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结题报告课件

时间:2019-05-11 21:4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结题报告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结题报告课件》。

第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结题报告课件

《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语文,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进入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如萨穆尔,斯迈尔所说: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二)现状分析

当前,有很多教师不注意语文学科的课前预习,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因此,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生字,去预习新的知识。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自学习惯养成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学生在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通过有效的预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确预习的要求,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鉴与这些,我就语文中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假设

通过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发展心理学理论、自主学习理论,通过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空、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巧用评价激励机制五大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培养对预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学生的语文习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就是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语文,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效率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语文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

五、课题研究的操作原则

1.逐步递进的原则:从了解知识入手,增强其对学习方法和策略应用的意识,促进其坚持实施,继而形成习惯;

2.及时强化原则:遵循习惯形成的规律,从点滴做起,从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入手,配合适当的奖励与竞争机制,使其最终形成习惯;

3.统性原则: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配合,共同参与干预方案的监督和实施;

4.动研究的原则:边实施,边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六、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和步骤

(一)对象为:小学2至5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内容 1.具体内容

此次课题研究中,我们经过讨论决定根据学校特点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分年级制定目标,分低、高两段:低年级目标为主要是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与研究;高年级主要为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实施与研究。

2.具体目标为 低年级:

(1)能在老师讲新课前一天主动预习;

(2)能把自己的认识或收获主动和同学、家长交流;(3)能把预习问题总结出来。

(4)下课能将自己的预习资料主动整理;(5)能和同学主动交流,探讨预习的好处并产生良好兴趣。高年级:

(1)在预习过程中自主解决基础性问题;(2)提高思考及质疑能力;

(3)上课能认真听讲,自觉解决预习中的问题;(4)下课及时检查疑难问题是否解决。

(三)研究方法:

1.查研究

调查研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加强调查研究,在研究中采取矫正、培养相结合方式。通过对学生的分类调查,有的学生做事认真,预习效果很好,而有的同学抱着应付的态度来预习。通过让态度认真、预习效果好的同学介绍经验,交叉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带动态度不认真的同学。

2.动研究(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单调直观的教育变成具体形象的教育,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一切从奖励开始,每当孩子出现教师所期望的行为,教师若能及时给予孩子肯定或奖励,孩子会不断努力使这种适宜的行为产生。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

(3)加强联系:老师随时和家长保持联系,积极发挥家长的作用,交流先进经验和做法。3.验研究

(1)小学生主动预习习惯的培养方式和途径的研究;

(2)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矫治及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

(3)不同发展程度学生的预习习惯的研究; 4.究步骤

(1)根据班级的情况,确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比如低年级学生自觉主动性差,“双向五环”模式刚接触,本身还是一头雾水,所以措施和方法要细致化,实施起来轻松。

(2)查询相关资料,如课前预习的方法和步骤。(3)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的交流和讨论活动。(4)因地制宜,随机应变,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5)采用个别学生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交流经验提高能力。

(6)收集资料并形成调查报告,开展教师、学生、家长的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调查活动。

七、提高课前预习效率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预习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认真深入地进行预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作业,才能达到预习的最大效率。小学生处在非常感性阶段,其学习如何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是需要教师的引领。

同时,老师需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提高其预习能力的策略,其中首先要做的是强化学生语文学科课前预习意识,使他们认知到预习的意义,体味预习的兴趣。指导学生预习,必须要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逐步进深。为了帮助学生学会预习,刚开始可安排在课内进行。

(二)给学生创设预习的时间

学生的接受、理解力和学习基础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单独提出预习要求,而在上课时,要注意与他们预习情况相结合,尽量创造机会,让他们能表达预习的一点所得,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对于他们不会的地方,提醒他们注意听老师和其他同学。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提出一些较高的、力所能及的预习要求。

(三)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

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预习,在此提供几条高校预习的方法原则:

第一,勤动手。徐特立有一句名言,叫“不动笔墨不读书。”所谓“动笔墨”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预习时要指导学生用符号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问”;二是要随时将课本或其它学习资料中的精彩之处摘抄下来;三是利用日记或片断作文经常写一写心得体会,其中第一点尤其不容忽视。做笔记时如果是课本则用铅笔,以便改正,并用统一的符号以便检查。圈点的过程,就是搜索筛选信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咀嚼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眼、口、心“三到”。末代著名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 预习中,应把握这“三到”;这“三到”之中,关键是“心到”。预习时要做到眼看、口念、心想,加之上述所讲动手圈画(或写),既有助于发挥多种器官并用的作用,又可保证精力集中,从而有效地提高预习的质量,保证预习达到好的效果。

第三,要勤思多问。有的学生预习时往往提不出问题,但是提不出问题并不意昧着没有问题,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能提出问题,才淡得上解决问题。善于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是自学能力增强的标志之一。善于提问要建立在勤于思考的基础之上,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问则止”。预习时,一定要开动脑筋,拓展思维,质疑问难,多问几个为什么? 做到勤思之、多问之、善学之。

第四,学会使用工具书。在预习中要解决那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向老师、家长或同学请教外,还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及其它相关的参考书。会用、善用字典等工具书,才能提高预习效果,保证预习质量,消化学习成果,提高自学能力。

第五、多阅读。阅读教材是预习的中心环节,方法有两种,即粗读或者是细读,粗读指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目的在于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概貌,粗读要求尽可能找出疑难问题。细读指阅读教材要细致深入,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下工夫反复阅读。“四步读书法”是对细读的具体要求,在阅读顺序上由浅入深反复阅读,第一遍,扫清字词障碍,读通;第二遍,了解课文概貌,作到心有文章脉络;第三遍,把握要点,记录问题或感想;第四遍,课文前后贯通,探索内在联系。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要我们从预习着手,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师生配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必将促进小学生自学能力及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八、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虽然,我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由于时间所限,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教师在对学生的预习效率培养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由易到难,先扶后放,循序渐进。

2.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重视反馈,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3.注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学生互相督促。

4.注意持之以恒,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定期展示预习成果。

附:参考文献:

1.小蔓、梅仲荪《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胡爱玉《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月刊社,2005年12上

3.孔企平著《小学儿童如何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第二篇:预习小课题结题报告

预习小课题结题报告

(2011-10-28 13:45:34)转载▼ 标签: 杂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小学生来说,21世纪教育的使命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从研究学生的自主性、有效性预习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入手,不仅抓住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最核心理念和最基础习惯,而且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关于预习,数学教师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主张不能预习,觉得预习之后课就没法讲,失去了课堂上的探究过程,特别是有时候你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被个别学生一下就说出来的结果给弄得很难处理,显得很乱套。另一种观点认为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我觉得在数学方面,特别是在中高年级,指导学生有效预习也是提高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很不错的方法。

其实在素质教育下的今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表现十分活跃,但他们只是一味依赖教师去被动学习,其自主学习性很差,他们的预习习惯也很差,大多数学生只有在老师布置下,才敷衍了事地去预习一下。而且老师所谓布置预习,也就是那么一说,缺乏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习惯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开展预习,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显得十分重要。

2.课题研究的意义

(1)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自身的发展。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可以促使教师更加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对教材的预习情况采取相应的课堂组织形式,使数学课堂更加高效。并且能够使教师主动的意识到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去应对同学们在预习中产生的各种情况,并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反思,从而也就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3)真正实现双主体互动。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教师根据课前指导学生预习的内容,也能把被动的教改成主动的教,这样真正有效的、双主体互动的课堂就形成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就是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能在老师讲新课前主动预习。

(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预习,自主解决一般问题,提高质疑能力。

(3)为老师如何去演绎预习后的数学课堂,使课堂更加高效提供策略。

(4)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5)真正实现双主体互动的有效课堂。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当前本校小学数学教师和三年级学生对于数学预习的看法和做法。

(2)从培养兴趣、教会方法、养成习惯三个方面入手,针对班级中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制定出具体的预习方案,并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3)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针对不同的内容研究具体的预习策略,设计预习提纲。

(4)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如何组织交流、反馈才能取得预设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此方法,了解当前数学教师与学生对于自主预习的看法及做法。

(2)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对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反思、调整、充实,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

(3)文献资料法:学习和研究教学论,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以及新课程标准等基本理论,吸收借鉴优秀成功的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教学理论及操作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思辨和理论综合。

(4)经验总结法:进行收集整理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及心得体会,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的总结归纳。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收集材料,调查研究,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②开题论证,商讨具体实施计划。

(二)组织实施阶段。该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①进行部分数学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现状。

②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师生采用文献资料法共同进行理论学习,如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等,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③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从培养兴趣、教会方法、养成习惯三个方面入手,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针对班级中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制定出具体的预习方案,并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4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操作课等,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预习。

5教师和学生关于预习开展心得交流活动,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教学随笔、学习体会等。撰写中期报告,进行中期汇报活动。

(三)总结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集,全面检测评估研究效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鉴定工作。课题研究教师把教师和学生的心得体会整理成文,接受全体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完善课题内容。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1、一般数学知识预习方法四步走。

(1)读一读:读信息窗、读例题、读分析、读结论等,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思考例题的明确思路及解题方法等。

(2)画一画:画出重点知识和关键问题。青岛版教材的知识点不是很集中,有一些概念分布在讨论之中,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先通读一遍教材,读第二遍的时候,把认为重要的内容用铅笔画下来。信息窗中重点的问题是红点问题,让学生重点看这些问题,把自己认为关键的地方画一画。

(3)练练手:用自学理解的知识进行尝试练习,在学习后对照老师的讲解,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4)标疑问: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书上注明,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更有针对性、目的性。

2、特殊数学知识知识的预习方法。

(1)数学概念课的有效预习策略。

概念课最基本也最简易的预习方法是课本标记预习法,可以用简短的几分钟阅读课本,做些简单的圈点标注,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进一步思考这些关键字起的作用,若把它去掉有什么后果,力争对概念进行完整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数学计算课的有效预习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能看懂例题。其次让学生尝试练习。在计算课中经常会有一个情境,以其中的一种情况作为例题,而剩余的几种情况则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练习的机会。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通过计算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些方法,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数学操作课的有效预习策略。

对于这样的操作课,布置任务时应首先让学生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弄清操作步骤。第二要准备好做实验的材料,先与父母合作试着做一做。第三可以把你在做实验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记录下来。布置的预习任务要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在家里做实验的情况,遇到的困难。再帮他们分析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改变实验中材料,然后在老师的点拨下,以及在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

(二)实践成果

1.学生主动预习的自觉性加强。

我们对两个实验班90人进行调查,发现两个实验班同学主动预习的习惯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表一

前测、中测、后测结果对比

认为课前预习很重要

59% 74 83% 82 92%

自己能主动地预习新课 30% 48 54% 80 89%

学习遇到困难自己解决

44% 55 61% 81 90%

认为自己预习习惯很好

38% 46 51% 72 81%

首先,从前测看,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浓,其主要原因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许多家长的观念陈旧,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大多数家长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其次,家长对于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对于像课前主动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等一系列学习要求,不能很好落实,流于形式,也造成了学生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重视。再次,老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持之以恒,要求多,落实少;作业多,方法少;唠叨多,指导少。也就造成了预习、复习天天搞,学生却不知怎样去预习、如何去复习。

实验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写完作业能自觉预习新课者,则由家长给予一颗小红星,满五颗由老师在班级表扬,并换得一颗班级之星,满五次班级之星,老师就给学生发一张喜报,慢慢地根据学生主动预习情况,则由家长根据预习的认真程度进行打分,老师根据横向对比,评比最佳“预习之星”,给予奖励。

从表中的人数变化与百分比变化中,我们明显看到: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逐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大多数的学生养成了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

2.学生学习的方法更灵活、更科学了。

两个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方法较普通班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

表二、三年级三、四班调查对比

对比班级

课前主动预习

善于提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课后善于拓展延伸

学习兴趣浓厚

实验班三(3)

32人

30人

32人

25人

33人

非实验三(4)

15人

12人

13人

5人

21人

从实验班级与平等对比班在实验结束后的对比中,我们轻而易举就可以看出实验的班级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的、有重点的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的施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虽然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主动预习习惯基本养成,但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由于时间所限,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1.本校班级大,老师平时比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应培养一些理论基础雄厚的教师充实起学校的科研实力。

2.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3.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单一的预习习惯,还包括质疑以及课后拓展等,下一步要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良好习惯。

第三篇: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实践表明,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我就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我以低年级为例,和大家交流我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的。

一、要确立预习任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认为一年级预习的主要任务是:⑴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字音,看清笔顺,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⑵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⑶标好小节。我觉得二年级的主要预习任务是:⑴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想记字形的方法,并借助字典,给它再找一个朋友(即组词),养成自觉运用工具书的好习惯。⑵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并读一读《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主要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在一二年级还要注意看看自己还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期,要求也略有不同,但大体指导思想不变。要求学生按照预习学案的提示一步一步预习,为了帮助孩子们理清预习的步骤和达到的要求,我在开始预习时上预习指导课。比如:预习要求中的“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首先,就要带领同学们整理我们学过了哪些记忆字形的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部件、比一比、组词法、猜谜语等,再来观察不同的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识记,有的孩子在预习时就记下了好几种识字方法和大家交流。然后就 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预习学案进行预习了。

特别要强调的是,预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自己会读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从二年级开始,我在预习时就注意语

文书上每一课中的人物提出的问题。有的是对字义的理解,有的是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思考问题,有的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等。从二年级下册的第8课开始,加入了4课“读读想想”5课“读读说说”的栏目,就是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来读书。在预习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课后习题和文中泡泡提出的问题来思考,就将成为孩子们的预习习惯。所以当学生的年级越高,预习中的思考程度就会越加深,学习效果也就会越好。测评学生预习效果。检测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班干部们检查预习时在书上做的笔记,一方面是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检测。检测形式有学生自主汇报字词的掌握和理解,课文的朗读,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等;还有老师根据课文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一些检测练习。通过检测,教师心中对学生的两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种是学情,就是学生对课文已经知道了哪些,哪些还需要进一步理解;一种是学生,就是哪些学生的预习情况好,学习跑在了前面,哪些学生没有预习或效果不好,需要课堂上多注意。做到心中有数了,1、教给预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要使预习有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预习,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为学生持续预习和提高自学能力提供内因条件。因此,我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挪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我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提出不同预习要求。学生一般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读课文、划出生字这些最基本的预习要求。但这样做,他们的思维是不活跃的。因此,我觉得在预习前给学生一点目标、一点探索空间,会激起他们认真读的欲望。我一般会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迁移,对新课文感兴趣。如:预习识字韵文,就让学生想想这篇要学习的韵文和以前学过的韵文有没有联系,告诉学生,仔细读读会有新的发现。有些都是写景物,只是季节不同,脑中有了上述问题,学生就不觉得枯燥了。这次的转盘识字和以前的形声字识字相似,学生会感到原来汉字这么有趣,这样就会比较专心地预习。而在预习课文时,则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如《小动物过冬》一类的童话类文章,则向学生提出注意故事的情节,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就明确了预习的目标。指导预习课文中的生字时提醒学生,新课中的生字和以前学过的字有相似之处吗?看看偏旁再想想它的意思,这个字就更容易记住了。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或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用笔画下来,或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读、画、写的习惯,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对于人物故事或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一些课文,则引导学生从《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中去查阅资料,拓展深化对预习内容的了解。这样不断地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和提供适时的帮助,学生预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他们会逐渐喜欢上预习这一学习活动,渐渐地,也就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2、改变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

预习的程度应是第一课时教学的起点,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第一课时的学习活动。初读课文不再指名一节一节地朗读,而是让学生带着一个个小问题,找出有关小节进行朗读,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第一课时不动脑,只动嘴的现象。这样也能促进学生预习时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在教学生字时,把生字分成三类:

1、这类字虽然是生字,但以前出现的频率就较高,学生对它很熟悉,字形较好记,只要熟字换个偏旁就行,这类字我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就掌握。

2、这类字也是熟字换偏旁,但是容易混淆,引导学生看偏旁理解字义帮助识记。

3、这类字笔画较多或容易写错,是要多花时间学习的。这种学字方法学生跳一跳才能完成任务,我也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尽量自行掌握。学生会感到,老师没教,我是通过预习自己掌握的,学生预习的自主性就会提高。不断给学生新的任务、新的刺激,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俗话说“磨刀不误坎柴功”,只有学生对课文预习透了,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同样,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能促进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预习。而有效的语文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能力理想选择。经过一个学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的产生了兴趣,对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能够积极的、严肃认真的去完成。

第四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即在课堂40分钟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这种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其显性标志应该是:课堂教学既要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更要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课堂上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学习和研究,逐步形成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研读教材,为教定位。

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教师底气引领学生发展的基石。新课标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怎样把握各学段知识的“度”,做到适时、适量?确实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理解在使用教材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致使课堂教学事倍功半。在课题组成员的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接受(接纳)-比较-质疑-完善”的教材研读模式。

接受一就是应该尊重教材,也就是接受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一般不要轻易改动和更换。比较: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上看,下看,左顾右盼。”就是在研读教材要注意参阅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还包括被替换的老教材。通过不同教材的对照比较,取长补短,能更好地领会编写意图,更好地组织和处理教材。同时还要注意同一内容在同一版本不同学段的编排特点,例题间的区别与联系-------等等,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中才事半功倍。质疑:在了解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后,要多想一想:每部分内容编写的意图是什么?例题间有哪些内在联系?教材真的只是个例子吗?教材对学生又意味着什么呢?完善: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地对教材中的感性材料和应用材料进行调整,结合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这样长期遵循“接受-比较-质疑-完善”这样的思路去研读教材,才有可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去把握教材的实质;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用教材教”,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我校大班式教学更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它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

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全面提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要优化小组形式,建立科学的学习小组。我们尝试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包括 “问题学生”、“敏捷型”、“踏实型”、“理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异质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让不同程度、不同习性、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层次地得到提高。同时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老师则适时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后进生,要克服自卑,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老师在课堂上要努力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鼓励他们的标新立异。课堂上,学生可以与教材交流,也可以学生之间交流,还可以与教师交换意见和学习心得,教师则巡视了解,协调引导各小组讨论和学习进程。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学生们自由快乐地主动设疑、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会学、乐学,其个性与能力不断得到发挥,异口异声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

再次,激发积极合作的情感状态。有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合作的情感状态,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例如在晋林敏老师主讲的课题研讨课《倒数的认识》一课中,晋老师在学生认识了倒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看书质疑,教师则以学生的名义举手发言,相机指导、点拨。在学生找到写倒数的方法后,男女生互相说倒数,师生互相出题练习------学生兴趣高涨,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学生思想的火花愈撞愈多,愈撞愈亮,学习兴趣愈浓,课堂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

三、巧用媒体――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电教媒体成功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巧用电教媒体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数学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必需有形象的操作和演示做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我校晋林敏老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先由学生动手操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然后通过电教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目睹圆锥分别装满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液体往圆柱容器中倒的过程,学生清楚的看到三种颜色的液体装满圆柱,从而得出“圆柱的体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这一结论。这样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将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又如,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长时间的探究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慢慢降低,对于一些枯燥的计算教学尤为明显,老师可以电教手段设计形象生动的情景,再次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如张相林老师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前面的两个例题教学完成后,一节课也去了大半时间,由于例题的教学(注重算理的纯计算)比较单调,加上教师又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这种单纯的思维训练,很容易使学生处于疲倦状态,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练习时我就让学生来帮助小猫抓老鼠(演示《开心学堂》中的“练一练”)。当学生抓对时(计算正确并送给相应的小猫),小猫就会发出得意的“喵喵”声,当抓错时(计算的结果与小猫身上标示的数字不符或没有送给相对应的小猫),小猫不仅不吃,还发出不乐意的“嗯——嗯嗯”的声音,这时别提同学们有多高兴了,自然兴趣也就激发起来了。为了能争取到帮助小猫抓老鼠的机会,没有一个同学不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无庸质疑,这样将枯燥的计算配以生动形象的动画载体,对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是十分有效的。

同时,我们还在学习新课后的巩固练习阶段,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里中的“练一练”、“思考与实践”以及《教学资源》中的“习题精选”、“探究活动”;《课后提高》中的“学一学”、“练一练”等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自己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更可取的是,当学生练习正确了,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鼓励(如:掌声、语言、动画、音乐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当学生出错后,则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设计各种形式的提醒性声音或符号,鼓励学生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更主要的是,使所有的同学都能再一次复习和巩固所学新知,不但可以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划分,有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对组评价、全班评价、师生评价等评价形式。从课堂教学的方法上划分,评价又可以分为:多项评价,比较评价,补充评价,建议性评价,争议性评价,赞赏性评价,创造性评价。在长期探索中,我们在多方面学习先进的评价理念的同时大胆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如晋林敏老师执教的《圆柱的体积》一课中,首先让学生让学生回忆各种已学生立方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后,及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评价,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圆柱体积的欲望,在探究汇报中不时询问,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谁能说得更详细一些?让学生来评价,避免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解决实际问题后又引导学生说理由,交流,你最喜欢谁的方法,为什么?当学生解答不合理时就问:谁能给他提点建议?通过多向互动的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同时还在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口头评价,如当学生推出计算公式时及时评价:真是推理小专家!学生回答问题有创意来一句:好方法,老师为你骄傲!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评价中,学生激情高涨,也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五、数学游戏――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它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的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自制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绪品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数学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对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活动有了以下一些体会:

1、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是种沉重的负担。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通过耳听、眼看、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游戏,让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使感性活动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降低思维难度。例如:任荣泉老师在《认识钟面》一课中,设计了一个“比一比做钟面”的游戏。先让学生见识各种各样丰富多采的钟表,对所见所用的钟表有一个回顾,紧接着我让孩子用自己准备的平面图形,自己设计一个钟面,并画上一个喜欢的时间。这样避免了让老师传授的死板模式,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借助已有的经验,学生设计出了一个个生动的钟面,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就知道了分针、时针的区别,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通过讲一讲,让学生知道了整时、半时的区别。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这样既认识了钟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游戏,在游戏活动中交流、讨论、自主探索学习成果,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利用优势,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例如:我在教复习6的加减时,我编排了这样一个游戏:每个学生胸前戴一张卡片,卡片剪成苹果形、梨形、葫芦形、长方形等,颜色有红、黄、蓝等;每个卡上写一道6的加减法算式。游戏时,学生手拉手站成一圈,唱儿歌:“小朋友,拍拍手(做拍手动作),围着圆圈走一走(拉手走动),6的小朋友在哪里?”然后,凡是卡上得数是6的小朋友跑到圈中间,回答:“6的小朋友在这里!”(举卡)报卡上的算式和得数。最后,所有卡上得数是6的小朋友唱《找朋友》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再见!”卡上得数是6的小朋友归队,游戏结束。互换卡片后,游戏又重新开始。这样,既满足了儿童爱玩的天性,又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又巩固了幼儿对颜色、形状的认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

总之,通过三年多的课题实验研究,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有些问题还很困惑。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继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40分钟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们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提高课堂效率”这种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其显性标志应该是:课堂教学既要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还要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即在课堂度,更要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课堂上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学习和研究,逐步形成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研读教材,为教定位。

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教师底气引领学生发展的基石。新课标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怎样把握各学段知识的“度”,做到适时、适量?确实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理解在使用教材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致使课堂教学事倍功半。在课题组成员的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接受(接纳)-比较-质疑-完善”的教材研读模式。

接受一就是应该尊重教材,也就是接受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一般不要轻易改动和更换。比较: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上看,下看,左顾右盼。”就是在研读教材要注意参阅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还包括被替换的老教材。通过不同教材的对照比较,取长补短,能更好地领会编写意图,更好地组织和处理教材。同时还要注意同一内容在同一版本不同学段的编排特点,例题间的区别与联系-------等等,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中才事半功倍。质疑:在了解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后,要多想一想:每部分内容编写的意图是什么?例题间有哪些内在联系?教材真的只是个例子吗?教材对学生又意味着什么呢?完善: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研读,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地对教材中的感性材料和应用材料进行调整,结合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这样长期遵循“接受-比较-质疑-完善”这样的思路去研读教材,才有可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去把握教材的实质;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用教材教”,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是我校大班式教学更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它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全面提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要优化小组形式,建立科学的学习小组。我们尝试同班的学生按异质分组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四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包括 “问题学生”、“敏捷型”、“踏实型”、“理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异质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让不同程度、不同习性、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层次地得到提高。同时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老师则适时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讨论中争做发现者、创新者,特别关注后进生,要克服自卑,认真研究,大胆发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老师在课堂上要努力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鼓励他们的标新立异。课堂上,学生可以与教材交流,也可以学生之间交流,还可以与教师交换意见和学习心得,教师则巡视了解,协调引导各小组讨论和学习进程。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学生们自由快乐地主动设疑、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会学、乐学,其个性与能力不断得到发挥,异口异声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

再次,激发积极合作的情感状态。有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合作的情感状态,他们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例如在晋林敏老师主讲的课题研讨课《倒数的认识》一课中,晋老师在学生认识了倒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看书质疑,教师则以学生的名义举手发言,相机指导、点拨。在学生找到写倒数的方法后,男女生互相说倒数,师生互相出题练习------学生兴趣高涨,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学生思想的火花愈撞愈多,愈撞愈亮,学习兴趣愈浓,课堂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

三、巧用媒体――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电教媒体成功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巧用电教媒体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数学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必需有形象的操作和演示做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我校晋林敏老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先由学生动手操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然后通过电教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目睹圆锥分别装满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液体往圆柱容器中倒的过程,学生清楚的看到三种颜色的液体装满圆柱,从而得出“圆柱的体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这一结论。这样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将抽象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又如,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长时间的探究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慢慢降低,对于一些枯燥的计算教学尤为明显,老师可以电教手段设计形象生动的情景,再次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如张相林老师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前面的两个例题教学完成后,一节课也去了大半时间,由于例题的教学(注重算理的纯计算)比较单调,加上教师又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这种单纯的思维训练,很容易使学生处于疲倦状态,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练习时我就让学生来帮助小猫抓老鼠(演示《开心学堂》中的“练一练”)。当学生抓对时(计算正确并送给相应的小猫),小猫就会发出得意的“喵喵”声,当抓错时(计算的结果与小猫身上标示的数字不符或没有送给相对应的小猫),小猫不仅不吃,还发出不乐意的“嗯——嗯嗯”的声音,这时别提同学们有多高兴了,自然兴趣也就激发起来了。为了能争取到帮助小猫抓老鼠的机会,没有一个同学不动脑筋积极思考的。无庸质疑,这样将枯燥的计算配以生动形象的动画载体,对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是十分有效的。

同时,我们还在学习新课后的巩固练习阶段,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里中的“练一练”、“思考与实践”以及《教学资源》中的“习题精选”、“探究活动”;《课后提高》中的“学一学”、“练一练”等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自己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进一步突出教学重点。更可取的是,当学生练习正确了,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鼓励(如:掌声、语言、动画、音乐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而当学生出错后,则可以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设计各种形式的提醒性声音或符号,鼓励学生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更主要的是,使所有的同学都能再一次复习和巩固所学新知,不但可以加大课堂容量,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多元评价——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划分,有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对组评价、全班评价、师生评价等评价形式。从课堂教学的方法上划分,评价又可以分为:多项评价,比较评价,补充评价,建议性评价,争议性评价,赞赏性评价,创造性评价。在长期探索中,我们在多方面学习先进的评价理念的同时大胆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如晋林敏老师执教的《圆柱的体积》一课中,首先让学生让学生回忆各种已学生立方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后,及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评价,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圆柱体积的欲望,在探究汇报中不时询问,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谁能说得更详细一

些?让学生来评价,避免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解决实际问题后又引导学生说理由,交流,你最喜欢谁的方法,为什么?当学生解答不合理时就问:谁能给他提点建议?通过多向互动的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同时还在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口头评价,如当学生推出计算公式时及时评价:真是推理小专家!学生回答问题有创意来一句:好方法,老师为你骄傲!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评价中,学生激情高涨,也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五、数学游戏――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它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的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自制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情绪品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数学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对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游戏活动有了以下一些体会:

1、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是种沉重的负担。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通过耳听、眼看、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游戏,让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使感性活动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降低思维难度。例如:任荣泉老师在《认识钟面》一课中,设计了一个“比一比做钟面”的游戏。先让学生见识各种各样丰富多采的钟表,对所见所用的钟表有一个回顾,紧接着我让孩子用自己准备的平面图形,自己设计一个钟面,并画上一个喜欢的时间。这样避免了让老师传授的死板模式,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借助已有的经验,学生设计出了一个个生动的钟面,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就知道了分针、时针的区别,知道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通过讲一讲,让学生知道了整时、半时的区别。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牢牢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这样既认识了钟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游戏,在游戏活动中交流、讨论、自主探索学习成果,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利用优势,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例如:我在教复习6的加减时,我编排了这样一个游戏:每个学生胸前戴一张卡片,卡片剪成苹果形、梨形、葫芦形、长方形等,颜色有红、黄、蓝等;每个卡上写一道6的加减法算式。游戏时,学生手拉手站成一圈,唱儿歌:“小朋友,拍拍手(做拍手动作),围着圆圈走一走(拉手走动),6的小朋友在哪里?”然后,凡是卡上得数是6的小朋友跑到圈中间,回答:“6的小朋友在这里!”(举卡)报卡上的算式和得数。最后,所有卡上得数是6的小朋友唱《找朋友》歌:“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再

见!”卡上得数是6的小朋友归队,游戏结束。互换卡片后,游戏又重新开始。这样,既满足了儿童爱玩的天性,又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又巩固了幼儿对颜色、形状的认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情感交流。

总之,通过三年多的课题实验研究,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有些问题还很困惑。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继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所 属 学 校:襄阳区双南小学 课题 负责人:廉华志 课题小组组长:廉华志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8月——2009年9月

课题主研人员:

课 题 组 总 组 长: 廉华志(负责课题组全面工作)

课 题 组 档案建设: 郭焕清(布置收集整理实验材料)语 文 实 验 教 师: 苏丽华(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研究)

李红军(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研究)

数 学 实 验 教 师: 杨珍瑞(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黄 辉(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研究)

品德与社会实验教师: 崔华云(进行品与社学法研究)科 学 实 验 教 师: 靖 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研究)英 语 实 验 教 师: 高丽娟(进行英语学习方法研究)

襄阳区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双南小学小学于2007年7月向襄樊市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多的克难攻坚,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09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

1、提出课题,申请立项:

立项申请书:廉华志

2、撰写研究规划和实验方案(2007年4月)课题研究规划撰写人:廉华志 课题研究方案撰写人:杨珍瑞

3、实验教师进行行动研究(2007.9—2009.6)

(1)实验教师根据学校实验方案学习有关学习方法的理论。(2)实验教师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行动研究。(3)每学期总结学生的学习方法,撰写实验总结(4)实验教师编写经验论文,教学设计

4、做好课题研究结题的准备工作(2009年9月)

5、总结课题研究经验,申请结题(2009年10月)档 案 整 理:郭 焕 清 结 题 报 告:郭 焕 清

取得的成果:

(一)探索出了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常规教研、论文撰写四位一体的科研新模式。

在进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实验过程中,我校课题组发现:仅仅把课题当课题,仅仅为实验而实验是不能解决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问题的,因为任何一项研究都不是孤立的,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观念、教师的教法、课堂呈现的方式、教师自身素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此,我们在思考:能否找到课题研究与教师日常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呢?经过多次的研讨,多次的论证,我校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有效的新路子,即:以课题研究统领全校的教研教改工作,依托课题,进行集体备课,进行常规教研,根据教学反思,撰写教研论文。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始,课题组首先制定出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总计划,向全校教师通报;接着每位教师根据学校课题,自定一个小课题(必须是学习方法的研究);然后,每位教师围绕自定小课题,收集处理相关理论资料,做好集体备课的准备;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时间,主备人先阐述自己对本课题的理解,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将采用的方法;再通过第二天的课堂实践,验证自己的研究目标是否达到;最后,在听取了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收获。

学校采用多种方法激励教师积累一线教学实践素材,撰写教学随笔、教研论文、教学思考、设计教学过程,鼓励教师把自己的文章寄出去参与评选,与他人共享教育资源。

(二)依托课题,构铸了特色教研体系

“湖北省优秀科研课题实验基地”、“湖北省引导主动学习课题实验先进单位”、“襄樊市优秀科研教学示范先进单位”、“襄樊市第四批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当这一块块金光闪耀的奖牌从你的眼前一一滑过时,你可相信,奖牌的主人——双南小学,竟是一所农村小学,你可知道,这一块块奖牌,昭示着双南几代领导人对科研工作的高瞻远瞩,浓缩着双南53名老师教育科研的智慧,彰显着双南独特的教研教改的魅力。

有人会说:教研不就是备课、上课、评课吗?我们认为,仅有这三个环节不能称为教研。真正的教研应该是确立老师人人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切合本校实际的科研管理制度,要求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教学实际选择研究子课题,把课题研究、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撰写论文等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全校联动的浓厚的教研氛围,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目前,我校的教研教改模式已初步形成。

1、归纳热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 问题即课题,课题问题化,都蕴含着一个道理,课题研究来源于问题的存在。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有鲜活的学生资源,更有广阔的课堂“试验田”,教学过程中,班级管理中,学生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如前些年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于是我们确立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题研究(现已结题,并被评为省级课题实验先进单位)。2007年,我校老师又普遍反映,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已经成了禁锢学生创造力的“紧箍咒”,于是,我校申报了市级“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课题研究,并被批准立项。现已进入实施阶段。

2、围绕大课题,确定小主题(子课题)

从“引导主动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再到今天的“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未间断过,如何把课题研究、常规教研、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经过长期思考与探索,决定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每周一次的常规教研为着力点,提升教师教研水平。为此,每学期开学初教研组长在制订学期教研计划时,就围绕大课题为每一位要讲研讨课的教师确定教研小主题(子课题),使教研的切入口更小更精确,并把它张贴在办公室,使老师们都能明确本学期的教研方向,如本学期,文、理科组围绕“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各确定了13个教研主题。

3、围绕小主题,广泛收集资料

理论知识的馈乏对于我们这些整天忙于一线教书的教师们尤为突出,如何激发老师们自觉地去多读书呢?我们规定,每一次上研讨课的老师都要在讲课前两周开始围绕学校确定的教研主题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形成有效文字材料,写出自己对本主题的认识及感悟,在教研时上交教研组长,确保讲课教师上课心中有理念支撑,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体验。

4、集思广益,开展集体备课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我们坚持集体备课,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集体备课的优势:它能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在二次备课中,呈现出老师的个人教学魅力。我校教研工作的第三大环节就是坚持文科组每周二下午第一、二节课,理科组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同年段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前,同年段教师都先写好自己的教学详案,集体研讨时,主备人先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抛出来,其他老师围绕他(她)的观点进行讨论、反驳、完善、提高。集体交流时,我们特别强调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使教师们在相互争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语言组织,创新思维等能力。

5、立足课堂,演绎精彩研讨课

上好研讨课,是整个教研工作中最重要也最精彩的环节,讲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个人教学风采等都通过课堂这一灵动的载体而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讲课者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使出了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因而出现了很多精彩的课堂教学片段,如苏丽华老师在讲《圆明园的毁灭》时,制作的精美课件;杨珍瑞老师在讲《能量与太阳》时所引用的煤和石油的形成视频等都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到余味无穷。

6、精心准备,认真说课、评课

说课评课作为教师的五大基本功之一,其在教研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课评课能力,老师们既要把握新课标对本册、本单元、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又要考虑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中的体现。因此,说课评课前,老师们必然要认真阅读新的课程标准,查找相关的教育理念,读书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老师们的条件性知识会在这一次次的阅读中逐步提高。在说课评课这一环节中,我们首先请主讲老师说课,说教学内容、说教材解读、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资源运用、说教后反思等,然后,其它老师围绕“教材解读、设计理念、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创新”这十点对这节课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并给出得分,组长算出平均分,每学期根据平均分多少评出五名“讲课评课明星”

7、勤于动笔,撰写教研文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新挑战,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人们的共识,讲教育故事、编教学案例、写教学随笔、做教育反思、撰写教学论文,都是提高老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忘经历、精彩课堂实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自己对某一事件的所思所感等,一月一整理,一月上交一篇教学随笔,一节精彩课例,一学期上交一篇教研教改论文。

(三)各科学习方法自成一体

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有:预习法 质疑法 课题分析法

连缀段意法 找中心句法

有感情朗读法 朗读助解法

用心阅读法 想象法 情境渲染法 社会实践法 摘抄法 积累法 “自我赏析式”作文评价模式 数学学习方法主要有:讲解法 画图助解法

逻辑思维法 实验法

品与社学习方法主要有: 案例导入法 创设情境法

社会实践法 现身说法法

动态讨论法 开放评价法 科学学习方法主要有: 操作法 实验法 讲解法 英语学习方法主要有: 口语训练法 课外辅导法

(四)实验教师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两年的实验研究中,我校的教师阅读了大量关于学习方法的理论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赞可夫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巴班斯基的教育文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法》,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法”,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都为实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来,我校共有31位教师的论文获得市及以上奖励,11位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获得市及以上奖励,3位教师的电子教案,录像课获得市及以上奖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9位教师的论文在全国获奖,6位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获国家级奖励,苏丽华老师的教案《太阳是大家的》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发表,赵莉老师的电子教案获省奖,崔华云、郭焕清、杨珍瑞、靖娟、李红军、黄辉参加“五优”竞赛,被评为襄阳区优质课教师,高丽娟老师带领两名学生参加湖北省英语口语大赛,分获一等奖、三等奖。

(五)学生学习能力成效凸现

“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挣脱了思想上的禁锢,在学习过程中,自由探索,自由张扬,个性和潜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和发展,学习能力成效凸现。两年来,共有39名学生在“天地杯”小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56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书画竞赛中获奖,3名学生在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中获奖,18名学生在书信大赛中获奖。

2009年7月,湖北省农村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在武汉举行,我校学生安璞、王语嫣克服天时、地利等不利因素,在赛场上沉着应对,力挫群雄,分获六年级组一等奖,五年级组三等奖。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女士在为这两个学生的辅导教师颁奖时,对我校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我校进行 “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实验两年来,达 到了预期目标,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与发展,实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较之以前,都有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和提高。可以说,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在我校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双南小学

二O一0年三月二十日

下载《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结题报告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结题报告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学生早读习惯及效率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四年级学生早读习惯及效率调查研究结题报告 ——岱东小学四年级刘阳戎子怡李倩语费碧羽 指导老师祝岱英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一日之计在于晨”,充分诠释了早晨的学习......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结题报告 数学组:郭金芳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1、目前,应试教育引发的数学学习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教师及学生.由于过分注重升学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结题报告 英语写作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英语写作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我校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内容少......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结题报告

    《如何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复合句式》 ——小课题结题报告 高三英语组 英语写作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英语写作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我班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小课题结题报告 马额中学 刘麦航 英语写作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英语写作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我校学生......

    《实施学案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课题结题报告

    《实施学案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课题结题报告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汤珺赵湘 一、课题的提出 进入新课改以来,我校以改变备课方式为切入点,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把......

    后20%学生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的现状调查与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内容提要“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