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联企业的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2105
【发布文号】市政府令第14号 【发布日期】1991-07-09 【生效日期】1991-07-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联企业的暂行规定
(1991年7月9日市政府令第1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鼓励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到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联合或独立经营企业,更好地发挥开发区“示范窗口”的作用,促进开发区建设和内联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开发区发展内联企业的基本任务是:把开发区的良好环境和优惠政策,同内联企业的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外资,扩大出口,促进开发区与内联企业的改革开放、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繁荣。
第三条 第三条 开发区发展内联企业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地方、企业、职工以及联合各方的关系和利益。
第二章 内联的目标和形式
第四条 第四条 开发区内联的对象主要是省内外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企事业单位。
第五条 第五条 发展内联必须以开发区总体现划为依据,围绕着以下目标进行:
(一)积极兴办外向型的、技术先进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对国内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品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增值出口的项目,对国内的名优产品移植到开发区进行升级换代、扩大出口创汇的项目,以及替代进口的项目;
(二)有利于增强开发区的经济实力,改善开发区的投资环境,更好地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促进开发区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化的项目等。
第六条 第六条 开发区内联企业可以采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联营的方式可以有:
(一)内朕企业与我市企业在开发区联营;
(二)内联企业与省内外其他企业在开发区联营;
(三)内联企业在开发区独资经营;
(四)内联企业参加开发区内经批准实行股份制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五)开发区内企业之间的联营。
第三章 内联企业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第七条 第七条 内联企业与我市企业在开发区兴办联营企业,内联企业一方需持企业的法人和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及资金来源证明文件,经与我市企业洽谈、签约后,连同项目的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和章程,一并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管委会)审批。
第八条 第八条 内联企业在开发区独资兴办企业,或内联企业与省内外其他企业在开发区联合兴办企业,需持企业的法人和法定代表人证明文件及资金来源证明文件,连同项目的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章程以及联合双方协议,一并报开发区管委会审批。
第九条 第九条 开发区企业之间联合兴办企业,其项目的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和章程,须经联合各方的主管部门审查,再报开发区管委会批准。
第十条 第十条 开发区管委会自收到全部文件之日起,一个月内决定是否批准。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内联项目获批准后,须在三十天之内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逾期一月者,经开发区管委会重新认可,仍可进行登记。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内联企业多方应按合同规定缴交各自的出资额或提供合作条件。逾期未履行的,按合同法有关规定予以不同处理。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内朕企业增设分支机构,变更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转让或合并,须报开发区管委会批准,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或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内联企业合同期满不再续约,或合作期间因其他事项提出终止合同,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解散,并在清偿完债权和债务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剩余的资产按合同规定处理。
第四章 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内联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照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发〔1991〕12号)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内联企业按联合各方的原属地分产值、分利润。内联企业分得的利润,按原属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向原属地缴纳所得税或申请减免所得税。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内联企业缴纳的流转税(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年终结算时按30%比例返还内联企业原属地。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内联企业的产品,委托区外企业加工后再在区内经过实质性加工,并由开发区内企业经营出口的,享受区内企业出口产品的待遇。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内联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可缩短为四至七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仪器、设备,第一年折旧允许达到30%。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内联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水、电、气、运输、通讯等收费标准,按开发区内其他企业相同标准计收。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内联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可纳入开发区的基建计划,不占用原属地的固定资产规模控制指标。内联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可与开发区企业一样在开发区银行申请贷款,享受同等的利息水平和其他优惠规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内联企业设立后,可按税收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在一定期限内减免土地使用税。
第五章 综合管理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劳动人事管理
(一)内联企业的职工编制,由开发区管委会根据企业情况审批确定,纳入计划、劳动部门年度计划管理。
(二)内联企业有权自行确定机构设置、用工形式、用工管理、工资分配制度以及保险、福利制度。
(三)内联企业新增职工,经内联企业提出,开发区管委会审批同意,由企业在现行政策规定范围内自行组织招收。
(四)内联企业派进入员的数额,企业向主管部门申报编制时,应先报开发区管委会批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户口管理
(一)内联企业的派进入员,经开发区管委会批准后,凭管委会的批文前往公安部门办理暂住户口。
(二)内联企业合作期在五年以上,固定资产在一百万元以上,正式投产(不含筹建、试产阶段)一年后经济效益良好的,原属地派进的部分领导和技术管理骨干,确属工作需要,由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审批,可将户口迁入开发区。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财务管理
内联企业的工资、奖金和财务制度,应遵循市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的有关规定,并接受市财政、税务、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因公出国、赴港澳审批管理
内联企业派进的人员,确在企业中担任实职,且工作关系已转入开发区的,其因公出国或赴港澳的审批手续,按开发区企业人员对待。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档案管理,更好地为高新区建设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管理实施办法》及省、市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高新区范围内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规划、建设、项目引进、管理、科研、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高新区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纪录。
第三条 高新区管理机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名—单位)以及个人从事档案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高新区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单位必须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
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是高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高新区档案工作,负责对辖区内的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高新区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认真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档案室、配备相应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接受高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并取得岗位资格证书。
第八条 高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负责制定高新区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监督、指导高新区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第九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二)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
(三)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四)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第十条
高新区档案馆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高新区档案馆业务建设,并确定其接收档案的范围;
(二)收集和接收本馆保管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
(三)负责建立健全高新区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四)组织、指导高新区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
(五)对所保存的档案严格按照规定整理和保管;
(六)负责高新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业务工作。
第三章
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第十一条 高新区各单位应当制定档案工作目标,并按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要求,对本单位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档案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本单位各项管理程序、工作计划,列入有关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十二条 高新区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必须按规定收集齐全,整理立卷,按期交本单位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集中管理。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据为已有或者拒绝归档。
第十三条 高新区档案馆是集中统一保管高新区档案的基地和利用中心。高新区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拟定详细的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各门类档案的归档范围、时限及要求应按下列规定向高新区档案馆移交档案:
(一)文书档案应按下列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1、凡记述、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和工作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应由形成、承办部门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归档,于次年的3月底之前完成归档工作;
2、应归档的各类文件必须是原件,其用纸、字迹和签发用印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3、归档的材料书写要用钢笔,不得用圆珠笔或纯蓝墨水,存档文件应原件一份,印件二份,以便于查考利用;
4、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按其内在联系,准确反映文件内容,装订牢固、整齐,无任何金属物;
5、各部门完成归档任务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档案馆移交,凡移交进档案馆的档案必须编制归档文件目录一式两份,一份留文件形成部门,另一份连同归档文件一同移交档案馆并办理交接手续。
(二)会计档案应按下列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1、本单位形成的各种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在会计结束后由会计部门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收集、管理、立卷,在会计部门保管1年后,在第三年的3月底之前向档案馆移交。
2、已归档的会计档案要齐全完整,做到保持各种会计档案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已归档的会计档案其纸张、字迹、装订等均应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的规定。
3、会计档案向档案馆移交须办理移交手续,编制会计档案登记簿一式两份,一份随会计档案移交档案馆,一份留会计部门备查。
(三)城市建设档案应按下列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1、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图纸、图表、文字材料、模型、样品、照片、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2、工程竣工档案由建设单位按下列要求汇总移交:(1)属于进档案馆的竣工档案,从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六个月内移交完毕;不属于进档案馆的竣工档案,从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三个月内移交完毕。
(2)属于进档案馆的工程竣工档案,应制作一式三套,原件交档案馆,其它两套分别交建设(或主管)单位和使用单位;不属于进档案馆的档案,应制作一式两套,原件交建设(或主管)单位,另一套交使用单位。遇特殊情况需增加竣工档案套数的,由建设单位解决。
(3)归档的城建档案应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各签证手续完备,字迹清晰;原件严禁用复印、复写及易褪色的墨水编制和书写。(4)城建档案的组卷,原则上按所属类别和专业进行,对照归档范围细则的顺序号对号入座进行排列,每卷厚度不超过二公分,同一内容的档案材料应紧接排列,防止内容脱节。
(5)竣工图原则上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对变更大的竣工图由责任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应是与实物相符的新蓝图,并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竣工图章。
对地下隐蔽工程,应有隐蔽记录简图、覆盖前的现场实测数据,并经测量及验收人员签字。
(6)城建档案的整理装订。文字材料以A4或十六开纸规格为标准。不够大的进行裱糊,去掉材料的金属物,采用档案馆统一印制的表格和卷皮、盒,用棉线装订整齐。竣工图采用手风琴式折叠,大小为四号图幅,按顺序装入档案盒。
(7)整理好的工程竣工档案,由建设单位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移交书应填写真实,各种签字盖章完备。
3、规划、国土、测绘、环保、建筑报建、施工管理及住宅、城管等档案的移交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设单位各部门形成的档案每年年底由本部门负责档案的档案工作人员汇总后在次年3月底之前向档案馆移交,如只有一份,并且在短期内经常使用的,可在本部门保存两年,第三年3月底之前向档案馆移交。
(2)建设单位各部门形成的档案一般按项目或内容立卷,保持项目或文件内容的完整性,每一卷应书写卷内目录,采取散 装的办法装入档案盒内,一个项目装一个盒或若干盒。移交时由本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填写移交书一式两份,随档案一起移交。
(四)声像档案应按下列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1、凡反映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领导人或著名人物参与本单位重大活动、本单位组织或参与的重要活动、记录本单位重要事件和重大事故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照片都属于声像档案的归档范围。
2、声像档案形成后应由形成部门或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编号、编目,及时向档案馆移交,并办理交接手续。
3、归档的声像档案应由形成部门编制简要的文字说明,如:照片档案应编制包含事由、时间、人物、地点、背景、摄影等6要素的照片说明;录音带、录像带应编制包括人物、时间、制式、规格、密级等内容的归档文字说明。连同声像档案目录一份一起向档案馆移交。
(五)实物档案应按下列规定收集、整理、归档:
1、凡本部门、本单位获得的,由市委、市政府及以上级别党政机关表彰颁发的奖旗、奖牌、奖状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均属于实物档案的归档范围。
2、凡应归档的实物档案,获得或承办部门必须在次年的三月底之前送交档案馆归档,并办理交接手续。
3、实物档案必须以原件归档,原件须保持完好无损。
4、实物档案由档案馆负责分类、编号、编目和保管。(六)高新区所属辖区内镇、办事处、园区属于规定移交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10年,向高新区档案馆移交;
(七)高新区管委会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合并、撤销时,其档案向高新区档案馆移交;
(八)高新区所属国有企业合并、撤销、转让时,其档案资料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评估、移交和处理;
(九)其他各专业档案的移交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有关单位应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并在情况发生后一个月内向高新区档案馆移交、提供档案或报送信息。
1.高新区重要机构的建立、变更或撤销的;
2.列入市级以上的重点项目、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重大科研成果,技术发明的;
3.获得全国性荣誉证书的;
4.本单位发生重大事件的。
第十四条 高新区各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高新区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分级分工负责,完善基础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确保高新区基本建设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第十五条 保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级的变更和解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档案的保管期限一般可定为永久、长期和短期三种。长期为十六年至五十年,短期为十五年以下。第十七条 凡是反映高新区或者本单位重要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高新区或者本单位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列为永久保管。主要包括:
(一)高新区规范性文件,本单位处理重要问题形成的文件材料;
(二)高新区或者本单位召开重要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重要的请示、报告、总结、综合性统计报表和有关会计报表;
(三)高新区或者本单位机构演变、领导人任免的文件材料;
(四)上级机关颁发的需要高新区或者本单位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
第十八条
凡是反映高新区或者本单位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高新区或者本单位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长期保管。主要包括:
(一)高新区或者本单位一般性工作的文件材料,一般会议的重要文件材料,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文件材料;
(二)上级机关颁发的需要高新区或者本单位贯彻执行的一般文件材料;
(三)下属单位报送的重要总结、报告和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
第十九条 凡是在较短时间内对高新区或者本单位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管。主要包括:
(一)高新区或者本单位一般事务性的文件材料;
(二)上级机关颁发的非本单位主管业务但需要协助办理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下属单位报送的一般工作总结、报告和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
第二十条 高新区各单位应加强档案的安全保护,根据需要配置适宜保存档案的专用设备,确保档案的安全。
高新区档案馆应配备专用的档案库房和供查阅档案的阅览室。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档案室或配备专用铁皮档案柜。
第二十一条
档案库房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其他人员未经许可禁止进入库房;批准进入库房时,应有专人陪同,不准任意翻阅档案。
第二十二条
档案库房要配置防火、防盗、防光、防尘、防鼠、防虫、防潮、防污染、防高温等设施,严格控制档案库房温湿度,并有连续性的库房温湿度控制记录,使库房内保持适宜的温度(14℃-24℃)和湿度(45%-60%)。
第二十三条
高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对档案保管状况进行全面核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二十四条
档案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
第四章
档案的利用
第二十五条
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所保管档案的情况,主动 了解高新区和本单位各项工作对档案的需要,积极做好提供利用工作。
第二十六条
高新区档案馆要编制《案卷目录》、《全引目录》、《文件字号索引》、《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第二十七条
高新区档案馆应开展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编写全宗介绍、组织沿革、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等资料,为领导决策和单位工作服务。
第二十八条
高新区档案馆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分期分批向社会开放档案,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并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条
单位和个人利用已开放的档案,须凭介绍信、居民身份证、工作证等合法证明;利用未开放的档案和其他单位保存的档案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擅自抄录、复制或者泄露档案内容;查阅重要的档案须经领导批准。
利用档案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圈注、涂改、损毁、丢弃档案。
第五章
档案的统计
第三十条
档案统计应定期进行,统计时,计量单位必须统一,统计表册必须一致。
第三十一条
档案统计要做到进出账目清楚,手续完备。各 单位应建立收进、移出登记簿,凡保管的档案数量发生变化,应随时改动登记簿和有关检索工具,以达到目录、案卷数字相符。如发现丢失、损坏情况,应及时记录和统计,并注明丢失和损坏档案情况的名称、数量和原因。
第三十二条
建立利用情况统计制度,详细登记借阅人次、卷数(册次)情况和利用效果,每季度汇总一次,半年对利用情况进行一次分析。
第三十三条
编制综合统计表,内容包括统计人员、档案利用情况和库房面积、档案装具、设备等全面情况。
第六章
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第三十四条
鉴定档案必须成立档案鉴定小组,按照档案的鉴定原则和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表,对档案定期进行鉴定。
第三十五条
档案鉴定采取直接鉴定法。鉴定人员以案卷为单位,逐件逐章地审查,填写档案鉴定卡,提出鉴定意见。由鉴定小组全体成员对鉴定卡逐个审查,并签署意见。鉴定结束后,鉴定小组要写出鉴定报告,报分管领导,同时存档备查。
第三十六条
经鉴定确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全宗为单位,逐件编制销毁清册,由鉴定小组报经本单位批准,指派二人将应销毁档案送指定地点销毁,销毁人、监销人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由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名录
1广东科发(国际)电子有限公司韩商合资精密仪器、仪表惠台永盛路8号 2惠成工业房产有限公司 台商合作 兴建工业厂房 惠台路19号 3海格电气有限公司 法商独资 微型断路器 惠台路17号
4高铭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港商独资 开关、插座 惠台路15号 5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港商独资 家用视听产品 惠台四横路1号
6广东惠台数码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港商合资数字电视机、摄录机惠台路18号 7水原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韩商独资电子自动化设备惠台兴达路21号 8惠州宏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港商合作 五金制品 惠台永盛路18号
9海星建筑防水(惠州)有限公司韩商独资建筑防水、补漏惠台54号小区 10惠州市鼎信电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电脑及配件惠台中路18号 11惠州市洪亿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港商合资物业管理、咨询服务惠台65号小区 12太阳科技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独资染料、商品化技术惠台65号小区 13惠州市正牌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港商合资 新型电子元件 惠台54号小区
14惠州市润沅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有限责任房地产开发、室内装修惠台中路18号 15惠州宝柏新材料有限公司 港商独资 特殊薄膜制造 惠台65号小区
16惠州增子技研制品有限公司 中日合资冲压、塑胶五金制造惠台路19号 17永大涂料(惠州)有限公司 港商独资 油漆 惠台54号小区
18惠州市惠台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港商合资 精细化工 惠台54号小区 19惠州保利光电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光纤、光通技术 惠台路45号 20惠州中亨化工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光缆填充膏 惠台路45号
21惠州华康龙工贸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电脑件开发研制 惠台54号小区 22惠州市金福商业服务有限公司有限责任日用百货、商业配套惠台54号小区.23惠州市丰达实业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投资开发第二产业 下角中路
24大地酒类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白酒、黄酒、红酒惠台路25号 25惠州市信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机电设备通风空调惠台路18号 26惠州惠台科发技术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仪器、仪表 惠台54号小区 27惠州惠台仙通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光缆及其辅助材料
28惠州市建宇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外引内联、兴办企业
29冠京华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美商独资 高能电池、镇流器
30惠州市四洲置业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外引内联、房产开发 31东洋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日商独资 机芯
32惠州欧蒙特电子有限公司 中意合资 防盗系统
33惠州恒进彩印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印刷
34惠州市长城彩印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印刷
35惠州市园林实业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实业开发
36惠州市鸿义塑胶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塑胶模具制品
37惠州市瑞峰置业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房地产开发
38惠州市恒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兴办企业
39惠州市华万达实业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 兴办企业
40惠州市延惠交通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汽车交通能源开发
41瑞德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台商独资 数码乐器、数码音响
42华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港商独资 各种喇叭
43碟思禧工业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韩商独资
44惠州市大兴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私营 涂料
第四篇: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企业管理办法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企业管理办法
来源:杭州高新区 文章作者:高新 科技创业服务中浏览次数:1742 心
杭科创字[2003]66号
字体:
第一条: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以支持各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创办高科技企业为宗旨,是为从事开发研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创造条件,提供各类服务的综合服务机构。为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加快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我市、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根据国家、地方政府和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孵化器的主要任务是在提供完善基础服务的前提下,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技术环境、资本环境、人才环境和市场环境,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育一批知识、技术密集的、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形象的高新技术企业。
第三条:申请进入“创业中心”孵化的单位或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本管理办法和其他有关的管理细则,自觉接受“创业中心”的指导和管理。
第四条:创业中心孵化和培育的企业应是从事开发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以及浙江省、杭州市政府鼓励发展产业目录中项目和产品。
第五条:进入孵化器对象
一、从事第四条规定范围业务,申请认定的孵化企业设立时间一般为1年内新办的企业。
二、下列单位或个人可进入创业中心创办企业
1、国内(含在杭)大专院校、科技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经济组织:
2、海外留学生、华桥等个人投资者:
3、各类科技人员。
第六条:企业进入孵化器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事本办法第四条规定范围内一种或多种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
二、企业实行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六自”原则,独立核算,依法承担经济责任:
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应是专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职工的30%以上;
四、孵化企业的注册地址和经营场所应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内,并在高新区(滨江)工商分局注册登记,在杭州市国、地税局进行登记,且企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必须为高新(滨江)区;
五、企业的产权明晰。
第七条:软件企业进入孵化器的批准程序
企业或个人向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提交有关材料,由创业中心企业发展部受理、审核,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发展改革和经济局发文批准设立。
第八条:企业享受的优惠待遇:
一、实行国家对高新区企业的有关税收政策和软件企业有关税收政策;
二、孵化企业毕业后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从认定起,按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有关政策;
三、企业按考核成绩给予奖励;
创业中心设立孵化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对在孵化企业考核中被评为A、B、C类的企业可申请孵化企业扶持专项资金。扶持专项资金从高新区对孵化器的资助资金中列支。
四、孵化企业可按照《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杭高新[2002]487号)文的相关规定享受产业扶持政策。
第九条:企业每年须按“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企业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考核不及格的企业,或需整改而未按期完成整改的企业,创业中心本着扶优劣汰的精神,将对其终止培育。
第十条:企业培育期满后,应达到“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孵化企业毕业标准”,并向创业中心书面提出“毕业”申请。
第十一条:企业在孵化器的培育时间一般为三年,期满后,分别按如下情况处理:
一、企业在第三年最后一季度应向创业中心企业发展部提出书面要求“毕业”的申请,并递交所需书面材料,企业发展部考核、核准后,经创业中心上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推荐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企业在期满提出申请后,未被批准毕业,经申请批准延长培育期的,其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十二条:创业中心为企业提供如下服务:
一、提供有关政策导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二、协助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财政分片认定)、银行开户及验资;
三、代为引进人才,管理人事档案,接纳组织关系,为科技人员评定技术职称;
四、汇同有关部门组织科技项目的立项、报批和科研成果的评审、鉴定;
五、提供有关财务、法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
六、提供产品展销、展览、技术交流、技术贸易服务;
七、提供办公、交通运输、生活和治安等方面的服务。
第十三条:创业中心对企业中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品,提供推荐贷款、贷款担保、参股经营、风险投资、短期合作等服务。
第十四条:创业中心对企业进行指导管理,协助工商、税务、审计、高新区(滨江)有关部门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企业应按“创业中心”要求完成各项财务、统计报表工作。
第十五条: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创业中心”有权取消其培育资格。
一、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
二、超出规定的业务范围,从事与第四条规定产品经营无关的商业活动;
三、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四、违反本管理办法且情况严重。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负责解释及修改。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二00二年九月三十日开始施行。原《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奖励办法》【杭科创字[2000]101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200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管理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管理,保证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公正履行职责,促进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是指列入中共中央管理和中央企业工委管理的职务名称表的企业领导人员。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企业领导人员亲属是指:配偶,父母,配偶的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配偶的兄弟姐妹。
第二章 任职回避
第四条 企业领导人员有第三条所列亲属关系,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实行任职回避。
(一)在同一领导班子中任职的;
(二)同时在有直接隶属关系的领导班子中任主要领导职务的;
(三)一方在领导班子,另一方在其分管的部门、企业、驻外机构(境内外,下同)及工程、投资项目中任领导职务的;
(四)企业领导班子主管部门提出需要任职回避的。
第五条 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本人提出回避申请或者领导班子、有关管理部门提出回避建议;
(二)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进行审核和做出决定;
(三)需要回避的,由企业领导班子主管部门调整工作岗位。
第六条 回避双方职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较低一方回避;职务相同的,由企业领导班子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第七条 新任用或新调入的人员在任职或调入企业前,应如实报告应回避的关系,并及时申请回避。因婚姻、职务变化等情况新形成的回避关系,当事人应当及时申请回避。
当事人申请任职回避的,企业领导班子主管部门应在半年内予以调整。
第三章 公务回避
第八条 企业领导人员所在企业不准与企业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个人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发生经济关系;因专利、特许经营等原因具有经营项目的独占性,企业必须与其发生经济往来的,其经营的项目及项目所涉及的重要指标应当列为厂务公开的一项内容。
第三条所列企业领导人员配偶、子女以外的亲属和其他来往密切的亲属,本人或代表其所在单位与企业领导人员所在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时,企业领导人员应申请公务回避。企业领导人员无法回避时,应将有关情况以适当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并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第九条 企业领导人员在纪检监察、仲裁、组织处理、出国审批、人事考核、任免、奖惩、录用、聘用、调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专家选拔、发展党员、调资、安置复转军人、毕业生分配等公务活动中,涉及本人和亲属时,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
第十条 企业领导人员与在党政机关任职的第三条所列亲属发生直接公务关系时,应回避,不得影响亲属公正执行公务。
第十一条 企业领导人员公务回避程序依照任职回避程序进行。特殊情况下,主管领导或领导班子可直接作出回避决定。
第十二条 严禁企业领导人员利用职权为第三条所列亲属及其他亲属或
关系密切的个人从事下列活动:
(一)为其经商办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备品备件及其他生产资料等(含无偿提供、有偿使用、暂时使用);
(二)为其经商办企业挪用、拆借资金,提供贷款抵押、质押、担保等;
(三)向其批售或授意批售本企业物资、产成品,提供加工产品、备品备件或批购其推销的原材料及产品;
(四)将本企业的项目或下属企业、单位以委托、承包、租赁、转卖等方式给其经营或与其合作、联营;
(五)为其承揽本企业工程或参加自己主管、参与的工程施工、物资采购、加工制作等方面的招投标业务;
(六)企业改制重组时,在处理物资设备、发行股票和企业内部债券等业务中,向其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
(七)为其提供商标、品牌、专利、非公开信息、客户市场等方面的便利;
(八)其他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第四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三条 企业领导人员任职三个月内,必须向有关管理部门或企业领导班子书面报告第三条所列来往密切的亲属任职从业的情况。
第十四条 企业领导人员每年应向职代会或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报告执行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的情况。
第十五条 本规定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纪检监察机关负责监督检查。企业党组强应将回避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第十六条 企业体育场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根据有关规定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违反任职回避规定,或拒不执行回避决定;
(二)违反公务回避有关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使国家、企业利益受到损害;
(三)违反公务回避有关规定,以权谋私,使本人、亲属、亲属所在单位或合伙人获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七条 企业领导班子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班子和回避工作中玩忽职守,致使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和中央企业工委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
第十九条 未列入中共中央和中央企业工委管理的职务名称表的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重要岗位的人员,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依据本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分别报中央组织部和中央企业工委备案。个别执行任职回避确有困难的企业,可适当放宽,但必须根据监督制约原则,在实施办法中制定内部监管的条款。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企业工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