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构建精神文明和谐家园
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构建精神文明和谐家园
摘要:在我国农村地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日见衰弱,来自西方的消费主义利己主义等日益盛行起来,而导致人们普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提升农民精神面貌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本文对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索如何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步伐,从而构建精神文明和谐家园。
关键词:农村 建设 文化 家园 构建 和谐 精神
在我国农村地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日见衰弱,来自西方的消费主义、利己主义等日益盛行起来,而导致人们普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提升农民精神面貌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加强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历程。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为基层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使基层文化阵地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这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进步的显著标志。任何一个民族的兴盛,必定是从文化的繁荣开始;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他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文化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作为理论保证和思想支撑,能够科学引导现代化事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同时文化本身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传统经济向人文经济、知识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等现代形态发展,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竞争力。文化要素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传统、历史、民族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品牌、形象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我市创建多家文化礼堂任务已超额完成,且从农村文化的提升效果和农村居民的反映来看,文化礼堂建设为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契机。
一、建设新型文化礼堂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农村居民精神富有,为他们构建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为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做重要支撑。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一方面可以对硬件设施进行整合。可以更加注重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整合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等多种文化资源,建成集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体娱乐、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有序、动作高效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另一方面可以对文化活动等软件内容进行提升。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充分展览展示村情村史、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组织文化礼仪活动,培育农民群众主体意识,吸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的重要载体。农村文化礼堂的形式是在村大会堂、活动中心和祠堂等农村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翻修或者整改,从而形成一个文化活动空间,然后在利用这些活动空间来开展精神文化活动,通过设置文化礼堂和文化讲堂的基本形式,不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和农村精神文化的发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文化设施、文脉和文化传播,真正的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构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二、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对策
在我市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优秀成果的同时,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村民的参与度积极性不高,活动形式单
一、内容缺乏特色,资金投入较少,无法形成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等,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分析这些问题,从而来对文化礼堂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
1.文化礼堂的场所建设
农村文化礼堂要根据建筑面积的大小来进行区分,比如建筑面积在200平米以上的,要配建舞台、音响等基础设施,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召开村民大会、举办节庆典礼、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面积在50-200平方米间的,可以建在礼堂内,可与党员远程教育、业余学校等共建共享,配备一些基础设施。
2.文化礼堂的内容设计
农村文化礼堂要实现“精神家园”的目标,关键是要在农村聚集人气,将农村居民吸引到文化礼堂中来,只要村民愿意参加,文化礼堂就有生命力。针对于此,文化礼堂的内容设计要从群众口味出发,激发群众参与,让农民群众可以在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享受,还可以受到教育感化,最终成为农民群众茶余饭后就想去的地方,同时,在内容上还要求新颖、独特,符合当地文化背景,这就要抓住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心理,从而获得更多农民群众的欢迎。
结合当地风俗实际来开展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将重阳敬老礼仪活动,祝寿、丧事等活动文化礼堂的内容中来,让村民群众更加亲近文化礼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农村地区有着大量的老年人,特别是一些孤寡、留守老人,我们要针对农村老年人群体,探索“精神养老”服务,通过开展戏曲表演、演出等文化活动形式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使文化礼堂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
针对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可以利用文体设施平台,组织开展图书阅览、体育比赛等形式来挖掘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比如在礼堂广场上表演了秧歌、腰鼓、排舞等大范围参与活动。
3.文化礼堂的管理机制建设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需要完善规范管理,以健全的机制做保障,真正的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回顾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效机制来进行保障。目前,我们又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探索,所以,我们必须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文化礼堂建设的领导。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农村礼堂建设保障机制,尤其是要明确从管理人员到员工工资报酬的来源渠道。针对我市在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村文化礼堂的全体员工工资报酬和基本活动经费,要加强财政投入的渠道建设,通过财政补贴机制的保障,来实现“建一家、成一家、用一家”的目标。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长久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结束语
总之,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应该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强化人员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建设一个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胡昔昔,“文化礼堂、幸福八有”气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2).[2]韩杰,浅论农村文化礼堂凝聚精气神[J].科学中国人.2014.[3]陈洁,对农村文化礼堂长效发展的若干思考[J],大众文艺.2011.
第二篇:河间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方案
河间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场会精神,把握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新要求,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举措,继续纳入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形成县域城乡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供精神助力;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继续纳入和美家园建设考核体系,为打造“水净、人文、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2.0升级版提供文化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质扩面。
按照《河间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五年规划》要求,为实现三年建成70家农村文化礼堂的目标,经行政村自主申报、乡镇(开发区)推荐,由领导小组确认,共确定22个行政村开展2017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各乡镇(开发区)和文化礼堂建设村要对照《2017年河间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标准》,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新增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升工程”,针对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的行政村,有加大投入进行文化礼堂建设提升意向的,经行政村申报、乡镇(开发区)审核、领导小组确认,共确定5个行政村的文化礼堂扩建项目列入2017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升工程”。
(二)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精品线路打造。
结合2017年和美家园“景观示范带”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做到点线面结合、以点串线,形成具有各乡镇(开发区)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线路。乐市村(新镇)、宋市村(市镇)文化礼堂建设要按东部蚕乡古镇观光带要求提炼特色;双合村(三桥乡)、下合村(三杨乡)文化礼堂建设要按中部防风湿地观光带要求加强文化挖掘。按照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要求,做好钟山村(管蠡镇)、张湾村(舍陆镇)、东头村(筏沈乡)文化礼堂建设中,传统保护与特色打造的协调统一。根据西部环莫干山异国风情观光线建设需要,围绕“环莫干山艺术馆群”建设,以“主题型”标准打造对口村(河康镇)、何山村(干村镇)、劳莫村(岭山镇)的文化礼堂。
(三)增强农村文化礼堂内容活动实效。
围绕“我们的”系列主题活动,以雷甸镇雷甸村、洛舍镇东衡村为样板,以各村为主体设计开展“我们的传统”、“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等活动,激活村落文化内在活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育家风活动,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家训家规的规约和村训家风的教化功能,依托农村文化礼堂 开展“立”村规(村训)、“晒”家训(家规)、“树”新风活动,培育良好的家风村风乡风;不断完善各种礼仪礼节活动,以洛舍镇东衡村“三礼一歌”礼仪活动为模板,在全县各文化礼堂中进行全面推广,开展“百名司仪进礼堂”活动;继续结合“双百双巡”、“欢乐田野”、“三下乡”等活动,把服务内容和项目源源不断地送到农村文化礼堂;广泛开展“乡音党课”、“三民三微”等宣讲进文化礼堂活动,面向群众宣讲党的理论和形式政策,传授实用技能、健康生活等方面知识;深入实施农村文化礼堂“星期日活动”,促进村民形成相对固定的活动参与习惯;以“德文化”为引领,经常性组织开展村民群众参与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道德评议活动和本村乡贤共同参与的“乡贤参事会”活动,形成各村的“德文化”自治特色;试点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点餐制”配送活动,将公益性和市场化服务项目相结合,探索形成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专供模式。
(四)带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特色延伸。
加强非遗项目的挖掘和弘扬,与旅游相结合,形成“文化礼堂+非遗”的文化传承新品牌,在打造农民精神家园的基础上,提高文化礼堂的利用率,增加对外的互动性;试点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形成“文化礼堂+电商”的文化服务新品牌,使农村文化礼堂主动对接纳入“千县万村”计划,建立乡村工农业产品的电商据点;组织开展农村文化礼堂摄影大赛、微电影创作大赛,开展文艺界走进农村文化礼堂采风等活动,打造“文化礼堂+文产”的视觉特色文化品牌,加大农村文化礼堂自身宣传力度;实现农村文化礼堂无线WIFI全覆盖,形成“文化礼堂+数字”的资源共享新品牌,依托全省“网上文化礼堂”平台和“两美河间”微信公众号,为各文化礼堂建设村搭建最新动态的发布与共享平台,发挥数字电视和移动终端的服务功能。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为2017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各项建设由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实施。各乡镇(开发区)要切实承担起应有职责,认真研究今年建设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乡镇(开发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申报村要成立相应组织,积极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二)加强经费保障。对纳入2017年建设的行政村进行百分制考核。通过竞争性分配和以奖代补的形式,依据考核验收结果从高到低划定文化礼堂建设样板村、重点村、达标村,分别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于列入“提升工程”的建设村,经考核验收按实际投入和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经费补助。各乡镇(开发区)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行政村中各项建设的整合力度,相关专项资金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倾斜。行政村要发挥建设主体地位,鼓励设立农村文化礼堂基金,动员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为文化礼堂建设和运行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强监督保障。县委宣传部加强牵头协调,县文广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负责日常协调、面上督查和考核验收工作,每月定期通报各文化礼堂建设村建设推进排名情况。各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在土地政策、规划设计、队伍建设、活动策划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村落文化和现代文明互融互通。利用长效管理办法和优秀民间文艺节目、团队评选等机制建设,鼓励镇、村加强文化服务的自给自足。
(四)加强安全保障。牢固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把安全贯穿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运行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礼堂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组织大型活动时,各乡镇(开发区)、各行政村一定要制订安全预案,做好风险评估,切实加强活动管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五)加强队伍保障。加大农村文化礼堂队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礼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强化专家指导团的智力保障,为各建设村提供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活动策划等方面的指导。壮大农村文化礼堂志愿者队伍,鼓励文艺工作者开展“上门送服务”活动。挖掘和培育民间文艺团队,鼓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发挥好文化能人、各类乡贤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动员他们投身文化礼堂建设。
第三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之我见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之我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本省十大实事之一。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浙江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建设新型文化礼堂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建设文化礼堂,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礼堂”是集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文化礼堂”的建设,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改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实现公共文化“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从而形成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农村居民精神富有,为他们构建一个丰富的精神家园,为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做重要支撑。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文化设施、文脉和文化传播,真正的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构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新时期,在十八大和“两会”对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上,文化礼堂作为一种基层组织形式,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建设以文化、娱乐、教育、礼仪等多方面为目标的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从繁荣基层文化的层次来看,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农村文化向着更优质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对基层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遏制农村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归根结底,对于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构建和谐、良好的基层农村精神文化家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二、如何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1)推进资源整合,提升建设水平。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充分整合、利用农村现有的礼堂、祠堂、农家书屋、文体中心等设施,按照“4X”的创新模式打造文化礼堂。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展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提升建设水平,大力建设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文体娱乐、知识普及于一体的文化阵地综合体,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2)弘扬主旋律,变“单一”为“多元”。松阳“4X”创新模式的关键在于各地自选项目的“X”,在硬件设施具备的条件下,要把软件应用好,即各地特色文化礼仪活动开展好,才能发挥文化礼堂的正能量,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例如,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讲座、读书节活动;开展弘扬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礼仪活动如重阳节敬老礼仪活动;开展当地特色的风俗人情活动如新人礼、成人礼、送新兵、婚丧礼等;开展别具风格的“乡村春晚”,当地民俗文化表演如舞龙、灯会、戏曲、唱鼓词等。把原来单一的文艺演出变为多元化的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3)不断创新思维,变“普遍”为“亮点”。在加强工作指导,制定农村文化礼堂设施建设、展陈设置、礼仪活动等阿方面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的同时,还要请专家团来我地指导,并选派文化礼堂建设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做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组织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如:合唱、排舞、器乐,丰富农民文化活动的同时,满足乡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因各地兴建的文化礼堂大同小异,不能照搬照抄,要创新思维,挖掘田园松阳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现代主流文化、现代文明,推出旅游风情、特色老区、廉洁勤政等不同的文化礼堂,还可以依托“茶文化”“旅游文化”“摄影文化”,把文化礼堂建设成一张“金名片”,既有当地特色,又能吸引外地的游客,成为一大“亮点”。(4)建立健全机制,变“被动”为“主动”。文化礼堂的正常运行需要规范的制度,要制定组织领导、活动开展、设施维护、安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使管理工作纳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还要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发挥各乡镇(街道)的主导作用,定期开展广泛性的主题活动,把各项活动进行公开评比,对票数高的村进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作用,还可以激励农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文化礼仪建设中来,设立基金,落实好文化礼堂日常运行管理的保障经费。
三、结语
文化礼堂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文化内涵和品质,更发挥了教育人、感化人的高层次作用,引导大家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风貌。“文化礼堂”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打造“精神家园、文化公园、生活乐园”的目标,并以“精神家园”建设为核心,将“文化礼堂”打造成为让人民群众有归属感的心灵殿堂;在建设“文化礼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典型的树立与培养,并以点带面,逐步由农村向城市延伸。逐渐使文化礼堂成为农村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成为农村老百姓的精神家园。让实践证明,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可以有效地面向农民群众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宣讲理论政策、展示乡土文化,传授文化知识、开展文体活动,打造新时期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作者单位:浙江省松阳县文化馆)
第四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宁静的村庄开始变得喧嚣,人们的灵魂也随之慢慢地迷失,似乎只剩下了趋壳,急需构建一个体现村庄灵魂,提升村民心气神的精神家园。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一条好的路子,它不仅让村民有了一个心灵栖息的场所,得到了文化滋养、精神抚慰与道德教化,而且缩小了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差距,实现了城乡文化一体化,有效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文化礼堂;建设;农村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12-01
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3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被列入浙江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自去年4月始,在凤凰、和平两村分别以“和美凤凰”与“安居和平”为主题,着力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使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礼堂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礼堂整体项目推进缓慢。目前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礼堂的建设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建礼堂是搞花架子,劳民伤财。只有搞经济建设才是实的,才是看得见的效益与政绩。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使农村文化建设项目得不到应有的落实,或不能按照既定的速度与效率推进。
2.资金缺乏,建设需求无法满足。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资金主要靠村自筹、社会捐资及上级补助。首先,就上级补助来讲,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拨款补助各村支付实际建设费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点经费杯水车薪,是远远不够的,根本解决不了礼堂的建设需求。大部分的资金需靠村自筹,和向社会拉赞助等。这种需要出资、出力、卖人情,又见不到眼前利益的事,不少村干部表示兴趣不大。因此,现有的奖励政策不能有效地调动基层建设文化礼堂的积极性。
3.活动单一,群众参与率较低。当前农村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集体排舞,或者简单的体育锻炼等,内容形式单一,缺乏特色,无法从根本上吸引村民参与活动的热情。这些活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充分利用文化礼堂这个大平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文化礼堂人气不旺,出现“事来则干,无事闲置”的机动状态。
二、加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途径方法
(一)强化政府领导,充分发挥村级主体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作为镇街文化站应该指导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和措施,结合本地实情,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动员村民献计献策,不断融入村民思想的智慧和力量,努力让文化礼堂更具特色,打造村民合适的“精神家园、心灵港湾”,增强村民的认同感、自豪感,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礼堂建设的持续活力。
(二)挖掘民间传统文化,多搞百姓喜欢的活动
绍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很多有价值的传统文化节日,且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一定的起源,并赋予了深刻的寓意。包括: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等,可以针对这些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如:端午包粽子、赛龙舟,除夕包汤圆吃汤圆、写福送福,新春谜语大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村庄的凝聚力,让传统文化在文化礼堂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三)彰显特色亮点,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品牌
农村文化礼堂品牌就是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特色场馆的建设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定位,能够同中求异,具有本土化、个性化。以城南街道凤凰、和平两村为例,便具有以下特色:凤凰村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建立了“红色藏品馆”;和平村以旧时生活生产用具为题材,开辟了“旧时光生活馆”。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特色内容,打响了文化礼堂品牌,让文化礼堂成了村庄的新地标。其次是培育活动品牌。好的文化礼堂品牌活动,不仅能扩大农村文化礼堂的社会影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水平,更能激发广大农民文化参与热情。如:凤凰村注重活动开展经常性,打造“凤凰活动月”和“家庭文化节”两个活动品牌。“凤凰活动月”:实现“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等系列活动,用心打造出村民爱听爱看爱参与的文化活动品牌,从而让文化礼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建立管理队伍,为文化礼堂保驾护航
农村文化礼堂建成后,当务之急是实行有效管理,确保文化礼堂的正常运行。一是建立文化礼堂管理员。各个礼堂必须选择一个热衷宣传文化,懂得民俗文化礼仪,能熟练操作礼堂设施,并志愿服务群众的专职文化礼堂管理人员,这是加强管理的关键。二是组建文化骨干队伍。吸收一批非遗传承人;培育一批农村宣传队,建立一批本土明星队,充分发挥其草根艺术家的风范,帮助文化礼堂开展各种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三是联动群众团体,善于利用老年协会、妇联、团组织这些生力军,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在文化礼堂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常态化,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聚乐园、精神家园”。
(五)加强制度管理,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为了确保文化礼堂能够稳定健康发展,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必须坚持“监管同步”的原则,完善市级、乡镇、村三级管理机制,健全奖惩制度,保证有人管事,有人服务。市级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乡镇按照考核办法加大对各个村级文化礼堂的日常运作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与评价。探索开展农村文化礼堂星级管理制度,制订文化礼堂长效管理细则,每年对文化礼堂的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设施维护及群众满意率进行考核评比,并按星级级别进行表彰奖励。星级的考核结果要与管理员的年终奖金挂钩,使之良性互动,形成各农村文化礼堂间争相竞艳的良好态势。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礼堂,必须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将文化活动与日常生产生活有机结合,将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符合农村、农民的实际生活,并受到当地农民的喜爱,另外构建经费保障和长效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文化礼堂永葆活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当地农民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第五篇:浙江省文化礼堂建设
婚礼礼仪活动
中国历史上一直很重视传统婚礼,民间婚礼十分隆重。目前农村举办的婚礼仪式中,传统的礼仪样式、程序越来越少,现代的礼仪元素又没有及时跟进,主要活动就是吃饭、收礼,缺乏仪式感和庄重感。我们要提倡的婚礼礼仪活动,就是在正式婚宴之前举办的公正和喜庆仪式,既神圣庄重,又热烈喜庆,给新婚夫妇和参与嘉宾留下美好记忆。仪式主要有仪前准备、新人入场、夫婿交接、证婚人致辞、交换信物、新人拜堂、喝交杯酒、新娘拜见公婆、新郎拜见岳父母、拜谢宾客等十个环节。这种婚礼礼仪,既摒弃了传统婚礼礼仪中的繁文缛节,又吸纳了青年人崇尚的城市婚礼的现代元素;既考虑到农村的现实,又不完全照搬城市的模式。这种婚礼礼仪,是中西文化、城乡文化的融合。
七岁开蒙礼仪
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的拜师礼仪有着严谨的程序,重在体现人们对老师的尊重、对知识的敬重。七岁开蒙礼仪设定在9月1日秋季开学之前,吸收中国传统拜师礼仪的有益元素,设置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开笔破蒙、分发“智慧笔”“聪明蛋”、合影上墙等八个环节。其中,“正衣冠”意在让学童明白“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行拜师礼意在表达学童对老师教会读书和做人的感谢;朱砂启智意在引导学童用好眼睛和耳朵,专心致志地求学上进;开笔破蒙意在教导学生写好“人”、做好“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拜师仪式,点亮学童的智慧之灯,烙上生命的重要印记,让学童一生铭记、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