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玉城街道“非常6+1”模式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玉城街道“非常6+1”模式开展和谐寺观教堂
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推动爱国宗教界人士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增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提高宗教团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经研究,玉城街道决定以“非常6+1”模式探索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为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年初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健全体制机制,改善工作方式,创新工作举措,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
二、创建要求
以“和谐寺观庙宇”创建为切入点,以众善寺、龙潭寺、清福庵、三合潭教堂等几个基础较好的寺观庙宇为试点,打造“非常6+1”宗教场所管理模式,6即打造“六型”宗教场所,即“学习进步型”、“管理规范型”、“文化特色型”、“平安稳定型“、“民主和谐型”、“服务奉献型”,1即制订一套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即按照“五簿、三册、一账”的具体要求加强场所规范化管理,大力推动宗教活动场所自主的规范化管理,并在活动中注重培养树立典型,以便做到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三、具体目标:
1、争创“学习进步型”宗教活动场所。要求各试点宗教活动场所建立管委会成员、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学习制度,要求他们全面学习和理解党的宗教政策,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
2、争创“管理规范型”宗教活动场所。通过制定完善场所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具体落实责任人,促进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工作。
3、争创“文化特色型”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倡导各试点宗教场所正确运用各自宗教的教义教理,规范教职人员、教徒的思想、行为,引导信徒走出封建迷信的教义误区,牢固树立爱国爱家思想,大力宣传宗教慈善文化、信仰文化,增强凝聚力,自觉抵御邪恶势力的渗透。
4、争创“平安稳定型”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了各场所治安、消防、卫生防疫等安全管理制度,坚持经常性开展安全制度的落实检查,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无事故。
5、争创“民主和谐型”宗教活动场所。一方面坚持场所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广泛推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实现重大事项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宗教弃恶扬善、慈悲包容、共致和谐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6、争创“服务奉献型”宗教活动场所。要求宗教界积极开展乐善济人、奉献社会的公益活动,发挥宗教在净化人心方面的有益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赈灾义助、募捐善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积极走与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7、严格按照“五簿、三册、一账”的具体要求加强场所规范化管理,“五簿”即管理组织会议记录簿、学习教育记录簿、活动场所大事记录簿、奉献情况登记簿、信徒好人好事记录簿,“三册”即场所领导小组花名册、场所教职人员花名册、日常参与管理人员花名册,“一账”即财务收支明细账。通过这些措施 2 的实行力求使各宗教活动场所较好地达到了底数清楚、制度公开、财务透明、管理规范的要求。
三、实施步骤
此次创建活动时间从2011年4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结束,分组织准备、部署动员阶段、对照检查、查摆问题阶段、整改提高、规范管理阶段、总结验收、评比表彰阶段四个步骤进行。
(一)组织准备、部署动员阶段(4月1日---5月15日)召集试点场所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创建活动的方法步骤,使教职人员深刻认识开展本次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激励宗教教职人员积极支持该项活动。深入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宗教场所的详细情况,印发创建工作资料,同时搞好宣传发动工作,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二)对照检查、查摆问题阶段(5月16日---9月31日)
以“认清形势,增强意识,落实责任,找准问题”为重点,积极引导教职人员端正态度,摆正位臵,罗列出日常宗教场所普通存在的问题或隐患,深入查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联系创建目标和场所实际,全方位自我剖析、自找差距。进一步对各宗教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直击薄弱环节,找准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为一步规范管理打好基础。
(三)整改提高、规范管理阶段(10月1日---11月31日)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查出的问题认真梳理,逐项分类,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夯实整改责任,扎实整改提高,妥善解决检查出来的问题不足,务求实效。
(四)总结验收、评比表彰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各试点宗教场所首先要开展自查工作,认真总结活动成效,积极探索加强广大教职人员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长
效机制。同时,根据各宗教场所的检查验收结果,对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工作部门、宗教工作干部给予表彰。
四、总体要求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宗教活动场所的状况集中反映了该宗教的面貌,关系到该宗教的形象和健康发展。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工作的切入点,也是关键环节和主要抓手。“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展开,因此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同时,为了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各试点场所要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次创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深入发动,营造氛围。要广泛动员,使各宗教场所及广大宗教教职人员都能参加创建活动,保证活动的覆盖面。利用新闻媒体或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报道,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宗教界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加强自身建设,爱国爱教、建设家乡、服务社会。
3、树立典型,务求实效。各宗教活动场所是创建的主体,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挑选,真正把最生动、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典型树立起来。并通过宣传报道、现场观摩、经验报告会等形式,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公开、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扩大和强化创建活动影响力,努力在宗教界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高平市扎实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
高平市扎实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
以“教风年”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高平市民宗局采取四项措施,扎实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
一、强化领导,夯实创建基础。一是建立了市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领导组,组织指导开展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高平市民宗局局长担任组长,各宗教场所所属乡镇街道办分管领导和活动场所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形成创建活动工作网络。二是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将宗教工作目标任务逐一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各宗教团体,与各宗教团体及活动场所签订了《高平市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目标责任书》。
二、强化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6月份开展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学习月”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良好氛围。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并下发了《开展以“教风年”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的具体要求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场所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充分查摆涉及与教风有关的“信仰不纯”、“举止不矩”、“言语不讳”、“同修不睦”以及“财务不清”、“规制不遵”等“10个方面的问题。二是编印《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读本》,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民族宗教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大局意识和法制观念。三是要求各宗教活动场所悬挂1--2条宣传标语,以营造一个和谐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制度建设,推动规范化管理。按照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制度建设、环境治理、道风培育引向深入。一是落实组织领导责任制,确立各宗教团体和宗教场所负责人为创建活动第一责任人,成立领导组,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清晰、工作扎实。二是推动宗教活动场所各项制度的规范落实,组织宗教团体、宗教场所负责人学习《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进行财会业务培训,提高技能,规范管理。三是加强对新批的7处活动场所的民主管理、财务、安全等各项工作落实进行指导检查,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制度建设。
四、强化督导检查,提升创建水平。一是督促宗教活动场所加强自查自纠。多次深入各场所听取场所负责人对“教风年”创建活动工作的认识、存在问题、查纠情况的汇报,要求各宗教场所要从安全、治安、消防、建筑、卫生、文物保护、宗教活动等各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对查出的问题要逐一进行改进和纠正。二是加强检查督导考评制度的落实。按照创建方案的要求,对各宗教场所的创建情况每季度检查一次,每半年小结一次,年终要按照方案规定的验收标准进行认真的考评验收。
第三篇:关于在全镇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在全镇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
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宗教团体、各宗教活动场所: 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家宗教局《关于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意见》、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和郑州市委统战部、郑州市宗教局、新郑市宗教局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镇展开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现就创建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式,创新工作举措,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着力理顺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谐,切实把创建活动与不断发展进步的形势相结合,与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水平相结合,与增强宗教教职人员综合素质相结合。
创建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力争3年左右时间,是全镇95%的宗教活动场所达到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做到动态创建、不断创建、不断提高。通过创建活动,使宗教界自身素质更加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宗教关系更加和谐,宗教
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更加自觉。
二、创建标准
创建活动的范围是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设立和登记的寺观、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场所,即依法登记的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创建活动的基本标准:一是爱国爱教;二是知法守法;三是团结稳定;四是活动有序;五是教风端正;六是管理规范;七是安全整洁;八是服务社会。
(一)佛教
1.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积极引导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弘扬佛教优良传统,践行“人间佛教’思想,重视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阐释,引导佛教积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2.知法守法。建立学习制度,组织僧众和信教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引发僧众和信教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团结稳定。管理组织内部团结融洽,僧团和合无诤,与信教群众关系和睦。积极弘扬佛教和平、和谐、圆融的精神,增进人及关系和顺,促进社会和谐。
4.活动规范。佛事活动文明健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佛教教义教规,能够满足信教群众的基本宗教需求。
5.教风端正。僧众恪守戒律戒规,风纪严整,仪表端庄,品德良好,注重宗教修持和僧才培养,坚持早晚功课、经教学习,持守职份。
6.管理有序。寺院文明敬香,整洁卫生,清净庄严,有良好的
佛教文化氛围。寺院建筑设施完整,文物保护、治安、消防和卫生防疫等措施到位。
7.整洁安全。寺院文明敬香,整洁卫生,清净庄严,有良好的佛教文化氛围。寺院建筑设施安全,文物保护、治安、消防和卫生防疫等措施到位。
8.服务社会。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
(二)道教
1.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积极引导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弘扬道教优良传统,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积极引导道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知法守法。建立学习制度,组织道众和信教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引发道众和信教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团结稳定。宫观管理组织内部团结和谐,道众之间互敬互让、互帮互学、团结友爱,与信教群众关系和睦。积极弘扬道教和平、慈爱、宽容的精神,增进人际关系和顺,促进社会和谐。
4.活动规范。秉承道教教义教规,如法如仪地开展道教活动,活动内容健康文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能够满足信教群众的基本宗教需求。
5.教风端正。道众恪守清规戒律,风纪严整,仪表端庄,品德良好,持手职份,注重宗教修持,坚持早晚功课,积极学经讲经。
6.管理有序。宫观管理组织健全,廉洁公正,实行民主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落实措施得力,遵守国家财务和会计制度,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7.整洁安全。宫观文明敬香,整洁卫生,清净庄严,有良好的道教文化氛围。道观建筑设施安全,文物保护,治安、消防和卫生防疫等措施到位。
8.服务社会。弘扬道教济世利人、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精神,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三)伊斯兰教
1.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渗透活动。热爱伊斯兰事业,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阐释,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知法守法。建立学习制度,组织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团结稳定。寺管会内部团结融洽,教育、引导寺坊穆斯林家庭和顺、邻里和睦。清真寺与社会各方关系和谐,促进穆斯林与信仰不同教派、不同宗教群众以及不信教群众互相尊重。制止利用清真寺进行极端主义宣传及其他违法活动。杜绝外来人员擅自进寺讲经和组织活动,不制造、不参与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
4.活动规范。教务活动正常有序、文明健康。结合时代要求讲新卧尔兹。大型宗教活动、宗教教育活动及清真寺修建事宜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兴办自养事业,减轻群众负担,不搞摊派。
5.教风端正。主持教务的阿訇、伊玛目有较高的宗教学识、文化水平,宗教操守、品德修养好,能结合社会发展进步宣讲教义
教规,弘扬伊斯兰教“和平、中道、团结、宽容”的和谐理念。
6.管理有序。按照《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组织。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完善,认真落实。民主管理组织成员作风民主、廉洁公正,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7.整洁安全。清真寺整洁卫生、建筑设施安全,文物保护、治安、消防和卫生防疫等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8.服务社会。弘扬伊斯兰教的仁慈精神和扶危济困传统,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引导信教群众积极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事业。
(四)天主教
1.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积极引导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自选自圣主教和主办教原则,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和三互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对国际和港澳台交往,自觉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2.知法守法。建立学习制度,组织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引导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团结稳定。民主管理组织内部团结融洽,教职人员之间与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之间和睦相处。与不信教群众、信仰其他宗教的群众之间关系和睦。与不信教群众、信仰其他宗教的群众关系和睦。社会关系和谐。
4.活动规范。按照教义教规,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开展牧灵
福传活动。牧灵福传工作正常有序,能够满足信教群众的基本宗教生活需求,引导信教群众增强公民意识。
5.教风端正。教职人员坚持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信仰纯正、信德坚固、品行良好,充分履行牧灵职责,受到信教群众的拥护。
6.管理有序。管理组织健全,管理方式民主,规章制度完备,管理机制有效。积极贯彻落实民主办教三个规章制度,坚持由党区民主管理小组按照集体领导、民主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兴办自养事业,切实做好自养。坚持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7.整洁安全。环境清净,建筑设施安全,文物保护、治安消防和卫生防疫等措施到位。
8.服务社会。关爱社会,服务人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广大天主教徒奉献爱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五)基督教
1.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与时俱进,积极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弘扬基督教爱国爱教、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在互相尊重、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活动,自觉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基督教对我进行的渗透活动。
2.知法守法。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协助政府宣传贯彻并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3.团结稳定。民主管理组织内部团结和睦,教职人员之间与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关系和谐。
4.活动规范。按照教义教规,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开展活动。及时把神学思想建设成果融入到讲道、讲课之中。教务、堂务活动正常有序,文明健康,为信教群众提供良好的牧养。自觉防范和抵制导端侵扰。
5.教风端正。教职人员坚持爱国爱教和“三自”原则,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宗教上有造诣,品行良老,受到信教群众拥护。
6.管理有序。制度完备,规章清晰,内容管理规章有序。建立民主管理组织,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各负责人作风民主、品德良好。遵守国家财务和会计制度,定期公布收支情况。
7.整洁安全。环境整洁安全,建筑设备安全,文物保护、治安、消防和卫生防疫等措施到位。
8.服务社会。作光作盐,关爱社会,服务人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广大信徒奉献爱心,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师俊杰(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副组长:刘
勇(园区副主任)
成员:冯晓龙
李相锋
苗根伟
高东亮
王现周李建民
办公室主任由冯晓龙兼任。
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要结合本教别、本场所实际,成立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领导组织,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传达和学习通知精神,安排部署好此次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
四、方法步骤
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是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的重要载体,是我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宗教工作的重点,是一项从整体上推动活动的有序开展,将活动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综合##实际,整个活动自2009年10月开始至2010年9月结束。在创建活动过程中,条件成熟、达到“和谐寺观教堂”标准的及时验收,做到成熟一批验收一批。创建活动第一力争5处场所达标,发挥其示范作用;第二年15—20处达标;第三年全镇所有宗教活动场所95%以上达到创建标准。
创建活动的实施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各宗教团体和宗教场所要在认真分析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现况的基础上,制定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工作方案。要发挥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的作用,利用讲经布道、机会谈心等形式,做好信教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让更多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了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第二阶段:落实标准,扎实推进
由于创建工作的具体计划,根据各教、各宗教活动场所的实际情况,对照各教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八类标准,高标准、严
要求地实现创建目标。
第三阶段:树立典型,推广经验
创建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典型,通过典型的引导作用,带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全面铺开。要注意不断总结先进经验,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扩大活动效果。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扩大和强化创建活动影响力,努力在宗教界营造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评比表彰
以上三个阶段结束后,各宗教团体、各宗教活动场所要认真对照标准对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普遍自查,写出书面总结上报至镇创建活动领导组。创建活动领导组将对各宗教团体、各宗教活动场所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检查验收,考评成绩将作为年终考评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要适时开展总结表彰活动,对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镇里向市推荐参加市宗教局组织的评比表彰活动。
五、原则要求
1.认真组织。各宗教团体对所属的创建场所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制定工作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在创建活动过程中,宗教场所要发挥主导作用,宗教界人士要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2.加强指导。各宗教团体要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指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总结创建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针
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指导意见,指导和督促各宗教活动场所健全制度,完善班子,强化管理,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3.讲求实效。创建活动要坚持因地制宜,要严格参照各教别创建的八类标准,抓好创建活动的落实,解决场所存在的有关问题,推动场所各项工作,务求取得实质的效果。
##镇人民政府
二00九年九月十二日
第四篇: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工作总结
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宗教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宗教活动场所的规范化管理,维护宗教和睦和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国家宗教局《关于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意见》和省、市宗教局的有关要求,我县结合实际,从加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道风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民主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创建目标。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县各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切实加强对“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有宗教局干部、重点乡镇分管领导、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同时督促各乡镇、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讨论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以“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活动有序、教风端正、管理规范、安全整洁、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目标、方法步骤及具体要求,制定下发了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八项标准,并根据市局的有关要求和工作部署,及时组织召开了有民族宗教干部、重点乡镇分管领导、宗教团体、宗教场所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议,对开展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为推动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活动氛围。舆论宣传是做好创建活动的前提。为此,我局把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层层组织召开动员会、向有关乡镇和宗教活动场所发放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基本标准、《建设“和谐寺观教堂”倡议书》、《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宗教政策100问》、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四个维护等宣传资料、书写宣传专栏、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且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宣传教育,提高了活动的知晓率、覆盖面和参与度,营造了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浓厚氛围。据统计,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全县宗教界共举办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12场次,印发宣传资料500多份,举办学习动员培训会5场次。
三、健全规章制度,提供机制保障。一是大力推广民主管理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财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各项管理制度和会议记录、学习记录、寺务财务公开记录、民主管理组织花名册等各种台帐。二是督促宗教活动场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宗教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三是把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班子民主作风建设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场所民主管理组织,使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在宗教场所内实现了管理民主、决策科学、关系和谐目标。四、突出和谐主题、调排化解矛盾纠纷。把排查化解宗教领域矛盾纠纷,维护宗教和谐稳定作为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重要抓手,及时召开会议,专题安排部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定印发了《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安排意见》、《宗教领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预防和处置民族宗教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同时,组织和引导各宗教活动场所本着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的原则,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了解情况、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措施,妥善解决了聚居区公厕收费、清真寺阿訇子女上学难等问题,把问题解决在了萌芽状态。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月排查、零报告”制度,做到了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各寺观教堂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和法制教育,不断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切实消除了火灾事故的隐患。同时,在大型佛事活动日加强治
安管理,及时协调公安、交通、消防、工商等有关部门维护活动秩序,确保了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保障了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围绕重要时期敏感节点,认真组织,做好了民族宗教领域的维稳工作。通过各项制度和《意见》的深入贯彻落实,及时化解了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效的预防了民族宗教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和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事件及治安、刑事案件,保持了全县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环境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在创建活动中,各寺观教堂都认真对照创建方案中“环境优美”的要求,以“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为目标,切实加强了场所的基础工作和环境建设,大部分活动场所都对院落进行了绿化、硬化和美化,做到了环境优美整洁,面貌焕然一新。如:xx寺积极协调云杉、园柏、等苗木xxx多株、水泥xxx多吨,地砖xxx多块,对院落进行了绿化、硬化;xxxx寺积极筹募资金xxx万多元,对寺院大殿进行了装修,切实改善了寺院的面貌,营造了良好环境氛围,提升了宗教场所的旅游品位。
六、开展慈善活动、服务奉献社会。各宗教活动场所在创建活动中,以“开展慈善救助,服务奉献社会”为遵旨,发扬宗教慈悲奉献、济世利民、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情怀和传统,大力开展了慈善募捐救助活动。如:xxxx寺募集来xx多件价值xxx万元的衣物,在今年春节期间,将首批xxx件、价值xxx万多元的新棉衣送到了两个中心敬老院五保老人手中。5月份,又将剩余的xxx件衣服分别捐助到xxx村的困难群众、残疾、孤寡老人和xxxx小学困难学生的手中。xx寺积极募集xxx多件、价值xx万多元的衣物,将xx多件衣物送到了xxx村xxx多户群众手中,同时在寺院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xxxx元对该村小学xx名困难学生进行了资助,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引导宗教界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救助活动,大力兴办社会慈善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七、落实考核考评制度,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为了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准确、客观地考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工作实效,我局按照省宗教局制定的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考评办法,结合我县宗教工作实际,讨论制定下发了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考评标准,并成立了有宗教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民主管理组织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考核考评领导小组,对各寺观教堂的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考核考评。经考核考评,我县x个被考评的宗教场所中,达到优秀标准的x个,良好标准的x个,合格标准的x个。同时,在考核考评中,通过了解、检查、座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指导,限期进行整改。做到了创建前宣传引导、创建中跟踪服务,创建后动态监管,常抓不懈,常创常新,在工作实践中完善长效机制,不断发现创建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互动机制,努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深厚氛围。
通过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宗教教职人员的思想认识,消除了不和谐因素,激发了争先创优意识,增强了宗教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提升了宗教场所整体管理水平,推进了全县宗教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确保了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我县“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宣传发动工作不够深入,部分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二是创建活动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宗教活动场所对创建活动抓的不实不细;三是创建工作总体水平不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指导督促各宗教活动场所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抓好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全面提升创建水平,努力营造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推动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岳阳县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实施方案
岳阳县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
实 施 方 案
各宗教活动场所:
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宗教界为富民强县作出更大贡献,按照国宗发[2009]20号《关于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意见》和湘宗发[2009]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3月27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在无锡召开了 “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工作会议,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宗教活动场所是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满足宗教生活需要的场所,也是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教职、潜心修持、从事宗教研究、服务信教群众的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的状况突出反映了该宗教的面貌,关系到该宗教的形象和健康发展。依法管理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工作的着力点、切入点,也是关键环节、主要抓手。
深入开展创建活动,有利于切实增强宗教活动场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宗教教职人员队伍自身素质;有利于拓展依法管理体制宗教事务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宗教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水平;有利于化解宗教矛盾,协调宗教关系,维护宗教和睦和社会和谐;有利于进一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改善工作方式、创新工作举措,着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规章制度,着力理顺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睦,切实把创建活动与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形势相结合,与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水平相结合,与增强宗教教职人员综合素质相
结合。
创建活动的目标是:力争在5年内,使全县多数宗教活动场所达到创建标准。明年6月份以前,我县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管理水平高、人员素质好的宗教活动场所作为第一批通过达标考评的“和谐寺观教堂”,并在其中评选几个优秀的推荐给国家和省、市宗教局评比表彰。
三、创建标准
创建活动的范围是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设立和登记的寺院、宫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即依法登记的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基本标准是:
(一)爱国爱教。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弘扬宗教优良传统,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知法守法。组织、教育、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学习、遵守宪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依法依章开展宗教活动,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自觉抵御和反对邪教。
(三)团结稳定。民主管理组织成员团结,宗
教教职人员之间关系和睦,宗教教职人员与信教群众之间关系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与社会有关方面关系融洽。
(四)活动有序。宗教活动文明健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本宗教的教义教规,努力为信教群众提供良好的宗教服务。
(五)教风端正。宗教教职人员模范遵守教义教规,品德良好、仪态端庄,潜心修持、持守职份。
(六)管理规范。管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机制有效,管理措施到位,特别是财务管理规范
(七)安全整洁。建筑设施安全,安保措施到位;院落整洁卫生,与周围环境协调。
(八)服务社会。社会责任意识强,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人群。
四、方法措施
(一)宣传发动。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创建活动,我办按照上级提出的今年是“创建活动宣传发动准备年”,明年是“创建活动达标考评年”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召开动员会、举办培训班、总结推广经验等方式,让更多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二)指导推进。按照创建活动的要求,认真总结开展类似活动的经验,巩固已有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全面推动创建活动。同时,加强日常督促检查,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对照创建标准,认真查找差距,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措施。
(三)达标考评。我办将根据国宗发[2009]20号和省局确定的“和谐寺观教堂”基本标准和分类参考标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具体达标考评办法,统一标准组织实施。
五、创建要求
各宗教活动场所要将创建活动与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紧密结合起来,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把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照创建标准,尽快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2009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