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XX市农业秸杆资源状况调查报告1
关于***市农业秸杆资源状况 及综合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省发改委、农委: 根据省发改委、省农委《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秸杆资源状况及综合利用情况调查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我市的农业秸杆资源状况及综合利用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秸杆资源状况
我市秸秆资源主要集中在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和千山区。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300.8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大豆。2008年各种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玉米239.8万亩、水稻33.3万亩、大豆9.8万亩、薯类4.7万亩、高梁1.6万亩、谷子0.5万亩、其它杂粮4.6万亩。粮食总产量303.8万吨,秸杆总量约为246.1万吨。其中玉米191.7万吨,水稻为46.6万吨、大豆为2.8万吨、其它为5万吨。
二、秸杆资源利用情况
秸杆资源由农业利用合计149.2万吨,其中,用于食用菌基料,年消耗量4.5万吨;用于直接养畜,年消耗量为25.2万吨;用于青贮饲料,年消耗量19.5万吨;用于秸杆还田,年消耗量22.5万吨;用于家庭直接燃用,年消耗量57.3万吨;用于秸秆编织,年消耗量5.2万吨;用于产气,年消耗量10.5万吨。工业利用合计18万吨,其中,用于提炼乙醇,年消耗量5.7万吨;用于生产有机肥,年消耗量6.2万吨;用于造纸6.2万吨。秸秆资源综合有效利用率达60.7%。
三、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1、焚烧秸秆问题。个别群众焚烧秸秆现象仍有发生,带来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秸秆资源浪费、破坏土壤结构。
2、秸秆利用途径不畅。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占60.7%,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
3、秸秆还田机械量少而功能不配套。目前我市还田机具拥有量较少,而且部分机械功能不配套,造成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4、秸秆利用技术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如秸秆饲草的优化配制、秸秆制有机肥、秸秆气化等技术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开发。
5、资金投入不足。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短期投资大,长期见效益的工程。尽管这几年国内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未形成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相应补贴或扶持政策滞后,农民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和企业的发展。
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与建议 拓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空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获得社会、生态和经济等多重效益的重要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必须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应因地制宜,多渠道开发利用现有秸杆资源。
1、大力实施秸杆直接还田。秸杆直接还田是最有效、最快捷的还田方式,也是秸秆农业利用的重要途径。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可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对于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应大力推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鼓励、引导和发展农机民营专业组织,积极探索秸秆还田的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
2、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推广秸秆养畜。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也是促进秸秆利用的有效举措。通过将秸秆粉碎进行青贮、氨化、揉丝微贮后饲养牲畜。既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还可以是秸秆通过牲畜粪便实现过腹还田,促进农业良性循环,是一种效益较高的利用方式。有关部门要做好秸秆青贮的规划、宣传、技术培训和督促检查工作,加快秸秆青贮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扩大青贮数量。积极引导和支持专业合作组织与养殖场和农户签订合同,搞好秸秆购销、运输服务。
3、积极发展草帘加工业。随着我市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草帘需求量很大,水稻稻草可收入40~50元,若加工成草帘、草绳等收入180~200元,一万个大棚用一万吨草帘,可增收1300万元,而我市搞草帘加工的很少。购买草帘机国家给补贴。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以宣传引导,鼓励农民发展草帘加工业,形成产业。
4、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利用秸杆栽培食用菌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非常高,是处理秸秆一举多得的好办法。种植20万平方米食用菌大约需2万吨秸秆。玉米秸杆亩效益可达30元左右。若全部加工成食用菌帘(滑子蘑盘)每亩可收入150~180元。秸秆栽培食用菌是发展秸秆经济的好项目,非常适合在农户中推广。
5、用于农村能源建设。目前秸秆转化为燃气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秸秆气化。即通过作物秸秆缺氧燃烧,产出以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秸秆气化集中供气(一人烧火全村做饭),其热能转换率在75%以上,实际热源利用率大于直接燃烧利用的3倍以上。供300户炊事用气的秸秆气化站,年消耗秸秆近270多吨。按照市场现行价格和当地秸秆产量估算,村民年总收入可增加万元左右;与采用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全村每年将节约用能支出约15万元。清洁便捷燃气的使用避免了“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室内、室外空气污染问题,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我市海城现有已建成的可供500户以上农户燃用,秸秆年使用量在0.0219万吨以上的生物质燃气站有6处,分别是析木镇蒲草峪村、腾鳌镇周正村,牌楼镇庙沟村、腾鳌镇黄士村、大屯镇杨家村、马风镇祝家村;在建的有16处;2010年拟建7处。秸秆气化站先期投资大,需要各级政府给予大力扶持。现在国家、省对此项目非常重视,有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搞好秸秆气化站建设。二是秸秆厌氧发酵产出沼气。即通过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出含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这些气体在稍高于常压的状态下,通过PVC管道送往农户,使用起来类似于城市的管道煤气。以沼气、生物质能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同样是应了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需求,也是一种秸秆处理规模化的方式。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培训,引导农户利用秸秆使用沼气,节约资源。
6、利用秸秆发电。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在生长和燃烧中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秸秆发电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秸秆的发热值一般在3300kcal/kg到4000kcal/kg之间,相当于煤发热值的2/3(标准煤的1/2)。我市每年秸秆量242万吨,热值相当于121万吨标准煤左右。如果将目前废弃的66.9万吨/年秸秆作为发电的燃料,那么就可以节约煤炭约33.4万吨/年。秸秆发电符合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对于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清洁的能源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生物质能发电专门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招商引资或向上级争取资金等形式建设秸秆发电厂。
五、当前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必须解决的问题
1、认识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增强环保意识和秸秆经济意识,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要明确秸秆综合利用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关系到生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强配合,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有关政策及知识,让农民群众真正知其理,懂其义,明其利,使之明白秸秆是资源,秸秆就是效益,焚烧秸秆就是浪费资源,减少收益,营造秸秆综合利用的良好氛围。
2、技术问题。搞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重点解决好秸秆利用中的技术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秸秆工业利用等新方法、新工艺的研发,扩大应用领域。在农业利用方面,要对现有秸秆还田机械化作进一步选型改进,推出效率更高、效益更好,成本更低新机型。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用效益吸引群众,充分调动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3、投入问题。秸杆的综合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应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秸秆利用的好方法、好经验。切实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力度,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加快有关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步伐,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局面。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思路进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建立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新机制,解决秸秆综合利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第二篇:乡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
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
广陈镇历来是我市的农业大镇,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农业产业比重大。广陈镇拥有从农人员3.95万,耕地5.64万亩。XX年广陈镇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占整个广陈经济总值的 73.2 %,同比增长15.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的3.1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广陈镇近年来发展了以桤木、香樟、兰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业,总面积达XX亩;以番茄、黄瓜、茄子、葡萄、李树为主的蔬菜水果业,常年蔬菜面积3860亩,果树708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太湖白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面积达4000多亩;此外还有蘑菇面积31万平方尺,红菱1000亩。
三是工业发展相对弱。广陈镇的乡镇工业企业主要经营针织、服装为主,由于起步晚,行业经营分散等原因,除了悦莱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时装有限公司等少数大规模企业外,其他的规模都普遍小,而且总体数量少,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外出比例相对比较高。
四是发展种养业优势明显。在广成镇现有各类种养业规模大户400多户,主要经营蔬菜、水产、水果、畜禽等特色产业。种养业的收入一向是广陈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收入颇丰。XX年广陈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918元,而其中光养殖业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个农业收入中达到了40%以上。
近年来,广陈镇乘借“三农”东风,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两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花卉苗木、果蔬、双低油菜、水产、畜牧等为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有悦莱春、高新、民主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000亩;一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345亩;水产养殖面积4035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2800 亩;规模猪场43个,规模禽场61个;四个无公害稻米、无公害水产、双低油菜、生猪繁殖基地正在申报立项中。总结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扶持,思路创新,加大投入。广陈镇政府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突出科技支撑,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及时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由以往抓生产、增总量转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务放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社会产业化经营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学规划布局,镇政府出台了《广陈镇人民政府关于XX年扶持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优惠文件,对花卉苗木、大棚、食用菌行业进行补助,对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等,充分调动了农民、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广陈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规划了悦莱春、高新、民主等三个现代化示范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农田38000多亩,农业累计投入资
金达3800万元。
二是做好“新三资”文章,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及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先后引进新三资800多万元,兴办各类农业“新三资”企业,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地近千亩。例如:平湖兰卉园艺有限公司,它座落在广陈高新村,占地63亩,是台商方进才、李正辉于XX年5月共同投资创建的独资农业企业,常年以种植世界级名花——大花蕙兰为主,主要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大花蕙兰已在广陈“生根开花”,成了平湖花卉产业的一枝独秀。去年大花蕙兰销售了1.5万盆,每盆平均价格150元,销售收入达225万元。
三是鼓励农户联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联合建基地,目前镇上的民主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一个。民主蔬菜基地是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035亩,常年以种植茄子、黄瓜、丝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为主,主要销往平湖、嘉兴、上海等农贸市场。规模经营农户200多户,他们凭借着交通便利、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果按照每户3亩蔬菜田计算,每年每户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增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化进程,广陈镇分别在XX年与XX年组建了 “广陈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水产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在承接农业订单,制定种植模式和组织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管理,发挥其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经营和组织能力。广陈镇水产专业合作社长期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农产品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年收购订单水产1200多吨。今年上半年,水产合作社又与海宁、嘉善水产公司订立诚信合同,销售南美白对虾18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五是争创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争取市场入场券。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广陈镇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业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位于高新村的上海威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达500万元,主要从事肉猪养殖、苗猪培育,是广陈镇最大的规模养猪场。养猪按照高科技要求,在猪场内搭建了小床、隔木门,实行环保式养殖。这家养猪场每年可出售商品猪一万头以上,创利100万元。它不光解决了本村不少散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周边农户养猪致富。今年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已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广陈镇围绕优势产业,做足产品包装,打响市场品牌。现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4个,蔬菜有“广新”,水产有“广渔”,水果有“妙农缘”,苗木有“福你家”。
六是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农”。近几年随着广陈镇的蔬菜、花卉、苗木等一批高效特色农业的迅猛发展,农民群众对种养业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镇政府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利用党员电教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教培训,努力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农业新业主,实现以培训促成长,育人才促发展。今年上半年由广陈镇农技站组织,举办了水产养殖、家禽管理、无公害蔬菜栽培等七期培训,受训人员361人。通过为农民传授林业、果树、蔬菜、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增长。
七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长效管理。广陈镇农技站协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由分散农户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来规范基地的生产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田间生产档案。今年年初严格按照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引进了省定点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定期对基地各类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今年上半年共上传72个批次,瓜果蔬菜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广陈镇的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特色产业区域比较凌乱分散,给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规模效益不凸现。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短缺,流通渠道相对单一。
三、现有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档次低,带动和辐射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效益农业。
四、抗天灾能力弱,容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广陈农业今后发展思路: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大农业大提升的意识。
所谓大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与加工业的产业融合。要发展大农业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确立大农业理念,树立大提升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两个趋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会议精神,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各项制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积极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希望之路。通过这个过程,既使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又使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得以反农业与农民。
二、在产业发展上要求形成生态化、规模化格局
在巩固特色农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内涵,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两种优势产业。这样有
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凸现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向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发展
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另一条是围绕某一主导产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继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前者需要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后者则需要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服务中介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所以不难看出,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摒弃传统的农户、市场两点一线的单一模式,积极推导“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或“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多渠道流通模式。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是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在这个产业带中,采用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使之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四、在政策扶持上要向农业和农业大镇倾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将特色化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上给予补助,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寻求各个突破,实现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特色效益农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协调、管理、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积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以及种养业大户贷款难问题,保证生产资金畅通到位。五是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科技推广站职能。六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加农民从事效益农业的信心。
第三篇:*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
农业大镇创特色农业
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广陈镇历来是我市的农业大镇,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农业产业比重大。广陈镇拥有从农人员3.95万,耕地5.64万
亩。04年广陈镇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占整个广陈经济总值的73.2%,同比增长15.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的3.1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广陈镇近年来发展了以桤木、香樟、兰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业,总面积达2006亩;以番茄、黄瓜、茄子、葡萄、李树为主的蔬菜水果业,常年蔬菜面积3860亩,果树708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太湖白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面积达4000多亩;此外还有蘑菇面积31万平方尺,红菱1000亩。
三是工业发展相对弱。广陈镇的乡镇工业企业主要经营针织、服装为主,由于起步晚,行业经营分散等原因,除了悦莱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时装有限公司等少数大规模企业外,其他的规模都普遍小,而且总体数量少,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外出比例相对比较高。
四是发展种养业优势明显。在广成镇现有各类种养业规模大户400多户,主要经营蔬菜、水产、水果、畜禽等特色产业。种养业的收入一向是广陈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收入颇丰。04年广陈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918元,而其中光养殖业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个农业收入中达到了40%以上。
近年来,广陈镇乘借“三农”东风,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两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花卉苗木、果蔬、双低油菜、水产、畜牧等为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有悦莱春、高新、民主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000亩;一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345亩;水产养殖面积4035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800亩;规模猪场43个,规模禽场61个;四个无公害稻米、无公害水产、双低油菜、生猪繁殖基地正在申报立项中。总结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扶持,思路创新,加大投入。广陈镇政府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突出科技支撑,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及时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由以往抓生产、增总量转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务放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社会产业化经营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学规划布局,镇政府出台了《广陈镇人民政府关于2004年扶持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优惠文件,对花卉苗木、大棚、食用菌行业进行补助,对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等,充分调动了农民、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广陈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规划了悦莱春、高新、民主等三个现代化示范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农田38000多亩,农业累计投入资
金达3800万元。
二是做好“新三资”文章,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及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先后引进新三资800多万元,兴办各类农业“新三资”企业,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地近千亩。例如:平湖兰卉园艺有限公司,它座落在广陈高新村,占地63亩,是台商方进才、李正辉于2001年5月共同投资创建的独资农业企业,常年以种植世界级名花——大花蕙兰为主,主要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大花蕙兰已在广陈“生根开花”,成了平湖花卉产业的一枝独秀。去年大花蕙兰销售了1.5万盆,每盆平均价格150元,销售收入达225万元。
三是鼓励农户联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联合建基地,目前镇上的民主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一个。民主蔬菜基地是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035亩,常年以种植茄子、黄瓜、丝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为主,主要销往平湖、嘉兴、上海等农贸市场。规模经营农户200多户,他们凭借着交通便利、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果按照每户3亩蔬菜田计算,每年每户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增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化进程,广陈镇分别在2002年与2003年组建了“广陈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水产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在承接农业订单,制定种植模式和组织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管理,发挥其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经营和组织能力。广陈镇水产专业合作
社长期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农产品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年收购订单水产1200多吨。今年上半年,水产合作社又与海宁、嘉善水产公司订立诚信合同,销售南美白对虾18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五是争创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争取市场入场券。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广陈镇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
业化中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业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位于高新村的上海威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达500万元,主要从事肉猪养殖、苗猪培育,是广陈镇最大的规模养猪场。养猪按照高科技要求,在猪场内搭建了小床、隔木门,实行环保式养殖。这家养猪场每年可出售商品猪一万头以上,创利100万元。它不光解决了本村不少散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周边农户养猪致富。今年在镇政府的扶持下,已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市场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广陈镇围绕优势产业,做足产品包装,打响市场品牌。现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4个,蔬菜有“广新”,水产有“广渔”,水果有“妙农缘”,苗木有“福你家”。
六是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农”。近几年随着广陈镇的蔬菜、花卉、苗木等一批高效特色农业的迅猛发展,农民群众对种养业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镇政府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利用党员电教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教培训,努力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农业新业主,实现以培训促成长,育人才促发展。今年上半年由广陈镇农技站组织,举办了水产养殖、家禽管理、无公害蔬菜栽培等七期培训,受训人员361人。通过为农民传授林业、果树、蔬菜、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增长。
七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长效管理。广陈镇农技站协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由分散农户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来规范基地的生产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田间生产档案。今年年初严格按照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引进了省定点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定期对基地各类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今年上半年共上传72个批次,瓜果蔬菜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广陈镇的特色化、产业化农业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特色产业区域比较凌乱分散,给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规模效益不凸现。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短缺,流通渠道相对单一。
三、现有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档次低,带动和辐射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效益农业。
四、抗天灾能力弱,容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广陈农业今后发展思路: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大农业大提升的意识。
所谓大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与加工业的产业融合。要发展大农业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确立大农业理念,树立大提升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两个趋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会议精神,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各项制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积极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希望之路。通过这个过程,既使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又使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得以反农业与农民。
二、在产业发展上要求形成生态化、规模化格局
在巩固特色农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内涵,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两种优势产业。这样有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凸现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向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发展
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另一条是围绕某一主导产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继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前者需要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后者则需要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服务中介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所以不难看出,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摒弃传统的农户、市场两点一线的单一模式,积极推导“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或“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多渠道流通模式。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是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在这个产业带中,采用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使之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四、在政策扶持上要向农业和农业大镇倾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将特色化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上给予补助,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寻求各个突破,实现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特色效益农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协调、管理、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积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以及种养业大户贷款难问题,保证生产资金畅通到位。五是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科技推广站职能。六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加农民从事效益农业的信心。
第四篇:乡镇农业状况调查报告
农业大镇 创特色农业
广陈镇位于平湖市的东北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长三角开放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1999年政府机构进行精简,新广陈镇由原来的广陈和前港合并成立,合并后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
广陈镇历来是我市的农业大镇,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农业产业比重大。广陈镇拥有从农人员3.95万,耕地5.64万亩。XX年广陈镇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占整个广陈经济总值的 73.2 %,同比增长15.3%,增幅高出全市平均的3.1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快。广陈镇近年来发展了以桤木、香樟、兰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业,总面积达XX亩;以番茄、黄瓜、茄子、葡萄、李树为主的蔬菜水果业,常年蔬菜面积3860亩,果树708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太湖白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面积达4000多亩;此外还有蘑菇面积31万平方尺,红菱1000亩。
三是工业发展相对弱。广陈镇的乡镇工业企业主要经营针织、服装为主,由于起步晚,行业经营分散等原因,除了悦莱春毛衫制衣有限公司、春竹毛衫时装有限公司等少数大规模企业外,其他的规模都普遍小,而且总体数量少,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外出比例相对比较高。
四是发展种养业优势明显。在广成镇现有各类种养业规模大户400多户,主要经营蔬菜、水产、水果、畜禽等特色产业。种养业的收入一向是广陈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收入颇丰。XX年广陈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918元,而其中光养殖业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人均近3000元,在整个农业收入中达到了40%以上。
近年来,广陈镇乘借“三农”东风,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两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花卉苗木、果蔬、双低油菜、水产、畜牧等为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有悦莱春、高新、民主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占地5000亩;一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345亩;水产养殖面积4035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2800 亩;规模猪场43个,规模禽场61个;四个无公害稻米、无公害水产、双低油菜、生猪繁殖基地正在申报立项中。总结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扶持,思路创新,加大投入。广陈镇政府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突出科技支撑,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及时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由以往抓生产、增总量转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务放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社会产业化经营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学规划布局,镇政府出台了《广陈镇人民政府关于XX年扶持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优惠文件,对花卉苗木、大棚、食用菌行业进行补助,对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等,充分调动了农民、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广陈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规划了悦莱春、高新、民主等三个现代化示范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农田38000多亩,农业累计投入资
金达3800万元。
二是做好“新三资”文章,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的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及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先后引进新三资800多万元,兴办各类农业“新三资”企业,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地近千亩。例如:平湖兰卉园艺有限公司,它座落在广陈高新村,占地63亩,是台商方进才、李正辉于XX年5月共同投资创建的独资农业企业,常年以种植世界级名花——大花蕙兰为主,主要销往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经过几年的发展,大花蕙兰已在广陈“生根开花”,成了平湖花卉产业的一枝独秀。去年大花蕙兰销售了1.5万盆,每盆平均价格150元,销售收入达225万元。
三是鼓励农户联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联合建基地,目前镇上的民主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一个。民主蔬菜基地是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占地1035亩,常年以种植茄子、黄瓜、丝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为主,主要销往平湖、嘉兴、上海等农贸市场。规模经营农户200多户,他们凭借着交通便利、技术经验丰富的优势,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果按照每户3亩蔬菜田计算,每年每户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增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化进程,广陈镇分别在XX年与XX年组建了 “广陈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食用菌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水产生产专业合作社”、“广陈花卉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专业化合作社。合作社在承接农业订单,制定种植模式和组织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规范管理,发挥其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经营和组织能力。广陈镇水产专业合作社长期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的农产品市场建立合作关系,年收购订单水产1200多吨。今年上半年,水产合作社又与海宁、嘉善水产公司订立诚信合同,销售南美白对虾18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四、在政策扶持上要向农业和农业大镇倾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将特色化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上给予补助,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寻求各个突破,实现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特色效益农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协调、管理、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积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以及种养业大户贷款难问题,保证生产资金畅通到位。五是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科技推广站职能。六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加农民从事效益农业的信心。
思想汇报面试演讲稿第五篇:农村小学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现状调查
——以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梅丰小学为典例
影像0901
u200912963
郭丰
摘要:以我小时就读的梅丰小学为典例,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从中挖掘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同时延伸出学生对教育公平的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资源
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人民的素质,深刻的影响着国家综合国立的提高。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家需要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个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教育赋予我们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农村的孩子若想走出农村,必须依靠教育的帮助。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绝大多数人所渴望的。但是由于目前国家国力所限制,各个地方的教育资源肯定有所不同。不仅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也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那么,农村学生享有的教育资源如何呢?硬件条件是否齐全?师资力量是否充足?学生与老师关系如何?学生们在资源较贫瘠的农村课余生活的组要构成又如何? 一、调查过程及数据汇总
1、直接进行有结构的观察。现场的观察具很强的说服力。学生对校园硬件设施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观察并拍照,详见附录。
2、访谈。(结构性访谈)学生于8月3日找到了梅丰小学的校长——郭校长。郭校长是我小学时的老师,他亲切的接待了我,并对我独立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进行了肯定。提供了我翔实充足的材料。
现节选我和郭校长的部分对话,作为材料,稍后进行分析。(详见附录一)
3、问卷调查(访问式问卷)我有一个堂弟两个堂妹是在梅丰小学念书,村上还有另外5人在梅丰小学念书。为了进一步了解梅丰小学学生课余生活我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包括在学校里的课余生活,放假在家里的娱乐活动,先不想去参观博物馆,对自己的春游秋游满不满意,希不希望照着科学课本把上面的实验都做一下,老师平时是否体罚学生。(详见附录二。由于条件所限,只找到八个人,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不准确的状况,只做参考)
二、数据分析
1、师资力量分析。从谈话可知,学校只有8个老师(包括校长)。数量很少,每个人都带超过一门课,精力上是否能跟上还要打一个问号。另外,老是不稳定,也对学生的成长不利。经常更换老师,学生好不容易适应了一位老师,老师却由于合同期满了,又要更换一位老师,学生又要重新适应。并且,老师是短暂的合同老师的话,教学热情肯定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国家对教师的在编名额应扩大一些,在很多农村学校,老师都没有编制。
2、学生人数分析
从表中可以得出,越是低年级的人数越少,从05年开始,农村小学人数几乎每年都在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开始出现了,下一代的人数开始减少。以后社会发展要靠这一代人,人数的减少,相应的,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在农村,这一代人缺少了兄弟姐妹,愈显孤单。这一代孩子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日后的教育提供资金,远离家乡,外出打工,无论从哪方面,这代孩子都需要更多的照顾和引导。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3、孩子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由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共同完成的。一方面,学校由于师资的原因,家访的次数比较少,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比较少。另外一方面,父母多数在外,对孩子教育较少。隔代教育的效果很难让人满意,爷爷奶奶通常对孙子很宠爱,甚至是溺爱。
4、硬件分析。据学生观察,学校的硬件设施极度匮乏。和我读小学时没有太大改观。主体教学楼为三层砖瓦结构楼房,(见附录照片),除此之外,建筑只剩办公室,综合楼,食堂,厕所。至于综合楼,空有其表,上面写着家长学校,电脑房,图书室,等,而实际上是当作寝室用的。还有部分是空置。至于操场(见附录图片)中间长了一些杂草,郁郁葱葱,昭示这很少有孩子的嬉戏。小学里从来没有计算机课,学校在2000年配置了一台电脑,但没有真正应用到办公上。
5、孩子学习状态分析。在我设计的问卷调查中,问题“你是否愿意把科学教材上的实验重头到尾做一遍?”我访问的八个孩子都给出了“非常愿意”的答案。“你愿不愿意参观博物馆”八个孩子的答案都是“非常愿意”。这说明孩子的主观意愿上是十分渴望学习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但是农村匮乏的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孩子的发展。8个孩子中4个认为老师“经常打人”,4个认为“有时候打人”说明老师主要是靠体罚学生充当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不是鼓励学生,让学生以追寻成就感为动力。
三、思考与建议
1、关于农村小学教师的思考。
教育资源中,师资力量应该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可以尽量提高的地方。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短期内想提高学生么生活的社会环境,困难较大。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乡村是最需要老师的地方,但是乡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很小,大部分老师都是想从乡村小学获取教学经验,把乡村小学当作自己的试验田,待自己经验成熟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往往另谋高就。其实,政府可以适当干预,其中我认为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增加农村教师的在编名额。给教师们充足的稳定感,国家必须做这个后盾。但是相关政策出台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专业不对口。很所老师自身专业是英语,但是同时还要负责语文数学甚至科学教学工作。诚然,这些老师在做题目的时候都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是能把学生的题目做出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学习,这就要就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本专业的学历才能胜任,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另外,带的科目多了,老师的精力就分散了,相对的,这些学生所能享受到的教学资源就减少了。
对策:目前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对这一状况做出本质的改观。但是我们能不能做一些调整呢?我想,教师人数相对缺少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从教学结构上去调整,可能让一个老师带一门课,但是带几个年纪,这样要好一点。应为这样,虽然老师教的年级不同,若教一门学科,它是一个体系,同时老师在叫高年级科目是可以帮助高年级复习低年级的科目,而教低年级是对以后的重点也较清楚。这样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2)老师们教学积极性较差。可能是外地的老师,很多一部分实在工作难以找到的情况下来到农村小学任教的。此时老师们的心理状况比较低迷,难以激发工作热情。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观。
对策:我认为学校管理层面应该做出相应改进。比如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对于教学成果显著的老师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学校在招聘老师是,可优先聘用本地的老师。本地人对当地较艰苦的物质条件应该没有什么怨言。毕竟是自己的家乡。
(3)教师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调查报告中,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老师是大人的,而且次数比较多。对于不听话经常扰乱课堂纪律的,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惩罚不能变成威胁学生的手段。不能让学生完全因为害怕去学习。
对策:学校应该组织老师再学习,对教学技能进一步提高。激发学生兴趣。
2、当地政府措施功能的缺失的思考及对策。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似乎相对较少。诚然,这与地方经济有关。农村往往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家长去外地打工人数中就可见一斑。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不应该忽视教育的投入。但目前的情况是越是落后的地方教育投入的越少。当地政府往往只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入的热情不是很高。于是,当地教育相对落后,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转向了城市,外地。本地的可造之才因此流失。将来他们往往会去往沿海最求更好的生活,也给自己的后代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由于人才的缺失,使得当地经济发展不起来。当地政府再次加大招商引资,更加忽略教育。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本该花在教育的钱放在经济建设上,就好比是丢了西瓜去捡芝麻。要想不陷入这个循环一定要靠人才,而自己培养出的人才对家乡感情更加深厚,要优于外地引进的人才。
对策:这些纲领对政府的约束力较低,我们可以采取立法的形式把政府对教育的套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定下来。另外,对下级政府考核评定时,把教育投入占当地生产值的比例也纳入考核项目。这样可以增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动力。
3、国家宏观策性的思考。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4%”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明智之举。然而第“ 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 4%。可见,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并没有实现。我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不理想,似乎在我国,教育总要让位于经济发展。
4、学生课余资源的缺失。农村学生在学校里教学资源匮乏,在放假时,资源几乎为空白。
在校期间,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基本上是聊天,跳皮筋,打糖纸,玩着和他们父辈小时候几乎相同的游戏。学校里唯一的体育设施是乒乓球台。水泥材质的乒乓球台现已坑坑洼洼,但是一下课就能看见学生围着乒乓球台。课件这些设施是极度匮乏的,没有篮球,没有足球,体育课就是跳远跑步等。音乐上,老师带着大家唱歌,虽然学生们也都还欢快,但是他们也十分渴望篮球、足球、电子琴。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极度匮乏。在寒暑假期间,学生的娱乐活动几乎只有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小伙伴们玩耍。
对策:学校的资金却是较少,但是我们可以用少量的资金去解急切需要解决的。不能让同学们都做实验,但是可以让老师演示一边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就很满足了。没有足球场篮球场,可以购置足球和篮球,孩子们也不奢望,只要有球,他们对场地的要求不高。第二,对于放假期间,孩子们对于课业可能有种抗拒的心理,但是他们是很渴望学习课外知识,看看杂志的。但是条件却不是很好。没有博物馆,没有游乐园,但是至少当地政府可以在一个村建立一个图书室,购置一些图书,供孩子们阅读。这样滑的资金十分有限,效果却很明显,即让孩子学到了东西,也减少孩子与社会上赌博麻将接触的时间。
5、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
(1)经济实力。由于历史、地理、政治上的诸多原因,我国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教育的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状况所制约。经济水平的差异,是的个地方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有差异,硬件差异直接产生了。其次,地区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一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师资力量的差异也产生了。
(2)资源配置。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二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三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而一般的农村小学,都是以上四种情况中“轻”的,所以,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匮乏程度可想而知。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减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是实现和谐 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理解经济差异状况对当地教育的影响,但我们也渴望当地对教育资源的提高。增强国民综合素质,为建设科学强国打下基础。
结束语
本调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现状,但由于调查是典例调查,没有采取很大的调查样本,因此未必能反映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全貌,有待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开展调查以反映这是情况。但是本调查是学生独立完成,绝对不含任何虚假成分。
(感谢母校梅丰小学郭校长大力支持我的社会实践工作;感谢马克思主义学院栗志刚老师的指导。)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3、引用新华社消息“7月13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距离最近一次召开已有11年。教育界人士关注的增加教育投入的议题,在纲要定稿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即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这一比例要达到4%”。(7月15日新华社)
4、《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