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

时间:2019-05-12 17:5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

第一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

可贵的世界公民意识所显示的,在一些世界性事件中,公民个体已不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属性,而是以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为休戚相关的“公民共同体”,是将公民责任与道义放在全球化的背景当中去的普世伦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股新生力量,对其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由此,大学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高度凝练了学校德育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寻求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扩展他们的全球化视野是非常重要的。让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的融合,也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大学校长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例如广外,不仅拥有其优厚的师资,在外语外贸方面培养出大量人才,更是与外国相当一部分的高等学院都有着合作关系,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成为向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依托高校人才荟萃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统一起来,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肩负起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

由此可见,教育的国际化同步,不仅仅指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也要包括社会科学、人类文明的理念。而且,国际化不能两只眼睛只盯着国外,要把中国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国际竞争已经在我们的后院展开,研究中国本身就是研究国际化。

我们推崇西方教育的自由式发展,但对于国内教育也不能全盘否定。天下教育一家,但并不代表完全照搬的统一模式,而是呈现其多样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国外对我们的评价,他们觉得中国的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能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像去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的表

现相当出色,我们通过政府的组织优势来进行社会动员,效率很高。一些在国外看来不可行的事情,但在我们这里就行、就干得成。

在对外交流时,新一代人的素质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面貌。中华民族并不缺乏一种推已及人的以普渡世人的传统情怀,但这种情怀并没有与全球化时代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有机结合。首先,我们的教育没有承担起确立国民世界公民意识的责任,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的大学就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教育目标。另外,我们的社会文化的生态,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也没有更多地赋予国民放眼世界的襟怀。

我们欣慰于香港社会这种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为祖国内地还没能出现一些像李嘉诚、成龙那样积极伸出援手的人而感到遗憾。祖国内地企业家富如李嘉诚、演艺明星贵如成龙的,不在少数,每年的富豪榜也引人眼球,然而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香港传媒也在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救援宣传中,广大市民也在积极募捐,然而内地的一些公共传媒却疏于动员,公众似乎也表现得漠不关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世界公民的培养,实质是一种现代的生存理念的培育,它着眼于“世界公民人格”的养成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养成,表现为一种普世但非同质的价值理想。与此同时,它更需要一种必要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规范,比如宪章、规则、目标、机制等。故而,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在高等教育中进一步加强。

第二篇:浅谈大学生如何建立世界公民意识(范文)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

摘 要: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的沟通和交流达到空前的水平,地球村模式已经形成。我国顺应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以敞开怀抱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本文将以中国共产单第十八届代表大会召开为背景,通过学习世界公民意识并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关于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途径。

关键词:全球化,公民意识,改革发展

前 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提出 “生态产品”: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际上,地球村的形成,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之外的各个领域中也要具备全球性视野。全球参与才能更好地保障地球公民权益。正 文: 1.世界公民意识

1.1 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

1.2 世界公民意识

世界公民的培养,实质是一种现代生存理念的培育,它着眼于“世界公民人格”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养成,表现为一种普世但非同质的价值理想。所谓世界公民意识,就是将个体的行为与责任,放大到全球去考量。因此,需要对这个世界熟悉和理解,才能更好地增强世界公民意识。2.明德尚行,学贯中西 广外的人才培养秉承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人才,同时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广外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营造多元、灵动、雅致的校园文化,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力争实现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研究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3.大学生群体的世界公民意识

3.1 大学生世界公民意识现状

总所周知,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最活跃的团体,具有最活跃的思想、最高昂的热情。然而,部分大学生由于阅历不足、学识有限、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往往容易片面对待事物,要么崇洋媚外,要么封闭自我,要么激进左倾,要么狭隘右派。这样的人都不是具有世界公民意识的人。

3.2 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

做好一个国家的公民,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国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要成为一个世界公民,同样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处理好个人、国家(或民族)与人类整体的关系。这里,个人与国家的双向关系转变为个人——国家——人类之间的三角关系。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应该能够协调好这三者的关系。

3.2.1 培养学生全球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扩展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是非常重要的。让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的融合,也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在广外,外语的教育放在最重点,语言是学习文化的敲门砖,因此学校把外语的教育抓为重点,并专门开始课程传授外国习俗、人文、经济等等,让学生门更好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与此同时,我们崇洋但不媚外,国际化不会只盯着国外,把中国因素考虑进去,研究中国本身就是研究国际化的一部分。

3.2.2培养学生爱人类和爱和平的情怀 要培养学生人类之爱,就要消除各种偏见和歧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群,由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使每个族群都形成了自己生理上和文化上的特征,但不论他们与别人有多大的不同,他们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他们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都应该得到人类之爱。他们可能有不同的肤色,但各种肤色并没有优劣之分,因为肤色只是外表,不涉及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他们可能信奉不同的宗教,但各种宗教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中凝聚着信徒们的心灵体验、对人生终极目标的理解和追求、在心灵深处与终极存在的极其个人化的联系,也就是说,都是信徒的选择。他们没有真假正邪之分。他们可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有的在我们看来有些怪异、不可思议,但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我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他们看来同样是怪异的、不可思议的。爱人类就是要以爱心对待所有的人,不分民族、种族、宗教、性别,它是一种无差别的爱,是对每一个个体和人类整体的爱。

爱人类的具体表现就是爱和平。出于对人类的爱心,必然追求世界和平。而侵略战争、大规模的种族屠杀行为、大规模的侵犯人权行为、恐怖主义,都是反人类的行为。文明的人类应该消除这种反人类行为,以和平的方式,即通过谈判、协商、妥协来解决国际社会的分歧和冲突,而不是动辄诉诸威胁、强迫和暴力。

3.2.3培养学生宽容的态度和理性的方式

我们这个世界不仅是由个人构成的,还由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构成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国家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的冲突:领土冲突、资源的争夺、贸易争端等等,这是国际社会的家常便饭。面对其它国家间的冲突,我们要能够主持正义,支持受压迫者、受侵犯者,促进冲突双方的和解。在我们与其它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场合,我们要能够以理性的方式来处理,在维护国家正当利益的基础上,尽量化解冲突而不是使其升级,不要受冲动和情绪所左右,避免走极端。商业谈判中人们经常说的“双赢”,应该是处理大多数国际争端的目标。

国家间还会出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化解这种冲突的方式,就是相互尊重与宽容。一个国家的人民选择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服膺何种价值准则,都是那个国家人民的自由,别国无权干预。一个国家做出某种选择,往往与其历史传统、生活环境、民族性格等因素有关,各国的国情不同,不能将一个标准强加给所有的国家。那种以自已的意识形态为惟一真理、以自己的价值观念为惟一标准,并将其强加于人的做法,包括各种霸权主义、以推广某种价值体系为目的的对外扩张、宗教狂热、原教旨主义等,都是以十分愚昧和不合时宜的观念为基础的。

3.2.4培养学生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统一

我们生来注定具有双重身份。我们属于某个民族,某个国家,但同时也是人类的一员。所以,现代公民承担着双重义务:一个是对自己的民族或国家;一个是对人类。世界公民需正确把握这两者的关系。

在殖民主义时代,民族主义曾经代表着人的觉醒,各族人民在民族主义旗帜下,争取独立、自由、尊严和人的解放。人们将个人的解放寄托于民族的解放,将民族的解放视为个人的解放。

但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专制统治者往往以民族代表自居,利用人民的民族感情,煽动排外仇外情绪。他们借助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力量,一方面对内实行极权统治;另一方面对外制造冲突和战争,危害世界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纳粹主义和日本的法西斯主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所以,民族主义既可以成为压迫个人的帮凶,也能够成为危害人类的祸首。冷战结束之后,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明显上升。如今,狭隘的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意识形态之一。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族群,世界上每5个人就有一个中国人,所以,在人类共同利益中,我们的民族利益占有最大的份额,世界能否变得更和平、更人道、更美好,与我们的关系也最大。它同时也意味着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最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对人类应尽的义务,发扬我们儒家传统中“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大乘佛教传统的“救世”精神,忠实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做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

最近,在一次抗议外国觊觎我国领土的游行示威中,广外学子为了和平地表达爱国热情,在广州示威队伍中举起牌子引导人群,避免产生不理智的打砸事件,否则,打砸事件对两国人民的感情、对世界的和平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这体现出广外学子具有深刻世界公民意识,同时,作者希望看到一些国家能够正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危害性、认清世界的和平呼吁,为世界和平做出实际行动。总

结: 在新时代的今天,人类应该更加认清自己地球公民的身份和加深世界公民意识。对于大学生,应该明德尚行,学贯中西。具体说来,应该培养学生全球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爱人类和爱和平的情怀、宽容的态度和理性的方式、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统一。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生。参考文献:

[1].石丽艳.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途径研究.吉林医药学院学报[J].2011(4).243-244 [2].苏静.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及对策.文教资料[J].2010(3).214 [3].百度百科-公民的定义

第三篇:【龙应台】世界公民意识

龙应台:世界公民意识

作者:龙应台

来源:网络搜集 http://www.xiexiebang.com/NewsInfo.asp?NewsID=141152 来源日期:2009-1-9 本站发布时间:2009-1-9 9:21:19 阅读量:656次

今天要讲世界公民意识,我想先从我自己的小小的研究说起,你大概觉得很奇怪,龙应台甚么时候开始对于世界公民意识有所研究了?

我有的。

我有两个长年观察观摩研究,做笔记、讨论、辩论研究的对象,这两个研究对象,一个今年已经16岁,我观察他16年;另外一个研究对象今年20岁,我观察了他20年。

这两个研究对象,从小跟我朝夕相处,在我的严密的观察之中长大。

他们是两个欧洲的少年,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这两个研究对象身上看到他们的意识是甚么样的状态。

公器勿私用

第一个是在研究对象之一,他12岁的那一年,我记得我在台北市政府工作以官员的身分有一天跟记者朋友吃饭。几个不同的记者吃饭,那这个12岁的小孩也在。当我跟他介绍说这几位是我的好朋友的时候,这个12岁的研究对象他马上一个反应说:

你们怎么可能是好朋友呢?你是官员,他们是记者,那你们之间是应该有一个监督跟被监督的关系,怎么会是好朋友?

他是一个直接的反应,当时就让我吓了一跳!就是---你这个12岁的懂得甚么,怎么会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当这个研究对象到了13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我写过,而且它流传的比较广:

有一年这13岁的小家伙到台北来看我,那么我很高兴的要带他去某一个名牌的运动鞋的店去买运动鞋。

之所以去的原因是,这个名牌世界名牌的运动鞋的总经理跟当时我工作的文化局有合作的关系,这个合作的关系他们曾经捐过八千双的鞋子,所以就认识了。认识了之后,这总经理曾经跟我说:「你下次你孩子来台湾的时候要买鞋,到我那里我跟你打半价。」因此当天我跟这孩子说:「你要买运动鞋吗?我带你去,因为会有半价!」

我告诉他这个背景,这小孩子就跳起来,开始穿鞋子要跟我出门,但是他一面在绑他的鞋带,他一面回头跟我说:

「我们去买鞋,可是妈妈你很清楚喔!我们去买这个半价的鞋,那你就是一个腐败的官员!」

这个13岁的小孩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当时就跳起来说:「你跟我解释是甚么意思?」

他就说:「你难道不知道Gysi是怎么下台的?」

Gysi是本来是德东人,他是当时的一个少数的政党的主席,这个党主席刚刚上了头条新闻下台了。为甚么呢?这个人就是因为他是党主席,所以他会有很多公务的飞行,当累积了一定的里程数之后,你就会得到有一个优惠的机票出来。这个党主席,就用这张多出来的优惠的机票给自己跟家人去渡假去了。那么在他的那个社会环境里头,这就被认为是一个公器的私用,所以他为此而下台。

因此这一个13岁的小孩一面穿球鞋一面就跟我说,之所以这个总经理给你半价的优惠,是因为你透过公务的关系---跟他曾经有过合作的伙伴的关系才得到这个半价的优惠,所以你如果今天带你的儿子去买那个鞋子的话,你其实就是一个腐败的官员!

你们是不是想知道说后来我们有没有去买鞋吗?有没有?我当然跟他说我们就不去了,鞋子就没有买,那就到别的地方去买全额的。

这是第二个,但是这小小的经验,使这研究对象给我很深的震撼。

我心里的震撼是说,到底是甚么样的一个环境会让一个13岁的小孩,他不但懂得那个党主席为甚么下台,而且他也懂得公跟私不可以混乱,然后他除了这个抽象的懂得之外,又会运用到他的实际的生活环境里头来判断是跟非!

关怀弱势

我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就是怎么来的?

这一个13岁的研究对象到了后来15岁的时候,罗马的教宗教皇开始改选,在整个改选过程里头,到最后的时刻就出现有几个选择:

一个可能是黑人主教、另外一个是拉丁美洲的、还有一个是德国的主教。三个候选人。

在揭晓的当天,这个15岁的研究对象就从学校回来了,一进门我就问他说:

「你知不知道选举结果?」

因为他非常的关心这个议题,他就说他已经知道了。

我就问他说:「你跟你的同学们,你们这些德国孩子是不是觉得很自豪---新的教皇是一个德国人?」

这个15岁的研究对象他跟我说:「我们大失所望。」

我很惊讶他为什么会大失所望,所以我究追问他原因,他就说出一番道理来; 他说他跟他的同学们都觉得天主教本来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一个宗教,相对于基督新教。自从上一任这个波兰出生的教宗任职以来有很多的突破,所以他们会觉得---如果下一个教宗是一个黑人,或者是一个拉丁美洲------也就是这一些所谓的偏远的弱势的族群跟文化里头产生出来作教宗的话,那可能代表天主教在他的这个教义上会再更跨越前进一大步!

结果没有想到选出来的竟然是最传统的------欧洲中心的德国的一个教宗。所以他们觉得那个往前跨的象征的意义,就因为选了一个德国的教宗出来,就已经失去了一半。

我当时听到这个15岁的研究对象这样的回答的时候,心理又是一个很巨大的问号。

我问他说:「这是你个人一个人这样想?还是你的同学们也这样想?」 他说他的同学们都是这样想,在课堂里讨论的时候连老师都是这么想。

我心里在想,以一个15岁的研究对象,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

什么叫做前进、什么叫落后

什么叫激进、什么叫保守

你又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一种价值观

就是------

弱势的族群跟弱势的文化,应该得到特别的张扬跟特别的保护,或者是说特别的推崇呢?

这个观念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你们的脑子来的呢 ?

疑问在我的脑子。

保留多元文化

到了这个还是15岁的这个研究对象跟他19岁的我的两个研究对象,有一次到台北来玩。

在台北他们发现走在路上的时候,几乎每一个街角都有一个7-11,所以我就听到这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对话。

小的问大的说:「奇怪,台湾怎么会这么多的7-11?」

大的就对小的说:「我也觉得很奇怪呀!他的政府为什么会容许这样呢?」

我当时就插入了,我说奇怪了,7-11多有什么不对?问题在哪里?这两个研究对象就开始来告诉我说:

「7-11是跨国的企业,他有巨大的财力跟充沛的人力。他可以24小时的营运,但是一般的矸仔店、小杂货店,属于个人特色的一种小店。他不可能是一天24小时跟你混,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儿子。所以如果说7-11的店非常多的时候,表示其实这个大跨国的大财团的这个系统,是在消灭那种小的矸仔店的文化,而且使小的有个性的商店的彻底的消失。那所以你如果要保持一个社会的多元。你如果要保持一个城市的本土的特色的话,你会非常的注意说是不是这种跨国的连锁的东西不能够有这么的多。」

这是这两个研究对象彼此之间的讨论,一个15岁、一个19岁。

我接下来就在一直思考这个问题说,其实他们所讲的这些东西,我刚刚讲的这些例子,公跟私之间的界线:

记者作为监督者;跟被监督者的官员之间的界线------资源的不能滥用。

这个弱势文化的必须得到保护;

这个小资本的商人,跟这个小店的这种特色传统,应该被保护的这种概念。

其实你要说穿了它是什么东西,它其实就是公民教育!

所以我心里带着一个很深的疑问就是说,那么这个两个欧洲小孩,他们公民教育是怎么来的?是谁教你的?

在我准备这个演讲之前,我跟我这个20岁的欧洲少年说,3月21号我在清华有演讲,是这个题目。我跟你做个专访,你给我回答。我们就坐下来,好好的谈了这个问题。

其实问题主要就是要从他的脑子里套出来说,到底这些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教你?今天就把我对他所作的这个访谈整理出来,而且因为我参与了他的整个的教育过程,所以我自己有部分的回想。

无所不在的公民教育

他就说:你难道不记得吗?

你带我去幼稚园的时候,我们幼稚园里头的图画书里头很多的主角,不是德国的约翰或者玛莉亚,而是土耳其的阿里(阿里是主角)。

在幼稚园的童话书里,就教幼稚园的金头发的德国的小孩阿里的背景是什么、阿里讲什么语言、阿里为什么这样想;这是多元文化的教导。

他说你不记得吗?

我们从四岁就开始去参加足球队,去踢足球。在足球队里每一次要比赛之前,教练都先讲话,其实教练每次在教的都是说「你如何跟你的团队合作、你如何尊敬你这个教练作一个权威,但是当你觉得有问题的时候,你跟你这个你想要反对这个权威要如何的沟通。」 从四岁开始。

然后他说你不记得吗?

我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你到学校来,然后看到学校的那个壁报上面,是10岁的小孩小男生跟小女生之间的情书。

我记得,我到他的学校去,然后看到壁报上是小男生---10岁的小男生跟小女生之间写的情书,原来这是他们正在进行的两性教育。

他又说:「你不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全校有运动会,是为尼泊尔而走 ?」

这个五年级已经不是小学了,是中学了。他们的中学,是说每一个小孩你可以跑几圈,他们这个社区的这个小小的厂商---小小的银行,就会募款;跑一圈给你一百块、两圈给你两百块。

这个募得的钱是干什么呢?是给尼泊尔一个山村里头建一个小学,所以这个五年级的欧洲的孩子跟尼泊尔的孩子中间从小就有一个联系,建了一个小学。

他又说:「你不记得在我国三的时候,我曾经要作一个口头的报告,要对我全班同学演讲。那个时候我被指定是『全球化下的麦当劳』---这个产业的运作模式。而且我做的是PowerPoint的Presentation,你不记得吗?」

我记得。

接下来他说:「我们在高中的时候,我曾经跟你讨论过说我们在读布莱希特(就是Brecht

布莱希特的一个剧本,叫做Galileo伽利略)。」 德文课,也就是国文课,他们的国文课。

他说:「你记不记得,当我们在讨论这个文学剧本的时候(事实上整个讨论里头),最大的核心是在讨论什么呢?」

在那个剧本里头,布莱希特他其实是把Galileo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可以选择在教会对他的压迫之下,他有两个选择:他一个选择是他就勇敢的赴义,就是去被杀头去死,他死的话他就是一个英雄,然后是一种像烟火一样的、爆炸式的,让自己成为英雄。这是一种做法来突显他所相信的、他所坚持的。

另外一个做法,另外一个选择是他不去死,他苟活。他对教会眼前作屈服,但是细水长流。他留下来的生命可以长期的、透过比较安静的方式,去渗透去改变这个社会。但是你就不是英雄。

所以布莱希特他就透过这个剧本,是讲到说一个人跟社会之间的关系。你到底是那种烟火式的作英雄,或者不是英雄,但是你细水长流?这一个道德的选择。

所以这个20岁的研究对象就跟我说,他们在高中在德文课---就国文课里头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事实上在讨论的是一个个人面对社会、或者是面对权威,你要做一个道德选择的时候,你到底可以怎么做的讨论。

这个其实是公民。

然后他又说,讲到沙特的小说,里头描写纳粹的士兵在法国,所以当你在讨论沙特的小说的时候,你事实上是整个讨论的核心是人,面对国家、面对权威、面对于你无法抵抗的组织的时候,你个人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你个人的抉择是什么?

这是他的文学课。

接下来我就问他说,那么爱国呢?在公民的教育里头,常常跟爱国是画等号的。在很多国家里头,讲到公民就是国家认同,这个概念就出来了。就可以牵涉到,你譬如说到J.F.Kennedy所说的Don`t ask what the country does for you,Ask what you do for the country.你为国家效劳什么?

我就问这个20岁的研究对象,我说:「那你们什么时候被教导说你的政府可能是错的?

你什么时候被教导说你的国家可能是错的、可能是可恶的?」

你们猜他的反应是什么?他哈哈大笑,然后用一种几乎带着一点轻蔑的那种表情看着我。

他就说:「你以为我是哪国人哪!你在问一个德国人这个问题吗?你知道30年代的纳粹的历史,那个教训给我们是什么。恐怕国家永远是错的!」

他说:「你难道不会想到说,60年代的学生运动他的要求是什么?他所批判的是什么?」

他又说:「你还忘记了1989年,我们简直就把那个柏林围墙给推翻、把一个国家给灭亡了。所以你这种问题,怎么可以问到一个德国的少年呢?你这个问题应该拿去问美国人。」

好,在思考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逐渐知道,原来在那个环境里头,公民教育其实是无所不在。而且我发现他的公民教育其实不叫做公民教育,其实他的教育就是一个世界公民教育。

怎么说呢?

去看他学校的环境里头,我发现他从幼稚园到小学、到中学、到中学毕业。一路上来,一个班级如果有20个人的话,其中起码有一半是外国孩子;从伊朗来的、从阿富汗来的、从韩国来的、从中国来的。那另外一半,恐怕又有一半是混血儿,所以一个小孩在他的成长的过程里头,他左看右看都是外国人,跟外国文化的沟通的语境。

我也回想到说,学校里不断的有交换的学生来跟去,他的孩子---这个学生会到外国去读一年书,而外国的学生会不断的来到他的身边。我同时发现,他所谓的公民教育,不是一个科目叫做公民与社会,或者公民与政治。我发现他的公民教育,完全是渗透在他所有的学科里头。

他在政治课里头,谈国家的政治体制。

在社会课里头,谈一个社会的结构的问题。

然后他在宗教和伦理里头,谈个人面对环境的位置所在。

他在英文课------他从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教英文---,那我自己看到他在三四年级到五六年级

可以开始读英文的文本的时候,那个英文跟课文里头,会教美国的民主制度。

其实这是一个语文课,他的法文课里头的课本教你读法文。五年级的法文课本里头的故事,是在巴黎的阿拉伯的少数民族的生活的状态。

他在国文课里头,就是他的德文课里头,透过文学作品去探讨人在社会里的地位。

他的地理课里头------地理包括经济,他的地理课里头在教的是这个全球化了之后,这个市场经济会造成什么状况。

他在历史课里头,谈的是个人的良知之间的抉择。

他的无所不在的世界公民教育,透过他的报纸;你知道两年前那个南亚海啸发生了之后,你马上看到报纸连篇累牍的是在谈这个南亚海啸的问题。但是他的报纸会有一个青少年版------国中版吧,那国中版会问你说:

「南亚海啸贫穷的国家那么多人的牺牲,那么富国、有钱的国家,对于贫国有没有一个责任?」

透过电视上有非常非常多的国际的新闻跟国际议题的讨论,到了他家里的晚餐桌上的讨论,就是世界公民教育。

恐怖!我发现它(公民教育)是渗透性的。

在我前天开车到清华的路上,我听收音机,不知道怎么听就转到BBC的节目,整整一个小时,从台北听到新竹刚好听完。它的主题是毒品、海洛英等等还有鸦片,应不应该合法化的一场辩论。

主持人在伦敦,然后我听到他在这个议题的讨论呢,是一个电话是跟一个布鲁塞尔的联合国的官员------专门负责毒品问题的官员的对话,所以我就听到了这个联合国官员的角度。

他下面一个电话打到麻省Massachusetts一个在毒贩群中卧底了三十年的警察,问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什么。

这个警察讲完了之后,他下一个电话连线是阿富汗,直接去种那个罂粟的农民,然后在接下来讲完了之后,下一个电话是哥伦比亚,南美哥伦比亚直接贩毒的黑社会组织里头的一个成员。下一个电话是莫斯科的吸毒者本身的痛苦的经验。

再下一个的电话是柏林的NGO的人,再下一个电话是巴基斯坦的戒毒专家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怎么样。

这一个小时一听下来,我在想------所谓世界公民教育,根本不需要有一堂课来教你!它是任何一个广播,它是没有国界的。

地球是一个村子,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头长大的小孩,你恐怕不需要再去教他什么叫做世界公民意识了!

公民的定义

我们现在谈公民的话,当然有两层的意义了。

一层当然是国民,就是公民意识。它跟国籍有关。你拿哪个国家的护照,那你对这个国家有什么样的义务,这个国家对你有什么样的权利跟义务。

但是我们讲公民意识,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意义就是说,它不是讲国民,讲的是「居民」。

比如:这是我车子进出的主要的要道,你当然就不能用你的东西来挡了我的路。就是说你在一个社区里头生活所需要遵守的一些规则;这是公民意识的另外一个含义。

我在香港的时候,这个国民跟居民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非常的明显。就是说,他有国民意识的话,是对于哪一个国家的认同、跟哪一个文化认同?

在香港有很多人是住在那个地方,但是他没有那个国家的认同,他有那种居民对这一块土地、对于一个城市的认同。

同样在欧盟的情况里头,也有很多。譬如说现在在欧盟是流通的,你在欧盟25个---大概现在有25个会员国,现在在很多国家之间连护照都不要拿出来看了,就从法国到德国的话,有点像从新竹到桃园这样的一个概念,你可能是一个西班牙国籍的人,长期的住在慕尼黑,他显然没有我们说的第一个国民的那个意义,而是第二个他那个市民的概念。

做一个Global Citizen

再来讲一下就是说,谁是Global Citizen呢?我自己给它一些定义,我不知道这些定义诸位会不会认同,我自己有点惊讶的是,我想了半天,我发现我要给它第一条定义呢是:哪一种人是Global Citizen?

第一条定义竟然是:他相信他个人的行动可以造成不同。

就是他所做的Make the Difference。

我相信有很多人不觉得我自己做的任何的动作,会对于整个社会的前途或者他已经在走的那个轨迹可以造成任何的不同。

当你认为你做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造成不同的时候,你其实就不会去做任何的事情。

我相信在座的朋友们很可能会同意我说,我们今天在台湾,可能有相当高比例的人会觉得It does not make any difference。你做什么都没有用!

就是那样,而且你再更进一步的话,恐怕现在又有越来越高的比例的人会觉得Don't do anything.因为没有用,不必做。

所以Global Citizen他的涵义是说,当你认为你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而且你就是采取一个cynical或者是Indifference完全距离的而且不动作不行动的这个态度的时候,那跟Global Citizen的人可能就没有关系。

所以它首要的条件可能是有一个傻子的热情,就是你还是继续的相信,你自己的个人的某些行为、或者某些不作为,是会影响这个地球的。

那第二个是他对于公平跟正义是有所关切的。

第三个是他关怀人类的社区的现在跟未来,而且认为这种关怀不为国际所阻挡。

意思是说,你虽然事情是发生在北京,我虽然是在台北,我还是有权利给你的主席写一封公开信。

那最后一个就是说,你会以行动来表达这种关怀。

这是我自己给Global Citizen的一个定义。大家来参考一下,也可以批评一下。

具体的公民教育网

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着我刚刚讲的那两个研究对象在追究------他的这个世界公民意识,跟他的那个教育是从哪里来的。在考虑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想,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加拿大的一个网站:叫做维多利亚公民教育网。

在欧洲跟北美洲,他们对于十几岁,就是从十二岁到十八、九岁的孩子,这个年龄层的孩子做的公民教育是怎么做的 ;他们关心的议题是什么?

今天这个题目跟我们台湾真的不是没有关系,而且公民教育的问题他绝对也不仅止于是不是要把那一科来当作考试的项目。那种讨论可能还太基本、太粗浅了一点。

这一个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网,它分成几个议题,要记住它的对象。它的对象是国中生吧---

初中跟高中的学生。里面分了几个议题;全球化的贸易、贫穷问题等等。

它怎么做呢?我举一个例子。

譬如说它教这些小孩,全球健康有些什么问题。

它先给你知识Knowledge box,譬如说爱滋病,一年有三百万人死于爱滋病------。一百七十万人死于肺结核------。一百万人死于疟疾------。然后每天每天,就在此刻的每天,有三千人死于疟疾------。

它把很多的讯息告诉十几岁的孩子,然后这个图表------我不知道后面是不是看得清楚?

他告诉你说在左边最矮的地方,1990年的时候,有大概是170万个15岁以下的孩子们因为他们的母亲、或者是他们的父母亲得了爱滋病而成为孤儿。

父母得了爱滋病、而自己成为孤儿的15岁以下的孩子,在1990年的时候大概有170万左右。你看那个成长的数字到了最新的最后一行---2000年,是有一千万个15岁以下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得了爱滋病而死亡,自己成为孤儿,所以爱滋病,它是以这样的一个速度在成长。

所以这次这个网上,会告诉一个国中生这样的一个现实。

接下来,这个网会告诉国中生说,你对于这个问题,第一你要了解事实。所以它就会说,你如果要了解全球有一个基金会------全球抗爱滋、肺结核跟疟疾的基金。你要了解这个基金的运作的话,可以查的网站是什么。你如果要了解全世界其他地区有些什么人在对这个问题做出各种不一样的努力的话,你就进入这个网站。你如果要了解爱滋病对全球的将来的会发生的影响进入这个网站等等,有非常非常多的讯息给国中的孩子们。

接下来,第二个它会告诉这个初中高中他孩子们说,那如果你想要做什么的话---Action,你可以做什么。

你看它写、所列举的:「告诉他」---就是说写信;写给加拿大的总理!它就把总理的名字跟他的地址都写出来了。

「告诉他(总理),你支持这个基金。」

「告诉他,如果你要这个基金正常运作的话,需要全球最富有的48个国家拿出他的GDP的0.035%出来给这个基金。如果是加拿大的话,他就应该要拿出两亿四千三百万的加币。」

加币跟美金差别不大。然后:「你这个给总理的信要用手写,不可以用电脑打,才能够打动总理的心。」

「你还要告诉这个总理,加拿大按照联合国的协议的话最为一个富有的国家,你应该要拿出你的GMP的0.7%出来作为援助的钱,但是加拿大只能出了0.23,所以这是一个羞耻。」你要写信告诉你的总理。到最后它还说:「你要把信的副本寄给报社。」

所以它(网站)是非常的具体的。

第一个是教十几岁的孩子这个问题是什么样的状况,严重到什么样程度。然后具体的告诉孩子们说,你如果要Take Action,你可以怎么做。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食物跟贫穷之间的关系。

我随便挑一些事实,七百万人在饥饿的边缘,每一年1200万个儿童是死于饥饿;包括成人是2500万。最富有人口就是20%的人,他拥有的是全球收入的82.7%。最穷的人拥有的是1.4。

那再譬如说,在这个工业国家、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对于种种的基因的研究、农业的工业化等等最后所造成的结果------对食物的结果。

譬如说在1900年,我们这个地球上所有的蔬菜的种类,到今天有97%已经没有了。绝种了。

它就告诉你说,你比较1903到1980年我们所吃的玉米,这种的玉米有96.1%的种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它先给初中十几岁的孩子们这些讯息。

再譬如说,它还会告诉你,为什么在地球上一个国家的富可能造成另外一个国家的穷?它有很多的实例去告诉你。

譬如说美国的维吉尼亚的农人,他的状况为什么会影响到那么远的、非常非常穷的七百万人口而已的海地的这个国家的农民?使海地的农民陷入贫穷、而且流离失所的状况,这是怎么一回事?

全球的问题,它会非常清楚的举例子说美国跟欧盟的农民补助政策。

譬如说美国跟欧盟,它一年是给三千亿美金的补助款,所以他们的农民,他们种的东西多而没有卖不掉的问题,因为国家会买掉,所以他会不断的出产,因为他有国家的补助,他就可以把他的农产品,用最低的价格销售到别的国家去。譬如说销售到海地去。

然后这个资讯网会告诉你说,海地他自己本来是一个产稻米的国家,可是她向世界银行借钱,世界银行就跟他说,你应该把那个稻米的关税从50%降到3%。当她关税降到3%的时候,美国的稻米就大量的涌入,以致于到了现在,海地的稻米已经有50%是来自美国的。

所以这样的资讯会告诉孩子们说,你看一个地球上,为什么这个国家的动态会影响到那个国家的生活状况 ?

你会看到这样的讯息,也就是说这个网页是让老师在学校里跟孩子们去沟通这个问题的所在。

在你一杯的咖啡里头,你如果有一百磅来自尼加拉瓜Nicaragua的咖啡吧,在1976年的时候,它可以卖得到三百五十美金。可是在它01年的时候,只有五十美金;因为它的产量远远的超过了他的需求量。

再一些数据,譬如说你如果是一个一天喝两杯咖啡的人---我差不多两杯三杯---这就代表你一年就需要三十四加仑的咖啡粉。

要造出三十四加仑的咖啡粉,你需要十八磅的咖啡豆;要生产十八磅的咖啡豆,你需要十二颗咖啡树;你要种植十二颗咖啡树的话,你就需要用11磅的化学肥料,加上少量的农药 ;你同时要维持这个12颗咖啡树,你会一年有43磅的咖啡残渣流入尼加拉瓜的河流。

所以它让孩子知道,你在喝一杯咖啡的时候,它那个食物链、它的后面每一环是从哪里来的?

你在Starbucks清华大学对面的星巴克买了一杯咖啡,它后面是什么东西?跟尼加拉瓜的农民之间是有关联的。

好,当然咖啡的问题很多了。全球有四大的焙炒商,钱,基本上都被这个跨国公司赚去了。

所以这个资讯,或者是老师,会告诉孩子们说 :你买一杯咖啡,如果是在咖啡店里头买的话,那个在很远很远的尼加拉瓜的那个咖啡农种咖啡树的那个咖啡农,他的利润是你这一杯咖啡的比1%还少。

但是当你到超市去买一杯咖啡的话,那个咖啡农会得到6%的利润。

但是你要看到这些跨国公司,他所得到的边际利益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Nestle雀巢26%、Sara Lee是17%等等。

后面我们要想像喔!这个是跟十二到十七、八岁的学生的沟通。

因此呢,因为有人觉得这些跨国的公司把那些种植咖啡的农民的生计都压迫到极点,所以就有人出来,譬如说Oxfam---就是英国的乐施会,他就是跨国的组织。他就推出就来用力的推公平咖啡这个概念。譬如说他在坦桑尼亚组织合作社,然后呢他会用高于市价的钱去购买---直接向这些合作社购买咖啡,这叫作公平咖啡。而且还有认证,国际认证。

同时像乐施会这样的组织,它会去跟雀巢这种大的跨国公司财团施加这个压力,所以有些结果出现。

譬如说雀巢公司,本来伊索比亚是欠它六百万美金,它就把它降到一百五十万。

最有趣的我是觉得Starbucks星巴克,星巴克这样的国际连锁产业也在这种公平咖啡的这种压力之下,在2003年的时候全台湾统一的星巴克108家。在2003年四月的时候,就同意每一个月的二十号是公平咖啡日。意思是说,你们如果在每一个月的二十号到任何一家台湾的Starbucks去买咖啡的话,他的承诺是:你当天所买的咖啡全部都是他们用比较高的价钱,向农民直接买来的,而不剥削农民的。

也就是,你在每个月的20号去Starbucks买咖啡,那个咖啡是没有剥削农民的咖啡。

这样的网页,接下来会告诉年轻人说,如果你觉得你对于尼加拉瓜那些贫穷的农民想要为他们做一点事情的话,你可以做什么---。它会有一个具体的建议。

譬如说,你可以要求跨国企业要用合理的价格去买咖啡豆。你可以要求你自己的政府以及国际的组织,去协助咖啡农生产多元化。你不要只种咖啡,你可以有很多很多的要求。

同时对自己的要求是说,你进入一个咖啡店的时候,你去问他有没有公平咖啡。你知道…

今天几号? 21号!20号刚刚过,下一次同学们到对面的星巴克的时候,去问一下公平咖啡。

还有一个例子,是富国的消费主义。

它是跟年轻人对话,有很多数据:

美国人平均一周有六个小时是在买东西,只有40分钟花在跟小孩在相处的时间。一个高中生,到他毕业那一年,他一共这一辈子已经看过36万个电视广告。再譬如说,在2001年3700万辆车出产,有50%是北美的人买的;可是他们的人口,其实只是全世界的5%。

然后它会问孩子,如果觉得这样消费主义是很糟糕的话,那你可以做什么?买二手衣服。

然后你去买衣服的时候,譬如你到ESPRINT、或者你到 the GAP,当你们进入一个商店去买衣服的时候,你要问清货源。就是说你这个品牌的衣服或者鞋子,譬如说Nike他们的鞋子被这些Global Citizen的NGO搞得很狼狈,因为他们发现这个Nike的鞋子后面是用极度的剥削中国跟印尼的工人所得到的巨大的利润,所以就开始杯葛Nike的鞋子。

所以它这个意思是,你要买东西的时候---买名牌的时候---你要问清货源。这一个名牌的后面是什么、你东西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依靠剥削第三世界的弱小民族所得到的巨大的利益?那这样的品牌你就不要买。

最后是简单的过日子。还有就是Buy Nothing Day。

这是一个Christmas的一个运动,在有一年Christmas 的时候,突然推出一个Buy Nothing Day。

在这个反消费主义里头,有的人所谓的起而行来做行动。这个网页就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专门做广告的人,本来是专门做广告来卖东西的,可是这一个广告创意家,决定要回馈社会,就是专门做广告来反消费。所以他做的广告是这样:

你看,这个是obsession for man,就是反广告吧!这个男人的香水、男人的内裤。它是用这个方式来广告,很有意思。

你再看到的是一个非洲的女性---妈妈,怀里抱着孩子,她是赤脚在跑。有没有?然后下面写的是Nike。可是那个文字内容是什么呢?文字内容是说You are running 你在跑,Because you want the race你在奔走;因为你要增加薪水嘛!But when you work 60 hours a week可是当你一个礼拜工作60个小时,而且你是在印尼的Making slitters in the Indonesian factory,And your friends disappear,When they ask for raise.So think globally before you decide it's cool to wear Nike.你觉得穿Nike是很酷的时候,要买那一双Nike鞋的时候,你要思考到,这个鞋子很可能是在印尼的环境最坏的、最惨的一个工厂里头。而他们的母亲,是一个礼拜花60个小时在做这双鞋子;在非常非常低微的薪水。当他的朋友要求要加薪的时候,他就会不见了,人就会被消失掉。所以这是一个反Nike的广告。

这个是Calvin Klein,应该说是他的反Calvin Klein的版本:『Reality For Man』,因为Calvin Klein 常常卖很紧身的,很Sexy的牛仔裤跟内裤,这张才是男人的真相。

台湾的公民教育

最后我们自己的宝贝的台湾。

我们的人均所得是第30名,你觉得第30名是很后面吗?不会的。他超过纽西兰、超过西班牙、超过葡萄牙、超过希腊。台湾是富国,她是富国。

我们自己的人口结构里,到了2003年的时候,每三对结婚的有一对是跟外籍的通婚;每7.5个新生儿里面,有一个是外籍所生的,所以我们自己的社会的人口结构其实也是一个多元的民族的结构,但是我们的脑子里头还没有这一个文化多元跟地球村的这个概念!今天的外籍人口已经超过六十万,而我们的原住民人口只有多少?四十四万!

所以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话,第一句是Gandhi甘地所说的,第二句是甘乃迪所说的。

前面说的是:

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你不要抱怨,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有些地方你觉得要改善的话,不是别人要去做,而是你自己。

而第二句话是甘乃迪说:

A nation is always on a race between disaster and education

就是说,你做一个国家。你只有两个选择;你如果不要Disaster的话,你只有一条路,就是Education 教育。

那是唯一的一个国家往上的力量所在。

最后这两句话,送给我们今天在场的、大雨倾盆之下而来的好朋友们,谢谢!

第四篇: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主

要体现在:参与意识, 监督意识, 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以及主要原因

对苏州科技大学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进行的实证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但不少方面还相对薄弱。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学校公民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公民行为训练与实践体验的不足及社会公民文化氛围的缺乏是其主要成因。

三.提高自己公民意识的方法

 大学生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要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公权力运行,这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 作为大学生要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责任,我们在遇到有关

国家政治 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

 作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积极行使监督的权利,监督意识

正是我们大学生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必

须有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班长论坛第九小组宣

2012年3月18日

第五篇: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报告

公民意识具体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大学生公民意识则是指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如何认知其与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关系的深刻反映。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权利意识。这是公民意识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公民意识是基于民主制度而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它渗透着民主的基本精神,即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在现代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权利,每个人权利存在的前提又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不珍视自己的权利,或者不尊重别人的权利,都是公民意识欠缺的表现。大学生在学会珍视个人权利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公民之所以称“公”,还在于每一个公民都有相应的无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社会责任不可剥夺、不可回避、不可转让。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无视消极逃避责任的后果,使大家都将不能拥有一个健全的社会。

2.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执行。公共精神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它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关注社会共同体中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公德意识和自律精神。这不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而且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秩序,保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3.法律意识。现代法律意识要求公民一方面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严格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防止个人出现违法现象;另一方面,也要求公民认识到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权利的象征和结果,懂得利用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和合法利益。

4.国家观念。国家是公民身份存在的前提,没有国家,也就无所谓公民。因此,现代化公民意识也就特别强调树立国家观念。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大学生尤其要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个人价值只有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特点

1.差异性。公民意识在大学生个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是 因为个体公民意识不仅要反映社会一般物质生活条件, 而且要反映公民个人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历。大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不同;大学生在 不同的家庭里成长,家庭教育不同,家庭成员的思想和 行为方式也不相同。这些因素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 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矛盾性。大学生个体公民意识的矛盾性特点表现为自我意识 较强而社会意识相对薄弱。自我意识侧重于自我价 值的实现,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其原因是多 方面的。首先大学生是青年,青年期都具有求新好奇、求胜好强的社会心理因素;大学生又是高考竞争的优 胜者,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期望在以后的 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其次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 追求唤醒了主体的自我意识,竞争机制使这种意识进 一步强化。

3.不均衡性。从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大学生个体公民意识的 发展很不平衡。第一,知行脱节。大学生对公民知识 的了解程度较高,但停留在抽象的层次上,公民的行 为习惯较差,一旦涉及具体的、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问 题,就会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第二,公民技能差。公民技能是公民履行公民职责的能力。在许多情况 下,仅有公民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思考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自我负责的理性行为能力。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缺乏的却是社会参与 能力。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现状

1.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大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更多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意识,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应有的公民素质。“一个人道德知识不论有多么渊博,若无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就不会有任何行动;或者一个人光有善意,却无坚决执行善意的性格力量,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伪善;即使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不付诸行动,依然构成不了一种美德。”在多年系统教育下,大学生公民基本知识水平普遍较高,但行为水平偏低。一些大学生的公德践行水平较低,缺乏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与社会、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2.缺乏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现代公民意识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良好的公民意识也必须包括正确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许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多关注自身权利,并确立了以权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从而忽视甚至逃避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一次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的问卷调查中,对涉及的公民基本义务方面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很低。当被问及公民的基本义务时,只有23%的学生答对两项,30%的学生答对一项,33%的学生没有完全答对一项,答对一半以上的不到14%,而全部答对的人数为零。并出现了把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混淆在一起的情况。

3.自我意识较强,国家意识较弱。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大学生能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树立独立的人格意识,这也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大学生作为公民的国家意识相对较弱。一般来说,大学生都有较强的爱国之心,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大学生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而非国家和集体利益。此外,大学生普遍缺乏政治参与热情,并未意识到,个人价值只有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

四、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

1.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教育是这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课程,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就应与日常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尤其是与“两课”教学相结合。“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两课”教学中应该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思想道德课和法律基础课,包含了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的基础课程。

2.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知行脱节的现象,高校应在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应多种多样,如在法律教学中,举办模拟法庭、组织庭审旁听等,这可使大学生懂得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再如,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选举、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社会公德论坛等,这可多方面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教育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出有利于公民意识培养的良好氛围。比如,加强学校社团文化建设,使大学生通过参加并管理学生社团,能正确理解民主的运行规则,并提高权利素养;倡导师生平等,教师以更为平等的教育及交往方式,向学生传递民主气息;利用各种学生刊物、宣传橱窗、学术讲座等形式,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等等。

结语

公民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未来现代化的水平。它是民主意识与法律意识在国家活动领域为主的宏观范围内交融整合而成的特殊社会意识,是作为公民这个共同的社会角色对社会生活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纪律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的综合反映。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主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与主导者,其公民意识的强弱,决定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可见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下载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民意识

    怎样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即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与......

    培养公民意识 培育法治文化

    培养公民意识 培育法治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 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中,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深......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

    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精神的内涵:创业精神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 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是着重于一种创新活动的行为过程,主......

    大学生如何培养廉洁意识

    大学生如何培养廉洁意识 廉洁,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于“欲海无边,欲壑难填”的繁华,自律,适度。 廉洁,是一种感恩的生活态度,于“人生苦短,生命宝贵”的当下,自珍,负责。 廉洁,是一种......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摘要】公民教育实质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公民教育在认识上走出误区;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要关注......

    对新时期公民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

    对新时期公民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 新时期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韩雪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韩雪 摘要: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公民意识论文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 群力实验小学 张卓玲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是21世纪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