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平安边界促进社会和谐
创建平安边界
促进社会和谐
——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民政部副部长、全国勘界工作办公室主任
李立国
(2009年11月2日)
同志们:
召开这次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情况,交流各地成功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进一步提高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再上新台阶。近年来,在我国喜事、大事多,维稳任务艰巨繁重的形势下,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广大界线管理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大力推动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会同有关部门为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民政部向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和广大界线管理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全国民政系统在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中,得到了综治、维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和配合,借此机会,我代表民政部向中央综治办、中央维稳办、国家民委、公安部、司法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宋璇涛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河南省民政厅为会议做了很多筹备工作,让我们与会同志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进一步推进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开拓进取,全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7年3月,中央综治办、中央维稳办、民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全国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在认真履行依法管界职能同时,积极参与并大力推进全国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基本建立了依法管界政策法规体系。民政部继负责起草并由国务院公布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后,依据“条例”,先后出台了省界联检实施办法、界桩管理办法、省界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使用暂行办法、关于开展界线联检工作的通知、关于行政区划变更后勘界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等12个部门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央综治办牵头10个部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共同构成了依法管界政策法规体系,保证了依法管界和平安边界建设的有序进行。
(二)大力推进了平安边界建设文件的贯彻落实。2007年,民政部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在兰州召开的全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会议上进一步要求建设平安边界,服务和谐社会。民政部十分重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把平安边界建设纳入了民政系统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在每年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和年中民政工作分析会上都作出部署。民政部勘界办转发了中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及山东、重庆等地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文件,推广了有关地区平安边界创建的先进经验,组织开展了部分省(区、市)平安边界创建标准座谈活动。地方民政部门积极与当地综治等有关部门沟通,推动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和建立议事协调机构。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不同形式贯彻落实了《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其中有16个省(区、市)由综治、民政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31个省(区、市)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被纳入了当地党委、政府或者民政部门的平安建设总体规划;21个省(区、市)建立了形式不同的议事协调机构。这些贯彻落实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平安边界建设工作。
(三)有序开展了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依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从2003年起,民政部组织开展了五年一个轮次的全国省、县两级界线联检工作。全国省界联检任务由民政部下达,县界联检工作由各省(区、市)民政厅(局)安排。全国省界第一轮联检于2003年至2007年完成,第二轮联检于2008年启动。今年安排联检的14条省界目前已经完成了外业联检,有望在年底前如期向国务院上报联检报告。第一轮联检期间,对全国近49万公里的省、县两级界线和31600余颗界桩全部进行了联检,共重设、修复丢损界桩3000余颗,妥善处理了1300多起边界纠纷。通过界线联检,及时解决了新矛盾,消除了引发边界纠纷的隐患。
(四)逐步建立了平安边界建设的长效机制。依法管界、特别是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民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平安边界建设文件要求,逐步建立了民政部门联席会议、联谊互访、边界矛盾纠纷排查、边界纠纷部门会商和联合查处、边界争议应急处理等维稳长效机制,并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推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两图一责”管理办法、界桩管护员制度、界线签约委托管理制度等。这些机制和制度的建立是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保证。
(五)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一是推动将平安边界建设纳入了考核目标。目前,全国有25个省(区、市)把平安边界建设纳入了工作考核目标,其中22个省(区、市)纳入了政府或者综治部门的考核目标;19个省(区、市)将考核结果与政绩、晋职晋级、奖惩等挂钩。二是开展了平安边界创建考核活动。2007年,中央综治办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首次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受中央综治办的委托,民政部组织完成了当年全国“平安边界”创建考评工作。目前,全国有13个省(区、市)制定了当地或民政部门的平安边界建设考核标准,一些地方通过考核验收,确定了一批平安边界示范线。三是重点开展了省界平安边界创建协议签订工作。目前,全国68条陆地省界,已有64条签订了平安边界创建协议。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海南无陆地省界)、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新疆等26个省(区、市)的陆地省界已全部签订了平安边界创建协议。这些创建活动,对推动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推进有关部门加快工作进程,维护边界地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有力推进了界线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勘界信息资源共享。几年来,民政部顺利建成并妥善维护的全国省界信息系统发挥了重要效能,共为地方县界信息系统建设和社会有关部门提供了1200多G的数据量;目前,全国有26个省(区、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成县界管理信息系统。民政部组织完成了1:100万、1:400万省界标准画法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的编制出版工作,完成了第一批10条省界详图集编制工作,启动了第二批10条省界详图集编制工作;全国有19个省(区、市)已经完成本区域内县界详图集编制工作。这些工作对实现勘界和界线管理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发挥勘界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七)妥善调处了边界地区纠纷争议事件。全面勘界结束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在日常界线管理工作中,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妥善解决省、县两级界线纠纷290多起,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省、县边界资源纠纷350多起,有效地维护了边界地区的平安稳定。
全国依法管界和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产生的良好社会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的工作目标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新的、重大的边界纠纷事件逐年减少;各有关部门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职责逐步清晰;通过平安边界建设这个桥梁纽带,边界地区经济交流协调、协作机制逐步建立。通过各种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维护了边界地区的稳定,既促进了综治等部门的工作,也促进了民政部门的工作,各方都受益,实现了共赢。
全国平安边界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显著成绩,主要得益于党政领导重视、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得益于界线管理工作的开拓进取。
第一,党政领导重视支持、综治部门牵头协调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关键。平安边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纵向涉及毗邻双方的各级党委、政府,横向涉及毗邻双方的各有关部门。要实现平安边界建设的目标,必须建立地方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部门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边界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其中党政领导重视和综治部门的协调作用极为重要。地方党委、政府是否重视平安边界建设,把其列入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直接决定平安边界建设的进程和结果。各级综治部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管部门,是平安建设的发起和落实部门,最了解平安建设的政策规定,最明了各地平安建设的发展形势。平安边界建设是平安建设的组成部分,综治部门在平安边界建设中发挥了关键的政策指导和牵头协调作用。民政部门只有争取同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依靠综治部门的牵头指导和协调,才能在平安边界建设中发挥重要职能作用。
第二,加强基层工作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重点。在我国行政区域界线体系中,县、乡级界线占绝大多数,同时,省级界线也是由相关的县、乡级界线构成。与省级界线相比,县、乡级界线涉及的边界地域最为广阔。此外,县、乡边界地区群众与界线的关系最为密切,是遵守行政区域界线的主体和平安边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平安边界建设的重点在县、乡边界地区,各项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也只有通过县、乡的努力才能完成、才能取得实效。郡县治则天下安,加强基层平安边界建设,县、乡的工作做好、做实了,国家和省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第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核心。国家制定下发的平安边界建设文件规定了原则目标,实现这些原则目标,确保各项创建活动有序、有效、长效开展,则需要靠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和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和制度,既是平安边界建设文件的要求,是平安边界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平安边界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第四,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检是搞好平安边界建设的基础。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既是《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规定的一项法定工作制度,也是创建平安边界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开展联检,一方面履行了职责,另一方面也在宣传政策、消除纠纷隐患、化解边界矛盾、掌握边界信息动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联检工作做好了,边界地区的情况也就基本清楚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边界地区维稳政策也就有了可靠的基础。
各地在平安边界建设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由于时间和我们掌握情况所限,这次会议安排了11个单位介绍经验。这些经验对今后的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希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验,共同推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不断进步。
二、认清形势,强化对平安边界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全国平安边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各地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省区工作进展还明显滞后;二是部分省区工作机制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工作配合及落实开展工作所必需的人财物问题上;三是个别省区民政部门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被动应付现象;四是个别边界地段局势不稳定,有的甚至矛盾趋于激化。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全国平安边界建设中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从国内大环境来看,一方面,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不断取得新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取得新胜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内社会矛盾的“触点”增多,“燃点”降低,往往一点就着,稍有不慎,小问题就可能引发大事端,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从边界地区形势来看,一方面,随着全面勘界完成,以及依法管界和平安边界建设等各项边界管理工作不断取得重要成果,边界地区总体形势稳定。另一方面,随着取消农业税、林权体制改革、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等改革的深化,既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也强化了人们对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意识,如果实际工作跟不上或处理不当,极易引发边界地区纠纷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全面勘界完成时日尚短,法定界线和有关政策法规尚未被边界地区干部群众完全掌握,个别地段界线尚未完全落实,一些地区跨界资源管理使用范围尚未明确,“两线分离”引发的问题时有发生,加之边界地区情况复杂等诸多主客观因素,边界地区难免会发生一些界线和资源权属纠纷,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首先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平安边界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一)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实现依法管界目标,提升界线管理工作水平的需要。全面勘界完成后,各级民政部门依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开展了各项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条例”第一条明确依法管界的目的是“巩固勘界成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维护行政区域界线附近地区稳定”。中央综治办等10部门制定下发的平安边界建设文件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实现边界地区长期和谐稳定,促进边界地区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两者在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有所区别的仅仅在于依法管界是民政部门的职能工作,而平安边界建设是各部门的共识和共同行为,是整合综治、维稳、民族事务、公安、民政、司法、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资源和力量共同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平台。民政部门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参与和推动平安边界建设活动,实现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界线管理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取得各级党政领导重视以及综治等部门的支持,解决依法管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实现界线管理的目标,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这也符合创新民政工作,推动民政事业跨越发展,建设“现代民政”的要求。
(二)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实现为民宗旨的需要。历史经验证明,边界地区不稳定,发生纠纷受损失和伤害最重的是边界地区的群众,边界地区广大群众盼望的是社会稳定、边界平安,高兴的是安居乐业、发家致富,忧虑的是边界纠纷不断、乡里反目成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实现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边界地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做好各项边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89年至2002年,国务院组织勘定了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从总体上消除了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清引发边界争议的根源,为边界地区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边界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边界纠纷,为边界地区群众创造一个长治久安的边界环境,得民心、顺民意,既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实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核心理念的需要,必然会受到边界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三)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推进全国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我国现有6800余条、总长约49万公里的省、县两级界线(未含港澳台,下同),还有数万条、上百万公里的乡镇级界线,如此数量庞大的行政区域界线构成了地域广阔的边界地区,涉及到全国每一个省、县、乡镇和大部分村庄。边界地区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都对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平安边界建设是国家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不仅是保持边界地区平安,而且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消弭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平安创建决定,推进全国平安建设的需要。
(四)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保护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首先,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有利于有效保护利用自然资源。边界地区存在纠纷,边界地区自然资源一般很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往往遭到掠夺性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重我国资源紧张矛盾和环境损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有利于科学有效地管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次,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我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了一些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为实现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发展目标,需要区域内各方树立“一盘棋”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需要保持整个区域内的社会稳定。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既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边界纠纷的发生,杜绝边界地带的“两不管”、“三不管”现象,为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保驾护航,又能搭建毗邻各方友好往来的桥梁,促进边界毗邻各方共同发展。
(五)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是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的需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界地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但由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些牧区存在穿插放牧、混牧等情况,全面勘界前因行政区域界线不清和边界地区资源管理使用范围不明等发生过不少边界纠纷问题。全面勘界完成后,因界线实地认定和边界地区跨界资源的管理使用范围未及时明确等原因,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发生了一些习惯性越界等边界纠纷问题。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企图利用一切机会从事分裂破坏活动。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开展平安边界建设,预防和减少少数民族地区边界纠纷发生,在边界管理方面筑牢防线,对于粉碎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图谋,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平安边界建设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特殊重要意义,希望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民政部门的重视。我国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反映在省、县、乡级行政区域边界上,不仅有同民族跨界居住的现象,也有不同民族在边界交错居住、密切联系的现象。在各种资源日益增值、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我们尤其要注意通过平安边界建设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要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
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指示,从维护国家稳定大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高度来认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对平安边界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克服和解决当地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地做好各项依法管界工作,坚定不移地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发展。
三、明确任务,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再上新台阶
行政区域界线是毗邻行政区域之间的分界线,连同行政区域界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构成了边界地区。建设平安边界,既包括行政区域界线的平安,也包括边界地区的平安。维护行政区域界线的清晰稳定是平安边界建设的前提条件,维护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是平安边界建设的根本任务。民政部门是行政区域界线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平安边界建设的发起单位之一,在平安边界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级民政部门要跳出本部门局限,从推进国家平安边界建设全局、维护整个边界地区稳定的角度,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在创建活动中,既要克服大包大揽、小马拉大车的“单干”思想,又要克服瞻前顾后、怕惹麻烦上身的“畏难”情绪,按照《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在民政部门履行依法管界职责的问题上,有一个情况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按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文件的要求,民政部门牵头依法管界的职责与产生边界纠纷后按照相关责任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职责分工是明确的,我们要按照牵头依法管界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做好边界管理工作。但有些时候,当边界资源纠纷激化转为刑事犯罪事件,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介入处理的时候,民政部门却毫不知情,没有信息上报,也没有参与有关工作,这是被动的。民政部门牵头依法管界和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调解、处理边界地区矛盾纠纷之间的关系该怎么处理?如果发生资源纠纷,并且引发刑事犯罪,当地民政部门是否应当了解掌握和上报有关信息,并主动进行一些沟通协调工作?要在实践中研究明确。我在这里强调,如果认为民政部门的职责只是做好原则上牵头的依法管界,矛盾纠纷的具体处理与己无关,那还不能说我们履行好了这一职责,民政部门在依法管界上要积极主动,有所作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平安边界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为主线,以维护边界地区长期和谐稳定为中心,以界线联检、纠纷调处、平安创建、信息服务为抓手,依法管理,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水平,不断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更大作用。各级民政部门作为平安边界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是会同综治等有关部门拟定本地区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的方案和实施计划,供党委、政府领导决策。二是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为平安边界建设创造条件,共同筑牢平安边界建设平台,形成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合力。三是发挥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的预防和宣传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各项平安边界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落实。四是总结推广各地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会同综治、维稳、公安等部门制定平安边界考核标准,组织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示范活动。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综治部门的协调指导,落实有关文件要求,把平安边界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施“一把手”工程,加大组织协调、经费保障和工作支持的力度;落实责任制,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纳入民政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把成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晋职晋级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因工作失职、渎职等引发影响稳定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工作得力、成绩显著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提高行政区域界线联检质量和水平。界线联检既是民政部门界线管理的一项法定的工作制度,更是排查边界地区纠纷隐患、建设平安边界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联检工作,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和联检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联检总体计划,精心安排部署,不断提高联检质量和水平。一是如期完成2009年京津线等14条省界联检任务。二是做好2010年津冀线等14条省界联检准备工作。三是及时解决联检中发现的问题。对发现的影响边界地区稳定的资源管理使用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向政府汇报,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并协助做好有关工作。四是要确保联检规范化。第一轮联检已经打了基础、趟了路子,第二轮联检要在提高联检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三)推动平安边界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和考核目标体系。一是主动争取党政领导重视,推动平安边界建设纳入当地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实行奖惩兑现。二是积极参加当地党委政府牵头、或综治部门牵头的平安边界议事协调机构,并发挥职能作用。三是认真参与组织平安边界创建考评工作。根据中央综治办的意见,2010年将把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再次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四是参与组织平安边界示范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一是继续制定出台与《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等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建设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守。二是建立健全维护边界地区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已经建立边界地区民政部门联席会议等维稳长效机制的地区,要不断完善并发挥作用;没有建立的地区,要抓紧建立。推广“两图一责”等各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参与建立健全基层群防群治组织网络及各种治安联防机制。三是做好平安边界创建协议的签订和落实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全部68条陆地省界平安创建协议签订工作,已经签订的要抓落实、见成效,没有签订的要抓紧签订,迎头赶上;鼓励毗邻基层乡镇、村签订睦邻友好公约,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作用。四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界线管理工作专项经费。
(五)认真做好界线管理各项日常工作。一是按时完成行政区划变更后的勘界工作。二是及时处理行政区域界线实地位置认定不一致引发的争议;积极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处理好边界地区资源管理使用纠纷。三是研究依法管界和平安边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两线分离”等问题及矛盾纠纷的特点,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四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参观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界线管理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五是要做好勘界档案和界线管理资料立卷归档工作。
(六)充分发挥勘界和界线管理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效。一是及时公布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二是继续推进界线管理信息化建设,建成各级界线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按照规定为国家区域规划、社会发展和各单位、部门工作提供所需的界线信息数据。三是完成行政区域界线详图和其他标准画法图的编制工作。2010年要完成第二批、启动第三批省界详图集编制出版工作。尚未完成县界详图集编制出版工作的省(区、市)要抓紧时间,争取早日完成。
(七)充分发挥各种传媒作用,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宣传工作是平安边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民政部门要重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媒介的传播作用,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采用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对依法管界和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进行宣传。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平安边界建设这项惠及百姓、稳定边界的工作深入人心,形成维护边界地区稳定责任落实、基层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维护边界地区稳定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已经圆满地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勘界工作,为依法管界和建设平安边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阶段性的“千年一划”相比,依法管界和建设平安边界任重道远。希望各级民政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综治、维稳部门的协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依法管界水平,不断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工作,为维护国家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二篇:创建平安县城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县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矛盾纠纷凸现,尤其表现为地处开发区的乡镇和村组存在着大量的林地、土地权属纠纷等情况,给维持稳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面对新的社会治安形势,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把创建“平安***”作为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重要手段,全力组织实施平安建设,取得了
喜人的成绩。
全力加强宣传创建“平安***”的良好氛围。县上先后投资近30万元,在全县主要路段和人居集中醒目位置设置固定宣传牌6个,刷写固定宣传标语700多条,印发传单资料8万多份。县综治办组织了“移动杯”创建“平安***”有奖征文活动和“平安进我家”摄影采风活动,县城及乡镇所在地的中小学校普遍举行了创建“平安校园”宣誓仪式和签名活动,对提高创建知晓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05年,该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安全县”,2006年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平安县”奖牌。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我为平安***献言”活动,先后在政府部门、企业和离退休老干部中召开座谈会11次,整理出13条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了相关部门。9月底,又开展了21000多条创建“平安***”电话标签入户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宣传,大大提高了创建工作的知晓率。
进一步构建创建“平安***”防范网络的建设。各乡镇都成立了综治委、综治办,实行了信访、司法、综治“三干合一”,统一为综治专干,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整合。去年在县城各个进出口、主要街道、主要路段和重点要害部位安装了监控探头,建立了119、110、122“三台合一”指挥系统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面带动了全县技防体系建设。今年,县综治办编印了县、乡、村三级综合队伍管理信息册,给全县2300多名治安中心户长统一配发了胸牌、上岗证和记事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构筑起创建“平安***”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已有96个企事业单位安装了监控设施,大大提高了综合防控能力,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排查农村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再上新台阶。按照《陕西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暂行办法》的要求,县上19个乡镇(农场)都成立了排查调处中心,359个行政村也都成立了排查调处工作站。今年在各乡镇、各部门排查化解的基础上,县上组织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排查化解活动,4月初,由民政、安监等部门牵头对全县众多问题进行了排查,共排查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22件,县信访联席会议3次进行研究解决,集中处理了9个突出问题,化解了7个苗头性隐患;7月上旬,县上相关部门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全县18个乡镇和1个农场存在的矛盾纠纷、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排查,取得良好的效果。截至10月底,人民调解1363件,调处率达90%以上,行政调解25件,特别是司法调解最为突出,法院民事案件调处率达到95%以上,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两位。
第三篇: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总结
垫江县旅游局
关于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情况报告
县政府:
今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办等十部委(办、局)《关于开展平安边界建设的意见》,以“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为抓手,坚持做到“三到位”,采取“四动并举”措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形成上下共同管的工作格局,推进界线有效管理。自全面进入界线管理以来,从未出现因界线纠纷引发群众性械斗和因此到市政府上访的事件,边界地区继续保持和谐稳定、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管界工作新局面。现将今年来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制落实
(一)提高思想认识。我局把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与旅游总体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针对我局工作实际,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分析我局平安、综治形势,部署各项
1具体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同时,结合旅游业务管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不断营造平安边界建设的良好环境。
(二)加强组织保障。年初,我局及时调整充实了平安边界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了保卫科、治保会、调解会、治安联防等组织机构,徐文峰局长作为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落实了工作人员,各科室积极参与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工作不留死角。同时,我局还落实了工作经费,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严格落实责任。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作为全局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与机关科室、全体职工和旅游企业签定了《2011年垫江县旅游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责任书》,通过签定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分解到了具体责任科室和责任人身上,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确保了综治、平安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增强了局全体职工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了责任感,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一级督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度,使全系统干部职工明确各自的综治平安建设责任,人人紧绷平安建设这根弦,个个重视边界创建工作,真正做到了各科室、各企业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办好自家事、尽好自家责。
二、加强基础建设,实现措施推动。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制定了《垫江县旅游局2011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2011年垫江县旅游局平安建设实施方案》和《垫江县旅游局平安建设工作计划》等多项制度,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科室配合抓、全体职工共参与的工作机制,使我局的综治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管理的轨道。
(二)强化措施推动。一是落实界线联检制度。全面部署了2011界线联检工作。并按照联检工作的进度要求,紧紧围绕“一个方案、两次会议、三个阶段、四项成果”的工作目标,认真抓好本辖区内界线联检各阶段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全面推行界线管理“两图一责”制。通过结合“界线管理网络图”、“界线管理示意图”,明确了界线管理及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追究,切实抓好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三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4月6日,我局印发了《垫江县旅游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成立了以文峰局长为组长的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处置组、疏导组、联络组,处置各类纠纷突发事件。同时,各县(区)结合工作实际,还建立了边界矛盾纠纷排查、边界纠纷部门会商和联合查处等制度,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不断提高界线管理工作水平。
三、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在界线管理中,我局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围绕“和谐稳定、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使创建工作内涵不断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对发现影响边界地区稳定的土地、矿产、水利、林业等涉及旅游资源的管理使用纠纷问题,主动与相关兄弟单位做好沟通,积极协助处理,促进边界地区友好往来、和谐相处、经贸发展,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通过自查,我局2011年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但按上级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舆论宣传力度仍需加大;二是部门协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认真抓好平安边界创建的各项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参与和配合相关部门搞好边界管理;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平安建设成果,积极参与到整体联动防范工作中去,为建设平安垫江,开创全县旅游工作新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乡创建和谐边界
维护边界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33乡积极创建和谐平安边界
333乡高度重视和谐平安边界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平安小王”建设的重要一环,抓紧抓好,抓出实效,不但更好地维护了边界稳定,而且有力地加强了边界交流,促进了边界社会和谐。
一、基本做法
(一)建立机构,制定方案。333乡与沾化县冯家镇南北相接,怎样更好地做好和谐平安边界工作呢?333乡成立由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民政、综治、司法及有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和谐平安边界领导小组。并根据本乡及沾化县冯家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创建内容、创建步骤、加强合作交流等。
(二)加强宣传,完善制度。深化相邻村庄、办事处,加大和谐平安边界宣传力度,力促使相关群众对和谐平安边界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双方合作制定了科学、详实的制度,召开了有关乡镇、村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三次。完善了定期座谈制度,互访互谈互交流,共同探讨工作调处、矛盾调解等工作。
(三)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一是强化界桩及标志物的管理。二是强化对插花地等的管理。三是对边界村及居民法规政策、交往及文明言行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情况,及时作出处理,维护边界和谐平安。
(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333乡是鲁北地区最大的棉花
生产购销基地,而沾化县冯家镇尤其是相邻的李家办事处也是规模植棉乡村,边界群众棉花购销、棉花加工业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冯家镇棉农经常来333乡出售棉花,333乡的棉花商贩也经常到冯家镇做棉花购销,两个地方具有相同的资源优势,为边界交易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边界群众植棉积极性,促进了边界群众经济发展。冯家镇是全国闻名的海产品基地,333乡群众充分利用边界优势做起海产品购销业务,将生意做到温州、江苏等地,收入颇丰。双方的协作促进了边界群众的平安和谐,提升了边界工作的发展水平,维护了边界稳定、和谐、平安,收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实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成为矛盾的焦点。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插花地分界存有混论、界线不清的问题,又加之近几年棉花价格攀升、土地增值,有个别边界群众存在插花地分界不清、手续不完备、程序不合法的现象。土地问题有可能成为边界群众造成矛盾的主要源头。
(二)生活习惯问题。由于边界群众接触多,存在经济来往,生活交往中有可能因生活习惯、风俗的不同引发矛盾。
(三)边界治安问题。边界群众一线之分,治安工作较为繁琐,尤其是针对违法犯罪行为有可能造成治安范围限制而出现跨县行为,引发边界治安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大宣传力度。将和谐平安边界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使边界各项工作都宣传到位,不断扩大和谐平安边界的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教育广大群众自觉维护法定区域界线的权威,有效调动边界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维护边界区域稳定,促进边界地区和谐发展的积极性,使边界群众形成“睦邻友好、团结互助、联防共治、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制度。乡政府与办事处、办事处与村层层签订边界工作和谐稳定责任书,有关村队以村规民约的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落实好和谐平安边界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和平、友好、共赢的目的。
(三)加强交流。对分界不清的插花地由双方共同交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一步查资料,做调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针对边界群众的经济发展,互相学习、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边界所涉及到的乡村进一步做好边界工作,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农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等实际工作,交流、合作,实现边界群众增产、增收、增效益。
第五篇:狠抓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六大体系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县有13个乡镇(区),989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其中少数民族2.1万,为全省第二少数民族居住大县,全县总面积1213平方公里。今年1至9月份,国内生产总值69.5亿元,同比增长24.8;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7.9。近年来,我们把平安建设作为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抓手,按照“抓重点、创特色,求实效”的思路,积极构建综治组织、普法宣传、隐患查处、治安防控、严打整治、责任查究六大工作体系,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牵头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建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全县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平安建设工作实现了“五个没有发生”的总体目标,即没有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的刑事案件,没有发生大规模到省进京聚集、滋事和上访事件,没有发生特大恶性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进京涉法涉诉上访案件,95的城乡基层单位常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公众安全感分别达到98以上。几年来,我县先后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全省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反邪教警示教育先进单位”,并多次受到市委、市府的表彰。
一、强化综治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平安建设工作网络
为推进平安建设,我们健全综治组织体系,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同时对县、乡、村及县直部门综治办和各类综治队伍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一是加强领导组织建设。县里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指挥、县委分管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为副总指挥,公检法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平安建设工作指挥部,负责全县平安建设工作的总指挥、总调度、总监督、总考核。县委、县府主要领导把平安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定期调度,定期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倾斜。二是加强综治队伍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办建设。县综治办有3名同志专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乡镇综治办主任由党委分管副书记担任,并以县委文件予以公布;设立专门编制,每个乡镇配备一名副科级干部任常务副主任,具体靠上抓。各村建立了3-5人的综治办。县直各部门也建立健全了综治办。县、乡、村和县直部门都成立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领导小组,配齐了治安联防队,县治安巡逻队由200人组成,乡镇由10至20人组成,村由3-8人组成,县直单位由3-10人组成,每天对所辖的区域进行巡逻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目前,全县乡村共有各类治保组织1012个,成员3010人;调解组织1157个,成员3285人;普法组织1023个,成员2675人;帮教组织706个,成员2015人;巡逻队伍1079支,成员6539人。加强司法调解组织建设,以乡镇司法调解中心为主线,把调解组织向县直部门延伸,向农村延伸,向社区和新生组织延伸。三是加强基层政法组织建设。提高政法队伍职级待遇,法院、检察院高配干部规格,部分庭、科、局解决正科级待遇,公安派出所长全部解决副科,其中9个所长解决党委、政府副职,司法所长全部解决副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活力进一步激活。充实政法队伍,从选调生中选取高素质应届本科毕业生20余人充实到政法队伍。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政法部门装备水平。县财政三年共投入平安建设资金1200万元,其中06年拿出600万元;乡镇也拿出专项资金,提高装备水平,解决干警待遇,全县14个派出所全部统一了标识,9个派出所实现了楼房办公,2个派出所的楼房正在修建,政法系统新增办公车辆50余辆,计算机190余台。今年,我县政法基层组织成绩突出,县公安局被德州市委授予优秀集体、集体记二等功,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公安部授予青年文明号,治安大队被省公安厅授予特级治安大队,巡警大队被省公安厅授予一级巡警大队,公安档案工作被授予特级(国优)档案管理先进单位,交警系统的科技强警、信息化管理走在全省前列,边临镇派出所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县检察院被评为全市优秀检察院,县法院执行工作全市最好。
二、强化普法宣传体系建设,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为搞好普法宣传,我们积极构建以县综治办、司法局为龙头,以各级宣传部门为骨干,以县电视台、电台和农村夜校、妇女之家、民兵之家为阵地的普法宣传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法、安全生产法、土地管理法、信访条例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活动中,我们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长期性。本着集中力量造声势和长流水、不断线的原则,大张旗鼓地宣传,坚持常年抓、抓常年。二是坚持多样性。县电视台开设法制宣传专题栏目,每周至少播两期,宣传法律法规,剖析典型案例。宣传部、政法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