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荆门市工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关于我市工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发展阶段及特点
建市之前,荆门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其年提供商品粮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农产品资源富集,农业比较优势明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是我们工业战线上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重农轻工,为农办工”的思想观念在干部职工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由此导致新中国建立二十年后,荆门的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在整个荆州地区(1983年前荆门属荆州地区管辖)13个县市中,荆门是一个名副其名的“农业头,工业尾”的县。回顾六十年的工业发展历程,我认为大体可分为初建、扩张、壮大、衰退、复苏、跨跃等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我市工业初建阶段,时间从1952年至1970年初。这一时期为提供农业生产工具。自1952年开始,先后创建了三个农具厂(后改名为荆门县一机、二机、三机),号称是荆门工业之母,主要产品是镰刀、锄头、铁锹以及后来生产的钢犁和脱粒机,而后围绕农业办工业又创建了一个砖瓦厂、一个棉织厂(沙洋)、两个印刷厂(荆门、沙洋)、三个肥料厂(沙化、烟化、荆门磷肥厂)、四个白酒厂(荆门、沙洋、拾桥、盐池)、五个矿产企业(仙居磺矿、麻城石膏矿、马河、洞沟、锅底坑煤矿)。这一阶段的工业特点很突出,企业不计成本,不讲报酬,全力为农业生产服务。产品由相关农资销售部门实行统购统销,没有开拓市场的概念,原燃材料由政府物资部门采购供应,资金由银行核定直拨,用电和税收实行优惠政策。企业纯属一个生产单位,只需要保质保量完成政府计划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1957年末,工业产值从建国初期的200万元达到1000万元,1967年末,达到3900万元,1969年末,全县工业生产总值为3800万元(文革影响),仅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0%,三次产业的比重为74.8:13.8:11.4,从这个比重中可以看出农业在我市经济中所占的份量。
第二阶段为我市工业扩张阶段,时间从1970年至1985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央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一大批军工企业和国防企业相继往全国各地的山区迁移。此间中石化、宏图飞机制造厂、六0五研究所、三三0水泥厂、热电厂、襄沙化工厂、东光电器厂、江北铸造厂等一批中省企业相继落户荆门,为荆门由一个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市转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应该说,荆门的今天能够成为一个省辖的中等工业城市,与这批企业的到来,功不可没。在这批中省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70年代至80年初,水泥厂、电石厂、电机厂、啤酒厂、果酒厂、钢铁厂、汽修厂、米厂、面粉厂、油脂厂、白云傢具厂等一批县直企业及沙洋镇、城关镇少量集体企业相继建设投产。1981年国家批准荆门县、市分设,当时由于县直企业全部留县,新建立的荆门市除原城关镇办企业移交到市里外,市里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新上任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战,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又筹建了化工厂(今天的天茂集团)、经编厂、油毡厂、雨伞厂、皮鞋厂、氧气厂、针织厂、金属结构厂、一服装厂、二服装厂、日月星傢俱厂等一批市属企业。此间一批乡镇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其中当时较有影响的企业如荆玻、洋丰、李市喷涂厂、李市麦芽厂、马良水泥厂、十里黄金港酒厂、团林千里香油脂厂等,市农机局所属的沈集、后港、李市三个农机厂当时发展也不错。1983年底,国家批准荆门市、县合并,从荆州地区分离出来升格为省辖市,这为荆门工业的进一步扩张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迂。市、县合并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又建起了地毯厂、台布厂、化纤厂、油脂厂、饲料厂、棉纺厂、织布厂、水泥厂(子陵)、结晶硅厂、墙地砖厂等一批企业,大办工业的繁荣景象遍地在城区展现。“工业立市、工业兴市”的特点充分显示,中等城市的工业框架基本搭起。1985年底,全市实现工业产值8.8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7%,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3.7:39.4:16.9。工业产值比重比1969年提高27个百分点,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25.6个百分点。
第三个阶段为我市骨干企业提升壮大阶段,时间1986年至1995年,即“七五”“八五”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国家强调政企分开,把企业推向市场,实行“四自”,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政府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市场引导和宏观指导,不再直接插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找市场不找市长”和“既找市长、更找市场”,成为当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工业上的一个要求,为有效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普遍采取革新、改造、挖潜措施,开展质量品种效益活动,千方百计提升产能、壮大块头,当时由于国家刚刚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其法制不健全,市场不完备,无序竞争、不可避免,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有部分行业在此间得到较好发展机遇,而又有部分行业在此期受到严重冲击,市场萎缩,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大背景,我市工业企业同全国的大多数企业一样,受市场和行业政策调整影响,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企业如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冶金企业困难重重、举步难艰;一部分企业,如化工、食品、建材企业通过扩能改造、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日益增强。此间热电厂、三三0水泥厂、中天集团、啤酒集团、宝源集团、凯龙集团、洋丰集团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部分骨干企业如东光电器、沙化、烟化、磷肥、缸盖、电机、沙机、化纤、钢铁、家俱等经历一个由困难到发展壮大再到困难的过程。长期占据荆门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石化厂,在这一时期也出现绯徊不前,逐步下滑的局面,其原油加工量自1985年达到335.56万吨后,1986年至1990年5年间均在290万吨左右的水平上,比1985年减少45.56万吨,1991年至1995年5年间均在250万吨的水平上,比1985年减少85.56万吨。由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这一时期的工业特点是中省企业与地方企业的比重适当改变,市属骨干企业支撑力得以增强,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地方财力不断增强,当时我市财政号称为湖北的小胖子。在这一时期,我市工业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七五”末,即1990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3.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28.6%,比1985年净增4.3亿元;二是“八五”末,即1995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52.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3.8%,比1990年净增39.65亿元(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1994年京山、钟祥划归荆门,这里面包含了两县市的工业产值;二是工业产值不变价的调整问题,即1990年前的工业总产值是按80不变价计算,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是按90不变价计算)。
第四阶段为我市工业企业衰退阶段,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里需要给大家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时间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企业的衰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有一个矛盾积累的过程。前面已经进过,“八五”时期我市工业企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快速发展,一部分举步难艰,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企业衰退的面越来越宽,矛盾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严重,包袱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一是受客观环境影响,通货紧缩,物价持续负增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受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制约,由于我市重工业比重大,加之“八五”期间经济连续几年高速增长,使结构性矛盾暴露相对滞后,传统产业的优势逐渐弱化,大多数企业和产品面临着市场实现障碍。三是由于资金瓶颈的制约。我市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没有赶上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对企业的投资期,1984年国家开始实行投资体制改革,将过去的拔款投资,改为企业自筹和企业向银行申请货款投资,我市一部分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建起来的,又有相当多的老企业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扩能改造的。当时的银行贷款利率正处高峰期,年息均在20%以上,银行在给企业贷款时,首先就将应付利息从货款中扣除,这样以来,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长期无力解脱;四是由于在短缺经济年代里,一方面企业的技术改造比较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了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国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思想指导下,各地一哄而上,我市当时建设的一批企业中,部分企业有的由于投资不足,加工工艺不配套,技术装备不优良;有的属重复性建设项目,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有的产能不大,在市场上的竞争不强。同时由于对当时经济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滞后,对买方市场的出现思想准备不足,面对复杂的矛盾,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但效果不明显。五是由于当时正处于改革的深化期,过去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企业改革深化的时候逐一暴露出来,国家推行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国退民进和下决心关闭一批“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等政策。加速了一批中小企业的萎缩。2000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直企业开展以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改革,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市直163家企业中有154家通过多形式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其中整体出售42家,剥离出售25家,股份制改造11家,依法破产6家,量化资本安置职工59家,其它形式11家,32409人参与企业改制,其中解除劳动关系的有30789人。参与这次改制的市直工业企业66家,改制后经营正常、发展顺利的只有10家,30家实行破产和关闭,26家实行了整体出售和剥离出售,2004年,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我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改制企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经摸底市直66家工业企业仅剩23家。到2005年只有18家了,尽管如此,在九五期间,由于骨干企业的不断壮大支撑,同时由于在市经济开发区及各县市区又有一批新的工业项目,逐步建设投产,使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没有减少,工业生产总值在1995年52.7亿的基础上,1996年至2000年分别达到了52.82亿、54.59亿、58.87亿、58.71亿和65.92亿元,2000年荆门石化厂出现转机,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当年原油加工量达到338万吨,比最低的1998年233.65万吨增加104.35万吨,比最高年份1985年335.56万吨也增加2.44万吨,为2000年全市工业增长做出较大贡献。由此看出荆门石化厂一家的形势变化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第五阶段为我市工业的复苏阶段,时间2001年至2005年。这一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不平常的五年,在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凸现,企业改革阵痛,各种灾害频发,市场约束加剧等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全市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实现复苏和恢复性增长的五年。这一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兴工富市”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工业增加值年递增13.2%的成绩,高于“九五”时期4.2个百分点,2005年地域财政收入达到24.6亿元年递增8.4%,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3亿元,年递增7.3%,亿元企业达到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8亿元,比“九五”末增长83%,其中利润3.8亿元 比“九五”末增加4.3亿元(“九五”末工业企业实际亏损8.1亿元)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特点是:中心城区工业严重下滑,从九五末期所占全市工业比重的28.64%,下降到18.7%,九五末期城区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高于钟祥、京山两县的总和,而在2004年只分别比京山、钟祥高2—3亿元。县市区工业为全市工业发展挑大梁,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扼制中心城区工业下滑的局面,市政协于2005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组织三个调查组深入城区工业企业和市直相关部门就如何加快中心城区工业发展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市政协六届十九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而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我市城区工业的建议》,从而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采纳政协所报的六条建议。从2006年起,特别是省委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调整后,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抓好全市工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大对中心城区工业发展的领导力度,调整市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突出抓好市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建设,迅速扭转了中心城区工业下滑的局面。据统计,2009年中心城区规模企业总数达到313家,占全市1010家的31%,资产总额311.13亿元,占全市规模企业553.92亿元的56%。从业人数60667人占全市133003人的45.6%,主营业务收入454.15亿元占全市882.8亿元的51.45%,实现利税70.33亿元占全市100.72亿元的70%。
第六阶段为我市工业跨跃发展阶段,时间2006年至现在。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加快荆门崛起”的号召,提出“弯道处赶超,爬坡中提速”、“千亿目标百亿增长”、“向全省第一方阵迈进”的口号,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等措施,全市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时期,呈现出初期发展势头迅猛,中期危中寻机势头坚挺,末期全线飘红的特点。“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业指标均提前1—2年超额完成,其中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先后实现了过百亿元(2006年113.39亿)过200亿元(2009年259.28亿)过300亿元(2010达到330.41亿)的“三级跳”。工业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335亿元上升到2009年882.8亿元,2010年突破1000亿。实现工业利税由2005年的18.8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00.72亿元,2010年达12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累计完成143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突破600亿元。
二、工业发展的主要成果
1、规模企业数量成倍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把企业成长作为一项工程来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十五期末全市规模企业390家,其中亿元企业43家,2009年全市规模企业已达1010家,其中亿元企业127家,分别比2005年增长1.6倍和1.95倍,在1010家规模企业和127家亿元企业中,化工、食品、建材、机电、轻纺等五大支柱产业有规模企业946家,亿元企业123家,分别占总量的93.6%和96.9%,其中化工行业规模企业130家,亿元企业37家,分别占总量的12.87%和29.1%;食品行业规模企业283家,亿元企业35家,分别占总量的28.02%和27.6%;建材行业规模企业202家,亿元企业20家,分别占总量20%和15.7%;机电行业规模企业148家,亿元企业14家,分别占总量的14.65%和11%;轻纺行业规模企业183家,亿元企业17家,分别占总量的18.12%和13.4%。127家亿元企业的区域分布状况是:中心城区(含三区)49家占总量的38.6%(中省11家、市直5家、东宝13家、掇刀12家、市经济开发区8家)钟祥市39家占总量的30.7%,京山县26家占总量的20.5%,沙洋县13家占总量的10.2%。
2、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自90年代中期全市工业形成化工、建材、机电、轻纺四大支柱产业后,全市工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创新扩大,目前已形成有石油化工、磷化工、火药化工、生物医药、煤炭、食品、饲料、建材、机械、电子、电器、航空、冶金、轻工、纺织、服装、体育用品、新材料、新能源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3、农副产品加工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比较优势明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工业滞后,自省委、省政府确定“六个一”(一袋米、一壶油、一只虾、一提茶、一只鸭、一枚蛋)的农副产品加工战略措施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我市“五个一”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战略(即一袋米、一壶油、一支纱、一块板、一只鸡),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战备,抓投资、提规模、壮块头、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有力推进了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如在打造湖北一袋米的工程中,我市提出100万吨的加工目标,目前已突破年产50万吨的能力,国宝桥米集团加工规模已跻身全国先进行业,省有关部门已充分肯定国宝桥米和洪森米业发展情况。在打造湖北一壶油的工程中,我市目前已具年产70万吨的油脂加工能力,(中粮祥瑞、日 月油脂、洪森天利、后港巨星)成为湖北油菜产业化加工基地。在打造湖北一块板的工程中,宝源集团已具备年产45万立方米的能力(其中中高密度板23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22万立方米)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大板材生产基地。在打造湖北一枚蛋工程中,京山钱场的家禽养殖及土鸡蛋在全省内外已享有盛名,我市的风干鸡加工走在全省前列,在沙洋县十里镇的沿街挂晒的风干鸡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我市水产养殖及加工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获省水产部门的充分肯定。
4、品牌建设硕果累累
自1996年我市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质量振兴为手段,着力培育名牌产品,创建驰名商标,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我们组织市政协委员对我市品牌建设问题进行了一次调研,据当时统计,全市有1个产品(金龙泉啤酒)连续两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3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引进1个中国名牌产品(泰山牌纸面石膏板)落户市经济开发区。在此基础上,近几年,质检、工商相关部门把培育精品名牌,创建驰名商标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大培育、申报工作力度,使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据统计,2009年有效期内我市已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金龙泉啤酒、国宝大米、洋丰过磷酸钙)44个湖北名牌产品,其中钟祥市15个,中心城区13个、京山县6个、沙洋县6个、屈家岭管理区2个,截止2010年8月止我市获中国驰名商标3个(洋丰、国宝、广源)湖北省著名商标29个,其中中心城区9个,钟祥8个,京山县7个,沙洋县5个。荆门市知名商标56个,其中中心城区25个,钟祥市11个,沙洋县10个,京山县8个,屈家岭管理区2个。
5、出口贸易超常发展,位次前移
市商务局认真贯彻“走出去”战略,努力为企业协调外贸出口的各项事谊,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我市出口贸易得到超常发展,在“十五”年出口值4000万美元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年递增速度保持在35%以上,在全省的位次逐步前移。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品出口增幅略有下滑外,2010年我市出口贸易大有转机,除轻工和矿产品分别增长19%和18.7%低于全省平均增幅外,农副加工产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8.7%的水平,达到71%以上,尤其是化工医药产品1—9月出口值达到7406万美元,同比增长91.8%。2010年,全市共完成出口总值29803万美元,比2009年增长72.3%,高出全省平均增幅27.6个百分点,其出口总额已由全省第11位进入到第7位。出口企业数量成倍增长,2010年已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突破百家,部分出口骨干企业后劲日益增强,如湖北大峪口化工、湖北百科格莱药业、京山华尔靓和轻机、普安阀门、金龙非织造布、钟祥、沙洋、东宝的农副产品和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以及纺织服装企业其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出口形势日益看好。
6、工业重镇建设强劲推进
自200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兴工富市”战略后,坚持每年对工业重镇建设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评选,深入现场进行核查,综合评分确定名次。2009年10个工业重镇(胡集、子陵、双河、石桥驿、钱场、麻城、后港、牌楼、永兴、磷矿)涉及考核的主要经济指标,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实交税金、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等,均保持高幅增长,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98.9亿元,同比增长49.3%,占全市240.51亿元的41.25%,规模工业实交税金7.5亿元,同比增长50.4%,占全市60亿元的12.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5.9亿元,同比增长85.3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17亿元的24%。同时围绕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了工业企业成长步伐。2009年10个工业重镇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65家,占全市1010家的26.3%,比上年净增7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20家,占全市127家的15.7%,当年新开工过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29个,比上年增加9个。
7、工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5月,我们组织市政协委员对全市工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调研,据反映,全市工业战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经济发展,紧扣一个支撑(重大工业项目为支撑)两个重点(抓住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建设(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使科技支撑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2009年取得重点工业科技成果14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4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1亿,同比增长21%,占全市600亿元的20%,增加值达33.41亿元,同比增长18.9%,占全市的1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9.6亿元同比增长24.5%,占全市的10%,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向度不断提高,2009年出口额达5.46亿元。今年1—9月全市高新技术实现总产值114.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3%,实现增加值34.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5%,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效益也大幅提升,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7.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1%。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向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集聚,在全省的地位不断上升。
第二篇:简单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
简单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
(1919—1927)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1937)
1927年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新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连续多次击败国民党的军事“围剿”.
在革命走向复兴的时刻,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使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1937-1945)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1945-1949)
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中间路线”遭到破产,人民民主统一阵线更加巩固和扩大。国民党政府陷入了全民的包围中。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全面建设(1949-1956)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尔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左倾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左”倾(“Left” deviation)(Leftism)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左”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出现过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1931~1934年,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在党内统治长达4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理论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备,影响最深,危害最大。在社会主义时期,1957~1976年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行为,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左”倾和右倾一样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因此既反对右,也反对“左”。
右倾
Right deviation
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便成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倾投降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在革命斗争中过高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革命力量,不敢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斗争,坐失有利时机,甚至悲观失望,退却逃跑。北伐战争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表现为不是放手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斗争,而是放弃党的领导权,致使党不能组织有力的斗争。抗日战争初期,曾经犯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王明,在只要联合,不要斗争,“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以退让求联合的思想指导下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把抗日领导权交给蒋介石,严重影响了江南新四军的发展。右倾和“左”倾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都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它们虽是从两个各不相同的极端出发,但思想基础都是主观主义,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斗争中,既反对“左”倾,也反对右倾。
教条主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教条主义 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第三篇:葡萄酒发展历史回顾
葡萄酒发展历史回顾
虽然葡萄酒产业在中国起步已有百年的历程,但他真正的起步、发展、超越还是近三十年的事情,从政策到体制,从法规到市场,从酿造设备到技术,从文化到教育,从科研到人才,这三十年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走向辉煌的一段不平坦之路。回望这段路,揭开中国葡萄酒业这三十年的每一页,历史发展的厚重让我们无法完整地勾勒出产业清晰的脉络,但我们愿意站在这历史的交汇点,去探寻、铭记、思考葡萄酒业发展中的每一个光影,为处于调整阶段的中国葡萄酒业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中国葡萄酒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978年,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一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对中国的葡萄酒业来说,这一年也是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起步的基点。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而葡萄酒业在时间跨度上也是遵循这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
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起步阶段
1978年,我国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相对建国初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产量已高达三万多吨,但我国的葡萄酒业由于长时间闭关锁国,与世界葡萄酒发展相差太远,当时,中国轻工业部食品局对葡萄酒工业做了八年发展规划及二十三年设想,认为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无论特需,或是出口,均需我国自产大量优质葡萄酒,以换取外汇,支援建设,扩大政治影响。
国家唯一从事酒类研究工作的机构——中国发酵食品工业研究所于是在1978年开始在中国长城葡萄酒公司做了《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的研究》工作,并生产出国际上流行的非氧化型的干白葡萄酒,于1979年开始出口,当年的出口量为7100箱63.87吨。干白葡萄酒的研制成功同时也启动了我国葡萄酒研科工作,并开始全面走上正轨。
随后不久,中国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研究所与昌黎葡萄酒厂签定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科学研究”合同,主要内容为:干红葡萄酒和扩建平面布置及新设备试用等。在我国葡萄酒老专家郭其昌先生的带领下,我国的第一瓶全汁干红葡萄酒研制成功。主管部门要求,对于生产干酒的工艺和技术要毫不保留的向其他酒厂传授,让葡萄酒生产企业快速掌握干酒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葡萄酒新工艺的研究为年轻的葡萄酒产业了培养了技术骨干,开创了我国葡萄酒生产的新局面。在这次科研过程中,广州轻工机械设研究所、广州设计院、上海饮料机械厂、新乡轻机厂、湘潭轻工机械厂共同签定了“新设备研制合同”,从而形成了从工艺到设备设计、机械制造到生产试验、科研协作的一条龙,为葡萄酒产业链的延伸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这一时期,长城(华夏、沙城)、王朝、华东、丰收、威龙、西夏、龙徽等一批企业纷纷成立,但基本上以生产全汁的干酒、半干酒为主。当时的消费者,长期以来一直喝带甜味的半汁酒,对于酸而涩的真正葡萄酒很难接受。所以这些企业生产的葡萄酒在当时主要用于出口,同时在北京的几个驻外饭店销售,像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半干桃红葡萄酒、麝香半甜白葡萄酒均受到国内外宾客的高度评价。
葡萄酒类型由甜变干,改变国民的饮酒习惯,及时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供应市场和出口起关键作用的是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作为中国直接负责进出口业务的机构,中粮不仅在引植葡萄名种、沟通国内外葡萄酒技术、为国内提供可靠的葡萄酒信息方面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为中国葡萄酒的出口铺路搭桥。可能也是因为比较早的介入葡萄酒产业,中粮一直在科研、技术、市场、营销方面走在了中国现代葡萄酒业的前面。
“四个转变”引导酿酒行业开创新局面 1987年3月,国家经委、轻工业部等部门在贵阳联合召开“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转变”,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及“优质、低度、多品种”的方针,并开始全国推广。以果代粮的果类酒,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葡萄酒行业所缔造的喜人局面,干型葡萄酒研制成功,产量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葡萄酒生产量从1980年的7.70万吨增加到1988年的30.85万吨,其中半汁葡萄酒占80%以上。这十年表面上看是我国葡萄酒飞跃发展的时期,但大发展的是低档的半汁葡萄酒,稍成规模的干酒生产企业只有长城和王朝两家。1988年之后的三四年,由于这种低质半汁酒的影响,同时,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产品开始滞销,致使我国葡萄酒产量大幅度回落。这期间,葡萄酒市场一片荒芜,许多酒厂出现亏损。刚刚起步的中国葡萄酒产业迎来发展的首次“寒流”。虽然产业的发展遇到困难,但促进了我国葡萄酒产品结构的调整。
第二阶段:1992-2002 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大发展阶段
1992年,烟台国际葡萄酒节隆重召开,同时张裕百年庆典,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视察张裕。这一年,葡萄酒业迎来新的春天,在沉寂几年后又开始迈步向前。我国葡萄酒市场上经历了先白后红的变化。开始干白要比干红受欢迎,消费者普遍认为,只有干白葡萄酒才是真正的葡萄酒,甚至误认为干红葡萄酒的色素是人工加的,干红少人问津。当时市场上两家企业生产的干白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一家是中法合营天津王朝葡萄酿酒公司,由于引进法国技术,采用新工艺生产干白、半干白葡萄酒,所生产的干白周期短,产品新鲜,果香浓郁。另外一家就是沙城长城葡萄酿酒公司,该公司因为郭其昌教授主持研究的干白葡萄酒新工艺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长城公司生产的干白葡萄酒,投入市场后,也是大受欢迎,成为全国最叫响的品牌之一。干白葡萄酒的畅销与干红滞销形成巨大反差,致使大片红葡萄优良品种被砍伐,酿造干白葡萄酒的品种得到大发展。干白葡萄酒消费量一下子占到了干型酒的80%以上。然后,两年后,干红热兴起,干白开始受到冷落。
“干红热”带来新的投资热潮。1994年全汁酒国标“GB/T15037—1994葡萄酒国家标准”出台,取消了半汁酒的生产,市场上以甜型酒、半汁酒为主转向以全汁、干型酒为主。当时,刚刚完成承包市场责任制的张裕公司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推出了张裕解百纳品牌,使张裕公司一下子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这股干红葡萄酒消费热潮成全了张裕公司。这股“干红热”同时引爆了第二波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投资浪潮,烟台长城、新天、云南红等许多企业都是这个时期投资兴建的,昌黎、蓬莱等著名葡萄酒产区也在“干红热”之后加大了对葡萄酒行业的投资。
1996年下半年开始,干红引发的巨大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也吸引了大批国外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进入中国,成立葡萄酒专营店,大量外国的葡萄酒,以干红葡萄酒为主,来自于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法国、澳大利亚、摩尔多瓦等国的产品源源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国产品牌数量少,产量低,供应上有缺口,为外国品牌填补空位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切入口;加上有些消费者在心理上就认为葡萄酒还是外国的好,这就使外国品牌的葡萄酒更具有优势。像著名葡萄酒运营商ASC、夏朵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酒商,也成为在华经营很成功的典范。
在这个时期,现代葡萄酒工业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强劲的发展劲头不仅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也带动了葡萄酒科研、教育、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起步和发展。2000年前后,葡萄酒业经过几年的历练,消费逐渐走出低端,开始向高端市场冲击,一批设备先进,品种多样、独特经营的精品酒庄崭露头角,像中法庄园、山西怡园、朗格斯、张裕·卡斯特陆续建立,为中国现代葡萄酒进入高端市场定了标尺。同时,这些优秀酒庄的成立也证明,中国也能生产出与法国媲美的好酒。
第三阶段:2002-至今
中国葡萄酒产业跃升阶段
从2002年开始,中国葡萄酒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葡萄酒年产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生产企业逐年增多。同时,葡萄酒生产企业开始重视原料基地的建设,更加看重葡萄原料产地、品种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形成东西部割据的原料格局。市场开放,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以更加严格的手段去规范市场,取消了半汁酒的生产和流通。生产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如中粮、张裕、王朝、威龙等几大葡萄酒企业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远大的目光关注着行业的发展,纷纷踏上高端酒之路。所以,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在这个阶段就这样一路凯歌,高唱而来。
2002年11月,国家经贸委以公告形式又发布了“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这是一部参照国际酿酒法规并结合我国葡萄酒生产国情制订的行业规范文件。规范对原料、辅料、工艺等都作了明确的技术性规定。这一部与国际接轨的技术规范文件,对引导葡萄酒行业今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GB/T15037-1994葡萄酒国家标准”的修订计划,新国标的修订几经波折,虽然在2004年就完成了标准草案,但在2008年1月1日才开始正式实施。
从2003年开始葡萄酒市场突然出现了强劲攀升势头,葡萄酒市场的销售收入增长率高达21%,快速的增长让一些投资商眼前一亮,葡萄酒行业很快形成新一轮的葡萄酒投资热潮,一些企业纷纷上马扩建。同时,国外葡萄酒出现大量过剩,纷纷寻求新的出路和销售市场,一冷一热中,中国葡萄酒市场成为众人眼中的“香饽饽”,2004年随着中国葡萄酒进口关税由44.6%下降到24.2%,再降到14%,国外葡萄酒也加大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除了法国、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外,一些新兴的葡萄酒生产国,像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也大规模开拓中国市场,葡萄酒行业迎来一片繁荣景象。在行业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不合谐的现象,如盲目的投资给葡萄酒行业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许多投资者在对行业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头扎进来,却发现市场并不是想像的那样乐观,出现投资失败撤出葡萄酒行业,或者苦苦支撑,这种盲目的投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混乱。
经过几年的市场磨练,中国的葡萄酒业开始回归,在业内人士的倡导下,生产企业开始重视葡萄原料基地的建设,人们的目光仿佛在同一时间聚焦西部,东部的资金也在原料收购、基地建设、企业兼并、控股等行为中,大规模的流向西部。人们的目光集聚在西部是因为当前西部的原料优势业已形成,产品感官质量和理化指标均已得到国内国际业界首肯。国内几个酒厂纷纷跑到西部的新疆、宁夏、甘肃等地方建设基地,一时间西部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
国内各大产区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昌黎、烟台、贺兰山获得原产地地域保护标志,各地成立了专管葡萄酒产业的协会或商会形式的管理机构,这些管理机构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当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从品牌到招商,从果农管理到基地规划,从生产到市场,从技术到文化,对葡萄酒产业的推动不遗余力。各大产区正在依据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当地的葡萄酒产业,但发展中也存在着共同的问题,就是品种的同质化,品种结构单一,缺少多元化的产品结构,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产区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小范围的试种,而建设规范化、集约型的基地模式成为当前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趋势。
2007年,张裕·爱斐堡和长城的君顶酒庄开业,这种集酿酒、旅游、体闲、投资、商务于一体的酒庄,不仅是中国高端葡萄酒酒庄的代表,也打开了中国商端葡萄酒的新纪元,创新了葡萄酒企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两所酒庄的成立也充分显示了中国做出高端酒的信心和魄力,为进入世界葡萄酒舞台吹响号角。
正当中国的葡萄酒业一路高歌,大步向前时,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来临,这场危机会给行业造成多大的影响,现在也许还没有显现,但面对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式,许多远见卓识的商者都做好应对准备,面对挑战,也许可以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放缓一下脚步,更好地审视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整与反思,找到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经历过30年风风雨雨的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在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第四篇:十六大以来我市工业发展回顾
十六大以来漯河工业发展回顾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工业发展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重点工业500亿上台阶工程”等措施,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以食品工业为主导产业,造纸、盐化工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工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行业特色更加明显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食品工业,扶强造纸、纺织等支柱产业,培育重化工业,改造传统产业,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增长质量,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6.8:64.5:18.7。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31.3亿元,占GDP比重61.3%,比2002年跃升9.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77.3%,拉动GDP增长11.4个百分点。工业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真正成为漯河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2年的63:37转变为2006年的74.7:25.3。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2006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4.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比2002年提高11.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 济继续壮大,2006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8.7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高出公有制企业10.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达到57.1%。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95.7亿元,总量是2002年的1.5倍,比去年增长24.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164家,其中销售收入超200亿企业1家,超10亿企业6家,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食品工业百强,8家企业进入全省食品工业50强。孕育了全国多个第一,漯河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中国食品名城”,双汇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是全国首家通过ISO2002体系认证的企业。南街村集团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之一,乐天澳的利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另外还培育了汇通公司、北徐集团、龙云集团等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造纸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23.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漯河银鸽集团是中国草浆造纸第一个上市企业,形成了文化纸、包装纸、生活纸、特种纸四大系列产品。漯河市盐矿资源丰富,储量达400亿吨,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近两年,对盐矿资源实施有序开发和深度开发,先后引进了金大地盐化工、北京奇能盐化工、永煤集团盐化工等一批较大项目。随着这些项目建成投 产,盐化工业将成为全市新的主导产业和经济支柱。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针对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小、竞争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我市把壮大企业规模,培育重点企业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不断做大工业企业规模,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002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重点工业500亿上台阶工程”,着力抓大育大,形成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群体。2006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发展到104家,比2002年新增81家。其中,双汇集团突破230亿元、居全国食品工业企业榜首,银鸽、南街村、烟厂、汇通等1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384家增加到了2006年的429家,四年增加了45家;大中型企业单位数也由2002年的33家增加到2006年的52家,增加了19家。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3.4亿元,2003-2006年年均增长33%;实现利税87亿元,年均增长40%;实现利润61.8亿元,年均增长5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2.8亿元,是2002年的1.7倍,年均增长20.2%,高出GDP6.2个百分点。
三、名牌产品不断增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
近年来,全市食品工业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活力,龙头企业规模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名优产品培育成果丰硕。到2006年底,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9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8个和河南省优质产品15个,名优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双汇集团荣获质量管理卓越企业。另外,还 引进了旺旺、巧巧、杜邦、康师傅、金星等国内外知名的品牌产品,更加完善了我市品牌结构。2006年全市统计的79个产品大类中有71种产品增长。产量大,增长快的产品主要有:原盐27.7万吨,增长1.3倍;小麦粉293万吨,增长37.2%;鲜冷藏冻肉25.6万吨,增长76.5%;畜肉制品80.3万吨,增长12.4%;方便面26.4万吨,增长39.3%;软饮料56.1万吨,增长47.4%;皮鞋243.2万双,增长71.6%;人造板142.6万平方米,增长120.4%;机制纸及纸板68.3万吨,增长27.6%;汽油3.5万吨,增长189.5%;纯碱31.1万吨,增长49.8倍;合成氨28.1万吨,增长36.8%;塑料制品25.4万吨,增长14.1%;电光源1.3亿只,增长111%。
四、县区工业快速发展,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十六大以来,漯河市始终不渝地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增强县区经济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特别是2004年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会议以来,漯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持、放权、让利”的方针,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引导县区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三区两县工业经济一直保持高位增长的态势,2006年实现增加值115亿元(不含经济开发区),同比增长29.8%,高出全市水平6.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6.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82.1%,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8个百分点;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410.9亿元,是2002年县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合计的2.4倍,年均增速达36.1%,高出 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6.7亿元,是2002年县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合计的6.4倍,年均增长64.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4.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46.8亿元,是2002年县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合计的7.5倍,年均增长70.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9.6个百分点。县区工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39.2%上升到2006年的82.1%。各县区主导产业特色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业、设备制造业、重化工业的发展格局。
第五篇:回顾中国共产党91年的发展历史
中国共产党91年辉煌历程告诉我们什么?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中国共产党去年新增党员逾233万,党员总数8260.2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达402.7万个,比上年增加13.5万个,增长3.5%。(据2012年07月01日新京报)
如此一个数据说明什么呢?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10个,8260万党员如果组成一个国家,人口数量是世界第14位。年增233万党员,相当于每年新增党员人数等于半个新加坡人口。中国人口6.2%是党员,平均每16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名是党员。党的基层组织数量403万个,按照全国近15万村级机构来说,每个村平均有3个党的基层组织。数据表明,2011年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不断创新,覆盖面不断扩大,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而这一切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是深得人心的,党在中国的统治基础在不断得到增强和稳固。
成功绝非偶然,面对今天日益强大的祖国,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明白了一个真理,对于中国来说,统一、和平、发展是中国最需要的,也是最珍贵的。从满清的羸弱到军阀混战,从抗日战争到国共战争,中国近现代历史清晰告诉我们,没有统一的国家,国家将陷入无休止的内耗和纷争之中,而这样的局面受伤害最大的就是数以亿计的普通中国人。
从1921年建党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1年辉煌历程,坚决抵制腐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更加稳固。建党91年的发展历程也告诉我们,中国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党领导的中国发展事业依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这些是任何一个走向民主富强国家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中国的发展自然不例外,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集思广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必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