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楼煤矿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暂行办法
任楼煤矿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恒源煤电股份公司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现场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结合矿井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王 健
副组长:张义勇 刘宜平侯明亮 王健(经营)
王从书 童世杰 刘光平徐方品
成 员:吴义泉 李定鹏 吴学健 程 岗 夏生杰
程龙彬 孙道松 张平徐启雷 陈晓伟 韩 文 刘兆鑫 郑年华 赵 凯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安排、协调、检查、督促、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
(三)设立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吴义泉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效益、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效”并重原则,以推进技术经济一体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着力实现三大转变,即支护理念由“重安全”向“重安全重效率重效益”转变、支护设计由“多巷一策、一巷一策”向“一巷多策”转变、岩性探查由“一级探查”向“三级探查”转变,有效提升巷道施工的安全水平、单进水平,降低巷道支护成本,提升矿 1
井经济效益。
三、管理职责
(一)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巷道掘进地质说明书、地质预报书和巷道支护设计。负责监督检查作业规程、措施的现场执行情况。负责组织第三级顶板岩性探查和支护质量的抽检、分析及巷道支护设计变更工作。
(二)安监处:负责对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动态转换全过程及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三)调度所:负责支护动态转换过程的信息传达和协调工作。
(四)物资保障部、坑代科:负责支护材料、施工及检测等工具的供应。
(五)经营管理部:负责支护材料管理与考核、巷道差异化支护成本分析对比工作。
(六)施工单位:负责编制、贯彻、落实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负责第一级、第二级顶板岩性探查,及时汇报施工现场的地质及围岩变化情况等。
四、管理流程
(一)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流程
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须以安全为前提,技术做保障,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动态转化是实现路径。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要遵循“初始设计→现场监测→修改完善”的支护设计动态跟踪调整流程,实现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的动态转换,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流程图见附录A。
(二)支护形式动态转换条件
巷道应优先采用锚带网索、锚梁网喷主动支护形式。当遇到地质构造带、顶板破碎带或支护锚杆(或锚索)锚固端不能生根在稳定岩层中,顶板离层值超过规定的临界值时,应采用架棚支护。
巷道由架棚支护改为锚带网索、锚梁网喷支护前,施工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矿总工程师或掘进副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部、安监处和施工单位现场鉴定,下发技术业务联系单方可更改。具体见下图:
顶板离层值超过规定的临界值时地质构造带顶板破碎带锚索锚固端不能生根在稳定岩层中转换条件锚杆不能生根在稳定的岩层中顶板砂岩裂隙水、锚固剂无法正常锚固煤巷工字钢棚支护、岩巷“U”型棚支护直接顶岩性较好经顶板窥视孔鉴定顶板完整性较好转换条件煤巷锚带网索支护、岩巷锚梁网喷支护
(三)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转换流程
1、补强支护转换流程:巷道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地质构造、围岩破碎、巷道变形严重、顶板明显离层等状况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向矿调度所汇报,现场有权采取增加支护密
度、加大支护强度、挑棚、套棚加固等措施,及时变更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安监员负责支护动态转换现场监督,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支护转换情况报生产技术部,由矿总工程师(或掘进副总)组织安监处、生产技术部、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确定变更支护方式或支护参数,以业务联系单形式下发到施工单位,补强支护转换流程图见附录B。
2、降低支护转换流程:施工单位经第一级、第二级顶板岩性探查,确认巷道围岩条件较好,可降低支护强度时,施工单位现场无权变更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必须书面汇报至生产技术部,由矿总工程师(或掘进副总)组织安监处、生产技术部、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确定是否变更支护设计,若变更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以技术业务联系单形式下发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接到技术业务联系单后方可转换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安监员负责支护动态转换现场监督,降低支护转换流程图见附录C。
五、保障措施
(一)严格流程管理和责任落实
1、建立动态管理制度
加强推进流程管理,根据管理职责要求,实行定标准、定流程、定时间、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的“五定”管理,时时掌握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转换流程,并跟踪、考核、监督、落实转换效果。
2、建立工作会议制度
每月月底召开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专题会议,听取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领导小组汇报,系统分析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亮点与不足,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未按本办法执行的进行相应处罚。
(二)坚持三级顶板岩性探查制度
在分析地面钻孔、巷探、钻探及巷道实际揭露围岩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地质月报,提高其指导性,并坚持三级顶板岩性探查制度:
第一级:由施工单位跟班队长每班进行探查,探查和施工锚索钻孔同步进行,探查深度为锚索钻孔深度。探查内容主要为迎头顶板状况(岩性、厚度、完整性),并在锚索施工台账岩性一栏做好详细记录,当班跟班队长负责落实,当班跟班队长和当班安监员负责审核。
第二级:巷道每施工20m,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协同当班跟班队长垂直顶板施工一个不小于8m的探查孔。技术人员在探查孔施工期间应观测钻孔钻进速度变化、孔内排出的岩粉情况,及时整理、分析探查资料,并编制顶板岩性探查台帐,内容应包括巷道名称、探查孔编号、位置及孔深、观测人员、钻孔柱状图、分析意见等。顶板岩性探查台账一式两份,一份交生产技术部备案、一份在施工单位保存(变更施工队伍时移交相应施工单位)。
第三级:巷道每施工100m或岩性发生较大变化时,由生产技术部技术组、地质组人员协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当班跟班队长现场垂直顶板施工一个不小于8m的探查孔,采 5
用钻孔窥视仪对孔内的岩层岩性、厚度、起止位置、裂隙发育等情况进行观测,地质组人员做好记录,绘制岩层柱状图。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挂牌管理,探查孔应按施工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落实。
(三)加强围岩变形监测 1.顶板离层监测
(1)顶板离层仪安设:煤巷锚带网索支护巷道每50m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降低支护时离层仪步距缩短为每30m一个,滞后迎头不大于70m,对于断层及构造破碎区域、应力集中区域、顶板淋水段、交岔点及硐室等特殊地段的巷道增设顶板离层仪。应保证顶板离层仪安装质量,安装时初读数必须大于0mm,深、浅基点位置分别不低于锚索、锚杆的端头200mm。
(2)顶板离层仪监测:掘进工作面50m以内的顶板离层仪每班由当班跟班队长进行测读和记录,掘进工作面50m以外的顶板离层仪每周二、五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测读和记录。当顶板离层仪深部离层值达到每天5mm或顶板离层仪深部离层值达到30mm时,该离层仪的观测周期改为每天一次。
(3)数据分析处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当天汇总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顶板离层量曲线图,发现异常或顶板下沉量达到50mm,应及时汇报生产技术部,由矿总工程师(或掘进副总)组织安监处、生产技术部、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整改落实。
2.巷道围岩移近量监测
巷道出现异常压力变化、更改支护形式或参数时,每隔100~200m布置一个围岩移近量监测站,降低支护时要求每隔50~100m布置一个围岩移近量监测站,对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均应进行监测,并建立台帐,观测巷道围岩稳定状况,每周二、五测读和记录。当发现围岩移近速度急剧增加或移近量达到300mm,应及时汇报生产技术部,由矿总工程师(或掘进副总)组织安监处、生产技术部、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整改落实。
3.矿压监测管理
(1)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现场要编号、挂牌管理(注明巷道名称、安装时间、观测人、初始数据、观测数据),并做好观测记录,建立台帐。台帐一式两份,一份交生产技术部备案,一份在施工单位保存,施工单位每周二到生产技术部填报观测记录,并在每月月底对施工巷道内的所有顶板离层仪及围岩观测站的观测记录绘制变化曲线图一并报送生产技术部。
(2)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在工作面开始安装前,由掘进区将巷道矿压监测资料报矿生产技术部审查后,移交给综采预备区。移交前,由生产技术部牵头,综采预备区、掘进区、调度所、安监处参加,对风、机两巷所有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进行排查,对于失效或观测值超过规定的顶板离层仪、巷道围岩监测站,要求掘进单位及时补打或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后,再行交接。
(3)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在采煤工作面投产前,由综采预备区将巷道矿压监测资料报矿生产技术部审查后,移交给综采区。移交前,由生产技术部牵头,掘进单位、预备区、综采区、调度所、安监处参加,对风、机两巷所有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进行排查,对于失效或观测值超过规定的顶板离层仪、巷道围岩监测站,由生产技术部下发业务联系单,掘进单位处理完毕后,再行交接。
(4)施工单位应及时将顶板离层仪及巷道围岩监测站位置标注在巷道布置平面图上,巷道移交时,巷道布置平面图和矿压监测台账纸质版及电子版一同移交。
(5)施工单位每月月底对施工巷道内的所有顶板离层仪及围岩观测站的观测记录绘制变化曲线图。
六、支护材料动态管理
(一)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矿月度生产计划、生产技术部制定的支护设计及支护参数编制支护材料计划。
(二)在生产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增补计划的,经营管理部应按照生产技术部业务联系单要求及时给予增补。
(三)物资保障部应加强支护材料管理,根据施工单位材料需求计划并结合库存情况,及时采购支护材料,保证库存支护材料满足生产需要。
(四)井下掘进工作面应备齐不少于10m巷道的动态支护所需材料,支护材料必须按照《井下设备材料定置化要求》,挂牌管理、责任到人、集中分类码放。
(五)经营管理部加强材料使用的现场监督检查管理,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库存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随时能够动态转换。
(六)生产技术部月度井巷工程验收时,应注明巷道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对于没有按照技术业务联系单进行动态支护转换的,井巷工程考核验收表上应明确标注。
(七)经营管理部应严格按照井巷工程考核验收表进行支护材料费用考核,对于没有按照技术业务联系单要求进行支护动态转换的支护材料费用按照现场所用支护材料费用的2倍给予考核。
七、责任追究及奖罚规定
(一)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地质条件变化,符合支护动态转换条件,未及时汇报或汇报情况经鉴定与现场实际不符的每次给予跟班队长、安监员各罚款100元。
(二)未按照顶板岩性三级探查制度进行探查或探查台账弄虚作假的,每次给予三级探查相关责任人各罚款100元。
(三)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质量不合格或不按规定建立的,每次给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罚款100元。
(四)未及时进行矿压观测或矿压观测数据错误的,每次给予观测人员和观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各罚款100元。
(五)每次不按时记录、提交矿压监测台账、顶板离层量曲线图等资料的,每次给予技术负责人罚款100元。
(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按要求及时执行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动态转换的,每次给予区长、队长、跟班队 9
长、安监员各罚款200元。
(七)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未按规定汇报、未按规定对巷道采取加固措施的,每次给予施工单位区长、技术负责人、队长、跟班队长、安监员各罚款100~300元。
(八)巷道施工完毕后,生产技术部、经营管理部应对巷道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对比,支护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与原支护设计进行经济成本对比,按巷道节约成本费用的10%提成,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八、矿原有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录A:
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流程图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调度所经管部物资保障部、坑代科下达支护设计任务书搜集整理相关设计资料搜集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地质资料审批提出初步设计方案下达地质资料说明书方案初审,提出修改意见支护设计方案修改完善组织专业副总、相关单位进行方案会审,确定支护方案下达支护设计联系单支护质量的监督、顶板岩性探查及矿压分析下发地质预报、顶板岩性探查、搜集地质资料支护质量的监督按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顶板岩性探查、围岩移近量观测、顶板离层仪观测及意见反馈施工单位的施工协调工作根据支护设计进行成本核算按设计要求下发支护材料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根据顶板岩性探查、围岩观测等对支护设计进行优化支护设计优化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对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并及时反馈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按设计要求下发支护材料根据观察结果计算调整支护参数、提出新的支护方案 11
附录B: 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动态转换流程图(补强支护)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调度所经管部对支护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进行监督施工巷道上覆岩层和帮部煤层结构等支护条件变差时或突遇断层带、破碎带、淋水带时,原有支护不能满足生产需要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动态转换过程动态转换过程的信息传达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验证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的可行性支护形式、参数的动态转换设计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观测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根据转换后现场检测资料,分析并总结
附录C: 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动态转换流程图(降低支护)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经管部巷道支护条件较好,可以转换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时,以书面形式将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上报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动态转换过程验证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的可行性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支护形式、参数的动态转换设计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观测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根据现场观察资料,分析更改支护后支护效果,如不满足生产需要则下联系单更改回原有支护
第二篇: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暂行办法
xx公司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结合矿井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开掘矿长 管理矿长 成 员:生产科长 地测科长 安检科长
调度主任 企管科长 供应科长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安排、协调、检查、督促、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效益、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效”并重原则,以推进技术经济一体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着力实现三大转变,即支护理念由“重安全”向“重安全重效率重效益”转变、支护设计由“多巷一策、一巷一策”向“一巷多策”转变、岩性探查由“一级探查”向“三级探查”转变,有效提升巷道施工的安全水平、单进水平,降低巷道支护成本,提升矿井经济效益。
三、管理职责
(一)生产科:负责编巷道支护设计;负责监督检查作业规程、措施的现场执行情况;负责组织支护质量的抽检、分析及巷道支护设计变更工作。
(二)地测科:负责编制巷道掘进地质说明书、地质预报书,负责组织第三级顶板岩性探查。
(二)安检科:负责对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动态转换全过程及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三)调度室:负责支护动态转换过程的信息传达和协调工作。
(四)供应科:负责支护材料、施工及检测等工具的供应。
(五)企管科:负责支护材料管理与考核、巷道差异化支护成本分析对比工作。
(六)施工单位:负责编制、贯彻、落实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负责第一级、第二级顶板岩性探查,及时汇报施工现场的地质及围岩变化情况等。
四、管理流程
(一)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流程
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工作须以安全为前提,技术做保障,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动态转化是实现路径。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要遵循“初始设计→现场监测→修改完善”的支护设计动态跟踪调整流程,实现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的动态转换。
(二)支护形式动态转换条件
巷道应优先采用锚带网索、锚梁网喷主动支护形式。当遇到地质构造带、顶板破碎带或支护锚杆(或锚索)锚固端不能生根在稳定岩层中,顶板离层值超过规定的临界值时, 2
应采用架棚支护。
巷道由架棚支护改为锚带网索、锚梁网喷支护前,施工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科、安检科和施工单位现场鉴定,下发技术业务联系单方可更改。具体见下图:
顶板离层值超过规定的临界值时地质构造带顶板破碎带锚索锚固端不能生根在稳定岩层中转换条件锚杆不能生根在稳定的岩层中顶板砂岩裂隙水、锚固剂无法正常锚固煤巷工字钢棚支护、岩巷“U”型棚支护直接顶岩性较好经顶板窥视孔鉴定顶板完整性较好转换条件煤巷锚带网索支护、岩巷锚梁网喷支护
(三)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转换流程
1、补强支护转换流程:巷道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地质构造、围岩破碎、巷道变形严重、顶板明显离层等状况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向矿调度所汇报,现场有权采取增加支护密度、加大支护强度、挑棚、套棚加固等措施,及时变更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安检员负责支护动态转换现场监督,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支护转换情况报生产
科,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安检科、生产科、地测科、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确定变更支护方式或支护参数,以业务联系单形式下发到施工单位。
2、降低支护转换流程:施工单位经第一级、第二级顶板岩性探查,确认巷道围岩条件较好,可降低支护强度时,施工单位现场无权变更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必须书面汇报至生产科,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安检科、生产科、地测科、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确定是否变更支护设计,若变更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以技术业务联系单形式下发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接到技术业务联系单后方可转换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安检员负责支护动态转换现场监督。
五、保障措施
(一)严格流程管理和责任落实
1、建立动态管理制度
加强推进流程管理,根据管理职责要求,实行定标准、定流程、定时间、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的“五定”管理,时时掌握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转换流程,并跟踪、考核、监督、落实转换效果。
2、建立工作会议制度
每月月底召开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专题会议,听取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领导小组汇报,系统分析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亮点与不足,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未按本办法执行的进行相应处罚。
(二)坚持三级顶板岩性探查制度
在分析地面钻孔、巷探、钻探及巷道实际揭露围岩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地质月报,提高其指导性,并坚持三级顶板岩性探查制度:
第一级:由施工单位跟班队长每班进行探查,探查和施工锚索钻孔同步进行,探查深度为锚索钻孔深度。探查内容主要为迎头顶板状况(岩性、厚度、完整性),并在锚索施工台账岩性一栏做好详细记录,当班跟班队长负责落实,当班跟班队长和当班安检员负责审核。
第二级:巷道每施工20m,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协同当班跟班队长垂直顶板施工一个不小于8m的探查孔。技术人员在探查孔施工期间应观测钻孔钻进速度变化、孔内排出的岩粉情况,及时整理、分析探查资料,并编制顶板岩性探查台帐,内容应包括巷道名称、探查孔编号、位置及孔深、观测人员、钻孔柱状图、分析意见等。顶板岩性探查台账一式两份,一份交生产科及地测科备案、一份在施工单位保存(变更施工队伍时移交相应施工单位)。
第三级:巷道每施工100m或岩性发生较大变化时,由生产科、地测科人员协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当班跟班队长现场垂直顶板施工一个不小于8m的探查孔,采用钻孔窥视仪对孔内的岩层岩性、厚度、起止位置、裂隙发育等情况进行观测,地质组人员做好记录,绘制岩层柱状图。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挂牌管理,探查孔应按施工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地测科负责监督落实。
(三)加强围岩变形监测 1.顶板离层监测
(1)顶板离层仪安设:煤巷锚带网索支护巷道每50m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降低支护时离层仪步距缩短为每30m一个,滞后迎头不大于70m,对于断层及构造破碎区域、应力集中区域、顶板淋水段、交岔点及硐室等特殊地段的巷道增设顶板离层仪。应保证顶板离层仪安装质量,安装时初读数必须大于0mm,深、浅基点位置分别不低于锚索、锚杆的端头200mm。
(2)顶板离层仪监测:掘进工作面50m以内的顶板离层仪每班由当班跟班队长进行测读和记录,掘进工作面50m以外的顶板离层仪每周二、五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测读和记录。当顶板离层仪深部离层值达到每天5mm或顶板离层仪深部离层值达到30mm时,该离层仪的观测周期改为每天一次。
(3)数据分析处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当天汇总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顶板离层量曲线图,发现异常或顶板下沉量达到50mm,应及时汇报生产科,由矿总工程师(或掘进副总)组织安检科、生产科、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整改落实。
2.巷道围岩移近量监测
巷道出现异常压力变化、更改支护形式或参数时,每隔100~200m布置一个围岩移近量监测站,降低支护时要求每隔50~100m布置一个围岩移近量监测站,对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均应进行监测,并建立台帐,观测巷道围岩稳定状况,6
每周二、五测读和记录。当发现围岩移近速度急剧增加或移近量达到300mm,应及时汇报生产科,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安检科、生产科、地测部、施工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鉴定、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整改落实。
3.矿压监测管理
(1)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现场要编号、挂牌管理(注明巷道名称、安装时间、观测人、初始数据、观测数据),并做好观测记录,建立台帐。台帐一式两份,一份交生产科备案,一份在施工单位保存,施工单位每周一报送至生产科,并在每月月底对施工巷道内的所有顶板离层仪及围岩观测站的观测记录绘制变化曲线图一并报送生产科。
(2)顶板离层仪在工作面开始回采前,由掘进队将巷道矿压监测资料报矿生产科审查后,移交给采煤队。移交前,由生产科牵头,采煤队、掘进队、调度室、安检科参加,对工作面两巷所有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进行排查,对失效或观测值超过规定的顶板离层仪、巷道围岩监测站,要求掘进单位及时补打或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后,再行交接。
(3)施工单位每月月底对施工巷道内的所有顶板离层仪及围岩观测站的观测记录绘制变化曲线图。
六、支护材料动态管理
(一)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矿月度生产计划、生产科制定的支护设计及支护参数编制支护材料计划。
(二)在生产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增补计划的,企管科应按照生产科业务联系单要求及时给予增补。
(三)供应科应加强支护材料管理,根据施工单位材料需求计划并结合库存情况,及时采购支护材料,保证库存支护材料满足生产需要。
(四)井下掘进工作面应备齐不少于10m巷道的动态支护所需材料,支护材料必须按照《井下设备材料定置化要求》,挂牌管理、责任到人、集中分类码放。
(五)企管科加强材料使用的现场监督检查管理,对材料的使用情况、库存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随时能够动态转换。
(六)生产科月度井巷工程验收时,应注明巷道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对于没有按照技术业务联系单进行动态支护转换的,井巷工程考核验收表上应明确标注。
(七)企管科应严格按照井巷工程考核验收表进行支护材料费用考核,对于没有按照技术业务联系单要求进行支护动态转换的支护材料费用按照现场所用支护材料费用的2倍给予考核。
七、责任追究及奖罚规定
(一)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地质条件变化,符合支护动态转换条件,未及时汇报或汇报情况经鉴定与现场实际不符的每次给予跟班队长、安检员各罚款100元。
(二)未按照顶板岩性三级探查制度进行探查或探查台账弄虚作假的,每次给予三级探查相关责任人各罚款100元。
(三)顶板离层仪和巷道围岩监测站质量不合格或不按规定建立的,每次给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罚款100元。
(四)未及时进行矿压观测或矿压观测数据错误的,每次给予观测人员和观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各罚款100元。
(五)每次不按时记录、提交矿压监测台账、顶板离层量曲线图等资料的,每次给予技术负责人罚款100元。
(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按要求及时执行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动态转换的,每次给予区长、队长、跟班队长、安检员各罚款200元。
(七)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未按规定汇报、未按规定对巷道采取加固措施的,每次给予施工单位区长、技术负责人、队长、跟班队长、安检员各罚款100~300元。
(八)巷道施工完毕后,生产科、企管科应对巷道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成本进行分析对比,支护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与原支护设计进行经济成本对比,按巷道节约成本费用的10%提成,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附录A:
巷道支护差异化管理流程图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调度所经管部物资保障部、坑代科下达支护设计任务书搜集整理相关设计资料搜集整理相关地质资料地质资料审批提出初步设计方案下达地质资料说明书方案初审,提出修改意见支护设计方案修改完善组织专业副总、相关单位进行方案会审,确定支护方案下达支护设计联系单支护质量的监督、顶板岩性探查及矿压分析下发地质预报、顶板岩性探查、搜集地质资料支护质量的监督按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顶板岩性探查、围岩移近量观测、顶板离层仪观测及意见反馈施工单位的施工协调工作根据支护设计进行成本核算按设计要求下发支护材料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根据顶板岩性探查、围岩观测等对支护设计进行优化支护设计优化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对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并及时反馈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按设计要求下发支护材料根据观察结果计算调整支护参数、提出新的支护方案 10
附录B: 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动态转换流程图(补强支护)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施工巷道上覆岩层和帮部煤层结构等支护条件变差时或突遇断层带、破碎带、淋水带时,原有支护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调度所经管部对支护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进行监督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动态转换过程动态转换过程的信息传达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验证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的可行性支护形式、参数的动态转换设计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观测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根据转换后现场检测资料,分析并总结
附录C: 巷道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动态转换流程图(降低支护)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地质副总技术科地质科安监处施工单位经管部巷道支护条件较好,可以转换支护形式或支护参数时,以书面形式将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上报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动态转换过程验证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的可行性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鉴定支护形式、参数的动态转换设计变更设计审批变更设计审批下发支护形式或参数变更联系单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过程监督支护形式、参数动态转换全过程监督按变更设计要求编制措施组织施工、同时观测围岩移近量、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支护材料考核调整及成本对比分析根据现场观察资料,分析更改支护后支护效果,如不满足生产需要则下联系单更改回原有支护
第三篇:常蒋煤矿巷道支护质量管理办法
巷道支护质量管理办法
为保证安全施工,确保施工巷道成型、支护可靠,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施工质量要求
(一)临时支护
1、临时支护用直径不小于180mm的优质原木或液压单体支柱;
2、底跟见硬地,顶端用木楔紧固并栓放倒绳;
3、间排距1500x1500,一条线支设;
4、顶板破碎处根据情况增加临时支护密度,确保支护可靠; 以上一项不符合规定罚款当班责任人50元;联责队长、班长20元;安全员30元。
(二)巷道成型
1、巷道成型达不到质量合格要求,一处罚款责任人50元,联责队长、班长20元;安全员30元。
2、巷道偏离中线200mm以上罚款队长、班长、安全员100元。
3、两帮不拉线施工罚款责任人50元,联责队长、班长20元;安全员30元。
(三)永久支护
1、锚杆间排距不符合规程要求,一处罚款责任人20元,联责队长、班长10元;安全员15元(因地质条件影响除外)。
2、锚索间排距不符合规程要求,一处罚款责任人50元,联责队长、班长20元;安全员30元(因地质条件影响除外)。
3、锚杆达不到预紧力要求一根罚款责任人10元,联责队长、班长5元;安全员10元.4、锚杆锚固力达不到要求一根罚款责任人20元,联责队长、班长10元;安全员15元
5、锚索锚固力达不到要求一根罚款责任人50元,联责队长、班长20元;安全员30元
6、锚杆外露达不到要求一根罚款责任人5元,联责队长、班长、安全员5元.7、锚索外露达不到要求一根罚款责任人10元,联责队长、班长、安全员10元.8、喷浆厚度达不到要求一处罚款责任人50元,联责队长、班长、安全员20元.9、锚索、锚杆支设角度出现严重偏差责任人50元,联责队长、班长、安全员20元.二、考核制度
1、由总工程师对巷道验收质量标准进行全员传达否则罚款200元。
2、由安全矿长负责对安全员质量验收的情况的监督考核,凡出现安全员不尽职责、弄虚作假,发现一次罚款安全矿长100元。
3、由安全员负责每班的质量验收考核,凡出现安全员不尽职责、弄虚作假,发现一次罚款安全员100元。
4、由跟班矿长负责对当班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当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罚款跟班矿长100-200元。
三、质量监督要求
1、各班对自己施工项目进行标记并负责。
2、每班交班前由安全员根据检测结果填写检查记录表,注明不合格项目整改措施及考核结果交指挥中心。
3、跟班矿长要对本班施工项目进行抽测并进行考核,将抽测情况填写在跟班记录表上。
4、由跟班矿长在安全员检查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5、罚款月底经矿委会确认后交办公室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四、验收流程
1、每班由安全员对当班施工项目进行施工过程监督,交班前根据工程质量验收表内容要求,对当班工程质量进行全面验收并进行考核,经当班跟班矿长签字确认。上井后交指挥中心存档,当班安全员对验收负责。
2、跟班矿长要全面监督当班施工质量,并对施工项目进行质量抽测,对安全员工作进行考核。
3、矿成立质量验收小组,施工项目在隐蔽施工前,由质量验收小组成员进行质量验收后方可施工。
4、每月中旬、月底分两次由矿长组织对施工巷道进行全面质量标准化验收,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落实责任考核。
五、矿委矿井质量标准化职责分工。
(一)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 矿长任组长,安全矿长任副组长,其他矿委任为成员。
(二)职责分工
1、矿长
(1)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进行全面管理,考核。(2)负责制定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
2、安全矿长
(1)负责日常安全、质量检查监督、考核。(2)对安全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考核。(3)负责日常质量考核工作的整理、汇总、建档。(4)负责副斜井、井底车场及各硐室的质量标准化工作。
3、生产矿长
(1)全面负责矿井生产施工和进度管理,做好生产接续计划和施工人员调配,确保生产组织有序进行,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为质量标准化工作创造条件。
(2)落实好生产平衡,确保各专业为生产施工做好生产准备工作。
4、总工程师
(1)负责制定质量标准化施工标准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2)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优化支护设计,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机电矿长
(1)负责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2)负责南翼运输大巷的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
6、通风矿长
(1)落实好通防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
(2)负责天城项目部施工巷道的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
7、指挥中心主任
(1)负责六大系统的安装协调工作。
(2)负责指挥中心质量标准化制度的建立和考核工作。
8、探放水队长
(1)及时沟通使探放水和巷道施工工作衔接有序。
(2)负责探放水专业的制度完善和探放水施工的组织、考核。
2013.9.10
第四篇:任楼煤矿科技工作总结
任楼煤矿2012年上半年科技工作总结
进入2012年以来,我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兴矿之路,创造条件地开展技术革新工作,共进行各类科研攻关项目57项,促进了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回顾上半年的科技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为抓好科技工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矿党政班子对此深有领悟,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再展任楼风彩” 的口号,为全矿科技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1、思想认识高。针对矿井进入战线长,接替紧张,生产投入大的实际。矿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痛下决心,坚定依靠科技手段保生产规模的信心,努力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上班年我矿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2、学习氛围浓。面对企业技术人员比较年轻,经验不足的情况,为了适应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我们有计划组织培训工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新技术,新经验。同时利用脱产和业余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为科技兴矿的实施创造条件,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科研环境好。矿始终在科技工作上多方面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工程技术人员立项攻关,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条件。
二、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工作,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2012年以来,根据矿井的实际状况,我矿技术人员与高校广泛开展技术合作,进行科研项目攻关,保证了生产的正常发展。目前各项技术开发项目及自主攻关课题均按计划正常实施,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类项目具体进展情况见
附表。
三、优化方案合理布局
为了使各类科研成果更好的为矿井服务,提高矿井的各项成产能力,根据我矿实际,下半年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顶工作:
1、树立科技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文化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让基层员工了解、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树立科技创新意识,用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武装员工的头脑,让基层员工能够熟练把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去,打造一支能够在激烈而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屡战屡胜的科技队伍。
2、立足当前想长远,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提高工作面单产、单进的方法和途径,降低消耗,节支降成,争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加大科研项目管理力度,使各类科研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开展,让科研成果尽快的应用到生产中去,为我矿高产、高效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第五篇:巷道锚杆支护管理规定
新光集团有限公司新司发[2007]56号文
巷道锚杆支护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提高锚杆支护巷道的施工质量,保证支护效果,实现安全施工,特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上级有关规定、矿区近年锚杆支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2条 各单位必须建立完善锚杆支护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锚杆支护巷道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从班组、区队到矿井的各级管理责任,并落实到人,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第3条 各单位必须加强对锚杆支护的过程控制及各环节的管理。地测、技术、物管、区队等单位要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切实做好地质资料提供、支护设计、施工机具和材料的供应、质量控制、监测监控、后路级护、支护效果分析、缺陷改正等工作。
第4条 各单位必须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锚杆支护的技术培训。
第5条 各单位要依靠技术进步,结合生产实际,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锚杆支护水平。
第6条 各单位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本规定。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按上级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锚杆支护设计
第7条 锚杆支护设计前,首先要做好地质力学评估工作。内容包括:现场地质条 件调查,巷道围岩力学性质测定,围岩应力测定及短锚杆拨拉试验等。以判断其可锚性及支护难易程度,为围岩分类提供一份全面的地质力学资料。并对类似地质条 件已掘巷道的支护状况进行分析,有关地质资料、图纸齐全。
第8条 煤锚支护设计过程应遵循巷道围岩分类→初步设计→监测分析→优化设计的程序。做到围岩分类准确、设计科学合理。
第9条 要贯彻“动态设计”的思想,不能生搬硬套已有设计。根据具体地质条 件的不同,同一矿井、同一煤层、同一巷道的不同区域、不同地段,可选择不同的支护形式和参数。
第10条 锚杆初步设计基本原则:
1、巷道应尽量采用矩形断面,在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的前提下,巷道的设计高度和宽度还应预留适当的变形量。
2、必须选择性能稳定、技术含量高、符合企业标准的锚杆及其它支护产品。
第11条 支护设计方法可采用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或借助数值模拟等进行科学设计。采用工程类比法设计时,必须认真分析相似参考巷道的每件差异,并作相应的设计变更。
第12条 锚杆支护设计内容应包括设计说明收和设计图纸: 设计说明书内容:
1、巷道名称、位臵、用途、巷道规格参数;
2、地质条 件说明及围岩分类。巷道所处层位、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类别、煤层硬度、周围采掘情况、构造、水文及瓦斯情况等。
3、锚杆几何参数(长度、直径)、力学参数(强度)、锚杆、锚索、桁架布臵参数(间距距、角度)及确定依据。
4、锚杆锚固参数(孔径、锚固长度)及确定依据;
5、锚杆预紧力矩(或预拉力)、设计锚固力;
6、护表构件(钢带、金属网形式)、强度、规格;
7、基于锚杆支护初步设计基础上的补强加固措施;
8、验证初步设计的观测与监测方案;
9、预计巷道受采动影响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设计图纸包括:锚杆支护三视图;临时支护三视图。
第13条 对难维护复杂条 件的支护设计,应体现提高支护强度和支护等级的思想。如大跨度、分岔点、软弱破碎不稳定围岩,应采用加长或全长锚固、锚带索、桁架等联合支护方式。
第14条 宽度2.4m及以下的简单条 件锚杆支护巷道,由各矿设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矿井或煤层首次采用煤巷锚杆支护、巷道宽度大于3.6m、中等维护型的沿空巷道、难维护型巷道或其它复杂地质条 件下,由锚杆技术公司或科研院校进行的锚杆支护设计,必须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15条 软岩采用锚注支护时,注浆孔布臵、深度、注浆压力、注浆量、滞后时间等要在设计中规定。
第16条 岩巷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不得小于50mm,设计标号一般不低于150#,主要峒室不低于200#。
煤巷原则上不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如确需喷射混凝土的,其喷射厚度、标号应根据具体条 件在设计中确定。
第17条 支护设计的调整和优化。锚杆支护设计人咒要了解掌握施工进程及支护效果,根据初步设计施工后的监测结果,验证、修改、优化支护设计,提高其合理性和可靠程度。
第三章 施工机具
第18条 岩巷推广使用120N〃M以上的锚杆钻机。煤巷推广使用90N〃M以上大功率、高性能钻机。
第19条 建立健全锚杆机具使用、维护、保养责任制度,设备要编号建立台帐,各项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第20条 生产技术科要及时了解掌握锚杆钻机的使用状况,维修单位人员要加强对机具的维修检查,确保机具的性能。
第21条 锚杆钻机的维修、检测、报废按锚杆钻机说明书执行。第22条 岩巷必须配备锚杆安装机具,应使用B22(B19)钻杆配合Φ32mm(Φ28mm)钻头;煤巷应使用B22(B19)或小麻花钻杆配合Φ28mm的钻头施工锚杆孔。
第四章 支护材料
第23条 必须选用水基树脂锚固剂、无纵筋左旋螺纹钢高(等)强锚杆。禁止使用普通圆钢锚杆、建筑螺纹钢锚杆、非金属锚杆和水泥锚固剂。
锚杆、锚固剂等产品必须具有“MA”标志,经集团公司质量认证,符合行业标准,锚杆产品还必须符合集团公司企业标准。锚杆、锚固剂及其配套产品必须具有出厂质量验收合格证。
第24条 矿要建立锚杆支护材料的定期抽检制度,由技术、安监、物管部门严格把关,不合格材料严禁入井、使用。
第25条 锚杆的杆体、锚固剂、托盘、螺母等,其性能、强度与结构必须相互匹配;护表构件如金属网、塑料网、钢带、钢筋梁等,应与整个支护系统相适应。钢筋梁一般采用Φ≥12mm的普通圆钢制度。托盘必须与锚杆及钢带相配套,如单体锚杆配圆形或方形托盘;Π型钢带和梯形钢筋梁配Π型托盘;M型钢带配M型托盘;W型钢带配W型托盘。不准使用普通铸铁托盘或其它型钢切割加工制成的托盘。
金属锚杆杆体尾部螺纹必须采用滚丝加工或采取热处理措施,使螺纹部分的强度与杆体相适应。
第26条 锚注支护的注浆材料可采用不泥或高水速凝材料等。第27条 锚索一般选用Φ15.24mm低松驰级钢铰线,破断载荷为240~260KN。
第28条 喷射混凝土用水泥、黄沙、石子、速凝剂等材料必须符合行业标准规定。
第29条 回收复用的锚杆及其它护表构件一般在巷帮使用。
第30条 凡不按规定使用锚杆支护材料的巷道,其工程质量以不合格论处,若发生顶板事故,将严肃追究责任。
第五章 锚杆支护施工
第31条 施工前,必须根据支护设计编制作业规程、措施,施工单位严格按批准后的规程、措施施工。
第32条 锚杆支护巷道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 之规定。第33条 前必须备齐符合要求的施工机具和支护材料。第34条 迎送锚杆打眼安装工要经专业培训,专人操作。第35条 锚杆施工要求严格执行“五不准”制度:
1、巷道断面不符合设计,危岩活石不处理,隐患问题未排除,班组长不准划眼位。
2、班组长不划眼位,打眼工不准打眼。
3、不按规定打眼或打眼不合格,不准安装锚杆。
4、锚固剂质量不合格,不准使用。
5、锚杆杆体及其附件不符合规格、质量要求,不准使用。
第36条 采用炮掘法施工时,锚杆支护巷道必须制定严格的控制爆破措施,煤巷要预留足够的手工刷大部分,预留的手工刷大部分应根据煤层硬度等,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但一般不应小于500mm,以减少炮震破坏,保证巷道成型。
第37条 放炮后要及时施工顶板锚杆。打眼、安装顶板锚杆必须在临时支护的掩护下进行。最前排顶板锚杆至煤(岩)壁的允许空顶距离不准超过设计规定的锚杆排距。
第38条 锚杆布臵。打锚杆眼前必须按支护图表的规定看线、定点、量尺、画眼位。中顶锚杆沿中线,帮锚杆与巷道坡度一致。
第39条 锚杆眼的角度和孔深。锚杆布臵方自由主义尖昼与巷道轮廓线(或岩层主要层理面)垂直,其夹角不小于75°,煤巷顶板靠两帮的锚杆,与铅垂线夹角呈15~25°。锚杆眼深度必须与锚杆长度相匹配,眼深误差0~+30mm并要作业规程中予以规定。
第40条 最下一排帮锚杆距底板不超过50mm,软岩或高地压巷道还应增补底脚锚杆、底板锚杆。煤锚巷道两帮应平直,托盘、钢带、网要紧贴巷壁,网搭接压茬长度不小于100mm,未接触部位必须楔紧垫实。
第41条 锚杆眼孔径应与锚杆直径、树脂药卷直径合理匹配。锚固剂的环形壁厚应控制在4~10mm。孔径允许时,应尽量选用大直径树脂卷。岩巷宜用Φ32mm孔径配Φ28mm树脂卷,煤巷顶板宜采用Φ28mm孔径配Φ25mm树脂卷,两帮宜采用Φ28mm或Φ32mm孔径配Φ25mm或Φ28mm树脂卷。
第42条 安装前所有锚杆眼都要用压风扫孔,清除积水、岩渣。并对使用的锚杆和锚固剂等材料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材料或过期变质的锚固剂严禁使用。
第43条 锚杆安装要牢固树立“初锚力第一”的观念。
必须使用锚杆钻机或其它专用锚杆安装机具,使树脂锚固剂充分搅拌混合。并使用快速安装工艺,即搅拌树脂锚固剂、上托盘、拧紧螺母一次完成。严禁用锤击或风锤搅拌的方法安装锚杆。
煤巷顶板锚杆及岩巷锚杆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150N〃M,锚固力不小于80KN。煤巷帮锚杆的螺母拧紧力不小于100N〃M,锚固力不小于60KN。小孔径预应力锚索锚固力不小于200KN。
第44条 喷射混凝土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规定操作,支护材料配合比符合规定,并采用潮喷工艺。喷射前必须清除松动岩块,将岩面用水冲洗净,喷射后必须按规定洒水养护。
加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时,必须先初喷至少30mm厚混凝土再挂钢筋网。第45条 小孔径预应力锚老实巴交支护应采用快速、中速两种树脂锚固剂,先装快速,后装中速。树脂锚固剂用钢铰线送至孔底后边搅拌边推进,搅拌20~30s停转,等待2分钟后再落下钻机。树脂锚固剂凝固1小时后,方可进行张拉预紧上托盘工作,预紧力一般小于100KN。外露过长的钢铰线要及时剪断。
第46条 锚注或注浆加固支护施工,要保证设计孔深、方向、间排距;采用快硬水泥或其它材料,封孔长度不得小于300mm;注浆时要掌握好注浆压力,先注底、帮,最后注顶板,并严格保证注浆量。注浆结束应及时清洗管路及设备,防止浆液凝结而堵塞。
第47条 严禁用支护锚杆(索)或其它护表构件进行起吊、固定保险档等工作。如需使用,必须单独施工。
第六章 监测监控
第48条 锚杆支护巷道均要开展顶板岩性探查和支护效果监测工作,并按规定配齐、设臵各类监测仪器(表)和工具。
顶板岩性探查手段:通过锚杆眼钻进速度和排粉情况判定。探查内容:岩性变化、煤线及含水情况。无锚索支护巷道,每5~10m打一探查孔。
监测内容:初锚扭矩、锚拨力、锚杆受力、顶板离层和围岩变形。监测器具:扭矩扳手、锚杆拉力计、锚杆测力计、顶板离层指示仪、测尺或测杆等。
第49条 建立健全监测制度,认真落实班组自检、区队日检、矿井抽检制度。
第50条 班组自检内容要求:初锚扭矩。班长负责安排业务熟悉人员对当班安装的锚杆逐根检测,并确保符合要求。
第51条 区队日检内容要求:初锚扭矩、锚拔力、锚杆测力计、顶板离层和围岩变形量。区长负责指定业务熟悉人员对当天施工的锚杆进行抽测,初锚扭矩抽测不小于30%,锚拨力抽测一组(顶1根、两帮各1根),技术员负责组织每日对煤锚巷道已有锚杆测力计、顶板离层指示仪及围岩变形量进行观测。
第52条 矿井抽检内容要求:初锚扭矩、锚拨力、锚杆测力计、顶板离层指示仪和围岩变形量。技术科监测组负责对全矿当月施工的所有煤锚巷道的监测工作,每30米抽测初锚扭矩3排、锚拨力1组(顶1根、两帮各1根)。观测煤锚巷道已有锚杆测力计、顶板离层指示仪、围岩变形量情况。
第53条 认真填写监测记录,监测数据(初锚扭矩、锚拨力、锚杆受力、顶板离层、围岩变形)齐全、真实、可靠,严禁弄虚作假。顶板探查情况及监测发现的问题应记录清楚。初锚扭矩、锚拨力合格率100%,不符合要求的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如补打锚杆、二次紧固、架棚补强支护等)及时处理,达到规定要求。
第54条 区队技术员每天将班组自检、区队日检资料收集整理后,报矿技术科。技术科负责如下工作:所有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及信息反馈,支护效果评判,修改完善或改变支护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安全措施等。
第55条 锚拨力测试要有安全操作措施。锚拨力测试一般不用破坏性试验,当拉拨加载至设计锚拨力的90%时即为合格。拉拨过的锚杆要有明显标记,不得重复拉拨。
第56条 锚杆测力计、顶板离层指示仪、围岩变形量观测点的设臵应根据巷道围岩条 件、巷道断面、矿压大小等因素确定。一般30~50m设一组测点,软岩巷道、顶板破碎地带、高地应力等地段必须加密测点,掘进初期和回采影响期间应加强监测。较稳定以上顶板不需安设的,需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第57条 巷道围岩允许变形量、顶板允许下沉速度要在支护设计和作业规程中作业规定。
第58条 锚喷支护巷道喷层强度监测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补强支护与后路维护
第59条 巷道变形量超过规定、顶板离层超过警戒值及巷道处理于破碎带、软岩段时,或大断面峒室、交岔点等处,要采取补锚杆(索)、补喷、锚注、套棚、增补托棚等符合现场的补强支护措施。采取补强措施后的巷道尺寸必须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锚杆(索)孔集中淋水段,要进行架棚加固,防止锚杆(索)孔壁泥化,锚杆(索)失效。
第60条 当巷道岩性、施工条 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汇报并采取补强措施处理,区队和矿技术部门及时安排人员到现场鉴定,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改变支护参数或支护形式,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执行。
第60条 当巷道岩性、施工条 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汇报并采取补强措施处理,区队和矿技术部门及时安排人员到现场鉴定,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改变支护参数或支护形式,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执行。
第61条 锚杆支护巷道因条 件变化需改为架棚支护时,必须至少退后5m架棚。退后架棚复合支护距离根据巷道实际条 件,由矿技术部门确定。
第62条 建立后路巡查制度。矿井、区队、班组划清责任范围,负责检查承包后路和重点地段的支护状况。掘进工作面每班对掘进后路进行巡察,发现支架折损、巷道变形超过规定、喷层脱落及锚杆失效等危及安全的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第63条 掘进后路维护,要有安全技术措施。
第64条 锚杆支护巷道,必须备有不少于可供一个原班使用的架棚备用料及5~8根木柱或单体支柱。
第65条 建立特殊地段煤锚支护报告制度。煤锚支护遇特殊地段,矿在改变支护形式的同时,要向生产技术部门报告,由生产技术部门建立台帐,必要时进行现场指导,合理选择支护参数,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第66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新光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