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的基本情况(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1:3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嘉兴的基本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嘉兴的基本情况》。

第一篇:嘉兴的基本情况

嘉兴的基本情况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嘉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连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嘉兴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4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市境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吴淞高程),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河渠纵横交错,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结构,人工地貌明显,水乡特色浓郁。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季干冷的天气短得多。年平均气温15.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2017.0小时。

嘉兴是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杭浦高速等贯通境内,杭州湾跨海大桥使嘉兴与宁波的交通十分便捷。全市境内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居全省之冠。已实现了市到县(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和嘉兴到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从市区出发,在1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一小时左右车程均可到达。未来五年,嘉绍、嘉萧、嘉通高速公路先后建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将全面完成,投资的硬环境将更为改善。

嘉兴海洋资源较丰富,深水岸线较长,适宜建深水泊位。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东方大港”的深水良港——嘉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吞吐量已超2200万吨。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嘉兴发展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85.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2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47.26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537.70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结构为6.3∶59.8∶33.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153元,增长14.0%,折合6201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354元,增长11.8%,折合5044美元。与此同时,嘉兴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列浙江省前列,市和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行列,全部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省级教育强县(市)称号。

嘉兴市下辖五县(市)二区:嘉善县、海盐县、平湖市、海宁市、桐乡市、秀洲区和南湖区。2007年户籍人口为336.81万人,城市化水平为47%。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8元,增长12.9%,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63元,增长13.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5%。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379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94元,增长11.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8.1%和36.6%。

2007年,全市拥有各类学校771所,在校生65.72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5.80万余人,普通高中38所,在校生6.52万人,初级中学124所,在校生14.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达96.59%。普通高校招生10466人,毕业学生5419人。高等自学考试报考人数3.38万人,1231人获得大专以上文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班学生620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招收学生1312人,毕业班学生1412人。全市各类民办学校达48所,在校学生4.02万人。

年末全市拥有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9个,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三支两批)50.43万人,比上年增加7.2万人,增长16.7%。全年获得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101项,其中,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11项,市级科技成果奖90项。技术市场发展平稳,全年经认定登记技术交易金额15927万元,交易合同数802项。

全市高新园区入驻企业421家,技工贸总收入138.9亿元,利税16.58亿元,引进外资项目42个,合同利用外资2.29亿美元。全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29家,比上年增加59家。

秀洲区是嘉兴城市的主城区之一。区域面积542平方公里,人口35万。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9.8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结构为8.4:61.4:30.2。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8亿元,其中区级预算收入为5.3亿元。秀洲区的制造业、物流业和都市农业走在全市的前列;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的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嘉兴市区的新兴城区。

第二篇:嘉兴企业文化

嘉兴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工商101班张盈学号201443885315

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简析嘉兴学院

1、企业环境

嘉兴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至今已有91年办学历史。学校校址位于闻名遐迩的革命圣地南湖之畔——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地处长三角中心的杭嘉湖平原,毗邻上海、杭州、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人文荟萃,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美称。著名国际数学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先生生前曾受聘为学校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中科院院士以及其他十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受聘为

学校名誉教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校区景色宜人,环境幽雅,是浙江省文明校园和省高校绿化先进单位。嘉兴学院的办学体制是“省市共管,以省为主”,全省所有地市只有嘉兴学院享受此政策,其余的院校全部由当地政府筹资。

以上是我在网上搜罗的官方语言。

下面我将以一个即将毕业的嘉兴学院在校生的视角来简析。

外部环境:嘉兴地处长三角中心的杭嘉湖平原,毗邻上海、杭州、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人文荟萃,而嘉兴学院作为嘉兴市唯一一个二本院校招生还是具有一些优势与诱惑力的。但是它优越的地理条件并不代表着它在江浙沪以外的地方有着很大的知名度。不论是在火车上还是在用餐娱乐等可以用学生证打折场所,每每当我掏出自己的学生证,遇到的鄙夷目光不在少数。因为他们一看到“学院”这两个字眼总会不自觉地把我们同专科生联系在一起。虽然

在我眼里,专科生也没有什么不好。即便在江浙沪地区,嘉兴学院的知名度是有,但是认可度还是不高。上海、杭州这两个地方高校云集,自然给我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力。

内部环境:开头讲到嘉兴学院校区景色宜人,环境幽雅,是浙江省文明校园和省高校绿化先进单位。我想这应该是描述的我们的越秀校区吧。我不得不承认我们越秀校区确实绿化的不错。而且从南门到操场有一条很美的林荫小道,每次走在那里总觉得像是电影里的画面。每到秋天学校里还会飘满桂花清雅的香气,这是身在北方的我不能在北方闻到的气味。

教室:讲到教室不得不提一下那些陈旧的硬件设备,还有各个教室墙上被一些无聊、幼稚的学生胡乱涂鸦的粗俗话语和逗笑图画。尽管学校总是努力用涂料来抹去那些痕迹,但总是抹不掉他们涂鸦的兴趣。于是,我们也跟着在充满抽象画的教室里上课,然后无趣时撇

两眼这些“民间画家”的杰作。硬件设备方面,学校永远不会给你定期更新软件什么的,只会无休止的维修,维修再维修??这给我们的教学还有各种活动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有精力。

图书馆: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图书馆是典藏图书最多的地方,这让我感到很幸福。但是我还是想提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图书馆有一些老的一碰就散架的书让我不敢去碰触,我想我们的学校在倡导我们阅读者要爱护图书的同时还得做好维修工作。因为自习教室不够用或者只有图书馆有空调、环境相对安静等原因,图书馆是个人爆满的地方,有时候阅读都没有地方,尤其是去借阅不允许带出图书馆书籍的时候。甚至有一些同学直接利用图书馆一楼搜索图书的电脑来上网观看电视剧等,针对这一现象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食堂:暑假出去住了一段时间,相比之下,我发现学校食堂真的已经很便

宜。但是每天下课万一赶到用餐高峰期,我们就遇到了找位子以及打饭拥挤的苦恼。

工商101班张盈学号201443885315

寝室:学校用定时断电来统一我们作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很不理解我们一开始用热水器好好地为什么非要给我们换成空气能。首先,空气能洗一次澡花费的价钱是热水器的好几倍不说,水还不一定热,若是赶上洗澡高峰期还会造成水流很小等问题。限流为了防止发生火灾这件事我不好说。作为一个理科出身的人来说,我总觉得普及科普知识比限流更重要,还有就是用电物品的保养问题。

我不知道空气能洗澡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划为乱收费。但是有同学看到教材科收费清单,上面显示我们的练习册收费是60元,每学期我们会发12本练习册,核算一下也就是每本练习册5元,但是市面上这样的练习册却只卖1

元一本。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可以随便退订教材。前段时间,学校节约到晚上都不开路灯照明,这对于我们这群近视眼来说是很大的安全隐患。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是上网找资料却发现“嘉兴学院目前有一年3个亿的办学经费预算,省政府对省属院校的经费投入逐年在加大,除学生缴纳学费外,学校每招收一名学生,省里配套给7200元”,我不知道这该作何解释。

还有就是学校的办事效率,作为一个转专业的学生,说多了,感觉都是泪啊,被这个老师踢给那个老师,被从这个办公室踢到那个办公室??

2、价值观

嘉兴学院的专业建设目标和思路被校方高度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即“做强经管,做大工科,做精医学,做优文理”。

3英雄人物

这个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写,在我印象里陈省身教授是我听到最多的一个人

名,我想我们学校的英雄人物应该是他了吧。

4典礼仪式

嘉兴学院每年都要举办很多个典礼仪式,大一时在大学生艺术团待过的我深有感触。那个时候我们都要排练很多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把 最精彩的节目展现给老师还有同学们,负责人也在尽他最大的努力把一切都协调好,就算结果不尽人如意那也只能算我们有待提高吧。前不久,我还去观看了话剧汇演《雾**》来告别我大学生涯最后一次观看话剧,感觉那次办的也不错,毕竟大家都是业余人士,能演成那样已经很不错了。希望以后典礼仪式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和更大的宣传来让感兴趣的同学融入其中吧。

5文化网络

现在贴吧、论坛、人人小站什么的应有尽有,你想知道什么消息随便去网上扒一扒可以扒出很多,对嘉兴学院的好的影响坏的影响都有,这是身在社会

中的群体所不能避免的,我想学校可能已经在尽力去做了吧,只是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罢了。

第三篇:嘉兴历史文化

目录

第一章 嘉兴历史文化 第一节 嘉兴历史概要

一、马家浜文化

二、嘉兴建置沿革

第二节 嘉兴各县市概况

一、南湖区

二、秀洲区

三、嘉善县

四、平湖市

五、桐乡市

六、海宁市

七、海盐县

第三节 嘉兴历史名人

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丰子恺故居

二、朱彝尊与曝书亭----朱彝尊故居

三、梅花翠竹伴清风----吴镇故里梅花庵

四、大师匆匆而过的身影----沈曾植故居

五、最是人间留不住----王国维故居

六、乌镇:文风郁郁孕茅盾----茅盾故居 七、一个想飞的诗人----徐志摩故居 第二章 嘉兴红色文化 第一节 嘉兴党史

第二节 嘉兴主要红色景点 第三章 嘉兴建筑文化 第一节 古镇

一、乌镇

二、西塘

第二节 古教堂 第三节 古塔 第四节 古街

第四章 嘉兴山水文化

一、轻烟拂渚,微风欲来——南湖

二、天下奇观——海宁潮

三、融山、海、湖为一体——南北湖

四、南方北戴河——九龙山

五、京杭大运河嘉兴段 第五章 嘉兴民俗文化

一、西塘庙会

二、接无路

三、皮影戏

四、踏白船

五、春牛会

六、开秧门关秧门

七、演蚕花戏

八、荷花生日

九、元宵节

第六章 嘉兴特产文化

一、嘉兴粽子

二、南湖菱

三、文虎酱鸭

四、蓝印花布

五、杭白菊

六、嘉善黄酒

七、乌镇姑嫂饼

八、桐乡槜李

九、海宁皮革

第七章 嘉兴曲艺文化

一、皮影戏

第一章 嘉兴历史文化

第一节 嘉兴历史概要

一、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

1959年初春,嘉兴南湖乡天带桥马家浜地方在沤肥挖坑中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1959年3月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个单位组成考古队进行了发掘。60年代,有人把它归属青莲岗文化。后来,有人进一步定为青莲岗文化江南类型的马家浜期。70年代起,有人把它与青莲岗文化相区分,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现已普遍得到承认。经发掘的主要遗址,除马家浜、邱城外,还有浙江桐乡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等。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西南7.5公里,面积约15000平方米,发掘区在遗址的中部,共布探方5个,计213平方米。表土层下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厚达12—80厘米,包含物有兽骨、石锛、礰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厚达15—75厘米,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管、骨锥、骨针、骨镞以及石斧、礰石和陶片等。在上下层交接处的淤泥中发现了墓葬,出土30具人骨架,其中6具身旁有随葬品,生产工具置于腰部,装饰品置于头部,陶器位置不一。出土的器物有穿孔石斧1件、陶豆2件、罐4件、盆1件、纺轮1件、玉珠2件。还发现长方形房屋遗迹,南北7米,东西3米,门朝东,周边一圈柱洞,尚有残存的木柱,有的木柱洞底垫放木板。室内是经过加工的黄绿色土面,还有带树枝和芦苇痕迹的红烧土块堆积的墙壁残迹。在下文化层中还发现了碳化圆角菱,与现在的南湖菱相仿。

从出土的器物和遗迹看,生产工具中磨制石器有孔石斧、弧背石锛;生活用具中的夹砂红陶素面腰沿釜、牛鼻式双耳罐、带嘴平底盉,以及地面木构建筑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等,都是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在马家浜、圩墩、草鞋山等地共发现墓葬200多座。多为单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侧身葬等,多数头向北。在草鞋山和圩墩墓地,还发现有几座同性合葬墓,同一墓内的死者年龄相近。在草鞋山有些死者头骨用釜、钵、盆、豆等陶器覆盖,有的把头骨另放在陶器内。随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草鞋山的106座墓中,有25座无随葬品,其他的有1--4件,最多的为1座成年女性墓,有9件。随葬品大都是1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1件。食器以豆为多,其次为钵,也有罐、盆、杯等,炊器以釜为多,或用鼎代釜。用生产工具随葬的只有2座墓,各放1件石斧。有的墓还随葬玉块、玉环、玉镯等装饰品以及鹿角、兽牙、蚌壳等。一般认为,马家浜文化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二、嘉兴建置沿革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

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

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称一府七县。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

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37年11月5日,嘉兴被侵华日军占领,惨遭践踏达8年之久。

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分设嘉兴县、嘉兴市,后撤并频繁。1983年8月,撤销嘉兴地区行政公署,分设嘉兴、湖州市,嘉兴市设城区和郊区,下辖嘉善、平湖、桐乡、海宁、海盐5县。1993年11月,嘉兴城区更名为秀城区;1999年6月21日,郊区更名为秀洲区。

第二节 嘉兴各县(市、区)概况

一、南湖区

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中心城区,为嘉兴市政府驻地,是嘉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8个街道、5个镇,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苏州,南濒杭州湾,是嘉兴市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上海经济区的黄金腹地和浦东新区的延伸地,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

这里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中心位置,以南湖区为中心,1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上海、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宁波、无锡、常州等经济强市,300公里半径范围内还有南京、温州等大中城市,这些城市群中以占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中国 25%的工业产值,并且在汽车制造、电子通讯、机械仪表、精细化工、纺织印染、生物制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产业领域都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科技水平最高的产业配套群,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的产业区。

这里人文资源深厚,不仅传承吴越文化之渊源,保留楚文化的余韵,而且深受海派文化乃至西方文明的影响,历代名人辈出,有着丰富的社会人文优势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目前,嘉兴籍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39人,从而有“近现代名人一半在浙江,浙江的一半在嘉兴”之说。嘉兴市目前有大中专院校66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大专4所,中专6所,技校5所,普通高中37所,成人教育机构11所,并另有社会办学机构192所,科研机构21所。每年都至少有6000余名毕业生进入人才交流市场。同时,还有众多的各类紧缺人才源源不断地从国内外向秀城集聚。

南湖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儒商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爱国志士沈钧儒、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褚辅成、现代文豪茅盾、翻译家朱生豪、数学家陈省身、著名作家金庸等众多近现代的名家大儒都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学习生活过。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丝绸之府、渔米之乡”,水中奇品南湖菱和“中华老字号”五芳斋粽子更是闻名于全国。

二、秀洲区

秀洲区位于浙江省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南濒杭洲湾,北接苏州,是上海经济区的黄金腹地,也是浦东开发区的理想延伸地,极具开发潜力。是国务院确定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重点沿海开放地区之一。全区总面积54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下辖5个镇、4个街道。秀洲区其前身即嘉兴县,始建于春秋时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文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一。所在地嘉兴南湖既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又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

嘉兴秀洲地形由东海淤沙冲击而成,地表形成已有一万余年。据上海有关经济史专家考证,“大上海”、“长三角”早就存在,这一带在唐元以前时期叫秀州。故此地有中国“长三角”发源地之说。而嘉兴在1983年撤地建市时,将原嘉兴县分设为城区、郊区,1999年6月,郊区更名时将古秀州的“州”字上加了三点水,称为秀洲区。

秀洲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粮、油、茧、生猪、淡水鱼等农产品,是浙江省著名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工业经济以轻纺丝绸、针织、服装、家具、电器、不锈钢器械、静电植绒、建材、电子、食品等为骨干行业,已形成纺织、电器、机械、家具、电子等特色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秀洲区区域经济极富成长性和开放性,经济增势强劲。GDP、财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长三角”16个城市平均水平。近年来,秀洲区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15%以上,2002年人均GDP超2000美元,三资企业总投资年均增长100%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长50%以上,外资投资企业达180多家。服务业发展迅速、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建设新秀洲,融入大上海,在参与“长三角”新一轮发展中,秀洲区正全力实施开放带动、工业立区、科教兴区战略,全面推进产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社会文明化进程,努力把秀洲建设成为“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先进的制造基地、招商引资的首选地、嘉兴沿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之地、嘉兴城市的副中心和现代产业的集聚区”。

三、嘉善县

人问嘉善如何?有言为证:地嘉人善。

再问嘉善如何?有诗为证:百里郊原似掌平,竹枝唱出尽吴声;走遍绿野停舟晚,灯火渔火相映明。

嘉善县,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东南侧,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第一站,县总面积506.6平方公里,辖6镇3街道,至2010年年底,全县常住人口约80万(本地户籍人口38万,外来常住人口41万)。境内水网交织,物产丰饶。民风淳朴,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扬天下。

春秋时为吴、越接壤的檇李(又称长水)之地,初属吴后属越。占国时越被楚灭归于楚。秦初属长水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东游过长水,改长水为由拳县,属会稽郡。东汉永建以后属吴郡。三国吴改由由拳县为禾兴县,不久又改嘉兴县,今嘉善地为嘉兴县的一部分。隋代并省州县,废嘉兴县入吴县,属苏州。唐代复置嘉兴县,仍属苏州。五代吴越时嘉兴县改属杭州,后又于基地置秀州。明宣德五年三月,敕分嘉兴县东北境之迁善、永安、奉贤三个完整乡和胥山、思贤、麟瑞三乡之部分置嘉善县,定治魏塘,隶嘉兴府。“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敦庞,少犯宪辟,故曰嘉善”。清循明制。1949年5月11日嘉善解放,隶属浙江省第一专员公署,11月改属嘉兴专署。1958年11月21日嘉善县建制撤销,并入嘉兴县。1961年4月9日恢复县置。1983年8月,实行市辖县制,嘉善县隶属嘉兴市。

嘉善,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是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和“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嘉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嘉善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三色产业带,为传统农业注入了生机;木业、电子电声、机械五金和纺织服装,成为工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古镇西塘的保护和开发,吸引了海内外广大游客纷至沓来,成为文化旅游的一个亮点。

嘉善,面向世界,确定了“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现代化新城”的发展目标,以丰厚的的历史文化底蕴、江南水乡特色和现代文明结合的人文环境为基础,努力把嘉善建设成为城郊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外向型工业生产加工基地和水乡田园式休闲度假基地,成为环境优美的工贸型、现代化省际边界“窗口”城市。

四、平湖市平湖历史悠久,据大坟塘遗址出土文物证实,早在六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劳动生息。春秋时为越国武原乡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海盐县,今平湖市境为海盐县一部分。秦末或西汉初,县治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地域(今平湖市当湖镇东湖一带)。东汉永建二年(127)县治陷为当湖,迁治齐景乡故邑山(今乍浦附近)。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嗥城(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明宣德五年(1430)从海盐县分出大易、武原、齐景、华亭四乡,建为平湖县,县治设当湖镇,属嘉兴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因其地汉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以后,建置长期不变,境域基本稳定。

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平湖县,设立平湖市。2000年,进行了行政村区划调整,将原来的286个行政村调整为138个。2004年,进行撤镇乡建街道和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将原来和10个乡镇调整为3个街道、7个镇,即当湖街道、钟埭街道、曹桥街道,乍浦镇、新埭镇、新仓镇、黄姑镇、全塘镇、广陈镇和林埭镇。2009年撤销全塘镇、黄姑镇建制,合并设立独山港镇。

平湖西瓜已有八百年的栽种历史,它具有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等优点,被誉为“江南第一瓜”,盛名海内外,曾远销香港、澳门、南洋等地。平湖优质西瓜品种层出不穷,从二十世纪初引种的“马铃瓜”,解放初期的“解放瓜”,二十世纪60年代起的“中育”系列瓜,直到近年来的“平优一号”瓜等,多次获得省级西瓜品评会第一名。

在西瓜上雕出各种精美的图画,内置蜡烛或电灯的“西瓜灯”艺术,乃平湖人之独创。1985年7月,平湖举办了建国以来首届西瓜灯会。1991年以后,每年举办盛大的西瓜灯艺术节。

五、桐乡市

桐乡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1993年4月撤县设市。东距上海131公里,北离苏州74公里,西邻杭州65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一派江南水乡景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之美誉。

桐乡地处水网平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宜种性广,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有众多的名优特产。蚕茧为全国主要产区,年产2万多吨;桐乡又是中国著名特产杭白菊的原产地,1999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誉为国际裘皮市场上“四大羔皮”之一的小湖羊皮,年产量近30万张;中国名晒烟之一的桐乡晒红烟,是传统出口产品;果中珍品桐乡携李,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有“西施醉李”之美说,其品质风味在中国李中独占鳌头;桐

乡榨菜为蔬菜中之佳品,年产鲜榨菜10万吨左右采用排卤成形新工艺,铝箔小包装榨菜上了航空旅行佳品。

桐乡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丝绸及服装、毛纺针织、建筑材料、机械电子、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皮革及制品、化学纤维等八大支柱产业。1999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37.30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8.63%。1999年与加拿大韦兰市结为友好城市。市内获国家对外经贸部批准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49家。濮院羊毛衫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

对外开放优化了桐乡的投资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全市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297.83公里,其中国道和高速公路50.94公里,89年,桐乡建成了全国大电网供电的第一个农村电气化县。桐乡市区拥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10家,其中四星级3家,市区有五星级酒店——振石大酒店,其下级乌镇有五星级酒店——黄金水岸。

桐乡市素以“文化之邦”著称,源远流长,名人辈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新闻界著名人士金仲华、篆刻书法家钱君陶,以及著名摄影家徐肖冰等等一批文人的故乡。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陶艺术院被誉为桐乡的三只“金凤凰”。如今,古老的桐乡大地灵气依旧,璀璨胜昔,桐乡儿女正创造着光辉的明天。1995年,桐乡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县(市)称号。以乌镇水乡古镇风情和福严寺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桐乡旅游业,得到开发和利用,199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2.1万人次。

六、海宁市

海宁市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是浙北第一经济强县(市)。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1986年撤县设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王国维、徐志摩、金庸、蒋百里等名人的故乡。气候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皮革之都”的美誉。2010年11月,全国爱卫办考核组验收鉴定,海宁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 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海宁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 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耕地土质南砂北粘,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以丁桥的“碰头潮”,盐官的“一线潮”,盐仓的“回头潮”闻名天下。

海宁中国皮革城于1994年建成开业,迄今已走过十三年的历程,是中国皮革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具竞争力优势的专业市场,全国皮革业龙头市场,全国皮革服装、裘皮服装、毛皮服装、皮具箱包、皮毛、皮革的集散中心,也是皮革价格信息、市场行情、流行趋势的发布中心。1995年荣获“全国文明市场”称号,1999年被定为浙江省重点市场,2005年10月被省工商局评为“浙江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007年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皮革业是海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海宁皮衣生产约占全国总量的1/3,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皮革服装、皮革制品的集散中心,被誉为“中国皮革之都”。作为皮革时尚购物中心的“海宁中国皮革城”,是一座大型现代化专业市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装修豪华,入城经营企业2000余家,设有皮革服装交易区、箱包交易区、皮毛交易区和名品展示区等,是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皮革专业市场,是中国皮革业的龙头市场。

七、海盐县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西南与海宁市毗邻,北与嘉兴秀洲区、平湖市接壤。南离省会杭州98公里,北距上海118公里。海盐置县于秦,历史悠久,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礼仪之邦、旅游之地”著称。1985年被国务院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下辖武原、澉浦、秦山等8个镇。全县陆地面积534.73平方公里,江口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7万。

秦汉时海盐境域包括今上海市上海县西南一小部、奉贤县西南部(均指古冈身西处)、松江县东南部、金山县全境,以及浙江省平湖县全境与海宁县部分地区。参稽众多古籍,四围境界为:北沿西松江(今吴淞江),以江为界,江北为秦代古娄县。明嘉靖与清光绪《海盐县志》皆记,今松江(县名)东北六十里沪渎(水名),旧海盐东北境(东堰)。南朝梁萧纲(后为简文帝)《浮海石像碑铭》谓:“吴郡娄县:界松江(吴淞江),之下号曰沪渎。”

海盐东临大海,海岸(今称“古冈身”)在今嘉定、外岗一带至漕泾以东,北接古松江,南氨于柘林东。东南一线临海。海岸以圆弧状从柘林之南(今海中)向西南方向突出,通过大小金山南,再曲折延伸,顶点经过王(黄)盘山(又名浮山、玉盘山)以南,迄于澉浦南。古海岸有七十二湾。偏西南,从澉浦南经赭山南至古钱唐县界。西南一西一西北,从古钱唐县界浙口、赭山北折,狭径绕硖石(古由拳县治)南,又折向东北(西邻古由拳),穿过今松江县,西北以“三泖之东”为界(三泖属古长水县境,有古东江通海),抵古松江。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海盐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平江南,海盐县属嘉兴府安抚司,隶江淮行省。朱元璋丙午年,即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一月,平浙,嘉兴路改为嘉兴府。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定浙,沿袭明制,海盐县属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杭嘉湖道嘉兴府(治嘉兴)。太平军进驻海盐时,曾建立地方政权。1949年5月7日,海盐解放。1961年12月15日,复置海盐县。

海盐南北湖是我国唯一集山、海、湖为一体的风景区,位于杭州湾北岸海盐县境内,历史最早记载于宋,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浙江十大“最佳休闲度假胜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第三节 嘉兴历史名人

一、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丰子恺故居

丰子恺(1898—1975)乳名慈玉,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崇德县石门镇人。自幼聪明好学,尤喜绘画。民国3年(1914)毕业于崇德县立高等小学,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单不厂、夏丏尊学国文,从李叔同学音乐图画,成绩优异。10年春,自费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川端洋画研究会学画,又入音乐研究会学小提琴,并进修日语、英语,学习勤苦。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画风给他的漫画创作以很大影响。年底归国,仍回原校执教。11年夏,去浙江上虞县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与夏丏尊、朱自清、俞平伯共事,过从甚密。是年起,取中西画艺之长,以毛笔作漫画,并首刊于同年出版的《春晖》上。14年,郑振铎将其画稿陆续刊载于《文学周报》,并冠以“子恺漫画”题头。年底,结集出版《子恺漫画》,是为中国第一部漫画集。15年8月,弘一法师(李叔同)过上海为丰子恺居室题名“缘缘堂”。1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为俗家弟子,取法名婴行。丰子恺既信佛,有超尘出世、静观人生之思想,又爱国忧民,有扶正祛邪,服务人生之志趣。22年,由他自行设计的缘缘堂新居于家乡石门湾棉纱弄建成,马一浮为正厅匾额题写“缘缘堂”三字,又别租寓所于杭州,从此两地往来,专事绘画著译。26年11月6日,侵华日军飞机轰炸石门湾,丰子恺率眷仓皇辞家,避居乡间南深浜。21日离乡流亡。23日,日军占领石门湾,缘缘堂毁于战火。“文革”10年间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备受摧残,致患重病。仍心胸坦荡,刚直不阿,达观而坚定。1970年,久病初愈,监视稍松,即作画写字,从事翻译,先后译成《落洼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并继续创作随笔。1975年春,丰子恺携家人学生等回故乡石门湾,探亲访友,受到故乡人民的欢迎。同年9月15日病逝于上海。1978年平反昭雪,骨灰安放在上海龙华公墓。

丰子恺著作等身,历年不同版本的著译多达160余种,部分著作译成外文在国外发行。现有《丰子恺文集》7卷行世。他的漫画,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社会世态相,笔墨简炼,富有韵味,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他的散文(随笔),堪称大家,为人所传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评其散文说:“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洒脱,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为纪念丰氏,桐乡县领导机关于1984年在原址重建缘缘堂。

“缘缘堂”不仅是丰子恺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的精神家园。他不仅几次撰文描述缘缘堂,还将自己的文章一再以缘缘堂的名义结集出版,如《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和《缘缘堂续笔》。

最初的缘缘堂是丰子恺在上海江湾永义里的一个宿舍,当时他正在立达学院教书。1927年初秋,丰子恺的恩师弘一法师来到上海,住在他家里。丰子恺就要求恩师为他的寓所起名,弘一法师让他在小方纸上写上许多他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抓阄。结果丰子恺两次都抓到了“缘”字,于是就取名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写成一幅横额,装裱后挂在寓所里。丰子恺后来迁居嘉兴,又迁居上海,都把缘缘堂的匾额挂在居屋里,“犹是形影相随,至于八年之久”。

二、朱彝尊与曝书亭----朱彝尊故居

彝尊,清初著名学者和诗人,被尊为 “一代文宗”。他字锡鬯,号竹,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朱彝尊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曾祖父朱国祚为明代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这是朱氏最显赫的一代。到了朱彝尊父亲那一代,家道已经中落,但朱彝尊钟爱读书,某年大旱,家中无以举炊,却依然书声朗朗。他自小在叔父的指导下弃八股而习《左传》、《楚辞》、《文选》等,由此打下了古文的坚实基础。

朱彝尊出生于嘉兴碧漪坊,青年时期因避兵乱而四处迁徙,梅会里是几度搬迁后的结果。朱彝尊是在41岁那年买宅于邻,因宅西有竹,乃至后来他以“竹” 自号。梅里的悠悠长水,牵动着诗人的心。多年之后他客居北京郊外,倩画家曹次岳画《竹图》长卷,朱彝尊当时为此而作《百字令·索曹次岳画竹图》词一阕。又经数年,因劾落职,引疾归田的朱彝尊将此词书于卷端,并题跋语于其后,说“因付装池,并书前阕,以要和者”,于是乎出现了文坛高手相继和词的一时盛况。康熙三十五年(1696)朱彝尊68岁,始筑曝书亭于所居荷花池南,为此他写了《曝书亭偶然作》九首诗。曝书亭呈正方形,北檐下的“曝书亭”三字为清初文学家严绳孙所书。亭子北面两青石柱上镌刻杜甫诗、汪楫书、阮元摹的楹联:“会须上番看成竹,何处老翁来赋诗。”“上番”是四川方言,指植物不断成长。此联还真适合曝书亭的意境。朱彝尊一生爱竹,每徙,必选有竹之地居之。如今,曝书亭南一大丛翠竹劲秀挺拔,竹叶翻飞间,曾有多少诗意在涌动。

诗、词、文是曝书亭主人的三绝。文与竹之文和汪琬并驱。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领袖诗坛。他还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以他为代表的浙西词派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在当时词坛并峙称雄,朱彝尊与陈维崧、纳兰性德并称“词家三绝”。

竹诗风格清新隽永,他在46岁那年客居北京郊外潞河时写的《鸳鸯湖棹歌》,融地名、人物、出产、典故于一体,把那时的嘉兴写得摇曳生姿,令人击节叹服,真可称为一部有韵的嘉兴地方志。

潜采堂在曝书亭及荷花池之西,堂内悬着“研经博物”的匾额。康熙十七年(1678)朱彝尊50岁那年应清王朝“博学鸿词”之征,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而后二度被罢官,其后《经义考》、《曝书亭著录》皆成。77岁那年,康熙南巡至浙江,朱彝尊四度迎驾,并在朝见时进所著《经义考》、《易书》,康熙乃以“研经博物”四字匾额赐给朱彝尊。此匾已佚,现在的匾额由书法家张宗祥所书。潜采堂的西墙上有朱彝尊石刻像,头戴笠帽,面带微笑,神态自若。

三、梅花翠竹伴清风----吴镇故里梅花庵

吴镇,元代杰出画家,字仲圭,他爱梅花,在居处遍植梅花,所以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他的住所又多橡树,故又号橡林书生。祖名泽,字伯常,南宋时从汴梁移家来嘉兴,定居魏塘。吴镇擅画山水、竹石,又常常题诗其上,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

吴镇所处的时代,正值元代中后期,时世动荡。社会的急剧变化随之带来审美趣味的变化,在绘画艺术上,元代画家突破以往院体画的束缚而自由地发展,他们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以简逸为上,求神似重笔墨,以黄公望、王蒙、吴镇和倪瓒为代表的“元季四大家”,充分发挥笔墨韵味在绘画中的作用,以山水寄情、借竹木言志,使诗书画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以“文人画”为主流的山水画派。后人评价吴镇的文人画成就非常高,他的山水画,时常于海阔天空的江河湖海之间画一叶扁舟载浮载沉,表现**的社会现实中知识分子的隐逸理想。明代大书家董其昌评元四家山水画时认为:“吴仲圭大有神气。”

吴镇在嘉兴居留四五年后回到魏塘。殁前自书墓碑曰梅花和尚之塔。其故居毁于元末战乱,旧址在今嘉善县城人民广场。墓在今梅花庵侧。吴镇纪念馆座落在魏塘镇花园路178号,门前一对明代石狮,石库门上方是“吴镇纪念馆”几个字.走进纪念馆,一块场地中央,首先看到的是吴镇的花岗岩雕像,右手执着毛笔,神态安详,一位飘逸洒脱的儒生形象。雕像是由老一辈雕塑家陈道坦先生完成的。

四、大师匆匆而过的身影----沈曾植故居

沈曾植,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臾。浙江嘉兴人。其祖父沈维鐈,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左侍郎,人称“小湖先生”。曾国藩是他的学生,著有《补读书斋遗稿十卷》。曾五任学政,务尚有用之学,一生校刊之书颇多。可惜的是沈曾植八岁时,其沈宗涵逝世,家道衰落。他从小跟母亲诵读唐诗,通音韵之学。虽因家贫,而读书之志,未尝一日废过。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声中外,誉称“中国大儒”。沈先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享。后改任江西按察使、安徽提学使、署布政使、护理抚等。政绩显赫,声名远播。他还是上海交大初期校长。

嘉兴市区姚家埭1号,是以“硕学通儒”饮誉世界的我国大学者沈曾植先生的故居。沈氏故居以江南民居为主调,兼有南方私家园林为建筑风格。方形的石构大门,展露在街道旁,一字形的大照壁,成为沈家宅第的围墙,显得朴素大方,坚固高大。踏进门槛,逼窄的小埕植有一对槐树,那树枝躬体垂下,叶子青翠生机,谦谦君子般的风度。让人联想到沈氏生平的为人之谦逊、质朴。大厅里,屹立着一尊沈曾植半身铜雕头像,背后镌刻着著名书法家,沈曾植高足王邃常诗文华章,赞颂沈氏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顶端悬挂着“驾浮阁”匾额。配以原有为一副联语:“北斗应尚书天保定尔,东阳有遗老岁寒不凋。”一派浓厚的文化气味氤氲于华堂楼阁,令人肃然起敬

第二进晁采楼为五开间,现辟为沈先生史料陈列室,以“生平行迹”、“学术大师”、“书法泰斗”、“诗坛巨子”、“蜚声中外”为主题的41块展板,详尽地介绍了沈曾植的一生成就。楼上还陈列着沈曾植亲笔文稿、书信,使用的文房四宝、帽筒、瓷板,沈曾植家族女眷的各类精美绣品。两边有厢房联接一进和二进形成走马堂。第三进东轩为三开间楼房,文物部门经常在此进行一些相关的展览活动。东边还有水井和边门,整个故居除花园外,内部建筑基本保持原貌。

沈曾植曾在《行香子》词里,表达了爱国情愫。词云:“徙倚危楼,旷荡神州。辊天门日月双毯。齐云社蹴,白打钱投。是二郎神,四圣观,趁场否。雁字言愁,鹿角沈舟,南北风来去无休。可中下脚,输了缠头。总水茫茫,沙浩浩,鬼啾啾。” 他不仅学问渊博,还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师,沈曾植以草书著称,取法广泛,熔汉隶、北碑、章草为一炉。碑、帖并治,尤得力于“二爨”,体势飞动朴茂,纯以神行。他与翁同和友谊深厚,书法受其影响,个性强烈,为书法艺术开出一个新的境界,自成一体。章士钊赞其“奇峭博丽”。沙孟海评其“专用方笔,翻覆盘旋,为游龙舞凤,奇趣横生”。他的书法对江浙地区影响深广。

五、最是人间留不住----王国维故居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王氏家族的先世祖籍开封。《宋史》有王氏先世王圭、王光祖传,远祖王圭、王光祖、王禀、王荀四世,均以战功显赫,其中王圭、王禀及王荀死于国难,尤以王禀于靖康元年,在太原抵抗金兵,守城御敌而殉国,是一位勋绩卓著的抗金民族英雄。王禀之孙王沆随宋高宗南渡,袭安化王爵,赐第盐官,遂定居于此,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到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已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海宁旧有安化王祠,始于明弘治年间,嘉靖壬子年毁于火,后又重建,移之邑治之东,今旧祠已不存。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王国维对此也深感自豪,撰有《补家谱忠壮公传》。

王国维娶莫氏,生潜明、高明、贞明。莫氏故世,继室潘氏,生子纪明、慈明、登明,生女东明、松明、通明(早殇)。长子王潜明于1926年早逝。1949年以后,3子女留在了大陆,2子2女去了台湾。现在世的有台湾的长女王东明、成都的五子王慈明。而二子王仲闻最为知名,从事诗词校注,但被诬陷为特务,最后服药自尽。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王国维故居位于海宁市盐官镇西门直街周家兜,南隔城墙与钱塘江相望,北临市河,现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86年,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在此造这座“娱庐”,于是全家从居住的双仁巷搬来这里。王国维在海宁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故居座北朝南,木结构庭院式建筑,共二进,前为平屋三楹,大门内外分别悬有顾廷龙、朱穆之题“王国维故居”匾额;门厅中央置有王国维先生半身铜像。大厅内陈列王氏一生十二幅画像及其它资料。在门厅之后的寝楼亦为三楹,楼中为厅,有“苍松万年春”图。“寝楼上为王氏学术成就、对王国维评论及书籍、文献、手迹、拓片、照片等展览。中厅悬有沙孟海先生题“广业甄球”匾额,以对王氏博学多才的敬仰。楼后为花园,园内植有花草树木,设有假山古井。

六、乌镇:文风郁郁孕茅盾----茅盾故居

1896年7月4日茅盾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继母养育长大。7岁时,茅盾随父亲进了家塾,由继母亲自指导,学习新学。8岁时,父亲病重,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值材高级小学,从他的留存作文中就可见得他流露出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13岁时,在母亲帮助下,踏上到湖州的火车,结束童年时代,开始了中学生活。16岁时中秀才,通晓中医,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新学。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也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积极开展革命文艺运动,在鲁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他的学识和才能被总经理和编辑所所长发现,被调到国文部,帮助老先生孙毓修合作译文。

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刑天、刑风等,都是他用过的笔名,他还有许多笔名,有几十个。不过,茅盾和蒲牢是他最常用的笔名。那茅盾之名又是如何而来的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住在景云里。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有许多的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后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常高兴,就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叶圣陶认为“矛盾”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茅盾的学识和才能被总经理和编辑所所长发现,被调到国文部,帮助老先生孙毓修合作译文。茅盾在一个月内译完面向青年的通俗读物,取名《衣》,后又译了《食》和《住》,后又帮他编《童话》一刊,这是茅盾开始文学创作的第一站,1918年,写出了童话《寻快乐》,他的童话作品还有《大槐国》《负国报恩》《树中饿》《驴大哥》《金龟》《飞行鞋》《怪花园》《风雪云》。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辰,他的声名日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

茅盾先生的故居著名的有两处,一处在北京,一处在乌镇。北京故居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同13号,是茅盾1972年后居住的地方,1985年3月27日正式开放。乌镇故居是茅盾先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盾故居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 年春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坐北朝南,是我国江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棕榈、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其书房虽处于市中,却是个闹中取净、环境幽雅的地方。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起居室外。1985年,对茅盾故居作了全面维修并对外开放,故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故居面街南向,是砖木结构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体是四开间两进深的二层楼房,共16间,面积414.25平方米。另外楼房后有小园,有平房三间近100平方米。

因当初这所楼房东西两个单元购进时间有先后,因此东单元称“老屋”,西单元称“新屋”。两单元外貌一样,前后两进,楼上楼下都门、路相通,浑成一体。前楼四间临街。底层自东至西第一间为大门和通道,第二间为家塾,是当年沈氏子弟就学之处。第三、四间联成一大间,为当年全家的饭堂。楼上自东第一间是茅盾祖父的卧室,第二间是其父母的卧室,茅盾及其弟沈泽民即诞生在这间房内。第三间、第四间当年曾是茅盾两位叔祖的卧室。自前楼底层通过天井或自楼上经过通道即至后进楼房。后楼底层四间自东起依次客堂、厨房、通前后的过道及全家的起居室。楼上四间自东起依次为茅盾姑母的卧室、女仆丫头的卧室及茅盾曾祖父母的卧室。以上这些房舍至今仍保持百年前的规制未变。

在两进楼房后面是一个约半亩地的园子,茅盾曾祖父曾在这里盖平房三间,多年来堆积杂物。民国22年(1933)夏,茅盾亲自主持翻建为三大间,东为储藏室,中为卧室及小客堂,西为书房及会客室。此后几年中茅盾曾数度住在这里写作、读书,并作为起居会客之所。自抗战爆发后,茅盾即未回故乡。1983年中共中央批准修复茅盾故居。1985年7月4日在茅盾诞辰八十九周年之际,乌镇茅盾故居隆重开放。至1990年,前来参观瞻仰的已有12万多人次。重修后的茅盾故居仍以前楼下最东一间为大门,高悬陈云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大门内的通道改作陈列室序厅,安放茅盾铜像。前后楼上下各室器物按照当年格局布置,家具也有不少是当年旧物。前楼上茅盾父 母的卧室,房内陈设简易,有一张宁式雕花大床,边上放一张小床,一座衣橱,几叠衣箱,临窗有书桌放着文房四宝。茅盾在这里诞

生、养育,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度过少年时代。楼下西边原为家塾的房内放着几张桌椅,茅盾幼年时期和几个堂兄弟在这里读书,由祖父沈思培教授。后园中的三间平房,南向有走廊,墙壁上挂着叶圣陶写的“茅盾故居”匾额。这所平房30年代经翻修后上筑天花板,下铺地板,南北两壁均装设西式玻璃长窗,窗明几净,环境幽静。

东边一大间朝南开门,前半间为通向中室过道,后半间是储藏室。中室前半间客堂与后半间卧室之间隔以中式长窗,卧室中有一张铜床和桌椅等用具。西边一间中以茅盾亲自设计的大书橱隔成两间,外面起居室,放着茅盾当年从上海运来的一套沙发。内室是书房,北窗下放着一张茅盾当年定做的大写字台。1935年(民国24年)秋,茅盾在这里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写作。平屋外面空地上植有不少花木。民国23年秋,茅盾在这里亲手种植了一棵棕搁和一丛天竹,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茅盾故居建立后曾设7间陈列室,陈列茅盾的150幅照片和反映他的生平及业绩的实物。故居共有珍藏品276件,茅盾照片400余件,当代名家的书画200余件。近年已移至立志书院展出。七、一个想飞的诗人----徐志摩故居 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字槱森,因其父属猴,名申如,得子亦是属猴,故又取小字幼申。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

小时在家塾读书,十一岁时,进入硖石开智学堂,从师张树森,从而打下了古文根柢,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1]杭州,经表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1913年改称浙江一中,现为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与郁达夫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一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时,他对科学也有兴味。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之历史》等文。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接着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同年十月,由家庭包办,与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之女张幼仪结婚。

生性好动的徐志摩并没有安心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在北方上大学的两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这高等学府里,他不仅钻研法学,而且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涉猎中外文学,这又燃起他对文学的兴趣。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徐梁虽系密切的师徒关系,但他们二人的思想差别还是存在的,已经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顾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争取婚姻恋爱自由。

他在北方上大学时期,亲身感受了军阀混战的场景,目睹屠杀无辜的惨象。他厌恶这“抹下西山黄昏的一天紫,也涂不没这人变兽的耻”(徐志摩:《人变兽》战歌之二)的社会,他决计到国外留学,寻求改变现实中国的药方,实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

徐志摩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启行赴美文》)的爱国热情,离开北大,1918年8月14日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留学第一年,进的是美国乌斯特的克拉克大学,他进历史系,选读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以期自己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年即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徐志摩他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的种种知识。是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也辗转波及到远隔重洋的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徐志摩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这时,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皇家学院。

徐志摩在英国也住了两年,在英国,尤其是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康桥,他深深感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忘情于康桥,沉迷于大自然,乃是因为他以为现实社会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的,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

他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的文化”,他是那么赞赏英国,那么留恋牛津和康桥。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他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 ——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康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创作的意念。他开始翻译文学著作,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殊斐儿的几个短篇,德国福沟的小说《涡堤孩》,法国中古时的一篇故事《吴嘉让与倪阿兰》,意大利作家丹农雪乌的《死城》和伏尔泰的作品《赣第德》。同时,他诗兴大发,写了许多诗,他的“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在你(指康桥)妩媚河中的两岸”(徐志摩:《康桥再会吧》)。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换路”走入诗人的行列。

徐志摩不仅写诗,同时也写散文,在其全部创作中,其成就和影响更为显著的,除诗歌外,恐怕就要数散文了。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跑野马”的散文比他的诗好。

徐志摩一共出版过《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三个散文集和一个单篇散文《秋》,计三十三篇(未收集中还有不少)。除《秋》篇写于1929年,其余三个集子的大部作品均完成于1925——1926年间。他的散文内容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泛,有对人生理想的漫评,有触及时政的论说;有对往事的怀想和追忆,也对艺术发表见解和评说,有一事一议的小品,也有说长道短的书评。他的散文表现了很强的个性,他的自我思想感情的剖露,哲理和诗情的融合,散文的诗化,三者合而为一,构成了他的散文的“别一世界”。

人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连着的。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徐志摩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有着相当鲜明的独特风格,有一定的艺术技巧。

徐志摩故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灵魂人物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短暂居住地。故居建成于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为海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点。故居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二层,前带东西厢楼。后楼亦三间,屋顶有露台,可登临。故居台门上方有诗人表弟金庸的手书“诗人徐志摩故居”,正厅有匾曰“安雅堂”,乃启功补书。

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展示诗人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正厅、卧室、书房布置复原陈列,再现诗人的家境和生活场所。

海宁硖石镇西河街17号为诗人徐志摩祖居。徐志摩(1897—1931),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徐氏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历来对他褒贬不一。徐氏一族,系出海盐花巷里,明正德年间迁居硖石,世代以经商兴家。至徐申如(徐志摩父),在镇上有丝行、酱园、钱庄等,并创办硖石电灯厂。这所大宅前临街市,有门厅堂楼四进,约建于清嘉道年间。大宅旧有慎思堂,“四开柱”、“金漆金光”,亦兼作货栈。1897年1月15日晨,徐志摩诞生于此宅第四进北厢楼。诗人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少年,第一进北厢房即为当时读书处。这里的居民,都知道徐志摩,知道是个大诗人,有的并能说出“新月派诗人”。

干河街40号,向来被看作是诗人徐志摩的故居。这幢西式两层楼建于1926年秋,共20余间,有冷热水管、电灯、浴室。楼下的深黄印花地砖,是当年从德国进口的。1922年3月、徐氏与原配夫人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离婚,4年后和京华名妹陆小曼在北京结婚。诗人的“婚变”,当时在内不为老父所容,在外不为一般社会舆论所谅。他于是萌生“归隐”之念,于1926年11月16日偕新婚的陆小曼返回故乡,打算在这里度过隐居著书的生涯。但不足一个月,军阀的争战击毁了诗人月下伴美的隐士梦,仓促走避沪上。新居终未能挽住这位中国济慈的诗笔,徒然给后人留下了一段美丽的遐想。

到海宁不用十分钟就可以找到徐志摩故居。徐志摩在海宁硖石镇的故居实际上有两处,一为老宅,一为新宅。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就降临在老宅第四进北厢楼里,徐志摩在老宅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约22个春秋。四百八十年前建造的老宅由于破旧不堪,于2001年被拆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栋二层楼中西璧小洋房是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前修建的新宅。有冷热水管、电灯、浴室等设备,这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无疑是一座令人侧目的豪宅。徐志摩称此为他的“爱巢”。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海宁县硖石镇,11岁就读丁开智学堂,15岁进入杭州府中,府中毕业后先后人上海浸馆会学院等三所高等学府念书,1918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出洋留美,后又赴英留学,先后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归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光华大学等约有十所高等院校授课。徐志摩遇难后,1932年人葬于硖石镇东山,“文革”间墓毁,1983年政府在两山白水泉旁恢复重建,2000年初修葺一新。

第四篇:嘉兴介绍

南湖区地域面积426平方公里,下辖5个镇、7个街道、95个行政村、59个社区居委会,人口50万。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苏州,南濒杭州湾,是嘉兴市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上海经济区的黄金腹地和浦东新区的延伸地,极具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地理位置:

嘉兴市中部偏北

南湖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马家浜文化的发源地、儒商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爱国志士沈钧儒、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褚辅成、现代文豪茅盾、翻译家朱生豪、数学家陈省身、著名作家金庸等众多近现代的名家大儒都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学习生活过。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丝绸之府、渔米之乡”,水中奇品南湖菱和“中华老字号”五芳斋粽子更是闻名于全国。

在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有着7000多年历史文明的嘉兴市南湖区,迎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迅猛腾飞,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商,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更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闪光,日益显现出耀眼的光彩。悠久历史

南湖区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江泽民同志“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号召的发出地。这里物华天宝,特产繁多,自古粮桑并重,农牧结合,百工技艺,衣食海内,经济繁荣,百姓安康,生活富庶,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闻名海内外。南湖区也是中国最早、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地区之一,两汉时就“饶渔盐之利”,商贾云集,市面繁荣,宋代“人丰翕集,市井骈阗”,到明清时已成“江东一大都会”。

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中心位置,以南湖区为中心,1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上海、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宁波、无锡、常州等经济强市,300公里半径范围内还有南京、温州等大中城市,这些城市群中以占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中国25%的工业产值,并且在汽车制造、电子通讯、机械仪表、精细化工、纺织印染、生物制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产业领域都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科技水平最高的产业配套群,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的产业区。紧邻上海的南湖区在相当程度上共享着上海及其周边城市在金融、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物流

南湖

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直接承受着上海及其周边城市地区的产业辐射以及各种发展机遇,从而以雄厚的经济实力,齐备的工业门类,产业化的科技农业,繁荣的商品经济,通畅的商贸物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富裕的生活群体,良好的社会治安,舒适的居住环境,广阔的朝阳产业发展空间,位居前列的科技力量和对外经济贸易,以及完备的产业配套、强劲的市场辐射能力以及巨大的高消费群体等等,成为投资兴业的理想区域。

2002年,全区属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元。农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格局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效益农业发展迅猛,全区粮经种植面积比已经达到40:60,种养业产值比也达到了45:55。并且成功地创建了属全国首批21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的——嘉兴南湖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建成了粮油种子产业、生态环保牧场和科技孵化园以及茭白、葡萄、水蜜桃等六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面启动了优质水果、桑蚕、粮油、瓜果等五个示范区,在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全区农业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转变。2002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470元。工业经济稳步推进,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以五金塑料、纺织服装、合成纤维等五大传统行业为主导、精细化工等五大新兴行业为潜在优势的格局。特色工业

南湖区风景(16张)园建设势头强劲,开发档次日益提高,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亚太嘉兴科技工业园、加西贝拉工业园和德丰科技工业园建设全面启动,南湖工业区、各镇(街道)工业园区、企业工业园建设进展迅速,全区各类工业区开发总面积累计达8962亩,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4亿元,519家进区企业总投资已达29亿元。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区内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南湖,面积仅有800余亩,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南湖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

气候特点

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干天气短得多。

自然资源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占有1.3亩,为浙江省人均土地占有量的近3倍,并且拥有大量的建设用地。同时,南湖区盛产粮、油、茧、淡水鱼等农产品,为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发展食品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人文资源

这里人文资源深厚,不仅传承吴越文化之渊源,保留楚文化的余韵,而且深受海派文化乃至西方文明的影响,历代名人辈出,有着丰富的社会人文优势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目前,嘉兴籍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39人,从而有“近现代名人一半在浙江,浙江的一半在嘉兴”之说。嘉兴市目前有大中专院校66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大专4所,中专6所,技校5所,普通高中37所,成人教育机构11所,并另有社会办学机构192所,科研机构21所。每年都至少有6000余名毕业生进入人才交流市场。同时,还有众多的各类紧缺人才源源不断地从国内外向南湖集聚。

第五篇:嘉兴导游词

嘉兴导游词范文1

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乡。据谭家湾古文化遗址的考证表明,大约在60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唐时,乌镇就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乌镇为何称为乌镇呢?原因有很多,最为真实的原因是乌镇的土地非常肥沃,色泽较黑且地势比周围高,所以古时叫做“乌墩”。后来唐代是正式建镇,所以称为乌镇。乌镇的建镇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历史上曾以河为界分为乌、青两镇。河西为乌镇隶属于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隶属于嘉兴府桐乡县,至直1950年乌青两镇才正式合并,统称为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到今天。

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于 1月1日正式开放的,现已被评为国际四A级风景区,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虽然开发较晚,但起步较高,保存得非常完整,整个开发过程坚持了“以旧修旧、整旧如故”的原则。现在景区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没有因为旅游开发而把他们全部搬走,他们原来怎么生活现在几乎仍然怎么生活,乌镇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着的古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河名为东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连通京杭运河。河对岸的古民居里现在还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乌镇是一个真正的活着的水乡古镇。

在这边不远处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桥——逢源双桥。跟一个成词结合起来就是说左右逢源的意思了,还可以看到在这座桥上面有一个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的下面还有一排水栅栏,在当时这排水栅栏相当于一座水城门的作用。

过桥以后,首先来到的是财神湾,原先这不叫财神湾,而叫转船湾,乌镇的水系比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栅头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头,所以当地人就在这儿开塘挖河造了一个能转船的地方,同时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地方的转船湾,便借用前面的财神堂命名为财神湾。

回过头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药店,它的规模虽然小于杭州的胡庆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由宁波药商陆庆馀创建的,并由他的孙子陆渠清将药店搬到这里,在柜台四周约有300多只药材柜。

看完药店接着往前走,接下来看到的就是刚才所说的财神堂了,在乌镇历来都有接五路的习俗,所谓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这一位财神就是东路的文财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为官正直,对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来自己的心都掏给了商纣王,当时百姓为此很敬重比干,特别是一些商人,他们认为做生意就应该诚心诚意,象比干一样,所以比干奉为财神。

现在我们所走的这条街叫东大街,全长1300米,走的都是旧石板路,两旁都是古民居,整条街上还居住着350多户人家有将近1000的人口。望过去非常整齐干净,因为开发时把所有的三线两管全都下地了,现在两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电的,并家家户户帮他们装好了抽水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边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开发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环境。

嘉兴导游词范文2

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十分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

乌镇二期的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河畔,占地三平方公里,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和72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进入景区。相对一期东栅景区而言,二期的保护和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有余,整个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真正成为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整个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砖铺就的.,上面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这里除了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而且当时的彩烤色彩也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像茶叶啊,桑树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

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晒酱的地方。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我们从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叙昌酱园”的字样。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或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

这里是陶家的一个会客厅,旁边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旁边墙上的照片有关于这口大铁锅的资料记载,我们面前的这一口铁锅,也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嘉兴导游词范文3

各位团友,嘉兴是浙江省省辖市,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西连杭州及湖州,北临苏州,南濒杭州湾,与宁波、绍兴隔江相望。

嘉兴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嘉兴下辖南湖区、秀洲区和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桐乡市等二区五县(市),总人口336.81万,全市面积3,915平方公里。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三塔公园,这条就是京杭大运河。请大家向你的右手看,这屹立着的三座塔就是嘉兴著名的景点三塔。三塔是京杭运河的标志,立于古运河杭州塘白龙潭畔,以前这里河面宽阔,水流在此折弯,河水湍急,波涡浪漩,经常翻船,为此人们就在这里建造三尊宝塔,以镇风浪。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塔是实心的,不能攀登。但古时候的水手远远的看到这三塔时,就会高警惕,小心行驶。所以说我们的三塔实际上就是航标。细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塔前那三根石柱上的深深的'勒痕,这又是为何呢?因为在以前行船时均要拉纤,为防止纤绳损坏三塔,人们就在塔旁竖起这三根纤石,至今这根纤石还保存着。

古运河上原来的三塔在1971年已毁,现在大家看到的三塔是重建。规模、式样均依原貌。同时嘉兴市市政府在周边重建了三塔公园,它占地1.7公顷,投资340多万元,园门石坊为“茶禅夕照”,是当时的“嘉禾八景”之一,清同治十九年嘉兴知府许瑶光手迹。为什么叫“茶禅夕照呢?因为在三塔边古有茶禅寺,俗称三塔寺。始建年代略晚于三塔。相传苏东坡曾到此汲水煮茶,古寺中建有煮茶亭,乾隆南巡时赐名“茶禅寺”,留下一段美好佳话,可惜茶禅寺早已不在了。

嘉兴导游词范文4

正中供奉的为东岳大帝,相传东岳大帝是主管人间生死的,人们非常敬畏他,所以地方上都有东岳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其诞辰日,会举行隆重的祭奠和庙会。两旁依次是高2米的十二生肖元神像。

现在,在左右配殿内供奉的是城隍菩萨和瘟都元帅,每年的五月十五、七月十五乌镇都有迎瘟元帅、城隍菩萨的活动。

第三进玉皇阁分两层。下层供有观音,其左右两边站立的是她的弟子善财童子和小龙女。上层供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大帝是仙界中至高无上的主管,所以地位也最高。两边有程长庚研究室创作的壁画。这两幅壁画均高3米,长8米,分别是太乙诸神上朝图和西王母出游图。

看完修真观,接下去前往的是夏同善的翰林第。

夏同善翰林第和皮影戏,我们乌镇曾有两处翰林第,一为北栅的严辰,一为中市的夏同善。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我们当地称之为肖家厅。肖家厅大门里的门槛很高,中间一节可卸下来,称为“德槛”。跨过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厅,在正厅匾额两旁供奉着的大红镂漆木盒是盛放圣旨皇榜的。

那么既然是肖家厅又怎么会变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来肖家厅是夏同善继母的娘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岁时就已过世了,他的父亲续娶了乌镇肖家的小姐肖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岁时,因家道中落,其父欲弃儒经商,夏同善随继母常住于肖家,他舅舅肖仪斌藏书颇丰,夏同善又酷爱读书,每日手不释卷而懒于酒酱铺的事务。肖老太公非旦不责怪,反而认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馆请老师教授。由此夏同善学问大进,科举连连告捷,在二十五岁时考取进士,次年被钦点为翰林,夏同善为报答肖家对他的养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额挂于肖家厅。

在一八七六年时,夏同善会同二十七名官员为杨乃武与小白菜翻案,得到当地百姓的称颂,乌镇的乡绅非常敬重他,出资在肖家厅隔壁造了一间翰林第。现在我们就穿过这个假山到隔壁看一下。这个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园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显得小巧而雅致,花园北边的是“轿厅”,又称“接官厅”,里边停放的是两顶轿子,一顶为冬轿,一顶为夏轿。在看南边,这就是翰林第的正厅了,里面的一切摆设都是按当年的情形布置的,正厅的墙上高挂着“翰林第”的匾额。这幅题有“高风亮节”的竹子图则象征了夏公的为官清廉和为人正直。走过正厅后面的天井就是楼厅,楼下安放着夏同善的塑像,当时夏同善与翁同和同为光绪皇帝侍读,官拜兵部右侍郎。

在这个翰林第中还有一间小白菜曾住过的房子,被称之为“白菜楼”,那么小白菜怎么会住在这里呢?据说,当年“杨葛”冤案昭雪以后,裕亲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员近百名被革去顶戴花翎?于是他命刑部带那小白菜来面察,那小白菜虽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丽质,裕亲王顿起同情之心,便问她有什么要求,小白菜见裕亲王问就说了:她曾在狱中许下一个愿,谁帮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谁一辈子。

裕亲王一听就为难了,因为慈禧已经下了谕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却余生,可自己刚才话已出口又很难收回,这可怎么办才好呢?思虑片刻之后,倒也想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他让小白菜到乌镇去伺候夏同善的母亲夏老夫人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后再进庵堂,以还其心愿。但这段时间必须是不见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据说这里的后门与长廊就是为了使小白菜“不见天日”而修筑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的是一种快失传的民间艺术:“皮影戏”,也就是古代的动画片了!

汇源典当行。看过了精彩的.皮影戏,下面将要前往的是一家老字号的典当行“汇源当铺”。

汇源当是乌镇首富徐东号的第九代徐涣藻所设,它创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旧时乌镇是一个两省三府七县交接之地,经济繁荣,故而典当行也特别多,最多时达十三家,后经时代的变迁,典当行也曾消失了几十年。现因旅游的开发,使这家古老的典当行又恢复了往年的面貌。现在就让我们进去看一下吧。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墙上特别醒目的“当”字,这墙称之为照墙,它有两种含义,其一它是一个玄关;其二是因为进入当铺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害怕被街上认识的人看到,所以设墙挡之,起到了“遮羞”的作用。由此可见当年的商家已经考虑到了顾客的心理。

当铺的柜台特别高,有1.8米,在古代的时候有些当铺的柜台比这还要高,可达2.0米呢。那么您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建这么高?其实呢这是为了使当铺的朝奉先生居高临下,让他气势凛人面对顾客,可以更好地压底价格,而且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打架斗殴。这边请,我们去里面看一下。

一进门,我们便看见在西墙边有一张特别的床,这便是卷当床,它是用来整理一些典当衣服和物品的。在卷当床的两边我们看到了两股麻绳,这麻绳便是用以包扎典当物品的。

在这边有一块特别的木牌,被称之为望牌,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日历表。望牌一、三两行采用了《千字文》中的十八个字,这些字是可以移动的,为什么采用十八个字呢?那是因为旧时典当物品最长的时间就是十八个月,每个字代表一个月,物品存放了一个月后对应的字移过一格,移到十八格后,此物未能赎回,店主即可自行处理。

嘉兴导游词范文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北湖这一大自然的瑰宝,集山水之精华,聚人文之荟萃,已成为钱塘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南北湖风景区是我国唯一融山、海、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境内,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级旅游区,地处杭沪苏甬等大中城市的中心地段,距上海120公里,杭州80公里,苏州110公里,地域位置十分理想,交通便捷。总面积30平方公里,分湖塘、三湾、鹰窠顶、谈仙岭、滨海五大景区,有世界最小石城“谈仙石城”;夜普陀之称的千年古刹“云岫庵”;天文奇观“日月并升”;举世闻名钱江潮的起源处——钱江潮源;见证中韩友谊的金九避难处等30处景观。景区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人文景观丰富。由金九避难处、西涧草堂、黄源藏书楼、载青别墅、陈从周艺术馆、吴越王公园组成的.名人文化区,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使南北湖风景区更富风情和魅力。

南北湖是一泻湖,面积1800亩,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湖形曲折,有鲍堤横贯东西,将湖分为南北两半,故名南北湖。湖中有白鹭洲,蝴蝶岛,这湖边山,湖中堤,湖内岛,自然别致,相得益彰。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称赞南北湖:“山有层次,水有曲折,海有奇景,比瘦西湖逸秀,比西子湖玲珑,能兼两者之长”。南北湖风景区以其闲雅和野趣保留了江南的一片真山水,是您休闲、旅游、观光、度假、会务的好去处。

嘉兴导游词范文6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

乌镇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

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保睢岸亍保谑翘煜履睢钡淖秩荒苡茫源酥笪诙站投ǔ莆谡颉)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嘉兴导游词范文7

它是新中国的摇篮,因它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然而,它并不仅仅是红色旅游的革命圣地,它同样也是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而著称于世的人间胜景。它—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一起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坐落于嘉兴以南,有东西两湖,相连似鸳鸯交颈,故有“鸳鸯湖”之雅称。整个南湖风景区总面积200.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0.83公顷,水深2—5米。是个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特色鲜明,游憩景点丰富,服务设施完备的旅游风景名胜区。于20xx年被正式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有国家、省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七处。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雨楼和沈钧儒纪念馆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揽秀园、文星桥、仓胜祠及舞跤石为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湖原来是个被海水淹没的地方,随着长江和钱塘江携带而来的大量泥沙的不断沉积,导致陆地不断延伸,海水逐渐退出,变成洼地,后来由于运河各渠流水不断注入而形成湖泊。自古就以风景秀美而闻名遐迩,它虽不及杭州西湖的浓艳纤丽,也没有太湖“包孕吴越”的壮阔气势,却也天然本色、秀资天成,自有一番得天独厚的动人气韵。风光旖旎的南湖,四季宜人。春有湖畔柔柳如烟,夏有映日荷花满塘,秋有绿菱四海飘香,冬有飞雪素裹楼廊。四时不同的美景,为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所称赞。清代学者、一代词人朱彝尊就曾先后写下一百首南湖棹歌。乾隆皇帝更是在六次南巡之际,八次驻跸于南湖,沉醉于南湖的无限风光。

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誉,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20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临近结束时,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在这条红船上,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并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起航。

下载嘉兴的基本情况(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嘉兴的基本情况(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嘉兴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源......

    嘉兴考试院

    关于嘉兴市教育考试院 招聘编制内聘用岗位合同工的公告嘉兴市教育考试院是嘉兴市教育局直属承担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等各类教育考试的组织和管理的纯公益类......

    嘉兴南湖游记

    嘉兴南湖游记 众所周知, 1921年7月原应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而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因此,5月5日那日,学校组织......

    嘉兴导游词(五篇)

    嘉兴导游词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

    嘉兴导游词(合集)[合集5篇]

    嘉兴导游词范文(合集)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

    嘉兴乌镇导游词[大全]

    嘉兴乌镇导游词8篇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

    嘉兴社会保障信息

    嘉兴社会保障信息第十一期 (总第79期) 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办公室编2010年5月12日 秀洲实施“三步走”计划 做好今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为巩固和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

    嘉兴见习感言(范文模版)

    见习感言终于去见习了,我们班的每个成员都很兴奋。我们见习的地方是浙江嘉兴IBM软件实训基地,在学校里就听学长学姐们谈过,所以这一次有点向往的感觉,不仅如此,系里还准备特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