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

时间:2019-05-14 01:2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

第一篇: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努力,立足基本区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我区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全区各地积极抢抓机遇,完善思路,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

一、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经济总量由全国的后列进入中列

30年来,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体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全国的地位明显提高。1978年-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由58.04亿元增加到6091.12亿元,增长25.4倍,年平均增长11.9%,增速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6位,在西部各省区市中居第1位,快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从1995年起至今连续13年增速快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2002年至2007年连续6年增速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经济总量已从1978年全国的第25位跃居到2007年的第16位。人均gdp达到3339美元,由1978年全国的第17位进入到第10位。2007年,作为政府增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财政总收入达到1018.14亿元,比1978年增长146.6倍,年均增长18.8%,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6位上升至第17位。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38元增加到2052元,增长53倍,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由第26位上升至第8位。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城镇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为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奠定了基础。通过撤地建市、撤乡建镇的推动,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末全区城镇人口1206.1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为50.2%,比1978年提高28.4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确定并实施了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突出发展工业,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全区大力推进“三化”互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明显,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三次产业演进由“二一三”结构转变为“二三一”的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32.7:45.4:21.9调整为2007年的12.5:51.8:35.7,二、三产业比例明显提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2430亿元,非公有制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左右,比2000年上升1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在农村较早地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区创造性地实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并对不合理的农畜产品价格体系进行了大力调整,允许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粮食向多种经营发展,恢复了农村的集市贸易,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的生产热情,促进了农村牧区各业的发展。进入“十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牧业向着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农牧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综合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762.1亿元,比1978年增长5.2倍,年均增长6.5%。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在350亿斤水平以上。2007年,粮食产量达到1811.1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产量由全国的第22位跃居到第13位,比1978年增长2.63倍。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510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61斤,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6位提高到2007年的第3位。2007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09亿(头)只,比1978年增加6700万(头)只。2007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06.5万吨,比1978年增长8.8倍;牛奶产量达到909.3万吨,比1990年增长23.6倍。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29.7%上升到2007年的43.8%,其中农区的畜牧业比重已占到了70%。全区牛奶、羊肉、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人均占有牛羊肉、牛奶产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是最多的。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紧紧围绕以增强企业活力,企业改革通过引进市场机制,从承包、租赁向企业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企业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并激发出强大的活力。“十五”以来,全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加大重点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培植和壮大了一批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集群,推动了全区工业经济从工业化初期阶段跨入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至2007年,工业增加值由21.84亿元增加到2742.7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4位上升至第16位,年均增长12.8%,占gdp的比重由37.6%提高到45%,所占比重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12位。全区乳制品、液体乳、羊绒衫、稀土化合物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原煤产量由1978年全国的第10位已进入到第2位,发电量由第25位进入全国第4位。截至2007年底,全区有鄂尔多斯、蒙牛、伊利、河套(面粉、酒)等27个中国驰名商标,成为西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最多的省区之一。2007年,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科技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0%。

与此同时,内蒙古长期滞后的第三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就业人员、方便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2.7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4.5亿元,增长56.4倍,年均增长15%,年均增速不仅快于第一、二产业8.5和2.3个百分点,也明显快于同期全国第三产业10.1%的平均水平。1979年一2007年29年间,第三产业累计吸纳就业人数6840.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5.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2007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1904.1亿元,比1978年增长50.7倍,年均增长14.6%。

(三)投资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特别是进入“十五”时期,内蒙古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优 化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扩大。1978年-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7971亿元,其中“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918亿元,比1978年-2000年的总和多1.13倍。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投资渠道不断拓宽,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显现,投资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财政性投资和银行贷款投资比重进一步降低,社会投资比重明显上升。从资金来源看,来自财政性资金和银行贷款的资金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40%下降到2007年的20.7%,而来自企事业单位自筹、股票债券融资和社会投资的资金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60%上升到2007年的79.3%。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贯穿自治区东西的铁路、高等级公路和电网“三大通道”基本建成。“十五”时期,用于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1838.37亿元,成为自治区历史上电力投资最多的时期。全区陆续建成投产了一大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曾经一度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明显缓解。

(四)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指引下,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1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7.45亿美元,增长483倍,年均增长23.9%。其中外贸出口增长286倍,年均增长21.6%。目前内蒙古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上千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十五”时期,全区口岸累计进出境货运量8809万吨,是“九五”期末的2.9倍;进出境客运量1361万人次,是“九五”期末的2.3倍。全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5年累计引进国内资金5279亿元。到2007年底,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到116.8亿美元,利用外资渠道已扩展到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俄罗斯、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草原文化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地认真贯彻中央的“双百”方针,繁荣民族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和艺术得到保护和发扬。进入“十五”时期以来,特别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目标以来,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全区拥有各类艺术事业机构147个,艺术表演团体108个;文化馆102个,博物馆35个,文化事业长足发展。2007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98%和91.44%,分别比1980年提高39.7个百分点和88.5个百分点。全区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创造了一大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音乐、影视作品等文化精品,文化品牌的影响不断提高。经过培育和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产业也开始起步,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企业不断涌现,以草原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昭君文化节”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六)各族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712元提高到2007年的21884元,增长29.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237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31元增加到3953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7.16倍和5.56倍,年均分别实际增长7.5%和6.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14元增加到10597元,年均增长25.7%。

目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十五”期间提高9个百分点;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0.16%上升到2007年的0.39%。2001年至2007年全区累计申请受理专利量10558件,批准专利量6205件,分别比“九五”时期总量增长1.23倍与1.28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到2007年末,已拥有高等学校36所,比1978年增加27所;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达到118人,比1978年提高16.6倍。其中少数民族每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164人。目前,全区101个旗县区全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达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全区每万人口拥有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和医生数分别由1978年的2.19个、24.23张和15人增加到2007年的3.3个、30.76张和2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07年底,全区已有95个农牧业旗县开展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农牧民1 108万人,参合率为89.14%。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全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普及全民健身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竞技体育在国际国内体坛上的竞争能力增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区选手张小平勇夺8l公斤级男子拳击金牌,实现了我区选手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二、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六大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又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三、四、五次全委会上,在发展的问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分别提出“快、大、长、好”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发展思路,这些发展思路更加符合自治区实际,在实践中也得到很好的应验。2006年,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提高“两个水平”,保持“两个高于”,确保“两个实现”的总体奋斗目标。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统一,把抓科学发展与促社会和谐相结合,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由加快发展转 变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突出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既艰巨又紧迫的重要任务。进入新世纪,自治区党委始终把抢抓机遇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实践中着重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二是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三是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四是全区把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现实机遇。正是由于内蒙古改革始终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为发展积极创造有利的优势、资源和空间,从而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自主增长机制的逐步形成,使得内蒙古经济社会不断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三)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同时必须让绝大多数人受益.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内蒙古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逐步完善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内蒙古经济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构建了与生产力水平和区域经济特点相适应的市场体系,有力促进了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刻变化。由于改革把维护和实现绝大多数人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四)改革必须统筹协调、稳妥推进,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

改革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在实践中要从全局高度,把握好重点、时机和节奏。随着体制转换的深化,内蒙古更加注重改革的协调性、系统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努力实现城市改革和农村牧区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主题改革与配套改革相协调,努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从而确保了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五)维护和加强各民族团结.是实现经济社会繁荣的基础

自治区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保证了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享有民主平等的权利,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族人民亲如手足,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凝聚力,共同致力于全区经济建设,使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第二篇:90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90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90年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为促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重大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坚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领导

党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和生命线工程加以推进,组织、动员、教育、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各项目标任务而不懈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和灵魂”、“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等重要论断。新中国成立后,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毛泽东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江泽民强调,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胡锦涛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作用,始终是党在宣传思想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正是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思想政治工作适应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克服和纠正了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始终保持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群众的重要纽带。实践证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能动摇。新形势下,面对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确保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伟大成就。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新形势下,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党的中心工作和大局是对党全部工作的基本定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

作围绕谋求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根本任务来展开,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军队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强有力的武装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工作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着力帮助干部群众提高思想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实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成为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主题,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四、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热情和创造活力,切实发展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和现实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坚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群众心声相结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真正解决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新形势下,面对人们利益诉求、精神需求的日益多样,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的日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注重继承优良传统,注重总结新鲜经验,注重适应实践发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新形势下,面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高扬改革旗帜、增强创新意识,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基础上,打开新视野、拓展新思路、研究新举措,确保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始终蓬勃发展。

六、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富有针对性、增强影响力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以先进性要求为导向、以广泛性要求为基础,区分层次和对象,区别内容和方法,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统一。在党员干部和先进分子中积极倡导先进性要求,引导他们追求坚定的政治觉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广大群众中从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抓起,注重用典型示范、用典型引路,引导人们在坚守基本道德操守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和价值目标。实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群众的思想实际,分别

提出不同要求,才能更好地循序渐进,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新形势下,面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多元、多变,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考虑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独立性、层次性、差异性,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有的放矢,从而更好地团结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奋进。

七、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着眼点放在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上,认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与具体问题,认真解决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存在的不良倾向,在办实事办好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实践表明,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下,面对利益主体的分化多样、利益诉求的日益强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解决思想问题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做到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让群众在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群众在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信心。

八、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深刻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科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关键在于始终注重把握和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人们思想和行为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机制、载体等,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包括思想与行为相互转化的规律、思想行为与利益相关的规律、人与环境互动的规律、教育与管理相统一的规律等,建立并逐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格局。实践表明,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要在继承思想政治工作好经验好传统好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途径新方法,积极吸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借助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第三篇: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

深圳改革开放党建的创新成绩及经验启示

深圳,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历经31年改革开放的栉风沐雨,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向世人展示着新世纪的活力和希望,展示着五百余万深圳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圳经济特区31年的发展成就,体现着深圳市委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执政思路,体现着执政为民、人民共享经济特区成果的执政理念,体现着提高领导水平、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的探索精神,体现着深圳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成果,体现着党组织带领各方面力量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改革开放31年来,特区党组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党内制度体系,使党内生活的各方面基本做到有章可循,特区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在穿越历史中,深圳的基层党组织一直走在前列。经济特区31年的伟大历程表明,特区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党的建设不停顿。31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创新创新再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特区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结深圳的经验,其在自主创新工作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突出成绩,主要是由于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懈的努力:

一是政府的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战略清晰而坚定。深圳政府在全国较早意识到,不自主创新,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的发展将后劲不足,难以为继。于是,他们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主动退出服装、玩具等加工型产业,鼓励“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在随后的几年中,深圳先后制定实施了50多项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可以说,深圳的决策者们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圳的“生死之路、命运之途”。面对由于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导致GDP增速下降这一现实,深圳的决策者们明确提出,虽然“创新”不如“三来一补”对GDP增长立竿见影,经济增速的排名在全国不得不靠后,“脸面”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深圳要耐得住寂寞,要“舍得名誉”、“舍得时间”、“舍得投入”。可以说,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转型战略,使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深圳也因此具有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二是坚持让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作出通过创新谋求发展的战略决策后,如何推动具体的创新活动就成为决策者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深圳的决策者们非常坚决地采取了市场激励的手段。它们把自主创新的选择权、决策权交给了企业和企业家。在深圳,对于创新和产业升级活动,没有计划指令、也没有统一模式,企业家们的创新各有各的“高招”。有华为的“研发第一”、中兴的“市场捆绑”,也有朗科的“专利攻防”、中集的“引进颠覆”和腾讯的“游戏”

开发等等。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创新,政府的态度是放手,用深圳决策者们的话说,就是让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各开各的‘花’、各结各的‘果’”。正是由于在创新活动上充分重视企业、尊重企业,使深圳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活动做到了名副其实的以企业为主体: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

三是政府在打造一流创新环境上不遗余力。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并不是说政府对待创新工作可以做“甩手掌柜”,深圳市政府在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体制与机制环境上下了大功夫。深圳市以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城市环境为核心,出台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以知识产权、财税、金融、政府采购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手段引导自主创新,以建立各类公共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支撑自主创新,以完善科技资本市场和创新中介体系服务自主创新,有效地集聚了创新资源,增强了城市的发展动力。从举办展示、交易科技创新成果的“高交会”,到搭建一系列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从对创新进行立法保护,到对政府服务实施责效监督,政府的角色定位就是不当“运动员”、“裁判员”,只当“维护员”和“服务员”。这些努力不仅使深圳本地企业的创新充满了活力,而且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到深圳创新。深圳的政府服务水平也因此在2006年被《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评估为“全国第一”。

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市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互动互进。深圳经济特区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一)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党的建设。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这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特区建设中,深圳市委高扬发展的旗帜,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经济特区前进中的问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推进特区一轮又一轮的大发展,使特区经济每隔几年就上一个新的台阶。即使在面对挑战、遭遇挫折的时期,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也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遭遇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前进。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保持先进性这个根本推进党的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历史。党的先进性是特区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特区党的建设的生命力之源、凝聚力之源、创造力之源、战斗力之源。回顾深圳经济特区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还有一份特殊的自豪、特殊的骄傲——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辉煌成就,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先进理论的实践产物,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鲜明印证和生动写照。如果没有党的先进理论指引,如果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如果没有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如果没有一代代特区共产党员切实践行先进性,扎根特区这片昔日荒凉贫瘠的土地,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就没有特区的今天。可以说,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昭示着我们为之奋斗不息的伟大事业必将取得成功。

(三)围绕执政能力建设这个关键加强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特区建设中,深圳市委始终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经济特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经济特区创业发展的进程中,深圳市委和各级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民主政治的能力、发展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深圳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开放事务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全面贯彻干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广大群众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合理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使基层组织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总之,历史的前进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无数个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历史变革。如果我们将深圳经济特区31年的党的建设作为一个过程,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看到其间所遭遇的坎坷和曲折,看到我们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还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1年是一场演练,也是一种积累,我们走出了一条道路,锻造了一支队伍,酿就了一股豪情,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必须珍惜所得到的这一切。

第四篇: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导读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辉岁月。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和梳理中国改革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01中国40年改革的基本历程

总的来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新全面展开的,到目前为止,这一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目标探索”,“框架构建”、“体制完善”和“新的探索”四个阶段。

1、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直到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坊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是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十一届三中全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阶段

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这一阶段主要对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国有企业方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阶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4、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选举产生了党的新一届领导核心。新阶段的改革不再拘泥于经济体制改革领域,而是涵盖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全面的改革。与此同时,为落实这些改革内容,如前所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还为此成立了7个专项小组。截止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三十八次会议,会议内容就囊括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过去的改革当中一直难以解决甚至回避的诸多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方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02中国四十年改革的主要成就和突出矛盾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1、五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40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是体现在它推动我国实现或正在实现的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1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思想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号召人们彻底打破思想枷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转变,才可能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变封闭半封闭的状况,进而迎来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核,为我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理论活力源泉。2改革开放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就在农村和局部地区铺开,农村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农产品日渐丰富,但城市经济因延续计划管理体制未见大的起色。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经过不懈探索,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5个主要环节,同时要求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的认可,也是使市场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起点。3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从闭关锁国转向全方位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国内商品市场丰富和繁荣起来,使市场因素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有力冲击了计划经济的樊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90年代的麦当劳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迅速向内陆腹地拓展。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吸收利用外资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置、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转变,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不仅仅在局限于引进来,更拓展到了走出去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的设立、G20峰会的召开都表明,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在全球经济衰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化的领军者、推动者,这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4改革开放推动国家从人治走向法治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坚定走依法治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同志就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

1999年3月,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5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人民生活从贫穷落后转向小康。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

改革4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从1978年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3361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12363元。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6年的29.3%和32.2%,人民生活从满足于吃饱穿暖转变到更加注重个性和享受的多层次消费。居民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4年的75岁。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2、三大矛盾

中国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前期单边突进的改革遗留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拖累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障碍,而且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随着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转变,我国需求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新的需求和旧的体制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新老问题同时并存,影响改革的深化。目前仍存在的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矛盾以当前最重要的“三去一降一补”为例,虽然整体战略上极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行政手段一刀切,专去民营企业的传言。“三去一降一补”需要行政手段的配合,不过应尽量以市场的优胜劣汰为主要手段,让行政要求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砝码,这样虽然见效慢一些,但长期看会更加的健康。2税费过重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并存的矛盾我国已开始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但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还不适应这个时代变化的趋势。公共产品短缺成为阻碍扩大内需、制约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共产品短缺使我国消费率不断下降,消费率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

但是,作为公共产品供应源泉的我国老百姓的税赋水平并不低。如曹德旺所指,中国企业税赋同比美国高出相当于营业额的11.6%,这在世界上明显属于较高税赋的国家。同一些宏观税负超过30%的国家相比,在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法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5%,瑞典是38%,挪威是33%,丹麦是37%,澳大利亚是23%,美国是21%,我国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政府作为了投资的主体而没有成为创造环境的主体,财政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重还不高,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上。3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实际行动中仍然有待落实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早已提出,但是行政部门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审批门槛多、公共服务不到位、权力行使不规范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阻滞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宪法》明确的法院、检察院独立司法也受到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司法独立”的影响,律师尤其是刑事辩护律师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乃至以敌我矛盾予以处理,严重违背依法治国的理念。

凡此种种,彰显法治状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当中利益主体各不相同,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也是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利益交换、协调的过程,是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司法承载着保障这些矛盾有效、迅速解决,维护不同市场主体利益交换、协调通畅运行的重要功能,依法治国的理念必须贯彻到实处。03中国40年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1、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典型的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十六大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改革的理论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2、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地位不断提升的历程。从完全的“一大二公”和“割资本主义尾巴”到“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出,再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的转变,进一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最终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我们回顾中国40年改革的经验,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在创新方面,民营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近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倍,这都是市场经济的成果。另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仍然要头脑清醒地坚持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区别,本质上并不在与有无计划或者说制定的计划是否科学,即便在完全市场化的社会里,企业也会制定诸多的生产计划、推广计划,计划得好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计划与市场两者区别的本质是由行政权力来配置资源还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由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判断来配置资源。互联网大数据可以使计划的制定更加科学,但是,它无法解决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人的创造性、积极性的问题。只有自由选择的市场,才能产生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只有自由选择的市场,它所形成的数据和联网才有意义,否则何以持续的发展繁荣?互联网和大数据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效用。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不动摇。

3、先行先试、先易后难,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我国改革的典型特征是采取了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方式。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定地区或改革领域开展试点,在对试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成功经验和做法再行推广。这种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的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够迅速普及,成为我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

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完善改革的推进方式,统筹兼顾,加强总体协调。我们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立足于立新,适时、大胆地破旧,从而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开放也是改革,做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得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的要求更加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全民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就经济体制、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设立了专门的改革小组,为改革的统筹协调创造了条件。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四十多年来的改革进程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改革方法论上的经验,也在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1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的目标是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是为了权力的巩固而改革。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改革的初始动机上,小平同志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的福祉,而后延伸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本质问题。

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注重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同时注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

改革为了人民,人民就有了无限的动力和创造力,改革就能够依靠人民。事实证明,以人民福祉为目标的改革就能够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能够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改革既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要充分扩大社会参与度。

改革的历史也表明,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以基层单位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我们的改革始终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2坚守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的理念什么是市场?最通俗地讲,市场就是人与人交换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因此,抛开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的运动轨迹,市场静态的基础就是不同产权的主体和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因为分属不同产权,因而有交易之需要,因为有平等之地位,因而有交易之可能。

交易越活跃,则市场越繁荣。反之,如果不能使不同产权的主体之间保持平等的地位,那就造成重则强取豪夺,轻则打击生产和交易的积极性,都将造成生产的破坏,交易关系就难以持续。正是由于有了这样正确的认识,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谁来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市场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理所当然要靠政府保证。十八大的一句名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如果各种所有制经济不能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就不能使其公平参与竞争,如果不能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不能参与公平竞争。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就应当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公平受到法律保护。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非上市公司的合法权利的法律保障程度还难以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交易主体之间难免发生各种纠纷,而依据法律可预见的、公正的司法处理结果能够消除矛盾,恢复正常的市场秩序。我国司法实践当中企业之间的纠纷处理的干扰因素过多,导致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往往难以受到保障,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当中尤其显著。更有甚者,民营非上市公司各种财产权力还受到各种腐败势力的压榨,并难以受到法律的公正保护,其结果是企业创新积极性不足,资本大量外逃。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就必须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不仅仅是治国方略的重大宣示,同时也是对十八大提出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要求的具体落实。04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改革40周年之际,中国的改革事业仍然需要在诸多议题上深入推进。

1、国有企业改革仍有待突破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的全程,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再到承包制,最终到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历经长时间的摸索。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同整个改革密切联系起来。因此,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题,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重要经验。但是最近还有人认为,按照共产党宣:“消灭私有制”的要求,改革以来不仅没有消灭私有制而是搞了私有化,出现了两极分化,“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号召:“私企的共产党员站在工人阶级一边与资本家作斗争,夺回劳动成果,推翻剥削制度。”企图要全面否定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意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革方向不能动摇。产权清晰,就是企业拥有的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企业及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度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长期资不抵债的依法破产,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质和组织合理制度。要在国有企业的制度性改革上下功夫,实行“三大”转变:要从企业法调节转向公司法调节转变,从管企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从行政隶属关系转向为股权关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党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走出“一管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的怪圈。

? 坚持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证。但如何正确、全面理解和执行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并不是企业事无巨细都要管,而是党委要把大事、方向性的问题抓住不放。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管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了,才能真正体现党的领导的成果。

2、财税体制改革仍有待突破

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当中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地方债高企就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这也是去杠杆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目前地方债尚未构成直接现实的危险,但是我国财税体制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归属于地方的直接税少而间接税多的这种情况使得这种危险没有明确的地方财政解决之路。类似房地产税这样的直接税的缺失,使得房价飙涨,严重扭曲经济发展的正常路径,严重透支居民消费能力,继而造成系统性的风险。要破除这一风险,就必须对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财税体制突破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税体制改革关系着纳税人尤其是纳税企业的负担。据一些学者统计,2015年中国GDP是67.6万亿元,财政收入为26.67万亿,宏观税负为39.4%,超过发达国家10个百分点。与国际比较,我国是宏观税负较重的国家之一。政府行政性收费多,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其次,财税体制改革又紧密连接着行政体制改革。我国政府的优越性首先应当体现在政府效能要超越西方国家。作同样的管理工作、提供同样的公共服务,成本(也就是老百姓缴纳的税费)应当是更低而不是更高。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如人意,这固然是因为我国政府还承担了大量投资的职能,但政府直接成为市场主体,其效能是让人怀疑的,也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要求。这意味着我国行政体制还有很大改革空间。如何在《宪法》基础上,真正通过人大来约束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有效监督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科学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内容。

? 最后,财税体制改革还密切联系着民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民生工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得到的实惠不断提高。但前文已述,同一些宏观税负超过30%的国家相比,在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我国还有很大差距。这都需要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落实简政放权,倒逼行政体制改革,压缩行政支出,真正让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人民有改革的获得感。如此,改革就能取得八十年代那样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3、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政府作用

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特征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在这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中国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在互联网应用的诸多方面,甚至取得了世界领先的优势。当然,由于科技研发体制仍有待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互联网应用大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金融服务业。但是,仅仅是服务业的互联网化,就已经给当下的经济社会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包括阿里、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的迅速崛起,服装、小商品市场门店的式微;互联网金融的勃发和动荡;互联网社交带来的信息流转的加速度等等。

这些互联网带来的新业态有许多方面游离于我们过去的监管体制之外,这些监管机制,有些是必要的,比如防止非法集资的金融监管措施,有些则是本来就应当被淘汰的,还有一些则是在新经济背景下不合时宜的。这种情况对政府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果监管抱残守缺,则有可能因噎废食而使我国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被竞争对手所超越,而如果监管缺位,类似非法集资监管套利就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对互联网新业态的适度监管程度的拿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考验。另外,政府部门除了直接的监管功能之外,还担负着与监管融合的裁判功能,譬如反垄断。?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副作用是垄断变得更加易如反掌,互联网产业往往号称有第一就没有第二的生产空间,互联网的跨界搏杀能力更使得能够使垄断涵盖诸多领域;

? 另一方面,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也是智能制造的时代,各种创新创意层出不穷,经济持续发展有赖于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意,要保护人们创新创意的积极性,就必须加强专利和非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反击垄断对创新的伤害。综合以上两点,在互联网时代,就要特别注重加强反垄断的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和各类创新创意的保护。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多年家乡发生的历史巨变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 程 实 践

改革开放30多年家乡发生的历史巨变调查

报告

指导教师:黄敏 学生:付达、王健球、葛海强

学院:惠州学院

班级:2013级土木一班

改革开放30多年家乡发生的历史巨变调查报告

——以惠州为例

惠州学院2013级土木一班 付达、王健球、葛海强

指导教师:黄敏

摘 要: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华大地每天都在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家乡惠州更是发生许多历史巨变。本调查采取采用实地走访及采访的形式,对惠州市区的各区,各街道办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历史文字及图像资料,寻找三十年来惠州发生的历史巨变。并通过对本地老人进行访问,了解三十年多前惠州原本的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分析惠州在改革三十多年来遇到机遇和挑战,以及惠州市政府在领导全市人民建设惠州时所走的弯路和创造的成就。探讨惠州将来想要继续快速发展所需要做的工作和需要避免的错误。

关键词 :惠州 改革开放 三十多年 实地走访 历史巨变 成就

报告正文

一 引 言

本研究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及口头采访的方式调查改革开放三十年前惠州的城市旧貌以及当时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通过定点实地走访,以及查阅史料,对比发展至今日的惠州,总结出改革开放30多年惠州发生的历史巨变。

二 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老城区,新市区,周围乡镇,各大小街道办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及口头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随机访问和定点走访,随后进行初步统计,并对比过往与如今的差异和分析其所形成的原因,得出最终结果。共走访10个地点,访问人数5名。

3、研究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前惠州的城市旧貌,当时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当时惠州的经济水平,如今的城市新貌,如今市民生活水平,如今惠州经济水平,惠州发展快速的原因。

4、研究时间

2014年10月26日至2014年11月9日,历时两个星期。三 调查结果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前惠州的城市旧貌:

改革开放前,惠州建成区面积只有10来平方公里,市区也只有11条公交线路;一些标志性建筑稀疏地分布在各处,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当时江北、河南岸、水口还是一片荒芜。

改革开放三十年前惠州的经济水平:

由于当时惠州市行政区域管理体制多变,时分时合,又地处边防海岸,不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工业发展缓慢,基础仍然相当薄弱,惠阳机械厂、惠州糖厂等是当时的主要工业企业,工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总的发展仍未改变以农业为主的格局,至1978年,全市GDP 6.7亿元,人均GDP 362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64.8:8.3:26.8调整为1978年的55.8:20.8:23.4,第一产业占比超过50%。而造成经济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之一在于投资率过低,3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只有4.2亿元,年均仅为0.15亿元。

当时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由于天灾频繁,又地处边防海岸,不受中央重视,且经过文革十年的动荡,经济破坏严重。当时惠州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物资匮乏,一块肥皂,一盒火柴,都要凭票证才能买到。大部分人从事农业,许多年轻人都到省城打工。由于毗邻港澳,有些大胆的人也偷渡到港澳去闯荡。

如今的城市新貌:

经过30年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也在扩大,至13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302.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566公顷;实有铺装道路面积2414万平米,铺装道路长度1887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781公里,排水管道长度2663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46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32531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12486万立方米,惠州现在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已处在珠三角的一流。江北、河南岸、水口、麦地等新片区都已经发展起来。供水、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的保障达到一流水平,而且公共设施全面覆盖整个市区。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一大批市政设施先后建成向市民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市委、市政府头脑比较清醒,不是遍地开花,在这个城市当中首先抓城市规划,用规划来指导科学发展。同时树立了一个理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所以惠州在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环保,所以近几年来连续摘取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多块金牌。惠州跟珠三角城市相比,越来越显示出这个城市的魅力。惠州在产业优势、城市优势、环境优势、生态和谐的优势方面会越来越显示出它后起之秀的特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惠州的经济水平:

2013年惠州GDP达到2678.35亿,同比增长13.6%,被列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类重点城市,超过中山,在省内排行第五,全国排行第58位。用数据对比,30年的时间,经济增长了162倍,平均年增长15.2%,外贸出口07年达到146.1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的出口129.9亿美元,占比例高达88.9%,从经济质量上惠州跨进了珠三角的先进行列。同时,惠州金融机构的存款突破了1千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千亿,还有招商引资的合同突破1千亿,侧面说明惠州经济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惠州一、二、三产业格局彻底改变,过去农业是大头,工业很薄弱,第三产业几乎没有,但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惠州首先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再推进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13年惠州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550.6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991.1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1:57.9:37.0。民营经济增加值1018.9亿元,增长13.8%。2013年,惠州市人均GDP57144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9227美元。30年间,惠州的工业增加了425倍,通过发展产生了一批有技术自主品牌的产业集团,如TCL、华阳、德赛,还引进国内最大外资中海壳牌石化项目。

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一具时期,惠州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全市职工平均货币收入由1978年的599元,提高到1998年的7835元,增长12。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9元,提高到3422元,增长20。5倍; 2013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029元,比上年增长13.0%,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6平方米。市区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2992元,增长10.1%,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97.6万人,比上年下降2.2%;领取养老金通过社会化发放人数9.2万人,增长8.9%。参加失业保险127.4万人,增长37.7%;年末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2815人,下降17.4%。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9.3万人,增长14.2%;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全省率先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独生子女与纯二女结扎夫妇养老保险制度;文明城市建设活动扎实推进,进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行列;成功申办2010年第13届省运会;,连续3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人口和计生工作成绩突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13年控制在5.39‰以下,连续12年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并被确定为“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连年获评全省先进。如今的惠州,社会和谐平安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是有史以来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最多的时期。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步下降,享受和发展资料比重明显上升,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总体消费水平已达到小康标准。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超过小康生活水平标准。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小汽车等高级耐用消费品进入部分富裕家庭,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惠州发展快速的原因:

第一,首先观念上,惠州人一直是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这个思想一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这30年,也就是惠州人不只是今天解放思想,它是不停地解放思想,不停地跟上步伐,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改革。

第二,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惠州改革开始之初始终树立“工业立市”,改变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另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我们有别于其它地区。有些地区始终以加工贸易业为主,一旦遇到国际上的影响受制于人,没有主动权.但惠州从一开始就咬定大项目不放松,咬定创建有自主品牌、自主技术大企业集团不放松。这一条道路虽然漫长,但是走下去,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有机遇,惠州这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急功近利,有长远的眼光和长远的方向。

第三,推动国企改革,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增值奖股”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成为惠州的品牌,广东乃至全国的亮点。建立现代产业制度关键是惠州通过资产重组、增资减债、股份制、兼并联合、破产关闭等方式,使我们的国有企业能够轻装上阵,能够挖掘潜力,自我发展。惠州市政府实行“一保一退”政策,“保”即保大企业,有竞争力的企业,像TCL集团、华阳集团,把它做强做大,培育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大型企业,“退”即劣势的企业、小的企业、没竞争力的企业退市。

第四,始终推进“两自”集团改革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全国的重点企业,比如TCL、华阳、德赛、侨兴、富绅,这些品牌都是响当当的品牌,而且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

第五,坚定不移地推进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各项改革,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首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还有就是住房的改革,还有公车制度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这些惠州都走的比较早,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惠州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惠州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政府的卓越领导下,通过培育一批优秀的民族企业,成了华南地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惠州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培育出TCL、德赛、华阳等一批国有和民营的企业集团,并创立了TCL电话机、富绅衬衫、德赛电池、德赛数码龙音响、CECT手机等一大批工业产品名牌。同时也引进了国内外许多著名厂商、跨国公司。这是惠州能够在多项排名中进入全国城市前十强的主要原因。中国社科院发布 《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中,惠州再次入选文化竞争力排行前10。文化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城市创造财富主体的居民、企业追求财富、勇于闯荡的精神。强大的文化竞争力也是惠州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

为了惠州今后也能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营造更强的竞争力,要有自主品牌的竞争机制。

第二,提高环境竞争力。深圳、香港的人来惠州买房,都是看好惠州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潜力。过去看中的可能是交通,而现在更看重的还是生态,加上惠州的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这些都是吸引他们的优势所在。

第三,我们还要打造和谐的竞争环境。来到这个地方,做到办事效率一流就很容易产生投资回报。只有保护好了投资者,那么人家就愿意来我们这里投资,来到我们这个地方生活。不管是东南西北哪里人,只要融入惠州就是惠州人。

第四,营造“四位一体”的协调能力。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因此惠州要协调发展,要同步进行。

第五,营造“惠民之州”的新形象,现在大家都叫“惠民之州”,我们觉得这个定位很准确,但“惠民之州”要有一些新的内容,来到这个地方,要有人家记得住,而且眼前一亮的东西,我们现在要打造产业的新形象,打造自主创新的新形象,打造城市的新形象,打造生态的新形象,叠加起来,就丰富多彩、五光十色,这就会让人们觉得我们“惠民之州”是名副其实的。

第六,营造区域发展的向心之力。我们要在这个地方把所有的生态要素积累起来,产生一种洼地效用,形成惠州流,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下载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巨变与经验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