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刘锋明
摘要:本文从农业生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目前,农业已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正制约着其自身的持续发展。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中国农村还面临着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等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而生态农业正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扶贫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中应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活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很大不同,这里人口较为稀疏,就组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生物部分来说,生产者是足够充分的,多余的生产量也有足够的分解者进行分解,除了太阳能外,它不需要得到外界系统的能量、物质的输人与输出,即可维护自身的平衡与运作,因此,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不会产生如同城市生态系统中那样的交通紊乱、废物堆积、污染严重,需要从外界大量引入能量、物质流等问题。
但农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同,当自然环境开垦为农田后,生态系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多种动植物并存的稳定生态群落变成了单一物种的人工生态群落;原来生态系统中正常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原先的生产物质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把营养物质还给了土壤,而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则是大部分作物产品随着收获被带到土壤之外,被城市、农村的居民所消费,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带走,而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补充,于是使土壤质量趋于恶化;原先的土壤常年有稳定的生物群落所保护,因而水土流失强度很小,土壤湿度大,而现在的农田生态系统则因物种单一,覆盖面小,加上疏松土壤等人工过程,使得水土流失强度加大,并易于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满足人类对各种农作物产品需求的同时,也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人口不断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与日俱增,对土地资源形成极大的压力。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世界人口已达52亿,比1950年增长30亿多,1999年 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达60亿。根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在有效控制之下将达110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有可能达到190亿。在我国虽然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但人口总的趋势仍在增长中,据有关人士预计,本世纪我国人口将达到或超过16亿。人口的迅猛增长是当代人类,也更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此众多的人口,每年消耗数量惊人的粮食。据测算,我国在2000年和2020年的粮食供求关系,仍是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在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需要大约是52000~56000万吨。而生产量大约是47750~52400万吨,缺口较大。
(二)自然资源退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空前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口大量急剧增加,资源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矿产等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趋尖锐;其次,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得到改善,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却日益恶化。如温室效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世界荒漠化等。
对我国来说,资源、环境上的困难将更为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耕地资源锐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为:土地面积在110位以后,耕地面积在126位以后,草原面积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在107位以后,淡水资源在55位以后。
(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造成了自然灾害的频发,98年我国各大流域的洪涝灾害,近年来各地的泥石流灾害,都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泥石流、台风、冰雹、火灾、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四)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不足。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多,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低,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各地下大力气加强农业投入,但总体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较慢。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快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效益降低。国家近年来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强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多、程度深,要想取得效果还需持久不懈的努力。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间接地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压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村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为突出。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阶段,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人类文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由于认识的局限、人口增长的压力,也做了很多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事,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特别是进人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之后,农业生产活动所带来的负效应,已构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农业的发展陷入了新的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人类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在某一区域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封建庄园式农业,又有别于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的“石油农业”。它的理论基础是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效率和氮气资源转化为蛋白质的效率,加速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促进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使其达到最理想的指标。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吸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的精华,通过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结构,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对生态农业可以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齐全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二)、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一种投资少、能耗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将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相结合,种植业与林牧渔业相结合,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相结合,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环境与发展、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既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它既不同于传统农业,又有别于现代化农业,它具有以下特点:
1、生态农业强调应用生态学理论指导农业生产;
2、生态农业吸取了传统有机农业的精华和工业化农业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成果,同时又避免了传统农业生产率低和工业化农业高消耗、高污染的缺陷;
3、在产业结构上强调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构;
4、重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并将先进农业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结合
5、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1、是必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面临来自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有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重挑战。我们要摒弃过去那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坚持走一条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是必须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展生态农业,要围绕满足城市和农村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效提高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3、是必须着眼于产业的联动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树立大农业、大经济的观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快了城乡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是三次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过程。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要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还要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缓解城市污染,提供休闲、观光及体验农业的场所和机会,丰富现代农业的文明内涵。
4、是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终极目标是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衡量发展的客观标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按照这一要求,逐步实现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资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各项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加大资源保护力度。
2、珍惜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避免耕地资源的缩减和退化,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规模,积极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在风沙危害地区,要因地制宜大力营造立体防护林结构体系,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25度以上陡坡严禁开垦,推广绿肥技术,不断提高土壤田力,提高耕地质量。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实行污染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
3、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措施,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屏弃大水漫灌的传统用水方式,运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的有效利用率。
4、推广各种生态农业适用技术。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在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同时,实施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更不断探索和总结推广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态结构而设计的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技术;利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原理设计的食物链结构的工程技术,使一个系统的产出(包括废弃物)成为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相结合的四套生态工程技术;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农业生态系统技术;农业能源开发技术,如塑料膜育苗,大棚蔬菜瓜果等利用太阳能技术、利用风能、水能技术、利用地热能技术等都是农村可以开发的能源实用技术;大力种树种草,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坡林、护堤林、防风林等防止水土流失;培育和采用抗病、抗虫的农作物、畜、禽品种技术;实行轮作倒茬技术;利用昆虫天敌技术等综合防治农业病虫害。
5、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还是一个战略性产业,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应该是市场化、产业化、科技化。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常常把农业定位为初级产品生产的产业,似乎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而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则从属第二、三产业,从而导致农业产业内部不协调。由于农业生产中采取广种薄收的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商品化程度低,不仅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也使得产业规模得不到扩充,效益低下,使得农业成为一个“弱质”产业。因此,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依靠科技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如:绿色耕种技术(绿色耕种是指用电脑控制化学制品的播撒数量,使化学用品降到最低限度)、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牧品种遗传改良技术、“绿色”化肥、农业生产技术及其他现代高科技农用技术等,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植物生态学 云南大学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玉浸,.集约化农业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3、章力建,王庆锁等,编著 国西部生态农业发展方略 气象出版社
第二篇: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摘 要:社会资本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它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我国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这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它可以在现代农村社区中得以重构与再生,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Social capital is the basefor preservation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 rural communities and can break Prisoner’s Dilemmain eclol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make the people follow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an solve the interests disputes of the people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an resist the shift of foreign pollution.Currently,because of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capacity of marketand government penetrating into the communities,social capital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China is facing the risk of loss,which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However,the loss of social capital is a temporary phenomenon,and social capital can be reconstructed and restructured in rural communities,and this reconstruction and restructure follow the path in combination of tool logos with value logos.Key words:social capital;rural community;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中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均十分严重,甚至出现整村“公害病”的现象。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向我们提出严肃思考:我们究竟依靠什么保护农村社区的生态环境?政府管理必不可少,但完全依赖政府管理也是不现实的。我国目前农村呈面源污染状况,政府管理难以应付。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一级的,只有少数乡镇设有环保机构。大多数农村环保管理人力资源奇缺,即使是兼职人员也较少。而且农村社区距离城市越远,政府管理的辐射作用就越弱。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社区而言,环境管理实际上处于“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区(村民利益共同体)应以社会资本为纽带,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保护好自己的碧水蓝天。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意义重大,下文就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加以缕析。
一、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
社会资本是区别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的一种资本形式,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对社会资本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可谓仁者见仁,作者见智。比较公认的是布迪厄、科尔曼以及布坎南的定义。由于农村社区是一个社会组织,本文采用的是布坎南的定义,即从社会组织角度加以阐释的定义。在《让民主有效运转》一书中,布坎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其中包含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等,它们能够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张文宏,2003)。运用布坎南的定义分析,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能够起到基石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
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最大难题主要在“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拓扑论中的范例,用来说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放弃通过合作实现最优目标的现象。两个囚徒被分开审讯,选择不认罪是二者的最优选择,每人将得到最轻的惩罚。但由于彼此缺乏信息,加之不信任心理,每人都选择了自己认为的最优选择:认罪,结果放弃了整体最优选择,每个人得到了较重的惩罚。“囚徒困境”常用来解释公共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个体的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而社会资本是打破“囚徒困境”,促使人们合作的有效工具。首先,信任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合作的纽带,“相信你能遵守规则,我也就会遵守规则”,是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人们的普遍心理,而这其中的基础就是信任,缺乏信任,人们之间的合作不是不可能,就是成本很高。其次,规范制约着人们之间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向着有利于社区长远利益的方向演进。尽管社区的规范大都不像国家法律法规那样正式性,但正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代代相传,沉淀到成员的心理,内化为社区成员的自觉行为。再次,农村社区联系人们的纽带是血缘以及地缘,社区人际网络重叠率很高,人际网络具有全面性与实名性特点,不像城市社会中那样片面性与匿名性,人们之间易于合作,这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是有利的。
(二)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相关规则。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就存在缺陷。在我国当前,不少污染企业都和政府管理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白天冒白烟,黑天冒黑烟”的情况比比皆是。主要原因就是被发现概率低以及违规成本低,遵守规则的激励不足。与市场机制相比,农村社区中由于饱含社会资本,在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在农村社区中,人们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互动频繁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很多情况下,监督只是一种“顺便”的事情,就像奥斯特罗姆所引案例那样,在旱年取水,每人分配一定比例的水,当一人在取水时,下一个人就在他后面排队,多取水马上就会被发现,这是工作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意味着监督,并且成本极低,而违规被发现的概率极高,促使人们遵守规则(奥斯特罗姆,2000)。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资本牵涉其中,违规成本是很重的。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违规者所受到的惩罚很少涉及法律与物质利益层面,大多涉及道德与精神层面,这种成本看起来似乎很轻,实则不然。因为在乡土社会,信用与声望等是“社会货币”,失去了信用与声望,也就失去了社会资源,同时也意味着经济利益受损。在互动性强的乡土社会,违规的成本无疑是巨大的,这也能够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三)社会资本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生态环境问题表象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本质特征不在人与自然之间,而在人与人之间,是人与人之间针对自然环境的利益博弈问题。人与人之间关于自然环境利用、分配以及成本摊派等的博弈构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主旋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中,冲突与摩擦无处不在,由此需付出巨大的摩擦成本与磨合成本。而社会资本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在资源环境利用中的利益冲突,降低摩擦成本。与政府管理相比,社会资本体现为身份承诺、信任、关系等非正式调控手段,依赖情感、默契、理解等维系关系。在小规模群体中,依赖社会资本调节,要比依赖正式手段的政府管理更有效率、更人性化与更有灵活性,同时能够减少摩擦成本,协调冲突。
(四)社会资本可以抵御外来污染转嫁
当前在我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是外界社会诱发与转嫁的。这里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农村社区在外来经济诱惑的情况下,急于发展经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碧水青山。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城乡之间生态不平等,社区遭受外界污染转移之苦。无论哪种情况,破解的关键都在于社会资本。在第一种情况中,由于社区资源环境是社区所有人共同的“命根子”,而且子孙后代的福利都与此息息相关,同时由于信任、规范以及网络机制的存在,使社区成员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成为可能。这使得不少社区能够抵制市场机制的诱惑,保护好自己的生态环境。我国不少农村社区面临市场经济的冲击,仍然保护好了自身的生态环境,机理正源于此,反之则亦然。在第二种情况中,由于共同的利益,以及固有的信任格局,使社区成员面临外界污染转嫁时保持高度的一致,一呼百应,予以反抗,极少出现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在我国一些农村社区集体反抗外界污染的环境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奥尔森“集体行动的困境”,在这里没有发生。
二、社会资本流失: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社会资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资本能否恒久甚至增值,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太大,人们之间就形成了匿名性,匿名性使信任丧失,使规范失效,同时也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也就难以形成与维持。反之,群体规模适中,人们之间保持很强的互动性,有利于社会资本恒久甚至增值。关于这一点,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给出了极好的阐释。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者集团的利益”(奥尔森,2004)。二是历史沿革。一个群体能否形成良好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能否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上形成的路径依赖。由于社会资本需要时间浸润,一个社区在历史上社会资本生成的状况,对以后社会资本的走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三是人员固定性。信任、规范以及网络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生成,这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社区人员相对固定。人口流动过于频繁,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就会失去载体,社会资本将大打折扣。四是社会结构状况。社会资本与社会结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传统农村社区中人口相对同质,导致社会资本雄厚。
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增值需要一定的条件,传统农村社区存在着良好的社会资本,与以上条件关系很大。但是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仍从以上四个条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趋势。其一,农村社区群体的规模正日益增大。传统的社区是自然村,当前农村社区是行政村,甚至一些农村社区已经演变成“超级村庄”,社区群体规模的增大,对社会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构成一定的威胁。其二,社区历史沿革的影响日见微弱。随着国家政权向社区的渗透,冲击了社区历史沿革的传承性,尤其建国后的几次大的政治运动,如人民公社、文革等,对社区历史沿革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现代教育造成农村社区中“代沟”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社区历史沿革的延续,影响了社会资本的积累。其三,人员流动性加快。目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少农村人口流动加快,尤其在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个缺乏人员稳定的社区中,居民对社区公共资源的贴现率是非常高的。“我遵守规则,别人不遵守规则,等于我替别人作了牺牲”,信任机制在这里将大打折扣,而且外来人口不一定认同社区生成的规则,规范开始失效,人际网络也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松动,社会资本易于丧失。其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社区社会分化,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传统农村社区人们有着利益一致性,这是建立在人口相对同质性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结构的复杂,带来了利益需求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削弱了人们对社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人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都会受到影响。
我国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与社区社会资本的流失关系很大。这从以下两种情况可以反映出来。一种情况是社区的生态公共地遭到破坏。由于社会资本的流失,人们对生态公共地的心理预期变差,公共资源的贴现率变高,个体争先恐后的透支公共资源,“如果现在不用,等想用的时候,也许就没有了”,在这种心理预期下,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一个公共地悲剧被造出来,公共湖泊、公共山林、公共草场,都在演绎着这方面的悲剧。
另外一种情况是外来污染摧毁了社区的生态环境。在这里,社会资本流失的后果可以更清楚地体现出来:某些案例中,社区中一些“精英”通过出卖社区公共资源,从外界污染中获得大量实利。而为此付出的成本,却由社区全体成员买单,成本与收益被严重割裂。如果社会资本雄厚,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社区有着严格的公共地资源使用规范,这方面的悲剧本应当可以避免。另外一些案例中,在面临着外来污染威胁之时,社区没有运用社会资本,进行抗争。尽管抗争不总是有效的,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这里,我们运用科塞的冲突理论,可以解释社会资本在抵制外来污染转嫁中的作用——当一个群体面临与外群体冲突中,该群体如果有雄厚的社会资本,已经构建起维护自己结构的核心价值并取得全体成员的认同,群体整合的较好,就有可能动用更多的资源;反之,在外部威胁的情况下,群体要么反映冷漠,要么加快分歧,要么走向解体。
三、社会资本的重构与再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综上所述,传统农村社区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对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许多农村社区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自组织”,较好地保护了社区的生态环境。社会资本的运用,是农村生态环境得以合理保护的关键。但目
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中有日益流失的危险。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囿,目前就我国大多农村社区而言,我们难以复制传统的社会资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利用社会资本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处于传统农村社区与现代农村社区的过渡阶段,社会资本的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社会资本在农村社区可以得到重构与再生(当然在一些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并没有失去),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的路径。我们详细解读与缕析其中的路径,大体归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价值理性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雄厚。第二阶段是过渡农村社区阶段,价值理性丧失、工具理性尚未成为人们合作的纽带,特征是社会资本衰弱。第三阶段是现代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重构。第四阶段是未来农村社区阶段,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结合的合作,特征是社会资本得以积累并日益雄厚。
现代农村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起点是工具理性,即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人们之间的合作是基于理性选择的。也就是自私的理性人,为了私利得以实现,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中选择了合作,因为合作要比不合作有利,这是基于理性的判断。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是有可能的,即使在“囚徒困境”模式中,人们之间的合作也要比不合作有利。自私的理性人之间,只要满足一些条件,也完全可以打破“囚徒困境”。奥斯特罗姆将这些条件归纳为八点。一是清晰界定边界;二是占用和供应规则和当地条件保持一致;三是集体选择的安排;四是监督;五是分级制裁;六是冲突解决机制;七是对组织权最低限度的认可;八是分权制企业。而阿科瑟尔罗德以及沃塔纳波等人以计算机模拟环境“博弈”,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点:自私的理性人之间也可以合作。在重复进行的无数次“博弈”中,首先违规不合作的人总是被淘汰,“一报还一报”(你不合作,我也不合作;你合作,我就合作)的人获利最大。
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应是人们合作的逻辑起点,但并不是终点。在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中,社会资本能够得以培育与再生,从而使人们的合作成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即人们在环保中的合作,一是处于私利,二是本身把环境保护当作一种价值理念,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因为在基于工具理性的合作中,人们也会产生情感上的反映(信任与交流),之后这种情感上的反映又固化了原有的合作,社会资本由此得以重生。在之后的合作中,社会资本可以得到不断积累,在社区环保以及其他公共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生态环境也随之升华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价值理性)。
当然,以上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还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如制度设计、组织建设等。良好的制度设计是生成与积累规范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为社会网络的扩大提供了保障。组织建设是现代社区社会资本重构的土壤与基石。社区中各种组织(尤其是基于共同利益建构起来的组织),为社区居民交流提供了平台,大量的互动与情感付出,孕育了信任、强化了规范以及丰富扩大了人际网络,使社会资本得以积累与增值。
第三篇: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第一章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述
第一节农村生态概述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应用。教学重点: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农业生态学的特点.教学难点: 农业生态学的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课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一生态学概述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
二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概括地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 4 个时期:(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6 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 世纪至 19 世纪末)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50 年代)(4)现代生态学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三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理论生态学根据生物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层次;根据生物类群可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可进一步分为哺乳动物生态学、鸟类生态学、鱼类生态学、昆虫生态学等;依据生物栖息地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河口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太空生态学等。
应用生态学则包括:农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经济生态学、古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四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内容,特点,应用。
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利用生物与资源环境形成人类所需农产品的过程,是利用、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生态过程。这种生态关系从农业生产开始之时就已被重视,在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的各种农书均有记载。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等。
农业生态学的特点 农业生态学着重从宏观方面研究农业生产,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理论实用性。(2)交叉综合性。(3)研究统一性。(4)宏观层次性。
农业生态学的应用 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农业生态学已广泛应用于农业评价、农业区划、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系统设计、农业发展研究、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而且正随着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拓宽。1.2环境保护概述 自学目标:环境保护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及内容,世界环境纪念日的相关内容。自学重点:环境保护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内容。课时数:4课时 自学内容:
一 环境保护的含义
二
环境保护工作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三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可划分四个时期: 四 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 五 世界环境纪念日 第 2 章 农业生态系统
2.1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系统的概念、性质和调控类型; 教学重点: 系统的性质,系统的调控,系统的类型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
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特定的功能。
二系统的性质
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表现为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2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位置排列关系。
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又称系统的整合效应。
三系统的调控
系统的调控是指调节组成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条件和功能,以及各个构成要素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整个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从低效向高效发展的模式,它存在于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在系统中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和完善运行体制的调节作用
系统调控的基础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系统的调控主要把握以下三个特征:
1联系性特征。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其中一个要素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2.动态性特征.系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并因此发挥其资源优化与调节功能。
3.客观性特征.系统调控只能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发挥作用,若无这种条件,其作用就不能发挥。
四系统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机械系统与生命系统
机械系统是指系统中的所有组分都是无生命的成分,又称物理系统。机械系统内不存
在生物组分,或不具备生命现象。如一座大楼就是一个机械系统。
生命系统是指系统中存在生命活动或具有生物组分。生命系统往往是由生物与环境两大部分构成的。
2.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系统内外存在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的交流,即存在外界输入和对外输出的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不存在外界输入和对外输出的系统。实际上绝对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在封闭系统中,输出的部分作为输入返回系统,被称为反馈。2.2生 态 系 统
教学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类型,结构及功能。教学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类型,结构及功能。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综合体。简言之,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
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部分: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非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生物组分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按功能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
1. 非生物组分(环境组分)
(1)太阳辐射。是指来自太阳的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源。
(2)大气。空气是最重要的气体,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与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密切,氮气与生物固氮有关。
(3)水。环境中的水可能以湖泊、溪流、海洋、地下水和降水等显而易见的形式存在。
(4)土壤。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特殊环境组分,不仅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储藏库,同时也是支持陆生植物最重要的基质和众多微生物、动物的栖息地。
(5)有机物质。主要是来源于生物残体、排泄物及植物根系分泌物,它们是连接生物与非生物部分的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腐殖质等 2.生物组分
(1)生产者。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和一些化能合成细菌等。
(2)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食物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3)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们之间通过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复杂关系和执行一定功能的系统 三 生态系统的类型
1.以环境的性质划分(1)陆地生态系统。(2)淡水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
2.以受人类干预程度划分(1)自然生态系统、(2)半自然生态系统(3)人工生态系统。四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不可分割的。(2)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传递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调节作用,能量和信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态,推动或调节物质运动,三者不可分割,成为生态系统的核心。2.3农业生态系统
自学目标: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自学重点: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课时数:4课时 自学内容: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1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
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循环的类型,物质循环的特点 教学重点:物质循环的类型,物质循环的特点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物质循环的类型 1.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1)地质大循环(2)生物小循环。
2.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1)气相型循环(2)沉积型循环。二 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1.库与流
(1)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储存的场所称为库。(2)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动状态称为流。2.生物量与现存量 3.周转率与周转期 4.循环效率
三物质循环的特点
1.物质不灭,循环往复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3.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
4.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5.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
6.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3.2 几种重要的物质循环
教学目标:了解几种重要的物质循环 教学重点:了解几种重要的物质循环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碳循环 1. 碳循环的途径碳循环的途径有三条。
途径之一是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途径之二是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途径之三是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2.碳循环的现状
3.与碳循环有关的环境问题 二水循环 1.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以液态(咸水或淡水)、固态(冰)和气态形式分布于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几个贮藏库中。2.全球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并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海洋、大气和陆地的水。在太阳能、气象因素、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不断进行大规模的交换,使自然界的水形成了一个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动态系统,这种动态变化过程就称为水分循环。三氮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 2.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 四磷循环
3.3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
自学目标:了解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 自学重点: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 课时数:4课时 自学内容:
一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 二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
三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途径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4.1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了解生物的生态效应,掌握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 生物圈
地球表面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土壤圈,三圈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称为生物圈。二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环境就是生物周围的一切。生态学中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前者是指土壤、温度、水、光、空气、火等生态因子;后者主要指人工影响环境和人工建造环境。
三 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基本规律 1.最小因子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也称李比希定律,是由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即每种植物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如果环境中缺乏其中一种,植物就会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如果这种营养物质处于少量状态,植物的生长量就最小。后来人们把这种观点称为“李比希的最小因子定律”
2.耐受性定律
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认为:一种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种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该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存在,甚至灭绝。
四生物的生态适应性
生物的生态适应性是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特定性状的一种表现。生物对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最终表现出趋同和趋异的生态适应。1.生态型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或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生态型是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1)气候生态型(2)土壤生态型(3)生物生态型 2. 生活型 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五生物的生态效应
生物既接受着环境的各种影响,同时也对其生存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称之为生态效应。1.森林的生态效应
森林是生物圈内数量最大的初级生产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强大的生态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也具有久远、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2.水水域生物的生态效应
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其中浮游植物能吸收水中的各种矿质养分,保持水体一定的洁净程度,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对水质理化特性变化起主导作用,同时形成水域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3. 草原、草山生物的生态效应
草原、草山上的主要生物是各种天然牧草和人工牧草,以及放牧的草食牲畜。此外,还有多种野生动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4. 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
(1)肥力的影响(2)对水土保持的影响(3)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4)对净化环境的作用
4.2生物种群生态
教学目标:了解种群的概念,掌握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与增长规律,掌握种群数量波动与调节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与增长规律,掌握种群数量波动与调节方式。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 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基本组成单元
1.种群的空间特性(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
2. 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大小和密度(2)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3)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3. 种群的遗传特征 4. 邻接效应
二 种群的增长规律
种群增长一般有三种类型:种群级数增长、种群指数型增长和种群阻滞增长。三种群的数量波动及其调节
1.种群的数量波动(1)非周期性波动(2)周期性波动(3)种群爆发或大发生(4)种群平衡(5)种群的衰退与灭绝(6)生态入侵 2种群的调节(1)密度调节① 种间调节② 食物调节
(2)非密度调节① 行为调节② 生理调节③ 遗传调节教学目标 4.3生物群落生态 自学
自学目标:了解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结构,生物群落的演替 自学重点: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课时数:2课时 自学内容:
一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群落的结构 三生物群落的演替 4.4生物多样性 自学
自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与价值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自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课时数:2课时 自学内容:
一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与价值 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
5.1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
教学目标;了解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生态学原理,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人工调控机制
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生态系统人工调控机制 课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一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生态学原理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工程,它不仅受生物学规律和环境科学规律的支配,还受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规律的制约。
1.系统整体效应原理
2.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平衡原理 3.生态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4.限制因素原理
农业生态系统自然调控机制 1.反馈机制
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多种正负反馈机制,能在不同的层次结构上行使功能控制。2.多元重复补偿
多元重复补偿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有一个以上的组分具有完全相同或相近的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人工调控机制
人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调控的基础上,受人工的调节与控制。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途径可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1.直接调控
(1)生境调控。生境调控就是利用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农业生物的生态环境,达到调控目的。
(2)输入输出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入包括肥料、饲料、农药、种子、机械、燃料、电力等农业生产资料;输出包括各种农业产品。输入调控包括输入的辅助能和物质的种类、数量和投能结构的比例。
(3)农业生物调控。农业生物调控是在个体、种群和群落各水平上通过对生物种群遗传特性、栽培技术和饲养方法的改良,增强生物种群对环境资源的转化效率,达到调控目的。
(4)系统结构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调控是利用综合技术与管理措施,协调农业内部各产业生产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农、林、牧、渔比例和配置,用不同种群合理组装,建成新的复合群体,使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结构与机能更加协调,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更趋合理。2.间接调控 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间接调控,是指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因素,包括财贸金融、工交通讯、科学文化、政法管理等,通过经营者对生态系统产生调节作用的有关社会机制。具体包括:
(1)财贸金融系统的间接调控。财贸金融系统通过影响经营者资金来源、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向,实施间接调控。
(2)工交通讯系统的间接调控。工交通讯系统通过影响经营者的农业生产资料和信息,实行间接调控。
(3)科技文教系统的间接调控。科技文教系统通过影响经营者的素质及其使用的农业技术,实施间接调控。(4)政法管理系统的间接调控。政法管理系统通过影响经营者的积极性和行为规范,实施间接调控。5.2生态平衡
自学目标: 生态平衡的定义,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 自学重点: 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 课时数:4课时 自学内容:
一生态平衡的定义 二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 三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 四生态平衡失调
五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第六章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6.1农业 资 源
教学目标:掌握农业资源的类型,特点、现状 教学重点:掌握农业资源的特点、现状 课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一农业资源的类型
农业资源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依据资源的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可进一步区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两类。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下,能够产生生态效益或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自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社会资源是指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有助于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人工资源。可更新资源是指自我更新周期短,可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利用的一类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是指不能连续不断地或周期性地被产生、补充或更新,或者其更新周期相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来说太长的一类资源。二 农业资源的特性
1.农业资源的整体性 2.农业资源的区域性 3.农业资源的多用性 4.农业资源的有限性 5.农业资源的可变性 6.农业资源潜力的无限性 三 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2.气候资源(1)光资源(2)热量资源(3)降水资源 3.水资源
4.生物资源(1)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品种资源丰富。(2)森林资源。(3)草场资源。(4)水产资源。5.矿产资源
6.我国农业的主要社会资源状况
(1)人口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剩余状况严重,文(2)农业市场化较差或农业市场发展不健全。(3)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4)农业现代装备水平中等。(5)农用能源供应不足。
自学6.2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自学目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原则,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学重点: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原则,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课时数:4课时 自学内容:
一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1.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相结合。2.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相结合 3.资源利用与资源节约相结合 4.综合开发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二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2.因地制宜利用土地
3.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
4.加强土地综合利用和立体开发 三 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草场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渔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4.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加强水利基本建设 2.节约用水
3.水资源的区域调节 4.加强废水利用 5.适度开采地下水 6.综合利用水资源
化素质低。6.3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七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7.1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 7.2大气污染的危害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教学重点: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 课时数:3课时
大气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环境条件,大气质量的优劣,对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 大气污染源与污染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有害水平,以致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 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1. 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物来源于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
(1)燃料燃烧。(2)工业污染源。(3)交通污染源。(4)农业活动排放。
2.主要大气污染物
(1)颗粒物质(2)硫化物(3)碳氧化物(4)氮氧化物(5)碳氢化合物(6)氟化物(7)光化学烟雾 二 大气污染的危害
1.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大气污染对农业的危害 3.酸雨及其危害
(1)酸雨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2)酸雨对森林有严重危害。(3)酸雨使土壤酸化。(4)其他危害。
4.大气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除能直接危及人体健康,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食品和植物外,还对气候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1)温室效应。(2)阳伞效应。(3)臭氧层破坏。
7.3大气污染的防治 自学 自学目标: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 自学重点: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 课时数:3课时
自学内容: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
第八章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8.1水污染源与污染物 8.2水体污染的危害 教学目标:了解水体污染的现状 教学重点:了解水体污染的现状 课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 水体污染是指由污染源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理化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或破坏了水体的使用价值,使水体丧失原有功能的现象。
水体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方面。
自然污染是指由于雨水对各种矿石的溶解作用所产生的含天然有害离子的水、山洪暴发、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水污染;人为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向水体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通常所说的水体污染主要是指人为污染。
一 水污染源与污染物 1.水污染源
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中含有各种污染物,引起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物按其特性可分为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三大类
(1)工业污水。工业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
(2)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厨房、洗涤室、浴室等排放的污水和厕所排出的含粪便的污水等。(3)农业退水。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并且是非重复用水。
2.水体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性质及其所产生的污染效应,水体污染物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耗氧有机物。(2)难降解有机物。(3)植物营养物。
(4)重金属离子。主要是指汞、镉、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
(5)石油类污染物。
(6)酸碱类污染物。污染水体的酸主要来自矿山的排水及许多工业污水。
(7)热污染。热电厂和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二 水体污染的危害
水体被污染后,水的质量恶化,不仅降低甚至丧失使用功能,加剧水资源紧缺,1.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2)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3)产生致癌作用。
2.水体污染对农业的危害
这里重点介绍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1)有机污染物。(2)重金属。
(3)石油类污染物。3.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8.3水体污染的防治 自学
自学目标:了解水体污染的防治策略 自学重点:水体污染的防治策略 课时数:3课时
第九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9.1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9.2土壤污染的危害
教学目标:了解土壤污染的现状 教学重点:了解土壤污染的现状 课时数:3课时
一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 1.土壤污染源
(1)工业和城市的污水及固体废弃物。(2)农药和化肥。(3)牲畜排泄物。(4)大气沉降物。2.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是指进入土壤中并影响土壤正常作用的物质,即会改变土壤的成分、降低农作物的数量或质量、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那些物质。按污染物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有机污染物。(2)重金属污染物。(3)化学肥料。二 土壤污染的危害 1.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2.无机污染物的危害
(1)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是土壤环境中一类具有潜在危害的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积累初期不易发现,而一旦毒害作用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就难以消除。
(2)营养物质污染的危害。农田大量施用的化肥不可能被植物全部吸收利用,未被利用的化肥则会随土壤中水的运动而向下渗透,造成对环境以至对地下水的污染。
(3)无机盐类化合物的危害。硫酸盐过多,会引起土壤板结,改变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3.固体废弃物和垃圾污染的危害 4.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危害 9.3土壤污染的防治 自学
自学目标:了解土壤污染的防治策略 自学重点:土壤污染的防治策略 课时数:3课时
自学内容:土壤污染的防治策略 第十章农业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农药污染及其防治 第二节化肥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农药污染化肥污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农药污染化肥污染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农药污染化肥污染防治方法 课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农药污染的危害(1)作物药害。
急性药害是在 10 天之内所表现的症状,多呈斑点、失绿、落花落果等;慢性药害往往在施药数十年后才能觉察,出现黄化、畸形、不孕、小果、劣果等。轻度药害损失较小;中度药害阻碍作物正常生长,如管理得当可减少损失;重度药害可造成作物枯死绝收。(2)农药的污染和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受农药污染后在动植物体内残存的微量农药化合物或农药助剂,通常以占作物体重的百万分比浓度表示。水果蔬菜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可直接危及人畜安全。农药对粮食和饲料的污染通过食物链引起畜产品污染。
二 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1)加强农药管理。(2)适时适量用药。(3)采取避毒措施。
(4)使用高效、低毒、易分解和少污染农药。(5)改进使用方法。(6)进行综合防治。
(7)通过农产品加工排除或减少农药残留。三.化肥污染的危害
化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很大,但要施用得当,即要合理地控制施用量,注意施用方式与时间,否则不仅对农业生产不利,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氮肥的大量使用,会引起土壤、农作物和饲料中的硝酸盐的累积。
磷肥中常伴有许多放射性物质和稀土元素(如铀等),经常施用磷肥的土壤就会使这些放射性元素不断积累,它们会通过磷肥→土壤→农作物→动物,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此外,磷肥中含镉1~100 mg/kg、合铅 5~10 mg/kg,大量施用磷肥后会增加镉对农业的危害。磷肥中还含有比较多的氟,磷肥施用过多也会使土壤和农作物受到氟污染,使粮食、蔬菜和瓜果中氟的残留量增加。
大量施用化肥还会使过多的营养元素随农田排出的雨水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鱼类的生存和水体的自净。
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土壤胶体中和土壤微团上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铵离子量增加,并置换Ca2+和 Mg2+等,使土壤胶体分散,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板结,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4.化肥污染的防治措施
(1)合理、适时施用化肥。料利用率的技术措施。(2)因地制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3)开发化肥新品种,使用硝化抑制剂。(4)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5)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6)加强管理,提高化肥质量。自学
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第四节白色污染及其防治
第五节农业小型企业污染及其防治
自学目标:了解固体废弃物污染白色污染农业小型企业污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固体废弃物污染 白色污染农业小型企业污染防治方法
自学重点:了解固体废弃物污染 白色污染农业小型企业污染防治方法 课时数:3课时
自学内容:
一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二 白色污染及其防治
三 农业小型企业污染及其防治
第四篇:浅谈河口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成立了由区长任主任、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任务副主任,环保、发改、经贸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了《河口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环保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紧紧锁定“产业兴
区、工业强区、生态立区”的战略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该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7年河口区cod排放量为1495.09吨,与2006年相比削减了1010.6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91.67吨,与2006年相比削减了399.9吨。实施了“三网”绿化工程,林木覆盖率达到14.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5%。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绿色产业比重。绿色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更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为此,河口区结合当地实际,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壮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一是提升农产品质量。首先从生产工艺上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改变传统的大量播撒氮肥的习惯,提倡施用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小剂量复合肥;其次从生产组织上按标准化、无公害化培育更多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集约化生产。在技术指导下基地进行统一的播种施肥、除虫管理,保证农副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在最佳生态环境下进行。建设了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冬枣等多种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再次是坚持农业开发与科技工程相结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搞好良种繁育基础建设,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创汇农业。通过优良品种的大力推广,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二是按生态养殖要求调整水产品结构。兴建大面积的生态水产品养殖基地,按生态要求投放生态饲料,确保水产品无污染收入高。建设了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梭子蟹等多种产品被认证为无公害水产品。三是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适应现代社会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突出湿地生态、绿色生态主题,实现致富农民、保护环境双赢。先后开发了新户乡百枣生态观光园、芦苇湿地、万亩槐花林等旅游景点。
(二)加强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土地盐碱、植被少是河口自然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是改善这一状况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河口区委、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力推进林业建设。一是大力实施“三网”绿化工程。通过“上林下渔、路域林、水系林”模式,采取“先造地,后造林”、“先改碱,后植树”的工程造林方法,改善生态环境。“上林下渔”模式:主要是挖池筑台田,在台田上种植树木,在池塘里发展水产养殖。目前,按照这种模式,已建成城北生态防护林,构筑台面8000亩,开挖池塘7000亩,栽植速生杨、白蜡等60余万株,林地面积达到4000亩,形成了一道长12公里,宽1.25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路域林模式”:主要是挖沟筑台田,在骨干道路两侧实施工程造林,依据公路现状,借助工程措施,使路、沟、林协调统一。在林带外侧挖淋碱沟,沟沟相连,利于排水,林带四周打好土坝,蓄水压碱。利用这种方式,实施了以辛河路、滨孤路、神州路、义新路为主的等干线公路绿化。“水系林模式”:主要是挖河筑台田,在骨干河道综合治理的同时,考虑沿岸绿化工作,整理好林带,积极推进水系绿化。先后完成了王庄二干一分干、沾利河、东水源和挑河等绿化工程,两岸建起了宽30-100米,总长度达120公里的绿色长廊,绿化面积达9300亩,形成了河通、岸绿、水清的生态景观带。二是大力开展村庄绿化。依据村庄实际,按照适地适树,乔灌结合的原则,启动了村镇园林式绿化工程。近年来,共投资万元,对160多个村庄进行了绿化,栽植各类树木87.3万株。三是围绕产业兴村,突出抓好以冬枣为主的经济林生产。我区部分区域处于黄河故道内,土体厚,矿物营养成份含量高,非常适宜冬枣树生长。为此,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做出了大力发展枣树生产的决定。出台了《关于冬枣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制定了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冬枣产业的发展。目前,建成冬枣园12万亩,建成30个冬枣专业村,1.2万户农户从事冬枣种植,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300元,成为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三)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农村“一池三改”新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近年来,共投
资500余万元,建设了2000余个户用沼气池。二是大力实施生态创建工程。近年来,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向农村倾斜,为进一步科学规划村庄布局,委托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河口区村庄布局规划》。目前,我区已有67个村创建成为“市级生态文明村”,2个镇成为“国家级环境优美镇”,2个乡镇成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三是加强畜禽养殖污
染控制。设立畜禽禁养区,让污染物远离人群。并大力推广“畜-沼-果”、“草-畜-沼”、“畜-沼-鱼”、“畜-沼-特”等生态可循环发展模式,促进以农养畜、以畜促农、农牧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强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确保养殖场粪污的零排放。四是加大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规划建设了仙河镇、孤岛镇2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860万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50吨的孤岛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五是强化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近年来,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取缔土(小)企业12家。同时,严格环境准入制,严格执行“四个不批、六个必须、八个严禁”的规定,杜绝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上马。2006年来拒批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项目10个,总投资达4个亿。
(四)加大投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河口区坚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维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做为全区的大事来抓。组织水利、环保等有关部门、单位编制了《河口区城乡饮水安全保障规划》、《河口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并投资3974.8万元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村庄覆盖率达到了100%,实现了全区农村集中供水村村通。工程的成功实施,彻底解决了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同时标志着我区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农村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离,以及生活用水的专线封闭输送,结束了农村群众吃坑塘水、水库水的历史。
(五)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促进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近年来,先后投资8000余万元实施了沾利河、神仙沟、挑河、草桥沟等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对河道进行了疏浚,在河道两岸实施了高标准、大面积、大宽度的绿化工程,生态林绿化面积达到1.4万余亩。在水系上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畅流”的新型水域景观,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促进了人水和谐。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质量脆弱,预防灾害能力不强。黄河三角洲因黄河淤积而成,陆地和草甸植被形成时间短,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位高而易被海水渗透,国土整治历史欠帐多,海岸防护体系不健全,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生态环境较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很弱,难以承受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破坏。
(二)工业、农业污染,使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工业“三废”造成的土壤污染有蔓延趋势。有相当部分的土壤受到废水、固体废物等不同程度的污染。再者,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激素、抗生素、农药等,不仅污染农产品,还导致耕地污染。地膜等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耕地环境质量。按目前的技术能力,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危害将长期持续。
(三)农村及城镇生活污染日益突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乡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内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除城区、仙河、孤岛外,其余乡镇还没有规范的垃圾处置场。在广大农村更没有任何环境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染源直接排放,农村的生活垃圾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不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
(四)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养殖业发展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加剧。畜禽养殖企业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大量污水外排,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之一,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今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培育生态文化。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观念的问题、环境意识的问题。围绕“生态立区”发展战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绿色意识,树立环境就是“资源、资本、资产”的观念,使生态理念和生态经济相辅相成。进一步创新理念。摒弃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立的旧观念,树立抓生态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新理念。积极组织开展“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等一系列生态创建工作。通过群众广泛参与,提高乡镇、村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培育生态文化。
(二)做好生态规划。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前提,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社会发展规划。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适当超前的原则,有的暂时建设不了的,也要规划超前,不能建设什么,规划什么,我们要汲取城市建设中的教训,一条街道,翻来覆去的开挖,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二是综合全面的原则,既要考虑生产,又要考虑环保,不能重蹈破坏环境的覆辙。三是因地制宜原则,在规划时要考虑我市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各个乡镇的实际情况。
(三)明确责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一是建立和完善政府和部门环境保护责任制,要求各乡镇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纳入政府的有关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进一步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制,通过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推行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因地制宜建设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基本农田,使全区农村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彻底扭转有些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明确资源开发单位的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治理制度。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要积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破除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各种陋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四)增加投入,建立农村生态保护资金渠道。把农村污染控制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费纳入财政预算,广集社会资金,建立固定的环境保护资金渠道,解决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问题。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保护资金,对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必须坚持由开发单位或个人投资重建和恢复。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探索建立以资源开发补偿、流域补偿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五)切实抓好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监督管理。一是提高工业集中区的准入门槛,严把环保审批关,坚决不搞“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末端环保。二是依法加强监管,解决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事件。三是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到位,使区内污水符合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要求。
(六)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体现特色、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以“四清四改”为主要内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路、改水、改灶、改厕。”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农民住宅等方面的规划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标准化生产,合理使用农用化学物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优势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广标准化生产、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肥料和植物生产剂,引导生产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推广农业病虫害、鼠害、草害等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降低污染源,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管理,为农产品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八)加强“三网”绿化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改善新突破。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努力打造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系统网络,实现农田林网化、路域林荫化、村庄环翠化、水系风景化,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九)开展全民教育,增强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保护宣传,增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公德。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搞好生态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农民群众参与,揭露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完善举报奖励等制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第五篇: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由于农村燃料结构不合理,畜禽养殖业不健康发展,种植业不合理发展等一系列不合理因素致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加剧,与此同时,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等因素阻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制定规划,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治理面源污染;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技术等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
关键词:农村 生态环境 污染 治理保护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断加剧,农村人居住环境遭到破坏,这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阻碍,其生态环境破坏情况令人忧心。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现阶段生态环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各大城市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活动,但近年来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却无人重视,如果不管理将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一.我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农村燃料结构不合理产生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市农村能源的利用主要还是薪柴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不高,这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仅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使农作物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环境问题。近几年,我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污染治理的速度却相对滞后。农村各种养殖场的沼气池等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甚至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也随意排放,致使养殖场附近地下水中的氨、氮、硝酸盐超标,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3、农村种植业不合理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由于塑料棚膜使用量增多,随意丢弃的农膜及各种塑料废弃物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渗出有毒物质,严重改变了土壤物理性质,阻碍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及农作物危害很大。另外,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使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逐步下降,土壤质量日趋退化。特别是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流失率高,由此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4、工业排放物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为适应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各种工业企业向城市周边村镇发展;并且随着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民营工业企业和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厂也大量涌现,造成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垃圾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剧,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质量不可忽视的原因。特别是分布在我市乡镇的一些小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隐蔽,污染难以监管和治理,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二.阻碍农村生态保护的因素
1、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重视农业生产,忽视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现象在农村仍然存在。另外,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不够科学,存在只重视经济效益、产品产量、个人现代消费需求,而对环境效益、生物资源利用、公共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意识淡薄。
2、农村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转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此项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农村环境建设历史欠账很多,要搞生活污水、垃圾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则更显捉襟见肘。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农村环境是一个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的综合体,环境没有地域、行业界限。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投入效益受到影响。一些基层政权组织缺少规范的、长期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自上而下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4、环境规划的制定和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部署,大部分乡镇没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出现了“重项目、轻环保”、“重发展、轻生态”的局面。另外,农村环境执法在我市仍然是一个盲点。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
5、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1、制定规划,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应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经济社会、人文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目的、落实责任,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稳步、快速发展。
2、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从治理城乡家居环境“脏、乱、差”入手,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观念,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依靠典型带动,促进生活垃圾的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走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治理面源污染。加大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生活污染。秸秆焚烧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等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搞好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工程,合理、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引导增施有机肥,从源头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士壤板结,提升土地肥力。
4、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根据农村区域特点,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施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技术,摘好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节约农村水资源,确保饮用水安全。要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发展集中供水。要统筹兼顾水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大力倡导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积极实行循环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积极推行水稻节水灌溉技术,采取疏挖沟渠等有效
措施,节约使用水资源。
6、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技术等保障体系。?运用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工作,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企业和农户积极运用。
7、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宗旨意识和生态意识,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1)、充分立法,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农村环保法制建设的现状,需要构筑一个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体系,把农村环保这一块从整个环保法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体系。
(2)、严格执法,在做到农村环保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还要健全执法管理体制,强化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每个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的执法任务、权限、标准、程序及违法执法、不作为应承担的责任。
(3)、完善行政处罚报告和备案制度,制定和完善工作程序和廉政规范。强化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管理,同时加大处罚力度。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当然处罚要以环境法律的规定标准为尺度,处罚时能尽量考虑规定标准的上限,使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同时环境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大量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
(4)、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为使环境执法监督规范化、制度化,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环境执法监督效能。农村环保执法监督机制应由二个监督层面组成:一是上下级政府监督,即上级政府把下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政绩量化考核一项依据;二是环保机关形成上下级的垂直监督。国家环保部要从法律和行政上对各级环保部门加大稽查力度。对个别环保机构执法不力或不作为进行严格查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及行政责任,这两种监督制度的实施既能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的发生,又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保证农村环保法制建设顺利进行。
由于农村燃料结构不合理,畜禽养殖业不健康发展,种植业不合理发展等一系列不合理因素致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加剧,与此同时,农村整体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等因素阻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制定规划,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生活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治理面源污染;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技术等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书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作者:席北斗等著出版社:新时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2书名:《农村生态环境》作者:《农村生态环境》编辑委员会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85
3书名:《 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作者: 唐春福主编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10
4书名:《 农村生态系统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作者: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87.7
5书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作者:袁永新主编出版社:济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46书名:《无公害农产品适用农药安全使用问答 》 作者: 温铁军, 张林秀主编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