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论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培养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当代中国走向法治化进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公民法律意识作为现代依法治国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既可呈现为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也可以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在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主要依靠政府推进实现法治的国家,要培植法律意识,使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的建立必然要求法律意识培养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律观念内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律意识。没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依法治国的建立。因此,塑造全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必经之路。
对于培养公民法治意识的作用:第一,公民法律意识是立法的精神源头。立法者在进行立法活动时确认和保护什么利益、需求,限制什么需求与主张,往往根据的是自己的法律情感、法律认知以及法律理念构成的法律意识,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该种意识左右。立法者的法律意识水平与状况意义重大,法律意识对立法的指导作用十分突出。
第二,公民法律意识对严格执法、守法有重要作用。法律能否发挥作用,能否被严格地执行和积极地遵守,重要的是看它能否为人们所接受和拥护,即取决于公民法律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国家的立法、司法活动,小到个人的生活、学习,如公民依法纳税,签订各种合同等,都是公民法律意识支配公民做出的。因此,公民法律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法律活动尤其是执法与守法活动的潜在原动力。
第三,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实行民主和监督机制。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实行民主政治,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但在现实中,公民能否积极踊跃地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还得看公民的法律意识,看公民在合理、合法的法律要求的基础上是否具有权利主张精神和护法精神。公民法律意识有利于促使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国家管理,有利于社会民主法治化的进程。
那么,如何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呢?
第一、随着我国国民教育和素质的普及提高和普法教育的深入发展,对全体社会成员要全面进行更深层面的法律意识教育。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懂得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必须依法行为。
第二、要继续完善各个领域中的立法,使法律法规更具有严密性和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加有效地规范和制约现代社会生活的运转。这种法治社会环境必然“感染”及于每个社会成员,形成普遍的、更具深层面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现代化行政执法、行政管理机制。使执法者意识到其必须依法行政,所行使的行政权力是管理社会和为民服务的行政,消除以法治百姓的传统观念;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司法体制及其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司法人员树立严明司法的意识。为此,国家必须逐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司法考试制度,选拔高素质和相当懂得法律知识的人任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的公职。
第三、强化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的法律宣传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传播于全社会。要经常不断地运用各种典型实例,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实例,向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传播,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升华于这种法治氛围之中。
第四、不断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要进一步消融国家优位理念,逐步树立起社会优位理念。要在加强基层民主自治体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独立于政府及其它权力机关的社会中介组织,努力建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公民社会,使公民在自治中培养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样重要的是,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市场经济对规则的需求,市场主体对权利意识的发育和扩张都为法律意识的成长准备了土壤。从历史上看,正是市场经济造就了市民社会的主体,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塑造了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塑造了市民社会的自治体制,促进了适合于市民社会的法律理念和制度的形式。
基于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表明,大力培养和增强全社会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不可松懈的计划。法律是有一定成本的,不投入就难有回报。一个国家对执法和司法的投入毕竟要受综合国力的制约,目前我国执法和司法投入的不足,只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望缓解或最终解决。因此,立法相对容易,而法律的完全实现尚需一段过程,中国的依法治国自然是一条渐进式的道路。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 一方面, 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为中国人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法律意识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 社会结构的转型期所具有的矛盾性又使法律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过渡转型时期的特点, 具有多元性和矛盾性, 中国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在诸多方面还不成熟, 对法律的性质、功能、态度和信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偏颇之处。在新世纪里我们应随着社会的变迁、法律文化的变迁而加大法律意识的变革力度,只有当全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养成、法律素养提升的时候, 依法治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参考文献
1、程东:《论法律意识》1999年1月
2、李步云 刘士平《论法与法律意识》《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第70-79页
6、刘旺洪.法律意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第288-296页
第二篇:培养公民意识 培育法治文化
培养公民意识 培育法治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 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中,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工作。
首先,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尊重保障人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依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人政治体制改革,强化法律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权威;通过依法维护公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不断扩大公民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第三,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执政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推进立法机关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为法制宣传教育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培植法治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第四,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公民意识教育是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是要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和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有积极生活态度、有政治参与热情、有民主法治素养、能与其他公民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合格公民。
第五,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弘扬法治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弘扬“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就是要崇尚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崇尚正义公平,实现自由博爱,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共同富裕的社会正义精神;崇尚民主法治,坚持人民主权、宪法法律至上、依法执政、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原则,规范制约公权力的依法治国精神;崇尚和谐发展,实现法律与自然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法律自身相和谐的和谐精神;崇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在制度上、程序上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宪政精神。
第六,把法制宣传教育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法制宣传教育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利益问题、社会上存在的焦点难点问题、需要法治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情理、道理、法理等多维度、多层次做出回应,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摘自《人民日报》2007年12月5日)2
第三篇:论公民意识
论关于学生的公民意识
应用生物技术1201,黄健,201230420031
5公民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地位的自我意识。具体地说,就是公民对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使自己树立起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对了整个民族都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主要讨论学生关于公民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公民意识。
一. 公民意识的具体内涵
1.主体意识。
即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价值、责任和义务, 参与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等等。
2.权利和义务意识。
公民在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的同时, 还必须相应地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民主和平等意识。
公民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关注和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权利。遵循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4.公德意识。
它主要调节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利益关系,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四篇:培养公民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培养公民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教育,从小的方面说是国民法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大的方面讲它是国民素质的一种体现。
所谓公民意识就是指公民在爱国守法的前提下,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二是当民众身处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虽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问题上,对公民意识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公民意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首先是责任感,公民要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能力为他人负责,为社会和国家负责。其次是法律意识,这里一方面是指公民要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个人权利,而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原则,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近年来,随着狱务公开政策的不断深入贯彻和法制教育的不断开展,监狱服刑人员的权利意识明显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在追求权利的同时忽视了与之相应的责任感和义务意识。事实上,公民是一种政治概念,服刑人员就是因为在社会上只要求自我满足的权利而不尽守法的义务,只强调外部的责任,而不愿承担个人责任,因此被剥夺了自由公民的权利。然而即使在服刑改造中,仍有部分服刑人员为逃避责任,不履行改造义务,在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上耍手段,这种行为就是地地道道的公民意识缺失的表现。因此,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在改造中培养良好的意识和习惯,以一个公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衡量自己的一切言行。生活中首先要做一个守法的人,并且勇于承担责任,学会对他人负责,这不仅是现代法治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人衡量自己法律水准的一个尺度。
第五篇:公民意识
怎样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即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责任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一、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原因分析“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与封建社会的“臣民”和“子民”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没有公民而只有统治者和臣民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淡薄,尤其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农民的科学文化意识仍需提高,独立主体意识亟待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尚需加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困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人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凶此,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卡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公民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政治运行中制衡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阻碍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目前,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社会中,传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更多不再是通过熟人社会的传统习俗来实现,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实现。因此,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面对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要通过加强全民普法、送法下乡和对农民的法律援助等普法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总之,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公民而不是臣民,公民身份的觉醒与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农民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科教文化、经营管理、卫生健康、思想道德、民主法治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树立农民的崭新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 实的人力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