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2017年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
《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边境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妥善处理边境事务,促进边境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增进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凡在本省边境地区居住、通行、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组织和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均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边境地区系指沿国界的市(州)行政区域。
第三条 中国的组织和公民都有保卫国界、保护国界标志和设施、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秩序和安全的义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边境管理工作的领导,由各级边防委员会负责协调边境管理工作。
外事部门、公安机关、边防部队为边境管理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本条例的实施。第二章 国界管理
第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国界标志。发现国界标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边境管理部门,不得擅自处理。国界标志的恢复、修理或重建,按我国与邻国达成的协议或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国界通视道的清理,必须按照我国与邻国达成的协议及时进行。第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从事改变或可能改变国界走向、影响或可能影响界江稳定的活动。第八条 建设跨越国界的交通、通信、水利、电力、测绘、环保及其他工程设施,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并按我国与邻国签订的协议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第三章 出入国界管理
第九条 对外开设、关闭口岸和边境通道,按国家规定经批准后执行。第十条 出入国境的人员、行李物品、货物及交通运输工具,须具备合法有效的有关证件和手续,经国家规定的口岸或与邻国商定的边境通道通行,按国家规定接受口岸联检单位的出入境检查检验。
第十一条 边防会谈、会晤人员和其他因公务需临时出入国界的人员及交通工具,出入国界的地点和办法,依照与邻国达成的协议执行。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外国飞行器、空飘物、漂浮物及交通工具和人员非法进入我省境内时,均应及时报告当地边境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邻国人员及其乘用的交通工具因不可抗力的因素进入我国境内避险时,应立即向当地边境管理部门报告,并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避险结束后立即出境。第十四条 我国边境地区居民去邻国边境地区探亲,按双方 协议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四章 边境管理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在边境地区划定边境管理区和边境禁区。在边境管理区和边境禁区内,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实行特殊的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在边境地区开办跨界旅游和设立边民互市贸易区,须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经批准并与邻国达成协议后进行。第十七条 进入我国边境地区从事旅游、边民互市贸易以及经过批准从事其他活动的毗邻国家人员,只准在批准的范围内活动,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第十八条 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进行测绘、勘探、采矿和地面拍摄电影、录像等,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从事采集、采石、开荒、复垦等生产活动,作业人员须持有当地公安边防部门签发的《边境作业证》。
第二十条 未经批准,不得在国界我侧1公里内、电站大坝4公里内进行爆破作业;不得在国境桥梁、拦江大坝上游览和在其水域上下游各100米范围内进行捕鱼、游泳、滑冰、炸石等活动。非执行公务不得在国界我侧1公里以内鸣枪。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地区进行爆破作业时,须报经市(州)边境管理部门批准,规模较大的须报经省边境管理部门批准,爆破作业可能危及邻国时,应事先通报对方。
有组织进行的实弹射击训练,除在两国已有协议规定的靶场进行外,应在隐蔽地区进行。射击方向不准朝向境外。
第二十一条 未经批准,不得在界江江岸国家确定的范围内和界江中的岛屿、沙洲上砍伐树木、挖取沙石和开渠引水。因特殊情况需要从事上述活动的,须按国家和省的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按批准的规模、范围和期限作业。第二十二条 在界江中从事疏浚河道、航运、流筏、水文测量、江岸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保护等活动,除两国政府有协议外,报省人民政府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并与邻国达成协议后进行。
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在界江中从事流筏作业、水文测量活动的人员,须持“流筏作业证”或“水文作业证”。第二十四条 在界江上行驶的一切船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与邻国签订的有关协定、协议。民用船只在界江航行,必须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船舶牌照,标明标志和编号,并具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发放的《安全合格证》和《作业许可证》,船员须持有《船员证》,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我方与邻国车辆、船舶在边境发生交通事故,须立即报告公安边防机关,不得擅自处理。
第二十六条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下列活动:
(一)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边境交通、航运、广播电视、邮电通信、水利、电力、测绘、边防、护林防火、国土保护等设施及标志;
(二)在界江中炸鱼、电鱼、毒鱼及进行危及人身安全的作业;(三)从事污染界江及其他危害生态环境的作业;(四)越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其他活动;(五)私自动用界江上的流筏木排、漂流木和流筏工具;(六)在界江上私自搭乘邻国车、船和进行滋事等活动;(七)资助、容留、包庇和安置邻国越界人员;(八)在边境与邻国人员进行非法交易;(九)从事走私、贩毒活动或收购走私物品;(十)其他危害边境秩序及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七条 有关组织和个人应采取措施,严防牲畜越界。
我方牲畜越入邻国境内,不得自行越境追赶或索要,应立即报告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按有关规定处理。邻国交回的我方牲畜,由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接收,交畜牧防疫部门检疫后按有关规定处理。邻国牲畜越入我国境内,应就地赶回。已进入纵深地区的,捕捉到牲畜的组织或个人应将其隔离,交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按有关规定处理,不得藏匿、使役、买卖或宰杀。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边境森林防火工作,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防火道进行清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在防火道和通视道上从事生产及其他活动。
第二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边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公务。
边境管理部门的人员、车辆、船舶进入边境的旅游、生产作
业、自然保等区域执行公务通行时应免收费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拦阻。第三十条 边境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经常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边境政策和保密法规教育,充分发挥民兵和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作用,搞好军民、警民联防和群众联防,做好防范工作。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 对于认真执行本条例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
(一)未持《流筏作业证》、《水文作业证》在界江上作业的;
(二)在界江上航行的船只未按规定标明标志、编号和无《安全合格证》、《作业许可证》,船员无《船员证》的;(三)在界江上私自搭乘邻国车、船和进行滋事等活动的;(四)资助、容留、包庇和安置邻国越界人员的;
(五)未持《边境作业证》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从事采集、采石、开荒、复垦等生产活动的;
(六)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国境桥梁、拦江大坝及其水域上下游各100米内从事禁止活动的。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300元至3000元罚款:
(一)擅自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进行测绘、勘探、采矿和地面拍摄电影、录像等活动的;
(二)擅自在界江江岸国家确定的范围内和界江中的岛屿、沙洲上砍伐树木、挖取沙石和开渠引水的;
(三)非执行公务在国界我侧1公里以内鸣枪的;(四)擅自在禁止爆破区域内进行爆破作业的;
(五)在界江中炸鱼、电鱼、毒鱼及进行危及人身安全作业的;(六)擅自藏匿、使役、买卖或宰杀邻国进入我省境内牲畜的;(七)擅自藏匿和散发境外空飘物和漂流物品的;
(八)未经批准,擅自组织界江、跨界旅游和边境互市贸易的。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至5000元罚款:(一)因过失行为损坏国界设施和标志的;(二)擅自从事影响或可能影响界江稳定活动的;
(三)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国土保护、边防设施及标志的;(四)从事污染界江及其他危害生态环境作业的。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1000元至10000元罚款:
(一)私自动用界江上的流筏木排、漂流木和流筏工具的;(二)越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其他活动的;(三)在边境与邻国人员进行非法交易的;(四)收购走私物品数额较小的;
(五)从事其他危害边境秩序及安全活动的。
第三十六条 边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除予以处罚外,视情节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行政责任。第三十八条 依据本条例规定收取的各项罚没款和收缴的非法财物,除按有关协议需移交邻国的以外,一律上缴国库。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由公安机关执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修正)
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修正)
【法规分类号】B311101199712 【标题】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修正)【时效性】已被修正
【颁布单位】吉林省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1993/11/12 【实施日期】1993/11/12 【失效日期】2004/07/01 【内容分类】其他 【文号】
【题注】(1993年11月12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1993年11月12日公布施行 根据1997年11月14日发布的《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的决定》进行修正 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将本文修正)
【正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边境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妥善处理边境事务,促进边境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增进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边境地区居住、通行、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组织和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边境地区系指沿国界的市(州)行政区域。
第三条 中国的组织和公民都有保卫国界、保护国界标志和设施、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秩序和安全的义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边境管理工作的领导,由各级边防委员会负责协调边境管理工作。
外事部门、公安机关、边防部队为边境管理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第二章 国界管理
第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国界标志。
发现国界标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边境管理部门,不得擅自处理。
国界标志的恢复、修理或重建,按我国与邻国达成的协议或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国界通视道的清理,必须按照我国与邻国达成的协议及时进行。
第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从事改变或可能改变国界走向、影响或可能影响界江稳定的活动。
第八条 建设跨越国界的交通、通信、水利、电力、测绘、环保及其他工程设施,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并按我国与邻国签订的协议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
第三章 出入国界管理
第九条 对外开设、关闭口岸和边境通道,按国家规定经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 出入国境的人员、行李物品、货物及交通运输工具,须具备合法有效的有关证件和手续,经国家规定的口岸或与邻国商定的边境通道通行,按国家规定接受口岸联检单位的出入境检查检验。
第十一条 边防会谈、会晤人员和其他因公务需临时出入国界的人员及交通工具,出入国界的地点和办法,依照与邻国达成的协议执行。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外国飞行器、空飘物、漂浮物及交通工具和人员非法进入我省境内时,均应及时报告当地边境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邻国人员及其乘用的交通工具因不可抗力的因素进行我国境内避险时,应立即向当地边境管理部门报告,并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避险结束后立即出境。
第十四条 我国边境地区居民去邻国边境地区探亲,按双方协议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 边境管理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在边境地区划定边境管理区和边境禁区。
在边境管理区和边境禁区内,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实行特殊的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在边境地区开办跨界旅游和设立边民互市贸易区,须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经批准并与邻国达成协议后进行。
第十七条 进入我国边境地区从事旅游、边民互市贸易以及经过批准从事其他活动的毗邻国家人员,只准在批准的范围内活动,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进行测绘、勘探、采矿和地面拍摄电影、录像等,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从事采集、采石、开荒、复垦等生产活动,作业人员须持有当地公安边防部门签发的《边境作业证》。
第二十条 未经批准,不得在国界我侧1公里内、电站大坝4公里内进行爆破作业;不得在国境桥梁、拦江大坝上游览和在其水域上下游各100米范围内进行捕鱼、游泳、滑冰、炸石等活动。非执行公务不得在国界我侧1公里以内鸣枪。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地区进行爆破作业时,须报经市(州)边境管理部门批准,规模较大的须报经省边境管理部门批准,爆破作业可能危及邻国时,应事先通报对方。
有组织进行的实弹射击训练,除在两国已有协议规定的靶场进行外,应在隐蔽地区进行。射击方向不准朝向境外。
第二十一条 未经批准,不得在界江江岸国家确定的范围内和界江中的岛屿、沙洲上砍伐树木、挖取沙石和开渠引水。因特殊情况需要从事上述活动的,须按国家和省的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按批准的规模、范围和期限作业。
第二十二条 在界江中从事疏浚河道、航运、流筏、水文测量、江岸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保护等活动,除两国政府有协议外,报省人民政府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并与邻国达成协议后进行。
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在界江中从事流筏作业、水文测量活动的人员,须持“流筏作业证”或“水文作业证”。
第二十四条 在界江上行驶的一切船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与邻国签订的有关协定、协议。
民用船只在界江航行,必须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船舶牌照,标明标志和编号,并具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发放的《安全合格证》和《作业许可证》,船员须持有《船员证》,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我方与邻国车辆、船舶在边境发生交通事故,须立即报告公安边防机关,不得擅自处理。
第二十六条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下列活动:
(一)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边境交通、航运、广播电视、邮电通信、水利、电力、测绘、边防、护林防火、国土保护等设施及标志;
(二)在界江中炸鱼、电鱼、毒鱼及进行危及人身安全的作业;
(三)从事污染界江及其他危害生态环境的作业;
(四)越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其他活动;
(五)私自动用界江的流筏木排、漂流木和流筏工具;
(六)在界江上私自搭乘邻国车、船和进行滋事等活动;
(七)资助、容留、包庇和安置邻国越界人员;
(八)在边境与邻国人员进行非法交易;
(九)从事走私、贩毒活动或收购走私物品;
(十)其他危害边境秩序及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七条 有关组织和个人应采取措施,严防牲畜越界。
我方牲畜越入邻国境内,不得自行越境追赶或索要,应立即报告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按有关规定处理。
邻国交回的我方牲畜,由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接收,交畜牧防疫部门检疫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邻国牲畜越入我国境内,应就地赶回。已进入纵深地区的,捕捉到牲畜的组织或个人应将其隔离,交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按有关规定处理,不得藏匿、使役、买卖或宰杀。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边境森林防火工作,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防火道进行清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在防火道和通视道上从事生产及其他活动。
第二十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边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公务。
边境管理部门的人员、车辆、船舶进入边境的旅游、生产作业、自然保护等区域执行公务通行时应免收费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拦阻。
第三十条 边境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经常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边境政策和保密法规教育,充分发挥民兵和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作用,搞好军民、警民联防和群众联防,做好防范工作。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 对于认真执行本条例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
(一)未持《流筏作业证》、《水文作业证》在界江上作业的;
(二)在界江上航行的船只未按规定标明标志、编号和无《安全合格证》、《作业许可证》,船员无《船员证》的;
(三)在界江上私自搭乘邻国车、船和进行滋事等活动的;
(四)资助、容留、包庇和安置邻国越界人员的;
(五)未持《边界作业证》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从事采集、采石、开荒、复垦等生产活动的;
(六)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国境桥梁、拦江大坝及其水域上下游各100米内从事禁止活动的。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300元至3000元的罚款:
(一)擅自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进行测绘、勘探、采矿和地面拍摄电影、录像等活动的;
(二)擅自在在界江江岸国家确定的范围内和界江中的岛屿、沙洲上砍伐树木、挖取沙石和开渠引水的;
(三)非执行公务在国界我侧1公里以内鸣枪的;
(四)擅自在禁止爆破区域内进行爆破作业的;
(五)在界江中炸鱼、电鱼、毒鱼及进行危及人身安全作业的;
(六)擅自藏匿、使役、买卖或宰杀邻国进入我国境内牲畜的;
(七)擅自藏匿和散发境外空飘物和漂流物品的;
(八)未经批准,擅自组织界江、跨界旅游和边境互市贸易的。”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一)因过失行为损坏国界设施和标志的;
(二)擅自从事影响或可能影响界江稳定活动的;
(三)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国土保护、边防设施及标志的;
(四)从事污染界江及其他危害生态环境作业的。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1000元至10000元的罚款:
(一)私自动用界江的流筏木排、漂流木和流筏工具的;
(二)越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其他活动的;
(三)在边境与邻国人员进行非法交易的;
(四)收购走私物品数额较小的;
(五)从事其他危害边境秩序及安全活动的。
第三十六条 边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除予以处罚外,视情节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八条 依据本条例规定收取的各项罚没款和收缴的非法财物,除按有关协议需移交邻国的以外,一律上缴国库。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由公安机关执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的决定
(1997年11月14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决定对《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条修改为:“为加强边境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妥善处理边境事务,促进边境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增进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二、第四条第一款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边境管理工作的领导,由各级边防委员会负责协调边境管理工作。”
三、第十条修改为:“出入国境的人员、行李物品、货物及交通运输工具,须具备合法有效的有关证件和手续,经国家规定的口岸或与邻国商定的边境通道通行,按国家规定接受口岸联检单位的出入境检查检验。”
四、第十二条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外国飞行器、空飘物、漂浮物及交通工具和人员非法进入我省境内时,均应及时报告当地边境管理部门。”
五、第十五条修改为:“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在边境地区划定边境管理区和边境禁区。
在边境管理区和边境禁区内,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实行特殊的管理制度。”
六、第十八条修改为:“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进行测绘、勘探、采矿和地面拍摄电影、录像等,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七、第十九条修改为:“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从事采集、采石、开荒、复垦等生产活动,作业人员须持有当地公安边防部门签发的《边境作业证》”。
八、第二十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修改为:“未经批准,不得在国界我侧1公里内、电站大坝4公里内进行爆破作业;不得在国境桥梁、拦江大坝上游览和在其水域上下游各100米范围内进行捕鱼、游泳、滑冰、炸石等活动。非执行公务不得在国界我侧1公里以内鸣枪。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地区进行爆破作业时,须报经市(州)边境管理部门批准,规模较大的须报经省边境管理部门批准,爆破作业可能危及邻国时,应事先通报对方。”
九、第二十一条修改为:“未经批准,不得在界江江岸国家确定的范围内和界江中的岛屿、沙洲上砍伐树木、挖取沙石和开渠引水。因特殊情况需要从事上述活动的,须按国家和省的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按批准的规模、范围和期限作业。”
十、第二十六条修改为:“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下列活动:
(一)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边境交通、航运、广播电视、邮电通信、水利、电力、测绘、边防、护林防火、国土保护等设施及标志;
(二)在界江中炸鱼、电鱼、毒鱼及进行危及人身安全的作业;
(三)从事污染界江及其他危害生态环境的作业;
(四)越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其他活动;
(五)私自动用界江的流筏木排、漂流木和流筏工具;
(六)在界江上私自搭乘邻国车、船和进行滋事等活动;
(七)资助、容留、包庇和安置邻国越界人员;
(八)在边境与邻国人员进行非法交易;
(九)从事走私、贩毒活动或收购走私物品;
(十)其他危害边境秩序及安全的活动。”
十一、第二十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边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公务。”
十二、第三十二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
(一)未持《流筏作业证》、《水文作业证》在界江上作业的;
(二)在界江上航行的船只未按规定标明标志、编号和无《安全合格证》、《作业许可证》,船员无《船员证》的;
(三)在界江上私自搭乘邻国车、船和进行滋事等活动的;
(四)资助、容留、包庇和安置邻国越界人员的;
(五)未持《边界作业证》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从事采集、采石、开荒、复垦等生产活动的;
(六)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国境桥梁、拦江大坝及其水域上下游各100米内从事禁止活动的。”
十三、第三十三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300元至3000元的罚款:
(一)擅自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进行测绘、勘探、采矿和地面拍摄电影、录像等活动的;
(二)擅自在在界江江岸国家确定的范围内和界江中的岛屿、沙洲上砍伐树木、挖取沙石和开渠引水的;
(三)非执行公务在国界我侧1公里以内鸣枪的;
(四)擅自在禁止爆破区域内进行爆破作业的;
(五)在界江中炸鱼、电鱼、毒鱼及进行危及人身安全作业的;
(六)擅自藏匿、使役、买卖或宰杀邻国进入我国境内牲畜的;
(七)擅自藏匿和散发境外空飘物和漂流物品的;
(八)未经批准,擅自组织界江、跨界旅游和边境互市贸易的。”
十四、第三十四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一)因过失行为损坏国界设施和标志的;
(二)擅自从事影响或可能影响界江稳定活动的;
(三)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国土保护、边防设施及标志的;
(四)从事污染界江及其他危害生态环境作业的。”
十五、第三十五条修改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1000元至10000元的罚款:
(一)私自动用界江的流筏木排、漂流木和流筏工具的;
(二)越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其他活动的;
(三)在边境与邻国人员进行非法交易的;
(四)收购走私物品数额较小的;
(五)从事其他危害边境秩序及安全活动的。”
十六、删除第三十六条至第三十九条。
十七、第四十条改为第三十六条。
十八、第四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七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除予以处罚外,视情节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行政责任。”
十九、第四十二条改为第三十八条,修改为:“依据本条例规定收取的各项罚没款和收缴的非法财物,除按有关协议需移交邻国的以外,一律上缴国库。”
二十、第四十三条改为第三十九条,修改为:“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由公安机关执行。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二
十一、删除第四十四条。
二十二、第四十五条改为第四十条。
本决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吉林省边境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
第三篇:边境管理表态发言
尊敬的边防委各位领导:
为确保边境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防止涉外事件发生,消除隐患。今后我乡将全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认清形式,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讲政治、保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做好边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边境管理工作全年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按照《XXX省边境管理条例》的要求,对涉边各行政村、自然屯亲自过问,加大边境管理力度,全力做好维护边境地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工作。
二是加强教育,扩大宣传,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边境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派专人经常性深入到渔民家中、船管站,对临界工作人员和边民面对面开展边境政策法规宣传。
三是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坚决制止越境事件的发生。严格下江作业的审批程序,对抱有侥幸心理和习惯性冒险的人员登记造册,并设专职耳目进行监督。对作业船只实行“十户联保”责任制,签订联保责任书,收取风险抵押金。并且建立了完备的下江作业人员、船只档案,及时更新,严防闲散人员和船只进行不法活动,对外地人员一律不允许下江作业。对散放船只、淘汰船只、未审批船只集中收缴保存。加大“作业船只”的管理力度。严格船只作业时间。由派出所指定人员每天查看船只归港情况,如不按时归港,停止其船只作业。加大“外来人员”的审查力度。对外来务工人员逐一登记、建档、拍照、发证,并发函到其户籍所在地进行核对。要求每个企业加强治安保卫工作的领导,明确专人建立台帐,加强管理。继续加大沿江重点地段巡查力度。
四是综合协调,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管控网络系统。全面掌 握社会信息,乡村两级联动,全面掌握不稳定人员的动向,对痴、呆、傻人员指定监护人,落实监护措施,同时充分发挥两级网络优势,做到实时监控。
XX乡(镇)的边境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健全防控措施,为全县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边境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边境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妥善处理边境事务,促进边境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增进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边境地区居住、通行、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组织和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边境地区系指沿国界的市(州)行政区域。
第三条 中国的组织和公民都有保卫国界、保护国界标志和设施、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秩序和安全的义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边境管理工作的领导,由各级边防委员会负责协调边境管理工作。
外事部门、公安机关、边防部队为边境管理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组织本条例的实施。第二章 国界管理
第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国界标志。发现国界标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边境管理部门,不得擅自处理。国界标志的恢复、修理或重建,按我国与邻国达成的协议或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六条 国界通视道的清理,必须按照我国与邻国达成的协议及时进行。
第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从事改变或可能改变国界走向、影响或可能影响界江稳定的活动。
第八条 建设跨越国界的交通、通信、水利、电力、测绘、环保及其他工程设施,须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并按我国与邻国签订的协议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
第三章 出入国界管理
第九条 对外开设、关闭口岸和边境通道,按国家规定经批准后执行。第十条 出入国境的人员、行李物品、货物及交通运输工具,须具备合法有效的有关证件和手续,经国家规定的口岸或与邻国商定的边境通道通行,按国家规定接受口岸联检单位的出入境检查检验。
第十一条 边防会谈、会晤人员和其他因公务需临时出入国界的人员及交通工具,出入国界的地点和办法,依照与邻国达成的协议执行。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外国飞行器、空飘物、漂浮物及交通工具和人员非法进入我省境内时,均应及时报告当地边境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邻国人员及其乘用的交通工具因不可抗力的因素进行我国境内避险时,应立即向当地边境管理部门报告,并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避险结束后立即出境。
第十四条 我国边境地区居民去邻国边境地区探亲,按双方协议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四章 边境管理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在边境地区划定边境管理区和边境禁区。在边境管理区和边境禁区内,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实行特殊的管理制度。第十六条 在边境地区开办跨界旅游和设立边民互市贸易区,须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经批准并与邻国达成协议后进行。
第十七条 进入我国边境地区从事旅游、边民互市贸易以及经过批准从事其他活动的毗邻国家人员,只准在批准的范围内活动,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进行测绘、勘探、采矿和地面拍摄电影、录像等,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未经批准,不得在国界我侧1公里内、电站大坝4公里内进行爆破作业;不得在国境桥梁、拦江大坝上游览和在其水域上下游各100米范围内进行捕鱼、游泳、滑冰、炸石等活动。非执行公务不得在国界我侧1公里以内鸣枪。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地区进行爆破作业时,须报经市(州)边境管理部门批准,规模较大的须报经省边境管理部门批准,爆破作业可能危及邻国时,应事先通报对方。
有组织进行的实弹射击训练,除在两国已有协议规定的靶场进行外,应在隐蔽地区进行。射击方向不准朝向境外。第二十条 未经批准,不得在界江江岸国家确定的范围内和界江中的岛屿、沙洲上砍伐树木、挖取沙石和开渠引水。因特殊情况需要从事上述活动的,须按国家和省的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按批准的规模、范围和期限作业。
第二十一条 在界江中从事疏浚河道、航运、流筏、水文测量、江岸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环境保护等活动,除两国政府有协议外,报省人民政府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并与邻国达成协议后进行。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在界江中从事流筏作业、水文测量活动的人员,须持“流筏作业证”或“水文作业证”。
第二十三条 在界江上行驶的一切船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家与邻国签订的有关协定、协议。
民用船只在界江航行,必须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船舶牌照,标明标志和编号,并具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发放的《安全合格证》和《作业许可证》,船员须持有《船员证》,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我方与邻国车辆、船舶在边境发生交通事故,须立即报告公安边防机关,不得擅自处理。
第二十五条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下列活动:
(一)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边境交通、航运、广播电视、邮电通信、水利、电力、测绘、边防、护林防火、国土保护等设施及标志;
(二)在界江中炸鱼、电鱼、毒鱼及进行危及人身安全的作业;
(三)从事污染界江及其他危害生态环境的作业;
(四)越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其他活动;
(五)私自动用界江上的流筏木排、漂流木和流筏工具;
(六)在界江上私自搭乘邻国车、船和进行滋事等活动;
(七)资助、容留、包庇和安置邻国越界人员;
(八)在边境与邻国人员进行非法交易;
(九)从事走私、贩毒活动或收购走私物品;
(十)其他危害边境秩序及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 有关组织和个人应采取措施,严防牲畜越界。
我方牲畜越入邻国境内,不得自行越境追赶或索要,应立即报告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按有关规定处理。
邻国交回的我方牲畜,由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接收,交畜牧防疫部门检疫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邻国牲畜越入我国境内,应就地赶回。已进入纵深地区的,捕捉到牲畜的组织或个人应将其隔离,交公安边防机关或边防部队,按有关规定处理,不得藏匿、使役、买卖或宰杀。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边境森林防火工作,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防火道进行清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在防火道和通视道上从事生产及其他活动。
第二十八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边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边境管理部门的人员、车辆、船舶进入边境的旅游、生产作业、自然保护等区域执行公务通行时应免收费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拦阻。
第二十九条 边境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经常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边境政策和保密法规教育,充分发挥民兵和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作用,搞好军民、警民联防和群众联防,做好防范工作。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条 对于认真执行本条例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
(一)未持《流筏作业证》、《水文作业证》在界江上作业的;
(二)在界江上航行的船只未按规定标明标志、编号和无《安全合格证》、《作业许可证》,船员无《船员证》的;
(三)在界江上私自搭乘邻国车、船和进行滋事等活动的;
(四)资助、容留、包庇和安置邻国越界人员的;
(五)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国境桥梁、拦江大坝及其水域上下游各100米内从事禁止活动的。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300元至3000元罚款:
(一)擅自在国家确定的边境前沿地带范围内进行测绘、勘探、采矿和地面拍摄电影、录像等活动的;
(二)擅自在界江江岸国家确定的范围内和界江中的岛屿、沙洲上砍伐树木、挖取沙石和开渠引水的;
(三)非执行公务在国界我侧1公里以内鸣枪的;
(四)擅自在禁止爆破区域内进行爆破作业的;
(五)在界江中炸鱼、电鱼、毒鱼及进行危及人身安全作业的;
(六)擅自藏匿、使役、买卖或宰杀邻国进入我国境内牲畜的;
(七)擅自藏匿和散发境外空飘物和漂流物品的;
(八)未经批准,擅自组织界江、跨界旅游和边境互市贸易的。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并处以500元至5000元罚款:
(一)因过失行为损坏国界设施和标志的;
(二)擅自从事影响或可能影响界江稳定活动的;
(三)损坏和擅自移动、拆除国土保护、边防设施及标志的;
(四)从事污染界江及其他危害生态环境作业的。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以1000元至10000元罚款:
(一)私自动用界江上的流筏木排、漂流木和流筏工具的;
(二)越界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其他活动的;
(三)在边境与邻国人员进行非法交易的;
(四)收购走私物品数额较小的;
(五)从事其他危害边境秩序及安全活动的。
第三十五条 边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除予以处罚外,视情节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行政责任。第三十七条 依据本条例规定收取的各项罚没款和收缴的非法财物,除按有关协议需移交邻国的以外,一律上缴国库。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由公安机关执行。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政府工作报告 边境
一、2011年工作回顾
——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我们始终把保障各族人民健康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增加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药品销售价格下降35%。人均2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得到落实。开展了三轮儿童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和南疆四地州15—39岁人群两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工作,接种2165.7万剂次。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各级维吾尔医医疗机构建设稳步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国药准字产品审批加快。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日益完善,南疆三地州、26个边境贫困县农村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奖励标准进一步提高。用于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132.5亿元,增长28%。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我们以资源税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和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税,治理“小金库”,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民生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边远乡镇金融服务网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迅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加强。土地、资源、环境、水利管理与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及电价定价等机制逐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矿产资源开发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哈密三塘湖煤田探矿权招拍挂实现历史性突破。统筹城乡、保障民生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遴选公务员工作全面启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政策出台,首批支持资金落实到位,规划建设全面展开。奎屯独山子、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和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批准建立。国家级园区达15个。第二届上合组织商务日活动成功举办。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封关运营。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成果丰硕,对外经贸成交总额55亿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成交近9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5.52亿美元,境外中方协议投资2.25亿美元。内联经济技术合作项目7854亿元。引进区外到位资金1962亿元,增长48.4%。
二、2012年工作安排
展望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经济环境难以明显好转。但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区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巩固,正处在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重要阶段。只要我们同心同德,扬长避短,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继续实施“民生建设年”。坚持惠民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各项工作首位。一是突出解决就业问题。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强化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实施订单、定岗、定向培训,着力解决招工难问题。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二是突出解决社会保障问
题。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抓好先天性儿童心脏病、贫困儿童白血病、贫困白内障患者医疗救助工作。积极做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积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优抚、军休安置和双拥工作。三是突出解决居民收入问题。全面落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各项政策,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困难群众保障水平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工工资性收入,解决地州县市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差距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坚决维护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合法权益。继续实行物价上涨与补贴挂钩联动机制。坚决落实稳定物价各项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四是突出解决民生设施问题。全力抓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国有农牧林场危旧房改造等建设。完成30万户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开工建设29.5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完成18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解决6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切实解决好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住房问题。继续加快天然气利民和农村水电路气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五是突出解决扶贫开发问题。扎实开展扶贫工作,继续把南疆三地州、边境地区、特困山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把新标准下329万农村贫困居民作为对象,集中力量实施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加大“五大”扶贫开发工程和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力度。此外,切实做好老龄、妇女儿童和侨务工作。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和孤残儿童救助保护工作。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企分开,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落实完善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拓宽民间投资渠道。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知名企业。深化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广开财源,确保增收,崇尚节俭,减少浪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服务体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社会领域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加快职称制度改革,将实际业绩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直接认定相应职称资格,激励优秀人才投身新疆开发建设。
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巩固提升边境贸易,扩大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规模,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完善支持地产品出口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引资质量和效果,防止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落户新疆。落实亚欧博览会签约合同。推进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建设。全力做好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运营工作。积极推动国家级与自治区级产业园区功能配套。发挥中国—亚欧博览会平台作用,扩大国际影响。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