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新时期公民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
对新时期公民意识培养的一些思考
新时期公民意识是在现代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它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它要求公民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它的核心是科学理性精神和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在本质上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统一.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新时期加强对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自身发展的要求。
一、新时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基础性工程
1.公民意识的概念
《辞海》对“公民”一词的解释是“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由此公民就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是法定意义上。指一个人拥有某国国籍,这个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了;另一个是社会学意义上。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构成的身份定位。作为法定意义上的公民,当然要归附一个国家。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公民,要归附的是一种观念文化。
“公民”是国家的主体,它强调的是人与人间的平等关系。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和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与积极参与。因此,“公民”不仅表明社会成员是某个国家的国民,更重要的是表明社会成员在这个国家里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它既是伸张权利也是担当责任的社会个体。而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含了对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对公正合理的国家、法律制度的自觉维护与遵从。如果社会成员以“老百姓”自居,就弱化了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根据公民身份的社会性,这就意味着公民意识要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充实、丰富,最终使之具有与当下的社会政治内容相关的具体内涵,并在社会实践中付诸思想表达和行为表达,力求与现实挂钩,政府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尤其需要树立公民意识。如果他们在观念中没有公民意识,就必然会滋生出“为民作主”、“为民造福”之类的观念,就会以为自己为“老百姓”做点事是恩赐,并期望“老百姓”感恩戴德,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在现代政治文明的理念和政治框架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平等关系,公民通过纳税来完成自己的主要义务,并以此支撑政府机构来雇佣公务员,而政府的公务员必须用服务来与之交换;同时,公民还通过选举和罢免的方式来选择社会的管理者,而管理者须在公民的制约之下来为公民管理公共产品和社会事物。
2.目前我国公民意识的现状
两千年的专制主义的文化积淀,使我国的公民习惯于做唯唯诺诺的小老百姓,头脑中满是“臣民意识”,习惯于对权力的曲意逢迎,因为畏惧权力而变得顺从。由于公民权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维护,致使中国人缺乏权利意识和责任感,缺乏参与社会乃至政治生活的热情。新中国成立后,公民权利制度、公民参政制度、公民自由制度、公民平等制度、公民受益和请求制度等公民制度皆走向法制化,在制度上为培养公民意识提供了保证。但在“十年**”中,公民权利制度、公民自由制度、公民平等制度等公民制度遭到非人性的肢解,法律又一次步入虚无主义的尴尬境地,刚刚培育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遭受了重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富裕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国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效率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亦随之不断得到强化。不可否认,现在在一些发达地区,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公民意识都比较强,他们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他们勇于保护自己,并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他们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文明”时期,但是我觉得就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公民意识仍是个沉重的话题,公民意识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认同,要么是模糊的,要么是潜意识的或缺乏的。这从我们生活中可以观察出来,比如“事不关己”心态仍然很浓重,私德仍然很发达,小团体,家族传统仍有余孽,国人特别是中国弱势群体仍有浓烈的青天好政府情节,他们“忍”的精神仍可见一斑。
3.加强对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
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不仅是一个彰显公民价值与权利的民主社会,而且还应是一个倡导公民具有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公共精神的公共生活空间。在我们国家,建构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必须首先培育公民具有公民意识,进而推动公民社会不断成长。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等五种意识的教育。在当前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更要突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使预备公民具备一系列良好的公民意识,而成为真正的公民。公民意识教育可以把说理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公民意识教育围绕社会成员的文明素养展开社会行为的规范教育,易于把社会规范转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变成人们的自身素质;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小事入手,于细微之处见精神,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因此,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切呼唤,不论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公民社会的有序管理,还是公民个体权利与义务的有效行使,公民意识的培养都是一个基础性工程。
二、培养公民意识是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培养公民意识,明确市场经济下交换主体与竞争主体的地位
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实行等价交换。培养公民意识,明确市场经济下交换主体与竞争主体的地位,有助于培育我国最广泛的合格的市场主体角色,塑造市场经济的主体要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宪法规定了国家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主体是公民、同时法律又使之具体化之后,每位“公民”都应该具备“公民意识”而不是“老百姓意识”,即权利、义务、自由、法治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公民、社会、国家三者之间的正常关系,以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良性整合。目前,人们习惯自称“老百姓”,“老百姓”用语的流行,潜移默化地透露出民众“官本位”思想,即“权力至上”、“权力崇拜”,以及“清官”情结、“草民”或“庶民”意识等,是忽视程序规则,重人治轻法治,以及公民权利意识普遍缺失的反映。这些与现代政治文明的主权在民、民主法治、权利至上等理念格格不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严重障碍。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民主政治的真正落实和完善都离不开公民的素养程度和全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支撑。
2.培养公民意识,可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主体的人数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中,法律仅仅作为国家权力的附庸而存在,传统人治观念对我国公民的影响极深。一般来说,主体对法律的了解越多、理解越深,其对法律的认知就会更理性,对法律的认同、确信、向往和践行也会更自觉,法治意识也相伴而生。如果“老百姓”没有“公民”意识,那么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就不会深入人心。如果公民意识缺失,就会表现为民主主体意识缺乏、权利和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法治意识不强。因此,公民意识的增强,可以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主体的人数,拓宽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政治参与的层次,从而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
三、培养公民意识能够真正夯实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础
1.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基石
和谐社会建设是需要公民意识作为支撑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各种基本规则是公民的神圣义务。现代社会由于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各种竞争不断加剧,所以整个社会越来越依靠各种社会规范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以确保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至于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秩序。
2.树立公民的规则意识能够提升社会的总体道德水平
公民的规则意识包含遵守道德、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这三项基本内容。其中,遵纪守法是人的行为底线,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而遵守道德则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三者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树立公民的规则意识则需要借助于国家法治建设,不断建规立制,同时还应强化法制教育以提升整个社会的遵纪守法意识。其次,国家应加快以金融信用、职业信用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共享和披露社会中各类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促使人们诚实守信,不要见利忘义。再次,家庭、学校、社区等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应积极探索道德教育的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意识,提升社会的总体道德水平。
3.培养公民廉洁与自律意识,以奠定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基础
竞争作为一种利益分配机制,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在根本上取决于竞争规则是否公平,竞争机会是否均等,竞争过程是否透明,以及竞争结果是否公开。现代社会主要通过各种竞争来进行资源分配。实际上社会大众都肩负廉洁自律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和谐社会所需的公民意识是公平竞争意识。如果没有这些作保证,竞争很可能最终沦为混乱无序、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性竞争。目前社会上很多不和谐行为,无论是贪污贿赂还是诈骗偷窃,其本质上都源于个人私欲的恶性膨胀。廉洁自律看似主要是对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的要求,实际上也是对全社会的要求,因为每个人不论其工作类别与职位高低,几乎都能接触到各种利益。社会作为由亿万个体所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并非是“你得即我失”的零和关系,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你我利益不可分割。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于其他人都负有帮助和爱护的责任。身为现代社会的公民,理应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关爱他人,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具体地说,从幼年时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到青少年时期规则和民主意识的养成,再到成年之后职业伦理和廉洁自律意识的加强,公民教育应当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以奠定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基础,因此,廉洁实际上是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社会大众都肩负廉洁自律的责任和义务。
4.“公民”意识的缺失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外历史都表明:国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当广大国民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性格,我们才能真正走向现代社会。因此,呼唤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就越来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从大处讲,要坚持公民的培育,实现“人的现代化”,即要克服“老百姓”及“臣民”意识的残余,普遍建立人权、公民权和独立人格的意识,破除权力崇拜和“官本位”意识,树立权力监督和民主意识,摒弃人治观念,树立程序、法治、宪政的意识;以及树立责任意识和纳税人意识。从小处说,则要开展行人不闯红灯、不酒后驾车、不随地吐痰的宣传活动,培养公民承担应具的责任、义务等。
参考文献
[1]张雷声主编.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昊锡存.略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3]许耀桐.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求是.2009.05
[4]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01
(江苏省射阳县委党校)
第二篇:公民意识
怎样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即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责任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一、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原因分析“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与封建社会的“臣民”和“子民”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没有公民而只有统治者和臣民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淡薄,尤其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农民的科学文化意识仍需提高,独立主体意识亟待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尚需加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困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人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凶此,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卡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公民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政治运行中制衡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阻碍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目前,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社会中,传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更多不再是通过熟人社会的传统习俗来实现,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实现。因此,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面对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要通过加强全民普法、送法下乡和对农民的法律援助等普法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总之,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公民而不是臣民,公民身份的觉醒与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农民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科教文化、经营管理、卫生健康、思想道德、民主法治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树立农民的崭新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 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第三篇: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
可贵的世界公民意识所显示的,在一些世界性事件中,公民个体已不仅仅局限于“民族-国家”的属性,而是以所有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为休戚相关的“公民共同体”,是将公民责任与道义放在全球化的背景当中去的普世伦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股新生力量,对其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由此,大学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高度凝练了学校德育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我们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寻求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增强德育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扩展他们的全球化视野是非常重要的。让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的融合,也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大学校长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例如广外,不仅拥有其优厚的师资,在外语外贸方面培养出大量人才,更是与外国相当一部分的高等学院都有着合作关系,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成为向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依托高校人才荟萃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引领社会进步潮流,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把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统一起来,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肩负起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
由此可见,教育的国际化同步,不仅仅指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也要包括社会科学、人类文明的理念。而且,国际化不能两只眼睛只盯着国外,要把中国因素考虑进去,因为国际竞争已经在我们的后院展开,研究中国本身就是研究国际化。
我们推崇西方教育的自由式发展,但对于国内教育也不能全盘否定。天下教育一家,但并不代表完全照搬的统一模式,而是呈现其多样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国外对我们的评价,他们觉得中国的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能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像去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的表
现相当出色,我们通过政府的组织优势来进行社会动员,效率很高。一些在国外看来不可行的事情,但在我们这里就行、就干得成。
在对外交流时,新一代人的素质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面貌。中华民族并不缺乏一种推已及人的以普渡世人的传统情怀,但这种情怀并没有与全球化时代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有机结合。首先,我们的教育没有承担起确立国民世界公民意识的责任,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的大学就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教育目标。另外,我们的社会文化的生态,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也没有更多地赋予国民放眼世界的襟怀。
我们欣慰于香港社会这种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为祖国内地还没能出现一些像李嘉诚、成龙那样积极伸出援手的人而感到遗憾。祖国内地企业家富如李嘉诚、演艺明星贵如成龙的,不在少数,每年的富豪榜也引人眼球,然而直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香港传媒也在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救援宣传中,广大市民也在积极募捐,然而内地的一些公共传媒却疏于动员,公众似乎也表现得漠不关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世界公民的培养,实质是一种现代的生存理念的培育,它着眼于“世界公民人格”的养成与全球“公共价值”意识的养成,表现为一种普世但非同质的价值理想。与此同时,它更需要一种必要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规范,比如宪章、规则、目标、机制等。故而,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应该在高等教育中进一步加强。
第四篇:培养公民意识 培育法治文化
培养公民意识 培育法治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 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中,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工作。
首先,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把法制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尊重保障人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依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人政治体制改革,强化法律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权威;通过依法维护公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力,不断扩大公民依法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第三,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执政党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推进立法机关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为法制宣传教育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培植法治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第四,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公民意识教育是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是要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和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有积极生活态度、有政治参与热情、有民主法治素养、能与其他公民和社会组织合作的合格公民。
第五,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弘扬法治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弘扬“良法善治”的法治精神,就是要崇尚以人为本,尊重保障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价值;崇尚正义公平,实现自由博爱,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共同富裕的社会正义精神;崇尚民主法治,坚持人民主权、宪法法律至上、依法执政、民主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原则,规范制约公权力的依法治国精神;崇尚和谐发展,实现法律与自然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法律自身相和谐的和谐精神;崇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在制度上、程序上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宪政精神。
第六,把法制宣传教育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法制宣传教育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利益问题、社会上存在的焦点难点问题、需要法治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情理、道理、法理等多维度、多层次做出回应,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摘自《人民日报》2007年12月5日)2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韩雪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
韩雪
摘要: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思想复兴,“人”的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人”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中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我们针对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研究、探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措施,将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长期工程。关键词:中学生
公民意识
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如何增强我国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也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公民意识概念的界定:
《辞海》对公民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由此可见,公民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的角色,是公民社会中参与或监督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独立主体。所谓公民意识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公德意识。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中,应该自觉地遵守公共规范和约定俗成的礼仪,这是公民明确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的体现。
第二层含义是法律意识。公民在社会中应具有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还应具有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平等观念等;
第三层含义是国家意识。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应该明确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具有民主观念、政治观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二、当代中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现状概述:
我国中学生公民意识整体上还是有较高水平的。主要体现在:中学生对国家历史、国家制度和国情常识比较清楚;中学生普遍比较关注社会发展,对基础法律知识的了解较好;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多数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他们将自己作为“公民”的这一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角色忽视了、淡化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方面,他们往往仅停留在认识和遵守道德法律的层面,却不愿主动制止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都不十分理想,把义务与权利、义务与道德混淆在一起。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仅仅体现在书本上、体现在口头上,却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意识。中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任何一种道德行为必然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国的大中学生公民意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现状分析:
1、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不足:
(1)非专门性。当前我国中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学校普遍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了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基础较为薄弱。公民意识教育的非系统性、非专门性,不利于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2)灌输性。在我国中学生所受的公民教育之中公民知识的教授被视为重点,而实践环节薄弱,“灌输”成了公民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灌输”的方法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许有效,但是在其意识养成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不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深刻领会并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3)封闭性。我国有灿烂的文化和许多优良的传统,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和熏陶。而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习惯性地强调民族性、忽视世界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放眼世界、追求平等等方面有所欠缺。
2、权利意识淡薄: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但在古代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极其淡薄。这主要是由于:客观上由于自然经济、宗法家族和集权专制三位一体的社会存在形式,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与之相联系的权利、自由、平等等观念无法正常发育与成长。.主观上由于儒家思想一向推崇重义轻利。受其影响,时至今日部分公民依然羞于言利,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居然会因打官司有贪利嫌而不愿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这就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意识和行为。
3、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文化教育落后,现代文明的意识薄弱。这是现实原因。
三、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和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合作精神,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上,培养国人的团结力、公共意识,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团体,都能做一个忠实而有效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上,发掘出一个公民的批判力和正义心,使他们都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
四、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学生自治,提高中学生公民意识。民主政治的要义是公民平等而普遍地参与决策。民主理论相信,社会成员作为整体,其智慧和能力可能会超过少部分人。中学生通过参加班干部竞选、班级管理等活动,能加深对民主运行规则的理解,培养民主素养。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相关管理,行使其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而非绝对的服从学校和班级制定的一切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意识。
2、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这些活动贴近实际生活、避免了空洞枯燥的说教,其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更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学生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不自觉的行动。
3、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中学进行系统的公民知识教育,建立和完善公民知识体系。例如可以在政治科中设置专门章节进行讲解;另一方面,于各人文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例如在政治史中它通过“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讨了民主和法制的起源,通过“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阐述了民主和法制的发展。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毫无疑问是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
4、通过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增强公民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就是要优化环境因素,发挥环境特别是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广播站、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人文讲座等校园媒体加强舆论导向均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会大环境的建设特别重要,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如果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如果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如果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那么公民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因此,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发展和弘扬是振兴国家的基础,对于公民个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必备的条件。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培养人的理性,更好地实现人的社会化从而促使人类和谐与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论如何加强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李艳红2009 2.《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道德教育反思》,邓婕,杨淑萍2016 3.《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存在的问题》,张昆玲2013 4.《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有效途径》,张昆玲,宋杉岐,许爱青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