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江 苏 省 教 育 厅
文件
江 苏 省 财 政 厅
苏教财〔2006〕13号 苏财教〔2006〕39号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 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现将《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建议,请及时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系。
二○○六年四月十一日
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省教育厅、财政厅为支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在省教育厅年度预算中专门设立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专款专用,讲究效益”的原则,专项用于高等学校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含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省重点建设学科)(以下简称“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养、学科团队建设、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购置、学科基础研究、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等。
第四条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认定标准和建设管理办法,省教育厅将会同省财政厅另行制订。
第五条 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于每年下半年论证并确定下一年度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计划。
第六条 每年3月底前,高等学校根据上年底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计划,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及学科建设规划,按照专项资金的用途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提出书面申请,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包括立项文本、可行性报告、支出预算表等(见附件1)。
第七条 为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项目实施中需购置单台价格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成套价格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应按照《江苏省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苏财教[2005]86号)的规定,另行履行申报、评议程序。
第八条 每年4月份,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高等学校申报的项目及预算进行论证和审核。省教育厅负责项目立项论证,省财政厅负责项目的预算审核。在论证审核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上一年度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于6月底前向项目学校批复项目并下达专项资金预算。
第九条 项目学校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和预算执行,认真落实在项目申请书中承诺的配套资金,及时组织实施项目。项目原则上应在批复后的6个月内完工。项目支出预算一般不得调整。因特殊情况,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项目变更、中止或撤销等,必须按程序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批准。
第十条 项目学校要强化专项资金的核算和使用管理,按项目对专项资金进行分项明细核算,按预算使用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无特殊情况,专项资金须在当年年内全部用完。
第十一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设备要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实行政府采购。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省集中招标或学校单独招标的方式进行。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实行跟踪管理制度。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按照《江苏省省级项目支出预算跟踪管理办法》(苏财预[2005]56号)的要求,对专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对项目申报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相应扣减项目学校当年或下年项目支出预算,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考评制度。每年年底及项目完工后,项目学校应对项目绩效情况进行自评,并撰写绩效报告(见附件2)分别报送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在项目学校自评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进行绩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以后年度专项资金项目和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附件:1.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
2.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考评报告
第二篇:山西省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财政厅修改
山西省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修改稿)
第一条 为加强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快促进信息化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以及本省信息化发展的规划、计划和项目建设等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财政设立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信息化资金),支持全省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资金,是指省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规划、计划、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支持性资金。
第三条 信息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竞争择优、科学监管的原则,重点用于基础性、公益性、示范性、创新性信息化发展项目。
第四条 信息化资金主要采用贴息、补助、入股等多种支持方式。
贴息额度按企业信息化项目已落实到位的贷款规模的一年或二年期利率核定。补助额度按不超过信息化项目投资的30%核定,主要适用于信息化项目中的公益性项目、信息化发展新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信息安全软件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等。符合入股条件的实行持股经营。
第五条 山西省财政厅(以下简称“省财政厅”)和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信委”),共同负责 信息化资金支持项目的申报、评审、确定和信息化资金的使用、分配、管理等工作。
省财政厅是信息化资金的行政主管部门,省经信委是信息化资金支持项目的行政主管部门。
第六条 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信息化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确定信息化资金总预算;
(二)确定信息化资金预算安排的原则和重点;
(三)参与信息化资金支持项目的评审、确定;
(四)审核并按资金管理程序下达信息化资金;
(五)会同省经信委对信息化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七条 省经信委主要负责信息化资金支持的信息化资金项目的申报、评审、确定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订信息化资金分、分领域项目计划,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二)根据信息化资金支持项目计划并结合预算,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审查、确定工作;
(三)按照预算管理程序向省财政厅提交信息化资金的预算建议和分配计划;
(四)负责信息化资金项目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将 目标责任制落实到相关市、县和企业、事业单位;
(五)负责信息化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和项目绩效评价。第八条 信息化资金支持符合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和纳入本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具体包括:
(一)信息化建设推进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项目,农业农村信息化重点推广项目,三网融合、宽带网络重点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重点平台建设项目,社会管理、民生领域重点信息化项目等。
(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主要包括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重点领域及服务业应用需求的软件与电子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嵌入式软件、管理软件、软件服务外包和动漫游戏等项目。
(三)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项目。
(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建设项目,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五)信息安全软件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
(六)信息化及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化及网络与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安全制度体系建设,政府部门网络与信息安全宣传、检查及风险评估,政府机构和社会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监察监控能力、应急能力、灾备能力建设等。
(七)国家信息化项目的配套资金。
(八)绩效评价等。
第九条 申请信息化资金支持的信息化资金项目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项目申请单位编制的资金申请文件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重大项目需提供审批、核准或备案资料;
(三)银行贷款支持的项目,需提供银行贷款承诺;
(四)企业自筹资金证明;
(五)企业提供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前一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条 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化资金公告、申报机制。省财政厅会同省经信委确定信息化资金支持的信息化资金项目的投资计划及申报要求,并通过部门信息网站和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一条 凡符合信息化资金支持的项目投资计划及申报要求的项目单位,均可按照以下程序提出信息化资金使用申请:
县、市所属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同级经信委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同级经信委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经信委和财政部门。省级项目单位和中央驻晋有关部门信息化项目、中央直属大型企业信息化项目可以直接向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提出申请。第十二条 省经信委应根据信息化资金支持的信息化资金项目的投资计划,建立滚动项目库。
第十三条 建立科学论证评审机制。省经信委对进入项目库并获得初审通过的信息化资金项目提交评审小组进行专家论证和终审。评审小组由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有关人员及咨询专家组成。
第十四条 对获得终审通过的信息化资金项目,由省财政厅和省经信委联合下达信息化资金支持的信息化资金项目投资计划文件。
第十五条 信息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对省属项目,由省财政厅将资金直接拨付项目单位;对市属项目,由省财政厅通过划转各市预算指标,由各市财政拨付;对省管县项目,由省财政厅直接下达有关县。
第十六条 信息化资金实行绩效评价制度。
信息化资金项目单位应当主动向同级经信部门反馈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各级经信部门应当加强对信息化资金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省经信委要对信息化资金支持的信息化资金项目的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和总结,并将有关情况在提交下一信息化资金分配计划时一同报省财政厅。
第十七条 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省经信委应当于每 年9月30日前将下一的信息化资金支持的信息化资金项目预算报省财政厅,省财政厅按要求编列部门预算。
第十八条 对列入信息化资金投资计划的信息化资金项目,由财政部门、经信委与项目单位签订《山西省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目标责任书》,保障信息化资金项目按投资计划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使用信息化资金的信息化资金项目单位,必须按照项目目标责任书规定的技术指标、资金来源及用途、工期等内容完成项目,并使项目达到预期的实施效果。
第二十条 信息化资金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应当及时向省经信委提出项目竣工验收申请,由省经信委组织验收,或者由省经信委委托项目所在地的市经信委根据有关规定组织验收。
信息化资金项目验收采取专家独立评审或会议集中评审方式。
验收时,企业应提供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主要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实现情况,同时附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第二十一条 各市经信委应当加强对信息化资金项目实施和信息化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协助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服务、协调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信息化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信息化资金项目 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有关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制度,不得擅自变更信息化资金的用途或者扩大其使用范围。确需变更信息化资金用途的,要按照申报程序重新报批,确保信息化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财政资金管理规定,具有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信息化资金行为的信息化资金项目单位,除限制其五年内不得申请信息化资金外,同时按照《财政违法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2005]第427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经信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省教育厅财政厅推进学前教育工作
3月19日,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在莱芜市召开全省学前教育项目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学前教育项目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实施学前教育项目和三年行动计划的经验做法,安排部署2012年学前教育项目申报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王宇轩副处长强调了财政支持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学前教育项目的原则,对做好我省2012年学前教育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做了重点讲解和部署。他强调指出,实施国家级项目要坚持公益性,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张志勇指出,2011年,各级政府按照国家和省的安排部署,以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以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项目为带动,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列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学前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2012年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年,一是要抓机遇,牢牢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强党政领导,做到规划到位,考核到位,措施到位;二是抓保障,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要逐市、逐县考察学前教育经费落实情况,并做到做到预算要单列、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三是要抓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特别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保障到2015年达到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70%的目标;四是要抓队伍,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素质,做好公办幼儿园机构设置和公办教师编制核定工作,做好园长、教师的培训和待遇落实工作;五是抓配套,大力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做到建设一处达标一处。切实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让城乡幼儿接受机会均等的学前教育;六是抓管理,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学前教育项目的监管,把好幼儿园的准入关,加强收费管理,要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为幼儿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第四篇: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本站推荐)
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 三期工程2009年项目立项申报和 项目建设情况检查的通知
苏教高〔2009〕22号
各高等学校:
为扎实推进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以下简称JALIS)三期建设,保证项目建设成效,我厅决定组织开展2009年立项申报工作,同时对已立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2009年立项申报工作
(一)项目建设的内涵要求
JALIS三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子项目建设要服从于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整体要求,更要服务于全省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JALIS项目建设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前瞻性。能够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高度,从建设教育强省的全局,统筹规划建设方案,科学设计实施进度,充分体现顶层设计理念,体现前瞻性和超前性。
2.共享性。根据JALIS三期建设总体方案,始终以服务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研究型学习为目的,整合优质文献信息资源,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着力为全省高校本专科教学与科研提供系统、全面、优质、开放的文献信息综合服务环境。
3.实效性。建设方案可操作性强,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便于组织实施和考核验收,注重建设成果的服务量与覆盖面,注重数字图书文献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益。
按照以上要求,2009年拟重点资助JALIS三期工程的三个子项目建设:
1.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区域文献资源共享服务
2.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区域流通管理系统升级与服务
3.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集团引进电子资源建设(包括现有电子资源后续建设和新增引进电子资源建设)
项目建设具体要求详见《JALIS三期建设2009年立项申报指南》(附件一)。
(二)申报对象与条件
JALIS三期建设面向全省高等学校,根据学校类型、建设基础和建设能力,择优确定项目承建单位。采取一所高校领衔申报、联合多校共同建设的模式,进行项目建设。每所高校领衔申报项目不超过一项。申报学校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从人财物等方面全力支持JALIS建设;
2.拥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理念,校内图书文献资源优化整合、开放共享程度高,具有数字图书馆先期建设基础;
3.具有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能组织区域其他高校联合建设校际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4.项目建设团队经验丰富,结构优化,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软件研发能力;
5.项目建设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保障到位,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建设内容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便于分实施和检查验收。
6.已领衔承建JALIS三期工程2007年子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尚未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效的学校,原则上不得领衔申报今年的项目。已领衔承建2008年子项目的高校,如参建单位较多,共享服务要求较高,原则上不再申报今年的项目。
(三)立项评审与资助
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基础上,遴选确定项目承建单位。项目建设资金由承建单位统筹安排,省教育厅将给予每个建设项目一定的经费资助。每个项目的立项建设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四)申报材料与时间地点
请于6月1日至3日将以下申报材料报我厅高等教育处: 书面材料:
1.《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三期建设2009年立项申报表》(附件四,一式十份)。
2.按照立项申报指南要求,提供相应的附件材料(一式十份)。
电子材料:申报材料的Word格式电子文本;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表(附件五,Excel格式)。
网站材料:申报项目需建设其独立的网站。网站建设要求从立项申报、过程管理、阶段性成果展示、开放服务、总结验收等方面系统考虑,便于省教育厅进行过程监控,便于项目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立项申报阶段要求网站信息包括立项申报材料及相关支撑材料。
二、关于项目建设情况检查工作
(一)检查目的
加快JALIS三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宣传推广阶段性建设成果,提高JALIS工程的共享服务效益,提高全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检查对象
重点检查JALIS三期工程2007年先期启动的7个子项目的建设进展,同时了解2008年立项建设的28个子项目的进展情况。子项目名单见附件二。
(三)检查方式
采取学校自查、网上互评、省教育厅审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学校自查阶段:学校对照JALIS建设目标和项目建设方案,总结项目进展情况和阶段性建设成效,分析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建设任务。请2007年和2008年立项项目于6月1日至3日将以下自查材料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1)《JALIS三期工程子项目建设情况自查报告》(格式见附件三,纸质材料和PDF格式电子材料各一份);
(2)项目立项申报表(2008年立项项目需同时提供项目建设任务书),原件的复印件和PDF格式电子材料各一份。
2.网上互评阶段:JALIS建设子项目需开放其独立的网站,网站信息中应包括立项申报材料(原件扫描成PDF格式)、自查报告(原件扫描成PDF格式)、阶段性建设成果展示、开放服务情况等内容。我厅将组织有关高校专家进行网上评议,形成网上互评意见。
3.终审评议阶段:省教育厅根据学校自查、网上互评情况,审核确定检查结果,公示后予以公布。
三、其他工作
(一)组织图书馆骨干人员培训
根据JALIS三期工程的建设需要,加强图书馆管理骨干人员和业务骨干人员的培养培训学习培训与交流研讨,以提高数字图书馆建设骨干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储备人才。
2009年将依托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重点围绕以下三个专题,开展2—3次的学习培训与交流研讨:(1)数字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2)区域文献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与服务规范;(3)数字文献资源的服务与共享。具体事宜由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另行通知。
(二)健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专家库
为保证JALIS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我厅拟进一步健全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专家库,请学校协助做好专家库更新完善工作。推荐专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图书文献保障工作经验;
(2)热心于高校数字图书馆与JALIS建设工作,以在职人员为主;
(3)原则上具有(或相当于)教授专业技术职务(高职专家可适当放宽要求)。
请按附件六要求填写专家相关信息,加盖学校公章后将纸质及电子材料一并报我厅高等教育处。
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省教育厅办公楼1519房间。联系人:张晓宁,联系电话:025-83335555。邮编:210024。
建设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是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请各校高度重视,认真做好JALIS三期工程2009年项目申报与检查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建设模式,加快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江苏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力与服务效益。
附件:
1.JALIS三期建设2009年立项申报指南 2.JALIS三期工程已立项建设的子项目名单 3.JALIS三期工程子项目建设情况自查报告
4.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JALIS)三期建设2009年立项申报表 5.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表 6.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审专家推荐表
第五篇: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规范市级重点学科的管理,促进学术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重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国家、重庆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市级重点学科是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市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通过规定程序,择优遴选和重点支持建设的学科。根据发展需要、学科基础以及专业特点,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管理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扶植。
第三条 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根据国家、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学科优势与特色,不断增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的综合能力。
第四条 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及资助周期为五年,与五年计划的时间同步,每一建设周期结束后,经考核和验收合格的学科可命名为市级重点学科。
新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评审遴选新一轮市级重点学科。对于入选新一轮市级重点学科建设者,在其建设周期内,市里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经费资助,支持建设。第五条 市教委是市级重点学科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市级重点学科。市教委学位与研究生处,具体负责市级重点学科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第二章 管理与运行
第六条 市教委负责市级重点学科的发展规划编制、管理办法制定、评审遴选、工作指导、组织协调、经费管理、中期评估、终期验收等。必要时邀请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工作。
市教委负责按照国家重点学科的有关管理规章,择优推荐市级重点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并按照规定进行有关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
第七条 高等学校是市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主体,具体负责本单位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建设规划、申报市级重点学科、推选学科带头人、落实学科建设配套经费及其他人力物力条件,负责日常检查、考核及相关信息采集上报等。
第八条 高等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赋予学科带头人在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学术活动、人力物力使用等方面较多的自主权,保证市级重点学科日常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九条 市级重点学科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日常工作的运行由所在学校和学科负责。
第三章 申请与遴选
第十条 市级重点学科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设置,其中二级学科是市级重点学科的基本设置单元。申请市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名称和代码,统一使用该学科、专业目录规定的标准称谓和代码。
第十一条 申请市级重点学科的基本条件:
(一)系校级重点学科,且经过建设取得优异成绩;
(二)学科方向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国家、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条件较好;
(三)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较高,在本学科领域有相当影响和知名度;
(四)科学研究基础较好,创新能力强,承担较多的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拥有较多高水平研究成果,成果转化和服务经济建设成绩显著,学科优势和特色明显,持续发展潜力较大;
(五)学科平台条件较好,设备设施、图书资料及数据文献资料、场地较完善,学科发展的支撑力较强;
(六)原则上应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较强,质量较高,发展潜力大。
第十二条 市级重点学科的遴选程序是:
一、学科负责人提出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填写《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以下简称《计划任务书》),并按规定提交相关附件材料;
二、所在学校组织专家对所申报学科的建设计划进行论证,并以学校的名义向市教委提出申请;
三、市教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择优遴选,并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确认市级重点学科名单,行文公布。
第十三条 《建设计划任务书》作为市级重点学科评审、建设实施、中期评估和终期验收的重要依据。在建设周期内,原则上对《计划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做调整。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计划任务书》内容的,须经市教委学位与研究生处和该市级重点学科所在高校共同审定后进行调整。同时,有关调整内容的书面材料报市教委学位与研究生处备案。
第四章 考核与验收
第十四条 市级重点学科的考核以学校组织考核为主,主要检查该学科建设的进展情况。每年12月31日前,市级重点学科所在学校要完成考核工作,并向市教委学位与研究生处报送《重庆市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考核报表》。市教委学位与研究生处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第十五条 市级重点学科的中期评估由市教委负责组织。主要针对《建设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中期考核指标,组织专家进行检查评估。同时,检查学校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和相关条件保障的落实到位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通不过中期评估的市级重点学科,市教委将视具体情况,做出责令限期整改或撤销市级重点学科资格的处理。
第十六条 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期终,须及时验收。终期验收由市教委统一组织。主要验收内容:以《建设计划任务书》为依据,包括基本情况、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目标情况、科学研究和标志性学术成果、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主要建设内容的绩效、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学校组织管理情况等。验收方式:采取专家会议验收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验收方式。验收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验收成绩将作为推荐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和遴选新一轮市级重点学科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五章 经费与使用
第十七条 市级重点学科建设须建立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包括政府拨款、学校自筹和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产学研合作资助经费等途径。学校是学科建设投入的主体,应采取有效措施逐年加大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市教委将积极争取市级财政不断加大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
第十八条 市级重点学科经费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市级重点学科经费主要用于学科条件建设、科学研究、学术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
第十九条 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重点学科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对市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同时,按照市教委财务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市级重点学科经费的使用情况说明,编报有关的报表,接受监督。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