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五篇]

时间:2019-05-12 19:2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

第一篇: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小康的农村,就没有小康的社会;没有和谐的农村,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因此,在构建整个和谐社会中,务必高度重视和谐农村的建设。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农村,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途径。

发展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在构建和谐农村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

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和谐农村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和谐。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

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共同奋斗。

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构建和谐农村的。和谐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更为和谐。

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

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村文化现状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农村文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首先,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二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乏力。农村文化主要是乡镇和村两级文化。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乡镇文化站是乡镇政府主办的农村公共文化机构,担负着组织农村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辅导基层文化的重任。但目前的乡镇文化站除了为数不多的地方办得较好外,大多陷于困境,步履艰难。具体体现在基本设施落后;人员老化、素质不高。加上活动经费难以保障,难负公共文化服务之重任。作为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机构村文化俱乐部或文化室设施更差、管理缺人、经费拮据,很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多名存实亡。

三是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在农村个别地方的农民甚至常年看不到一场电影、一场演出、一本书。农村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色情演出等不良文化的乘虚而入,封建迷信猖獗、赌博盛行,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

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就不能承担构建和谐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和谐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

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发展农村文化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小康农村和和谐农村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推动和谐农村的建设。

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发展农村文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 “五个纳入”,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要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同时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

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助推和谐农村建设。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和谐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促进农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组织好春节、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活动。要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扭转目前农村文化供求脱节、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让人人享有和谐文化,让文化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 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决定》还指出 “ 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初步指导思想。” 说到和谐,自然要提到邻里关系。常言道: “ 远亲不如近邻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德不孤、必有邻”“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古有 “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 和 “ 百万买房,千万买邻 ” 的故事。在和谐的社会关系中,良好的相邻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邻里和睦,往往是创造和谐的家业与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江西南康潭口镇代卫村“三下乡”的几天调研中,我们发现和睦的邻里关系正在慢慢被打破。

在代卫村我们随机作了 120 份调查问卷。问及村民闲暇与邻里有无娱乐活动,比如打牌、打麻将等,大部分人回答无,言村中没有这个风尚。问及是否经常与邻里聊天时,90% 的回答无。原因是都比较忙,聊天耽误别人的时间,吃完饭后大部分的村民或看电视或睡觉休息,很少有人再出门。

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年或 通过考学、参军等途径一去不复返,而另一部分青年外出打工,宁做 “ 流浪汉 ” 也不愿再种田,留在农村的少部分青年,无心事桑麻,杂七杂八弄碗饭吃。剩下的主要是妇女和老弱病残,留守家中种水稻。拿代卫村来说,全村七千多人口中,在外地打工的就占了一半,在代卫村生活的五天时间里,几乎没见到什么年轻人,做调查的几户农家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在外地打工,要么就在镇上的 粮食加工厂、小五金加工厂、木材厂、家具厂等做零工。外出打工挣钱已经成为风尚,而打工挣了钱回家建了房盖了屋更成为村民们羡慕的对象。这更加剧了村民想尽快富起来的愿望。于是更多的村民在为钱而忙碌与辛苦,必然邻里间交往的时间与机会将大大减少。

另一方面,代卫村的地理位置也限制了村民间的交往。代卫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多半家庭建屋于自己的地中,家与家相隔甚远。而且家家相通的路也不是平坦的大路,而是弯弯曲曲、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白天行走尚有掉进水田中的危险,更不用说夜间走路了。居住地的分散在空间上限制了村民间的交往。

另外,村中大部分的家庭安有电话,通讯的便捷使村民更乐于有事情电话联系。而电话的不可视与不可接近性使得村民没有了见面的直接与亲切;电话的收费性又使得话语简洁,而没有了昔日东家长、李家短,玩笑说话的条件。同时 生活的私密性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把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不希望他人打扰自己的私生活。由此,代卫村邻里关系的淡化成为必然。

同时邻里交往也发生了变化,彼此交往多限于见面打个招呼或借点农用品等,家中有事情一般不找邻里帮忙。采访中一位杜大叔说;“可以找邻里帮忙,但是——”杜大叔做了个捻钞票的动作,“这年头,没钱谁理你。”那份无奈使邻里温情蒙上了阵阵寒霜。调查中尽管多数人有过与邻居之间相互借用物品的经历,但人们借用的次数却很少,其中 1 - 5 次 / 年的占 45.2%,另外 54.8% 的人则表示 “ 实在没办法才借一次 ”。这样的状况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日常用品的丰富充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本来十分亲密的邻里关系,由于交往机会的减少,邻里关系更加趋于简单淡漠。过去街坊邻居们 “ 不分彼此、亲如一家 ” 的关系对于今天的农村人来说,越来越遥远了。更多地表现出 “ 到家关上门,万事不求人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比邻若天涯”的局面已相当普遍。

调查中还发现邻里纠纷增多,农村邻里关系有冷有热。邻里间一旦涉及到宅基地、田间地角的归属,往往容易产生矛盾,出现纠纷,发生争吵。农村诸如此类的案件很多,如邻里为了房屋风水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搞得鸡飞狗跳。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原有的邻里关系受到强烈冲突,利益冲突日益加剧。邻里之间依赖性减小,交往过程变得经济化,人们往往重利轻义,重钱轻德,人情味变淡。对个人利益、经济地位、名声面子的过于热衷是邻里纠纷产生的一大原因。而对 村中的邻里争斗等,多数村民采取视关系而定是否参与劝与不劝的态度,村民们的方针是别人家的事情管的越少越好,先管好自己的事情再说。

当问村民是否愿与村干部为邻时,大部分村民处于警戒状态并保持沉默;小部分村民犹豫再三,才说“不愿意”,原因是村干部太霸道、太骄横无理。村民言一位村干部有三套房,其中一套房建于村中,但却占用公共的土地,圈为自家地或扩房或建成猪圈。邻里有不乐意的与之发生争执,结果仍是村干部把地据为己有。左邻右舍极其不满,敢怒而无处诉说,唯有不与村干部家交往,不与其家说话来发泄愤怒,邻里关系极其僵。调查的路中,在田间我们与一大婶聊得很投机,但当我们问及村干部与邻里的关系时,大婶马上变了脸,挑起扁担就走。采访另一农户时,一村民表示极不愿意与村干部为邻,官腔官调且不必说,更重要的是一些村干部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富,会嫉妒,以后的麻烦事太多,用他的话说:“干部就是干部。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对村干部的不满现于言,见之行。干部与邻里关系的恶化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首要障碍,干部自身不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何以带领大家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走上致富道路;有助于邻里之间矛盾的化解,能够直接避免或者减少邻里间,因矛盾激化而引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有助于对违法犯罪现象的群防群治。反之邻里关系处得不好,邻里之间漠不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问他人瓦上霜,就难以互相支持帮助共同走向富裕之路。同时在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中难以形成合力,极易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从而为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鉴于代卫村邻里关系的冷淡,提出如下建议:、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在邻里间进行优秀传统教育,大力开展全民性的普法教育,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广泛开展 “ 五好家庭 ”、“ 文明户 ” 等评比活动,同时创造机会,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邻里关系的和睦与农村社会的安定。、真正建立起保障社会和谐的制度,必须真正落实法治,让法治切实能够起到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使弱势群体在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有效得到法律的保护。、关键在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党是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政党。村干部要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真正为百姓着想。同时要 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群众是执政党力量的源泉。邓小平说,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这是概括了沉痛历史经验的至理名言。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不仅谈不上执政能力,连党的生存都成了问题。作为执政党,又是很容易脱离群众的,这是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我们要十分警惕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滋长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坚决铲除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导致党组织脱离群众的顽症。、建立农村信访站与监督机制,时时听听农民的声音,使我们的百姓敢说心里话,时时保护自己的权益。

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发展和谐的农村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和谐的农村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小康的农村,就没有小康的社会;没有和谐的农村,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因此,在构建整个和谐社会中,务必高度重视和谐农村的建设。和谐农村,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1、发展和谐的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在构建和谐农村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和谐农村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和谐。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

2、和谐的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

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共同奋斗。

3、和谐的农村文化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

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4、和谐的农村文化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 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构建和谐农村的。和谐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更为和谐。

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

5、和谐的农村文化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6、和谐的农村文化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 的和谐发展。

二、农村文化现状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农村文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1、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

首先,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2、公共文化机构运转乏力

农村文化主要是乡镇和村两级文化。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乡镇文化站是乡镇政府主办的农村公共文化机构,担负着组织农村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辅导基层文化的重任。但目前的乡镇文化站除了为数不多的地方办得较好外,大多陷于困境,步履艰难。具体体现在基本设施落后;人员老化、素质不高。加上活动经费难以 保障,难负公共文化服务之重任。作为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机构村文化俱乐部或文化室设施更差、管理缺人、经费拮据,很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多名存实亡。

3、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

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在农村个别地方的农民甚至常年看不到一场电影、一场演出、一本书。农村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色情演出等不良文化的乘虚而入,封建迷信猖獗、赌博盛行,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

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就不能承担构建和谐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和谐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

三、构建和谐农村,发展和谐的农村文化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小康农村和和谐农村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推动和谐农村的建设。

1、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

发展农村文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要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

2、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同时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

3、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助推和谐农村建设 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和谐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促进农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组织好春节、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活动。要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扭转目前农村文化供求脱节、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让人人享有和谐文化,让文化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第三篇: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构建

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构建:国际经验及中国的路径选择(上)

日期:2006-07-1来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自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但是由于体制性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农村金融仍然滞后并阻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制,已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

一、农村金融体制研究最新进展:理论综述

国际上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的研究,早期是建立在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基础上。这一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S·肖和罗纳德I·麦金农,他们在1973年先后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较系统地阐述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人为地压低利率、汇率,使二者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而政府又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造成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金融制度的落后阻碍经济发展,而经济停滞或落后又制约着金融制度的发展。要解除“金融抑制”,就必须“金融深化”,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多干预,利用市场调动人们储蓄与投资的积极性。其途径是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放宽对金融体系和市场的限制,使民间金融机构也能适应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发展,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局面。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正是建立在金融深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其理论认为,农村金融资金的缺乏,并不是因为农民没有储蓄能力,而是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合理的金融安排,如政府管制、利率控制等,抑制了其发展。其主要政策主张就是要发挥金融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干预,实现利率市场化,实现农村储蓄和资金供求的平衡;取消专项特定目标贷款制度,适当发展非正规金融市场等。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农村金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理论通过对一系列金融危机的研究和认识,得出了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对于稳定金融市场来说,合理的政府干预也是必要的等一系列结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认为,由于存在市场失效的因素,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政府也不能取代市场,而应成为市场的有益补充。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调控机制,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的范围和标准。农村金融市场亦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放款一方(金融机构)对于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再加上农村的特殊情况,金融机构很难控制农村系统风险,如果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农村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为此,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措施。

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的研究,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如日本的速水佑次郎、美国的弗农·拉坦指出,农村信贷补贴最明显的后果便是信用需求的夸大和信贷有价证券购买力的损失,信贷补贴也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政治化以及信贷在少数人手上的集中,并常常导致信贷机构活力的衰退。印度的苏布拉塔·加塔克、肯·英格森特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活动的正规性、乡村银行数量的不足以及营运成本数额等使其一般不会把农民视为有信誉的顾客等,致使其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由此得出在发展中国家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性。

我国学术界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推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

林毅夫(2000)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在一些农村地区观察到的信贷短缺可能是由于区域的不平衡、缺乏资金的横向流动、对机构农业信贷的总体限制以及非正式信贷市场发育不足造成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性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彭川西(2003)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与信贷结构调整的滞后;二是农业产业化与金融专业化相矛盾;三是农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发展不对称;四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金融服务体系存在差距;五是对农业的政策支持与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相互脱节等。

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白钦先(2004)指出,单一性的、部门性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思路是不恰当的和有害的,因此,呼吁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重构、重组和重建,以实现“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总需求与农村金融服务总供给相协调、相匹配。

韩俊(2003)通过对农村金融体制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在于,一是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二是通过加强对金融中介的监管、放松利率管制等措施,创造一个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利环境;三是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建立一个更完善更有活力的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国外农村金融体制经验借鉴

相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建设而言,国外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建立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制,很好地支持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类比国外农村金融体制建设的特点,为我国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国家,这与其完备的农村金融体制密不可分。美国现行农村金融格局是伴随着美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革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在20世纪以前,美国没有专门的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信贷资金几乎全部由商业机构和个人提供。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农业发展对信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商业金融机构及个人的贷款由于数量少、成本高,已无法为农业提供充裕的资金,同时,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这些资本急于在农村寻求出路,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美国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以1916年创设联邦土地银行为起点,农村金融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1933年建立起生产信贷协会,并在12个农业信贷区设立了12个合作社银行。为了发挥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扶助作用,政府农贷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1933年成立商品信贷公司,其任务是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或对农业生产给予经济补贴,借以控制生产,稳定农民收入;为发展农村电力事业、发展农村通讯、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别,1935年成立农村电气化管理局;1946年又成立了专门为贫困农民提供贷款资金的农民家计局;同时,为了促进、帮助农村小企业的发展,维护小企业的利益,在1953年又专门成立了针对小企业提供信贷的小企业管理局。为此,美国完善的农村金融格局基本形成。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美国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规范、有效的农村金融体制。其基本格局是:以私营机构及个人的信贷等农村商业金融为基础,以农村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为主导,以政府农贷机构等政策性金融为辅助,形成了包括政府主导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以及农村商业性金融体系三种体系共同发展的局面。总的来看,美国农村金融制度属于一种复合信用型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机构中,既有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二是在金融组织体系上,一般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多种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本需要,充分体现出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和支持作用。

法国是欧洲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国是设立农村金融体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法国就颁布了《土地银行法》,开始着手建立农村信贷机构,支持农业的发展。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法国农村金融形成了由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互助信贷联合银行、大众银行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法国农村金融体系属于典型的国家控制式金融模式,其金融机构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并运行的,金融机构的运行还要受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法国最大的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信贷银行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半官半民性金融组织,其体系是由地方农业信贷互助银行、地区(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和中央农业信贷银行(法国国家农业信贷银行总行)三个层次组成。该体系是在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基础上由上而下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央农业信贷银行是会计独立的官方金融机构,是法国信贷银行的法人总代表,也是全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的最高管理机关;而地方和省级银行都是群众性的合作组织,地方农业互助银行由个人成员和集体成员入股组成,地区(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则是由若干地方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组成,它们都要受中央农业信贷银行的领导。这种体制的优点是便于管理,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与国家政策结合的很紧,甚至可以说是为政府政策服务的。凡符合国家政策和国家发展规划的项目,都优先给予支持甚至贴息。其缺点是各级信贷互助银行独立性较小,受政府干预大,经营效益较差,国家财政补贴较大。

日本农业发展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地少人多,自然条件差,具有小农经营的历史传统。二战以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农村金融体系,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增加农业积累,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日本建立的农村金融体制主要包括合作金融和政府金融两部分,其中民间合作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占主体地位,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重要补充。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协系统所办的信用事业部,是农协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由基层农协的信用组织、都道府县的信用联合会、中央的农林中央金库和全国信联协会三级构成。三级组织均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各级之间也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日本信用合作体系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农村存款,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在农协系统内部作为会员的农户和农业团体,不以盈利为目的。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作金融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府背景浓厚。信用合作体系在创立初期,政府给予很大的支持,时至今日,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仍带有一定程度的官方色彩。二是体系内的三级组织之间并无行政隶属关系,上级组织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对下级组织进行指导,整个体系内形成了独立的资金运行系统,保证了合作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三是信用合作体系立足于社区发展,树立为社员服务的理念,金融机构的设立依据立足基层、方便农户、便于管理的原则。四是为了保证合作金融的安全、健康地运行,设立农村信用保险制度、临时性资金调剂的相互援助制度以及存款保险制度、贷款担保制度等制度措施。这种体制将合作金融机构与国家的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紧紧联系在一起,服务领域相对固定,信息资源较为充分,贷款决策成功率较高,同时也易于政府对基础行业的扶植,而且各级信用社独立性较强,经营自主权较大。问题则是业务范围狭窄,资金利润薄,靠政府优惠,财政压力大。

从以上国家农村金融体制建设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即农业收入的不确定性、农业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以及生产的分散性等特点,导致了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资金的使用成本都比较高,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涉足农村金融市场,产生了市场引导的失效。因此,在农村金融体制构建过程中,政府适当干预是必要和有效的。从各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来看,在农村金融体制构建早期政府支持与干预的确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干预并不是金融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干预只能越来越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部门性政策倾向以及普遍存在的严重法律和规章性障碍等因素,政府干预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所以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构建,首先要把握好“政府干预度”这个问题。

作者:山东经济学院 张志元

肖东平来源:《济南金融》2006年第06期(国研网)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构建:国际经验及中国的路径选择(下)

日期:2006-07-1来源: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足和缺陷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但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缺陷,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抑制状况严重

第一,政府主导下的农村金融机构普遍经营业绩差,效率低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其发展很难突破政府的种种干预,这一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体制的健康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到扰乱金融秩序产生大量不良资产,以及农村信用社异化成“二财政”无不与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有重要关系。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大量不良贷款也都存在政府干预的影子。第二,政府对农村金融管制的另一表现就是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不能反映金融资本的供求状况,导致高利贷等民间金融盛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还要接受政府统一管理,要在政府规定的低利率水平下运行,因此,金融部门只能在政府控制下以“配给”方式提供信贷。一方面低利率借贷因为有“租”可寻,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腐败;另一方面贷款不按商业原则运作,不讲效益,不仅浪费了有限的金融资源,而且也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形成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互相抑制的恶性循环。

(二)农村金融结构单一,金融市场效率低下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开放的、多元化和多主体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保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1996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没能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反而使农村金融进一步趋向垄断。改革促使农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撤出其贷款业务,并关闭了农业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正规贷款市场处于垄断地位,而垄断的农村金融市场一般来说是低效率的。随着农业银行在乡镇网点的减少,农发行业务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客观上赋予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不少农村信用社经营业绩差,效率低下,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根本无法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角色,更不要说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资金需求。

(三)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

我国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但这几个金融机构都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其功能定位不清又存在重叠,再加上政府在许多方面又管得太严、太死,导致了现行金融体系根本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需要,甚至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太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现在的主要业务仅限于粮棉贷款的发放,随着我国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粮棉油购销市场化改革方向日趋明显,保护价收购范围不断缩小,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收缩,且呈不断萎缩之势,农业发展银行的机构和人力资源与现有的业务量相对而言明显存在资源浪费,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更是远远

不够。

中国农业银行资金大量流人城市,其支农作用大打折扣。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其商业追求和政策性诉求是不能两全的,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盈利有限,不断从农村地区撒出也是符合其

商业利益的,但这就大大降低了其支农的功能。

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趋势明显,由于缺乏政策环境的支持,其帮农、扶农的作用也成了一句空谈,表现在许多农村信用社以利润为导向,把资金运用于城市等。

四、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制的对策建议

借鉴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成熟经验,构建和谐的农村金融体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转换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干预

不可否认,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适度的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政府的干预仅仅是对市场的有益补充,绝不是替代市场作用的发挥。要界定政府的职能边界,该放的要放开放活,该管的要管住管好,“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有时候比市场失灵更可怕,后果更严重。借鉴国外经验,我国政府在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制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行政干预,避免损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通过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机制。一是减少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使金融机构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二是减少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市场管制,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满足广大农民资金需求。

(二)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

农村金融结构单一,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重要原因。农村经济主体对资金的需求大多具有规模小、时间短、频率高的特点,正规金融很难满足这类资金的需求。民间金融具有设立方便、资金使用灵活、服务于民间等特点,应该成为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使亲友之间的信贷、农户之,间的资金融通和民间私人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地下转到地上,并加强监管。其次,放开民间金融的利率管制。民间金融本身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并且一般没有抵押,其利率相对较高也是正常的;另外,利率的浮动也能有效地吸引资金对农村的投入,引导“农转非”的资金回流到

农村,解决一部分农村资金来源问题。

(三)立足于为农民服务,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功能定位

借鉴国外经验,各国金融机构在支农职能方面要合理分工,支农信贷制度细化安排。主要安排有: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主要发挥其财政作用,借鉴其它国家通行的做法,今后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重点地区和行业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对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强引导,促使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地区的投入,比如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县级以下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政府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引导农业银行向农村投放资金等;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为社区发展服务,树立为农民服务的理念,同时政府在政策和管理方面也要加强对合作经济制度的保护措施,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民;邮政储蓄要进行积极转型,按照市场化、企业化原则,组建

邮政储蓄银行。

(四)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各国农村金融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还要积极发挥能动作用:第一,继续为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财政支持,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为农业发展提供广泛的资金支持。第二,为许多偏远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适当剥离一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负担。第三,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利息补贴等,来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贷款。第四,政府主导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避免农业发展大幅波动,维

护广大农民利益。

作者简介:张志元(1963—),男,山东青州人,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金融工程与资本市场;肖东平(1982—),男,山东栖霞人,山东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第四篇:服务农村构建和谐

服务农村构建和谐

怀着对农村工作的无比热爱,怀着对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我们选择了基层农村这片热土,选择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选择是崇高的,但我们将面临的是更艰巨的挑战,更坚难的付出。农村工作复杂而烦琐,是集文与武的双选之地,更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之地,是站在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也是一个真正用实践检验自己的最好平台。天将降大任于吾等,又岂能畏惧其艰辛?

新的单位,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用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所给予的一切。在全面小康村创建的关键之年,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以致用,我们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创建小康村的工作中去,清理河塘、清除垃圾、整治环境、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到处能看到我们的身影,到处可以听到我们的声音。哪里需要我们就第一时间去往哪里,边学习边锻炼,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时刻以与时俱进的方针指导自己的工作,为决胜小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宝刀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是跨时代的青年,就应当有跨时代的观念,将有限的学识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只有经历了最艰苦的历练,才能让我们有更新的观念、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更好的作风,也才能让我们为群众所公认,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为农村工作奉献一份力量。

第五篇:构建和谐农村心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作为我们在基层工作的同志,要善于抓住这一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基础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针,其基础和关键是发展生产,没有生产的发展,不可能有生活的宽裕,不可能有村容的整洁。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特定的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它既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联系崇阳实际,我们重点是围绕“三个结合”,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抓企业培植、抓招商引资、抓产业集群、抓基础建设。一是坚持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相结合,既要依靠招商引资吸纳大集团、大企业、大老板到本县投资,又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资建设资金,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培植发展后劲。二是要坚持壮大支柱产业与扶持中小企业相结合,采取放宽民营政策,聚集民间资本,激励民营企业,壮大优势产业等办法,促成民间资本,县外资本和国有资本的融合,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努力,壮大我县医用卫材、食品、钒、印刷包装、建材等产业的成长壮大,培育一批带动动大,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力争在三年内实现三个翻番,即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翻一番,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值翻一番,规模以上企业利税翻一番,进一步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实力。三是坚持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天城工业园、青山工业园、石城冶金工业园和崇青工业走廊这“三园一廊”的建设,按照工业向城南园区集中、机关向城北新区集中、商贸向中心城区集中、居民居住向住宅小区疏散的“三集中一疏散”的思路,运用市场运作手段,破解了城市建设资金难题,完善城市功能。

二、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农民富则国家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重要主题。近几年,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多予少取放活”,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农民增收困难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联系崇阳,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好特色产业。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相对集中的方针,扎实抓好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的特色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七大经济板块”和“四个养殖小区”的建设,形成特色板块经济,创建区域品牌。二是壮大龙头企业。要充分利用上级扶贫资金、调产基金、贴息贷款等各类资金,集中扶持,快速膨胀,努力实现生产规模化,形成以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产加销紧密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重点抓好雷竹笋、小麻花和优质米加工,使之成为农村产品增值和接纳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农民增由和重要渠道。三是发展劳务产业。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优势产业。我们要抓住我省实施农民工和农民科技“阳光工程”的有利时机,以县职教中心为基地,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力度,塑造具有崇阳特色的竞争优势和劳务经济品牌。

三、尊重群众、规划引导是前提

新农村建设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要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加快生态家园建设的步伐。一是要实事求是。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要从实际出发,解决群众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村内道路,治排水设施、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上。二是要科学规划。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三是要示范引导。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因村制宜,稳步推进。主要以白霓、路口两个中心村建设为示范村建设样板,着力解决在崇阳中普通存在仅依106国道一字长蛇沿建房和星星点点“天女散花”前有广场,后有操场式的大量浪费耕地的问题,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四、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是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工作是在县、乡。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转变作风,突出服务功能,在以多程形式吸引和组织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要鼓励和调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帮扶支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和社会的共同行动,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做几件实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入。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大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等“五改五通”等工程建设力度,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要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在现有条件下,要把财政投入为主同社会资金的筹措、农民自愿的投工投劳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注意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引导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项目投工投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农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最困难的问题入手,重点从决读书难、看病难、孤寡病残等问题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合伯医疗的管理,使这一惠民政策真正造福于农民,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民中小学的管理和农村福利院的建设,真正做到为农民排忧解难,体现“雪中送炭”。

五、努力倡导文明乡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取决于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言行和能力能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克服重基础设施投入、忽视农民素质提高的“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积极倡导和确立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凝聚民心,激发民智,发挥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新农村建设题中的应有之义,我们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对农民群众的荣辱观教育,对照“八荣八耻”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时时处处将“八荣八耻”作为道德的标尺和行为的指南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衡量自己,评价自己,努力营造热爱祖国,辛勤劳动,崇尚科学,团结互助,关心集体,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乡风、村风

下载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加强水利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

    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全力改革村级组织设置 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社区在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在成为社会整合、服务和管理的主要载体。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就......

    加强信访调处 构建和谐农村

    加强信访调处 构建和谐农村——如何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减少信访老户、缠访户、设法上访户有关问题研究 如何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减少信访老户、缠访户、设法上访户有关问题研究......

    构建农村和谐英语课堂之我见.doc

    年河南省中学英语新课程论文评选构建农村和谐英语课堂之我见赵 旭 辉(出身年月1981.4民族 汉性别 男)工作单位: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二中通讯地址:河南省汝州市小屯镇二中邮编:4675......

    构建农村和谐计生体会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解放思想,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人口环境?如何联系工作实际,真抓实干,为乳源县争当“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科学发展排头兵”贡献力......

    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初探

    农村中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初探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卢道康邮编:222234据互联网报道:08年10月至11月,在全国发生了四起有影响的杀师事件:10月4日,山西朔州一学生李亚胜在......

    浅谈农村小学校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安溪县长坑田中小学 王永建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赋予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向学......

    县域是构建农村和谐的主阵地(推荐五篇)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难点、焦点和重点问题,一般都集中反映在县域内。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阵地。 ●又好又快地发展县域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