可以也必须让出一部分用于农业的土地作为分蓄行洪区。应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分蓄洪区内的安全设施建设,妥善安置这些地区的居民,保证他们的生活和生产。一般说,在确保居民生命财产的前提下,农业土地遭受10年一遇~20年一遇或更稀遇的洪水淹没损失,即相当于90%~95%或更高的防洪安全保证率,是可以承受的,并可采取社会救济和防灾保险等适当措施,予以合理补偿。
③城乡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防洪风险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堤防系统已经达到25万km的规模,不宜再增建和加高,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加固,并充分利用各类分蓄行洪区,解决超标准的洪水。对各种可能遭受洪水淹没的地区,要加强科学指导,分别不同情况,合理安排城乡建设规划,不要无限制地侵占洪水的空间,而要主动与洪水协调共处。例如:
——山丘区的中小河流,山洪暴涨暴落,并挟带大量泥沙,要防止在两岸盲目开发行洪河滩,修建堤防。城镇村庄的选址,要极其慎重,不准侵占行洪河滩,并注意划分山洪及泥石流危害区,避免地质灾害。
——江河冲积平原上的城乡建设和工业交通设施,都要遵守防洪规划,防止盲目占用分蓄行洪区。重大建设项目,要经过防洪主管部门的认可。在城市建设中,要注意建成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禁止盲目缩窄排洪排涝河道。
——在超标准洪水可能淹没的城镇村庄,要进行洪灾的风险分析,制定洪水可能淹没的风险图,定出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措施的长远规划,例如建设具有抗洪能力的房屋建筑和道路桥梁等,在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下,动员社会的力量,有计划地逐步完成。
——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风暴潮的危害极大,这些地方有必要也有可能逐步建成以防御特大风暴潮为目标的沿海防护林带和高标准海堤,以求长治久安。
④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机制
对各类分蓄行洪区以及其他有防洪风险的地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但必须适应防洪的风险。考虑到我国各江河都存在这种问题,应当研究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的机制,给予法定的社会保障。
在过去的防洪工作中,着重建设防洪工程,而没有落实分蓄行洪区的社会保障工作,许多分蓄行洪区不能按规划运用,只能“被动蓄洪”而不能“主动蓄洪”,使江河的实际防洪标准大大降低,分蓄行洪区也受到更大的损失。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对分蓄行洪区的工作有畏难情绪。我们认为,只要真正认识分蓄行洪区是防洪工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就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和相应的运行机制,既可适当地开发利用分蓄行洪区的土地资源,又能兼顾全局和局部利益,保障各类地区都能得到合理和可持续的发展。最近颁布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是一个好的开端,还需要继续进行大量的后续工作。
⑤建立现代化的防洪减灾信息技术体系和防汛抢险专业队伍
要研究解决致洪暴雨与洪水的准确预测、预报、预警和决策支持软件。建设一支以高科技武装的防汛抢险专业队伍,提高抗洪斗争中勘测、通信、查险、除险和抢险的水平,逐步取代现在主要依靠大量人力的防汛抢险办法。
2.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战略
在农业用水方面,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
研究后认为,通过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我国可以基本立足于现有规模的耕地和灌溉用水量,满足今后16亿人口的农产品需要。
(1)16亿人口所需的农产品和耕地预测
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96年调查,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公顷,其中灌溉耕地约5173万公顷,占39.8%,雨养农业的旱耕地约7827万公顷,占60.2%。1997年粮食总产量为4942亿kg,人均410kg。
农产品需求受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我国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在粮食消费水平趋于稳定的同时,肉、蛋、奶类的消费水平将逐步增加,因此粮食的人均需求量将比现在有所提高。预测人口达到16亿时(2030年),人均粮食的需求量为450kg,粮食总需求量为7000亿kg左右。根据主要农产品需求、主要农作物单产和种植业结构的预测,需保证2亿公顷的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应保持在1.2亿公顷左右。
(2)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的几点结论
①在节约、高效利用的条件下,我国的水土资源基本能保证未来16亿人口对食物与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但在区域间差别较大。
②华北地区人口—粮食—水资源不能平衡,是严重的缺水地区,除采取高效节水、建立节水型的社会外,从长江调一部分水,对缓解农业用水紧张与整个地区缺水是必要的。
③有潜力增加商品粮供应的是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蒙宁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应当加紧农业的基础建设,使之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成为我国最稳定的商品粮包括饲料的供应基地。
④到2030年的奋斗目标是:耕地面积稳定在1.2亿公顷左右,复种指数达到1.65,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每亩达350kg;农田灌溉面积扩大到6000万公顷,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在全面节水的基础上,农田灌溉需水量和农业总需水量基本维持目前用水量的水平,分别为4000亿立方米和4200亿立方米左右。
(3)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途径
①把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作为节水高效农业的核心
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要把发挥单位水量效益作为核心,使水利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争取从现在的每立方米水的平均粮食产量1.1kg提高到1.5~1.8kg。
——要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包括充分利用降水、回收回归水和处理利用劣质水。如充分利用降水和土壤水,华北地区的小麦、玉米两熟的灌溉水量每亩可节省50~100立方米。
——节水灌溉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渠灌区,北方渠灌区推行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在北方的渠灌区内打井,以渠补源,以井保丰,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可以控制灌区的地下水位,防治灌区的次生盐碱化。
——节水灌溉技术应以改进地面灌溉为主,有条件地发展喷灌和滴灌,要改正那种以为只有喷灌、滴灌才能称为节水灌溉的误解。目前我国地面灌溉占到总灌溉面积的97%,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面灌溉仍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方式。地面灌溉提高节水技术(如平地、沟灌、间歇灌),耗能少、投入也低,农民易掌握,符合国情和民情。
——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技术。只有使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水效率。通过节水农业措施,减少作物的蒸发蒸腾量,才是真实的节约水资源量。节水农业措施包括节水的轮作制度、节水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抗旱高产优质品种、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化控技术等。河北省沧州等地通过科学的农业节水技术使小麦灌水由过去的5~7次降到2~3次,产量有增无减,这种经验在一定地区有指导意义。
②实行水旱互补的方针,重视发展旱地农业 节水高效农业应包括灌溉农业与旱地农业两部分。我国在可预见的未来,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重不大可能超过50%,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农业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旱地农业的建设,做到水旱互补,全面发展。
旱地农业是指雨养旱作农业和集雨节灌的雨养旱作农业,它是解决我国农业水危机和增加农业产量的重要途径。发展旱地农业除采取传统的改土培肥、抗旱保墒、地膜与秸秆覆盖等常规的农业技术措施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充分利用雨水集蓄节灌等现代旱地农业技术。
——进行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并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无效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建设土壤水库,增加贮水。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征和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优化种植结构,选育高产节水优良品种。
——研究以化学制剂改善作物或土壤状况,开展化学调控节水。③将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家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我国的水资源能否支持将来16亿人口的发展需要,一个重要关键是能否以现有的4000亿立方米灌溉水资源,将粮食产量从现在的5000亿kg提高到7000亿kg并满足其他农作物的需水。如将现有的灌溉用水量节省15%,可为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多提供600亿立方米的水量,超过黄河的年平均径流量。为了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必须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从目前情况看,每亩投入约需300~400元,每节约1立方米水约需2~3元;而新建大中型灌区的投入一般都在每亩1000元以上,大中型的新水源工程一般在1立方米水5~10元以上。因此,建设节水高效农业是经济合理的。但长期以来,在水利建设中重开源、轻节流,重骨干工程建设、轻田间配套建设,重工程、轻管理,灌溉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很难列为国家建设项目。而以我国的实际情况,灌溉节水工程光靠农民投资是不行的。因此,农业水利建设投资的主要方向应实行战略性的转移,从以开源工程和新建灌区为主转到以建设节水高效农业为主,国家应尽早把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列为国民经济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3.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在城市和工业用水方面,要从不够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单纯开源逐步转向重视节流和治污,先后经历了“开源为主,提倡节水”,“开源与节流并重”和“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等几次战略性调整。199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30%,城市人口3.7亿。预计21世纪中叶以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将可能达到60%,城市人口将增加到9.6亿左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水质保护的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为此,建议进一步明确节流和治污的必要性,以“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战略,以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1 提倡“节流优先”,这不仅是根据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所应采取的基本国策,也是为了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合理选择,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城市工业用水的发展方向。城市工业用水的70%以上将转化为污水,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也大力推行节水,主要是因为不堪承受污水处理的负担。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公共用水浪费惊人。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创建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将城市人均综合需水量控制在160 立方米/年以内,我国城市总需水量在城市人口达到最大值后得到稳定。为了建立节水型的体制,不仅需提高公众认识,还要投入相当的资金和高新技术。根据分析,预测2010年供水设施的单位投资约为8元/立方米,污水处理约为10元/立方米,而节水仅需3元/立方米左右。因此,增加节水的资金投入不但为可持续发展所必需,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
强调“治污为本”是保护供水水质、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水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水质污染使水资源不能进入再生的良性循环。我国长期以来在增加城市供水能力的同时,未能注意防治水污染,至今全国城市废水处理率仅为13.65%,许多城市至今还没有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率据报告为87.4%,实际情况远远低于此数,许多处理设施没有正常运行,甚至基本不运行,达标排放很多流于形式。大量废水、污水的排放造成了城市水体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人民健康和工农业生产。经预测,如果要在2010年以前基本遏制城市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并在2030年以前使水环境有明显改善,2010年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必须达到50%和80%以上。否则,我国的水污染不仅不能得到控制,甚至还要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加以认真解决。我们认为,必须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增加经费投入,提高规划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城市水环境。3
我国缺水城市可分为资源型、设施型和污染型三种,缺水的原因不同,解决缺水的途径也不相同。因此,在加强节水治污的同时,开发水资源也不容忽视。除了合理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外,还应大力提倡开发利用处理后的污水以及雨水、海水和微咸水等非传统的水资源。经净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是城市的再生水资源,数量巨大,可以用作城市绿化用水、工业冷却水、环境用水、地面冲洗水和农田灌溉水等。通过工程设施收集和利用雨洪水,既可减轻雨洪灾害,又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沿海城市应大力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水或生活冲厕水;华北和西北地区应重视微咸水的利用。
4.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污减灾战略
在防污减灾方面,应从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战略。
1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
我国江河、湖泊和海域普遍受到污染,至今仍在迅速发展。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与洪灾、旱灾不同的是,受污染的水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人体和环境,其影响的范围大、历时长,但其表现却相对较缓,使人失去警觉。水污染的危害,早在70年代已经显现出来,但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采取的措施不够恰当有力,因此出现了今天的严重局面。如再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将产生不可弥补的后果。
2 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由于工业结构的不合理和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占据了我国水污染负荷的50%以上,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都是由工业废水的排放带入水体。目前我国排放的污水量,与美国、日本相近(美、日还进行污水处理),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相比,可见我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长期以来采用的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清洁生产可以同时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 除工业和城市生活排水造成的点源污染外,我国的面源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面污染源包括各种无组织、大面积排放的污染源,如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等,其严重影响已经在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显现出来。如北京近郊畜禽养殖场排放的有机污染物为全市工业和生活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总量的3倍,滇池流域的面污染源所排放的氮磷污染占据了氮磷污染总量的60%以上。因此,面源污染的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面源污染的控制应与生态农业、生态农村的建设相结合,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充分利用农村各种废弃物和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将面源污染减少到最大限度,同时也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湖泊、河流、海湾的底部沉积物蓄积着多年来排入的大量污染物,称为内污染源,目前已是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适当条件下,还会释放出蓄存的重金属、有毒有机化学品成为二次污染源,对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应与点源、面源污染一并考虑,进行综合治理。
4 我国很多城镇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农村的饮用水安全更得不到保障。饮用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增加导致了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重金属则会使人迅速中毒、得病,水污染也大大增加了饮用水源中致病微生物的数量。这一切已经并正在造成人们的疾病和早亡,应该引起严重注意。水污染防治的最终目的是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应把安全饮用水的保障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应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特别是为城市供水的水库和湖泊,尽快恢复受污染的水质,例如北京市的官厅水库。
5.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战略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
1
我国在近50年的发展中,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虽然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自然环境相对脆弱、人口增长过快,加上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低,增长缓慢,部分地区覆盖率减少;草地生态破坏加重;水土流失仍然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为了遏制这种恶化的趋势,国家已将生态环境建设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态环境建设主要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以封育保护和植树种草为主要手段的植被建设;另一类是以农田水利和坡沟工程为主要手段的工程建设。两者的密切结合构成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如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
2
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利用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植被建设 植被包括森林、灌丛、草地、荒漠植被、湿地植被等各种类型,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水资源的有利作用表现在:可以涵蓄水分,调节地表径流,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水质,改善流域水环境。森林、灌丛、草地三种植被的水文功能大小取决于各种植被的具体种类、结构及生长情况。三种植被中,以山丘区森林植被的水文调节功能最大,但另一方面,森林植被蒸散需要消耗的水量也相对较大,特别在干旱地区(不包括干旱地区中的高山森林),随着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流域产水量的减少比较明显。因此,在植被建设中,应当根据当地天然的生态环境条件,规划乔灌草以至荒漠植被的合理布局。
②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生态环境工程,主要是组织群众,通过综合措施,充分拦蓄和利用降水资源,控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其水文功能与植被建设相同,一般更为明显。
对保持土壤的作用:在土厚易蚀的黄土高原,一般小流域经综合治理后,侵蚀模数可从10000~20000t/k平方米降到3000~5000t/k平方米的水平,如果治理措施得当而且治理年限足够长,把侵蚀模数降到1000t/k平方米的安全水平是有可能的。对黄河干流,据统计分析,因水土保持而减少的入黄泥沙年均约3亿t。在长江流域,中小流域的效果也很明显,对干流的效果目前不明显,还需经过长时间的试验观测。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对河川径流都有通过拦蓄洪水从而增加枯水的作用,在中小流域,一般暴雨条件下效应明显,对大流域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影响不明显。
水土保持也需消耗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河川的总径流量,这种消耗对湿润地区的影响不大,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影响较显著。由于水土保持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进入江河的泥沙,从而减少江河下游一部分输沙需水,因此其用水的效益是正面的。应当明确,水土保持的首要作用是改善当地人民的生产条件和脱贫致富,不能由于水土保持耗水而限制其发展。当然,水土保持中的植被建设也应贯彻节水原则。③荒漠化防治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的半湿润区的土地退化,包括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冰融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等,以风蚀荒漠化土地比重最大。我国现在所面临的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主要是指风蚀荒漠化。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天然草原和荒漠植被受到破坏。需根据当地的不同条件,采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改良和建设草场以及建设护田林网等措施。在内陆河流域,需要控制上中游用水,留出足够的河川径流,保护和恢复下游滩地的天然植被。在风沙区的边缘,为了阻挡沙漠扩展入侵,必要时建设乔灌草结合的防沙林带。这些措施都需要耗用一部分水资源。
(3)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的用水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保护利用起了有利的作用,同时,它也要消耗一定的水量。保障生态环境需水,有助于流域水循环的可再生性维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对这个问题,过去认识得不够,今后必须改正。
①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范围
从广义上说,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都是生态环境用水。我国降水资源6.2万亿立方米,其中相当部分是用于植被(包括人工植被)蒸腾,土壤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蒸发,以及为维持水沙平衡及水盐平衡而必需的入海水量。这部分用水在水资源丰富的湿润地区并不构成问题,而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地区,就成了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城市和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用水,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如何计算生态环境用水?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认为,应以生态环境现状作为评价生态用水的起点,而不是以天然生态环境为尺度进行评价。因此,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生态环境用水计算的区域应当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以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和问题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和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
②生态环境用水量的估计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用水主要有以下方面: ——保护和恢复内陆河流下游的天然植被及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及水保范围之外的林草植被建设;
——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及湿地、水域等生态环境的基流; ——回补黄淮海平原及其他地方的超采地下水。
估计全国生态环境用水的总量约800亿~1000亿立方米(包括地下水的超采量50亿~80亿立方米),主要在黄淮海流域和内陆河流域,其中黄淮海流域约500亿立方米左右,内陆河流域400多亿立方米。这部分生态环境用水中,约600亿立方米由各河流目前尚未控制利用的地表和地下水供给,约200多亿立方米由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退水量供给,尚有110亿立方米的缺口,需从区外调水补充。
6.以需水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战略
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要从过去的以需定供转变为:在加强需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上,保证供水。
对于全国的用水需求量:80年代初,水利部门预测2000年为7096亿立方米;1994年,《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预测2000年为6000亿立方米。实际1997年全国的用水量为5566亿立方米,上述预测特别是80年代的预测明显偏高。
就分区而言,可以山西省为例:“七五”期间,当时山西省的缺水现象确实很严重,水利部门据此多次预测,1990年的需水量为72亿~76亿立方米,2000年为90亿~100亿立方米,而实际1990年和1994年的用水量分别为54亿立方米和63亿立方米。实践证明,在缺水的情景下,往往对缺水量的估计和预测偏高。对山西省需水量的过高预测,曾使万家寨引黄工程的近期规模偏大。对于城市的用水需求,尤其是对工业用水的需求,以往许多预测明显偏大。如建设部门的《城市缺水问题研究》中,以1993年为预测基准年,预测2000年全国城市的工业需水量将达到406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4.9%,而实际情况是从1993年到1997年,我国668个城市(不包括小城镇)的用水量非但没有增长,反而由291.5亿立方米降至260多亿立方米。又如北京市,曾预测1995~2000年市区工业需水量将以6%的速度递增,而实际上从1989年至今,北京市的工业用水量非但没有增长,还减少了12.5%。
预测偏高的情况在国外也曾发生。美国国家水资源委员会1968年的报告中,预测2000、2020年全国总取水量将在1965年3725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分别增长200%和407%,达到11116亿立方米和18900亿立方米。但到1975年,他们意识到如此高的用水量将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于是作出第二次评价,综合考虑了水污染、水资源量等多种因素,决定大力推行节水措施,预测2000年的总取水量与1975年的实际用水量基本持平。这个预测和美国目前的实际取水量十分接近。
造成预测偏高的基本原因是,对经济发展和用水需求的客观规律没有认识清楚,误以为随着经济发展,用水量也必须不断增加。实际上,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防治污染和水价等各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工农业的用水定额将不断降低。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经济增长中,用水量已达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2 我国应要求在人口达到16亿后,用水量逐渐达到零增长
本次报告预测:我国用水的高峰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分项预测:农业用水总量与现在的规模相仿,为4200亿立方米左右;工业用水总量从现在的1100多亿立方米增至2000亿立方米;城乡生活用水从现在的500多亿立方米增至1100亿立方米左右;考虑到未来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因而估计全国用水总量有可能达到7000亿~8000亿立方米,较现在增加1300亿~2300亿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00~500立方米。
经研究分析,扣除生态环境用水后,全国实际可能合理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9500亿立方米,按上述估计的用水量,已接近可合理利用水量的极限。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继续增长,同时加强需水管理,做到在人口达到零增长后,需水也逐步达到零增长。
3 加强需水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
正如中央多次指出的,提高用水效率是一场革命。目前我国的用水效率还很低,每立方米水的产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节水还有很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对农业和城市工业用水的分析中已说明:通过全面建设节水高效农业,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用水效率。通过推行工业的清洁生产,使工业用水量降低,这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使城市废水量相应减少,大大削减污染负荷。提高用水效率,还应包括污水资源化、发展微咸水和海水的利用。
总之,提高用水效率不但是保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所必需,也是建设现代化工农业和城乡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提高用水效率,是从传统工农业和城乡建设转到现代化工农业和城乡建设的一场革命。
7.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战略措施
对北方地区,要从以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来维持经济增长转变为:在大力节水治污和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推进南水北调,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
根据对我国水资源2030年和2050年的供需平衡分析,黄淮海流域特别是黄河下游的黄淮海平原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在过去的年代,这里的许多地方,特别是黄河以北的海河流域,通过超采地下水和利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维持了经济的增长。据海河水利委员会统计,海河平原1998年超采地下水55亿立方米,全流域废污水排放量63亿t,除排放入海5亿t外,其余或被利用或蒸发渗入地下。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多亿t废污水被用于灌溉。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是沧州、衡水和津浦铁路沿线地区,该区的浅层地下水绝大部分为不可利用的咸水和微咸水,多年来超采的是很难再生的含氟的深层地下水,据2000年有关方面的分析,深层地下水耗竭的时间将为10~15年。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沿线,由于城市和工业大量抽取地下水,也造成浅层地下水的大面积区域性漏斗。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不加防治,许多地方有河无水,有水皆污,洼淀枯竭,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预测到2030年,经充分挖潜和利用当地水资源,采用节水和污水回用等多种措施和考虑了目前引黄和引江的水量后,在地下水不再超采的情况下,黄淮海平原地区缺水量仍将达到(平水年)150亿~(枯水年)300亿立方米。考虑到生态环境的用水,今后通过南水北调增补的水源应在3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增补黄河以北应在一半以上。
2初步评价
对已提出的南水北调各种线路,初步评价后认为:水利部提出的东、中、西三条线路,都是可以成立的,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需要抓紧进行工作;其他各种“大西线”方案,现在尚缺乏科学依据。现分述如下:
①东线
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北岸,在原有引水量的基础上,增加年均引水约150亿立方米,其中过黄河约90亿立方米。利用和扩建京杭运河及与其平行的部分河道,送水到天津,另建分干线到胶东半岛。
东线工程除可解决江苏和山东两省的缺水外,还可解决河北省东部深层地下水超采和高氟水导致的地方病以及天津市的缺水问题。其有利条件是:直接从长江引水,水源比较丰富可靠;可利用大运河和洪泽湖、骆马湖等现成的河道和调蓄湖泊,投资较低,并可分期分段实施,比较灵活。其难点是:沿线水质污染;需要电力提水,总扬程约65m,经常运行费用较高。
②中线
中线工程由加高后的汉江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的可能引水量估计约130亿立方米/年,其中过黄河约70亿~75亿立方米/年。建设专用的输水渠道,沿京广铁路西侧,送水到北京。
中线工程除可解决河南省中东部的缺水外,还可解决河北省中部经济最发达地区和北京市的缺水。其有利条件是:目前水质较好;绝大部分自流引水,如不计建设成本和丹江口发电损失,运行费用较低。其难点是: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水源相对有限,如遇连续枯水年难以满足要求;现在规划的线路缺少调蓄湖库,运行困难;黄河以北的线路经过太行山麓的特大暴雨区和地震高发区,安全风险很大;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需移民25万人,总干渠基建投资也较高,需要一次建成才能发挥效益,考虑到配套建设的种种问题,总干渠达到设计效益需要相当时间,加上来水和需水匹配的不稳定性,如以贷款建设,将发生运营困难。
③西线 西线工程从长江干流通天河及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进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源,估计可能的调水量100亿~150亿立方米/年。
由于前期工作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尚难作出全面评价,但一般估计,实施难度将大于中线和东线。
④“大西线”
“大西线”工程有各种方案,都是由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调水进入黄河上游。
经研究后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西线”设想的一些工程没有现实的技术可行性。就我国未来16亿人口的发展形势看,也没有大开荒、大移民以至兴建“大西线”的现实必要性。
(3)对实施步骤的建议 ①南水北调的实施步骤
根据对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的分析和南水北调各条线路的初步评价,建议南水北调的实施分为两大步:
第一步,2020年左右,完成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并适当调增黄河上中游省区的分水指标。
第二步,2020~2050年,逐步实施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②东线和中线的先后问题
研究后认为,东线和中线都是解决黄淮海平原缺水所必需,而且各有其主要供水范围,无须比选谁先谁后,也不是必须在一条工程完成后才能进行第二条。在北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规划下,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项目,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前期工作并确定各自的实施步骤。只要前期工作可靠,开工条件成熟,都应尽快地逐步实施。
③东线和中线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先行工作 东线和中线在开工前,都需要完成一些先行工作,保证工程建成后能及时发挥效益。在东线,应首先进行沿线城乡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证引用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在中线的黄河以北,应及早在沿线城市建设从已建水库引水的自来水厂和管网以及相应的污水资源化工程,一方面迅速制止当前地下水的超采和水质污染,同时也为将来中线工程尽快发挥效益创造条件。
对东线和中线工程的原规划,都应研究进一步优化,并核实原来估算的工程量和投资。现在看来,原来的估算都程度不同地偏低。
④中线工程的线路优化研究 研究分析后认为,中线工程的主要难点是将来建成后运营困难,这种困难原由于三个因素:
首先是两种用水户的不同要求。一种用水户是城市和工业,它们实际需要的供水量并不很大,但要求很高的供水保证率,其供水工程属于非公益性;另一种用水户是农业,还应加上原规划没有考虑的生态环境用水,它们需要的供水量较大,但对供水保证率的要求不严格,其供水工程应为半公益性(农业)和公益性(生态环境)。
第二个因素是来水和需水的匹配不够稳定。水源区汉江的水量有限,年际水量差别很大,丹江口水库即使加高大坝也不能做到多年调节;而受水区海河平原属于干旱的半湿润区,年际降水的差别很大。两区的水文资料表明,大约一半年份需水和供水很匹配或比较匹配;其他年份有时来水多而需求少,有时需求大而来水不足。第三个因素是原规划黄河以北的高线工程不够灵活。工程投资大并缺少必要的调蓄工程,因此将造成运营的困难。
为此,建议研究比较另一种方案,即中线在过黄河后,分设高、低两条输水渠。高线按原规划线路,沿京广铁路西侧,全线衬砌,尽量减少渗漏,输送保证率高的少部分水量,专供沿线城市和工业用水;低线走海河平原的低洼地带,连接现有的主要洼淀,基本不加衬砌,作为一条生态河,也可称为新海河,补充海河平原的地下水和恢复部分已干涸的河湖水系,其输水量可随丹江口水库的来水量,在一定幅度内随机变化。可通过取水许可证,适当供应农业用水,利用井渠结合的方式,以井保丰,以渠补源。考虑到低线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生态和支援农业,宜由国家投资。
⑤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互补
考虑到目前分给黄河上游的用水指标偏低,在东线和中线起作用后和西线工程完成前,作为过渡性措施,可以利用东线和中线的增补水量,适当取代黄河下游灌区的部分用水,以增加黄河上游的分水指标。
⑥西线要抓紧前期工作
对西线方案,应抓紧进行扎实的前期工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制定逐步实施的方案。
⑦要认真审核长江流域调水后的生态环境影响
长江流域虽然水量相对丰富,但各支流的情况很不平衡,预测到2030年以后,长江流域内的径流量利用率也将超过25%。因此,对东、中、西各线,不但要进一步审核对各调水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而且要综合东、中、西三线,审核对长江全流域直到入海口的生态环境影响。
8.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西部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江河的发源地,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西北地区水少地多,西南地区水多地少,自然条件有很大不同,但生态环境都很脆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属于全国的后进地区,据统计,西部地区50年来的水利投资仅占全国的15%。
在西部地区大开发中,要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的低水平开发利用水资源转变为: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现就西北和西南两个地区分述如下。(1)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又可分为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不同类型,需要分别加以分析。
①内陆河流域
西北内陆河流域是我国的干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年均降水量和单位面积产生的年均径流量在全国都是最少的。由于人口稀少,人均水资源量并不少,1993年约为5200立方米,预计到2050年为3850立方米,都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的水资源紧张的警戒线(世界上同类地区:埃及为923立方米/人,以色列为380立方米/人,均包括境外流入的水资源)。造成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灌溉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阶段,农业增产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而不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致农业用水量过大,产量不高,农田盐碱化,而且挤占了下游生态环境的用水,造成塔里木河和黑河等流域下游荒漠植被的衰亡和沙漠化的发展。
——在农、林、牧业的产业配置上重视农业发展,对林牧业注意不够,造成山区的林木过伐,草原牧区的过牧和滥垦。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停留在粗放型阶段,主要表现在:灌区的配套建设落后;山区的控制性水库不足,平原水库过多,水源大量蒸发渗漏;上下游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都很不够;这些都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配置不当。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
——充分注意保护森林、草原和荒漠植被。——合理调整农、林、牧业的配置,发挥本地区发展牧业的相对优势。——着重建设现代化的节水高效的灌溉农业和高效牧业。主要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来提高农业的产出,严格控制耕地面积的继续扩大,西部地区大开发决不能理解为西北地区大开荒和大移民。在一些下游生态环境已受影响的河流如塔里木河及黑河,要坚决减少农业用水,恢复应有的生态环境。
——在统一规划下,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包括兴建山区水库以取代平原水库,以及在本区范围内的跨流域调水。
——在城市和工业建设中贯彻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战略。要充分考虑干旱区的特点,合理安排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划,不应兴建耗水量大的项目。
——控制人口的增长。
只要做到这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本区的水资源可以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黄河流域
绝大部分属于土壤易受侵蚀的黄土高原,处在我国从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带,也是农牧交错区。黄河流域年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其中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产流约350亿立方米。但由于本地区山高水深、地形复杂,除一部分河谷台地和较平坦的高原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难以引黄灌溉。有些已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如引大济秦、盐环定扬黄工程等,因配套工程量巨大,至今没有充分发挥效益,甚至基本没有发挥效益。一些历史悠久的老灌区,如宁蒙的河套灌区和陕西的关中灌区等,也因长期投入不足,灌溉效率很低。大量的丘陵沟壑区依靠陡坡开荒,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生产条件极差,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建议:
——因地因水制宜,大力调整农、林、牧业的生产结构,注意发挥本区发展牧业的优势,着重发展舍饲畜牧业及相应的畜牧产业。
——进行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在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仍要继续加强沟壑治理和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措施,并发展蓄集雨水的抗旱补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在国家支持下,对已建灌区进行以节水高效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引用黄河干流和大通河、湟水河、洮河、泾河、渭河、洛河等支流的水源,建设节水高效的新灌区。目前分配给本地区的黄河用水指标为122亿立方米,近年来实际用水约108亿立方米。在今后发展中,可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发挥作用和本区用水的需要,首先从下游的分水指标中,调剂一部分给上中游,然后开展西线南水北调,进一步增加黄河的水量。
——对一些缺乏发展条件、生态环境十分严峻的特殊贫困地区,应下决心成建制地迁移人口到新建灌区,摆脱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
——严格保护黄河干流和支流的水质,防治污染。(2)西南地区
主要包括长江、珠江和澜沧江、怒江、元江、雅鲁藏布江等国际河流。本地区的水资源总量达1.01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132立方米,均据全国前列。可开发水能蕴藏量(不含西藏)为2.12亿kW,居全国首位。但由于山高水深,地形复杂,还有大片岩溶山区,水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至今开发程度很低。云、贵、川、渝和西藏的人均灌溉面积分别为0.029、0.013、0.024、0.016和0.056公顷,除西藏外,都低于全国平均数0.038公顷,贵州居于全国末位。目前仍有1600万山区人口饮水极度困难。许多地方陡坡开荒,靠天吃饭,与西北的山丘区一样,也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比西北山丘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暴雨的强度和频率更大,山区的表土层很薄,有的山坡表土冲刷殆尽,形成触目惊心的“石漠化”。有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滇中高原、川中和川东丘陵地区,则因地势较高,缺少水利骨干工程,仍形成局部缺水。由于水能资源远离电力负荷集中的东部地区,水电的开发程度只有10.5%(不包括西藏)。因此,发展水利和水电,是支持本区的大开发的重要基础条件。建议: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的大农业。
——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要大力支持以中、小、微工程为主的“水利扶贫工程”,建设包括集雨窖灌等多种形式的有一定灌溉保证的基本农田,为广大农民恢复保护生态环境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考虑到西南地区山高坡陡的特殊地形条件,建议对本地区的一些中型水库,按大型水库给予扶持。
——对一些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解决饮水非常困难、交通极为闭塞的山区,要下决心迁移人口,合理调整人口布局。
——在局部缺水地区,建设适当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如滇中高原的补水工程、嘉陵江亭子口水库灌区工程、涪江的武都引水工程以及金沙江的向家坝引水灌溉工程等。
——发挥水能资源的优势,以“开发水电、西电东送”为大开发的重要项目,加快本区的总体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国家对全国电力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关闭一部分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火电站,并实行厂网分开的电力体制改革,为西电东送开拓市场。同时,对水电的税率和贷款实行国际通行的优惠政策。
——严格保护三峡和其他水库及高原湖泊的水质,对已经污染的滇池等水源,要抓紧治理。
——西藏地区近期重点开发“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的水资源,发展灌溉和水电,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为实现战略建议所必需的改革措施
我国水资源的许多问题,之所以长期未能解决,除了认识问题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水资源的投资机制和水价政策中存在问题。因此,实现上述战略建议的关键,是进行以上三方面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1.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
多年以来,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使防洪减灾、城乡用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都存在许多矛盾,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为此,建议在国务院建立以副总理为首、吸收有关部委负责人参加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水利部作为委员会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水利部下属的各江河的水利委员会,也按此原则进行改组,成立统一管理水资源的委员会。全国按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模式,对江河上中下游、城市与乡村、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治污染,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并相应地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执法,修订原有的水资源规划。
2.改革水资源的投资机制
多年以来,水资源的投资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1
从70年代后期以来,对水资源建设的投入缺口很大而且极不稳定。“文革”结束以后,由于对水利的作用发生认识上的分歧,水利建设的投资被大幅度削减,以后虽逐渐增加,但很不稳定。有的地方,大灾以后大干,小灾以后小干,风调雨顺不干。有的地方,水灾以后抓防洪,旱灾以后抓灌溉,重点不断变换。因此,一些已定的规划长期未能完成,如:治淮已经50年,中间又经过几次大洪水,曾经再次强调治淮,但几起几落,至今治淮规划中的重要骨干工程如淮河入海水道,还刚开始第一期工程。
中央与地方对水利投资分工范围的设定,对许多地方产生误导。为了争取中央投资,许多地方本来应当着重进行中小工程、续建配套工程和节水工程,却脱离实际地追求新建大型甚至特大型的开源工程。不少中央举办的大型灌区,如安徽的淠史杭、宁夏的青铜峡、内蒙古的河套等灌区,骨干工程已建成几十年,但因配套投资不足,至今没有完成全部工程,因而长期不能达到设计效益,造成很大的浪费和损失。
3
缺水城市中,绝大多数属于设施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北方不少城市,之所以大量超采地下水,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资金修建引用地表水的自来水厂和相应管网。南方不少城市,则因地表水污染而大量超采地下水。全国普遍地在建设供水设施的同时,缺少资金修建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许多地方在严重缺水的同时,大量污水不能利用;有的地方,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造成严重后果。
4
近年来,中央对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很大支持,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但是由于条块分割的投资机制,各项措施不能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例如,按1999年制定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把一个完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体系,分割开来,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按措施分别立项,造成一个区域或流域的治理重复投资、治理面积重复计算。一些地方反映:“综合治理,综而不合;重点投资,层层截留。”资金投入的另一个问题是,许多地方重治理、轻保护,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跟不上破坏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针对上述问题,应当研究建立长期稳定、有正确导向、全面系统的水资源综合治理投入机制,在水资源的投资机制中应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的需要。
3.改革水价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的水价政策极不合理,几乎与我们所不断提倡的节水、治污和统一调配水资源的战略反向而行。例如:
——黄河已达到年年断流的缺水程度,但至今引黄的水价每吨只收几分甚至仅几厘钱,远远低于其他水源的价格,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难以实现。
—— 一些城市的超采地下水已经十分严c重,但至今这些城市的企业和单位仍可无偿开采地下水,导致引用地表水的自来水厂难以运营。
——虽然不断提倡节水,但至今工业和城市生活的水价不但不能调动有关方面进行节水改造的积极性,甚至不能按市场经济的要求,维持良性运行。
——污染已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但至今许多地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没有着落,许多已建的污水处理厂不按设计运行甚至根本不运行。
——对于处理后的污水回用,至今没有合理的定价,难以推行污水的再生利用。——许多地方由于农民的负担能力有限,政府没有明确的补贴办法,灌溉水价不能反映实际的运行成本,致使许多灌区不但不能按期更新改造,而且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种种情况说明,水价是水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起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在国家水资源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确定的水资源战略,明确制定我国现阶段的相应水价政策和水价系统。北京市最近出台的水价改革办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值得研究推广。
结 论 当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已接近国际公认的水资源紧张的标准,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同时,防洪减灾的任务也十分繁重。经过对防洪、农业、工业、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情况的分析,认为:在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注重保护的前提下,我国有条件在人与环境协调共处的基础上,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和相应八个方面战略性转变的要求,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成节水防污型的社会。这个问题在我国虽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未能全面贯彻,其根本原因是:提高用水效率不单纯是水资源本身的问题,而是一场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21世纪即将到来,如果我们再不抓紧时机,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从现在起进一步明确方向,下定决心,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结合工农业和城乡建设的现代化,提高我国的用水效率。本报告力求全面系统地分析战略性转变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提出为实施战略转变所必须进行的改革。我们希望,这个报告能进一步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并形成共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国大地上真正展开一场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
①全球陆地可更新的水资源量,根据《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国际人口行动计划》和《国际水》杂志等不同资料来源,分别为46.8万亿立方米、41.0万亿立方米和42.78万亿立方米,我国占全球水资源的百分比相应是5.79%、6.61%和6.34%。
②我国耕地按1亿公顷计算数1.3亿公顷计算,为全球的9%。
③按气象部门规定,24h雨量超过50mm称之为暴雨,100~200mm为大暴雨,超过200mm为特大暴雨。
④本报告将江河洪水分为四个等级:小于20年一遇为常遇洪水,20年一遇~50年一遇为较大洪水,50年一遇~100年一遇为大洪水,大于100年一遇为特大洪水。所谓多少年一遇,是指一定量级的洪水每年发生的机率,并不等于隔多少年再遇到一次。
附:项目综合组院士、专家名单
组 长: 钱正英 中国工程院院士,总项目组长兼防洪减灾课题组长 副组长: 张光斗 两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总项目副组长 成 员: 王淀佐 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咨询委员会主任 师昌绪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乾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水利部副总工程师,防洪减灾课题副组长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课题组长,兼城市 水资源课题副组长
陈志恺 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研究员,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课题副组长
石玉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农业需水分析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课题组长
卢良恕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需水分析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课题副组长
钱 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城市水资源与防污减灾课题组长
潘家铮 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调课题组长 张泽祯 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南水北调课题副组长
张宗祜 两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西北)课题组长
卢耀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西南)课题组长
沈国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课题组长 王礼先 原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教授,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课题副组长
汤鸿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城市节水专题组长 邵益生 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主任、研究员,城市水资源专题组长 贾大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节水高效农业建设专题组长 常平中国工程院秘书长,副编审
项目秘书:谢冰玉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王振海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孙雪涛 全国政协秘书、高级工程师
第五篇:人力资源综合评价报告模板
人力资源综合评价报告模板
**单位经营绩效综合评价
报告
(人力资源类)
**单位
二○一七年月
**单位经营绩效评价报告
(人力资源类)
按照山东省政府、山东省国资委省管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的统一部署,2021年6月1日以来,xx集团经营绩效综合评价组(以下简称“评价组”)对xx集团公司(以下简称“xx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系统评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机构设置
现有机构个,其中:处级个,占%;副处级个,占%;科级个,占%;副科级个,占%。按单位性质划分:采掘区队个,占%;井下辅助个,占%;地面生产个,占%;后勤服务个,占%;机关科室个,占%。
(二)管理技术人员配备
1.领导班子及副总师。领导班子成员现有人,其中矿长人,党委书记人,副矿长人(采煤、掘进、机电各人),党委副书
记
人,工会.人,总工程师
人,财务总监
人,安监处长
人。副总师现有
人,其中副总工程师
人(采煤
人、掘进
人、机电
人、安撤运输
人、通防
人、防冲
人、防治水
人、信息工程
人、调度发运
人、安监处主任工程师
人),副总经济师
人。
2.管理技术人员。管理技术人员在册
人,在岗及见习高校毕业生
人,其中正处
人,副处
人,正科
人,副科
人,一般管理
人,专业技术后备岗
人。见习高校毕业生
人;按单位性质划分:采掘区队
人,占
%;井下辅助
人,占
%;地面生产
人,占
%;后勤服务
人,占
%;机关科室
人,占
%。
(三)从业人员情况
截至2021年5月末,xxxx
从业人员
人,其中在册员工
人,非在册员工
人。
1.在册员工。在岗员工8462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
人,占在岗员工的%;在岗工人
人,占在岗员工的%。
(1)年龄结构。30岁及以下
人,占在岗员工的%
。其中:管理技术人员配备
33.29%
30.18%
采掘区队人,占%;井下辅助人,占%;地面生产人,占%;后勤服务人,占%;机关科室人,占%。
31岁至40岁人,占在岗员工的%。其中:采掘区队人,占%;井下辅助人,占%;地面生产人,占%;后勤服务人,占%;机关科室人,占%。
41岁至50岁人,占在岗员工的%。其中:采掘区队人,占%;井下辅助人,占%;地面生产人,占%;后勤服务人,占%;机关科室人,占%。
50岁以上人,占在岗员工的%。其中:采掘区队人,占%;井下辅助人,占%;地面生产人,占%;后勤服务人,占%;机关科室人,占%。
30岁及以下31至40岁41至50岁
50岁以上
(2)
学历结构。研究生以上
人,占在岗员工的%;大学
人,占
%;大专
人,占
%;中专高中
人,占
%;初中及以下
人,占
%。
学历结构
36.16%
(3)
岗位结构。采掘区队员工
人,占在岗员工的%;井下辅助
人,占
%;地面生产
人,占
%;后勤服务
人,占
%;机关科室
人,占
%。
岗位结构
23.72%23.67%21.35%
(4)职称结构。高级职称
人,占在岗管理技术人员的%,比集团公司平均占比
%高
个百分点,比集团公司本部矿井平均占比
%高
个百分点;中级职称
人,占
%;初级职称
人,占
%;无职称
人,占
%。
(5)技能结构。高级技师
人,占在岗工人的%;技师
人,占
%;高级工
人,占
%;中级工
人,占
%;初级工及无等级
人,占
%。高级技术工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集团公司平均占比
%高
个百分点;山东省首席技师
人(集团公司
人);集团公司首席技师
人(集团公司
38.23%初级无职称14.31%
管理技术人员职称结构
人);部级技能大师人(集团公司人);部级大师工作室个(集团公司个)。
2.非在册用工。截止到2021年5月末,xxxx非在册用工人。(1)劳务派遣人。接待中心服务人员人;服务队男洗浴服务人员人;职工子女人(选煤厂平煤车工人、回收队铆工人、非煤管理中心编网工人、物业管理中心卫生工人、机加工厂地面普工人、工广卫生队卫生工人、生活科炊事员人、运搬工区运搬工人),原已从地方劳动部门办理相关就业培训手续,因公司停止集体转招政策,矿一直延续使用,属历史遗留问题。(2)非全日制用工人。均是生活极其困难的工病亡职工家属,属矿照顾范围。
(四)工资分配情况
1.在岗员工。2021,全矿在岗员工工资水平元,其中采掘区队员工元,井下辅助区队员工元,地面生产单位员工元,后勤服务单位员工元,机关科室员工(不含年薪制人员)元。
管理人员中,一般管理技术岗位元,副科级岗位元,正科级岗位元。工人岗位中,正常出勤的采煤区队工人元,掘进区队工人元,井下辅助工人元,采掘跟班安监员元,地面安监员元,原煤地面生产工人元。
选煤厂与井下辅助比:选煤厂员工平均收入元,比井下辅助员工元低元,其中正科级高元、副科级高元、一般管理高元、工人低元。
机关科室与井下辅助比:机关科室员工平均收入元,比井下辅助员工元高元,其中正科级高元、副科级低元、一般管理低元、工人低元。
2.非在册用工。2021年5月共支付劳务费用万元。其中劳务派遣人员费用为接待中心人员费用万元,洗浴服务人员费万元,未转为从业青年人员费用万元,共计万元;非全日制人员费用万元。按照公司上半年非在册用工全部清退的计划,预计2021年劳务费用约万元,其中劳务派遣费用万元,非全日
制费用万元。较2021劳务费用万元,预计节支劳务费用万元。
(五)人工成本
2021年,人工成本费用(含工资总额、工资三项附加费用、各项.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离退人员住房补贴、劳动防护费用、劳务费等)预计万元,比2021年减少万元,降低幅度为%。
人工成本构成情况明细表
单位:万元
18.18%
68.01%
工资附加
2.54%
(六)绩效考核情况
建立了全员业绩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对部门(车间、区队)和各岗位人员实行分层分级分类考核。
1.部门(车间、区队)的考核。针对机关科室、井下生产区队、地面生产单位、后勤服务单位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考核内容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考核结果与单位工资总额挂钩。
2.各岗位的考核。对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签订岗位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内容完成情况与绩效薪金挂钩。对管理技术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绩效考核,即各单位副职及技术主管以上人员由矿考核,一般管理人员及后备岗人员由各单位进行考核。形成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类别的考核标准,采取日常考核与半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半年一考核一奖惩。对生产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以岗位绩效工资标准计算工资单价,以完成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考核重点;实行计时工资的,以信息化考核、工作业绩考核为重点。2021年对考核优秀的56名管理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对10名基本称职、不称职人员予以扣罚奖金、诫勉谈话。对旷工以及其他违反劳动合同的47名员工,及时办理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二、综合分析诊断
(一)基本评价
通过诊断分析,总体认为xxxx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基础管理工作规范,业务流程清晰,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充足,员工队伍
相对年轻,工资分配行为规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作为支柱型矿井,在开采条件复杂、工作面转换多、接续困难、安全生产压力大等诸多不利条件下,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危机,降成本、深挖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员工满意度较高。组织人参加领导班子及成员民主测评,其中中层干部人,职工代表人。领导班子总体评价优秀票,优秀率100%;领导班子成员优秀率平均%。组织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卷调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满意度达到%,总体评价良好。但在机构定员、人员配置、员工结构、工资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加强。
(二)存在问题
1.机构设置多,管理层级多,员工总量多。xxxx内设机构个,其中机关科室和后勤服务机构个,占比%。部分机关科室管理职能交叉重叠,生活科、服务队、车管中心、大车队等业务相近的单位应该整合而没有整合。矿内部分单位设置二级机构,如选煤厂下设二级机构个,安监处下设二级机构个,运搬工区、掘进工区实行队级管理,管理层级较多,降低了管理效率,加大了管理成本。xxxx在岗员工人,扣除物业管理、医院、幼儿园人,其中煤炭生产多人,地面生产多人,后勤服务多人,机关科室多人。存在内部享受科级待遇人员人,其中享受正科待遇人,享受副科待遇人。
2.管理服务人员多,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生产效率低。
一是机关、后勤人员占比较大。
机关、后勤人员占在岗员工总量的%,机关后勤管理人员占全部管理人员的%,与先进矿井相比,明显偏多。主要原因是机构设置较多,业务流程复杂,岗位分工过于细化,人员工作量不饱满。二是劳动组织不合理。六个采掘区队平均人数人,与正常劳动定员相比富余多人;采掘区队助理级以上管理技术人员10-14人。同时在两个采煤工区各有8-11人、在五个掘进区队各有3-5人的未上岗的井下主体专业高校毕业生;洗煤厂员工总量978人,与正常劳动定员相比富余近600人;初中及以下学历占35.77%,员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三是劳动生产效率偏低。xxxx人均煤炭产量911吨,人均利润21.93万元,人均营业收入47.93万元,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营业收入)25.12%。采掘区队出勤率为88.21%,主要是2021年以来补充的采掘工人,绝大部分为职工子女,出工不出力现象较为普遍。3.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杠杆激励作用偏弱。原煤生产人员收入分配比例为1:1.4:2.32,总体分配关系未达到煤业公司指导比例。机关科室人员收入普遍高于井下辅助;选煤厂管理人员收入高于井下辅助,工人收入接近井下辅助。没有体现向苦脏累险和高技术技能岗位倾斜政策。内部市场化分配机制不完善,固定部分所占比重较高,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不密切,部分单位分配存在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差距较小,不能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在员工岗位流动导向方面,矿井虽然制定了相关激励政策,但没有形成系统化长效机制,激励政策没有起到明显作用,职工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4.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内部市场化程度低。绩效考核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针对性、时效性较差,考核内容不够全面,考核结果没有与职级晋升、工资分配、岗位调整紧密结合。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缺少必要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生产环节管理、监督考核和绩效管理都比较粗放,没有形成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内部市场化处于建设初期,内部市场基础管理、市场运行、市场核算体系、价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价值理念没有形成,矿井内部市场化建设停留在采掘区队计件水平。
四、整改措施及建议
通过对标分析,找到了管理差距。xxxx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激发内生活力和动力。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一)优化定编定岗定员
按照“精干高效”原则,规范机构设置和编制定员管理,精简机构,精干机关人员,减少管理层级,对机关科室职能交叉重叠部分进行优化,对生活科、服务队、车管中心、大车队等职能相近的后勤服务单位进行整合,不再设二级机构;选煤厂等单位不再下设机构,直接管理班组。减少机关科室员工总量,对现有的个机构进行精简,拟设置个机构,减少个机构,其中:地面生
产减少
个,后勤服务减少
个,机关科室减少
个。同时建议煤业公司统一规范对所属单位设置的机构名称,建立机构名称审核备案制度。同类型生产企业的机构设置应尽量一致。重新编制管理人员及工人定员方案。矿井总定员
人,其中管理技术岗位定员
人,班子职数
职,科级职数控制在人以内。
机构设置情况对比表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力度,减少机关及后勤服务单位数量及人员总量,在满足原煤生产人员的前提下,按照“三减三提”原采掘区队井下辅助地面生产后勤服务机关科室
机构设置情况对比
则优化生产系统,调整人员配置,建立以工资杠杆和岗位流动为信号的人员流动模式,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措施:一是精简机构,减少用工数量;二是优化生产系统和劳动组织,实现人员合理分流,建立规范化运行机制,引导职工由采掘向井下辅助岗位流动,由辅助岗位向地面岗位流动,由机关科室向生产一线流动,地面单位适合井下生产的人员向采掘一线流动;三是对非在册用工和各类离岗人员及时进行清理规范;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口支援承包外部矿井,实现员工转移。在今后3-4年内,办理员工退休人,解除劳动合同人,内部劳动力市场转岗培训人,人员战略转移人,实现定员目标。2021年,在册员工总量减少人,清理非在册用工人,管理技术人员控制在人以内,科级职数控制在人以内。
(三)优化员工队伍结构
建立人力资源竞聘、选聘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以调整人才结构为主线,以优化人才环境为重点,逐步构建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衔接有序的人才梯队。精简高校毕业生招聘数量,提高招聘质量。建立井下辅助岗位缺员补充机制,通过对标定员减少选煤厂用工人数,压缩机关及后勤人员。同时建议煤业公司在员工总量减少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一线生产技术工人补充方案。强化员工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鼓励员工学历学位自学成才,不断提高管理、技术、技能三支人才队伍整体
素质和能力。以中高级工技能培训、鉴定为重点,改善员工技能结构。广泛开展传帮带和技术练兵、同业交流、导师带徒等活动,促进员工综合素质和绩效水平提升。
(四)优化工资分配关系
调整各类人员收入比例,合理调控原煤地面生产、井下辅助、采掘岗位的工资分配比例关系,工资分配向苦脏累险和高技术技能岗位倾斜,逐步构建层次清晰、增长适度、关系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大绩效考核奖惩力度,考核结果与个人薪酬分配挂钩,打破平均分配模式,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加大市场决定收入分配力度,实现不同岗位、不同责任、不同贡献人员收入不同,体现效益决定工资。
(五)优化业绩考核体系
深化全员业绩考核,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全覆盖、有重点、层级分明的全员业绩考核体系。一是突出绩效考核重点。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实现共性指标普遍化,个性指标重点化,注重创新创优;二是完善绩效奖惩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提拔任用、职级升降、薪酬支付、行政问责紧密挂钩;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改进机制。绩效考核的结果及时反馈,使各项工作过程预控,加大绩效整改力度,促进绩效改进。
(六)优化运营管理机制
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转换经营管理机制为重点,以创新商业管理模式为手段,以“内部市场化、岗位货币化”为目标,2021
年季度完成以“12396”(以价值管理为核心,实行利润、成本双管控,构建三项管理体系,建立九大专业市场,完善六大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市场架构运行实施。运用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把每个岗位变成利润源和效益增长点,提升管理效能,推进管理升级。
******
二〇一七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