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4 10:4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第一篇: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所 属 学 校:襄阳区双南小学 课题 负责人:廉华志 课题小组组长:廉华志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8月——2009年9月

课题主研人员:

课 题 组 总 组 长: 廉华志(负责课题组全面工作)

课 题 组 档案建设: 郭焕清(布置收集整理实验材料)语 文 实 验 教 师: 苏丽华(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研究)

李红军(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研究)

数 学 实 验 教 师: 杨珍瑞(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黄 辉(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品德与社会实验教师: 崔华云(进行品与社学法研究)科 学 实 验 教 师: 靖 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研究)英 语 实 验 教 师: 高丽娟(进行英语学习方法研究)

襄阳区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双南小学小学于2007年7月向襄樊市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多的克难攻坚,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09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

1、提出课题,申请立项:

立项申请书:廉华志

2、撰写研究规划和实验方案(2007年4月)课题研究规划撰写人:廉华志 课题研究方案撰写人:杨珍瑞

3、实验教师进行行动研究(2007.9—2009.6)

(1)实验教师根据学校实验方案学习有关学习方法的理论。(2)实验教师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行动研究。(3)每学期总结学生的学习方法,撰写实验总结(4)实验教师编写经验论文,教学设计

4、做好课题研究结题的准备工作(2009年9月)

5、总结课题研究经验,申请结题(2009年10月)档 案 整 理:郭 焕 清 结 题 报 告:郭 焕 清

取得的成果:

(一)探索出了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常规教研、论文撰写四位一体的科研新模式。

在进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实验过程中,我校课题组发现:仅仅把课题当课题,仅仅为实验而实验是不能解决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问题的,因为任何一项研究都不是孤立的,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观念、教师的教法、课堂呈现的方式、教师自身素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此,我们在思考:能否找到课题研究与教师日常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呢?经过多次的研讨,多次的论证,我校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有效的新路子,即:以课题研究统领全校的教研教改工作,依托课题,进行集体备课,进行常规教研,根据教学反思,撰写教研论文。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始,课题组首先制定出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总计划,向全校教师通报;接着每位教师根据学校课题,自定一个小课题(必须是学习方法的研究);然后,每位教师围绕自定小课题,收集处理相关理论资料,做好集体备课的准备;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主备人先阐述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将采用的方法;再通过第二天的课堂实践,验证自己的研究目标是否达到;最后,在听取了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收获。

学校采用多种方法激励教师积累一线教学实践素材,撰写教学随笔、教研论文、教学思考、设计教学过程,鼓励教师把自己的文章寄出去参与评选,与他人共享教育资源。

(二)依托课题,构铸了特色教研体系

“湖北省优秀科研课题实验基地”、“湖北省引导主动学习课题实验先进单位”、“襄樊市优秀科研教学示范先进单位”、“襄樊市第四批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当这一块块金光闪耀的奖牌从你的眼前一一滑过时,你可相信,奖牌的主人——双南小学,竟是一所农村小学,你可知道,这一块块奖牌,昭示着双南几代领导人对科研工作的高瞻远瞩,浓缩着双南53名老师教育科研的智慧,彰显着双南独特的教研教改的魅力。

有人会说:教研不就是备课、上课、评课吗?我们认为,仅有这三个环节不能称为教研。真正的教研应该是确立老师人人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切合本校实际的科研管理制度,要求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教学实际选择研究子课题,把课题研究、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撰写论文等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全校联动的浓厚的教研氛围,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目前,我校的教研教改模式已初步形成。

1、归纳热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 问题即课题,课题问题化,都蕴含着一个道理,课题研究来源于问题的存在。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有鲜活的学生资源,更有广阔的课堂“试验田”,教学过程中,班级管理中,学生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如前些年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于是我们确立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题研究(现已结题,并被评为省级课题实验先进单位)。2007年,我校老师又普遍反映,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已经成了禁锢学生创造力的“紧箍咒”,于是,我校申报了市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课题研究,并被批准立项。现已进入实施阶段。

2、围绕大课题,确定小主题(子课题)

从“引导主动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再到今天的“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未间断过,如何把课题研究、常规教研、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经过长期思考与探索,决定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每周一次的常规教研为着力点,提升教师教研水平。为此,每学期开学初教研组长在制订学期教研计划时,就围绕大课题为每一位要讲研讨课的教师确定教研小主题(子课题),使教研的切入口更小更精确,并把它张贴在办公室,使老师们都能明确本学期的教研方向,如本学期,文、理科组围绕“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各确定了13个教研主题。

3、围绕小主题,广泛收集资料

理论知识的馈乏对于我们这些整天忙于一线教书的教师们尤为突出,如何激发老师们自觉地去多读书呢?我们规定,每一次上研讨课的老师都要在讲课前两周开始围绕学校确定的教研主题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形成有效文字材料,写出自己对本主题的认识及感悟,在教研时上交教研组长,确保讲课教师上课心中有理念支撑,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体验。

4、集思广益,开展集体备课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我们坚持集体备课,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集体备课的优势:它能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呈现出老师的个人教学魅力。我校教研工作的第三大环节就是坚持文科组每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理科组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同年段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前,同年段教师都先写好自己的教学详案,集体研讨时,主备人先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抛出来,其他老师围绕他(她)的观点进行讨论、反驳、完善、提高。集体交流时,我们特别强调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使教师们在相互争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语言组织,创新思维等能力。

5、立足课堂,演绎精彩研讨课

上好研讨课,是整个教研工作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环节,讲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个人教学风采等都通过课堂这一灵动的载体而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讲课者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使出了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因而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课堂教学片段,如苏丽华老师在讲《圆明园的毁灭》时,制作的精美课件;杨珍瑞老师在讲《能量与太阳》时所引用的煤和石油的形成视频等都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到余味无穷。

6、精心准备,认真说课、评课

说课评课作为教师的五大基本功之一,其在教研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课评课能力,老师们既要把握新课标对本册、本单元、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又要考虑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中的体现。因此,说课评课前,老师们必然要认真阅读新的课程标准,查找相关的教育理念,读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老师们的条件性知识会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中逐步提高。在说课评课这一环节中,我们首先请主讲老师说课,说教学内容、说教材解读、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资源运用、说教后反思等,然后,其它老师围绕“教材解读、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创新”这十点对这节课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并给出得分,组长算出平均分,每学期根据平均分多少评出五名“讲课评课明星”

7、勤于动笔,撰写教研文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新挑战,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人们的共识,讲教育故事、编教学案例、写教学随笔、做教育反思、撰写教学论文,都是提高老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忘经历、精彩课堂实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自己对某一事件的所思所感等,一月一整理,一月上交一篇教学随笔,一节精彩课例,一学期上交一篇教研教改论文。

(三)各科学习方法自成一体

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有:预习法 质疑法 课题分析法

连缀段意法 找中心句法

有感情朗读法 朗读助解法

用心阅读法 想象法 情境渲染法 社会实践法 摘抄法 积累法 “自我赏析式”作文评价模式 数学学习方法主要有:讲解法 画图助解法

逻辑思维法 实验法

品与社学习方法主要有: 案例导入法 创设情境法

社会实践法 现身说法法

动态讨论法 开放评价法 科学学习方法主要有: 操作法 实验法 讲解法 英语学习方法主要有: 口语训练法 课外辅导法

(四)实验教师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两年的实验研究中,我校的教师阅读了大量关于学习方法的理论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赞可夫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巴班斯基的教育文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法》,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都为实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来,我校共有31位教师的论文获得市及以上奖励,11位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获得市及以上奖励,3位教师的电子教案,录像课获得市及以上奖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9位教师的论文在全国获奖,6位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获国家级奖励,苏丽华老师的教案《太阳是大家的》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发表,赵莉老师的电子教案获省奖,崔华云、郭焕清、杨珍瑞、靖娟、李红军、黄辉参加“五优”竞赛,被评为襄阳区优质课教师,高丽娟老师带领两名学生参加湖北省英语口语大赛,分获一等奖、三等奖。

(五)学生学习能力成效凸现

“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挣脱了思想上的禁锢,在学习过程中,自由探索,自由张扬,个性和潜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和发展,学习能力成效凸现。两年来,共有39名学生在“天地杯”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56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书画竞赛中获奖,3名学生在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奖,18名学生在书信大赛中获奖。

2009年7月,湖北省农村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在武汉举行,我校学生安璞、王语嫣克服天时、地利等不利因素,在赛场上沉着应对,力挫群雄,分获六年级组一等奖,五年级组三等奖。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女士在为这两个学生的辅导教师颁奖时,对我校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我校进行 “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实验两年来,达 到了预期目标,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与发展,实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较之以前,都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和提高。可以说,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在我校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双南小学

二O一0年三月二十日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生物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合作学习理论:

1、杜威哲学理论。(1)学习应该建立在内发动机的基础之上;(2)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联系;(3)教育应该包括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4)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联系,学习应该有助于改造世界。

2、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一个或者更多的小组成员的优异表现为整个小组赢得奖赏。

3、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约翰逊兄弟在其导师多伊奇的“互相依赖”理论基础上,提出共同学习的五个要素:(1)正相互依赖;(2)个人责任感;(3)面对面交互活动;(4)教授合作技巧;(5)检查小组交互活动。

4、认知心理学与共同学习方法。皮亚杰认为,他人的影响可能有助于学习。由此产生了MURDER六步共同学习方法。

5、信息交流理论。理想的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交流应是立体、多层次、多向交往。

在平常的合作学习课堂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或者生搬硬套,或者犹抱琵琶半遮面,流于形式,等同于讨论,或者缺乏实质性合作,不主动积极,合而不作,作而不和,参与度不均衡,或者昙花一现,缺乏持久的内驱力,这与课程改革目标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

本课题力求通过实践,结合新课标新理念,摸索出能最大程度发挥合作学习实效的生物教学模式、策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 研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0年9月)

(1)进行课题申请、论证。(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题座谈。(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4)撰写课题方案。同时课题组老师了解新课改有关前沿理念、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内涵、存在问题,大大缩短理论与实践落差,避免研究盲目性、随意性和低水平重复,使研究更连贯、更有序、更科学、更深入。

(二)第二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3月)

1、问卷调查阶段(2010年10月初)

对高三两个A层班两个B层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分析生物学习现状。统计表明:(1)传统合作学习只是引发部分学生兴趣

(2)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

(3)课堂发言水平不高,学生不够积极

(4)同学关系较紧张

(5)写作水平欠佳,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6)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欠缺

2、分组阶段(2010年11月初)

各实验班根据不同的成绩、能力、性格、家庭背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按好、中、差三个阶度把全班同学分成6—8人的学习小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各具特色保证取长补短,组间大致均衡,为各小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

各小组选择组名称、口号、标志、所达到的目标。目标的定位赋予小组合作其形其神,激发组员归属感和凝聚力,初步保障主动合作和深度合作。

进行角色分配,设定合作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对外发言人、监督员,分别负责组织协调、资料搜集、记录工作、对外交流、监督促进等工作。每两周各角色轮流一次。

小组成员相邻而坐。每组同号学生成绩能力大致相当,便于分层教学与管理。

3、实施阶段(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

(1)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研讨(2)实践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素养、指导合作技巧

(3)通过“听、评、说、上”等方式,以课例为载体,以点带面,深化课题实施,构建生物合作学习新模式和策略,研究其原则、步骤和方法。

(4)组织实施中期和实施后期的两次问卷调查,并和非实验班进行比较。

4、汇总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测试教育成效。

(3)交流实践体会、经验和困惑,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4)撰写结题报告。

三、结果分析

本课题组取得初步成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一)构建生物合作学习的模式——丰富多彩的“动、展、评、化”的综合活动课模式

生物综合活动课设计实施的价值是改变学习生物的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生物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面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实施中,我们针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建构“活动——交流展示——评价——内化”的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在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探究发现等活动中,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课学习模式:

目标认同 → 合作活动 → 交流评价 → 总结提高、内化

↓ ↓ ↓ ↓

感知目标 自学、调查 知识、成果 知识结构

引发兴趣 质疑、分析 方法 思维发展

研讨、展示 情意品格发展

合作学习课施教模式:

创设目标 → 组织引导监控 → 反馈点拨 → 指导学生

认同条件 学生合作活动 品味肯定 总结提高、内化

↓ ↓ ↓ ↓

激发兴趣 教会合作 及时反馈 突出知识结构

协同情感 围绕目标生成 积极鼓励 提高认知水平

智力交锋

注重评价,把握原则:

1、掌握主体学习的方法、引发、提高、维持学习的欲望。

2、不偏重学习的结果,重视学习过程的优点、意欲和态度评价。

3、不是采用相互评价的竞争原理,因其功利性评价易造成学生焦虑心理,而是重视有关学生的优点和可能性、进步的状况等,重视个人的内在评价,肯定性评价。

4、不是采用考试的分数评价,而是重视评定和所见所闻等记述。

5、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原则。重视成功评价和肯定性评价。如可评出“最佳组长奖” “最佳发言人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活泼之星”“最佳合作之星” “最佳背书小能手”等称号,与评各种先进相结合。

(二)构建有效合作的策略

1、有效合作指导策略

(1)合作意识的培养 积极的相互依赖意识,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合作意识。把学习目标、成绩奖惩定在整个小组,通过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协作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相互依赖,大大推动相互促进。

个体责任意识。实施中发现常有“搭便车”学生,不仅丧失自己学习机会,还限制他人思考,挫伤整组积极性。培养责任意识,消除“隔岸观火,漠然置之”的不良行为,互勉互助互爱,促进组员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特别关注后进生,及时激励,定期表扬,培养其学习信心和责任意识。

(2)合作技巧的指导

征求反馈意见,获得帮助、说明、例证、解释和重复,称赞他人,检查别人是否理解,低声讲话,和解,总结思想,礼貌地提出不同意见,延续传递,鼓励他人实践,感谢他人,保证小组专心工作,利用幽默是小组工作顺畅,帮助小组在时间限制没完成任务,与人说话是叫他的名字,提供建议,适时打断,劝说他人,仔细聆听。

(3)教师干预的指导

小组自治、偏离方向时教师可作以下干预:

 提问问题以激励他们思考,如:你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其他可能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做得怎样?

 对小组已做工作进行反馈,并指出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 鼓励学生应用特定的合作技巧  解决地位不同的问题,例如对地位教低的学生工作进行特殊的有的赞扬

 对小组工作的其他方面作出评论,例如说说某一个小组如何进行这项工作,进展如何。促进学生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4)合作过程中的问题指导

小组合作忌蜻蜓点水、隔靴搔痒,教师努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新课程要求在教的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和途径。问题设计要有实验性、开放性、挑战性、梯度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合作。

(5)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关系处理策略

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扼杀“个性”,一味追求“共性”。在提倡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体验基础上,实施的是置个人于小组中的团队评价策略。我们侧耳聆听“对外发言人”的代表小组共同发言,也对未被小组承认的另辟蹊径甚至离径叛道的解读大声叫好,只要这解读不是完全错误的。

2、学习内容方式的选择策略

合作学习的应用,首先取决于教师,教师要立足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心理。实施中我们力戒不问青红皂白见小组合作就喝彩的作风,也谨遵“审时度势”,不滥用泛用合作学习的训条,灵活运用合作学习,创造灵活多样的课堂风格。我们发现宜于合作学习的内容主要如下: 探究解惑型。基于文本的困惑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均可各抒己见,互相切磋;可互相亮疑,可借工具资料集思广益质疑;可探讨以澄清是非,加深理解;可矛盾上交,为教师“精讲”铺路。议题的选择应有四特点:一是趣味性。能引起学生好奇和参与欲望。二是启发性。特别是对能力差的同学有感而发,有路可思,有话可讲。三是交流性。单调的议题思路狭窄,没有发散思维的余地,易造成为讨论而讨论的难堪场面。四是科学性。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否则,讨论就漫无边际,成为无效学习。

游戏表演型。如DNA 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学生因获得表现自己和仔细观赏,认真评析的机会而格外热闹,而小组合作的方式竞赛的介入,更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合作的效度,竞赛操练型。活动只有通过小组才能全面铺开,人人参与,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限时完成遗传概率计算训练课。时间一到,每组展示方法和结果,一目了然。学生在各显神通的兴奋和他人瞩目的成果交流中,扩大眼界,增进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3、生物素养的培养策略

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生物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物科学能力、科学观以及科学品质等方面。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我们以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入手,小组比赛搜集资料,展示讨论,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兴趣都在一次又一次高涨,充满了对生命现象的热爱与渴望,同时注重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注重生物科学前沿知识的收集,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加强实验的分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增强了集体意识。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问题思考

思考:

1、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前提下,以课例为载体,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成效的。

2、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学生观,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否则合作学习的成效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3、课程研究取得的关键是关注教师与课堂。教师要与新课标同时成长,与学生发展共生。教师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效的最重要保证。

问题:

1、理论与实践如何完美整合问题。

2、教师的调控技巧如何提高。

3、实验教学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实效性的研究。

4、如何运用评价模式中的激励原则最大程度提高实效性的研究

第三篇:学案导学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效率研究结题报告

编号:L12068 学案导学,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效率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龙游县塔石初中 王建生 ***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决定开展“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优化,大幅度地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近年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也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目标导向教学” 等。这些研究在实践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从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以讲授主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触动,因此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上也没有显著的改变。“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就是利用学案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

近年来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研究已经使我们对学习过程有了更加本质的认识,对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有了较充足的理论依据。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学案导学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学案是教师体现此种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它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这样,学案的作用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可以说是当前人们极为重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案的科学、恰当的编制,显的极为重要,它怎样融入新课程理念,怎样与教材完善的结合,反映出基本知识、方法、思想的探究与学习,又怎样以丰富且有层次的问题、知识、方法、思想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成为学案要承载的主要内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

(一)学案设计研究

1、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要与课本紧密相连,一定要反映出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以及知识的背景与发生过程。我们不仅要求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的结构体系,而且还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特别是有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学习和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增强学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要加强集体备课,对每一节课的学生学案的实效性、怎样引导学生探究以及怎样使用学案探索出最佳方案;每位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能驾驭此教学法和学案的使用方法,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案进行适当的增删或改进。

(二)学案导学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实践研究

1、学案与教师

教师结合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了解和掌握学情,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参与编写、修订和完善学案,充分理解把握和使用好学案,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多变,兼容并蓄,不断研究与创新,多方搜集资料与信息,反过来再用于指导学案的修订与完善,把教学实践的过程变成修订完善方案、推进其提高升华的动态过程。

2、学案与学生

学案给学生的指导更直接、具体,学生接受和运用这个指导的自由度和实效性更强。学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和研究空间更自由更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交流空间的约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得以充分体现。

学案给了学生路线和方法,也给了学生思想和态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感受,长此以往,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这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在长期使用学案的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产生新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老师可以作为学案修改的重要依据,使学案不断地完善与科学。

3、学案与课标

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问题导学以三线一面的形式把三维目标贯穿起来。一是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读、学习的思路导引。二是学法线。在依案自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从而做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这条线或简或繁,或明或暗。三是德育线。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并体现学习内容的情感价值、世界观、方法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条线通过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德育能力面。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启动阶段(2011年5月――6月):组织教师设计学案。

在这一阶段,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了多次关于学案设计的思考和探讨,并方泛听取了这一学课课任教师的想法和意见,形成了学案组成、初步原则与具体做法:

1、学案设计的初步原则

针对历史与社会新授课的特点。学案的设计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以课本为基础,以利于学生的自学和能力的培养为前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采用了如下原则:(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根据新教材的实施就需要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都需进行深入地研究,宏观把握,细节人手,按课时编写学案。例如我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下册第四单元内容的编写中就有针对性的把各个不同的特色的区域内容整合到一个课时里面。具体就是把两个或三个具有相同特点具备可比性的内容整理成表格形式,让学生进行比较性学习。这样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目标的实现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引入一个个综合程序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例如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把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整合成一个PRED问题。再然后分成世界与中国类和问题与对策类;又可分成人口类、资源类、环境类等等子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编写,除一般地注意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之外,还必须重视所编问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科信息的准确性;学科信息的系统性;学科信息的思想性;学科信息的启发性;学科信息的多样性;学科信息的针对性。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重视对读图的指导、对实践和社会认知方法的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3)生活化原则

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学科特色,在学案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所学的教材内容,将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语文问题与现象,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地图的三要素的教学过程中就把教材中光明小区的平面图置换成了本校的校园平面图。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大大提高,而且在课后还对校园平面图提出了修改意见,更有学生制作出了自己版本的校园平面图。(4)人性化原则

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我们在学案设计过程中进行分类,基础知识导读、问题导学来帮助学生阅读教材;增加课外时事问题,让学生参与探讨发表意见。

2、学案的组成

学案的组成应相对固定,同时应根据每一课时的具体需要灵活地编写。组成学案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等等。并给出学习的要求,如对认知目标的要求可用“识记”、“理解”、“运用”等,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知识结构包括教材体系、单元知识结构和课时知识网络等等。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并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综合程序问题?紧扣新课标要求,围绕重点难点进行编写.并渗透认知方法的指导、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等。技能训练?包括课堂活动(练习),课后讨论(思考)等等,题不求多而求精,以巩固所学,培养能力,并获得反馈。

(二)实践研究阶段(2011年7月――2012年6月):按计划展开实践研究。

1、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好学案的问题导学部分,让学生们对本课时所学内容有个充分的阅读,并完成相应的引导题。这样既完成学生的教材阅读,又能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2、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采用教师提问学生随机回答的方式给以解决,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他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生物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教师通过学案导学的方式组织进行的教学,学生能更好的跟着教师引导的思路对本课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更加系统和有效的学习。

当然,无论教师对教材内容怎样挖掘,最终都应回到课本这一层面。因此,我们在学案中的课堂练习题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精选部分课本题习题及时给出解答,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并获得一种艰苦(脑力)劳动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让教师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以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同时,在学案中设计少数有难度和深度的思考题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最后.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3、课后巩固深化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以收到实效。这样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不仅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很好的与学科相结合,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还课堂给学生,还激情给教师。关注人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发展其能力,培养其思维,传授其技能,并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通过“学案导学”教学法在课堂内外在实践形成了一种主动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乐教、善教,学生活学、会学。促进全体发展,关注个体提高。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较好地落实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4.教学反思

课题组研究成员对自己的每一堂学案导学课都认真叙写教学反思。定期不定期开展讨论,探讨学案运用过程中出现在问题给以及时的调整;又时常把一些有益的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整理和课题组内推广。

五、课题研究成果

1、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绩

(1)对于如何更好地设计学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得出了学案设计的初步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实践取得一些理论性的成果,部分教师还完成了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论文。

2、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

(1)教师的学案设计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搞,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有很大提高,通过大家努力还整理出一套《学案集》,被其他未参与课题的老师采用并与以实践,课题组成员运用学案教学法开展了多次校级公开课,并参加县优质课比赛。

(2)学生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更加期待,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的更加积极和兴趣,学习的成绩也有较大进步。特别是有较大部分的学生形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取得的整体效应

学案导学,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学科采用并逐步形成整体效应,提高了学校整体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六、问题思考

通过课题组成员一年来的努力我们在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研究所取得到成果是明显的。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形成了学案设计的初步原则;促进了教师个人的成长以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学案导学法也被其他学课教师认可和采用。

今后,我们将就学案设计与新课程理念的结合做更好的结合,对于运用学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学案导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案设计水平。

第四篇:《实施学案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课题结题报告

《实施学案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课题结题报告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汤珺

赵湘

一、课题的提出

进入新课改以来,我校以改变备课方式为切入点,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实现了教学案一体化,课堂活动为学生学习和发展设计,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我们在生物课堂进行“学案教学”也是为了达到以下效果:

(一)自主学习的作用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自主学习强调的对象是学生,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自醒、自励、自控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适应性、选择性、竞争性、合作性以及参与性。

(二)学案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的作用

“学案”即学习方案,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课前学习材料。“学案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学习方式。从教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是老师对学生课堂任务的具体布置,使老师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课堂效率得以提高;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对学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探究、解答和研讨、交流、反思,进而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与实验是形成生物概念和认识生物规律的基础;生物学又是一门精密的理论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性和严格的数学量化性;生物更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广泛联系着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实际。我们认为学习生物过程不能完全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也不宜仅出示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掌握”,它应当是一项丰富立体的主体活动。一切学生主动地学习、探求知识、增长才干的过程,都是有益的“自主学习”活动。

(四)学案教学在提高学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上的实践

作为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活的过渡时期,又是初涉及生物学习,加上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未成熟,又缺乏必要的学习方法、能力,自主学习生物学科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适宜的载体,逐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指导,逐步放手,切不可操之过急。因此,确立《实施学案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这一课题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案教学的实质内涵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以学案为载体,针对学生自学存在的疑难问题和提供的反馈信息,展开问题讨论,依据问题讨论效果,教师精讲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梳理知识结构,理出规律,最后巩固训练,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学案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案,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认真解读教材与分析学情之后,根据《课程标准》(或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并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的内容、目标、要求和学习方法等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编写成的一个帮助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它是教师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相应的内容及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模拟问题的发现过程,精心设计递进性的问题系列,以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真知的学习程序;是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或本课题内容的学习方案;是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学、课后复习所使用的主动学习的工具与方案;是教师启发、讲解、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与方案。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内容,然后根据学案的具体要求完成相关的学习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或疑点再与老师和同学共同研讨,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工具与媒介,它具有“导读、导思、导听、导做”的作用。学案教学的实施,可以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提高每节课的有效性,更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钻研和合作讨论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意义

2003年新学年开始,我市整体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列。自此,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就成为全县教育系统的核心工程。

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集体转换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讲坛的独霸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成为学生自已的事情——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自由张扬、悦愉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但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根深蒂固,教师受“不放心”顽症的困扰而无法解脱,且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缺失成为改革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现实,教学改革是随着观念转变而逐渐过渡,还是寻求一种载体加速转型,我们生物教研组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尝试运用“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形成了适合我校大班额教学的教学模式。

四、研究内容

本着提高生物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我们将实施学案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思路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案教学工作,我们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彼此交流并统一了学案教学目的认识:“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学案导学的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二)尝试模式教学,发现问题

虽然在近几年不断观摩了一些老师执教的“学案教学”公开课,但“学案教学”对我们几位老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所以,我们首先尝试临摹一些成功执教教师的教学模式。按“情景引入——学案导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收获平台——拓展延伸”的模式进行尝试教学。彼此之间相互听课,交流心得,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及时更正。总结经验,挖掘定成功的原因。这样反复一段时间,逐渐熟悉了“学案教学”的教学模式,并有所心得。

(三)总结规律,形成特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性调整和补充“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上一节“学案教学,展示激学”展示课,将自己对“学案教学”的理解展示出来。

情景引入:利用“故事、诗词、谜语、生物标本、模型、实物、课件、设疑”等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将学习内容与他们的经验、兴趣、需要建立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将学有所用,从而顺利进入新知识学习的过程。

学案导读——自主学习: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案上所设计的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时会产生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动机,然后把这些问题放到课堂解决。

合作探究:将每班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将前后位的四人分为一组,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合作交流”中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产生碰撞,激起“火花”,让这些问题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会的学生教给不会的。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充足的自主时间,做到生生互动,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查阅资料的能力。

当堂检测:教师根据设定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一些典型的课堂巩固练习题,习题与考试题目方向是一致的。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完成,教师随机抽查,让学生汇报检测的情况。对于出错的题目,采取其余同学进行纠正、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方法规律,真正让学生不仅夯实基础知识,也学会解题的技巧。

收获平台: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节知识进行梳理、概括,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参考资料,有的布置了一些探究性的、观察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课外作业,为学生推开一扇“窗”,这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加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会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将学有所用。

五、研究思路

研究工作的进度计划、中期成果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实践,把学案教学落实在每一节生物课中,有目的的进行实验,注重阶段性检测。课题的研究思路包括:

(一)自主研学

为了体现“先学后教”的原则,也为使学生学有所依,教师在每次新课授课前,将针对教学内容精心编制的学案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导航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预先学习。通过尝试解决学案上设计的导学题,使学生获得对即将新授内容的初步了解,并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师采用学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尝试解决有关问题,目的明确,指向集中,不仅能把学生直接引导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自学中深入思考,提高自学能力,而且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使学生的课前预习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合作交流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6人小组。上课时,要求每组学生围绕学案上的导学题,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质疑,分析判断,寻找合适的答案。最后由各组推荐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作出补充或质疑。这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自信心得到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三)释难解疑

尽管学生围绕学案中的导学题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自学和讨论,获得了对学习内容一定程度的认知和理解,但是对一些深奥难懂的知识,教师还应通过启发点拨,化解难度,为他们获得清晰的认识“铺路搭桥”。教师可借助动画课件,把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依次递进的小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四)问题探究

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研讨,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的问题,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练习反馈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反馈处理的过程。因而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环节。常见的反馈形式有课堂检测、学生复述、组间竞赛或者有意编排相关知识的比较练习等。教师在此环节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是教学调控和教学评价的依据。

六、研究过程

1.理论学习是实施教育行为的指南,课题组人员学习大量的教学理论书籍,如《中学生物教学参考》、《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等,收集有关资料,成立课题研究组,并进行明确分工。

2.课题组成员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并在各自的实验班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讲话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制订课题研究的详细的总体计划和实验步骤,上报课题方案。另外我们还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和城区的几个学校经常交流,并组织听课讲座等教研活动。

3.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课题组内部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时,都有一位成员教师开设公开课,听课者一起探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严格按活动计划行事,每月固定活动一次。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议题,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间断性总结。课题组各成员分别以自己所任班级为实验对象,严格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对测试成绩进行量化分析;共同研究模式运用的评价问题,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制度,从而完善教学模式,形成模式运用的操作方略和成功经验。我们还经常邀请教育局的教研员及其他学校的老师进行指导,力求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查缺补漏,争取获得很好的绩效。

七、成果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更浓了,课堂上举手提问的同学更多了,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人与日俱增,更多的同学甚至会主动寻求生物各知识点的联系。

1、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教学全过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新课程要求的“两种方式”的转变,即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引领者。学案教学的“四大板块”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课堂上,学生在想、在说、在参与、在合作、在展示,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已的事情,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学案教学中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案教学课堂活动中“四大板块”的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评价点拨,主体参与意识及求知欲望,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积极性都得到极大发挥,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板演、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演讲、交流、答辩、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学习、讨论解疑、一帮

一、兵教兵……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及合作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思维及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3、创设了学生愉悦学习的环境。

学案教学让所有的教师集体转变了角色,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摸爬滚打”,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现代教学的“满堂活”。鲜活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全体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愉悦学习的宽松环境,贯彻课堂始终的激励评价更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增添了无穷的动力。“没有一个不学的学生,没有一个不会学的学生”真正在由理想变为现实。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的单一性正在被多渠道、多层次、生动活泼获取知识的过程所取代;封闭式的传统课堂彻底转变为家庭参与、同伴互助、网络及社会资源渗透的开放式课堂,实现了学生认知过程的多元化、综合化。

4.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在进行“实施学案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研究过程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也提高了自身教科研素养。通过系列研讨活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参加专家专题讲座的学习,课题组成员在理论素养上得到了提高。有多人论文获奖,赵湘的《如何利用生物“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咨询能力》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一等奖,张燕的《多媒体让初中生物课堂活起来》在溧阳市教育局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王珏的《向生物的模糊概念说“bye-bye”》在溧阳教育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汤珺的《初中生物教育也要牵手学案教学》“五四杯”溧阳市级二等奖。汤珺的《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发表于广西教育(2011.6)。多人在市级、片级开设公开课并获得好评,汤珺在常州市2009年生物优质课评比中获常州市一等奖,在江苏省2010年初中生物创新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张燕在常州市2011年生物优质课评比中获常州市一等奖。汤珺在市级开设讲座,赵湘在学区级开设讲座。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进一步确立,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教师对自身地位变换的认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注重学生主体的选择、适应和可能,尊重学生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内在感悟、体验、发现和探索。使教师能自觉地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正确地教学定位,合理地科研接轨,主动地吸取教学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理论,深入地开展各类教改实践和课题研究,加速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并我们这批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了起来。

第五篇:《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结 题 报 告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我想到提出《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要求: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探知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

2、运算技能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落实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应该重视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是数学

结 题 报 告

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运算能力的人不会有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认真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对象 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2.个案分析法 重视对问题情境案例及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3.经验总结法 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完成课题研究,力求达到研究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将研究内容与方法分为4大块: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

结 题 报 告

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中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2、培养坚强的意志。

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不良的习惯贻害无穷。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

结 题 报 告

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确实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同时我在课堂上经常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4、教给学生规范的书写格式。

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分析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各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1.学生对数学计算题的兴趣提高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数学计算题的形式及评改制度的一系列尝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2、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学习主动性增强。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同学们快乐学习,自主学

结 题 报 告

习,同时逐步养成了他们探索、分析问题以及注重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师生之间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3、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4.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本课题研究的计算设计方式摆脱了 “一刀切”的现状,同时使“分层作业”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获得了解决。它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不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全面的发展,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使 “马儿少吃草,又能让马儿吃得好”——这种减负增效的作业模式,不但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得到家长的肯定。

经对参加实验的学生及家长抽样问卷调查(98名):数学作业的负担认为比以前显著减轻的占37.8%,较减轻的占58.5%,没减轻的占3.7%。

5.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

结 题 报 告

通过试验,学生的成绩发生了变化,优秀学生的人数和合格人数在上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感受到计算练习的形式和方法的改变,及时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总之,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而计算能力的初步形成后,也还需要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才能逐步提高。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下载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 机遇, 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

    农村中学音乐高效课堂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音乐高效课堂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教育现状离现代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音乐在艺术世界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人类......

    高校课堂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彰武二中课题组 执笔人:孟岚 一、问题的提出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杜须录 单位:平顶山市汝州市第三初级中学 课题组成员:董晓晖、崔......

    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题组组长:课题组组员: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通过使用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

    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镇头中学 宋雪琴 一、课题的界定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困生过多......

    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教育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