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阳江漆艺院调研报告
阳江市第一中学
阳江漆艺院参观调研报告
年级:高二(2017-2018)
2017年8月
阳江漆艺院参观调研报告
活动内容及要求
1.了解阳江漆艺发展史及参观阳江漆艺大师的漆艺精品; 2.了解漆工艺基础制作流程;
3.在参观中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扬阳江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目的
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在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阳江漆艺的韵味,增强对阳江本土特色文化的热爱之情。
根据安排,我们于2017年8月25日参观阳江漆艺院。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阳江漆艺的好机会,让我们更好的领略漆艺的魅力。下面我主要对阳江漆艺院进行详细调查分析。
阳江漆艺院位于阳东县雅韶镇雅白线西部沿海高速路入囗附近,2013年底开始筹建,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在阳江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和指导下,阳江漆艺院于2014年9月落成,内设有阳江漆工艺历史展示厅——介绍阳江漆艺发展史及展示阳江漆艺大师的漆艺精品;漆艺家创作工作室共有漆艺大师(省、市级传承人)工作室三间和漆艺家工作室十三间——可直观漆艺大师们作品创作制作的全过程;漆艺基础工艺作坊——演示漆工艺基础制作流程;漆艺教学实习室——为漆艺后备人才提供学习和实习的场所;漆艺产品展销厅——展销阳江漆艺家和全国各地优秀的漆艺作品; 2014年3月,阳江漆艺院被文化部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阳江漆器髹饰技艺)项目传承保护单位,现有省级漆艺传承人2名、市级漆艺传承人3名、漆工艺美术大师及漆艺从业人员一批;为更好地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漆艺后备人才,阳江漆艺院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携手合作,在阳江漆艺院设立“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因此,阳江漆艺院是集科研、教学、创作、生产和展销为一体,推动和发展阳江地方特色文化的漆艺传承生产基地,同时,将建造成阳江特色文化旅游点。在参观中,我们知道了阳江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与豆豉、风筝并称“阳江三宝”。如今随着岁月的推移、掌棒者的离世,知道阳江漆艺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青一代阳江人,有很多根本不知道阳江漆艺,更谈不上对这门传统艺术的喜爱。广东省博物馆想收集阳江漆艺精品,但多年来难求一件。
阳江漆艺的兴起,与阳江处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补给港和中转港的地理位置很有关系。阳江古代的造船业十分发达。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阳江县还有造船厂40多家。
发达的造船业催生了许多相关行业,其中就有桐油。因为船要防腐,最早就是涂上一层桐油。刚好阳江到处都有油桐树,盛产桐油,所以阳江古代的桐油业也很发达,现今阳西县还有一条桐油村呢!到了后来,由桐油进步为油漆,阳江漆艺也就成了‘阳江三宝’之一。
阳江漆艺始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阳江漆艺分皮胎,纸胎,木胎,产品主要有日用工艺品,家具,其中以皮胎漆器最有传统特色。它防潮,耐用,又古雅美观,解放前就远销东南亚各国,解放后以生产漆箱,漆枕,和小件漆器而闻名。
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先进生产技术的采用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阳江漆器的生产严重萎缩,现在基本以漆画为主。但是,随着阳江漆艺行业协会的成立,越来越多的漆艺老艺人和接班人意识到保留阳江传统漆皮箱、漆皮枕等皮胎漆器,还有纸胎漆器和脱胎漆器以及漆花描绘的特点的重要性,阳江的漆艺人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级的漆艺、漆画展览,另一方面积极研发贴合当下现代生活的漆器、漆立体和漆画作品。收获
在参观中,我们知道了阳江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与豆豉、风筝并称“阳江三宝”。
在参观中,我们懂得了,漆艺是中国农耕社会舒缓心态下产生的静观艺术,一代代工匠,凭着经验积累和自身悟性,一点点地学到手艺,再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历代工匠在学、创、传的过程中,既体验一个造物的流程,又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同时在其中也寄托了自己的心灵。因此,一件好的漆艺作品往往有近乎诗的意境,体现出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能带给使用者人性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一件代代相传的漆艺有时会铭记着家族的兴衰变迁,甚至能勾起人们的历史沧桑感慨。在参观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鉴赏漆艺作品。漆画艺术创作的优劣并不是看画里用了多少种材料或多少种技法和做工精细与否,这些都是外在表象,材料再多、再杂也是物质,画面里有没有作者的思想、灵魂、精神力量,才是最重要的。欣赏一幅好的漆画作品,是能够让人感到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迸发和激励,能够让人们从视觉到心灵上都感受到作者所受到的美的震撼。建议
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发展漆艺,推进阳江漆器工艺技术的发展,实现阳江漆器工艺传统的现代化转换,那么阳江漆器工艺的振兴指日可待。1.更新漆艺创作观念
漆艺不能单靠技艺来炫耀,技术背后要有精神内容,要具有传统的人文精神文化特质和漆的特质,必须使漆艺创作进入现代绘画更自由、更人性化的创作观念上,体现其内在的艺术表现力和个性创造力。2.开拓漆艺表现语言
传统的漆艺的表现语言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空间多元化的需求,现代漆艺应该把传统漆艺的技法制作规范及其视觉审美规范,拓展到以作者自主表现人们时尚的审美追求和个性创造上来,把自己融入当代艺术中,用一种新的现代美术样式来延续阳江漆艺术传统,从而实现在更高层面上的继承传统。3.提升社会大众认知度
政府、企业对传统漆艺要多资助、扶持,可建立专门的漆器博物馆、漆艺收藏馆等并对公众开放,开设专门的漆艺画廊,传媒、舆论对漆艺要多宣传、引导。漆艺家们也要多出精品,组织各种等级的展览或拍卖,扩大其社会影响。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漆艺的价值,提高整个社会对漆艺的认同感,漆艺就能深深地植根于肥沃的社会文化土壤中。
此次参观活动已经结束,同学们不辞劳苦,几次讨论研究,时间虽短,但达到了开阔眼界、补充知识的多重目的。对我们的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促进。虽然这次建筑参观实习短短几小时,但我们所想所见所感比之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要多的多。而且沿途中同学不断讨论,交换想法,收获极大。
第二篇:漆艺创新
漆艺创新
漆艺,通常是指漆器、漆画、漆屏风、漆雕塑等漆工艺装饰。
近年来,经过漆艺家们的不懈努力,传统漆艺与现代漆艺都在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无论从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有一个崭新的飞跃。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作品:日本莳绘(描金)沈金;韩国的螺钿镶嵌;中国的雕漆,脱胎夹拧……已在世界传统领域中占有一席地位。还有台湾的陶胎漆艺,其造型之抽象,装饰之典雅,表现了独特的创新手法。可见每个国家和地区皆有其一定的艺术表现特色。
现代漆艺在材料内容,造型设计,装饰工艺,以及诸多方面都有新的创新和发展。但有时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还存在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现象,甚至一味重复前人的模式。如何拓宽思路表现更新的题材,用更独特的表现形式表达画家内心情感,是现代漆艺面临的问题,需要漆艺家们在材料表现、造型设计、艺术风格上走出自己的路。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了解漆材料和工具的性能和用途以及工艺技法,还可以引用新材料,新技法介入,这样有利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漆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材料美,工艺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某些西方表现艺术曾倡导艺术与科学相结合,更表现出应该重视各种材料与技术在创作中的作用。
漆艺术品在创作过程中的肌理效果及艺术创作中的偶发性和抽象性与漆材料的技法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我们也得承认漆材料运用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也正是它的特殊,才使得漆艺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我们知道天然漆是采撷于漆树分泌的天然树脂,具有很强的粘性,可以在很多器物表面髹涂,也因而产生各种不同胎骨漆器,如陶胎,皮胎,竹胎等。髹涂干固后形成附着力坚固的漆膜,防腐、防水、耐热、抗酸碱,打磨后能形成光滑晶莹的质感。正是其较强的粘着力而发展了镶嵌等装饰技法,不论金属、玉石螺钿、蛋壳经其粘着后都很难脱落,还可以在其表面罩色,髹涂打磨后形成斑烂精致的纹理,耐人寻味。但是大漆的制作工艺较为繁琐,漆性有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尤其刚接触漆的制作者,常会被漆咬,使漆画制作过程倍加辛苦。其二传统的漆艺用色多以朱黑为主色调,由于大漆本身的棕红色,很难调制鲜亮的漆色,使画面色彩沉闷单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推出了多种合成化学漆料,填补了大漆的不足之处。如各色腰果漆,还有新研制的化工颜料色粉,新的人漆色丰富艳丽,为今天的漆艺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随着漆艺术装饰材料的多样和丰富,新的技法也应用而生,漆艺术家们在作品的创作上不再只是单纯地使用雕刻和镶嵌等形式了,而是综合利用材料和技法在画面上反复多次地髹涂、拓印、罩色、打磨使作品产生绚丽纷呈的肌理效果。当然这种效果是单一的材料技法所不及的。我们要追求画面效果的耳目一新,实质上就是技法应用的创新与材料使用的创新。
其次,漆艺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还表现为造型设计的创新,漆艺兼容了工艺、绘画、雕塑的艺术语言。日本现代漆艺在装饰风格和工艺方面都表现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对漆艺家传统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影响。漆艺造型表现出两种明显的趋向,一是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具有实用价值和功能,是艺术和实用性综合的产物。作品以容器为代表;二是非实用的纯艺术欣赏晶,造型趋于结构化,时代化,具有较强的前卫性。它既不是传统的器,又不是具体的客观物象,而是具有现代审美的漆塑作品。传统的漆器制作多以脱胎夹伫和木胎为主,而现代漆艺中出现了以玻璃钢和陶土材料做胎骨,可塑性强,为漆艺家增添了在造型上的创作空间,打破了传统漆器对称式的造型,外型更多样化,具有强烈的装饰感。这样的作品既有传统制漆工艺又是雕、塑、绘结合的产物,使平面绘画与非平面造型结合起来,作品的艺术性和可欣赏性更强,更趋于现代审美。这样的变革和创新,是最终导致其艺术功能和价值的变化……一种纯艺术漆艺品的诞生,它具有装饰美,工艺美,造型美的特点,从整体看,这是漆工艺与其他艺术间整合对流的结果。因此,漆艺它包容了漆器、漆塑和漆画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艺术。
中国悠久的漆艺文化孕育了现代漆画艺术,官方把它列入正式画种是从1984年六届美展开始。因此,它是一门既年轻而又古老的画种,漆画的技法是从几千年前先辈所运用的髹漆技法传承下来的,经过不断的演进,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潮的注入使得年轻的现代漆画的发展道路更加宽阔光明。人的本质是求“新”求“变”,漆艺术家们更要以新的观念和积极的态度来适应当代急剧变化的审美和日渐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司空见惯的材料里挖掘出新的美,开拓出艺术表现的新领域,使漆画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人们对漆材质的特殊性,形式表现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吸引了很多不同风格流派的国画家,版画家、油画家、雕塑家、陶艺家投身漆艺,运用漆特有的艺术语言,综合其他专业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全新视觉的漆艺作品,这样不同材料的综合和技艺的表现,使这只漆艺之花开的更加绚烂多姿。
第三篇:漆花牌调研报告
“漆花牌”调研报告
1.背景资料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扬州是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漆器的重点产区。2006年,扬州漆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据史书记载扬州漆器在战国时期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战国时期扬州的漆器。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统治腐败,扬州的漆器作坊相继倒闭。扬州仅剩下六个作坊,每家不到5人,他们在风雨飘摇中苦度光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比较重视扬州漆器工艺的发展。1953年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工艺美术有丰厚的传统,要赶快抢救,否则人亡艺绝。”1958年11月扬州漆器生产合作社与邗江玉器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了国营扬州漆器玉石工艺厂。1964年,扬州漆器玉石工艺厂分成为扬州漆器厂、扬州玉器厂,并分别成立了品牌:“玉缘牌”和“漆花牌”。从此扬州漆器有了更大的发展,人员发展到近四百人,产品外销大幅度的增长。1975年后,为恢复失传200多年的点螺工艺,厂里组织高级技艺人员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专家、研究员等共同研究,回厂后进行三年多的反复试验,于1978年研制成功,创作了《锦绣万年春》台屏等点螺漆器,受到中央领导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并作为国家珍品收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扬州漆器厂加大了室内装饰、旅游纪念品的销售和开发,使扬州漆器品种更加齐全,为继承发展扬州传统漆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成为全国漆器生产重点厂家,全国旅游生产定点企业。
相对于在2008年以“昆仑玉 扬州工”而为人们所熟知的“玉缘牌”,“漆花牌”就显得不够响亮。大多数人只知扬州漆器厂,却很少有人知道“漆花”这个品牌。
2.设计感想
原有的“漆花牌”标志非常简单,外围是一个菱形标志,里面放置了一个常见的漆器图案,并在图案两侧写上漆花两个字。
而我的设计则是以漆的拼音字母qi为基础,拼合成为道路的行装,加以星形修饰,希望“漆花”在未来可以走出一条星光大道。
在颜色方面,我选择了原有的朱红色,朱红色是漆器的主要色彩之一,给人以稳重大方,热情洋溢的感觉。
第四篇:参观调研报告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上
海
苏
州
参
观
调
研
报
告
姓名:韩琪
班级:10603107
上海苏州参观调研报告
参观时间:2012年4月9日——4月13日
参观地点:上海原世博会沙特馆-月亮船、上海科技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会、上海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苏州沧浪园、苏州拙政园
参观内容:这次是我们为期五天的参观调研,学校为我们建立了这次机会,让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学的大多数都是书本知识,通过这种实践的方法来增进我们的学识。
第一天由于下雨和计划去的沙特馆没有开门,所
以我们都回到了住处,安排好住处,收拾好行李,在住
处好好休息准备第二天的“旅行”。
上海世博原沙特馆:第二天我们早早的坐车来到了原
上海世博会沙特馆——月亮船,整个管内设有艺术长
廊、珍宝影院和屋顶花园;
月亮船(沙特馆)开放的区域拟以原沙特馆所在A02地块红线范围实施综合规划,东至高科西路、南至博成路、西至上南路、北
至世博大道。展馆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
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馆内螺旋式艺术走廊上展示的书法作品介绍沙特阿拉伯地理、人口、历史、政治等内容,重点展示四种类型的城市:能源之城、绿之城文化古城、新经济之城,揭示水、石油和知识是沙特阿拉伯城市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艘承载中沙友谊的沙特馆“大船”面积七千五百平方米,在上海世博园区众多
国家馆中规模仅次于东道主中国馆。“月亮船”的造型
由中国和沙特双方设计师共同完成,象征着从中国出
发驶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它是沙特人民赠送中
国的珍贵礼物,中沙友谊的纽带。
上海科技馆:下午我们又来到了上海科技馆,上海科
技馆是上海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展
示内容由天地馆、生命馆、智慧馆、创造馆、未来馆
等五个主要展馆和临展馆组成。作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使每个来参观的观众能在赏心悦目的活动中,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熏陶。进入馆内每个组按照自己的参观方式对科技馆进行参观,一楼都是现代的高科技术,主要有:青浦园、金桥智造城、循环经济模拟器、杨浦园和徐汇滨江等等。
二楼的动物世界很吸引我的眼球,每只动物做的都很逼
真,活灵活现,很是让人喜欢,一路都有:蜘蛛展、机器人世界、信息时代和地球家园,其中蜘蛛
展都是些真正的蝴蝶的标本,保
存的很完美,机器人世界里的机器人可以通过一个真
实人的画像用笔来画出他(她)的头像,画的很好也
很像;三楼主要有人与健康、宇航天地、探索之光和
太空影院,其中人与健康中的骑自行车也是我们老师经常提起的测试人体的各个部位的,本来想去骑试试的,可是要排好长的队,又有时间限制,所以我们只在外面小看了一下而已啦!
上海新国际博览会: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会参观,今天的参观也是我们这次出来的主要目的,在这里有许多和我们装也有关的展览,我们可以在这里搜集到很多相知识,在这里聚集了许多知名品牌的商家,宝熙莱、上海通铿塑钢有限公司、浙江王斌装饰材料公司,还有许多获奖作品,例如:洗簌盆、浴缸等获奖作品。
主要的还是看和我们有关的装饰材料,也看到了
我们最近学到的Led灯具展,各式各样的灯具展,尽
收眼底,也真正的亲眼看到了PVC发泡板;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也见到了许多之前没见过和没学到的知
识,总是在课堂上听老师将那些现在人们都用的一些
高科技的东西,在这里我看见了许多,很惊讶的哦!
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博
物馆:第四天上午我们是先来到了上海的美术馆,在这里看了许多艺术家画的油画,很真实、逼真,吸引人眼球,特别是其中的一张中国石油的油画,画的时候要很细心、很多细节要注意;过后我们又
来到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
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92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段,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分别设中国青铜器陈列室、中国陶瓷器陈列室、中国绘画陈列室、古代雕刻陈列室。
明清家具精品这个管内主要以明清时候的家具为主,主要有红木木材为
主,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
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馆名“上海
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建
馆初期,上海博物馆机构设置仿照苏联博物馆模
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
工部、办公室。建馆初期,基本陈列是按历史时
代分设史前时期、商代、西周到近代
工艺品等十大陈列室,集中反映中国历代艺术发
展的概貌。1959年迁馆后,改为按社会发展阶段
排列,分设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期、后期,近现代工艺品等陈列室。1966年开始“文
化大革命”,中国古代玉器馆海博物馆陈列被迫撤
除。1996年新馆全面竣工,有青铜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雕塑馆、玉器馆、钱币馆、家具馆、玺印馆、少数民族工艺馆和胡惠春捐瓷专馆——暂得楼陶瓷馆。
馆藏文物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其馆藏文物图集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
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 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
著名的大克鼎等。馆藏的保卣、召卣,也都是著称于
史学界和金文学界的重器。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
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
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
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
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
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馆藏文物、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上海博物馆馆内玉器藏品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
珍藏历史艺术上海博物馆馆内钱币藏品文物,包括青铜器、书法、绘画、陶瓷器、玉器、石雕、甲骨刻辞、玺印、钱币、丝绣
染织、牙骨雕刻、少数民族工艺品以及上海地区的考
古发掘品等,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迄近代和现代。全
部收藏以青铜器、陶瓷器和书画最具特色。在青铜礼
乐器中,重要的藏品有西周成王时代的德方鼎,康王
时代的大盂鼎,孝王时代的大克鼎、小克鼎,懿王时
代的师虎簋、师兑簋,宣王时代的颂鼎;春秋时代的有浑源李峪村青铜器群的主要器物牺尊和鸟兽龙纹壶、齐侯壶,田齐三量和商鞅方升等。瓷器有商原始青瓷尊、唐越窑海棠式大碗、成组的宋汝窑盘、南宋官窑贯耳瓶、元景德镇窑青花莲
花罐、明永乐景德镇窑红釉盘、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盘等等。
宋代有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及千字文卷、苏轼与谢民师论文卷、郭熙幽谷图轴、马远雪屐观梅轴、李迪花鸟轴等。至于明清书
画家的作品,既精湛且富有系统、代表性画家的卷轴,都在数
十件以上,是江南书画汇集的所在,也是馆藏的重要特色。钱
币的收藏,最有规模。明清流派篆刻印章的收藏,居全国博物
馆首位。
苏州沧浪园和拙政园:结束了上海的参观调研以后我们又忙忙
碌碌的坐着车来到了苏州,第一个去的地方是苏州的沧浪园,这里景色简单、漂亮;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苏州比较有名的拙政园,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 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 间架有小桥 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我挺喜欢拙政园中的:(1)见山楼: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上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
而得,座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莲花亭
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
山。”(4)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
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
景。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
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
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
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梧竹幽
居”匾额为文徵明题。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上海和苏州参观调研学到了很多东西,见识到了很多,不
仅可以把它运用到学习上,而且还丰富了知识,特别
是在上海的时候,第一天刚到上海的时候就感觉大城
市就是不一样,就是有气派,建筑都很气派;在2010
年的时候就很羡慕那些去上海参观世博的人,像我们
这些家里条件不好的只能听听罢了,而现在我也有机
会来到上海看世博,只不过是隔了两年而已,当我刚
进原世博园区的时候,我很激动,在想我也可以参观
世博了,第一个进入我眼帘的中国馆,它的外观很独
特,建筑很漂亮,施工起来也很困难,这需要相当高的技术来建它;之后又看到了上海世博会原沙特馆—
—月亮船,外观是一艘悬空的船型,还有顶部的空中
花园,这些建筑的设计师我想那是多么的有水平,在设计行业里也是多么的有地位啊,而我呢,现在还是个平平凡凡的学生,性格又是那么的内向,在以后装饰行业里还怎么呆呢,所以,我现在要好好的学习,要把现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践中,更要把自己内向的性格给改了,内向始终是没有发展的,我是这么认为。当然这次的参观调研不仅是让开开眼界,主要的还是多多了解我们这个专业的现在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好有个方向和目标,这样不会盲目的去学习,也不会有即使学了也不知道该怎运用的感觉。因此不论在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把知识灵活运用,更要多多实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第五篇:古建筑参观调研报告
镇江金山寺古建筑调研
--------
前段时间总是在纠结调研对象的问题,因为听说了可能之后的调研就是要去镇江,怕写的重复了,也担心写的过于单调。
镇江,在我看来算不上一个旅游发达的城市,但如果你去让一个镇江人向你推荐一处旅游之地时,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三山一渡”。三山,即焦山、北固山、金山,一渡,即西津渡。如同每一个旅游景点一样,“三山一渡”的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而这其中,也是我印象中最有名的可能也就是北固山和金山了。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次北固山下》让人们从此记住了北固山,而关于金山,我想你一定听过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吧。就调研课题而言,因为是关于古建筑方面的,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了写金山寺。
金山位于镇江市的西北部,临江而立,山不高不足百米,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寺庙建筑把金山山体包裹住,从远处看,只见寺院,不见山,因此,也就有了“金山寺裹山”之说,寺依山而建,慈寿塔高耸山巅,蔚为壮观。远处茂密的大树将低矮的建筑遮挡,树枝间隙中,隐约可见寺庙建筑的轮廓影像。近处,碧绿的湖面让人心情舒畅,倒影出树和建筑的景色,仿佛融为一体。湖边很有情调的休息小亭吸引了了大量人群来此湖边漫步,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据说为清代康熙皇帝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抬头望去,方感自身的渺小。门的正前方是一个刻有江天禅寺的铜质香鼎,可能是一种香火旺盛的象征吧。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庙。金山寺由于当时皇帝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
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建筑师建筑朝西山门是有用意的。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这正可谓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所在吧。由山门入天王殿,中供弥勒佛,人称笑佛。两旁塑的四大金刚,形象高大逼真,意在看守山门。四大金刚俗称四大天王,故称天王殿。左侧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右侧是北方广目天王,西方多闻天王。弥勒佛旁有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在天王殿牌坊前有巨型石狮一对。
个人觉得在金山寺的建筑群中,大雄宝殿是其中最优秀的建筑。走过山门天王殿,迎面而来的是宽阔的大院,接着便可以看见这座庄严肃穆的宝殿,站在大雄宝殿下,一种肃然起敬之感油然而生。因为是寺庙建筑,大雄宝殿以金黄和朱红两色为主,建筑有严谨强烈的尺度感,开间大小遵循一定的规律,外表面雕刻着精细的图案花纹,大殿外墙镶六扇檀香木雕圆窗,每一扇画面都是与佛教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三扇讲的是与金山寺有关的三则故事。门窗划分细致有序,大有金碧辉煌之势,非常符合古代建筑庄严严谨的建筑风格。殿门之上,红板金字的大雄宝殿的牌匾格外吸引有人的眼球,“大雄宝殿”四字为赵朴初题写,高悬殿额,大雄宝殿歇山重檐,雕梁画栋,黄墙红柱,金色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气势雄伟庄严。大殿为正方形,殿前更为开阔。大殿设计兼有北方宫廷雄浑富丽气势与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殿内正噗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分立两侧,两旁六十八罗汉,金山寺海岛图也在其中,特别引人。大殿上方四周圈棚列罗汉像。
四处逛去,最终在金山寺东侧的湖中小岛上,又看到了据说曾经作为皇家的藏书楼——文宗阁。尽管现在的文宗阁感受不到扑面而来的书香,更看不见读书人孜孜不倦的身影,但文宗阁的秀气与清高的气势,还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查阅资料得知金山文宗阁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毁于咸丰三年,经嘉庆、道光两朝。文宗阁建于四面环水的金山,仿照宁波天一阁模式,据考证,它的遗址应在江天禅寺东南,原妙高台南麓,即现在的慈舟纪念馆一带。当时的金山四面江水环绕,文宗阁坐北朝南。庭院有门楼三间与阁相对,两侧有廊楼各十间,将阁联成四合院形式。阁前银涛雪浪,气势磅礴,阁后山崖陡峭,峰巅浩伏。阁内瑶版玉韬,千箱万帙,藏书甚富,是镇江历史上第一座图书馆。当年弘历帝应督造该工程的盐运史呈请赐名“文宗阁”,并亲笔御书“文宗阁”和“江山永秀”的匾额,悬挂阁中。金山文宗阁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原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被世称为七阁,其中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首罹兵燹,阁书俱焚。文宗阁被毁后,复建文宗阁的呼声很高,多少镇江人为恢复文宗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次规划重建的文宗阁位于原金山风景区办公室处,为江南庭院式仿古建筑,主要包括门厅、御座房、休闲亭、长廊和主体建筑文宗阁。大门主入口朝南,整个建筑群落由南向北依次递进增高,二层重檐。左右穿插以廊亭,富于变化,具有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特色。兴建的文宗阁,据说沿袭了当年的一草一木,给人的感觉兴奋而苍凉。多了一分秀气与清高,仿佛远离城市的喧哗,安安静静,是一个难得的逍遥之地,旅游之地。
金山寺南面正中便是观音阁,也有人称之为士阁,阁中供奉了观音像,故取名为观音阁。与周边的妙高台慈寿塔等建筑交相呼应,形成犄角之势。观音阁和其他建筑一样,同样以黄色墙面和灰色瓦檐相搭配,室外平台结尾大理石材质制成,站在高处远眺,依稀可见城市的影子,而近处环顾四周,整个金山寺的建筑景色一览无余,错落有致的房屋,飞檐走壁,展现出了金山寺的庄严和神秘。不禁让人想起了白蛇传中的那段传说,抛开过去世俗的偏见与妖魔传说的恐惧,白素贞更像是让人仰慕的观音,而不是人人避而远之的白蛇精吧。也许,这就是历史对建筑自身的影响,一个故事,一个传说,让建筑多了层神秘感,更加的令人向往。可能这就是历史性建筑本身的价值吧!
整个金山寺的建筑排布错落有致,并且注重了立面观察感受的效果,屋面造型富于变化,在横向上逐层增高,曲线的设置是的立面效果动态十足,纵向上黄色的墙面和灰色的屋檐搭配赋予了建筑寺庙建筑的本身的特色,墙面上不同形式的开窗,既增强了建筑的采光效果,同时也改变了光线的入射效果,建筑周边同时种植了茂密的不同和高度的灌木和树丛,将自然之景很好的与建筑相结合,是的建筑本省不至于过于单调独立,变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同时也不失寺庙建筑的神秘感,既让人向往有让人肃然起敬。
金山寺建筑群对于空间的处理也是在建筑设计上很值得学习的地方,错落有致的建筑之间,依然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上的变化,层与层之间利用大理石台阶相接,幢与幢之间则是曲回的长廊,二曲回的长廊又与沧桑的石级层层相连,亭台、楼阁相互衔接,构成了一组金色辉煌的古建筑群。在通往金山寺顶端的路上,两幢金黄色的建筑之间夹着一条长长地石阶通往高处,狭长的空间以及两边金黄色强烈的色彩,仿佛是朝拜的人们的必经之地,神圣而又庄严,更加体现了金山色的肃穆,让人敬仰。
爬到金山最高处,会看见有一个石柱凉亭,叫留云亭,也叫江天一览亭和吞海亭。据说亭中石碑是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陪同母亲来到处于大江之中的金山寺游览时留下的古迹。康熙登高远眺,大江东去,水天相衔,内心不禁背着壮观的景象所震撼。于是奋笔手书“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改亭于康熙二十四年重修,同治十年复建,两江总督曾国藩将康熙所写的“江天一览”四字刻在石碑上,放置亭内。这里是领略金山风姿,俯瞰镇江全城美景的最佳观赏点之一。据传康熙在执笔就书时,“江天一”前三个字一气呵成,而第四个字“览”字笔划多,一时竟想不起来。却又不肯“不耻下问”,只是嘴中念着“江天一览”四字,无从落笔。周围大臣侍从一见此情,知道皇上遇一难题,但又不敢直截了当上前提示,虽则一字好提,却怕招来欺君杀头之罪。正在为难之际,有一大臣计上心来,下跪在皇帝面前说了一声“臣今见驾”。康熙一听“臣今见”,恍然大悟,随笔写出览字。因为“览”的繁体字正是“臣、今、见”三个单字组成,这位大臣巧妙地用拆字法提醒了皇帝。由于康熙愣了许久才勉强写了“览”字,所以这一字显得特别细小,当然传说也指数传说,它的真实性更是无从考证,然后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它背后的故事,也正是因为这些
故事,更加增强了我们对建筑的兴趣,也是的建筑更加吸引人。
总之,就像每一个旅游景点一样,金山寺有着许多值得介绍的地方,要想将其古建筑的每一个特色每一处景观每一种感受介绍的淋漓尽致是很难的,在观赏古建筑的同时,我也重新对古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古建筑其实和现在建筑依然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可以将一些古建筑的设计手法和理念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而透过古建筑,我们更能看到关于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这也是现代建筑所缺少的东西,古建筑是深刻的存在,透露着历史文化的气息,也正是历史让古建筑充满了生机与神秘。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在充满复杂情感与竞争的当代生活中,作为建筑学生的我们,可以停下手中似乎永远也忙不完的设计,去古建筑中寻找那些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同时去认识建筑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我想这才是古建筑存在的最大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