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师生实际并不平等,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征或符号意义。那么,学生们当然会“在乎”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凡是事业有成的人经常会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教师的态度怎样影响学生?
一、教师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进出校门下车推行,随手捡起地上的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人交流温和坦诚而不是动辄发脾气,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品格、修养等
二、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课堂教学严谨、细致,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它当然会影响教育计划的有效性,会影响教育者的正确决策。从而对整体的教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老师的态度会逐渐被当事人觉察。会在教育对象身上产生回应,而回应又会加重负面影响。教师有两种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一是忽视。教师长时间把某些学生放在视线之外,不在意,不关心,不了解。二是轻视。教师一般不会有意为难学生,整他们,但有些教师会对那些与自己闹对立或“屡教不改”、“没有长进”的学生.暗含不屑,认为“不可救药”、“没有希望”,因而把他们“打入另册”,有意地不予理睬。
一般来说,学生会有两种回应:一种是那些迷信教师权威、相信教师言行都有符号意义的学生,他们会在老师放弃自己的同时,自己也放弃了自己,形成所谓的“破罐破摔”,放弃相关学科或全部学科的学习。另一种是年龄较大、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他们会产生对立情绪。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这些学生力求在非主流文化中寻找支持.除了少数人会通过自我奋斗去“证明”自己以外。其他学生常选择同教师“作对”,用所谓的“英雄”行为来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最终形成所谓的“双差生”,形成班级中的另类。在非正式场合,这类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恨”老师的情绪,他们会以“气老师”为荣.会把“就不好好学习”视为对教师的反抗或惩罚。他们的意识有相当的扭曲成分,他们对教师的指责也不尽符合事实,他们的问题会发展到或超出学习困难,但是,他们的问题却是由师生关系不良、由学习困难开始的。
三、教师积极的亲和力对师生间情感的影响
热情回应学生的问好,主动与学生交流,闲谈(关心学生的衣着、身体、家庭事件等),美国一位教育家在对9万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①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②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她不会在他人面前把你像猴子般戏弄。”③耐性——“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④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⑤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⑥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的,没有丝毫偏差。”⑦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⑧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⑨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⑩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11)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12)颇有方法——“忽然,我能顺利念完课本,竟然没有察觉到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显然,学生对好老师与坏老师的评价主要是以教师的态度为参照标准的。教师对学生的不良态度被认为是对学生的“心灵施暴”或“心理虐待”。施暴和虐待有的是有形的,有的则是无形的。有形的是指教师直接用语言、手势、强烈的脸部表情等,来嘲笑、侮辱学生,使之受到伤害。而无形的则更可怕、更隐蔽,国外有心理学家称之为“看不见的灾难”。
作为教师要清醒认识到学生只是暂时的社会角色,其人格.是平等的。他们是受教育者,是发展中的人,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有赖于教师的教育。
1.语言方式。言为心声,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2.动作方式。“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使学生产生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3.眼神方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使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公平是赏罚分明者的美德.--(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给他们以公正的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不能以“权威”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真理、与学生共同进步。这更意味着,教师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还意味着,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家庭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他们有所不同或者是歧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受到无论自己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取得过骄人的成绩,甚至是否遵守学生规则,自己都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地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教师的关心,这时,他们才会不由自主地地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产生由衷的“向师之心”,向教师袒露自己的心声。一个真正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是能尊重和宽容每一个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乖巧地还是顽劣的,他们都能够让自己的师爱阳光均匀地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美国俄亥俄州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生在学校里应当获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学生作为一个个人必须得到教师公平的对待。如果教师没有公平地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学校的代表组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教师受到相应的处罚。事实上,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任何国家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准则。教师应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以个人的好恶选择喜爱某些学生,或厌恶另一些学生,这样不但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有损教师的人格。作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信赖和尊重、同样的鼓励和期望,会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公平地对待学生,更应该倾注在每一个细微的环节之中,比如,课堂请学生回答问题,要做到经常轮换提问对象,尽量让人人参与;找学生谈话,要做到好、中、差面面俱到;编排学生座位,也要公正公平,不能让成绩差的、表现不好的同学坐角落,也不能说成绩好的就特别照顾,绝对不能带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厚此薄彼。尊敬的教师,请把你的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做到公平公正吧!这种大放异彩的人格魅力,会让你的学生更加尊敬你!如何才能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呢?
一、对学生的错误要能理解和宽容
宽容也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当一件过错的行为被戏剧性地变为礼遇时,产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这也就是教育宽容的魅力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蹲下来看学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上产生错误,尤其是问题学生犯错误的机会更大。如何处理他们的错误是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予以适当的宽容,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的一剂良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最需要教师的宽容和爱,尊重和理解。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当然,宽容决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蕴含着教师对他的无限期望,它跟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这也会了,那也不错了,还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吗?
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错误本身包含着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个“错误资源”,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对待和利用学生学习上的错误,能使教学和谐,也能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发展,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能接纳、宽容学生的错误,不要紧紧地盯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要“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或处罚,不要念念不忘他们的一时弱项,不要总是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走出错误,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第二篇: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楷模
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楷模
——学习陈西容 杨莉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人与人的差别在物质上也许只是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用得好一些。但是,在精神层面上,为人肯定、被人需要、不断追求才是最为重要的。虽然今天这两位模范教师讲得并不多,但她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把爱奉献给了学生,把生命奉献给了祖国未来希望之所在的教育事业,使我深受感动,是我学习的楷模。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当陈西容老师走上讲座席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她居然比我还年轻。当她走上台中间给我们讲述她的经历,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来说,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教师这个工作呢?结合学习有感而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杨莉老师的事迹为我做出了学习的榜样,我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我日常工作中?为此她也为我们年轻的教师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多接触学生,少高高在;多循序善诱,少严词呵斥;多提前预防,少亡羊补牢;多埋头苦干,少闲言埋怨;多接受意见,少一意孤行;多自己成为,少上交学校。多表扬鼓励,少溺爱袒护;多赏识发扬,少恶语打击;多慈母心怀,少严父尊容。多平等对待,少偏护偏爱。从杨老师的简短的总结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句话的深刻意味。告诉我要以赤诚的爱心、事业心、责任心和一颗平常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正如她所说的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还要求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碰撞。
陈西容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只有三十出头,如今也已是模范教师的代表了,听了她的事迹后,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她说当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了农村,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她也感受了教师的无奈与艰辛,自己的思想也被动摇过,但有一种信念确让她坚持走了下去,就是“爱学校、爱学生、爱教育”。就是因为这种深深的爱让她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听了陈老师的事迹后我更加认识到,爱就是奉献,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享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用我的激情和爱心把这份光和热延续下去。努力工作和学习,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义和镇大柏小学唐燕
第三篇: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高平三中 琚素玲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无庸置疑,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是漫长的,教师本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我们要用自己的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一、用良好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初中学生处于不稳定的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很容易被不良的思想所占领,所左右。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学生分辩真善美与假恶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做人大度,没有不良嗜好。教师应多阅读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使自己的思想豁达。对待学生要友善关心,宽严相济。
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有了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多年如一日,我上课凭良心,凭道德。从未迟到早退过,总是按时到或提前到,为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批阅学生的作业总是全批全改,雷厉风行,从不拖拉。我不乱扔纸片,不随地吐毯,在课堂上不说脏话。有事针对某一学生说总是轻移步,走到学生近前,再轻声细语,不影响其他学生。我经常见到这样的老师,一件小事就大喊大叫,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其实这样做,不光打搅了大家的工作和学习,而且在学生中失去威信,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如果每个教师都能用负责任的言行去无声的影响学生,这种教育恐怕比一百万次的苦口婆心更有效果。
三、“影响”学生的学习。现代社会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率先垂范。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办公室里,分心的你看到同事们一个个安安静静的坐在办公桌前埋头工作,自己就觉得愧疚不安。从而也静下心来去工作。所以学习型的教师同样会给学生以启迪。上下课间,学生无意中瞥见老师认真批改作业的身影…茶余饭后,望见老师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阅读… 都会启迪学生的心灵。
四、“以情养情”。人人都是有情感的。教师的情感最为真挚,神圣。不要刻意隐瞒自己的感情,哪怕你想哭。教师要学会“动情”。你想表扬学生吗,那就不要扭扭捏捏,大声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到你天籁般的语言,看到你真挚的笑脸。你因王家岭153名矿工八天的生还而感动的落泪了,那就让泪水尽情的流吧,让学生发现一个多情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好人。注意要“动情”不要“动气”。人生的旅途注定充满酸甜苦辣咸。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才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
五、学会生活,做有情趣的人。教师不是清教徒,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我们除了认真的工作,工作之余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情趣做个有情趣的人。我们唱歌,跳舞,聊天;我们上网,旅游,散步;我们养花,下棋,打乒乓球。我们无形中得到了放松,丰富了生活,锻炼了身体,提高了智商,陶冶了情操。
总之,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好习惯是学习得到的。所有教师都要做学生的楷模。
第四篇:心中的楷模2
心中的楷模
淮滨二高
郑瑞
辅导老师 申秋红
说起党员干部也许我们都有些遥不可及的距离感,总以为他们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军人物。回忆战争中那些光辉岁月,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在保卫祖国的第一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那份大义凌然,让全中国人而为之动容。
而现如今我们生活在安逸与和平的年代,不再有战乱纷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艰苦岁月,但是,我们身边仍有着许多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们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的付出,他们依然保持着优良的作风,艰苦朴素,时刻准备着,一切一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把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这就中国最普通的一名党员都会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始终铭记着自己的使命,踏着先辈的足迹不断为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定而奋斗。
现在的我只是一名学生,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接触很多的人,然而,就在我们学校里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崇拜的优秀党员,他们做好为人师表的表率,言传身教,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进入大学以来,我也有幸遇到了这么一位好党员、好老师,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刘鑫老师。
刘老师为人和蔼亲切,却又不失严格,从见到刘老师的第一眼,我就觉得这个老师一定是一个好老师,因为刘老师身上透着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一种对学生无限的关怀与对教师事业的无限热爱,这些从刘老师接待我们新生的语言行动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相处中,我也越来越发现的刘老师的好,似严父般得教诲,又如慈母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种亦师亦友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我们学到了许多,长大了许多,不再是那些任性、叛逆的孩子,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有我们该挑起的担子,未来还等着我们去拼搏、奋斗。
自从进入大学,刘老师从不放松对我们学习的督促,他总是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这只是学业的开始而且,而以后要学的是跟我们今后的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的知识,更是我们受益一生东西,所以我们更要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正是在刘老师的精心教诲下,我们从没有丢下自己的学业,以至于不会虚度我们的大学生活,让我们真正学到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刘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要求你们学习都很优秀,但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会做人,一个人可以平淡无奇,但是他一定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这是最基本的。”刘老师的这句活一直留在我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周围的人,与同学们处好关系,做一个被老师和同学都认可的好学生,为自己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刘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不局限于现在,他教给我们的那些做人的道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我很庆幸可以遇到一位这么好的老师。
而在生活上,刘老师更是对我们悉心照顾,他经常到我们宿舍,询问我们有什么需要,是否习惯这里的生活,每次刘老师的到来都会带来一阵欢声笑语,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老师更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由此我想到在困难面前,有铁人王进喜,有投身治理沙患事业的谷文昌,有抗洪勇士李向群;有献身边疆的“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有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人民的好公仆郑培民。而在我们身边有刘老师的关怀。
在你面临困境不知前往何方时,总有那么一个人在身边鼓励你、帮助你;在你赢得鲜花与掌声时,总有那么一个人真诚的为你鼓掌,却不忘记提醒你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刘老师,我不会忘记你的谆谆教导,不会忘记你在我成长路上洒下的真理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会让它在我的人生中开满成功的花朵!
指导教师评语:
读了《心中的楷模》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本文在结构、语言、主旨等方面都值得学习和推荐。
本文构思巧妙:以自身感受写起,真实可信,对老师的最主要情绪就是感激;中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以感受结尾,再次点名主旨:刘老师,我不会忘记你的谆谆教导,不会忘记你在我成长路上洒下的真理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会让它在我的人生中开满成功的花朵!
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本文语言非常熟练和流畅,饱含对老师的赞美和深情,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感激和自豪。这恰是本文最值得表扬的一点。
本文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作者占有的资料非常详实,但能围绕主旨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裁剪素材,这一点也做得不错。
总之,本文应是一篇美文。
与时俱进
淮滨二高
吴煜达
指导老师
申秋红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个思想方法的前提条件;理论联系实际是它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验证了这一思想方法的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的与时俱进的特征。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的观点,人们的正确思想是从不断地反复的实践中获得的。然而我们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和一成不变的。我们的认识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错误思想的干扰,我们要排除这些干扰,求得正确的认识,就要解放思想,从各种框框中解放出来,回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上来。我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要借助于望远眼镜和显微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不平理论就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这些经典理论对于我们中国**党人来说,是行动的指南。对待经典理论,我们要解放思想,在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理论水平。
解放思想是针对思想僵化而言的。在中国**党的历史上,思想僵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李立三同志把列宁主义的某些论断当作教条,错误地判断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要全党积极行动起来,在敌人的心脏大搞城市**和飞行集会等,要用更加积极的斗争迎接一省或数省的革命胜利,使党的力量大受损失。**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完全从本本出发,大搞图上指挥,完全不顾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其结果使来之不易的革命力量受到严重的损失,“兵日少而地日蹙”[刘伯承语],最后被迫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长途转战,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文革期间我们党曾经引为自豪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也是思想僵化,不知变通,局限过去成功的经验导致的。直到邓小平同志顺应历史的发展,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思想解放运动,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走向灭亡。
但是解放思想,不是无原则地解放,不是猜想幻想妄想胡思乱想。解放思想的原则应该是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客观事物的本质出发,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实事,就是客观世界;求,是研究是探索,就是实践;是,就是规律。一切框框都不要了,唯一不能不要的是实践第一的观点,站在实践第一的观点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实事求是是列宁主义的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精髓,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重要著作里多次阐述过这个观点,他的经典语言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列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与时俱进的着眼点是发展,是奋斗和创新,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认识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是实事求是的以实践为基本要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顺理成章的必然结果。因为实事求是不是一时一事,而是时时事事,而是以这样的认识论为主线一以贯之,贯穿我们工作的始终,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物质财富是在不断的积累的,人们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这就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既有精神的内容,也有物质的内容,是全方位的进步,是不断深化的认识作用于实践必然结出丰硕成果的全部内容。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20余年实践的总结,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财富。而与时俱进也正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综合起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如下结论:
一、解放思想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条件,没有解放思想,我们的思想始终被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束缚着,我们就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认识,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和胜利是难以想象的;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的解放不是无原则的胡思乱想,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审视一切;实事求是是使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路线保证;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与时俱进,是为了民族、国家、人民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实践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很好的体现了这一原则。
与时俱进是对中国**党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执政党,就是从理论到实践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和切身利益着想的思想成果。我们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的民族要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我们的国家要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就是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按照这样的思想路线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就是大有希望的。
指导教师评语:
《与时俱进》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本文在结构、语言、主旨等方面都值得学习和推荐。
本文构思巧妙:从党的基本路线写起,开篇点题,90年的中国共产党诞辰让我感受最多的就是感激;中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以感受结尾,再次点名主旨:中国共产党,我永远的感激!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本文语言非常熟练和流畅,饱含对中国共产党的赞美和深情,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感激和自豪。这恰是本文最值得表扬的一点。
本文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作者占有的资料非常详实,但能围绕主旨很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裁剪素材,这一点也做得不错。
第五篇:我心中的楷模
《我心中的楷模》读后感
今天在华新的党校聆听了《我心中的楷模》的朗诵报告。从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教师的工作就是平平凡凡的付出。教师的工作需要耐心,需要爱心、需要坚守。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默默坚守,默默付出你才能桃李满天下,你才能赢得学生的真心,你才能获得幸福。
老师的工作非常的繁复,每天都要面临很多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所以需要老师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拥有最大的细致和耐心。像那位幼儿园的老师,学生哭泣了,她要安慰;孩子大小便失禁了,她要帮助孩子处理;孩子打架了,他要调和矛盾;孩子上课吵闹了,她要想办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的父母误会了,她要耐心地解释。没有一件事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这些事一起向你涌来的时候,作为一位班主任老师,我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身心俱疲。可是我们的这位幼儿园的老师没有任何的抱怨,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婚假。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结婚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啊,然而老师爱学生胜过爱自己。
一个老师要有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能力。在学生在学习或行为规范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妄加指责,而是认真地聆听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真正的诉求。然后引导学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如果是学生自己的问题,那么应该陪伴学生努力自我改善,如果是其他的原因,作为老师要不辞辛劳地帮助学生解决障碍。像我在演讲中听到的一位老师,她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补缺补差,还主动与家长建立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在家校形成了一个帮助学困生的网络,对于帮助学生的迅速成长发挥了重大作用。此外她还利用假期主动送教上学,帮助那些因为身体残疾不能上学的孩子。她的坚持和爱心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老师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对金钱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老师的工作没有高薪水、高回报。所以优秀教师被挖墙脚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报告中的老校长拒绝了私立学校的高薪聘请,在退休后依然在自己的学校俯首甘为孺子牛,她的情操是多么高尚啊。
在这些优秀教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力量——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高高举起信仰的旗帜,做一个虽平凡却伟大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