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通例。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看来:老师的形象是无比高大的,老师的威信是无可怀疑的,老师是真理和美德的象征,是一切美好的化身。他们期盼着从老师信任的眼神、微笑的脸庞、亲切的话语中,得到鼓舞和教诲。他们确信老师是自己可资仿效的榜样。然而,在教师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个学生只因小的时候,曾去老师办公室认领一只遗失了的球,“那时,我人还小,还不能完全分辨出颜色,随口说了句'是绿色的',老师就拒绝将球还给我”,而耿耿于怀。
一个学生只因一句造句:“飞机穿过屋顶”,遭到老师课堂上嘲讽讥笑而伤感,“从此,她上的课,我自然是不会很好去听的,语文成绩也就直线下降,直到现在我都很恨她”。
一个学生在学校停车棚值日,只因要求老师将车停好,遭到老师白眼和训斥,而发誓:“以后,我再也不管闲事了”。
诸如此类,在教师中不甚枚举。而教师的任何一个“不经意”,将使几节、十几节、几十节课的素质教育,毁于一旦,给学生造成一时一事,一身一世的影响。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笔者认为,在学生面前,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面旗帜,都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首先体现在教师热爱学生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情感基础。每个教师都必须懂得:今天的学生对于国家来说是未来,对于家庭来说是希望,对于学校来说是财富;每个教师都必须知道: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好教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而且要树立和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
一切”的现代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热爱她(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岗位,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扑在教育工作上,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无私奉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其次体现在教师的终身学习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保证。诚然合格的学历、训练有素的教学能力、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随着当今世界知识的日新月异,创业社会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只专一门学科或只具有“经验型”这个层面上的教学能力,面对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的学生,经常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向教师请教,如果教师只能背诵、讲解一些条文,或经常被学生问得张口结舌,这势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和信任,势必影响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对人生的态度。当今的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教师工作,使自己在学校里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多种角色的扮演者,如:主持人、保护人、导演、教练、伙伴、咨询者、心理医生等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学会终身学习,不断拓宽学习领域,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能,认真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方面,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镜,力争成为教育专家。
最后还体现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榜样力量。教师与其说是教书,不如说是教人,与其说是“言教”,不如说是“身教”。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任何教师人格的作用”。自然教师的高尚人格除了体现在热爱学生,终身学习外,还体现在教师的处世态度、为人风格、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甚至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等素质外形。教师要成为学生可以师从的表率,必须不断地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铸造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将自己置于道德之内,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受教育者的伦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在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从表 2
面上看来,这些教育好像不是教育,但实际上它却是深刻的教育,因为教师已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是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而这种教育将会使学生学到在课堂教学中学不到的东西,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生学会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积极进取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人际关系的调整能力,包括传统道德中“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等体现他(她)那个的时代要求,并在以后的生活、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
第二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
教师应该是思想者
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 李吉林
别以为我们是小学老师,是孩子王,就妄自菲薄,认为我们的思想就可以简单,就可以贫乏。恰恰相反,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而且是丰富而开放的思想者。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对学生,对教育,我们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我们怎么爱学生,怎么教学生。
于是,我常常拿起笔,记下我的思想的轨迹,或是一片刚刚萌生的思想的小芽,或是一撷奔涌的思想的浪花。我曾经这样想:
是教师,也是诗人。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老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是教师,也是诗人》)
当我从古代文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通过把学生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时,我把孩子们带到广阔的原野上,带到弯弯的小河旁,在春风里,在雷雨中,在天空下,和他们一起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寻觅成人不屑一顾的那几朵野花,那几群小蝌蚪,那几畦躲在泥土里的红萝卜……真实的情境让孩子们写出一篇篇生动的习作,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情。捧读孩子们的习作,我的心中比喝甘醇还舒坦,有时甚至令我陶醉。
于是我写下了《情景〃陶冶〃训练》、《做插翅的小主人》、《和小学生谈观察》、《自由驰骋写有兴味》、《让儿童的心灵插上翅膀》、《乘着童话般的小船远航》、《油菜花又黄了》一些随笔,它们记录了我当时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
在孩子习作的字里行间,我看到孩子灵动的想象的翅膀,那神奇的翅膀,让我敬服,让我为之讴歌。在《彩翼》、《做插翅的小主人》、《孩子的眼睛》中可以看到我对孩子想象力的热情的赞美和无比的珍爱:
用你们的智慧,给自己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那你们就同样可以飞,而且比小鸟飞得更高更远。不信你们看,那环球运行的人造卫星,不就是大人们想象的翅膀带上去的?那直奔月球的飞船,不也是人们智慧的双翼送上去的?离开了想象的翅膀,大人们怎么能发明创造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做插翅的小主人》)
情境教学探索的进展,让我由作文教学拓展到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验与研究。谈到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在当时的初等教育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我 1
也是全新的;是新的,我必然知之甚少。我想起古人语:知之者为知之,不知者为不知。不知即学,我比先前更强烈地感觉到,思想者首先是一个学习者,不学习岂有思想?!
那时的《美学》杂志以不定期的形式出版,我都设法借来读。后来我陆续借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贪婪地读着。现在回忆起来,我这个学习者还是够自觉的。因为自觉,所以我学得很快乐。学与不学到底不一样。此后的探索变得明朗起来,思想也清晰多了。
‚美‛总是富有魅力的;阅读教学中的‚美‛对我来说更是魅力无穷。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儿童在阅读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那情境简直是诗化的境界!于是,我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感受,并为之兴奋不已。
我想,我必须把这些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及时写下来。所以1980年放了寒假,我便开始写《运用情境教学,培养审美能力》。毕竟是冬天,尽管把门窗都紧紧关上,但是尖尖的寒风还是会从门缝里钻进来。在那静静的寒夜,多少次饱尝了一动不动地坐着写东西的‚冷‛的难熬。再说写这类文章,对于我来说并不是轻车熟路,一挥而就的事,但我并不觉得苦。其实那时写文章,并无发表论文评职称的需要,也更没有出专著的奢望,只是执拗地想着:有收获,就应该写下来。自己的思想记下了,就觉得挺充实的;文章一旦发表,那更是快乐无比。
在写这些文章时,我特别注意切合实际,比方上文中谈到‚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从当时的美学理论来讲,一般都是‚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我也记着马克思阐述的‚人是按照美的原则进行创造的‛。是的,人类社会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创造美的结果。我想小学生如何去‚创造美‛呢?那是高不可攀、难以企及的。那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就只是停留在‚感受美—理解美‛的层面上吗?如果没有‚创造美‛,审美教育将是不完整的。于是,我的办法是从实际出发,从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出发,那就是通过儿童的‚表达‛,去体现‚创造美‛。这样的想法,就是现在看来也是很贴切的。因为人必须要表达。‚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儿童的表达充满了创造性,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真情实感,整个的表达活动显然就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这一点认识给我自己的印象很深,那就是教师作为一个思想者,他(她)必须讲究从儿童、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只有从实际出发,他(她)的思想才具有典型性,总结的成果才易
于产生普遍意义。
所以,在情境教学实验的过程中,乃至在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探索实施中,我始终突出了‚美‛,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于是从教学原则的高度再一次提出‚美‛在教育中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1998年我又把对教学中美感的意义和操作的新的认识,写成《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行文中,我用自己深切的感受去倡导、去呼唤:
我更深地感悟到爱美是孩子的天性,是普遍的。这种不需要外力推动的心理倾向,显示出一种趋向着某一个目标的“力”,影响着孩子的表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其实在一切富有美感的教学过程中,也无不显示出美的驱动力的作用,无不产生着美对儿童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又是促进全体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孩子的发展不能没有美。于是,我想到,我们的教学应当倡导一个原则,那就是美感性。(《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
我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总是延续的;教育的特点是‚周期长‛,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也回避不了‚周期长‛的特点。打一枪,换一炮,左顾右盼,那只能像‚小猴子下山‛一样,最后一无所获。所以我深感教育的实验与研究既需要激情,也需要沉静。从1978年情境教学探索起步,至今已有3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的进展,思想也得以丰富,路也越走越宽。路宽了,思想的空间也随之开阔,并日渐有了深度。
回忆第一轮实验期间,我随时记下自己思想和情感的发展脉络,写下50余篇论文及教育随笔,在报刊上发表。后来我将其中的论文结集成册。实验班学生毕业后,我认真反思学生1—5年级发展的全过程。我知道事物的现象都是复杂的,是千差万别的,但是规律的东西都是简明的,因为它概括的是事物的共性。
因此,一个个教学场景,孩子一次次的欢声笑语,学生的一本本观察日记、作文,我的一份份教案、课堂实录……都鲜明地在我记忆的屏幕上复现。我审视着它们,极力地从一个个案例中去搜寻相似的东西。我懂得相似的集合,就是规律。我用一年的时间回顾、整理过去五年情境教学的探索历程,终于总结出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规律,写成《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一书,这可算得上我真正的第一本专著。书出版后,不仅受到广大老师的喜爱,也受到了学术界的瞩目和好评,先后四次印刷。在1989年9月建国四十周年的时候,获得教育部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年获中国新闻出版署第二届优秀图书一等奖。
在20世纪末,情境教学总结的规律,在全国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好时机中,顺其自然地向情境教育拓展。我觉得自己好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那不仅是小学语文,而且是整个的小学教育;学校科研的队伍里不仅有我,有同年级的老师,更有全校的一大批青年老师,他们也满怀豪情地走到情境教育实验的队伍中来了。那情境,那前景,真令我‚心潮逐浪高‛。1992年的《奔腾的涌浪》一文便是我当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如果愿生活像平静的小池,是为了追求它的安逸还是清澈?如果愿生活像山间的溪流,是爱恋它的孤独还是长远?如果愿生活像大海,是向往它迷人的色彩还是奔腾的涌浪?是的,生活是多角度的。每个人刻意追求的侧面也各不相同。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然而,生活里也少不了涌浪;倘若没有涌浪,便辜负了人生。小学老师的生活有时像小池的明净,有时像溪流的清远,但似乎少了一点跳跃的涌浪。于是,我向往大海的奔腾……
1994年春天,《人民教育》决定开辟专栏,向全国推广情境教育。总编朱世和先生嘱咐我:‚写出你的思想,你一定能写得很出色!‛这种激励驱动着我认真地写。在《李吉林教艺录》专栏里,先后刊登了我的《以训练替代分析》、《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崇高的使命:教文也要教做人》、《教学成功的诀窍:情感为纽带》、《重要的观念: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活动》、《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以及后来的《教育的灵魂: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这八篇稿子比较集中地写出了1990年代后期,我心中沉思已久,并不断得到锤炼的想法。
语言文字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符号,而是与社会、与人的思想、情感、智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儿童学习语言必须与对世界的认识结合起来,需要激活形象思维,需要丰富语言资源,需要拓展儿童的视野,把观察、思维与
语言三者融为一体进行训练。那种没有感知为基础的语言训练,忽略儿童思维发展的训练,必然是抽象的,空洞无物的,最终则达不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以训练替代分析》)
我常常觉得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不断地得到人世间最纯真的情和爱的熏陶,这
是何等的一种幸福!儿童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聪明的语文老师应该利用儿童的情感,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责任心强的老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儿童的情感。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教学成功的诀窍:情感为纽带》)
2002年冬天,华师大举行‚国际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我应邀作为演讲的主要嘉宾。在会前我做了认真的准备,既不赶时髦似的把中国的情境教育纳入建构主义的范畴;又以开放的眼光吸纳情境认识中可以为自己所用的理论,使情境教育的理论添加新意。我在会上作了题为《情境教育:促进‚儿童—知识—社会‛的完美建构》的演讲,开场我便提到:
七十年代末,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碰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为老师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大家都可以一展宏图。就在这时,我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说来也巧,当时,因为信息的闭塞,我尚不知道在地球的那一边,也开始了情境认知的研究。这种东西方教育同步的巧合,似乎是偶然的,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这表明人类文化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东西方也往往会产生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惊人的相似,甚至相同的发现、发展。
接着,我回顾了情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从建构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提出‚拓宽教育空间——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不可替代的情境‛、‚缩短心理距离——情感是儿童知识建构的纽带‛、‚利用角色效应——儿童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注重创新实践——‘发展’与‘基础’是儿童知识建构的双翼‛。演讲反响不错,后来《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全文刊发了我的发言稿。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虽无暗礁,但曲折总是难免。有欢笑,也有泪水。我只是像一个长跑运动员执著地往前迅跑,激情与想象让我为孩子幸福成长而追求教育的完美境界,从朦胧到清晰,从清晰到急切。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追求,我的自身便产生了一股子劲,驱动着我去实践,去研究,如此日积月累,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个有追求、有作为的教师。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者,但我觉得,即便是小学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教育主张,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个思想者。因为‚思想者‛,并不是‚思想家‛。
30多年来,我不断地用笔记下我思想的轨迹。在这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自己日益成熟,我已是‚长大的儿童‛。那年教师节,《人民教育》发表了我的一篇散文《我,长大的儿童》。这篇文章中,我从另一个侧面记下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发展的脉络:
一以贯之的认真的态度,伴随着这种真挚情感的实践,使我有了许多感受,认识,主张和思想,于是我就拿起笔去写,写随笔,写散文,写经验,写论文,也写了专著,这些成果后来在全国得了很多奖,然而这都不是我的初衷。我觉
得通过概括,通过写,把零乱的思路,浅表的认识,变得条理化,清晰了,深
刻了。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不是那么简单,除了“文革”前的十篇
文章,以后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专著,都不是40岁以前写的,更多的是在50
岁以后写的。我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当然现在又是奶奶和外婆,家庭中的多种角色,加在一起的责任和负担是足够一个女性承受的。这时需要的就是意志。我的个人经历告诉我情感会产生信念,会转化成意志,并且有勇
气拒绝当校长、推掉当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的理事长,换届时主动向组织提出
不再担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的委员,我想我的时间属于孩子,属于小学教育。
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情‛与‚思‛似水乳一般交融在一起,总是相互影响着,并构筑起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我蘸着情感的水,写下近300多篇论文、随笔,2006年8卷本的《李吉林文集》终于和读者见面。在北京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等单位举行‚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对我和情境教育予以高度评价。专家的思想也滋养了我的思想,丰富了我的儿童教育观,使我继续前行。两年后,在《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上,我又拿出新著《为儿童的学习》,纪录了我在情境课程孕育〃构建〃发展中的思想历程,及其操作要义。光明日报特此发表《李吉林:创造情境教育思想体系》评论文章,认为‚情境教育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宝库。‛
30余年的探索,让我更深地感悟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有思想的主导与支撑,才能更具深度、理性及时代气息。
第三篇: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楷模
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楷模
——学习陈西容 杨莉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人与人的差别在物质上也许只是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用得好一些。但是,在精神层面上,为人肯定、被人需要、不断追求才是最为重要的。虽然今天这两位模范教师讲得并不多,但她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把爱奉献给了学生,把生命奉献给了祖国未来希望之所在的教育事业,使我深受感动,是我学习的楷模。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当陈西容老师走上讲座席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她居然比我还年轻。当她走上台中间给我们讲述她的经历,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来说,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教师这个工作呢?结合学习有感而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杨莉老师的事迹为我做出了学习的榜样,我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我日常工作中?为此她也为我们年轻的教师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多接触学生,少高高在;多循序善诱,少严词呵斥;多提前预防,少亡羊补牢;多埋头苦干,少闲言埋怨;多接受意见,少一意孤行;多自己成为,少上交学校。多表扬鼓励,少溺爱袒护;多赏识发扬,少恶语打击;多慈母心怀,少严父尊容。多平等对待,少偏护偏爱。从杨老师的简短的总结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句话的深刻意味。告诉我要以赤诚的爱心、事业心、责任心和一颗平常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正如她所说的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还要求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碰撞。
陈西容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只有三十出头,如今也已是模范教师的代表了,听了她的事迹后,敬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她说当她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了农村,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她也感受了教师的无奈与艰辛,自己的思想也被动摇过,但有一种信念确让她坚持走了下去,就是“爱学校、爱学生、爱教育”。就是因为这种深深的爱让她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听了陈老师的事迹后我更加认识到,爱就是奉献,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享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用我的激情和爱心把这份光和热延续下去。努力工作和学习,用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义和镇大柏小学唐燕
第四篇: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高平三中 琚素玲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无庸置疑,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是漫长的,教师本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我们要用自己的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一、用良好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初中学生处于不稳定的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很容易被不良的思想所占领,所左右。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学生分辩真善美与假恶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做人大度,没有不良嗜好。教师应多阅读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使自己的思想豁达。对待学生要友善关心,宽严相济。
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有了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多年如一日,我上课凭良心,凭道德。从未迟到早退过,总是按时到或提前到,为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批阅学生的作业总是全批全改,雷厉风行,从不拖拉。我不乱扔纸片,不随地吐毯,在课堂上不说脏话。有事针对某一学生说总是轻移步,走到学生近前,再轻声细语,不影响其他学生。我经常见到这样的老师,一件小事就大喊大叫,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其实这样做,不光打搅了大家的工作和学习,而且在学生中失去威信,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如果每个教师都能用负责任的言行去无声的影响学生,这种教育恐怕比一百万次的苦口婆心更有效果。
三、“影响”学生的学习。现代社会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率先垂范。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办公室里,分心的你看到同事们一个个安安静静的坐在办公桌前埋头工作,自己就觉得愧疚不安。从而也静下心来去工作。所以学习型的教师同样会给学生以启迪。上下课间,学生无意中瞥见老师认真批改作业的身影…茶余饭后,望见老师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阅读… 都会启迪学生的心灵。
四、“以情养情”。人人都是有情感的。教师的情感最为真挚,神圣。不要刻意隐瞒自己的感情,哪怕你想哭。教师要学会“动情”。你想表扬学生吗,那就不要扭扭捏捏,大声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到你天籁般的语言,看到你真挚的笑脸。你因王家岭153名矿工八天的生还而感动的落泪了,那就让泪水尽情的流吧,让学生发现一个多情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好人。注意要“动情”不要“动气”。人生的旅途注定充满酸甜苦辣咸。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才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
五、学会生活,做有情趣的人。教师不是清教徒,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我们除了认真的工作,工作之余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情趣做个有情趣的人。我们唱歌,跳舞,聊天;我们上网,旅游,散步;我们养花,下棋,打乒乓球。我们无形中得到了放松,丰富了生活,锻炼了身体,提高了智商,陶冶了情操。
总之,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好习惯是学习得到的。所有教师都要做学生的楷模。
第五篇:教师应该是春雨 -演讲稿
教师应该是春雨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吴某某。
说到才艺,我既不会唱歌,更不会跳舞,但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我想趁着今天这么好的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来段演讲吧,题目是《教师应该是春雨》。为什么是春雨呢?因为开学初的一个画面让我思考过这个问题。
到过甲良中学的老师都知道,我们学校的绿化很不错,各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非常好看。可是开学的那一天,一切都变了,那个画面让我惊呆:只见管理花草的老师在忙碌着,剪刀在他手里上下翻飞,咔嚓几下,那些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枝条统统被他剪掉,不久,球场一带的花草齐刷刷的,全都统一了一个发型、一个pose(表情凝重)。我突然发现,花草失去了原有的姿态。
这让我想起了“教师是园丁”这个比喻,我突然发现这个比喻含有贬义、还挺讽刺的(注视大家)。每一棵草木,因为地质、光线、养分的不同,会长出不同的形状。同样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也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我们要改变他,也应该在尊重他的情况下,走近他,读懂他,然后再引导他。
记得有这么一件事:课堂上,老师正讲得精彩,转身一看,(呵!)有男生在睡觉,口水都出来了。老师气得!二话不说,大手一挥,“啪”的一声,那个学生咬牙切齿、猛地站起,幸亏旁边的同学及时拽住,师生干架的事才得以避免。不服气的男生愤愤地甩门而出,嘴里骂着难听的话。我相信老师的本意是好的,可效果呢?
如果我们不顾及学生的心情和尊严,不问青红皂白而一味地强迫着要改变他,那迎接我们的一定是学生的反感和叛逆。学生骂老师、打老师的现象还少吗?我们暂且不说这些学生素质有多差,也不说他们有多难教,我们先反思一下自己,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是否操之过急了?是否站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
我们班有个男生,老爱打架。三天两头就得去政教处领人,头疼得要死!苦口婆心的劝过、批评过、骂过、请家长过,都没用,真是屡教不改。后来我发现,这个学生打架竟然是因为暗恋本班的一个女生,他这个人很敏感,总是怕人家抢走他的女神,谁和这女生讲话就打谁(呵呵)。学生早恋、打架,我们必须教育。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强行叫他断了恋爱和打架的念头,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叫学生怎样怎样。我们要从学生的内心出发,从学生的根本意愿出发。所以,我没有骂他,也没有抹杀他恋爱的权力,我告诉他,现在的女孩子都不喜欢打打杀杀、刀光剑影的侠客形象了,男人的魅力应该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你们说是不是)。从此,(微笑)我们班多了一个好人。
各位老师,我们别做园丁了,那太残忍!一个模子批量生产的学生不可爱!我们也别做蜡烛了,那太悲壮!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不干。让我们做春雨吧!无论我们的学生是参天大树还
是翠嫩小草,我们都不要强行改变他们成长的姿态,应该让学生在我们的理解和爱的滋润下个性成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