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定稿)

时间:2019-05-14 10:4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定稿)》。

第一篇:某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定稿)

某某市人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某某市紧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急救中心)承担本地区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转运工作。为规范病人的转运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与职责

(一)成立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

领导小组根据某某市卫生局的部署负责本地区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和必要时的密切接触者转运的指挥、调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上传下达,和某某市卫生局、疾控中心相关部门对口联络,以及协调具体转运工作。

(二)医院感染办负责指导转运车辆、医疗设备和其它物品的消毒工作。设备科、临床服务中心负责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药品、器械和防护用品;医院办公室负责安排转运车辆并定期检修。

(三)医院人教科负责组织(医务处、护理部、感染办、预防保健科等相关部门配合)对参与院前医疗急救人员进行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预防控制知识及诊断、急救、隔离预防及洗消技术,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做好患者的院前救治、病情交接、相关报告与记录工作。

(四)建立人员替代制度。

二、前期准备

(一)市卫生局协调建立消毒站。消毒站三区划分、环境布局符合隔离要求。配置电动气溶胶喷雾器、普通喷雾器等消毒、清洗设施以及消毒药品,设定专业消毒员,消毒员消毒时防护装备同急救人员。

(二)物资准备。急救中心配备负压救护车、负压隔离舱、防护物资、洗消物资等。负压救护车配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救护车标准》(WS/T 292-2008)。车内配备全套防护用品、消毒剂(含氯消毒泡腾片或84消毒液和稳定型过氧乙酸)、酒精棉片、医疗废物盛装容器、利器盒、一次性担架单、消毒纸巾等。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三)危重病例转运的准备。转运危重病例的车辆除了按照救护车行业标准配备专用急救设备外,还应配备除颤器、监护仪、吸痰器、气管插管及呼吸球囊各1台,并根据病人需要携带合适的呼吸机。急救药品的配备按院前急救技术规范要求配备,特殊药品按要求配备。

三、转运原则

(一)埃博拉疑似和确诊病例采取隔离转运。用于转运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救护车其驾驶舱与医疗舱应密封隔离。转运救护车辆及车载医疗设备和担架等专车专用。救护车医疗舱为污染区,驾驶舱应视为半污染区,转运途中尽可能减少对驾驶舱的污染。

(二)选用标准负压型救护车,开启负压装置时医疗舱应保持密闭状态,保证负压装置运转良好,舱内相对压强应维持在-30Pa~-10Pa。

(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分开转运,均为一车一人隔离转运,患者须戴外科口罩。

(四)密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一车可转运多人,密切接触者转运时宜戴外科口罩。

(五)转运疑似、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及车内设备、污染物品必须清洁消毒后再转运其它患者。途中遇污染随时消毒。每次转运结束后,返回车辆停放在

消毒站进行终末消毒,清洁消毒完毕驶回急救中心清洁停车场。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用后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或灭菌。

四、转运流程

(一)接警与出车。

接获某某市卫生局转运通知后,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下达转运指令,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车队安排转运车辆及驾驶员,急救中心安排跟车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后出车。

(二)急救人员防护。

1.防护用品配备。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配备一次性医用橡胶、乳胶手套、长筒胶鞋(防水、能浸泡消毒)、鞋套、传染病转运组工作服、医用工作帽、医用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防水围裙等。传染病职业暴露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一次性使用防护服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防护口罩应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防护眼镜应视野宽阔、透亮度好、防雾、有较强的防喷溅性能。

2.急救人员实施三级防护。穿戴工作服、工作帽、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服、手套、长筒胶鞋、鞋套等。

3.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在清洁区穿好工作服待命,接到派车指令后出车前的程序包括:洗手→戴工作帽→戴N95口罩→穿防护服→戴2层手套(乳胶手套和橡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鞋套、换长筒胶鞋→取急救物品→出车。

(三)患者病情和转运安全性评估。

抵达患者所在位置后,急救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和转运安全性现场评估。如某某市埃博拉出血热专家组已进行评估,则执行专家组评估意见。

1.病情评估。根据患者体检和监测数据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2.安全评估。对患者病情是否适合转运、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相应措施等进行安全评估。

3.不宜即刻转运的情况。当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困难、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不宜即刻转运,宜就地隔离治疗。必要时请专家会诊,待病情稳定后需要转运时再行转运。

(四)院前医疗救治。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急救人员利用车载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的支持与监护,按院前急救诊疗规范采取相应治疗与急救措施。

(五)交接与返程。

将患者送达指定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救医师与接诊医师做好患者交接工作。交接完毕后,即刻返回某某市消毒站,途中不得违规搭载物品、人员或从事其他不宜事项。

(六)负责转运急救人员的卫生处置。

急救人员按流程脱摘防护用品、进行卫生处置。

1.诊疗箱、医疗物品放物品消毒间清洗消毒,其它污染废弃物品及带回的医疗废物置入医疗垃圾袋桶。出车时所用工作手机用塑料袋(膜)密封,转运工作结束时用有效的消毒剂如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塑料外包两遍,脱去塑料膜;救护车钥匙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脱摘防护用品时应并遵循下列程序。鞋消毒、摘第一层手套、手消毒→摘防护面罩、护目镜→脱防护服→脱鞋套、换鞋→洗手/手消毒→进入第1更衣室:

手消毒→脱工作服→摘N95口罩→摘工作帽→摘第二层手套、洗手/手消毒→进入清洁区:沐浴、第2更衣室更衣。

3.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七)救护车消毒。

救护车返回消毒站进行终末消毒,经消毒、清洗、更换一次性物品的车辆驶回急救中心清洁停车场。

1.空间、表面、地面消毒。

(1)喷雾消毒法。

1)空间、表面、地面联合气溶胶喷雾消毒:对医疗舱内空气、内壁、门窗、物体表面及地面同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工具选用小型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喷出的雾粒≤50微米的占90%以上,喷距6~8米,喷幅>1米,流量250ml/min)。

①过氧乙酸溶液气溶胶喷雾消毒:使用药液及浓度为5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l/m3~40ml/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原则是均匀喷湿而不流水。方法为关闭车门窗、先表面后空间、从外向里循序而进,表面及地面以喷湿为度。喷雾完毕,密闭1h,再开车窗、门通风。车辆经过氧乙酸喷雾消毒、通风后,消毒员方可上车对固定在车内的仪器(在转运患者之前用塑料薄膜覆盖或透明塑料袋罩严)进行消毒。方法为先将罩及覆盖薄膜摘去,再选用75%乙醇或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最后用清水将医疗舱冲洗、内表面擦拭和拖擦。

②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消毒:使用药液及浓度为60g/L过氧化氢水溶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l/m3~40ml/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喷液量及消毒处理方法按上述第①条执行。

③二氧化氯溶液气溶胶喷雾消毒:使用药液及浓度为2000mg/L二氧化氯水溶

3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l/m~40ml/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喷液量及消毒处理方法按上述第①条执行。消毒剂亦可选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既适用于气溶胶喷雾消毒又对救护车腐蚀较小的其它高效消毒剂,按消毒剂说明书操作。

2)表面喷雾消毒:对医疗舱内壁、门窗、物体表面及地面可选用消毒剂溶液进行表面喷雾消毒。喷药量以喷至污染内壁、门窗、表面、地面均匀潮湿为度,用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对光滑与粗糙表面进行喷雾,参考用液量为100ml/m2,观察表面均匀湿润而无液体流出即可。消毒剂可选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或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时间不少于60min,充分通风后再用清水冲洗、擦拭和拖擦。

(2)擦拭消毒法。

1)应用范围:适用于对医疗舱内污染内壁、门窗、车内物体表面、设备表面及地面等的消毒;驾驶舱的消毒;负压车的消毒等。

2)消毒方法:擦拭消毒选用2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不遗漏的擦拭,地面进行拖擦,擦拭和拖擦消毒应行两遍;30min后用清水擦拭和拖擦。

3)消毒用具处理:对污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的抹布和墩布,使用后不作回收,按感染性垃圾处理,可用有效氯浓度10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min后归入医疗垃圾。

2.过滤除菌系统的滤器或滤材消毒。每次转运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污染后,负压救护车过滤除菌系统的滤器或滤材应及时请专业清洗维修人员进行清洗消毒并定期检修、更换;清洗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直接喷洒至完全浸湿作用60min ,再进行清洗;更换下来的废弃过滤器或滤材直接密封做焚烧处理;执行清洗消毒的

人员按规定进行个人隔离防护。

(八)物体表面消毒。

车内物品可选用2000mg/L~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1000mg/L~2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不耐湿、不耐腐蚀物品不使用浸泡法),30min后再对易腐蚀的物品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九)医疗器械及其用品的消毒。

1.使用后的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氧气管、吸痰管和袋等装入黄色垃圾袋,带回急救中心按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管道、容器等使用后,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60min以上,然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2.体温计、血压计袖带、氧气湿化瓶用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备用。

3.听诊器、仪器表面、导联线及诊疗箱用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2遍消毒;不耐腐蚀的仪器表面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2遍消毒。

4.监护仪、心电图视屏及除颤仪电极板以75%乙醇擦拭消毒或70%异丙醇溶液擦拭2遍消毒。

5.不能采取以上消毒方式的用品(手机、精密仪器等)用透明塑料膜、透明塑料袋密封,每次更换。其它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十)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

对粘稠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处理,用5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如84消毒液用原液)2份加入1份上述污物中;对稀薄的上述污物按1份消毒液与2份污物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介于两者之间的污物需加等量消毒液。以上消毒处理均需混匀后作用2h,再做下一步处理。同时,对上述污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物体表面则需用1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浸泡、擦拭消毒,作用60min以上。

(十一)手与皮肤消毒。取适量快速手消毒剂(75%乙醇或70%异丙醇或醇的复合制剂3ml~5ml),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标准洗手方法揉搓至手部干燥。

(十二)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的工作服等纺织品及防护用品使用后用污物袋封装,送洗衣房高温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使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30 min后,清洗干燥备用;亦可用2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3.使用后的工作鞋,每次转运结束后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或2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清洗并晾干。

(十三)医疗废物的处置。

医疗废物的处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与处置。用后的各类针头、锐器放入医疗废物利器盒,一次性医疗、卫生、防护用品等装入医疗废物专用袋。患者的生活垃圾、排泄物经处理后一并按医疗废物处理。转运途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置入医疗废物袋,带回急救中心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十四)报告与记录。

车辆驾驶员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报告下述时间点(出车、抵达患者所在位置、转运患者、抵达定点医院、返回、抵达消毒站、返回急救中心时间),及时报告转运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急救医师在返回急救中心后,完成患者相关病历及医疗文件的书写与报告,留档备查,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报告患者病情;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转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工作记录,汇总资料,按要求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某某市卫生局和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部门报告。

(十五)经费与补助

医院积极申请上级经费支持,根据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给予参加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人员适当的补助。

某某市人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流程图

组长下达指令

小组办公室传达

车队急诊

车辆、人员到位

三级防护

出车

医院埃博拉出血热转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抵达患者现场 医院领导小组组长

评估、转运

淮北市卫生局

抵达定点医院 淮北市疾控中心

交接、返回

抵达消毒站

返回急救中心

第二篇:我国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卫生部门应对工作方案

我国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卫生计生部门

应对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国出现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后的应对防控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

规范和指导我国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应对和处置,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维护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国各级卫生计生机构对我国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调查、处置和应对。

三、制定依据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和应对工作总体方案》、《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2014年第1版)》、《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相关信息发布计划》等条例、预案和指南编制。

四、情形分类

根据病例来源和可能的发现途径,本方案设定了下述五种主

第三篇:XX医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医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广州市,我院辖区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原则

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编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广州市黄埔区红十字会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

五、组织管理

(一)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

1、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XXX

成员:XXXXXX

领导小组下设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应急办主任由业务副院长吴燕担任。

领导小组职责:

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或结束应急响应,负责对全院疫情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应急办职责: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抢救、重症患者转诊、疫情报告等现场人员调动指挥和抢救物资调配。组织院内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

2、埃博拉出血热专家、治疗、抢救小组

组长: XX

副组长:XXX

(1)专家小组成员:XXXXXX

专家小组职责:

负责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等进行技术指导。

(2)治疗、抢救小组

XXXXXXXXXXXX

抢救小组职责: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

(2)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

3、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控制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疫情控制小组职责: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网络报告。

(2)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病房消毒隔离。

(3)协助区疾病控制中心完成疫点处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情分析。

(4)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4、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设备、物品保障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职责: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应急物资储备

六、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

(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二)响应阶段:

1、一般疫情(Ⅳ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广东省出现输入病例。

2、较大疫情(Ⅲ级响应):本市出现输入病例。

3.重大疫情(Ⅱ级响应):本市出现二代病例。

4.特别重大疫情(Ⅰ级响应):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

七、疫情控制分级响应

(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1、成立防治专家组,制定应急预案,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指导各临床科室做好防控、诊疗准备。

2、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病例发现、排查、报告、患者转诊、采集标本运输、个人防护。

3、做好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准备工作,加强临床救治、防护装备的准备工作。

(二)Ⅳ级应急响应行动: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广东省出现输入病例。

1、门诊各临床科室: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监测,可疑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转诊、报告,并采样送检;

2、应急办、感染科: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筛查工作,完善发热呼吸道病例预检分诊制度,加强来至疫区人员、近期到过疫区人员等高危人群监测,主动排查疑似病例,做好疫情风险评估。

(三)Ⅲ级应急响应行动:本市出现输入病例。

1、应急办:组织相关科室按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有关防控方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样品采集工作;实行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日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疫情分析、评估、通报。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做好疫点内人居住和聚集场所的消毒处理工作;向社区群众宣传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

3、感染科:做好病人接诊、救治、医院内感染控制等准备工作;督促各临床科室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Ⅱ级应急响应行动:本市出现二代病例。

(1)应急办:立即组织埃博拉出血热专家小组会诊疑似患者,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医院应急办必须立即将疫情电话报告区疾病控制中心、区卫生局,网络直报人员2小时内完成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报告。

(2)感染科:组织救治小组医护人员在专家指导下隔离救治确诊患者,留取相关标本,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完成传染病卡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卡填写,尽快将危重病人转诊至指定上级医疗机构救治。

(3)疫情控制小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院感办指导下,认真做好现场消毒隔离,参与行动人员采用一级防护措施,患者污染物和排泄物消毒、排放处理,阻止院内感染发生,避免因排泄物处理不当造成水源污染和疫情蔓延,协助区疾病控制中心完成个案调查,疫点处理。

(五)Ⅰ级应急响应行动: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

在Ⅱ级应急响应基础上,向各级政府请求支援,在各级政府指挥部领导下,接受上级支援的预防控制专家、临床救治专家、病原学专家的专业技术指导,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人员、药械和后勤物资的使用。

八、应急响应的级别调整或终止

根据省市区卫生行政机构提出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建议,调整医院响应级别或终止。

第四篇: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县人民医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县,并做好我院辖区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原则

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科学、统一地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三、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临沧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四、组织管理

(一)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

1、防控埃博拉出血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埃博拉出血热应急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应急办主任由***担任,***及***两位同志协助工作。

领导小组职责:

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按预案规定程序启动或结束应急响应,负责对全院疫情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

应急办职责: 负责埃博拉出血热抢救、重症患者转诊、疫情报告等现场人员调动指挥和抢救物资调配。组织院内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

2、埃博拉出血热专家、治疗、抢救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1)专家小组成员:(2)专家小组职责:

负责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疑难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等进行技术指导。

(3)治疗、抢救小组

抢救小组职责: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

(2)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

3、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控制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疫情控制小组职责:

(1)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网络报告。(2)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病房消毒隔离。

(3)协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疫点处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疫情分析。

(4)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4、埃博拉出血热应急设备、物品保障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职责:负责埃博拉出血热应急物资储备

五、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预警分级

(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二)响应阶段:

1、一般疫情(Ⅳ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云南省出现输入病例。

2、较大疫情(Ⅲ级响应):本县出现输入病例。3.重大疫情(Ⅱ级响应):本县出现二代病例。4.特别重大疫情(Ⅰ级响应):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

六、疫情控制分级响应

(一)准备阶段:国外出现爆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

1、成立防治专家组,制定应急预案,防控方案、诊疗方案,指导各临床科室做好防控、诊疗准备。

2、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病例发现、排查、报告、患者转诊、采集标本运输、个人防护。

3、做好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准备工作,加强临床救治、防护装备的准备工作。

(二)Ⅳ级应急响应行动: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云南省出现输入病例。

1、门诊各临床科室: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监测,可疑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转诊、报告,并采样送检;

2、应急办、感染科: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筛查工作,完 善发热呼吸道病例预检分诊制度,加强来自疫区人员、近期到过疫区人员等高危人群监测,主动排查疑似病例,做好疫情风险评估。

(三)Ⅲ级应急响应行动:本县出现输入病例。

1、应急办:组织相关科室按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有关防控方案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样品采集工作;实行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日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疫情分析、评估及回报工作。

2、应急设备、物品保障小组:在防保科的指导下做好疫点内人居住和聚集场所的消毒处理工作。

3、感染科: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做好病人接诊、救治、医院内感染控制等准备工作。

预防保健科:向社区群众宣传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知识,督促各临床科室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四)Ⅱ级应急响应行动:本县出现二代病例。

1、应急办:立即组织埃博拉出血热专家小组会诊疑似患者,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

2、感染科:组织救治小组医护人员在专家指导下隔离救治确诊患者,留取相关标本,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完成传染病卡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卡填写,尽快将危重病人转诊至指定上级医疗机构救治。

3、预防保健科:立即将疫情电话报告县疾病控制中心及县卫生局,网络直报人员2小时内完成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报告。认真做好现场消毒隔离,参与行动人员采用一级防护措施,患者污染物和排泄物消毒、排放处理,阻止院内感染发生,避免因排泄物处理不当造成水源污染和疫情蔓延,协助县疾病控制中心完成个案调查,疫点处理。

4、Ⅰ级应急响应行动:出现本地病例并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在Ⅱ级应急响应基础上,向各级政府请求支援,在各级政府指挥部领导下,接受上级支援的预防控制专家、临床救治专家、病原学专家的专业技术指导,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人员、药械和后勤物资的使用。

七、应急响应的级别调整或终止

根据省市县卫生行政机构提出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建议,调整医院响应级别或终止。

八、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一)采取标准预防原则:

根据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7、.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着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当接诊疑似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时,按照隔离病房个人防护要求执行。

九、收治疑似或确诊病例时个人防护要求

(一)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进行单间隔离。患者的活动应限制在隔离病房内,不设陪护。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在病区内进行。

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与飞沫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应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内,有条件安置在负压隔离病房内。

2、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

3、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

4、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严格的清洁和消毒。

5、隔离病房配置消毒剂。

6、隔离病房应当设立明确的标识。

(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

1.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防护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防护服→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屏→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2)脱摘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脱鞋套→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 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③ 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在脱摘防护用品时要特别小心,应避免潜在的感染性材料接触工作人员的眼睛、口腔黏膜和工作服等;

(2)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3)医用防护口罩最多可持续应用6小时至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4)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时,戴双层手套、过膝防水防污染鞋套;

(5)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6)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可连续应用。

(7)隔离衣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8)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9)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防护用品,对于复用防护用品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进行清洁并消毒后方可使用。

2.为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时,应当在以上防护基础上,加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此外,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尽可能使用安全型针头和留置8

针,在为患者实施穿刺等诊疗活动时要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范,所有的针和锐器毁形后应放入密封的利器盒内,处理过程要特别小心,防止针刺伤。

十、消毒技术

(一)消毒方法 1.喷雾消毒法:

(1)空间、表面、地面联合气溶胶喷雾消毒:对病房内空气、内壁、门窗、物体表面及地面同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工具:选用小型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喷出的雾粒≤50微米的占90%以上,喷距:6~8米,喷幅:>1米,流量:250ml/min)。

①过氧乙酸溶液气溶胶喷雾消毒:使用药液及浓度:5000mg/L过氧乙酸水溶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l/m3~40ml/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原则是均匀喷湿而不流水。方法:关闭门窗、先表面后空间、从外向里循序而进,表面及地面以喷湿为度。喷雾完毕,密闭1h,再开窗通风。经过氧乙酸喷雾消毒、通风后,消毒员方可对仪器进行消毒。

②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消毒:使用药液及浓度:60g/L过氧化氢水溶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l/m3~40ml/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喷液量及消毒处理方法按上述第①条执行。

③二氧化氯溶液气溶胶喷雾消毒:使用药液及浓度:2000mg/L二氧化氯水溶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l/m3~40ml/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喷液量及消毒处理方法按上述第①条执行。消毒剂亦可选用卫生计生委批准的既适用于气溶胶喷雾消毒又对救护车腐蚀较小的其它高效消毒剂,按消毒剂说明书操作。

(2)表面喷雾消毒:喷药量以喷至污染内壁、门窗、表面、地面均匀潮湿为度,用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对光滑与粗糙表面进行喷雾,参考用液量范围为100ml/m2,观察表面均匀湿润而无液体流出即可。消毒剂可选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或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时间不少于60min,充分通风后再用清水冲洗、擦拭和拖擦。

2.擦拭消毒法:

(1)应用范围:适用于污染内壁、门窗、物体表面、设备表面及地面等的消毒等。

(2)消毒方法:擦拭消毒选用2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不遗漏的擦拭,地面进行拖擦,擦拭和拖擦消毒应行两遍;30min后用清水擦拭和拖擦。

(3)消毒用具处理:对污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的抹布和墩布,使用后不作回收,按感染性垃圾处理,可用有效氯浓度10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min后归入医疗垃圾。

(二)医疗器械及其用品的消毒

1.使用后的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氧气管、吸痰管、袋等装入黄色垃圾袋按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管道、容器等使用后,清洗,然后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60min以上消毒或灭菌。

2.体温计、血压计袖带、氧气湿化瓶可用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备用。

3.听诊器、仪器表面、导联线及诊疗箱可用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2遍消毒;不耐腐蚀的仪器表面可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2遍消毒。

4.监护仪、心电图视屏及除颤仪电极板应以75%乙醇擦拭消毒或70%异丙醇溶液擦拭2遍消毒。

5.不能采取以上消毒方式的用品(手机、精密仪器等)用透明塑料膜、袋密封,每次更换。其它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三)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 对粘稠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处理,用5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如84消毒液用原液)2份加入1份上述污物中;对稀薄的上述污物则按1份消毒液与2份污物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介于两者之间的则需加等量消毒液。以上消毒处理均需混匀后作用2h,再做下一步处理。同时,对上述污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物体表面则需用1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浸泡、擦拭消毒,作用60min以上。

(四)手与皮肤消毒

取适量快速手消毒剂(75%乙醇或70%异丙醇或醇的复合制剂3ml~5ml),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标准洗手方法揉搓至手部干燥。

(五)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的工作服等纺织品及防护用品,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特殊情况可选用更高浓度)浸泡30min后再送洗衣房高温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使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30 min后,清洗干燥后备用。亦可用2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3.使用后的工作鞋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或2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清洗干净并晾干。

(六)物体表面消毒

可选用2000mg/L~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或1000mg/L~20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不耐湿、不耐腐蚀物品不使用浸泡法),作用30min后再对易腐蚀的物品用清水进行清洗或擦拭。

五、医疗废物的处理

为防止医疗废物引起的疾病传播和流行,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我院制定的感染性疾病科医疗废物管理的工作制度和流程。

2.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并按照类别放置于防渗、防漏、防锐器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有明显的中英文警示标识。医疗废物收集点应设在病区的污染端,利于废物的收集。

3.损伤性医疗废物应当直接放入耐穿刺、防渗漏的容器中,外运时必须严格密封,并在其外部套装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其它医疗废物,包括患者的生活垃圾直接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分层封扎袋口。不得使用影响密封性能的器具或方法进行封口。

4.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所有废物盛装量不应超过容器或包装袋的3/4。严禁使用有破损或已经污染的收集容器。

5.医疗废物应每日由专人使用专用转运工具,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及时清运,就近转送到医院医疗废物专门暂存场所,定期集中焚烧。运送工具、暂存场所等需及时清沽,遇污染时及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消毒。

6.病原体的培养物、菌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灭菌、消毒后再按医疗废物处理。

7.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卫生员应相对固定,并经过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医院感染控制、自身防护、意外事故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卫生员工作时应严格按照病区防护要求做好防护工作。

8.对外运的医疗废物必须做好交接工作,并认真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交接时间、集中处置单位以及经办人签名。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两年。

9.医院内产生的污水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消毒后再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附: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服:应当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可为联体式或者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当为弹性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

防护口罩:应当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剌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0,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以选用符合N95或者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

防护眼镜或医用防护面罩:使用弹性佩戴法,视野宽阔、透亮度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

隔离衣:材料易于清洗和消毒,长袖、拉链或者钮扣位于背部。

手套:为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为防水、防污染鞋套。

第五篇:埃博拉出血热测试题及答案

博拉出血热测试题

姓名: 单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D)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A、肠道病毒 B、腺病毒 C、鼻咽病毒 D、埃博拉病毒 2.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本病于1976年在(B)首次发现。A、亚洲 B、非洲 C、南美 D、欧洲

3.EBV 病毒在(A)大部分灭活, 紫外线、γ 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消毒剂和脂溶 剂均可灭活病毒。

A、60℃ 1小时 B、60℃ 2小时 C、70℃ 1小时 D、100℃ 1小时 4.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

A、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性传播 5.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A)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 “埃博拉出血热”。

A、2 小时 B、24 小时 C、48 小 时 D、3 日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50分)

1.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 果蝠。2.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

感染。医院内传播 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3.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 和 加强个人防护 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4.对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21 天。

5.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 清水 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

6.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为来源于 疫区 或 3 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 病人、感染动物 接触史。

三、简答题(30 分)

简述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答:潜伏期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肌痛、恶心、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下载某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医院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总结

    2014年妇幼保健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培训小结 根据我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通知要求,为做好我院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总结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及实验室生物安全 培训总结 为做好我院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的了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救治,减少......

    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精选]

    塔城市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防控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生命安全,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人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的预防控制工作,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

    红星医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精选5篇)

    红星医院埃博拉出血热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 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哈密市,我院辖区内发现病例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技术指南(第一版) 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Ebo1a HemorrhagicFever)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

    埃博拉出血热继续教育习题和答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治疗习题和答案 1.各级医疗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时,应当在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单选题) B 、 2小时......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试题(排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试题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关于埃博拉病原体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A.病原体为埃博拉病毒 B.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C.为不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