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有哪些
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有哪些?
答:第一,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只有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方面的目标基本上达到了,但是教育改革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面对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瓶颈制约,面对西方国家长期占据经济科技优势的挑战,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三个“亟待”,特别讲明了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性。
第三,必须坚持教育科学发展。正确处理教育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促进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关键是要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按教育规律办事。只有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人才为本,统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依靠教师办学。抓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问题,中国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全心全意建设教师队伍,始终不渝地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执着的努力、更加开放的姿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的经验,扫除一切妨碍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育开放水平,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第六,必须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名,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只有坚持教育公益性,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
(一)发展低碳经济符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顺应国际社会低碳发展的潮流。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探索低碳发展之路符合世界能源、经济“低碳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研究、经济社会及政治外交领域,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减排温室气体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共同努力,其中发达国家因其历史责任和当前能力应当率先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有助于承担必须的国际责任,又能够顺应世界大势、融入国际潮流,充分展现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因为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有利于顺应世界技术变革的潮流,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并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当然也有利于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以低碳能源发展为代表的低碳产业,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振兴提供支撑,且其自身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发展机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影响世界发展格局和竞争格局。(三)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刚性增长。一方面,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能源消费将会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能源结构的转变又异常艰难。发展低碳经济根本上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为抓手,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这有利于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四)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低碳技术资源,助力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和关键是低碳技术。先进的低碳技术大多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公约》和《约定书》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进行技术支持进行了专门规定,并在某种程度上将之视为发达国家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国际约定对发达国家的要求、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望和适度的利益机制,都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低碳技术资源,突破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和限制,展开充分的技术合作,使得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不断涌现并广泛采用。并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渐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最终达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
(一)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发展低碳经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低,并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水平低,尤其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呈现“富煤、少气、缺油”的特征。现有的能源结构以污染型为主,并且介于中国现在的情况,开发和利用清洁型能源成本高。
(二)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限制。首先,由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有摆脱贫困,要先用有限资金改善生活。其次,中国还要继续完成发达国家已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最后,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出口,而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能源含量高,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产品,加上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总体较为落后,这都会产生大量能耗徐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三)中国关于低碳经济方面的立法只是一个空白。并且不同法律之间相互抵触,各成体系又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严重削弱了法律制度的综合效率。
鉴于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正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国际气候体制框架下,秉持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原则,立足于国内发展为基础,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驱动作用结合起来;把能源高效利用和改善能源供给体系结合起来;要加快构建低碳产业;积极推动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
3.为什么说随着国际影响力的上升,中国成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和国际体系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答:第一,中国力量明显上升。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采取了果断有效的措施,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保八”成功。中国进出口和外汇储备继续上升,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并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二,中国声音明显响亮。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公开发文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货币储备。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毫不客气地批评发达国家在大气减排上的虚伪和不道德行为,并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动提出到2020年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4 0%~45%的行动目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发挥了负责任的作用。胡锦涛主席在去年9月份出席联合国核裁军峰会、联合国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0国集团金融峰会等四大峰会时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改革主张和立场。
第三,中国话语权显著提高。西方发达国家被迫同意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I M F和世界银行的投票份额, 同意以G20取代G8,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与发达国家合作共治的平台。中国在世行投票权比例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第四,中国模式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美欧发展模式“麻烦缠身”的背景下,中国模式显现强大生命力,全球瞩目。西方国家对之心态复杂,以往是怀疑、诋毁,现在开始重视,但忧心忡忡,有些人甚至开始“捧杀”中国。许多发展中国家则纷纷到中国来“取经”,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 农村 改革已走过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 总结 中国农村改革 发展 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观,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改革;伟大成就;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新的 历史 起点上,认真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巩固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
(一)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78年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悄悄地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契约”并于当年获得了粮食丰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整个改革的序幕。随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支持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在全国普遍实行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产品也逐年增收,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 经济 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在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000美元,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 47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 140.4元,平均每年增加138元,按可比价格 计算,年均增长7.1%[2]。
(二)实现了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从传统农业迈向 现代 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统农业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明确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25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进出口总额2007年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 738亿美元[3]。
(三)逐步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了农民权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了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文化、教育 事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等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了农民的权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权益。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 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4]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和重 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这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弊端日益突出,并且迫切需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科学发展,强调社会和谐。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拥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了强有力地物质基础。现在,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5]。
(五)建立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978年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进入改革,并且最终在农村突破。三十年来,党中央发布的十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提高,党中央根据国情、时情作出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改革的制度,逐步建立了农村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正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 规律,切实把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针,自觉地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农村改革发展与是非成败的标准;坚持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我们进行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始终把农民群众放在农村改革的主人和主体地位上,切实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必须认真落实同农村改革发展相配套的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基本政策,依法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改革的目的是让农民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享有政治上当家做主的权利。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在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只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就能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获得改革的最终成功。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
中国三十年农村改革的高速发展,得益于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来进行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农村 金融 和财税等体制、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和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经济迅速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提高,乡镇 企业 发展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发展也正在步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总的来说,经过三十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国的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得以完善,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力和效率不断提升。
第三篇: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
主题是什么?
2010-08-31 11:20 浏览次数 662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其中,“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重要目标,“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的重要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_李坤望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3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 李坤望
内容提要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近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而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30 年
来,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对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贸易高速增长的原因作一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
国对外贸易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加以分析。
关键词 : 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经济发展
1978 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次改革涉及中国社会经 济方方面面,改革的步伐从农村到城市势不可当地展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内地、从 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中西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正如邓小平曾说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 “
命”,始于 1978 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抓住了历史的机遇,走上了快速经济发展之路。1978— 度。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是密不可分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显著。除农村体制改革外,外贸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 来就一直走在了经济改革的前列,在 30 年的时间里,中国成功地从近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变 为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成为全球市场的积极参与者,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由 1978 年 的第 30 位,上升到 2007 年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 机”之一。在改革开放 30 年之际,为了更好地回顾与总结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本 文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贸易高速增长的原因作一简要梳理,并在 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加以分析。2007 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 10% 左右,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3.4%的平均增长速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1978 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出口总额由 1978 年的 206.4亿美元增加到 2007 年的 21738.3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 97.5 亿美元增加到 12180.1 亿美元,一直保持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至 2007 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 2622 亿美元。1978—2007 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 17.4%,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 6% 左右的平均 进口额由 108.9 亿美元增加到 9558.2 亿美元;除 1993 年外,自 19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对外贸易
作者简介 : 李坤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
限于篇幅,文中图表及参考文献略,有兴趣的读者可向编辑部索取。——编者注
36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 18.1%,进口年均增长速度为 16.7%,尤其是加入 WTO 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是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阶段,年增长速度保持在 25% 以上。随着对外 贸易的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也急剧提升,由 1978 年的第 32 位上升到目前的第 三位。按目前的增长势头,中国将很有可能在 2010 年代初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主导出口产品经历了三 次转变:从资源性产品转向轻纺产品,再逐步转向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经过近30 年的 发展,无论是出口商品结构还是进口商品结构都经历了一个由初级产品向制成品快速转变的过程。在总出口中,制成品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 50% 的比重增加到 2007 年的 94.9%。其中,机 电产品已成为制成品出口的主要成分,从 2003 年起,机电产品在制成品中的比重超过了 接近30%。而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出口基本保持一致。这种进出口产品结构的趋同现 象与中国加工贸易的兴盛有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
主,随着鼓励加工贸易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大量进入,自 1990 年代初起,加工贸 易得到迅速发展,在进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81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只有 25 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 5.7%,到了 2007 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 9860.5 亿美元,其中出口 6176.5 亿美元,进口 3684.0 亿美元。虽然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但加工贸易出 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50% 以上。
从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看,中国的加工贸易则主要集中于机电产品,而其中的高新技术产
品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根据商务部统计,十五”期间,中国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 9282 亿美 “
易出口增长速度的 1.2 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家电、便携式电脑等机电产品 的生产和出口国。“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 5438 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 41.1%,占高新技术产品总出口的 87%。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贸易结构的不断升级、优化。为了更好地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协调发展,2006 年 9 月,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 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对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一个较大的调整。此次调整主要针 对高耗能、高污染类产品,因此对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加工贸易影响不大。
进一步按技术密集度对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细分,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中国出口结
构变化所反映出的技术升级或复杂度。随着出口商品中制成品比重的不断上升,中国出口产品 的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密集型(或简单劳动密集型)制成品 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中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高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其中高技 年,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已经取代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成为制成品中的第一大类产品。这一结 果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所取得 的一个巨大成就之一。
事实上,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与加工贸易也有很大的关
系。在中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中,占比最大、上升最快的产品主要是机器设备、轮船、家电等产品;50% ;自 1990 年代中期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在制成品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目前已 元,占整个加工贸易出口的 70.7%,占机电产品出口的 74.0%,其增长速度是同期全国加工贸术密集型制成品的上升势头尤其显著,由 1990 年的 5.4%上升至 2006 年的 34.0%,到 2006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37
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力电子产品。而这些产品又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即从国 外进口零部件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因此加工贸易对中国国内生产和出口的技
术升级起了很大的作用。在 1992—2005 年间,中国总出口中的技能含量(skill content of Chi-
na's exports)有明显提高,但如果剔除加工贸易出口部分,则出口技能含量的提高并不明显。由 此可见,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上的改善与加工贸易有很大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技术水平(从国外大量进口中间产品)。
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
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中国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来自世界的外部因
素,但相比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而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说 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十分显著。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的要 素禀赋优势和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两个主要变化——贸易自由化和大量外资的涌入。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国内经济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经济从 1980 年代开始走上了 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奉行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这种战略的特点 是极端的内向化。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对外贸易采取的干预形式为行政手段,所有的对外贸易均由国有的外贸公司控制,即政府垄断。1978 年以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和政 策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虽然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带有“渐进性”和“试验性”特征,但改 革的方向一直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趋势保持一致。经济体制改革和贸易自由化为中国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上的保证,这些变革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分工、扩大市场规模、加快技术转移和扩散等渠道,将中国对外贸易带上高速发展之路。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不同阶段。在众多文
献里,关于贸易自由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一份由世界银行出版的关于发展中国家贸易、i
他们的定义,贸易自由化不仅指贸易政策中的反出口倾向的削弱,价格机制作用的增强,而且 还意味着对贸易干预程度的降低,也就是说“中性化”和“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两个最重要 属性。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在进行贸易自由化前期,大都在进口替代和出口 之间实行了较为中性化的鼓励措施,这种势头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像韩国、巴西和墨西 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用出口鼓励来抵消反出口倾向,而不撤除它们的进口壁垒(世界银行,1987)。这样做的最大理由是可以保证自由化的顺利进行,因为内向性的贸易战略一般都对国 内产业实行高度保护,轻视出口,因此,如果一开始就撤除进口保护,很有可能导致进口迅速增 加,而出口增长缓慢,进而引起国际收支恶化,自由化就难以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在一开 始降低进口壁垒的同时,引入对某些出口的鼓励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出口的快速增加,带 动经济增长,这样就可以减轻市场开放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并增强赞成自由化的利益集团的势 力,减少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障碍。可以说,贸易制度或政策的中性化是贸易自由化能否进行 到底的一个重要前提。
从贸易自由化的视角看,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 1978—1991 年。这一时期中国的外贸改革首先是从外贸管理体制入手,减 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减少外贸领域中的计划经济成分。其次是实行一自由化的研究中,Michaely Papageourgiou 和 Choks(1991)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界定。根据
38系列的鼓励出口措施,包括外贸承包责任制、出口退税、鼓励加工贸易等,刺激出口增长,以带 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改革的特点是国家不断引入一些积极措施,促进出口的发展,这实 际上起到了抵消传统进口替代战略的反出口倾向的作用,因此,对外贸易的激励机制朝着中性 化方向演变。必须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贸易保护形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即关税和非关税 等商业政策开始逐步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手段。在以行政手段为主对对外贸易进行直接控制 的情况下,商业政策的作用就显得无足轻重。随着直接控制程度的减弱,中国的贸易保护开始 更多地依赖关税等手段。
便是进口壁垒的不断下降。1990 年代初,中国贸易政策的特征,有人形容为“保护性的出口促 第二阶段为 1992—2001 年。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发生了转变,主要集中于进口方面,其标志 进制”protected export promotion system),即在引入刺激出口做法的同时,进口壁垒仍维持在(仅次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种状况既妨碍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与国际经济全球化 的大趋势不相吻合。从这年起,中国的外贸改革重点转向进口制度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更加自 由化的政策改革,贸易自由化的速度和力度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一时期的贸易自由化措施主 要包括:关税减让,从 1994 年起进行了三次大的关税削减;减少、规范非关税措施;依据
GATT/WTO 的规则,对中国的涉外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其中包括建立了大量的技术法规、反倾 销条例等;继续促进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等。
第三个阶段是加入 WTO 以来。中国按入世承诺对贸易制度和与贸易有关的国内政策进
行了全方位的改进,顺利融入到多边贸易体制中,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 8.8%,农产品关税降至 15.3%。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或废止。在服务业开放上,中国所作务业部门。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贸易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在贸易自由
化的进程中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并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中国贸易自 由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腾飞,特别是入世以后,对外贸易出现了更为强 劲的增长势头,在世界贸易中的排位不断上升。
此外,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
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快速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等 因素和鼓励性的外资政策一道成为跨国公司决定在华投资的重要区位优势。在流入中国的外 资中,有相当多一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属于“出口导向型投资”,即很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将中国 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口平台。
从企业层面看,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与国内企业相比,外商投资
企业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远远超过了国内企业,1996—2001 年间,中国出口增加部分有 64.3% 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国内企业的贡献度只有 35.7%,到了 2002—2007 年间,外商 投资企业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而国内企业的贡献度则下降,两者对这一阶段中 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度分别为 78.5%和 21.5%。
外商投资企业之所以对中国贸易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较高的水平。以 1992 年为例,中国简单平均名义关税水平为 43.1%,这在国际上也是很高的,入世后,中国的平均关税从 2001 年的 15.6% 降到 2005 年的 9.7%,其中,非农产品平均关税降 出的承诺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水平,涉及 WTO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12 大部门中的 9 个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39
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企业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从 1990 年代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对 外贸易中的地位在逐步上升。在出口方面,从 2001 年起,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 以上。进一步分析,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又集中体现在加工贸易方面,外 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相当高,绝大部分加工贸易是由外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比重也达到了 58.6%。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加工贸 易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一直保持在 50% 以上;在进口方面,2000 年以后,外商投资企业在总进口中的比重均在 50%承担的。2007 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其总出口比重达到了 73.7%,加工贸易进口占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中的不和谐声音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由于中国对外出口主要依
赖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市场,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来自发 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入世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制度越来越趋于开放,贸易增长的速度 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面对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程度也与日俱增,这不免对未来中国出口的 持续增长投下了阴影。
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推进,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关税已经不
再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贸易保护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程度就降低了,一 些处于 WTO 规则灰色领域的贸易政策工具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如反 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相比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这些贸易保护措施往往具有更强的针对 性和歧视性。
从 2001—2005 年美国反倾销案件的国别分布情况看,中国已成为美国反倾销调查的头号 目标,在所有国家中被调查次数最多;中国在涉案调查中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可能性也最大(导 致征税的数量最多、比例最大);中国往往是惟一被调查的国家,即调查是专门针对中国进行的;中国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平均税率最高,平均税率高达 150.3%。此外,当中国和其他国家被 多国且包含中国的反倾销案件中,对中国征收税率的平均值为 117%,而对其他国家征收税率 的均值仅为 36%。自 1983 年以来,美国对华征收反倾销平均税率呈上升趋势,而且中国入世 以后,上升势头进一步加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来自发达国家 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会越来越强。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是中国未来对外贸易 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除了贸易保护主义之外,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还面临一个更大、更艰巨的问题,那就是对外
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 “的份额不断攀升。但与中国巨大出口规模伴随的是“中国制造”的低廉价格,即中国出口增长更 多依赖于价格竞争优势。然而价格竞争优势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低价会扩大出口数量;但另一 方面,随着出口的增加,价格下降,又会对出口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长期出口增长。
为了对中国出口增长模式有更清楚的认识,这里将出口增长分解为不同的来源。出口产品
价值量的变化可以看作由三方面变化引起的:出口产品种类的变化、出口产品数量的变化,以 及出口价格的变化。相应地,可将出口增长分解为上述三种不同的来源,分别称之为出口广度一同征收反倾销税时,中国企业被征税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1990 年至 2003 年间,在涉及
40增长(extensive growth)、出口深度增长(intensive growth)和价格效应。出口商品品种的增加可 视为技术进步的结果,新品种的增加一般来说不影响已有产品的出口价格。而出口数量的增加 与价格呈反向关系,出口数量越多,价格就越低,所以深度增长往往与价格竞争相联系,即一国 若要增加已有产品的出口,必须降低出口价格。价格效应反映了出口产品品质的变化,即当出 口产品品质提高后,出口增加不仅不会导致价格下降,反而会使价格上升。比较这三种不同效 应,不难发现,出口的广度增长和正的价格效应与出口增长是正向关系,出口增长若以这两种 效应为主,则出口增长是可长期保持下去的;而出口增长若以出口深度增长为主,则出口价值 的增加将赶不上出口数量的增加,从长期看,这种增长模式将难以持久。
在 1995—2004 年,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中,广度贡献为 23.38%,深度贡献为 76.6%,这说明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数量扩张,即中国出口更多数量的商品,从这一点看中国的 贸易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模式,依靠低价格来占领国际市场。从时间变化来看,贸易 广度的贡献在不断下降,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加越来越弱,因此依靠种类增加带动出 口增长的潜力不大;贸易深度的贡献在不断攀升,尤其是加入 WTO 以后,中国贸易增长主要 依靠数量贡献;价格贡献呈现波动性,先增大后减小,但是总体来看,价格的贡献较小。
为了说明中国出口增长模式在国际上是否具有普遍性,这里以美国市场为例作一国际比
较。在 1995—2004 年间,在美国市场上,出口增加最快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爱尔兰、中国和印度。爱尔兰年增长速度为 10.4%,其中价格效应为 59.6%,因此爱尔兰对美出口贸易增长模式以价对美国出口贸易增长模式也以价格增长为主;德国作为发达国家这一特点表现更为明显,德国
对美国出口年增长速度为 0.8%,其中价格贡献高达 150%;这些国家在保持价格大幅度上升的 同时也保证了贸易份额的迅速上升,这说明依靠品质改善提高价格的策略以占领国际市场是 具有可行性的,相比之下,中国的贸易增长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性。
总的来说,目前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数量扩张,价格对出口增长的贡献极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是中国出口增长的典型模式。这一出口模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一方面 依靠数量支撑的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导致国内资源能源消耗的上升,对国内环境造成了不良影 响,并进一步导致物价上升;另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就业率下降以及工资差距扩大与中 国的低价出口联系起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中国的低价出口挤占了其原有的国际市场,因 此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争端不断出现,中国威胁论”盛行。
此外,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本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出口中的技术含量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商直接投资和海外技术(从外部大量进口中间产品)。改变 中国出口增长模式,根本的方法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经营战略。这需要完善的制度安 排和行之有效的研发激励机制,只有长期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才能真正转变中国的贸易发展 模式,保持长期稳定的贸易增长,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 : 王燕燕)格增长为主;同样,印度对美出口年增长速度为 6.9%,其中价格贡献率高达 101.4%,因此印度
第五篇:试述我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第一,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二,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第三,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第五,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第六,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七,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八,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第九,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第十,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