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一个点灯的人
做 一 个 点 灯 的 人
句容市华阳镇第一小学 孟纪军
2003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在扬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研讨会。会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大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在开幕式致词中,提到了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诗《点灯的人》,诗中说到:“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李利。”因而使“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教师也应该是点灯的人,把一本本有趣且耐人寻味的书,带到孩子们的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从而使他们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我们做教师要点亮很多盏让孩子长大的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优秀、优雅和完美。
做一个点灯的人,这多么有意义。我想,在我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一定有人为我点过灯。
谁曾为我点灯——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
我是生在六十年代末的人,又生在农村,那儿很偏僻,直到八岁才上一年级,我们读的书,除了教科书,印象中没有什么课外读物。我只知道上学读书就是要读好教科书,这是我们唯一的任务。庆幸的是三年级时,一个高中刚刚毕业的女教师来给我们上语文课,还兼班主任,她叫张为群。开学第一节课,她捧来一大摞新书放在讲台上,对我们说:“同学们,这是我高中读过的书,还跟新的一样,我们半工半读,失去了大好的读书、学习机会,你们一定要珍惜呀!”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还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呢?那就是读书”。从此,课堂上她带领我们读课文、背课文、讲故事。她给我们讲《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每讲到精彩处,就戛然而止,直吊得我们垂涎三尺。课外,她带领我们挖草药换钱买图书、订报纸,(图书是为数不多的几本连环画,报纸是唯一的一份《中国青年报》。)在书籍、文化十分贫乏的当时,这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她没有高深的学问,更没有高超的技巧,她只是真心地希望每一个山村孩子能多读些书,不再重蹈她们的覆辙。
在她的影响下,我最高兴的一件事便是读书。书上的课文我总是最先背会,班上的几本连环画我也能倒背入流,每一期报纸我们都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心中最大的渴望就是听到邮递员叔叔清脆的铃声,看到他绿色的身影。我爱读书,却没有书,就像吃不饱的孩子,心中充满了无限的食欲。那时候,我读书真是太少了。有一次,听到特级教师薛瑞萍说她三年级就开始读长篇小说,小学都是在连环画里泡大的。我听了只有羡慕的份儿。
命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后来,读了师范,看到了图书馆,里面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就像一个饥饿已久的人一头扑在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十分贪婪地吃了起来。从四大古典小说到《飘》、《呼啸山庄》、《红与黑》、《复活》等外国文学名著。从唐诗宋词到琼瑶、金庸的流行小说……无论什么书,我逮住就读,整个沉浸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在书的海洋中。我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无拘无束;没有范围,没有压力;只有自己的钟情,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读多少就读多少;被窝里、灶台前、小河旁、课堂上,随时随地,也不知挨了老师多少责罚,但依然毫无畏惧、毫不退缩。这是多么自由的阅读状态呀!这又是多少酣畅淋漓的精神洗礼呀!直到现在我还倍加推崇。我成了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我在享受着阅读的无穷乐趣。是谁让我如此痴迷,是谁让我这样勇敢,是她,就是她,我的那位小学语文老师。她点亮了我的生命之灯。是她让我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她让我读书千遍也不厌倦,是她点燃了我渴望读书的种子,照亮了我奋进的征程。“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不能给她什么,但我在心里千万次的感激她。
我为学生点灯——衣带渐宽终不悔
转眼间,我也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分配在一个和老家差不多落后的山村小学。我没有失落,没有茫然,更没有气馁。因为,我有书籍为伴:偏僻的山村,夜色如墨,每当周围的呼吸,渐渐睡去,而我总是倚着床,点着灯,痴痴地读着鲜活的文字,就像读春季的鸟语花香,读夏季的雷鸣雨飘,读秋季的梧桐落叶,读冬季的冰封雪塑。渐渐地,我感觉到,我不能只沉浸自我阅读的小世界里,我必须向学生展示一个精神的殿堂,让她们成为精神的探索者。于是,课间我给他们讲《鲁滨逊漂流记》,讲《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讲《伊索寓言》……他们竖起了耳朵,睁大了双眼,他们和我一起跟随故事中的人物喜怒哀乐。播下一颗种子,种子就要生根、发芽。播下一颗阅读的种子,就会激起他们阅读的激情和欲望。
从此,我就和他们一同去阅读经典。清晨,我们大声背诵唐诗、宋词;中午,我们潜心阅读散文、小说;课堂上,我声情并茂地朗读,幽默诙谐的谈吐;有时旁征博引,有时引吭高歌;一堂课总要说几次“言归正传”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我成了一个爱跑题的教师,但学生就喜欢这样的老师。课间他们总围在我的左右,问这问那:问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问山那边到底有没有神仙……每有一本好书,我就会对学生说:“读读它,你们会喜欢的。”“读读这一本,我一直珍藏的好书。”
于是,我的学生成为小书虫、小书迷的多了;校园中,不再打闹,静心阅读的人多了;放学路上,边看边走的人也多了;书包里的课外书多了;作文中新奇的构思,优美的词句更多了。他们经常说:“读书不苦,读书很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啊,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呀!有意无意间,我也成了点灯的人,我用我的真诚,点亮了我班上的一盏盏明灯,使他们个个变得那么优雅、聪慧、纯洁而又高尚。
点燃教师心中的明灯——万紫千红满园春。
读书,也让我悄悄地成长,从一个山村的普通教师做到中心校教导主任、副校长,而今,成了城区学校的校长。我受宠若惊,我底气不足,但依然不退缩、不妥协,因为,我有两件法宝在身:一个是读书,一个便是学习。有人说:人因为有思想而站起来,而站起来的人并非都有思想,只有读书才能让人有思想。于是,我又投入了学习的革命。我一口气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朱永新、于永正、孙双金、李镇西、贾志敏……一路读来,我成长了许多。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校长,02年,我就着手建设书香校园,响亮地提出了“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学习成为习惯”的办学目标。但我深深地知道:教师读书不多,成了书香校园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为此,我大力倡导教师读书、学习;宣扬读书要成为教师的一种学习、生活方式,要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在阅读中变得无限精彩。为此,我成立了读书学习小组,制定学期、年度读书学习计划,鼓励教师征订杂志、报纸、购买书籍、上网冲浪、自由学习,同时也规定了必读书目,即成人文学,儿童文学及教育理论专著。开出书目,买好图书,组织学习阅读,检查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教师明白,热爱读书的头脑才不会老化;喜欢读书,才思不会枯竭。做为教师要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这样才能多一些天之浩气,地之灵气,人之秀气。教师要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从经典诗词到教育理论,我们都组织考核评比并评出书香教师。做一个点灯的人,不仅要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也要点亮教师心中的明灯。
做一个点灯的人,点燃了教师心中一盏又一盏的灯,教师再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每一盏明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年来的愿望如愿以偿了,我们倡导儿童诵读经典,大量阅读国内外儿童文学名著。倡导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倡导师生共同大声读给孩子听,生生互读,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向书香社区延伸、拓展。我们购买了上千册图书,孩子幸福极了,他们每天都在和高尚的人对话。书是万花筒,书是大观园,书里的生活五彩缤纷,书里的世界色彩斑斓。《草房子》、《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城南旧事》、《时代广场的蟋蟀》、《魔法师的帽子》、《马小跳》、《五三班的坏小子》,各类名著不胜枚举,孩子们一步步畅游书籍的海洋,领略儿童文学的神奇魅力,分享无穷的快乐。我爱读书,爱随心所欲地读书,爱舒适惬意的读书,爱毫无负担,轻松自在的读书,因为我知道,虽然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有人说:不读书,充其量只活一辈子;读书,可以让你活三辈子,那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大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我早已心领神会,这是在“三爱”教育的基础上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镇江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将义不容辞地投身到这项活动中去,抓住契机,不断提升自己,带头上视频展示课,带头学习六本专著,带头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同时,更要紧抓教师培训不放松,有计划地安排好三年学习、培训方案,扎实管理,认真学习,努力让三大教育活动在我校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让教师素质得到提升,让每个学生受益,让每个家庭满意,让整个社会认可,这样我们就无愧“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做一个点灯的人,我愿和同仁们一道,每天都扛着坚实的梯子,去点亮那一盏盏街灯,照亮整个人类社会。
谢谢大家!
2006年9月28日
第二篇:做一个点灯的人
努力做一个点灯的人
《杏芽》第二卷出版了,读着带有墨香的作文,我深深感受到同学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妙不可言。作文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栩栩如生的形象,与众不同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天真无邪的语言,自信彰显的个性,无不使人为之神往而着迷。读着这些优美的文字,仿佛看到了同学们灿烂如花的笑脸,皎洁明亮的眼睛,纯真善良的心灵!
这本作文选让我们认识到写作文并不那么难,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新奇美妙、意味深长的人与事。就像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
写作文,要尽量挑选那些能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来写,一篇文章,要能体现出作者的感情,或快乐,或悲伤,或委屈,或后悔。如
这本选集中五年级作文《我得到了--------》,其中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得到了锻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小作者的妈妈生病到南通住院,家里没人照顾,只能自己学着做饭,妈妈出院,看到女儿做的饭,心里既欣慰又难受,觉得自己拖累了孩子,这时女儿安慰妈妈说:“没关系,我不觉得苦,在学做饭的过程中我得到了锻炼。”读到这里,我的心里暖暖的,不禁感叹:母亲和女儿之间的感情多么感人。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的同学说:“我读了很 多课外书,作文还是写不好。”我们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要一边读书,一边联想身边的生活,联想学过的知识。比如,读了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可以联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养花、养宠物的经历,是养几天就养死了,还是养得很好,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跟老舍先生的经历和感受是否有相似之处?老舍先生说养花有苦有乐,你可以联想到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有什么难忘的感受,将它写出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文学是一盏灯,只要亲近过它,它就会无声无息地世代照亮着你,作家就是点亮那盏灯的人,希望同学们心里时刻点亮文学这盏灯,让盏灯照亮你们前进的每一步,伴随你们成长的每一天。祝愿同学们用富有灵性的笔,写出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写出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在父母老师的帮助下,点亮一盏盏灯,做一个点灯的人。
第三篇:高二作文:点灯人
高二作文:点灯人
高二作文:点灯人
点灯人
一盏灯,一束光,没有太阳般夺目的光芒,但却一样可以驱除黑暗。
我喜欢灯,不仅因为它的光芒可以驱除黑暗,还因为它的热量,给我温暖,让我有力量去“远航”。
点灯人一
打我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天起,我就认识了一个美丽的女子,我在她的怀抱里熟睡,吮吸着她的乳汁长大,她为我生命中的第一盏灯,带来了火种,并将它点亮。这点灯之人,就是我的妈妈,那颗火种叫做母爱。那盏灯,真的好亮,无论走到哪里,它总给我温暖,给我力量。我知道她不能伴我一生一世,但她为我点亮的那盏灯,却在我心间永存。忘不了她那班白的秀发,忘不了她粗糙的双手,忘不了她声声的教诲,也忘不了那盏灯的光亮。
点灯人二
记得7岁那年第一次踏进学校,我遇到了她们,这里的“她们”不再是一个人了,究竟有多少,我也真的是不记得了。不过她们却有着相同的地方,她们一起为我带来了一颗火种,点亮了又一盏明灯,她们是传授我知识的人,她们是不断教导我的人,人们将她们比作园丁与蜡烛,但我却将她们比作我第二个妈妈,她们有妈妈般的耐心与爱,用她们知识的火种,点亮了另一盏灯,这盏灯带我越过学业的海洋,登上人生的高峰。
点灯人三
我今年17岁,认识了好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在他们之间总有一群人,默默的站在我身后,支持我,鼓励我,累了会与我分担,摔倒能将我扶起,他们便是我的朋友,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两个“月亮”背靠背,风雨同舟并肩走。他们用友谊的火种,点亮了我生命中的又一盏灯。一句话,一辈子,一声情,一杯酒......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我点亮的每一盏灯,感谢每一个为我点灯的人。一盏灯虽只有一束光,但你们为我点亮的点点灯光,终能汇聚出太阳都无法比拟的炫耀光芒。
第四篇:做儿童课外阅读的点灯人
我们都是课外阅读的点灯人
——“书香班级”经验交流材料 在交流之前,我想给大家分享一首斯蒂文森的诗《点灯的人》,诗中这样说: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李利。于是,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就有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读了这首诗让我觉得我们这些人有些像李利,也是点灯人,那就是把一本本有趣也耐人寻思的书,带到孩子的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朦朦胧胧间,竟然使他们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我们点了很多盏让人长大的灯,让人优秀、优雅和完美。我们作为老师应该说比其他人更知道读书的益处。我们究竟该怎么当好这个点灯人呢?
记得09年实验幼儿园对面开了一家童书馆,我就给儿子办了一张书证,每天晚上都会给儿子讲图画书上的故事,因为书上图多字少,一本书几分钟就讲完了,根本没往深处想,可偶然一次机会我聆听了窦桂梅老师讲的绘本《我爸爸》,让我豁然开朗,原来书是这样看的,要看封面、环衬、扉页、封底、要想图画于文字的关系、留页与空白页的作用,包含着书中的潜在节奏,要与书中的人物有心与心的交流等等。也因此,我对绘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爱上了绘本书。
这一年我恰巧被分到一年级教语文,学校在这一年正好开设了阅读课,真是一种巧合,我想,把绘本书搬进我的阅读课再合适不过了,于是我就带领着我的这群孩子上路了。
一、给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班级是我和孩子们自己的,应该温馨、优雅,充满书香气息。一开学,我就忙着布置班级环境,在班级布置上我下了一番心思,在墙壁上贴满了学生的书法、图画、作业作品、前门贴着每周一星,让孩子们每天上学时,就像在自己家里似的,到处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的成果,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后门上贴着我自制的精美贺卡,谁有进步,就把我亲手制作的贺卡送给他,作为奖励。
记得我给孩子上的第一节课也是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这本书里,透过孩子夸张的幻想,塑造了一个让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我模仿着窦老师的讲法给孩子们上了第一节阅读课,没想到效果挺好,当时孩子们听的特别认真,虽然入学没多久,但没一个人坐不住的,我抓住这个时机让他们也说说自己的爸爸,有的孩子说自己的爸爸是大力士;有的说自己的爸爸是美食家等,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我就大胆尝试让孩子画画自已的爸爸,并写上简单的一句话,孩子们的作品让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孩子的可挖的潜能还挺深。一节课,不但读了 书,还画了画,写了字,收获真不小,这也让我对孩子的阅读更有了信心。
在这一年里我和孩子们共读了《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想去看海》、《月亮的味道》、《爷爷一定有办法》、《我的兔子朋友》、《逃家小兔》等二十多本图画书。
我精心地上着每节阅读课,我发现孩子也爱上了阅读课,因为一些特殊事情耽误一节阅读课,他们脸上会流露出失望核、和对阅读课的期待。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亲手播下的种子正在一天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的内心充满了惊喜。
第二学期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我就在班里设立了一张 “好书推荐桌”每周我都会把一些和学生共同选的“好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桌上,让孩子们随意去翻阅,这张桌子上的书和图书角的书不一样,有它的特权,它不需要借,可以随意拿放。每次换新书时学生很是兴奋,争先恐后的去“抢书”,学生们也很是自觉,看完都自觉地归还,这张书桌真正地成为了无人管,又是人人管的书桌,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看书的效果,不断地更新,也给学生不断地带来新的刺激和新的信息源,还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共同读几本书,也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让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益处大大提高提升。这种全新的,尊重学生的,开放式的阅读状态,是我一直所期望 的。
好书推荐桌上放着一个储物盒里面放满了各种各样,五彩六色的便签,学生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便签,写上自己看书的想法写出来,供大家欣赏。
孩子们非常乐于做这样事儿,便签上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内容也五花八门:
“我喜欢《爷爷一定有办法》,上面的爷爷很智慧。” “大家都来看《逃家小兔》啊,千万不能学里面的小兔,不能逃学噢!”
“我非常喜欢《蚯蚓的日记》里面的小蚯蚓真调皮,可爱。” 虽然孩子们的语言还是那么稚嫩,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是这字字句句都是孩子的真情流露,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孩子们对阅读的挚爱。书香溢班级,孩子们时常用阅读去净化自己的心灵,用阅读去丰富自己的思想,贴满彩色便签的图书角,就像一只欲振翅而飞的小鸟,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成为羽翼丰满的鲲鹏遨游天宇。
二、让晨诵成为一种习惯。
晨诵课旨在“让孩子们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每天早上7:40是我们全校学生晨诵的时间。开启诗是必读的:早安
师:早安,孩子们
生:早安,郭老师
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 生: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
生: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嚼成玲珑的诗行。
师: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粉笔的舞蹈,嚼成知识的芳香。
在读开启诗时,最好能够全体起立来读,在愉悦、精神饱满的氛围中达到咀嚼、吟诵的目的。在学习新诗时我利用小孩子的好胜心设计男女生赛读,要求读的同学起立,让孩子在不同形式的变换中感受新鲜与有趣,在竞争中保持晨诵的动力。学习新诗时,我都要给孩子范读,诗中生字的认读,练读,指名读,分组赛读,齐读,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在诵读中也可以抓时机进行感恩教育,“三八妇女节”那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就问:“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孩子们大声说:“三八妇女节”,“那大家想不想趁此机会表达一下你们对妈妈的感谢呢?“想,当然想。”这时我把一首很感人的关于妈妈的 诗歌朗诵给孩子们听,孩子们都听得那么认真,好像听懂了妈妈的爱就在摇动的扇子里;就在唠叨的话语;就在严厉的批评中„„孩子也情不自禁地读起来,快下晨读课时,我又说:“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想不想表达一下你们的对妈妈的爱”,孩子们大声说:“想”,“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支花,送上我们的心意吧!”把材料发下去,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精心的做起来。
改写也是学习新诗时的一个环节,我通常把这个环节当做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课一样去上,但诗歌的语言都很精炼,对学生的改写要求不能过高。
三、交给孩子阅读方法。
现在这群孩子已经上三年级了,自已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于是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
我们学校主要利用每周四的“课外阅读课”这一阵地,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读书的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新学期每个学生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晚上的书面作业相对少了,但不代表没有作业,而是变成了课外阅读,并且要写出读书积累卡,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 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在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
3、明确读书要求。(1)读书要求“眼到、心到、手到”。(2)读书要求不懂就问,善于思考。(3)读书要和“说话”、“作文”紧密结合,从“读”学写,从“仿”到“”创。(4)读书贵在持之以恒。
四、开展各项活动,激发读书兴趣。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得以生动活泼地开展,不仅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活动氛围,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加强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而且需要实施恰当的课外阅读活动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及时了解阅读活动的情形,检测课外阅读的效果。为了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推向深入,我们隔周都会在班级内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每周评出读书明星,班级及学校都有相应奖励,在班级内,在学生的读书卡上添上五星,有五颗星可以换取一面小红旗,当积够两面小红旗时,可推荐为学校的读书明星,学校定期对这些学生进行奖励。“读书交流”活动,各个小组都要积极进行读书展示活动,展示内容精彩纷呈,学生置身其间,“忘乎所以”。学生与美文为伴,与经典同行。“读书之星”评选活动,成为学生阅读的不竭动力。
另外,学校每期都会开展和阅读有关的活动,“图书跳蚤市 场,”学生相互交换图书,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信息发布会”,每天午读抽出10分钟,同桌互相报告阅读信息,再让两位同学向全班发布信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每两周一次进行故事会,编写手抄报,知识竞猜、词语(成语)接龙等竞赛活动;每学期开展朗诵比赛;每周检查一次读书笔记,期末进行一次阅读笔记展览,评出优秀读书笔记,进行表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五、“师生”阅读总动员。
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们共同阅读,读绘本,读童话,读古诗,读儿歌,读绕口令„„只要是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读,本学期,我们三年级段共七个班,每班推荐一本书,共七本,分别是《夏洛的网》、《柳林风声》、《绿野仙踪》、《父与子》、《木偶奇遇记》、《鲁滨逊漂流记》、《爱丽丝漂流记》每班学生购买一本,然后七个班交换书籍轮流阅读,每次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时候,是我们全班最温馨的时刻。我们晨读,琅琅书声,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午读,恬静温婉,静静地读,静静地思,那份心灵的洗礼,让人陶醉;阅读课,最让人向往,小家伙们很兴奋,把自己搜集的好词佳句读给同学们听,交流自已的读书心得,读后感悟等,这时他们已明白浓浓的“书香”就是浓浓的“爱”。用阅读温暖孩子的心灵,也温暖我自己。我 和孩子们读古诗享受古诗好听的韵律,读绘本欣赏美丽的图画,读成语明白人生的道理,读童话让思想自由飞翔„„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六、读写结合,全面开花。
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为全面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抓住时机,让孩子进行小练笔。
1、在读书过程中发挥孩子想象力,进行小练笔。如《绿野仙踪》一书,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是一个很好的写话契机。
2、仿写练笔。如《大卫,不可以》一书,整本书都围绕“大卫,不可以”这句话展开,可以让学生以这句为开头写一写,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3、情到深处时练笔。如《夏洛的网》一书,老师动情地讲述:
夏洛为了朋友牺牲自己,你想对夏洛说些什么?
4、也可以把自已的读书感受写在自已的博客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做老师的我们,就要做好孩子们的“点灯人”,让孩子们在儿时朦朦胧胧间,使他们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地做孩子们的点灯人,点燃更多盏让孩子 们长大的灯,让我的孩子们优秀、优雅和完美。
我们都是课外阅读的点灯人
——“书香班级”经验交流材料
单位:新密市市直第二小学
班级:三五班
第五篇:做儿童课外阅读的点灯人
做儿童课外阅读的点灯人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作者姓名:谢华美
单位: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内容摘要:
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目前,我们小学阶段阅读课文的总量不过三四百篇,才几十万字,这么有限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那么如何有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笔者在实践中,感受到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1、阅读兴趣的培养。
2、阅读内容的选择。
3、阅读方法的指导。
4、阅读过程的评价。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做儿童课外阅读的点灯人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美国作家惠特曼说:“你最初读到什么东西,你最初看到的东西就会成为你未来生命的一部分。”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目前,我们小学阶段阅读课文的总量不过三四百篇,才几十万字,这么有限的阅读材料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那么如何有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笔者在实践中,感受到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一下。
一、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的做法如下:
1、设疑诱读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利用故事中紧张精彩感人的故事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有一次,我给学生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当说到白雪公主吃下那个带毒的苹果昏倒在地后,嘎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我便出示《格林童话》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如《青蛙王子》、《灰姑娘》、《小红帽》等。
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的故事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介绍读物梗概法。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教师可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3、竞赛促读法。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兴趣。对于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开展故事会,表演课本剧;对于语言美的作品,在阅读之前就规定比赛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最有感情,或者指定背诵文章的某一部分,看谁背得快背得好,把阅读活动转化为一种竞赛活动,在竞争中激发阅读兴趣。
二、阅读内容的选择
1、童话寓言阅读。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刚刚开始学习汉字,理解分析能力不强,但形象思维占优势,容易被有趣生动形象的童话寓言故事所吸引,所以多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等这样的书给学生,他们一定会喜欢的,书中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节,高尚的品质一定会感染每一个孩子的。
2、古诗文阅读。古典诗文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
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古典诗文经典中,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烙上了深深的印迹。在古诗文阅读中,我们充分利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
诗文诵读》一书,以五言、七言绝句为主,辅之以浅显简单的注释说明,要求学生在课外认真朗读、背诵,丰富自己的积累。
3.名著阅读。文学大师巴金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向学生推荐的名著有:张天翼、严文井、郑渊洁等著名作家的童话,如《宝葫芦的秘密》、《舒克与贝塔》;有代代阅读的儿童文学经典,如《小兵张嘎》、《雷锋》、《三毛流浪记》等;有少年版的中国古代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等;也有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如《木偶奇遇记》、《鲁滨逊漂流记》等,以及其它历史、地理、天文等方面的书籍,如《历代爱国主义英杰故事》、《美丽的西双版纳》、《宇宙纵横谈》等。这些经典读物,无论是语言、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4、科普阅读。在高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把握时代的科技进展,关注科普阅读是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培养的必然要求。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我们还布置了一定量的科普读物,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高士其科普童话》、《未来科学家杂志》等简单浅显的科普读物,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探索自然的奥秘,从小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阅读方法的指导
利用“课外阅读课”这一阵地,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读书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掌握一般读书程序,领悟读书的要求,掌握 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A、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另外,告诉学生,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安排些背诵、复述任务;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
读写较轻松的书籍。
B、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在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
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C、领悟读书要求。要求:(1)读书要求“眼到、心到、手到”。
(2)读书要求不懂就问,善于思考。(3)读书要和“说话”、“作文”紧密结合。(4)读书贵在持之以恒。
D、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1)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而且文艺作品故事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阅读速度自然加快,读后合书而思,也有不少可回味品评的东西。(2)吸收性阅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3)细品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累语言,培养预感。
四、阅读过程的评价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得以生动活泼地开展,不仅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活动氛围,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加强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而且需要实施恰当的课外阅读活动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及时了解阅读活动的情形,检测课外阅读的效果。评价的方式可以有:
1、信息发布会:每天晨会抽出10分钟,同桌互相报告阅读信息,再让两位同学向全班发布信息。
2、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书有所得,又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
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心理,开展课外活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评价手段。每两周一次进行故事会,读书心得体会交流,编写手抄报,词语(成语)接龙等竞赛活动。还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读书活动。这样不光是低年级的学生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而且高段学生也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比如六年级学生开展了讲故事比赛,可以邀请三年级小朋友来参观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3检查读书笔记。两周一次检查读书笔记,期末进行一次阅读笔记展览。学生读书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中的读书先进分子。对学生读书活动中的成果及时地进行展示,对读书活动中的经验要及时地进行总结,促进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完善。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著名作家老舍也说过:“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所以加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