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康市水资源综合情况汇报
安康市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安康市水利局
一、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
安康市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在我市境内流长340公里,区内河网密度1.43公里/平方公里,呈“叶脉状”排列。全市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951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条,100~1000平方公里的74条,5~100平方公里的有867条,径流量年内分配与降水量年内分配基本一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26.2毫米,降水总量216.6亿立方米,受地形影响,地区之间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秦岭南坡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川道丘陵区在700~900毫米,大巴山区在1000~120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春季占20~25%,夏季占40~47%,秋季占28~33%,冬季占2~4%,汛期(5~10月)占年总量的60~70%,甚至高达80%。经计算,本市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06.55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7.5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05亿立方米,另有过境客水144.79亿立方米,共计水资源总量252.27亿立方米。
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为: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4546处,其中:水库110座,塘池15349座,渠道4660条,抽水站800处,机井3444眼,喷滴灌站99座,水轮泵站85座。各类水利工程可控制利用水量为55000万立方米,占自产水资源量4.4%,其中蓄水工程12000万立方米,引水工程28000万立方米,提水工程5000万立
方米,其他工程5000万立方米。在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中,地表水为50000万立方米,占90.9%,地下水为5000万 立方米,占9.1%,各类水利工程供给工业用水2500万立方米,占4.55%,供给乡镇企业500万立方米,占0.91%,农业灌溉45000万立方米,占81.82%,供给城镇生活用水2000万立方米,占3.64%,农村人饮用水5000万立方米,占9.09%。
二、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本市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水资源按耕地平均每亩水量为2624立方米,按人平均每人3650立方米,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是我省丰水区之一。但就各县来看,由于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不均,亩均水量最高的宁陕为9614立方米,而最低的白河、旬阳县为1420和1471立方米。人均水量最高的宁陕县为19648立方米,而最低的汉滨区为1638立方米。
(二)水资源调控设施少、规模小、调蓄供水能力弱,开发利用程度低,难以满足全市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的需求,属于典型的工程性缺水。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与农业生产需水量极不协调,一年当中,冬春主要用水期供不应求,秋收秋播少用水期供大于求,中、高山区秋季雨涝;低山夏季干旱,川道丘陵夏季旱涝交替,年径流的60~70%集中在汛期,常为暴雨、连阴雨形成的洪水,难以利用。旱涝灾害,特别是旱灾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50至70年代,我市主要集中在川道丘陵区和部分容易开发的浅山区建设了一些水利工程,由于
总耕地面积的75%以上是坡地,且零星分散,加之山高水低,灌溉条件差,形成了“水在河里流,人在山上愁”的自然特点,今后水资源的开发难度较大。
(四)水污染趋于严重。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的工业生产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加之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水体受到污染,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据统计,汉江安康以上沿岸直接或间接排入汉江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达516万吨,安康以下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80.6万吨,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九五”以来,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成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人民在历届市委、政府的重视领导下,为了解决水的问题,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兴建了大小水利工程5万多处。特别是“九五”以来,我们坚持以兴水治旱为中心,投资7亿多元,其中争取国家投入4.7亿元,进行水源工程、防洪保安、水土保持治理、城乡供水、水电开发等方面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在抗御水旱灾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以兴水治旱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基本实现之后,我们确立了蓄、引、提结合,库、塘、井配套,大、中、小并举的“小工程、大群体”的水源建设思路,进行了安康水利建设的“二次创业”。兴建了恒惠渠加坝加闸工程、黄石滩水库工程、观音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旬阳县西惠渠、紫阳安午堰等39处省、市级重点工程和3000多处小型群体灌溉工程,新建和整修了1万多口堰塘,在安康的旱腰带上新修了30多万口水窖。新增水田面积30多万亩,水浇地48万亩,为解决城乡人饮问题兴建甘露工程913处,西部人饮解困工程292处,对9个县城的供水水源、管网、供水厂进行了新建和扩建,新增日供水能力2万多吨,新建了155个重点乡镇供水工程,解决了近40万人的饮水困难。
(二)以堤防工程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防汛安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九五”以来,开工建设了旬阳县下菜湾、岚皋县肖家坝、城区南山排洪等防洪工程,新修和加固堤防250多公里,修复河堤89.9公里。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汉江干流安康段重点防洪工程项目已报国家计委、水利部待批,项目投资1.62亿元,首批资金已经下达,在防洪信息体系建设上,争取国家投入322万元,已建成宁陕、紫阳、石泉三县雨量遥测速报系统,23个雨量监测点全部投入使用,市防汛办建成了地面卫星接收站,为40多个暴雨高值高频区乡镇配备了海视卫星电话,目前正在着手建设汉滨、岚皋两县雨量监测速报系统和汉江干流四县城防汛预警系统。
(三)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快,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全市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和朱 基同志“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工代赈”的十六字方针,重点建设了100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并
启动实施了一批生态修复项目,加快了“五荒”治理步伐,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2002年通过国家卫星遥感测试,我市水土流失极强度区面积明显减少。
(四)地方小水电建设发展迅速,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成效显著。全国第三批电气化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去年我市又有5个县列入全国第四批电气化县项目。已建成骨干电源工程5处,总装机3.82万千瓦,在建电源工程8处,总装机13.3万千瓦。随着以电代燃工程的启动,今年计划开工的骨干电源工程6个,装机0.5万千瓦,总投资3200万元。
(五)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近年来,我们按照《水法》及国家确定新的治水思路要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优化配置相结合,通过水法规宣传教育,水事案件查处等方式,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通过颁发取水许可证、征收水资源费、调整水价,征收水费、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杜绝无证、无序取水,防止水资源浪费现象。全市共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518本,审批取水量2.222亿立方米,每年开展取水许可证的年度审验工作,通过年审对取水单位的计划用水、退水水质、取水量进行综合把关。不断强化水资源保护意识,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安康市制定了《安康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针对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由于人口的增长,水土流失的加剧,生活污水直接入河,河道垃圾乱倒,水质已经受到威胁,制定了水
源地保护方案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水资源保护对策及措施,此《规划》已经省上专家审查,待修改完善后市政府颁布实施。宁陕县政府下发了《鱼洞河水环境保护办法》,镇坪县制定了《城镇人饮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同时,各县区结合水土保持对城镇人饮水源地上游进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域,并树碑立界。据统计,全市城市饮用水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87.3%。
四、几点建议
在国家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其调水总量我省约占70%,汉江安康段占水源段总长的37%,安康10县区占丹江口库区上游县区总数的32%。因此,加强汉江中上游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保持一江清水送北京是安康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肩负的责任很大,压力更大。但该项目的实施,对安康目前本已十分脆弱的工业企业将受到严重限制,有的甚至将会取缔,在短期内对地方经济发展势必产生一定制约影响,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营绿色安康的发展战略,我们将进一步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国家在制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方案时,将安康境内汉江干支流水资源保护治理和水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列入中线调水工程规划之中,统盘考虑,同步设计,超前建设,加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二)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配有偿使用制度,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制定对区域经济和地方工矿企业发展的补偿办法或优惠扶持政策,以促进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对重点治污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加大治污力度。
(三)鉴于安康以旱为主,旱涝交替,灾害频繁的实际,请求将一些骨干水源工程、病险水库处理、沿江县城防洪工程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范畴,给予项目资金上的支持。
(四)安康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目前已开发量为本115.85万千瓦,仅占开发量258.25万千瓦的45%,开发潜力很大,建议国家在实施以电代燃项目时优先安排,以保护生态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水源含养能力。加快汉江干流梯级开发速度。
(五)建议在汉江干流统一合理布设水质监测网站,为水资源调查评价提供资料和依据。
第二篇:水资源综合评价报告(本站推荐)
水资源状况
六安市1956~2010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2.77亿m3,在安徽省排名第3位,与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16.11亿m3相比,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3.0%。其中地表水资源90.44亿m3,地下水资源量2.33亿m3(不含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1644m3,位于全省排名第5名,稍大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200m3(按2011年常住人口计算)。
六安市1956~2010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26.39亿m3,出境水量为99.89亿m3(其中往合肥出境量21.31亿m3,往河南省出境量8.53亿m3),出入境水量之差73.50亿m3,与全市实测地表水资源量相差-2.2%。
六安市境内淠河总干渠主要承担淠河灌区及跨流域调水任务,多年平均引水量为20.20亿m3,占淠河横排头以上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的69.8%,占淠河总地表水资源量的59.4%。史河灌区引水主要有史河总干渠和史河南干渠,多年平均引水量为7.99亿m3,占史河地表水资源量得46.2%。
通过全市供水工程的最大供水能力近似估算六安市各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全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4.78亿m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60.6%。
经过六安市1956~2010年间水资源总量分析可以看出:六安市水资源总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最大值为1991年的203.94亿m3,最小值为1978年的33.02亿m3,极值比为6.2。全市水资源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多年变化趋势与降水变化一致。全市产水系数、产水模数均呈缓慢上升趋势。
六安市水资源总量以地表水资源量为主体,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97.5%。在空间分布上,地表水资源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径流深最大的四级区是淠史河上游区715.2mm,是全市平均径流深的1.4倍多,最小的是王蚌南岸沿淮区334.7mm,不到全市平均径流深的70%。在时程分布上,地表水资源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占全年总量的60%~70%,汛前(1~4月)占年总量的比例在20%~25%;汛后(10~12月)进入秋冬季,降水稀少,各地径流量占年总量的比例均在10%左右。地表水资源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与多年平均值相比,上世纪50年代为偏丰6.9%,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偏枯7.8%、5.6%,80年代偏丰11.7%,90年代以后呈平水状态。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根据六安市1956~2010年的地表水资源量资料和2011年实际供水量分析,六安市整体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约为34.3%(供水量中未扣除过境水利用量)。经1980~2011年的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六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用水总量缓慢增长,用水结构明显变化。2011年六安市用水总量为32.19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26.17亿m3,占全市用水总量的81.3%,是第一用水大户;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分别为2.46亿m3和3.56亿m3。与1980年相比,全市用水总量增加了6.55亿m3。工业和生活用水持续增长,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结构由1980年的93.6:2.2:4.2,调整为2011年的81.3:11.1:7.6。
供水设施逐步完善,供水能力显著提高。经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估算,六安市现状地表水源工程总供水能力54.78亿m3,其中以蓄水工程居多,地下水源现状供水能力1.49亿m3(不含人力井)。2011年六安市供水水源实际总供水量32.19亿m3,占全市现状供水能力的58.7%。供水量以地表水源为主,占总供水量的97.9%,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1%。1980~2011年,全市供水总量增加的同时,其水源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引水和提水工程供水量增长较大,其占供水总量比重也有较大增长。
用水效率显著提高,节水仍有一定潜力。2011年六安市人均用水量为571 m3/人,高于全省494 m3/人的平均水平。全市单位GDP用水量541 m3/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省238.8 m3/万元的平均水平。
自1980~2011年,六安市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全市单位GDP用水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8033 m3/万元降低到2011年的541 m3/万元(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下同),用水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业用水定额不断下降,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从1980年的1233 m3降低到2011年的160 m3。生活用水定额持续上升。城镇和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分别由1980年的100 L/人·日和51 L/人·日上升为2011年的176 L/人·日和85 L/人·日。从总体而言,六安市用水效率低,社会节水意识不强,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还比较落后,主要用水效率指标尚有较大的差距。
水质状况
根据六安市2010~2013年的地表水水质情况分析,六安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质整体上较好,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均呈达标状态,但水功能区达标情况有待提高。全市水质状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监测范围逐渐扩大,监测强度逐渐加强。自2010~2013年,全市主要河流监测断面由2010年的27个增加到2013年的31个,监测次数由2011年的198次增加到2013年的364次,监测范围包括全市境内的淮河、淠河、史河、沣河、汲河、东淝河、杭埠河、沣乐河等8条主要河流,以及淠河总干、史河总干、淠东干渠、瓦西干渠、淠杭干渠、沣东干渠、沣西干渠、舒庐干渠、杭北干渠等9条主要渠道。
全市主要湖库监测范围包括境内的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响洪甸、梅山、龙河口水库等6个大型水库和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3个大型湖泊。湖库监测断面总共19个,其中包括水库11个,湖泊8个。2013年全年湖库水质取样监测次数已达到227次。
河流水质整体上较好,湖库水质较为稳定。从2010~2013年全市主要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情况得出,河流水质整体较好,Ⅱ~Ⅲ类水占全市总水质监测次数的50%以上;6座大型水库水质总体良好,全年水质基本维持在Ⅰ~Ⅱ类水;3大湖泊水质较好,基本维持在Ⅱ~Ⅲ类水,个别时段超标为Ⅳ~Ⅴ类,呈轻度至中度富营养化状态。
城市主要水源地水质良好,均呈达标状态。经2010~2013年近几年对全市主要水源地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六安市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为淠河总干渠,已列入国家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全年水质达标;寿县瓦埠湖水源地、霍邱县城东湖水源地、舒城县杭埠河水源地、金寨县梅山水库水源地和霍山县佛子岭水库水源地,均已列入安徽省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全年水质均呈达标状态。
水功能区监测范围不断扩大,水功能区达标率有待提高。经2010~2013年近几年对全市主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全市水功能区监测范围由2010的22个扩展至30个,省级水功能区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按照水功能区个数的测次达标评价,全市水功能达标率在70%左右,主要表现在农灌渠道水质达标率偏低,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率还有待提高。4 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水能力地区差异显著
六安市水资源在时程和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在时程分布上,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汛期(5~9月份),年际变化大,丰、枯、平水年交替出现;在空间分布上,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南部大别山区是全省暴雨中心之一,年均产水模数是北部沿淮平原区的2倍。
现状六安市主要供水工程以蓄水工程为主,以引、提水工程作为补充。南部大别山区6大水库是六安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其对于水资源的多年调节能力是下游淠史杭灌区的供水保证;中部江淮丘陵区和北部沿淮平原区大部分位于淠史杭灌区之内,区域内以中小型水库、塘坝和灌区渠道供水为主,以闸坝、泵站为辅,构成错综复杂的供水体系,可保证一般干旱年份的供水需求。但在灌区尾部和灌区外,由于渠道水量供水不足,区域内水库、塘坝供水能力有限,在一般干旱年份缺水现象时有发生,在特殊干旱年份更是缺水严重。近年来,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推进,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塘坝清淤扩挖等工程的开展,部分区域供水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工程的开展还未完全覆盖到全区域,干旱年份供水不足问题依旧是六安市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之一。
另外由于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不完善,大别山区、岗地丘陵和沿河湖圩区依然存在农村生活饮水不安全问题,具体表现在饮用水水源保证率不足、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
(2)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依旧存在浪费现象
与1980年相比,六安市在用水效率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2011年全市单位GDP用水量541 m3/万元,高于全省238.8 m3/万元的平均水平,在全省排名位于末列。
全市农业用水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很大,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约为0.47。部分灌区由于灌溉方式落后、配套不全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跑水漏水现象较为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近年来,随着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不断推进,主要干渠及重要支渠均纳入渠系改造、防渗处理等工程建设中,渠系水利用系数有所提高。支渠以下的农渠、斗渠等渠道虽纳入区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但由于渠系众多,经费有限,渠系改造力度不够,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能力有限,农业节水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力。
在工业用水方面,随着近年来对工业用水监管能力和力度的逐步加强,不少企业工业用水工艺逐渐改善,工业用水逐渐趋向合理水平。
(3)水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备用水源地建设急需加强
根据近年来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六安市现状大部分水体水质较好,饮用水源水质良好。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及农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大,特别是沿河(渠)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及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河流(渠道)水环境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水污染防治。
目前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地较为单一,六安市区主要供水水源为淠河总干渠,应急备用水源为大公堰水库,大公堰水库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仅满足短期应急供水需求,不能作为长期的补水水源,规划新增淠河橡胶坝拦蓄作为第二应急备用水源,远期则考虑响洪甸、佛子岭水库作为应急补充水源;其余县区也都不同程度存在水源单一,应急备用水源地尚未规划实施等问题,一旦遇到水源地污染,则区域供水受到影响较大,备用水源地建设急需加强。
(4)水资源监测能力有待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目前六安市河流水库水资源量上的监测主要由水文部门承担;工业用水量监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农业灌溉主要渠道节点放水量监测由淠史杭管理总局承担;水质监测由省水质监测中心、环保部门承担,其中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主要由水质监测中心承担。近年来随着新建水文站点、对工业企业安装水量计量设施、水质监测断面的增加等,全市水资源在量和质的监测范围上均有所增加,但在社会公共用水(包括服务业和建筑业等)、中小灌区农灌用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提高监测范围和能力。
目前六安市在水资源管理上通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调整水价、征收水资源费、贯彻水资源有偿使用、推广节水措施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配套法规和监督、协调等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再加上六安市水资源管理工作范围广、内容多,水资源管理人员数量不足,技术能力有限,难以顾及全方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5 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1)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 通过加强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全市主要干渠及重要支渠的输水能力和渠道水利用效率。同时加大对全市重点缺水地区(特别是灌区尾端和供水能力不足的灌区外区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通过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渠系改造、塘坝清淤扩挖等配套工程建设,增加区域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扩大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提高区域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逐步解决灌区末梢和灌区外的农田灌溉缺水问题,提高区域防旱抗旱能力。
(2)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能力和监测范围,加强用水考核 在现有监测能力和范围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能力,扩大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的监测范围。
在水资源量监测上,一方面逐步提高工业用水监测力度,逐步扩大工业企业用水在线监测范围,建立工业企业用水调查统计名录,实现年取水量在5万m3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作为工业用水的直接统计对象;一方面扩增生活用水监测范围,对年取水量在5万m3以上的服务业、建筑业、城镇供水企业、供水站等逐步实现监测。同时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中小灌区和干渠以下渠道的水量监测,完善全市水资源监测体系。
在水质监测上,在现有全市省控30个水功能区监测的基础上,依据《六安市水功能区划》选定市级水功能区的监测范围和监测数量,尽快开展市级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同时推进六安市水质监测中心建设,便于更有效的监测全市水功能区水质变化情况。
在提高全市水资源量和质监测能力和监测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全市及各县区的用水考核,依据制定的县区用水效率考核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3)积极开展中水利用工程建设,探索研究雨洪资源利用方案
在全市积极开展中水利用工程建设,建立分质供水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城市污水具有不受气候影响,就地可取,稳定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城镇供水中有80%转化为污水,如经再生处理,70%可安全使用,估算相当于增加城市总供水量的50%,这部分水可作为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业用水 或城市公共及环境用水。
六安市城区目前已有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能力近期达12万m3/天,远期将有4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可达45万m3/天,估算中水产生量可达27万m3/天。完善中水利用设施,充分利用这些中水资源,一方面作为工业用水,满足城市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一方面用于城市绿地及道路浇灌,或者河道及景观补水,可大大减轻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目前在雨洪资源利用上主要是通过抬高沿淮湖泊洼地蓄水位,扩大常年需水面积等途径,提升湖泊洼地的需水量,缓解干旱年份的缺水压力,远期可探索研究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蓄水工程等,增强对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
(4)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
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一方面通过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依据区域限制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明确主要水污染排放控制指标,确保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另一方面加强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对入河湖排污口设置进行论证制度,不合理的则限制审批。
加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在全市范围内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同时对重要水源地制定相关水源地保护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对水源地的保护措施。
(5)健全水资源管理配套法规政策,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水行政法规体系是实行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根本保证。根据颁布实施的《水法》、《安徽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已有的法律规章,进一步完善水法规体系建设,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各项涉水的开发利用活动,针对水资源管理规程和标准薄弱的现状,制定规范供水、用水、节水和水资源保护以及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一方面要落实水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配合;另一方面要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更好的为六安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第三篇:安康市 城镇化
方玮峰:关于加快推进安康城镇化的调研与
思考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流水镇党政办 发布时间:2010-03-21 阅读:220 次
城镇是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经济社会发育程度较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完善的地理区间和社会单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和载体。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发展要素向城镇聚集以及城镇功能日趋完善、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人文化的重要条件。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安康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头的欠发达山区市,加快城镇化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出路;是加速产业聚集、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突破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有效规避灾害,减少人为对生态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持发展的现实选择。目前,安康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一定要顺应发展趋势,遵循客观规律,真正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局工作的一大战略重点抓实抓好,切实把城镇化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安康城镇化的历史演进和基本现状
(一)安康城镇发展的历史演进
安康城镇的形成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就有2318年。历史上受战乱、洪灾、移民、交通等因素影响,安康的城镇发展也相应随之兴衰变迁,凸现了几个鼎盛期:公元前312年秦在安康城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设于西城,因雄踞军事要地,城邑面积发展至百万平方米,史称“秦头楚尾大都会”;西晋太康元年因安置流民取“安宁康泰、万年丰乐”之意始称安康;公元742年唐天宝年间,因汉江河运通江达海,沿江城镇码头及商品贸易随交通的发展而兴盛,涌现了蜀河、流水、焕古、瓦房店、后柳等一批商贸集镇;明末至清中叶,由于豫、楚、江、浙等地人口快速增长,加之土地兼并,迫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纷纷进入当时还是“深山老林”的安康等秦巴山区,垦殖谋生,带动了安康城镇的大规模开发;清同光至中华民国期间,汉江河运鼎盛,安康发展为陕南最大的水旱码头,川、楚、豫、晋各地商贾云集,设八大会馆,座商309家,尤其是安康城区大街小巷达59条,安康西路(月河沿线)的恒口、五里、涧池、蒲溪等一批城镇发展最为迅速并初具规模。至解放前,全市有建制镇12个,城镇人口达到11万。
解放后安康城镇进入发展新时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9年至1978年,为城镇发展的起步阶段。期间主要依托1951年汉江航道疏浚、1970年国家“三线”建设、1977年安康水电站上马、1978年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阳安线和襄渝铁路相继通车等重要机遇,带动了安康城镇的发展。至1978年全市有建制镇17个(不含县城),城镇人口21万。1978年至2000年,为城镇稳步发展阶段。特别是1983年特大洪灾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安康人民奋起抗灾自救,重建美好家园,不仅很快恢复了洪灾的重创,而且中心城市迅速扩大,带动了周边城镇发展,加之1996年安康撤区并乡建镇、2000年西康铁路通车,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发展。到2000年全市建制镇发展到103个,城镇人口达到40.1万人,城镇化率为13.7%。2001年撤地设市为安康城市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进入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2001-2006年全市城镇化率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进入十一五以后,2007-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5%,2008年底,全市城镇人口达到9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1%。
(二)安康城镇的空间分布
受全市经济发展、交通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安康城镇分布的特征是山区稀、沿河
沿川沿线密,形成了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的市域三级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全市109个建制镇(含9个县城),88个集镇,其中,39%的建制镇分布在汉江干支流沿岸;47%的建制镇分布在国道和省道沿线,其中210国道沿线13个,316国道沿线23个,207省道沿线16个。全市每千平方公里小城镇分布平均值为4.66个,其中,汉滨区、石泉、汉阴、紫阳高于平均值,其余6县均低于平均值。
(三)城镇的规模及类型
安康城镇以小集镇为主体,规模普遍较小。其中,中心城市人口32万,占全市城镇总人口的35%;9县城人口27万,占全市城镇总人口的29%;建制镇和一般集镇人口33万,占全市城镇总人口的36%。除县城以外,90%的城镇人口小于2万人,在小于2万人的城镇中,又有70%的城镇人口规模小于1万人。在城镇经济总量方面,2007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中心城市完成36亿元,占比31%;9县城完成63亿元,占比55%,镇完成16亿元,占比14%。在文化教育卫生方面,全市城镇拥有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1545所,有医疗卫生机构287个(不含诊所),床位6290张。从城镇形成的成因看,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居重要交通位置而形成集镇,如沿汉江的汉阳、蜀河古镇,沿重要公路形成的江口、饶峰等;二是特色产业兴镇,如汉阴涧池的经商传统,瀛湖、皇冠的生态旅游,恒口、蒲溪靠农业和加工业兴镇。三是区域商贸集散地。如漩涡、八仙、民主、广货街等。四是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兴起的集镇,如五里、建民等。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安康城镇化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发展不足。止2008年底,全市城镇化率为31%,比全国的45.6%低14.6个百分点,比全省的40.6%低9.6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是产业基础薄弱,支撑能力不强。多数城镇是因地理区域、交通条件等因素自然聚集形成的,支撑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未形成,特色优势不明显,70%以上的城镇企业总产值在5000万元-1亿元之间或5000万元以下,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尤其是第二产业比重小,既难以带动三产发展,又不能有效提供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致使城镇发展缺乏动力。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建设水平不高。一方面缺少从全局上深入细致地对城镇进行科学系统谋划和规划,已有的规划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不强,普遍存在“五年规划两年落后”的问题。另一方面规划执行不力,控制不到位,不按规划审批,乱批乱建现象严重。致使区域布局不合理、特色风格难形成,建设管理水平低。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体制不完善,规划与建设缺乏有效制衡与监督,致使管理缺失。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功能不配套。2007年全省城镇维护建设资金收入人均782元,而我市城镇维护建设资金收入3015万元,人均32元,在全省11个地市中最低。全市人均城镇道路、广场面积10.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7.3平方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平方米。投入的不足,导致建设欠账较大,市政基础设施普遍滞后于城镇发展。
四是自然条件制约,城镇发展空间受限。“八山一水一分田”和山大、沟深、谷狭的立地条件决定多数城镇依山傍水而建,发展空间受限,建设成本较大,防灾保安任务重。
五是农民收入较低,转移能力不足。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元,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3057元,扩大到2008年的7380元。全市尚有贫困人口42.5万,占农村总人口的20.7%;城镇低保人口4.26万,占城镇总人口的4.6%。农民收入低,抑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六是政策还不配套,引导措施尚不到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依然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尤其城乡在户籍、土地、就业、医疗、入学、养老、失业保险等政策方面存在的差异,阻隔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农民工“离土不离乡”、“进厂难进城”的问题突出。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集镇为主体的三级城镇体系,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生态旅游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持;以道路、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特别是“5.28”西康高速的通车,安康必将进入大开放、大发展的新时期,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环境;加之多年培育形成的具有相对较高技能的60万农民工和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迫切需要尽快融入城市社会,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准备了重要力量,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务必遵循规律、乘势而上,在重要机遇期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未来3-5年,随着九条高速公路、五条铁路和一个中型机场的建成,安康将是陕西第二大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是承接西安、成都、重庆“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市情实际和安康发展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着眼统筹城乡发展,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壮大产业为支撑,以城镇体系建设为重点,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要素聚集,创新体制机制,彰显特色风格,努力构建适应大交通、大旅游、大发展形势的城镇体系,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人文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从立地条件和长远发展来看,安康城镇化格局总体上应按人口规模三个100万来规划,即中心城市(包括汉阴县城)100万,县城和中心镇100万(旬阳、平利、石泉县城各10万,其它5县城各4万,50个中心镇各1万),集镇和新村100万。围绕这一整体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307万人,城镇总人口达到129万人,其中,中心城市达到55万人(其中汉阴县城5万人),县城和中心镇达到74万人(旬阳、平利、石泉县城分别达到8万人、5万人、8万人,紫阳、白河、岚皋、宁陕、镇坪县城分别达到4.5万人、4万人、5万人、3万人和
1.5万人,50个中心镇35万人),同时与新村建设结合力争发展100个小集镇,城镇化水平达到42%。
在空间布局上,突出“一心两带多点”三级城镇体系建设。“一心”指安康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城镇相聚集的城镇群,“两带”指汉江沿岸城镇轴带和月河川道城镇轴带,“多点”是“一心两带”之外大量分布的中心镇和集镇新村。月河川道城镇轴带是安康大城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主城区共同构成城镇化发展的极核,对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具有引领、推动、示范作用,应与“一心”共同率先发展。汉江沿岸城镇轴带具有交通和资源优势,应加快发展。“一心两带”之外的中心镇和集镇新村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应积极发展。
安康中心城市作为全市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位于我国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辐射区。结合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着眼于长远发展,未来安康中心城市的范畴将由现有主城区、汉阴县以及月河川道小城镇群共同构成的一个主、副、点相配套和补充的中型城市。具体为:以安康市主城区为中心,以汉阴为副中心,以沿月河谷地的五里、恒口、蒲溪、涧池等小城镇为节点,形成串珠式城市格局。由此,在发展方向上应确定为:“西进、北延、南控、东拓”,即主体向西,适度向北、向东拓展的发展方向,并在城市整体空间基础上形成“一江两岸、一心多点”的核心空间骨架,打造集山水风光、人文特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按此发展方向,到2020年中心城市主城区人口达到50万,用地规模45平方公里。
三、加快推进安康城镇化进程的主要任务
推进安康城镇化进程,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着眼于产业培育、基础改善、要素聚集和管理水平提升,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效吸引各方力量投向城镇建设,努力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培育壮大产业,激活城镇经济。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原动力,是城镇建设可持续发
展的基础和支撑点,没有产业的壮大和带动,就没有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培育壮大产业,一是要明确主攻方向。就是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面向市场,确定主导产业。从全市来讲,就是集中做大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和生态旅游六大主导产业。各县城和中心镇要立足自身实际,选定最能做大做强的产业,集中力量率先突破。二是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和特色产品,形成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坚持城乡统筹。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一村一品为依托,努力形成围绕工业办农业、城乡互动融合的局面。
(二)突出工作主线,着力构建完善城镇体系。按照“三个100万”的规划目标,进一步突出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三大重点,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三级城镇体系。将中心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建设百万人口中心城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提升江南、重心北移”发展战略,加快凝聚江北人气,提升江南品位,扩大城市规模,真正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带动全市城镇化发展的龙头。提升县城建设和管理水平。在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强县城建设的规划指导,着力改善基础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心集镇。立足发展现状、交通区位、优势资源、产业基础等多种因素,启动规划建设50个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城镇功能基本完备的中心镇。同时,结合扶贫开发、生态移民和异地搬迁,加快高山边远区农民迁移,推进小城镇和新村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加速城镇化进程。
(三)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坚持道路先行,合理规划布局城镇路网,突出重点干线建设,切实完善道路设施,注重停车场和人车分流工程建设,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加快城市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厂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承载能力。积极推进城镇房地产开发,加快政府廉租房建设,规范引导城镇居民建房,扩大农民工进城自建房试点,提高居住能力和水平。加强城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社会服务功能。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大幅度增加城镇绿地,改善生态环境,真正体现安康融山亲水、山水园林的城镇整体风格。
(四)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依托城镇发展现状,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功能组团,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加大商贸中心、专业市场、特色街区、综合市场的规划和建设力度,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引导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形成三次产业相互支撑、充满活力的格局。
(五)深入推进双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把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等活动作为城镇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抓手,下茬整治城镇环境,规范城镇秩序,改善城镇面貌、提升管理水平,塑造良好形象。加快城镇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规划、建设和管理职能,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坚持城市经济与城市文明同步发展,注重城市精神的培养和宣传,积极倡导以“诚信安康、文明市民”为主题的社会文明风尚,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城市风气,凝聚城市灵魂、塑造城市精神、树立城市形象。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一)抓紧规划编制。城镇规划是城镇资源利用的总体安排,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龙头,是正确处理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目的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大计。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规划立市的理念,高起点、高水平尽快编制完成全市城市总体规划,从空间布局、城镇规模、土地利用、产业培育、交通组织等各个方面引领全市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年内,要完成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完善各县城、重点集镇和重点片区的建设性详规,明确建筑风格,凸显地方特色,提升城镇品位,真正做到规划引领、有章可循。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不断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增强规划执行力,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规划实施责任追究机制,严肃
查处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切实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使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更加合理和可行。
(二)引导要素聚集。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围绕城镇规划和实施,同步调整土地、产业、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相应的专项规划,合理调配各类资源向城镇聚集,满足城镇发展需要。要以安康工业园区二次创业和10个县域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快企业入园步伐,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聚合,以新型工业的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围绕城镇产业培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优势资源合理开发,促使重点项目和工业企业向园区布局,向城镇靠拢,带动城市发展。要取消各类限制,实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城镇建设领域,鼓励农村能人大户向城镇转移,有效引导社会资源更多地投向城镇建设,形成各方协力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努力扩大投入。进一步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城镇建设投资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建设,聚集各方力量建设城市。盘活城镇土地,减少政府划拨,把最有价值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实行以地生财、以城建城、以城兴业、以业活城、滚动开发。继续深化政府非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改革,有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促进城市改造和建设,增加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能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做大做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增强融资和投入能力。充分运用集合信托和BT、BOT运作模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经营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积极组织对外招商,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开发建设。市、县区政府每年筹集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中心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提高重点集镇的承载能力。
(四)破解二元体制。重点解决就业与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消除城乡壁垒,打开农民进城大门。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加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力度,有效解除束缚,更多地给予农民进城的自由。加大城镇教育设施的建设投入,优化布局和配置教育资源,取消异地入学限制,解决农民子女进城上学问题。逐步探索建立城乡均等的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取消各种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一体化。
(五)促进农民工进城。农民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导力量。解决好现有60万农民工的进城问题,是加速农民转移、加快城镇化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一是积极开展农民工进城购房试点,并逐步完善政策措施将其扩大到县城,使农民工真正在城里买房安家。二是继续加大对农民工的免费技能培训和小额贷款扶持力度,支持创业,确保他们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三是率先将进城购房安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户口,统一纳入城镇社保体系,执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养老统筹等保障标准,解决子女入学的问题,并允许其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或流转承包经营的土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依靠农民工进城推动全市城镇化进程。(作者系中共安康市委副书记、安康市人民政府市长)
第四篇:综合汇报材料
赵启进,女,满族,出生于1988年10月12日,原籍辽宁义县,2002年12月加入中国共青团,2009年3月向党组织教了入党申请书,于2009年9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2009年10月参加49期党校学习,2010年4月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获得证书。
该同志在渤海大学数理学院数学系任考核委员一职,该同志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表现突出,现将其综合材料汇报如下:
在思想方面,该同志思想进步,对共产主义事业有崇高的信仰和追求,曾多次向组织提出申请迫切要求加入党组织,为了促使其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组织安排该同志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通过学习,该同志对党的认识逐渐加深,组织上还有意给其交任务、压担子,让该同志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和考验,并安排了两名正式党员负责对其培养和考察。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该同志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性质、任务,表示坚决履行党的根本宗旨,能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端正了入党动机,思想进步较快。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心时事政治,积极参加共青团的各项活动。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该同志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并且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发言,主动找一些党员谈心,交流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坚定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通过学习党史、党章、“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等,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在学习方面,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不迟到、不早退,没有旷课的纪录。课后及时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在老师的精心教育和自己的努力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该同志热爱学习,孜孜以求、成绩显著。该同志在学习中,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较高的学习效率;不仅要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外主动学习,探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拓宽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完善知识结构;注重探索学习方法,该同志在实践过程中积极与同学探讨,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上学习刻苦努
力,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坚持每天上自习,在课余时间在自习室内学习掌握更多、更牢的知识能力。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如“目的促进法”,即在学习过程中给自己加入一些较“功利性”的目的,类似“我今天做了一道难题、明天又做了一道难题、今后解难题就容易多了”之类,以此来刺激自己,给自己来一个心理激励。再如“劳逸结合法”,即从穿插不同学习内容中得到休息。做到有劳有逸,有张有弛。应该说这是将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替运用的一种尝试。此外还有“预习——练习——纠错补习巩固”等方法。这些方法是该同志今后学习人生的一份丰厚积淀,也让该同志成为班上其它同学学习的榜样,各学科成绩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该同志还具有牢固的专业化思想,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对大学课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上课认真听讲,不迟到、不早退,没有旷课的纪录。课后及时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善于总结学习经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该同志还具有“先进带后进”的精神,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学习,具有诲人不倦的优秀品质。该同志在进学校到现在连续2年一直获得学习奖学金。在大二上半学期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下半学期又通过英语四级。
在工作方面,该同志在工作岗位上能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积极努力,工作成绩比较突出。能经常以共产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和要求自己,思想觉悟提高很快。通过党组织的培养考察,证明该同志政治上可靠,思想上要求进步,品质意志比较坚定,能按期如实地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入党动机比较端正,加入党组织的要求比较迫切,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讲究工作方法,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班同学形成一种良好而浓郁的学习氛围。该同志还参与了全系范围的周末开讲和辩论赛,在系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培养了大家学习兴趣和热情,锻炼了同学们的反映敏捷度、思维灵活性和综合反映能力。和班委共同努力,使班级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待人热情,能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
在生活方面,该同志带头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注意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
做起从个人的生活作风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修养。该同志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该同志来自农村,家庭生活不是很好,该同志自立自强经常利用暑假及其它业余时间做兼职打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党和政府也经常对该同志实行各方面的资助,并且该同志于今年获得了励志奖学金,在感激党和政府以及学校院系的无比关心和关怀的同时,该同志也立志好好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来用自己的努力回报党和政府以及学校院系的关怀。该同志在人际关系中坚持“以诚待人”的理念,为人热情大方,乐于助人,以求自身人格塑造的不断完善,积极融入同学,经常和同学们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赢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积极支持院系活动,参加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处处为班级着想,处处为同学着想,积极为同学服务。培养出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的精神,在课余时间,该同志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生活充实而有条理,不仅锻炼了自己,还获得了文化知识,更丰富了课余生活,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貌。该同志还注意经常宣传党的思想、理论以及方针路线,坚持正确的原则与立场,对一些消极思想和不良倾向作坚决斗争。该同志还经常鼓励思想上进的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日常生活中体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然而人无完人,该同志在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虽然在上述四方面有所成长成熟,但也仍然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工作中有时表现急躁,不注意方法。工作有时缺乏计划性和细致性,对党的基础知识理解不深。
鉴于赵启进同志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突出表现,经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发展赵启进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页边距2.5b5
关于发展孙月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综合汇报材料
渤海大学数理学院学生党支部
2011年5月
第五篇:安康市镇坪县曾家初级中学创绿汇报材料
安康市镇坪县曾家初级中学创建陕西省绿色学校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近年来,镇坪县曾家初级中学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县教育体育局、环保局领导的亲临指导下,我校全体师生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以创建省级“绿色单位”活动为契机,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积极实施环境教育,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雅化”等“五化”绿色工程,续写着“学园、绿园、花园、乐园”的美好诗篇。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校的绿色校园创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务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等各项活动中。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实践、思想品德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育机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学校环保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三)大力开展宣传,增强创建氛围。促进师生环保意识发展,设立了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多媒体设备、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活动节日节宣传环保,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师生开展了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四)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绿色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在学生和教师中发现环保标兵,树立榜样,在学生中形成环保绿色氛围。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环境卫生是衡量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据。为了改变曾家初级中学校容校貌,树立良好校风,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努力创建美丽校园。近年来,新领导班子在全校以科学的理念和务实的作风吹响了“创建优良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美好校园”的号角。先从学校环境入手,进行了大力整顿,不但彻底清理了多年的卫生死角,使学校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同时还修订完善了学校的相关环境卫生制度,使学校各项卫生工作的管理更加细致、科学、规范,为保持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提供了有利保证。现在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优美典雅,办公室、教室、功能部室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园”。另外,还在全校开展“绿色环保小卫士”活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今年以来,学校经常结合世界环保日、节水日、植树节等特殊日子组织学生去河堤清理白色垃圾,擦马路护拦,铲除墙壁的“膏药”,参加植树造林,相关征文比赛,在校内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环境保护从校园做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校园环境的管理上,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加强了管理,使环境卫生达到要求。要求做到责任区内无死角,无各类暴露性垃圾,无纸屑、无瓜皮果壳、无其它各种杂物。校园内无乱涂乱画现象,无其它足迹,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墙壁上无蜘蛛网、电灯吊扇无积尘,落实门前三包,管理人员负责制。在全校师生中倡导无烟校园,定期开展了除四害工作,由专人负责,做到定期消杀和突击消杀相结合,厕所定时喷洒灭蝇和灭蟑螂药水,投入灭鼠诱饵,消灭四害孳生地,严格控制四害密度在国家标准以内。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成果
我校近年来非常重视绿色校园环境的建设工作,尤其是近年来更是在环境治理和创建绿色学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铺设了草坪,种植绿化树,覆盖面积达3000平方米之多。覆盖率达到28%,为把我校建成“园林式”学校,在办学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多方筹集资金,先后累计投入350万余元对校园环境进行绿化美化。更换了树种,栽种了花草,软化了运动场,铺设了200米塑胶跑道,安装了路灯。整修教学楼、办公楼,使今日的校园规划合理,绿树成荫,花草遍地,芳香四溢,洁净雅致。
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我校通过坚持不懈的环境教育,积极开展省级“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绿色意识在学生心中浸染,师生环保行为进一步规范,一批“护绿之星”在这里茁壮成长。如今我校校园里充满了绿色的生机,孕育着绿色的希望,整个校园宛如一艘绿色方舟,傲然亘立在人杰地灵回乡大地上。
2017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