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改革简报(2017年第3期)
校内交流
综合改革工作简报
2017年 第3期(总第9期)
上海商学院发展规划处编 2017年10月31日
目录
综改要闻...........................................................................................................................................1
我校“人才旋转门”特区新进教师座谈会顺利召开..............................................1 党委书记李昕与思政课教师共话教学改革..............................................................3 校领导一行到访华晟经世调研智慧学习工场..........................................................5 2017年加勒比及南太地区国家货币与银行管理研修班圆满结业.........................6 校领导会见新西兰UUNZ商学院校长陈金明..........................................................8 学校召开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8
综改讯息.........................................................................................................................................10 我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成功送审国家教育部................................................10 我校喜获2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苹果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 艺术设计学院扎实推进ICAD国际认证工作..........................................................12 财金学院党总支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13 上海商学院召开中本、中高职贯通试点专业2017级新生家长会......................14 我校综合改革典型案例获上级部门好评................................................................16 旋转门教师与财金学子共话“中美高校第二课堂之比较”.....................................17
0 综改要闻
我校“人才旋转门”特区新进教师座谈会顺利召开
9月5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李昕、副校长贺瑛在徐汇校区1501会议室与我校“人才旋转门”特区新进全职研究型教师进行了亲切座谈。与会领导还有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蔡磊,教务处处长熊平安,科研处处长、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斌,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邵小平,财金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志刚。本次“人才旋转门”特区新进全职研究型教师共六人,隶属上海商学院财务金融研究所。六人均系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在金融、经济等相关领域具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六位新进教师也就自己的个人经历、研究领域、未来发展设想等分别作了发言,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爱,表达了优质完成研究任务的信心,以及对国家思政教育工作的认可。他们表示,会在专心做研究的同时,将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于教学,并聚焦国内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以身作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教学,以个人的实践经历引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导向。
李昕代表校党委及领导班子对“人才旋转门”特区新进教师的加盟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教师们愿意回国工作,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信心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指出,国家的教育事业需要一大批有学识、有情怀的教师,一流人才在学术领域里有所造诣,也必将在教学领域里有所建树。他希望各位海归学子能够扎根中国、扎根上海、扎根学校 本身,利用好学校资源和平台,集团队合力,凝炼符合商科特色的研究方向,以科研为导向,反哺教学,以问题研究为出发点,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开拓全新研究领域。李昕同志强调,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必然怀揣为人师表的情怀,希望在座的新进教师,能以学术为业,珍惜教师身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引领学校研究水平再上新高;发挥教书育人作用,立足卓越商科人才培养。
副校长贺瑛在座谈会上首先介绍了学校“人才旋转门”制度实施的背景和初衷,向各位新进教师介绍了学校现有的、可供教师们运用的资源和平台,同时向特区教师提出了“融字当头,用字当先”的要求。融入,即校内双轨体制、机制的相互融入,希望大家尽快融入上海商学院的大家庭,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责任感开启新的生活;融合,即团队内、外教师的有机融合、特区教师与校内现有教师的融合、跨学科研究的融合;融会,即科研与教学、课程思政的融会,问题导向与创新、改革思路的融会等。希望大家用好平台、用足平台、用活平台,以各自所长,为上海商学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会的各职能部门、学院领导也做了发言。本次座谈会既是“人才旋转门”特区新进教师对校内资源、平台、规章、制度等了解的通道,同时也彰显了校党委、校领导班子对“人才旋转门”特区人才地重视,显示出了各级领导举全校之力支持特区建设的态度和决心。
“人才旋转门”项目是我校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之一,于2015年底启动建设,并通过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推荐入选上海市教 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人才旋转门”项目的实施,旨在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学校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用工模式过于单
一、缺少竞争和活力的瓶颈。学校通过“人才旋转门”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探索人才分类引进、分类管理、分类考核的新机制,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完善、合理的流动及淘汰机制,通过国内、国外人才的交流整合,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党委书记李昕与思政课教师共话教学改革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委派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翁德玮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昕书记和其他校领导一年来多次深入思政课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流,了解思政课教学情况,向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了解思政课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学校党委召开党委会专题听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的汇报,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9月19日下午,党委书记李昕、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翁德玮在奉浦校区综合楼教工之家,与思政课教师共话思政课教学改革。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也一同参加。
李昕书记在听取了每位教师关于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学生特点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意见和建议,以及相关职能部 门负责人的发言后,他说,学校非常重视思政课建设,关心思政课教师,我今天来,一是看看大家,二是想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思政课教师确实不容易,一方面承担着神圣使命和责任,另一方也承受着来至方方面面的压力。学校重视并支持马院发展,支持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学校之所以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重视思政课建设,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发展,我已经听了几位老师的课,今后还会再听其他老师的课。这学期开学第一节课我就听了思政课,因为思政课与其它课程相比,不仅承担着更多的育人功能,而且更多地体现着国家意志。教育的本质是启发灵魂,教育人,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教育还有社会性,是为一定的社会存在服务的,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站在更高的角度,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我们的教学入耳入脑入心。思政课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同我们的价值体系。今天要感谢各位老师,每位老师都发了言,谈了自己对教学改革的看法,还要感谢马院,五个教研室都在尽全力充分的互动,希望大家保持这个劲头,以课堂的实效、课程的实效、学生学习的实效为核心,继续加强改革的探索。在全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政课建设是重点,希望马院的老师们发挥并承担起主要责任,把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用鲜活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为中心,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价值引导,价值引导不 是在课堂上简单实现的,是在教学中无形实现的。教学改革要有的放矢,绝对不能为搞改革而改革,这就背离我们重视马院的初衷了。我们教师要有自信,如果我们都不自信,我们讲出来的东西就会是干巴巴的。我们课堂上的互动,不能光有互动的形式,而没有互动的活力,没有互动的实效,还是要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教育教学环节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灵魂、对学生的精神、对学生素养的培育上,虽然我们面对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思政课面对面的教学不仅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且一定有它发挥作用的地方和余地,这是这门课给予我们的天然优势。但是有优势,有基础不等于我们就能做好,核心还是要围绕学生,进行教学改革。
翁德玮副书记、副校长最后总结时说,大家就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研讨,提高了建好思政课的意识,增强了讲好思政课的信心,统一了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思想,既是一次研讨会,又是一次集体备课会,李昕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学校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表达了学校领导班子对思政课教师的关怀。她强调,思政课教师思想站位要高,要贴近学生,围绕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实现价值引导。对于思政课的改革,要从思考起步,探索着行动,在总结中反思,最终实现思政课的提升创新。
校领导一行到访华晟经世调研智慧学习工场
8月18日上午,副校长贺瑛、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会齐、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刘攀副教授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经世)考察交流。华晟经世总裁郭炳宇对贺瑛副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与副总裁张宇、华东区区总陈世文、项目经理李刚毅一起热情接待了贺瑛副校长一行;贺瑛对华晟经世热情欢迎与接待表示感谢。
双方对上海商学院ICT项目功能拓展——基于智慧学习工场的产教融合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贺瑛介绍了上海商学院的办学特色,认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智慧学习工场的建设内容新颖,符合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期待校企合作能在跨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做出新的特色。
贺瑛副校长一行还参观了智能制造和智慧学习工场展示区,亲自体验了VR教学和虚拟演播厅的功能和效果。华晟经世负责全国120余家ICT项目的建设,致力于具体落实教育部推动的深度产教融合;智慧学习工场是ICT项目的载体,它以信息化、产教融合为基础,通过资源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创业工作提升与突破、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专业群。
2017年加勒比及南太地区国家货币与银行管理研修班圆满结业
7月19日下午,由国家商务部主办,我校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上海)承办的“2017年加勒比及南太地区国家货币与银 行管理研修班”在徐汇校区教学楼1401会议室隆重举行了结业典礼。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对外经济合作处李臻副处长和我校贺瑛副校长出席、致辞,并为参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本期研修班共有44名参训学员,来自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尼泊尔、尼日利亚、巴拿马、多米尼克、多米尼加以及委内瑞拉等9个国家。研修班邀请了来自上海商学院、南洋商业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知名专家与参训学员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SDR与人民币国际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实践与理论篇、中国宏观金融改革等多场专题讲座。参训学员考察了上海银行博物馆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并赴赴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进行参观。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感谢中国政府和商务部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研修机会,并高度赞扬了承办方为本次研修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做出的精心安排,以及为他们提供周到的生活服务。他们表示,通过研修学习他们收获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实践能力,拓宽了相关领域的视野。更为珍贵的是,他们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除本期“2017年加勒比及南太地区国家货币与银行管理研修班”顺利结业外,7月份另外三个研修班项目“2017年伊朗ISO/IEC27001审计师研修课程研修班”“2017年阿拉伯国家中小企业管理研修班”、和“2017年葡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研修班”也顺利结束,分别于7月13日、7月17日和7月18日举行了研修班结业典礼。校领导会见新西兰UUNZ商学院校长陈金明
8月27日,新西兰UUNZ商学院校长陈金明教授到访我校,我校副校长贺瑛、人事处副处长邵小平、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会齐、外语学院刘红老师、人事处李爽老师等在徐汇校区会议室会见了陈金明教授。
贺瑛副校长首先代表我校对陈校长到访表示欢迎,向陈校长对新西兰上海商学院筹建工作给予的支持表现由衷的感谢。陈金明介绍了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推进新西兰上海商学院后续工作做了说明。双方还就新西兰上海商学院正式挂牌及进入实体运作阶段的人才培养、核心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谈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学院建设推进的主要目标任务。
学校召开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
10月9日,副校长贺瑛主持召开学校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听取各部门上半年综合改革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条线综改任务,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刘会齐就学校上半年学校综合改革面上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进行了介绍。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任杨荣昌、教务处处长熊平安、科研处处长刘斌、国际交流处处长杨斌等分别围绕本科专业认证、卓越商科人才培养、高水平商务智库建设、国际交流等专项任务的完成情况、面临的问题或困难、下一步工作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在听取各部门的汇报后,贺瑛肯定了各部门在综合改革中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对改革工作推进中涉及的问题作了分析说明;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和安排。贺瑛最后强调,大家要高度重视综合改革工作,各工作组负责人要在保证方案质量的前提下,把综合改革任务尽量向前推,确保年初确定各项改革任务、目标圆满完成。综改讯息
我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成功送审国家教育部
我校教务处处长熊平安、信息与计算机学院两位副院长蒋传进、蒋博赴上海师范大学进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答辩工作。熊平安处长就本次申报工作进行了完美的现场答辩,申报项目得到在场三位专家的一致好评。专家认为上海商学院的“新工科”项目申报工作“与项目申报要求一致、做了精心的准备”,最终我校申报的新功课研究与实践项目在24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为上海市送审国家教育部10个项目之一。
早在8月11日,信息与计算机学院胡巧多院长冒着酷暑高温,在繁忙的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工作之余,组织召开“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申报项目专家评审会,邀请吉林大学宋长龙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徐东平教授等四位专家及我校教务处熊平安处长出席。会上胡巧多院长就项目申报内容及相关工作做了详细阐述,各位专家对申报文稿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熊平安处长强调了商学院的新工科建设必须能突出商科特色;冯国珍书记也根据项目申报的要求,提出“六个协同”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专业团队杨海波老师向与会专家领导和兄弟院校的老师详细汇报了“物联网工程专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从物联网万物互联、物物互联的背景引入到物联网专业对于人才的崭新要求,从“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五个方面全面展示了上海商学院的教学理念、专业特色、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和教师团队新风貌,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上海建桥学院等本科院校的汇报小组中脱颖而出,获得上海市教委专家领导的高度称赞,也获得了兄弟院校老师的一致认可。本次研讨会获得上海市教委专家的高度称赞和一致认可,这是上海商学院物联网专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胡巧多表示,物联网工程专业中本贯通的顺利实施和教育部-中兴ICT产教融合平台的积极建设,必将为互联网+时代的商科人才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大力推进我校“以商立校,应用为本,培养卓越的商科人才”的目标。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院长胡巧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司文及企业专家团队老师对本次汇报非常重视,从接到通知开始,立刻组织团队进行“物联网工程专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汇报预演练习,邀请了上海贸易学校王伟旗、上海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陈敏院长、教务处熊平安处长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团队,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依据、物联网专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个一体化”等核心内容进行反复推敲和讨论,进行详细的演练、讨论和材料修改,对专题研讨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我校喜获2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苹果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苹果公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启动 会召开,我校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宋晓光参加启动仪式。本次项目启动会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全球知名企业苹果公司联合设立的综合改革项目,主旨在于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我校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宋晓光老师所申报的“人人编程”领导力研讨及师资培训和Swift编程辅导员项目成功获批成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两个项目由宋晓光主任带领我校iOS Club社团成员与苹果公司在Swift编程教育领域开展合作,项目的实施将利用Swift Playgrounds软件把“Everyone Can Code”的编程理念进行推广,是我校在产学合作育人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艺术设计学院扎实推进ICAD国际认证工作
新学期伊始,艺术设计专业ICAD国际认证活动悄然启动。9月12日,艺术设计学院组织专家对由我院牵头制订的《ICAD环境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认证标准》进行优化。出席活动的专家有: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中国总部总干事长王莹女士,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专家、上海艺术类教指委主任、博导范圣玺教授,上海市艺术设计原创领衔大师刘维亚教授,同济大学环境艺术学科博导陈健教授,上海艺术设计高峰高原学科分方向负责人李光安教授,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艺术系钱为群主任,ICAD上海分部宗伟干事长,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彭才年教授,项目负责人马新宇教授等。在徐汇校区1502会议室,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半,认证专业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国际认证标准制定者、论证专家及相关方领导、工作人员汇聚一堂,对制订的文件内容进行逐章逐段、逐句逐字酙酌推敲,特别对标准的国际特色性、严谨准确性、科学规范性、操作实效性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与优化,并与其他学科较为成熟的专业国际认证模式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推演方案实施的操作科学程度和效果。
项目主持人马新宇教授2016年已组织了5名专业牵头专家及25名专业实施专家、9名高校行业认证专家初步建立了人数达39人的ICAD认证及标准制定专家团队,开展相应学科专业本科教育的办学认证标准制定工作,为我校相应设置的(商业)艺术设计类专业优先制订认证标准,为保证我校此类办学学科专业进入首批ICAD认证行列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我院办学专业相吻合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园林景观艺术五个专业的本科办学ICAD认证标准,本学期将对以上五个认证标准逐一做进一步的优化和定稿。
财金学院党总支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
为了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海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及相关督查精神,9月12日下午,财金学院党总支在奉浦校区3号楼209教室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讨论会由财金学院党总支书记朱巍娟 主持。
财金学院党总支成员结合自己的教育背景以及学科体系纷纷表达了对“课程思政”的看法。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思政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对人的教育。因此,应该从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伦理道德和诚信意识的角度开展“课程思政”。部分教师指出,课程的开展可以采用富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如“提篮桥监狱”的案例用以讲述课程中关于经济职务犯罪的内容,将实际案例与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指导学生明确是非观念,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一种方式。另外,还有教师指出应该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关系到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大局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在立足学科内涵和知识脉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课程中提炼出爱国情怀、人文素养、理想信念等要素。
此次讨论会,让财金学院党总支与会同志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扎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进程,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工作方法,在育人方向上取得卓有成效。
上海商学院召开中本、中高职贯通试点专业2017级新生家长会
9月14日,为进一步提升中本、中高职贯通试点专业联合办学 质量,培养高质量的贯通教育专业人才,我校与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上海市贸易学校、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7所学校在徐汇校区报告厅联合召开2017级中本、中高职贯通试点专业新生家长会。我校教务处、高等技术学院、财金学院、商务经济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等相关领导及专业负责人、七所中职校校领导及教师代表60多人,2017年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教育试点专业350名新生家长出席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熊平安主持。
教务处处长熊平安首先对出席本次家长会的新生家长与各校领导、教师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熊处长对上海商学院概况、贯通教育质量保障、本科阶段教学资源进行了介绍,强调贯通教育是为学生搭建了一座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立交桥”。上海商学院与7所合作学校将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内外高质量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社科基础、专业理论基础与适应与引领能力,将他们渡至成功的彼岸。高等技术学院院长陈敏为新生家长介绍了我校近年来贯通教育的整体概况、市教委有关政策与我校的相关管理办法。
我校财金学院教学院长李志刚以会计学专业为例,从“会计专业中本贯通必要性”、“会计专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生动形象的阐述。上海市金手指奖获得者顾莹莹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现任教于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第二阶段家长会上由各试点专业由所在中职学校校长分别组织召开。各高校和中职校专业负责人分别向家长介绍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尤其向学生家 长宣讲了专业课程一体化设计与教学介绍、教学与学生管理等内容。
本次家长会得到广大新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反响热烈。家长会加强了上海商学院与各中职校专业建设方面深度合作,有力地推进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更增进了家长对贯通教育专业的了解,更好地帮助新生及新生家长明确贯通专业学习要求,使新生尽早投入到学习中。
我校综合改革典型案例获上级部门好评
为发挥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溢出效应”,深入总结全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经验,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出约稿函面向全市征求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接到通知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指示综改办公室及各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积极对接。根据校领导要求,在集中遴选与整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通过“四者”人才培养理念树立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援外培训与智库建设协同推进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两个极具学校商科特色的典型案例上报市综改办。
据悉,我校报送的两个案例获得专家一致好评,近期将于简报形式刊载。《通过“四者”人才培养理念树立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主要介绍了学校以“四者”人才培养理念为特色的发展要求,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为目标,以学长制、班导师制为抓手,以志愿者服务为平台,以社会实践为途径,以学生社团为特色,创新学生成长成才模式的综合改革新探索。《援外培训与智库建设协同推 进国家 “一带一路”倡议》案例指出学校托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上海研修基地积极承办国家商务部的援外培训项目,落实教育互联互通和人才培训工作,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需求,实现合作共赢。商务智库建设聚焦商务流通业,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了综合性、开放式和网络型智库平台,形成“一带一路”商务情报专业数据、系列报告、系列专报等智库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旋转门教师与财金学子共话“中美高校第二课堂之比较” 10月18日晚,财金学院第二季第二期“我与书记话成长“邀请了财务金融研究所的旋转门教师孙莉和许元镫,以“中美高校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之比较”为主题,同参与”话成长"的同学们畅谈交流,财金学院党总支书记朱巍娟也参与了活动。
活动开始,孙莉就美国大学的第二课程活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大学社团种类的多样性和形式的灵活性,使同学们了解到美国大学社团相对于国内独立性更强,各类资源丰富,社团机制更加完善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就美国高校的学术性社团,体育型社团以及娱乐型社团等方面提出了疑问。孙莉进行了详细解答,并鼓励大家建立学术性社团,利用第二课堂对专业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探讨和实践,并表示非常愿意成为同学们社团的参与者和导师。
朱巍娟总结并指出,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是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要在抓牢第一课堂的基础之上,找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平衡点,从而促进同学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另外,她鼓励大 家多多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与老师之间的答疑和互动,这不仅能够培养我们不懂就问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沟通能力,要充分利用老师这个资源去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本期“话成长”活动通过聚焦“第二课堂”,为同学们的学习打开新的思路,旋转门老师的加盟,也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大学生活,激励大家树立全方位学习的理念,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第二篇:综合简报
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
综 合 简 报
(第1期)
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驻村工作队 2012年4月3日
区体校驻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积极开展 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并取得实效
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南木林县夏雪村工作队(西藏自治区体育局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派驻)自2011年10月20日驻村以来,积极响应区党委、政府的号召,以最好的工作状态、最强的工作作风、最快的工作效率、最实的工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中,驻村半年来工作队始终以群众所想、群众所望为工作指南;始终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为工作使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驻村期间工作队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及工作开展,拟定了夏雪村三年发展规划,撰写调研报告二份,上报简报58期,工作图片资料7期,及时
有效地把工作队的工作情况如实汇报给了上级主管部门,为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奠定了强有力的文字基础。
在驻村半年的时间里,工作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贯彻落实各项工作:
一、建强基层党组织工作
1、开党课、升国旗、唱国歌
2、学习党章的相关内容以及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3、全体党员集中进行第八次党代会精神领会问卷考试
4、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5、关心爱护帮助基层党组织成员
6、加大村两委班子建设
7、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维护社会稳定
1、组织召开揭批**集团图谋分裂祖国的专题会
2、讲解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黑暗、残酷和百万农奴深
受“三大领主”剥削压迫的悲惨生活
3、建立了一支由先进群众组成的护村队
4、在3月份敏感时期全天24小时值班带班 5、1月22日组织护村队进行火灾扑救
6、举办以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主题的“2012春节、藏历新年庆祝活动”
三、寻找致富门路
1、培育特色产业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牧民
2、引导群众自主开发“第二产业”
3、为夏雪村的广大农牧民群众解决土豆销售问题
4、植树节期间与群众一起植树累积达500余棵
5、建立健全“传”“帮”“带”制度
四、进行感恩教育
1、开展“铭记党恩•奋发自强”的主题教育
2、建立新旧西藏对比宣传栏
3、多次向群众宣讲党的富民惠民政策
4、深入宣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各类会议精神
5、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科普教育
6、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追求文明进步
五、办实事解难事
1、解决安全饮水管道自建成起未通水的现状
2、工作队队员与贫困群众结对子进行帮扶
3、春节、藏历年期间慰问群众给群众发放慰问物资
4、建立小型温室示范点
5、帮助贫困群众修建房屋
6、与群众一起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7、邀请专家规划村容村貌
8、筹集建造3000米农田、林地、草场护栏不足资金及用于修建农田、林地、草场300米防洪护堤网不足资金
9、对享受低保户群众进行重新申核,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低保名额,使真正需要国家帮助的群众能享受低保待遇
10、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投入慰问、扶贫、项目开发等累计资金149078元整,其中区体育局投入资金达8914元整、区体校投入资金达116218元整、区体校教职员工捐款达8350元整、工作队队员捐款达15596元整。
通过这半年来的工作,驻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建强了基层党组织,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为进一步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二是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效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夏雪村社会稳定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四是深化了感恩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更进一步地贴近了党、贴近了社会主义、贴近了伟大的祖国。五是通过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送去党的温暖,密切了党群关系,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六是改进了工作作风,驻村干部通过参与帮扶活动,亲身感受困难群众生活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鞭策我们更加勤奋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党风廉政意识。
报送: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办
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第三篇:综合简报
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
综 合 简 报
(第1期)
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驻村工作队2012年4月3日
区体校驻村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积极开展
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并取得实效
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驻南木林县夏雪村工作队(西藏自治区体育局体育运动技术学校派驻)自2011年10月20日驻村以来,积极响应区党委、政府的号召,以最好的工作状态、最强的工作作风、最快的工作效率、最实的工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中,驻村半年来工作队始终以群众所想、群众所望为工作指南;始终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寻找致富门路、进行感恩教育、办实事解难事为工作使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驻村期间工作队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及工作开展,拟定了夏雪村三年发展规划,撰写调研报告二份,上报简报58期,工作图片资料7期,及时 1
有效地把工作队的工作情况如实汇报给了上级主管部门,为
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奠定了强有力的文字基础。
在驻村半年的时间里,工作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贯彻落实各项工作:
一、建强基层党组织工作
1、开党课、升国旗、唱国歌
2、学习党章的相关内容以及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
3、全体党员集中进行第八次党代会精神领会问卷考试
4、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5、关心爱护帮助基层党组织成员
6、加大村两委班子建设
7、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
人心、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维护社会稳定
1、组织召开揭批**集团图谋分裂祖国的专题会
2、讲解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黑暗、残酷和百万农奴深
受“三大领主”剥削压迫的悲惨生活
3、建立了一支由先进群众组成的护村队
4、在3月份敏感时期全天24小时值班带班5、1月22日组织护村队进行火灾扑救
6、举办以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为主题的“2012春节、藏历新年庆祝活动”
三、寻找致富门路
1、培育特色产业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
牧民
2、引导群众自主开发“第二产业”
3、为夏雪村的广大农牧民群众解决土豆销售问题
4、植树节期间与群众一起植树累积达500余棵
5、建立健全“传”“帮”“带”制度
四、进行感恩教育
1、开展“铭记党恩•奋发自强”的主题教育
2、建立新旧西藏对比宣传栏
3、多次向群众宣讲党的富民惠民政策
4、深入宣讲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各类会议精神
5、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科普教育
6、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追求文明进步
五、办实事解难事
1、解决安全饮水管道自建成起未通水的现状
2、工作队队员与贫困群众结对子进行帮扶
3、春节、藏历年期间慰问群众给群众发放慰问物资
4、建立小型温室示范点
5、帮助贫困群众修建房屋
6、与群众一起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7、邀请专家规划村容村貌
8、筹集建造3000米农田、林地、草场护栏不足资金及
用于修建农田、林地、草场300米防洪护堤网不足
资金
9、对享受低保户群众进行重新申核,积极向有关部门
申请低保名额,使真正需要国家帮助的群众能享受
低保待遇
10、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投入慰问、扶贫、项目开发等累
计资金149078元整,其中区体育局投入资金达8914
元整、区体校投入资金达116218元整、区体校教职
员工捐款达8350元整、工作队队员捐款达15596元
整。
通过这半年来的工作,驻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建
强了基层党组织,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为进一步巩
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二是减少了
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效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为
进一步加强夏雪村社会稳定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拓
宽了群众的致富门路,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四是
深化了感恩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更进一步地贴近了党、贴近了社会主义、贴近了伟大的祖国。五是通过帮助群众办
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送去党的温暖,密切了党群关
系,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六是改进了工作作风,驻
村干部通过参与帮扶活动,亲身感受困难群众生活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鞭策我们更加勤奋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增
强党风廉政意识。
报送: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办
西藏自治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第四篇:综合改革
综合改革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新时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惠州市作为全国16个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实施综合改革两年来,惠州市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积极推进而不冒进、真抓实干而不蛮干、开拓创新而不标新”的指示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做到既稳定低生育水平,又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新机制。加强管理 “三个代表”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着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光芒。在改革中,惠州市坚持用“三个代表”正确认识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改进的工作。
1、建立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育龄人群婚育行为的经常性出发,建立和完善经常性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新机制。在农村,建立健全“镇负责、村为主、户落实”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落实重心下移,强化镇、村两级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能。加强“村官”培训。建立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村民小组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团组织实施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在城镇,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管理、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机制,强化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计生工作职责,健全楼栋长、房东、工厂宿舍舍长和农贸市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管理网络。彻底改变了过去计划生育工作“急在县里、忙在镇里、梗在村里”的现象。
2、健全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机制。我们在综合改革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整合、提升,建立和完善了十项经常性工作制度:①“两员一干”(党员、计生协会会员、干部)计划生育包干责任制;②镇、村计划生育工作月例会制度;③已婚育龄妇女全程跟踪服务制度;④定期“三查一服务”(查环、查孕、查病,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制度;⑤育龄妇女信息变更、反馈、分析制度;⑥独生子女户、纯二女结扎户慰问、优惠制度;⑦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制度;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制度;⑨县(市、区)、镇(办事处)季度考评及隔级考核制度;⑩镇(办事处)、村计生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制度。
3、建立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依法管理计划生育。2002年上半年全市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建立以村(居)为主的有效的基层管理。在农村,把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政策、组织管理机构、奖励与限制措施和执法程序等内容写进村民自治章程,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把村民实行计划生育作为贯彻落实村民自治章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让村民充分享有正当行使村民组织法赋予的权利。在城镇,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之中,强化街道和社区妁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建立单位负责、社区管理、居民自治、条块结合、双重管理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体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依靠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以及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保证了村(居)民自治组织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4、健全完善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依靠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共同管理、共同负责才能做好。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由计划生育部门协调,各有关 1
部门参与的管理体制。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和省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惠州市计划生育兼职成员单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公安、卫生、教育、工商等兼职成员单位的计划生育分工职责,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部门垂直负责制,共同抓好计划生育。
5、健全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城市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健全一支队伍。市、县、镇三级均成立相应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定人定编。同时,发展企业主、房东和流动人口中的积极分子等做义务宣传员和计生信息员,建立一支不走的宣传队。完善两种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制度:①流动人口计生档案、证明管理制度;②流动人口清查验证制度;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反馈通报制度;④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三查一服务”制度。二是建立健全流出地配合管理制度;①流出人员婚育、节育情况申报、审核制度;②流出人员计生管理跟踪服务制度。同时,认真把好“三关”——发证关、落实节育措施关、信息反馈关。落实三项责任制。一是计划生育兼职成员单位责任制;二是工厂、企业法人代表责任制;三是属地管理责任制。实行“四同”。对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初步建立起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
6、改革考核方式,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机制。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原则,2002年,在国家、省计生委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实施了“三线考核”,即:一是对党委、政府的考核(简称“党政线”),注重“三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以及“三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考核。二是对计划生育兼职成员单位的考核(简称“部门线”),按计划生育兼职成员单位职责中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三是对计划生育部门的考核(简称“计生线”),主要包括统计质量、落实“三为主”、基层基础建设、优质服务等计生业务工作。“三线考核”切实从综合改革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对象和职责,减少了考核层次,采取年终考核与平时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上级检查相结合、直接调查与间接评估相结合的办法。严格落实“一票否决权”。切实把基层的注意力的工作重点引导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水平上来。
7、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上,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市所有镇(办事处)均配备了规范化管理必备的微机,完善了育龄妇女信息化系统网络版单机运作,并依托政府专用平台实现初步的在线联网,呈现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的雏形。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决策信息,使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发展,2004年力争实现市、县、镇三级在线联网,从而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服务全程化。创新服务,注重实效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综合改革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思想,把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做得更好、更深入、更细致、更加科学规范。
1、改革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大胆创新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倡导温馨化、个性化、咨询式、启发
式的宣传服务。依托社区,强化载体,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切实把计划生育知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由单纯的说教式向平等、对话、咨询等多种形式转变,有时代性、针对性地开展面对面的计划生育宣传服务,不断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向深入。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深化宣传教育的内容。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需求为目的,注重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和新婚育观的宣传,以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生命科学等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科学知识教育,实现了从过去宣传法规政策向宣传科技知识扩展,群众的全局观念、人均意识、生存发展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妊娠、流产、妇女常见病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
3、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大投入,着力建立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计生技术服务阵地,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网络作用,努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宣传、培训和避孕药具的发放,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条件,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已婚育龄夫妇服务。目前,我市共有计生医技人员502人,均具备大(中)专以上学历;市、县(市、区)服务中心(站)建立优生实验室,配备了开展普查普治,优生筛查和检验的相关设备,镇服务所具备了“三查一服务”的必要条件,50%的村(居)委会配备了B超仪,为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4、拓宽技术服务领域。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在综合改革中,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改变过去单纯计划生育为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相结合,建立以人为本和逐.步过渡到“知情选择”的新机制。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坚持以健康人、亚健康人为服务对象,积极开展以计生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如定期开展“三查一服务”活动,大力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防治”优质服务“三大工程”,加大性病、艾滋病预防力度,把安全套自动销售机的安装从市区延伸到各县城和流动人口聚集地等等。目前,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30%以上的村(居)委会已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提高了避孕节育措施的有效率、及时率,维护了广大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在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践证明,两年的综合改革,创新了机制,转变了作风,成效明显。(作者单位:惠州市计生局)(摘自《广东人口信息》)
综合改革
2001年,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将我市确定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市。对于我市来说,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等各职能部门积极
探索,从明确新思路、建立新机制入手,以综合改革促进工作理念与工作格局的转变,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我市综合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实施过程 2001年初,国家、省人口计生委领导到我市调研时指出:惠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把以大突击为主的工作方式向经常性工作和优质服务转变。我们认为,这一要求非常切合实际,为我市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统一全市各级的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我们专门就综合改革怎么改?如何贯彻国家提出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在全市上下展开了大讨论、大调研,并认真组织学习国家、省有关文件,在集思广益、摸清群众需求、体察民情社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市综合改革的思路:在总结30年人口计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注入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抓好综合改革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在“实”字上下功夫,狠抓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把求真务实精神贯穿于综合改革的全过程。思路明确以后,我市综合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是2001年初至2002年初的前期准备阶段。我们在开展一系列调研的基础上,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的意见》,由市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三线”考核等九个实施方案。县、镇两级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二是2002年初至2003年底的试点推进阶段。主要是选定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镇为试点,上下联动,探索经验,并通过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和现场会,树样板、推典型,以点带面,及时把点上的经验转化到面上,促进全市综合改革工作的平衡发展。三是今年初以来的全面铺开阶段。主要是挖掘亮点,总结经验,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和机制的高度,制度性地安排综合改革措施。
二、我市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们重点在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改革突击性工作模式,建立经常性工作新机制
1、以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促进经常性工作的开展。经常性工作是计划生育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市综合改革的重点。我们通过对原来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归纳、提升,建立了以镇村党员、干部包干工作责任制度和已婚育龄妇女全程跟踪服务制度等为主的经常性工作“十项制度”。实行县(区)四套班子领导包镇包村责任制,镇三套班子领导包村包户,镇干部全员包户,村(居)委会干部包组包户,职能部门包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包监督的责任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抓好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落实。镇、村干部的包干内容,从过去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率、高潮四术落实率的“旧四率”发展到群众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知情选择率、参与率、满意率的“新四率”,具体要求做到“十包”:包了解计生对象的婚育状况,包宣传计生政策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包动员对象参加优生检测,包孕情监控,包计生对象查环查孕和落实节育措施,包术后回访,包动员对象接受妇科普查普治,包辖区内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包协助计生对象办理计生优惠证件并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小孩九年义务教育书杂费等各项优惠,包协助计生对象开展“三结合”发展生产、劳动致富等。
2、以宣教方式的创新深化经常性工作的内容。一是更新宣传教育服务理念。用平等对话、咨询服务等的宣传教育,代替单纯的说教式教育,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宣传教育服务。二是加大精品制作力度。在市区和县城,建立主题突出、时代感强的生育文化主题公园和文化长廊;在中心镇,建设高档次、高品位的婚育新风“风景街”;在厂矿、企业,设立人性化的婚育新风“自助餐”等。三是提高宣传教育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各传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在电台设立“关注悄悄话”等热线节目,在《惠州广播电视报》设立“性福课堂”,建立“人口计生网站”,利用移动电话网络开展手机短信服务。四是全面推广七种模式。在镇村两级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培训、干部与育龄群众民主对话、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论坛、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计划生育演讲、计划生育文艺汇演以及制作和播放计划生育VCD专题片。通过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和内容,为经常性工作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群众认识基础。
3、以信息化建设促进经常性工作上水平。几年来全市在计生信息化建设方面共投入经费约1300万元,信息网络初具规模,所有镇(办事处)均配备了信息化管理必备的微机,完善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网络版单机运作,并依托政府专用平台实现初步的在线联网。同时,切实做到统一管理、专人负责,改变了以前那种在纸堆里找育龄妇女信息、人工统计数据的工作模式,使计划生育经常性管理和服务上了一个新水平。(二)改革单一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优质服务新机制 一方面是增强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我市市、县服务中心(站)建立了优生实验室,配备开展优生筛查和检验的相关设备,镇计生服务所中有71%达到省甲级以上标准,50%的村(居)委配备了B超机。并在用人上
严格把好“进人关”,积极引进素质高、懂业务、善于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医技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改过去单纯计划生育服务为计划生育服务与生殖保健服务相结合,全面启动避孕节育、生殖道感染防治、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把服务范围从户籍地已婚育龄妇女扩展到流动人口;实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充分尊重育龄群众“计划生育主人翁”的地位,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90%的村(居)委已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另一方面是转变服务态度,创新服务方式。改过去“坐堂服务”为上门服务;生殖保健服务由原来“政府给什么、群众只能接受什么”,向“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尽量提供什么”转变;生殖健康快车每月都轮流进村、进厂为育龄妇女开展妇科常见病的普查普治,为农村独生子女、纯二女进行体检;并坚持派车接送落实节育措施的育龄妇女,坚持术后随访,把慰问、宣传、服务融为一体。(三)改革“处罚多生”的管理模式,建立“奖励少生”的利益导向新机制 在城市,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通过制订村民自治章程,把集体经济股份分红与计划生育挂钩,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兑现集体分红,宅基地优先分配,查环查孕误工给予补助等;对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取消全家7—14年集体股份分红。各县(区)出台了《关于实行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优先优惠措施的若干规定》,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优先优惠政策,为农村独生子女和纯二女购买学生平安保险,各部门、各单位为计划生育家庭开辟“计生绿色通道”、“服务专柜”,提供各种优先优惠服务。同时,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扶持计划生育户发展“三高”农业、开办实业。此外,镇级普遍设立“温暖基金”,专门用于慰问计生困难户和对特困户进行补助,让计生对象真切感受到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四)改革干部管理模式,建立队伍建设新机制 一是建立灵活用人机制,配齐、配强计生队伍。全市镇、村两级按3000:1和1000:1的要求配齐计生工作人员,各村(居)委会配备两名以上专职计生干部,村民小组设有宣传员,每30至50名育龄妇女设一个小组长,并落实报酬,村计生干部每月工资补贴在300—1500元不等。村(居)计生专干采取群众选举和公开竞聘方式产生。按照“选能人,用强人,谁能抓好就用谁,谁抓好了就提拔重用谁”的原则,选拔、任用计生干部。二是深入开展“万人评计生”活动,推动计生队伍作风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对各镇(办事处)计生办、服务所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以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公开评议。在活动中,各级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采取向参评对象发放评议表、公开监督电话、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信箱等多种形式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通过广泛开展“万人评计生”活动,切实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息,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效果的第一标准,大力加强全市人口计生队伍作风建设。(五)改革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模式,建立管理服务新机制 一是营造依法维权氛围。制订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检查督促制度以及责任考核制度,坚决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若干规定》,严格执行有关流动人口行政收费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通维权服务热线,并在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上设立《群众来信》栏目,公开接受流动人口投诉和民众监督。同时,健全党政、人大、政协、群众、舆论等全方位监督机制。使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从单纯强调管理向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转变。二是建立管理服务并举架构。建立、推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五种责任制,即:楼栋长责任制,房东责任制,企业宿舍舍长责任制,计生、治安联动责任制,集贸市场协会会员责任制。各级计生兼职成员单位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在暂住登记、就业、生殖保健、科技培训、教育等方面给予优先、优待。计生协会主动配合工商所、物业管理处“一帮一”和“一挂一”地为流动人口提供计生宣传服务。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了流动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服务方面的投入。设立计生专项基金,为流动人口育龄群众的生殖保健提供经费保障。通过推行以上五种责任制和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管住流动人口的“窝”,赢得流动人口的心,实现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考核。
三、我市综合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目前,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比改革前下降了1.
14、0.85个千分点;政策内生育率比改革前提高2.81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了4.53个百分点。2003年,全市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居)939个,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先进村(居)283个。三年多来,全市有1800多对已婚育龄夫妇自愿放弃生育二孩。2001年以来,我市连续三年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控制指标,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工作理念发生重大变化。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依靠管理为主到注重优质服务转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胆叫响计生品牌。———工作方式方法逐步改变。主要体现在“十改十转变”:改突击性工作向经常性工作转变;改“急风暴雨”向“和风细雨”转变;改统计业务以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管理转变;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流出地管理为主向流入地管理为主转变;改单纯说教式宣传教育向人性化宣传教育转变;改查环查孕
向“三查一服务”转变;改落实节育措施“对号入座”向“知情选择”转变;改单一的服务向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转变;改单线考核向“三线”考核转变;改“旧四率”向“新四率”转变。———群众应知应会率、参与率、满意率有较大提高,分别达到90%、95
第五篇:殡葬改革 简报
殡葬改革简报
狠抓殡葬改革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殡改工作,以大量的宣传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殡葬改革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广大公民自觉遗体火化意识,树立文明节俭,优美环境,节约土地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的观念,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
在殡改工作中,分管领导在乡、村干部会议上部署了全乡殡改工作,党委书记和乡长作了重要讲话。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推行遗体火化,当好殡改的先锋战士。
二、签订殡葬改革工作责任书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加快殡葬改革步伐。日前,云龙乡政府根据殡葬管理有关条例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与11个村委会签订《殡葬改革责任书》。《责任书》明确规定殡葬改革工作目标,检查考评办法等。
三、定好宣传内容,定点宣传
将《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昆明市殡葬管理办法》制作成宣传资料。自2009年以来,每个月第一周的星期二在杨梅山广场设点宣传。散发资料约3000份;
四、制作横幅和简报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在街道及村庄道路悬挂宣传横幅,大力倡导殡葬新理念,并在街
道广场旁设《云龙乡殡改纪实》宣传栏,在杨梅山、金乌、火期、新山等主要位置挂固定布标5幅,在11个村委会书写石灰标语23条。
通过殡改宣传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群众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思想观念,对殡葬改革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人民政府
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