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北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管理暂行办
法的通知
淮政办〔2009〕70号
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淮北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二月五日 淮北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管理,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财产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房屋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辖三区(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集体土地上依法建设的各类房屋的权属登记。本办法所称集体土地房屋包括依法利用宅基地建造的村民住房和依法利用其他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建造的房屋。
第三条 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房屋登记机构,负责本市集体
土地上依法建设的各类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及发证工作。集体土地范围内村民住房,以宅基地上独立建筑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层、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第四条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统一的房屋登记簿。房屋登记簿是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由房屋登记机构管理。
第五条 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的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使用有效的身份证件;申请人为法人、其他组织的,应当使用其法定名称,由法定代表人申请;共有的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请。
第六条 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程序:
(一)申请。申请房屋登记,申请
人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登记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登记材料;申请登记材料应当提供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应当提交经有关机关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申请人应当对申请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房屋登记。
(二)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受理凭证。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机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
(三)审核。房屋登记机构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核实,提出审核意见。
(四)公告。登记机构受理申请后,将申请登记事项在房屋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内公告(公告期限30日),公告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方可予以登记。
(五)记载于登记簿。经登记机构审核,符合登记条件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予以登记,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
(六)发证。房屋登记机构向申请人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
第七条 申请房屋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税费。第八条 因合法建造房屋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三)宅基地使用权证明或者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四)申请登记房屋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
(五)房屋测绘报告或者村民住房平面图;
(六)房屋已竣工验收备案证明或房屋质量自检报告;
(七)其他必要材料。申请村民住房所有权初始登记的,应当提交申请人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证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的,应当提交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的证明材料。《城乡规划法》实施前(2008年前),房屋所有人应当提供符合规定的规划证明,《城乡规划法》实施后,应当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本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手续,因房屋买卖、交换、继承、赠与等原因致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由村委会出具相关证明和有关协议后,以现在实际房屋所有人为申请人办理相应的房屋登记并予以公告。房屋测绘报告、房屋平面图应当由测绘单位提供,并注记单位名称。不能提供房屋平面图的,申请人应当与房屋登记机构预约测绘人员对申请登记的房屋进行房屋面积测绘。第九条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权利人应当在有关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实发生后申请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
(一)房屋所有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的;
(二)房屋坐落的街道、门牌号变更的;
(三)房屋面积增加或者减少的;
(四)同一所有权人分割、合并房屋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条 申请房屋所有权内容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
(四)证明发生变更事实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第十一条 初始登记后,房屋所有权依法发生转移,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
(四)宅基地使用权证明或者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五)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
申请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移的证明材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的证明材料。第十二条 申请农村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除因继承或者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取得房屋所有权外,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办理。第十三条 依法以乡镇、村企业的经营性用房、办公用房、厂房等建筑物设立抵押,应当由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双方共同申请,申请抵押权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
(四)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五)主债权合同和抵押合同;
(六)其他必要材料。第十四条 经登记的房屋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在30日内申请房屋所有权、房屋他项权注销登记:
(一)房屋灭失的;
(二)放弃所有权的;
(三)主债权消灭;
(四)抵押权已经实现;
(五)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 申请房屋所有权或房屋他项权注销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
(四)证明房屋所有权或房屋他项权消灭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登记机构不予登记:
(一)房屋权属有争议的;
(二)不能提供有效的土地及房屋权属证明;
(三)被依法征收、没收或者查封的;
(四)非法占有集体土地的;
(五)属于临时建筑或违章建筑的;
(六)其他依法不予登记的。第十七条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破损的,权利人可以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换发。房屋登记机构换发前,应当收回原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并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遗失、灭失的,权利人在当地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30日后,房屋所有权无异议,可以申请补发。房屋登记机构予以补发的,应当将有关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补发的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上应当注明“补发”字样。
在补发集体土地范围内村民住房的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前,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就补发事项在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公告。第十八条 房屋登记机构对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予以登记的,应当在房屋登记簿和房屋权属证书上注明“集体土地”字样。第十九条 办理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的地役权登记、预告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等房屋登记,可以参照适用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的有关规定。第二十条 房屋权利人未按规定办理房屋权属、房屋他项权注销登记的,或者因申请人隐瞒事实真相、提供虚假材料造成房屋登记不实的,房屋登记机关应当注销其房屋登记,将注销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原房屋所有权证收回或者公告作废。第二十一条 非法印制、伪造、变造房屋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变造的房屋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的,由房屋登记机构予以收缴;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提交错误、虚假的材料申请房屋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房屋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办理房屋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房屋登记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房屋登记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登记错误的工作人员,有权追偿。第二十三条 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申请予以登记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四条 濉溪县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菏泽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暂行办法
菏泽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管理,落实房屋登记制度,规范房屋登记行为,保障集体土地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房屋登记办法》和《山东省实施《房屋登记办法》细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应当遵循产权明晰、房屋所有权和房屋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是指市、县房屋登记机构依法将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权利和其他应当记载的事项在房屋登记薄上予以记载的行为。
第五条
菏泽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负责指导、监督全市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工作,并负责菏泽市经济开发区、牡丹区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工作。
各县房屋登记机构负责本辖区内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工作。第六条
从事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受理、审核工作人员应当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或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考试,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房屋登记上岗证书,持证上岗。
第七条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建立统一的房屋登记簿。房屋登记簿是房屋权利和内容的根据,由房屋登记机构管理。
集体土地房屋所有权证是产权人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
第八条 本办法未作规定事宜,按照《房屋登记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章集体土地房屋登记
第九条 集体土地房屋登记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请。申请房屋登记,申请人应当向房屋登记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登记材料。
申请登记材料应当提供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应当提交出具材料部门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二)公告。房屋登记机构受理登记申请后,将登记事项在房屋所在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内公告无异议,方可予以登记。公告期限为30个工作日。
(三)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凭证。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机构应当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
(四)审核。房屋登记机构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核实,签署审核意见。
(五)记载于登记簿。经房屋登记机构复核,符合登记条件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予以登记,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
(六)发证。颁发《房屋所有权证》,并在其土地权属性质中注记“集体土地”。
(七)档案管理。房屋登记机构要建立完善的集体土地房屋档案管理系统。
第十条 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的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使用其有效身份证件的姓名。
申请人为法人、其他组织的,应使用其法定名称,由其法定代表人申请。共有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请。
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申请房屋权属登记。代理人申请登记时,除向房屋登记机构交验代理人的有效证件外,还应向登记机构提交申请人的授权委托书。未成年人的房屋,应当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第十一条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初始登记
一、村(居)民自建房屋初始登记应提交下列材料:(1)登记申请书;(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申请人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证明(此证明可由村(居)委会出具)
(4)宅基地使用权证明(5)房屋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
(6)经行政村证明房屋登记无异议的公告(7)房屋测绘报告
(8)登记机构认为应当补正的其他材料
198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施行之日以前建成的房屋,需提交村委会(社区)出具的合法用地证明。198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施行之日以后建成的房屋,需提交乡镇(办事处)批准的合法用地文件,占用耕地建设的需提交市、县(区)政府批准的文件。
菏泽市城区内2004年以前在集体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如提供不出房屋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可以用2004年菏泽市房屋普查档案数据做为房屋符合城乡规划的依据;如在2004年菏泽市房屋普查时没有普查到的村(社区),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申请房屋初始登记时,可由房屋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出具符合城乡规划的证明。
二、村、镇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房屋初始登记应提交下列材料:(1)登记申请书
(2)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登记的证明材料
(3)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4)县(区)建设主管部门或乡镇规划管理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5)建设单位或行政村、乡(镇)政府出具的房屋竣工证明(6)经村、镇证明的房屋登记无异议的公告(7)房屋测绘报告
(8)登记机构认为应当补正的其他材料
三、乡镇、村企业厂房初始登记应提交下列材料:(1)登记申请书
(2)营业执照或机构代码证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3)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4)县(区)建设主管部门或乡镇规划管理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5)房屋已竣工的证明
(6)经村、镇证明房屋登记无异议的公告(7)房屋测绘报告
(8)登记机构认为应当补正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初始登记后,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权利人应当在有关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实发生后申请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
(一)房屋所有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的;
(二)房屋坐落的街道、门牌号或者房屋名称变更的;
(三)房屋面积增加或者减少的;
(四)同一所有权人分割、合并房屋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申请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应当提交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书、证明发生变更事实的材料。
第十三条 初始登记后,因房屋买卖、互换、赠与、继承、受遗赠、分割、合并等原因致使其权属发生转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文件生效或事实发生后,持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书、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等证明文件到房屋登记机构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
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
(四)宅基地使用权证明或者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五)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六)其他必要材料。
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还应当提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转移和受让人符合申请使用宅基地条件的证明。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房屋登记机构不予办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还应当提交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的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 依法以集体土地房屋设立抵押,申请抵押权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
(四)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
(五)主债权合同和抵押合同;
(六)其他必要材料。
第十五条 办理下列房屋登记,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实地查看:
(一)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二)因房屋灭失导致的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实地查看的其他房屋登记。房屋登记机构实地查看时,申请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六条 集体土地范围内村民住房,以宅基地上独立建筑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在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层、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构应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
(一)房屋权属有争议的;
(二)不能提供有效的房屋权属证明文件的;
(三)共有的房屋未经共有人同意的;
(四)被依法征收、没收或查封的;
(五)非法占用集体土地的;
(六)属于临时建筑或违章建筑的;
(七)其他依法不予登记的。
第十八条 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登记机构应当于下列时限内,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或者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
(一)房屋所有权登记,60个工作日;
(二)抵押权、地役权登记,10个工作日;
(三)预告登记、更正登记,10个工作日;
(四)异议登记,1个工作日。
公告时间不计入前款规定时限。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登记时限的,经房屋登记机构批准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原时限的1倍。法律、法规对登记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九条 房屋登记机构对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予以登记的,应当在房屋登记簿和房屋权属证书上注明“集体土地”字样。
房屋权属证书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
第二十条 办理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地役权登记、预告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等房屋登记,可以参照适用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破损的,权利人可以向房屋登记机构申请换发。房屋登记机构换发前,应当收回原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并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遗失、灭失的,权利人在当地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后,可以申请补发。房屋登记机构予以补发的,应当将有关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并在补发的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上注明“补发”字样。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在补发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前,就补发事项在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公告。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委员会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登记机关撤销原房屋所有权证:
(一)未如实申报房屋产权真实情况,骗取房屋所有权证的;
(二)伪造房屋登记资料的;
(三)因其他原因依法应当撤销房屋权属证书的。
登记机构应当在作出撤销房屋权属证书决定之日起7日内书面送达当事人,限期上缴房屋权属证书;逾期未上缴的,登记机构公告房屋权属证书作废。
第二十三条 非法印制、伪造、变造房屋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变造的房屋权属证书或者登记证明的,由房屋登记机构予以收缴;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提交错误、虚假的材料申请房屋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房屋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办理房屋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房屋登记机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房屋登记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登记错误的工作人员,有权追偿。
第二十五条 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涂改、毁损、伪造房屋登记簿;
(二)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申请予以登记,或者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登记申请不予登记;
(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
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
郑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郑政„2011‟6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登记行为,维护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上房屋的登记工作,适用本办法。以各种形式在集体土地上违法违规进行开发建设或变相进行开发建设,未依法取得相关建设、规划审批手续,并违法违规向土地所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销售的房屋不予登记。经市政府批准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上房屋不予登记,待改造完成并安置完毕后按国有土地上房屋进行登记。
第三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市区区域内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工作,包括行政辖区内的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及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区、郑州航空港区。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派出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集体土地房屋的登记工作。
第四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实施房屋登记、发放房屋权属证书,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房屋权属证书附记栏内应标注“集体土地”字样。集体土地上房屋进行登记应使用国家统一印制的房屋权属证书。申请登记房屋为共有房屋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共有”字样。
第五条 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与该房屋占有范围内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一并发生转移。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房屋权属的设立、转让、变更和消灭,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进行登记。房屋登记分为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和异议登记。
第七条 房屋登记依下列程序进行:(一)申请;(二)受理;(三)审核;(四)记载于登记簿;(五)颁发、换发或收回房屋权属证书。
第八条 集体土地上房屋,应当按照基本单元进行登记。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明确、唯一的编号(幢号、室号等)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村民自建住房,以宅基地上独立建筑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在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层、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第九条 申请集体土地房屋登记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事项进行公告。公告的内容应当在房屋所在村民组织内进行张贴。经公告三十日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方可予以登记。
第十条 房屋登记由房屋权利人向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权利人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应使用其法定名称。权利人为自然人的,应使用其有效身份证明上载明的姓名。共有的房屋,由共有人共同申请。房屋他项权利登记,由房屋所有权人和他项权利人共同申请。
第十一条 房屋权利人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登记。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登记的,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和代理人身份证明。境外申请人的委托书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人的房屋,由房屋法定继承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登记。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房屋,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
第十二条 房屋登记申请人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和形式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受理,并在下列时限内完成登记行为。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的,3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并发放房屋所有权证;申请房屋抵押权、地役权、预告登记、更正登记的,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并发放相应的权属证书;申请异议登记的,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不予登记的,应即时书面通知申请人。第十三条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
第三章 房屋所有权登记
第十四条 房屋权利人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应当按下列规定提交材料:(一)村民自建的住宅房屋1.登记申请书及身份证明;2.宅基地使用证;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4.房屋测绘平面图;5.申请人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证明;6.其他必要材料。(二)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建设的房屋1.登记申请书及身份证明;2.集体土地使用证;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4.工程竣工验收证明;5.房屋测绘平面图;6.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进行登记的证明材料;7.其他必要材料。
第十五条 村民自建的3层以下(含3层)房屋以及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房屋,由于历史原因用地和规划材料缺失的,在按规定补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后,可予以登记。
第十六条 依照本规定应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房屋,而实际未取得工程竣工验收证明的,建设方应委托具有管理权限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房屋安全状况进行鉴定。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的,可凭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或—6—者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申请权属登记。
第十七条 已依法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集体土地房屋买卖、交换、赠与、继承、分家析产或因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仲裁裁决致使房屋权属发生转移的,权利人持下列材料中的相关材料申请转移登记:(一)登记申请书及当事人身份证明;(二)房屋权属证书;(三)宅基地使用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四)与房屋权属转移相关的合法有效证明、合同、协议、法律文书等文件;(五)其他必要材料。共有的房屋,还应提供产权共有人同意产权转移的书面证明。
第十八条 申请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属于村民住房的,应当符合宅基地的管理规定,并提交房屋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同意转让的证明;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房屋的,应当提交经村民会议同意或者由村民会议授权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的证明材料。
第十九条 已登记的集体土地上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权利人应当申请变更登记,并按下列规定提交材料:(一)权利人姓名(名称)变更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有效证明文件;(二)房屋坐落的街道名称、门牌号变更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部门证明;(三)房屋面积发生变化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规划许可或证明文件;(四)共有房产分割的,提交房屋权属证书、分割协议或公证书。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予登记:(一)不能提供有效的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的;(二)不符合城乡规划的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的;(三)房地产权属争议未解决的;(四)转让农村村民住房,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五)司法机关查封或限制房屋权利的。
第二十一条 房屋因拆除、焚毁、倒塌等原因灭失的,权利人应当自事实发生后申请注销登记,缴回房屋权属证书。申请注销登记,房屋权利人应当提交房屋权属证书及相关证明文件。
第四章 他项权利登记
第二十二条 集体土地上房屋设定抵押权的,应持下列材料申请办理房屋他项权利登记,领取《房屋他项权证》:(一)登记申请书及抵押人、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二)房屋所有权证及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三)主债权合同;(四)抵押合同;(五)其他必要材料。农民个人房屋设定抵押权只能为本家庭成员担保。已经抵押登记的房屋的占用、管理与处分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在处分抵押房屋时只能面向本集体组织成员。
第二十三条 经登记的抵押权发生转移、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的,权利人应当依法申请转移、变更、注销登记。第二十四条 下列房屋不得设定抵押权:(一)权属有争议的房屋;(二)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的房屋;(三)列入文物保护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房屋;(四)依法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转让的房屋;(五)依法公告拆迁范围内的房屋。
第二十五条 在房屋上设立地役权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地役权设立登记:(一)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三)地役权合同;(四)房屋所有权证及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宅基地使用证);(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二十六条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地役权设立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需役地和供役地房屋登记簿,并可将地役权合同附于供役地和需役地房屋登记簿。
第二十七条 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一)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三)登记证明;(四)证明地役权发生变更、转移或者消灭的材料;(五)其他必要材料。集体土地上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房屋上设定的地役权一并转移。
第五章 其他登记
第二十八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更正。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15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十九条 房屋权属证书遗失、破损的,可以向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补发或换发。需要补发房屋他项权证的,权利人应当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持登报声明等有关材料申请补发;房屋所有权证遗失的,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补发前应当就补发事项在房屋所在地村民组织内进行公告。补发的房屋权属证书上应注明“补发”字样。自补发之日起,原房屋权属证书作废。
第三十条 办理集体土地上房屋的预告登记、更正登记、等房屋登记,参照适用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一)伪造或涂改房屋权属证书的;(二)申请人以瞒报、虚报、出具虚假具结保证等欺骗手段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第三十二条 房产测绘单位在房产面积测绘中不执行国家规范、规定,或者弄虚作假欺骗房屋权利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三条 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房屋登记工作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集体土地上没有房屋或已建房屋灭失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五条 县(市)、上街区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所属行政区域内开展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可遵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主题词:城乡建设 土地 房屋 办法 通知 主办:市住房保障局督办:市政府办公厅五处 抄送:市委各部门,郑州警备区。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8月3日印发
第四篇:淮北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暂行规定
淮北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集体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加强集体土地
权属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及《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包括集体土地所有
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集体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集体土地确
权登记发证工作。
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权登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
林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市国土资源局主管全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市辖三区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暂由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所
在地分局办理。
第五条
依法登记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受
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
集体土地权利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如实办理申 请登记手续。
集体土地权利证书不得涂改。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七条 集体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基本单元。宗地是指权属界
线封闭的地块。
第八条 集体土地登记按下列程序实施:
(一)土地登记申请;
(二)地籍调查;
(三)权属审核;
(四)公告;
(五)注册登记;
(六)发放或变更土地权利证书。
前款第(四)项规定仅适用于初始登记,公告时间不少于 日。
第九条 一个土地权利人合法拥有或者使用两宗或两宗以
上集体土地的,应当按宗地申请登记;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权利
人共同拥有或使用同一宗地的,应当各自申请登记。
第十条 集体土地权利人申请土地权利登记,必须向登记机
构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二)单位法定代表人证明,个人身份证明或者户籍证明;
(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四)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
(五)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人申请土地登记,应当如实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
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
责。
第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土地权利,应当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
登记。申请办理未成年人土地登记的,除提交本办法第十条规定 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监护人身份证明材料。
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除提交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材
料外,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
代理境外申请人申请土地登记的,授权委托书和被代理人身
份证明应当经依法公证或者认证。
第十二条
对当事人提出的土地登记申请,国土资源行政主
管部门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登记的土地不在本登记辖区的,应当当场作出不
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
门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
人当场更正;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 者在 5 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
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土地登记申请。
第十三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土地登记申请后,认
为必要的,可以就有关登记事项向申请人询问,也可以对申请登
记的土地进行实地查看。
第十四条
集体土地权属调查由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
实施。
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权属调查中应当公告或者书面通知
有关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到场指界。
第十五条
被调查的土地权属界线所涉及的土地所有者、使
用者,应当按照公告或指界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地点派指界人到
场指界。经双方认定的界线,双方指界人应当在地籍调查表上签
字盖章。
一方指界人未在规定时间出席指界,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
指界线确定。登记机构将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送达缺席者。缺席
者对权属界线如有异议,可以在 15 日内提出重新指界申请,并
由申请人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或申请后又缺席 的,视同对确定的界线无异议。
指界人未能出具有关证明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在地籍调查
表上签字盖章的,视同缺席指界。
第十六条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地籍调查成果及申请资
料,对土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范围、四至、面积、地类等进
行审核,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
土地登记审批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
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
第十七条
土地权属界线有争议的,调查员应当进行现场调
解。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先确定没有争议的土地权属界线。争
议部分按照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后再确定界线。
第十八条
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要求的宗
地予以公告。
公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土地使用人和土地他项权利人的名称地址;
(二)准予登记的土地权属性质、面积、座落;
(三)土地使用人和土地他项权利人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
提出异议的期限、方式和受理机关;
(四)其他事项。
第十九条
公告期满,土地使用人和土地他项权利人及其他
土地权益有关人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未提出异议的,报区人民政
府批准予以注册登记。
经登记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由区人民政府分别向集
体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发放《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
证》。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登记机构不予受理土地登记申
请的,并应当将不予受理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
(一)申请登记的集体土地不在本登记区的;
(二)提交的集体土地登记文件不齐全的;
(三)不能提供合法证明的;
(四)其他依法不予受理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
(一)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二)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
(三)未依法足额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税费的;
(四)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超过规定期限的;
(五)其他依法不予登记的。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机构可以作出暂缓登
记的决定,并应当将暂缓登记的理由书面通知申请人:
(一)土地权属存在争议尚未解决的;
(二)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使用集体土地,尚未处理或
正在处理的;
(三)集体土地使用者的登记申请,未按规定征得土地所有
者同意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暂缓登记的事项。
第二十三条
集体土地登记后,发现错登或者漏登的,登记
机构应当办理更正登记;土地权利人也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第三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第二十四条
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依法享有该集体土地所有
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申请, 具备条件的可以由村民小组组织申
请。
第二十五条
进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土地权属界
线没有争议且经过公告没有异议,登记机构可以根据地籍调查成
果进行登记发证。
土地权属界线有争议或者经过公告有异议的,待争议解决
后,根据有关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法院的裁判文书进行登记发
证。
没有明确所有者的土地,登记机构可以登记造册,但不发土
地所有权证书。
第二十六条
农民集体之间因交换、调整土地而发生所有权
变更的,交换、调整土地的各方应当在接到交换、调整协议批准
文件后 30 日内,持协议、批准文件和原土地证书共同申请变更
登记。
第二十七条
国家依法征收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的,集体土
地所有者应当在征地批准后 30 日内,持原土地证书和批准文件
申请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
第二十八条
农业用地、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集体土
地所有者应当在接到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文件后 30 日内,持批准文件和原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申请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第二十九条
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引起土
地利用地类一级分类面积变化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应当持批准文
件、《集体土地所有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构根据耕地变更调查结果办理变更登记。
第三十条
集体所有土地依法被全部征收的,集体土地所有
者应当在征地批准后 30 日内,持原土地证书申请被征土地的注
销登记,交回集体土地所有证。
第三十一条
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
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原集体土地所有者应当申请注销登记,交回集体土地所有证。
第三十二条
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未按照规定申请注销登记 的,各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依照规定直接办理注销土地登
记,注销土地证书。
第三十三条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原则上以第二次全国土
地调查签订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为准。
第四章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
第三十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投资设立的企业,乡(镇)、村公益性组织及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取得集体土地使用权。
第三十五条
农民宅基地调查确权必须贯彻“一户一宅”的
法律规定。具体按以下原则进行:
(一)一九八二年二月国务院发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
之前农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在
《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施行后未经拆迁、改建、翻建的,可
以暂按照现有实际使用面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
(二)一九八二年二月《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发布时起
至一九八七年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
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超过部
分按当时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
登记;
(三)一九八七年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
后,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进行登记;
(四)符合当地政府分户建房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居民,其现有的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建房合计面积标准的,可以按照现
有宅基地面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
(五)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在农村的宅基地,房屋
产权没有变化的,可以依法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房屋拆除
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收回;
(六)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依法接受转让、购买房屋取得 的宅基地,可确定其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
(七)农村专业户宅基地以外的非农建设用地与宅基地分别
确定集体土地建设用地。
第三十六条
符合本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确定农村居民
宅基地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时,其面积超过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卡和土地证内注明超过标准面积的数量。以后分户
建房或现有房屋拆迁、改造、翻建或政府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
时,按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标准重新确定使用权,其超过部分退
还集体。
第三十七条
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 2 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
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已经确定使用权的,由集体报经区
人民政府批准,注销其土地登记,土地由集体收回。
第三十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
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在接到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批准后 30 日内,持原土地证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
准文件和联营或者入股协议申请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
登记。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还应提交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文
件。
第三十九条
因企业破产、兼并、改制等引起集体土地建设
用地使用权发生变化的,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或个人、集体土
地所有者应当在接到批准文件后 30 日内,持批准文件、有关合 同、原土地使用证及其他有关文件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条
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因交换、调整土地而发生集体
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的,交换、调整土地的各方应当在接到
交换、调整协议批准文件后 30 日内,持协议、批准文件和原土
地证书共同申请变更登记。
第四十一条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协议期
满,未申请续期或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原集体土地使用者在期
满之日前 15 日内,持原土地使用证及协议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二条
集体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终止土地使用的,原
集体土地使用者在使用权终止后 15 日内,持使用权终止协议和
原土地使用证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三条
因集体土地所有权被注销的,土地原土地使用
者应当持原土地证书及有关证明材料,申请土地使用权注销登
记。
第四十四条
土地使用者未按照规定申请注销登记的,国土
资源部门可以依照本规定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直接办理注销土地
登记,注销土地证书。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濉溪县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可以参照本规定另
行制定。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苏州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城乡规划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因城乡规划建设征收集体土地或使用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需要拆迁集体土地上房屋及地面附着物,并对房屋所有权人进行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 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相关的土地管理工作;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相关管理工作。
吴中区、相城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确定的拆迁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和县(市)、吴中区、相城区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的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发展和改革、规划、公安、工商、物价、人社、民政、农业、市容市政、监察、审计、法制、信访、农村工作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文件的单位;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及地面附着物的合法所有权人。
第七条 拆迁人实施拆迁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取得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文件,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被拆迁人应当服从城乡规划和建设要求,与拆迁人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第二章 拆迁管理
第八条 需要拆迁集体土地上房屋及地面附着物的,拆迁人和被拆迁房屋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征求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拆迁人的意见,并进行房屋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九条 拆迁人应当将下列文件材料提交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备案:
(一)项目批准文件;
(二)规划相关批准文件和图纸;
(三)用地相关文件;
(四)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六)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备案后,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规划、国土、住建、公安、工商、农村工作等部门在确认的拆迁范围内暂停办理下列有关事项:
(一)新批宅基地和其它建设用地;
(二)审批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及其地上附着物;
(三)批准变更房屋、土地性质用途;
(四)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年检;
(五)办理户口迁入、分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备案的同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将建设项目、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拆迁依据等有关事项,在房屋拆迁范围内公告。拆迁人应当自公告后,向被拆迁人发出房屋拆迁通知书,并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第十二条 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人方可选择经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核定公布的具有相应房地产评估资质的拆迁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在拆迁范围内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 拆迁人可以自行拆迁,也可以委托具有房屋拆迁资质证书的拆迁实施单位拆迁。
第十四条 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订立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应当采用统一的文本格式。
第十五条 拆迁人应当在确定的拆迁期限内实施房屋拆迁。确需延期拆迁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公告。
第十六条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房屋拆迁活动的监督,加强拆迁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和拆迁举报、信访制度。
第三章 补偿与安置
第十七条 拆迁集体土地上房屋分为住宅房屋拆迁和非住宅房屋拆迁。
拆迁住宅房屋实行货币补偿、房屋安置、货币补偿与房屋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安置方式由被拆迁人自行选择;拆迁非住宅房屋实行货币补偿等方式。
拆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应当通知农村集体资产主管部门,由其核销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证,并对拆迁补偿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被拆迁房屋的性质、用途、面积的认定办法,被拆迁人的计户方法,由所在地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 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性质、用途、面积等因素,以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管委会)制定。
第二十条 选择房屋安置方式的,拆迁人以认定的安置面积对被拆迁人进行安置,被拆迁房屋与安置房屋互结差价结算。
第二十一条 拆迁非住宅房屋,对已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手续和已办理集体土地流转审批手续的用地补偿标准,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管委会)制定。
第二十二条 被拆迁人所有的禽畜棚舍、室外厕所、门斗、水井、场地、花草树木、围墙、驳岸等其他地上附着物,由评估机构评估后给予补偿。
第二十三条 评估机构按规定出具的评估报告应当送达被拆迁人。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评价报告之日起5日内,向原评估机构书面申请复核;原评估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进行复核,并出具书面复核报告。
当事人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复核报告之日起5日内,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第二十四条 拆迁人应当按照规定给付被拆迁人搬迁补助费。
自行过渡安置的,拆迁人应当按照规定给付被拆迁人临时安置补助费。
因拆迁造成被拆迁人停产、停业的,拆迁人应当给予补助。
被拆迁人在拆迁人设定的奖励期限内搬迁的,拆迁人应当给付搬迁奖励费。
第二十五条 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非住宅房屋停产停业损失费、移装固定设施补助费等标准,由所在地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六条 拆迁用于公益事业的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等非生产经营性房屋及其附属物,拆迁人原则上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城乡规划的要求予以迁建;当地政府已有规划建设的,对被拆迁人可以实行货币补偿。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涉及的补偿标准适用时点,以房屋拆迁公告之日为准。
第四章 安置房屋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八条 安置房屋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管委会)根据城乡规划要求,统一建设、统一调配、统一管理。
第二十九条 房屋安置应当公开安置房源、公开认定的安置面积、公开被拆迁人的搬迁时间等内容。
第三十条 安置房屋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标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擅自办理第九条所列事项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房屋拆迁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阻挠和破坏房屋拆迁工作的,由行政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被拆迁人不得伪造、涂改有关权属证明文件,不得谎报瞒报有关数据、冒领多领拆迁补偿款,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交通、能源、水利等国家和省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拆迁,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 法律、法规对拆迁军事设施、教堂寺庙、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归侨、侨眷、华侨私有房屋等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 各县(市)人民政府,吴中区、相城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国有土地的房屋拆迁,按照《苏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