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KG服务政策
服务政策
2012-03-27
一、商品返回说明
1、出现保修需求,您需在网站上在线生成产品返修申请单,申请单审核通过后,24小时内请按照提示信息将问题商品发往商城售后部,并将发货回执录入到您的返修申请单中,逾期将视为您放弃此次返修,系统会自动删除返修订单。考虑到运输安全性和及时性,请您将问题商品返回时选择普通快递(不含EMS、到付)寄回我司售后部。
2、商品返修完成后,商城将采用快递或EMS方式免费发还给客户;如客户选择上门自提返修商品,限期为自通知之日起15日内,逾期未取的返修商品,商城将有权自行处理。
A、保修、退换货总则:
1、商城所售商品都是正品行货,均自带发票。凭商城发票,所有商品都可以享受厂家的全国联保服务。商城将严格按照国家三包政策,针对所售商品履行保修、换货和退货的义务。
2、自收到货物7日内(以签收日期为准),出现国家三包所规定的功能性故障时,经由厂家指定或特约售后服务中心检测确认故障属实,您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者维修;第8日至第15日内时,您可以选择换货或者维修;超过15日且在保修期内,您只能在保修期内享受免费维修服务。为了不耽误您使用,缩短故障商品的维修时间,我们建议您直接联系生产厂家售后服务中心进行处理。
3、因客户误购、多购、或对商品不满意等原因,在商品本身性能完好,品相全新,相关附属配件齐全,不影响我司第二次销售的前提下,客户可以申请退货,退货需扣除退货手续费,手续费为退货价的10%。运费由客户承担。外地客户要求自客户接收商品之日起2个自然日内在线提交退货申请,并经我司审核通过后,24小时内将商品寄出。
B、保修及退换货要求、范围
1、任何非商城出售的商品(序列号不符)不在退换货范围内;
2、对于过保商品(超过三包保修期的商品)的保修,商城不予受理,用户可以选择有偿维修;
3、未经授权的维修站维修或者使用不当造成的商品质量问题,撕毁、涂改标贴、机器序号、防伪标记,产品表面严重物理及化学损坏包括严重划痕、凹凸痕、变形、生锈、腐蚀,或者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产品损坏(如雷击、电网电压过高、线路老化等)不在退换货及保修服务范围内;
4、商品的外包装、附件、说明书不完整,或保修单、发票任一种缺失或涂改,商城概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5、非商品本身质量问题,如兼容性问题,对于颜色,外观,形状不满意等问题,不属于质量问题,不在退换货服务范内;
6、商品的正常磨损,不在退换货服务范围内;
C、保修及退换货说明
1、为了保证您能充分享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售后保修服务,不管您是否需要开具发票,我们都将随单为您开具,发票内容默认为您订购的商品全称,同时不支持修改发票内容。如果因为所开具的发票内容和所购商品名称不符,导致无法保修,商城概不负责。退货时提供发票原件。
2、在收到商品15日内,如果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请您自行到厂家售后服务中心或者维修站进行检测,并开据检测报告,如果检测报告确认属于质量问题,然后将检测报告、问题商品及完整包装附件,一并返回我司办理退换货手续。如有破损或丢失,我们将无法办理。
3、在保修时,需要您提供对应问题商品、保修卡及商城保修凭证(或复印件),若遗失其中一项,致使商城无法准确判断您的详细信息及问题商品的故障,商城将暂停处理,直至您与商城联系并重新填写返修申请单。由此带来的时间延迟及不便,商城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且商城将不承担客户缺失物品补寄所产生的运费。
4、商城商品图片及信息仅供参考,因拍摄灯光及不同显示器色差等问题可能造成问题商品图片与实物有色差,一切以实物为准,因此所产生的问题,不在退换货服务范围内。
5、使用礼品卡购买的商品,发生退货时,礼品卡支付部分退回卡内,不予兑现。
二、服务时限,维修周期
1、全国联保,统一网上报修,在线响应。在产品保修期内,只需要您登录我们网站www.xiexiebang.com进行在线提交返修申请单,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尽快审核确认并指导您进行后续处理。2、7日×8小时工作制。商城售后服务工作时间是:周一至周日,每日8小时。(法定节假日除外)
3、热线咨询服务在产品保修期内,如果您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有售后问题需要咨询时,欢迎您拨打我们客服热线:400-100-9397。如果您的地区不支持400电话,请您拨打普通号码0757-29213016。我们的客服人员会为您热情解答。
4、返修处理周期退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7日之内为您处理完成;换货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为您处理完成;正常维修处理周期,自接收到问题商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为您处理完成。
5、节假日服务说明。元旦、春节、十一等国家法定节假日,因部分品牌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中心推迟提供服务,返修时间也相应延长。
商城秉承“客户为先,诚信至上”的宗旨 “让购物变得简单,快乐!”为我们的最终目标,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商品及服务。我们所销售的产品及配件因物流原因,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故障几率,因此商城不保证所有售出的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但我们保证所售商品都是全新正品,能够提供正规的售后保障。我们保证商品的质量,如果您对购买的商品质量表示怀疑,请提供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书面鉴定,我们会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予以处理。但对于任何欺诈性行为,商城将保留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本规则最终解释权由商城所有。
三、保修政策说明
1、保修规定
根据国家《三包法》及有关规定,最终用户整机保修一年(自开具发票日期之日起),7天内有质量问题的包退,15天内有质量问题的包换。
2、保修说明
整机附件及说明书、包装不在保修范围内,发票和保修卡为最终用户的唯一保修凭证,如缺失、涂改则视为无效保修。
3、如出现如下条件则视为保修失效 A、产品不在质保期内;
B、经检测未发现有功能性故障的产品;C、产品表面脱落和断裂或缺损;
D、产品表面严重物理及化学损坏包括严重划痕、凹凸痕、变形、生锈、腐蚀等;E、产品遇不可抗拒之外力损坏、擅自改装造成的功能失效等;
F、其它人为或者外界因素(如雷击、电网电压过高、线路老化等)造成的损坏。
第二篇:服务政策
我公司始终贯彻“科技领先、质量第一、持续改进、顾客至上”的质量方针,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并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赢得了众多企业的信赖和好评。
一、售前服务
1、北京京创鑫业科技有限公司派专员为用户介绍我公司的产品特点及概况,为用户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并提供决策参考。
2、技术方案方面,我公司派专门技术人员、商务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商务交底。可以组织贵公司人员来我公司考察指导。在整个投标过程前后及时提供产品的性能、特点、方案设计图纸以及各种参数,积极配合好贵公司选择满意的产品制造商。即使由于其它各方面因素,没有选择我公司的产品,我公司也愿意就此项目为贵公司提供技术咨询,以便贵公司采购到技术先进、价格合理、性能可靠的产品。
二、售中服务
1、我公司在技术设计中,优化设计,精益求精,与设计院、贵公司密切合作,保证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积极听取用户的要求,完善设计,若设计院有更改需要,使用单位有特殊需要,我公司将全力满足其要求,并想尽办法,与各方面协调好合作关系。
2、我公司产品选择国内外质优价廉的配套件制造厂商,既满足性能要求,又便于以后的维修、配件供应。
三、售后服务
1、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期间,我公司派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亲临现场免费指导安装调试,保证产品正常顺利运行。
2、免费为贵公司无线控制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与操作人员建立联系,在操作使用方面,做长期的技术支持。同时长期接受客户意见、信息反馈,在系统维护方面给予全面的技术支持。
3、供应备件及时、确保用户满意
(1)及时反映用户需求;
(2)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确保按期交货;
(3)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4)妥当包装以防遗漏损坏。
第三篇:云南省养老服务政策
印发云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的通知
(云政办发〔2012〕119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7月3日
云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建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 期间,我省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1.社会养老服务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制定出台了《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云南省农村五保供养实施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办发〔2010〕85号,以下简称《意见》)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保障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城市公办养老机构52个,民办养老机构56个,床位14334张;农村敬老院659个,床位30000张。全省养老床位达到44334张。
3.社会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启动了28个省级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和9个省级爱心护理试点建设项目,开发了老年人求助“一键通”、“一号通” 呼叫服务网络信息平台,设立“54321” 便民咨询和服务热线,为独居、病残、高龄等老人购买以护理为主的“居家养老” 上门服务。
4.敬老助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教育和敬老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孝亲敬老先进典型,全社会的尊老敬老意识普遍增强。积极开展评选表彰“云岭十大孝星”、征集敬老公益广告、慰问特困老年人和长寿老年人、老年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关爱老人、共建和谐、共享和谐” 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挑战和机遇
虽然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养老机构建设滞后、供需矛盾突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薄弱、社会化程度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作机构和人员缺乏等问题,与快速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1.老年人口增长加快,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全省总人口为4596.64万人,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50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07%。预计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600万人。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将直接导致社会供养系数上升、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出现。
2.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传统养老模式受到挑战。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独生子女家庭快速增长,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此外,由于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守老人剧增;人均寿命不断提高,高龄老人的比例逐步增长,子女赡养老人能力降低,传统的“养儿防老” 模式面临严峻挑战。3.养老服务需求剧增,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从医疗护理、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常规需求,向保健休闲、体育锻炼、科学养生、文化娱乐等方面延伸,必将带动老年服务市场的发展,促进养老服务业成为新兴产业。
在面对挑战的同时,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党的十七大提出“老有所养” 的战略目标;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省第九次党代会强调“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因此,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随着我省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公共财政更多投向民生领域,以及“十一五” 期间社会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内涵和功能定位
(一)内涵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及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兼顾全体老年人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条件的要求。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标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持续发展过程。
(二)功能定位
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对身体状况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食堂、法律等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政劳动、家庭保健、辅具配置、送饭上门、无障碍改造、紧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年人给予专项补贴,鼓励他们配置必要的康复辅具。
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城市,结合社区建设,增加养老设施网点,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倡议、引导多形式的志愿活动及老年人互助服务,动员各类人群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敬老院为基础,建设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的养老床位,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等服务;以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点,依托村民自治和集体
经济,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机构养老服务以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设施建设,实现其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门服务。一是生活照料。设施应符合无障碍建设的要求,配置必要的附属功能用房,满足老年人的穿衣、吃饭、入厕、洗澡及室内外活动等日常生活需求。二是康复护理。具备开展康复、护理和应急处置的设施条件,并配备相应康复器材,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理功能或减缓部分生理功能的衰退。三是紧急救援。具备为老年人提供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救援服务能力,使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鼓励在老年养护机构中内设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老年养护机构还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训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根据自身特点,为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等服务。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老有所养” 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统筹规划、社会参与,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加强机构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在“十二五” 期间,社会养老服务基本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让全体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建设成果。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为老服务。以关爱老年人生活为导向,着眼于老年人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养老问题,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并在不断加强老年人生活保障的同时,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坚持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依托社区的服务作用、平台作用,保障绝大多数老年人老有所养;发挥机构养老的支撑作用,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优先解决孤老
优抚对象、“三无” 老人、“五保” 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和护理问题。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以政府投入为支撑、政策扶持为导向,动员、鼓励社会各界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租赁承包、参股联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加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为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城乡统筹,共建共享。统筹全省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年投入、分步实施,重点保障城乡老年人的基本服务需求。在规划实施中,要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养老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构建覆盖全省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 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床位,70%的城市社区和10%的农村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日间照料中心)。
四、主要建设任务
到2015年末,全省各州(市)、县(市、区)至少有1个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0000张;农村敬老院床位数达到70000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争取达到44000张;城市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床位数达到36000张。
(一)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建设
“十二五” 期间,建成1个集生活照料、康复服务、培训和科研等为一体的省级养老服务示范基地,在省假肢矫形康复中心的基础上改(扩)建1个为老年人、残疾人康复和科研服务的省康复辅具中心。在无城市公办养老机构的州(市)和县(市、区)各新建1个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对其余州(市)及县(市、区)已有的城市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改扩建,完善设施功能。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应按照不低于总床位数20%的比例设置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床位。
1.以2010年末各州(市)人口总数为基数,每个州(市)建设1个州(市)级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规模分类如下:
——100万人口以下的州(市),建设床位200张以上;
——100万至300万(不含300万)人口的州(市),建设床位400张以上;
——300万人口以上的州(市),建设床位500张以上。
2.按照《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规定的最低100张床位的建设规模,以2010年末各县(市、区)人口总数为基数,县级城市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分类如下:
——2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区),建设床位150张;
——20万至50万(不含50万)人口的县(市、区),建设床位200张;
——50万至80万(不含80万)人口的县(市、区),建设床位250张;
——80万至100万(不含100万)人口的县(市、区),建设床位350张; ——10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建设床位500张。
(二)农村敬老院建设
省民政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要按照已明确的全省农村敬老院建设规划,继续抓好农村敬老院建设,完成规划内剩余435所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任务,确保全省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发挥好敬老院为农村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站点,向分散供养的“五保” 老人、留守老人及其他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等服务。农村敬老院应按照不低于总床位数10%的比例设置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床位。
(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支持有需求并有条件的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和开发服务项目内容,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便利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按国家建设标准确定,床位数按城市和农村分别不少于20张、10张来设置。依托社区内拥有的“一站四室”、“星光之家”、“卫生服务中心”、文娱活动场所和兴建社区老年人日托站等服务设施,为居家和短期无人照料的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教育学习、代购代办、日托、短期寄养等服务。
(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
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 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有效利用医院、疗养院、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的闲置场所、设施设备兴办养老机构。鼓励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以创业促就业。健全吸引外资和境内外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在我省兴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兴办老年人爱心护理、临终关怀性质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人护理、临终关怀服务。街道和社区要兴办养老机构,就近收住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积极扶持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老年人协会发展,打造养老服务社会化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兴建各类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护理的养老机构。以经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发开放型、多功能创新型的老年人颐养新村。
(五)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
按照建设“数字云南” 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建立健全省、州(市)、县(市、区)3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纳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数据库管理,及时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需求和资源供应信息。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依托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增设服务热线、居家呼叫等便捷有效的服务需求信息沟通渠道,到2015年末基本建成覆盖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网络。
(六)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各类服务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公办养老机构应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理顺运行机制,建立责任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鼓励有条件或新建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机构负责运营。负责运营的机构应坚持公益性质,通过服务收费、慈善捐赠、政府补贴等渠道筹集运营费用。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兴办养老机构的扶持,采取民办公助等形式,给予相应建设补助或运营补贴,支持其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服务设施,开展社会养老服务。推动社会专业机构以输出管理团队、开展服务指导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引导养老机构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方向发展。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机构收养政府供养对象,共享资源、共担责任。
(七)资金筹措
1.筹措方式。“十二五” 期间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通过争取中央支持,省、州(市)、县(市、区)财政专项安排,民政部门福利彩票公益金补助,发展改革部门补助,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筹措。
2.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资金承担比例。对中央和省批准实施的公办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州(市)、县(市、区)分级承担。对省批准实施的项目,按照四类地区由省、州(市)、县(市、区)按照比例承担配套资金,具体是:一类地区(昆明、玉溪)分别按照投资总额4∶4∶2的比例承担;二类地区(曲靖、楚雄、红河、大理)分别按照投资总额5∶3∶2的比例承担;三类地区(保山、丽江、昭通、普洱、临沧、文山、西双版纳、德宏)分别按照投资总额6∶3∶1的比例承担;四类地区(迪庆、怒江)分别按照投资总额7∶2∶1的比例承担。今后,省、州(市)、县(市、区)资金配套比例,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作适当调整。
3.对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给予补助。民办城市养老机构运营补助和民办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补助、运营补助,在争取中央支持的基础上,省按各地发展目标予以一定的综合财力补助,由州(市)、县(市、区)落实配套资金并统筹实施。建设补助资金由省、州(市)、县(市、区)按照6∶3∶1的比例
承担。民办城市养老机构:新增床位每张一次性补助1500—2500元,建成后投入使用的,每张床位每年补助600元运营经费。民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属城市的,新建项目每个一次性补助建设资金30万元,租赁项目每个一次性补助资金10万元;属农村的,新建项目每个一次性补助建设资金15万元,租赁项目每个一次性补助资金5万元。民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投入使用的,每个每年补助24000元运营经费。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级政府要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统筹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有序推进。建立健全由民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协调沟通。民政部门要加强和规范机构养老行业管理,并通过有关老年服务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规范和业务指导;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评估、评审制度,对养老机构财政资金落实使用、养老机构和服务组织的服务技能和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健全政府补助的低收入、高龄、重度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入院评审制度,提高行业管理服务水平。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项目种类和服务标准,通过成本核算,确定收费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编制城乡建设规划,尤其是在新区建设、旧区改造中要把社区养老服务建设项目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纳入规划一并实施。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并制定工作计划逐年实施。
(二)政策保障
由民政、老龄等部门制定出台《云南省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管理规定》、《云南省养老机构管理规定》、《云南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道德规范、岗位技术标准、技术职称评定标准、技术工资标准规定》、《云南省养老服务事业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评选表彰办法》等规章,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民政部门要参照医疗事故处理规定,制定养老机构内发生入院老人意外伤亡事故的处理办法。涉及保障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用地、落实养老机构税费优惠政策等问题,按照《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08〕4号)有关规定执行。涉及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等收费问题,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老龄委办公室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7〕158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资金投入保障
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省级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在规划期内,省财政厅安排省本级财政资金不少于5亿元,省民政厅安排省本级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不少于5亿元,省发展改革委安排既定省预算切块资金不少于0.8亿元,专项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补助。各级要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对各级承担的建设、运营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在各级财政预算中的比重。养老机构和低保、特困、高龄老年人政策性补贴问题,按照《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云政发〔2012〕57号)有关规定执行。
(四)金融支持保障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凡符合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个人兴办或合伙兴办养老机构,可按照每人不超过5万元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妇女个人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按照每人不超过8万元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于符合条件的妇女合伙兴办经营性养老机构的,经办银行可将人均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10万元。兴办养老机构并招用失业人员就业的,可按照招用人数每人5万元以内,申请总额不超过3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上述小额担保贷款的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展期1次(期限不超过1年,延期、逾期不贴息)。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按照有关程序申报批准,财政部门给予贴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按揭贷款的方式,支持社会力量购置养老服务经营用房兴办养老机构。
(五)人才保障
教育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在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设立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心理咨询、生活护理、卫生保健等专业,开展知识讲座、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养老服务事业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养老服务业从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称评定,进一步健全养老护理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地位,稳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保证服务质量,力争每年组织培训不少于1万人次。养老机构管护人员按照社会福利机构的规定配置,农村敬老院管护人员数与实际入住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10;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与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比例不得低于1∶3;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至少要有1名专职管理人员。养老服务人员工资待遇不得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省民政厅、教育厅和团省委、省妇联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青少年志愿者和社工队伍,开展为老志愿服务和社工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
求。
(六)监督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加强建设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安全管理,建立完善项目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制定《云南省养老服务质量监督评审规定》及实施细则,并负责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保证养老机构和中介机构提供公平、及时、优质的服务。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监察、审计部门对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有关老年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信息查询、服务投诉等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省民政厅要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实施进行中后期评估验收,定期邀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视察。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四篇:上海服务外包政策
一、上海政府对服务外包的鼓励政策
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及本市实施意见的通知》、《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鼓励政策。同时,各大服务外包园区也出台了推动服务外包的相关政策,如:《浦东新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浦东新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十一五”期间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十一五”期间张江高科技园区财政扶持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等,以通过政策推动上海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上海服务外包覆盖全市
一、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服务外包是智力、人才、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收就业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下,上海服务外包平稳快速发展。据商务部服务外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数据,2010年上海服务外包合同协议金额27.53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17.53亿美元,同比增长69.2%。扣除2010年补报2009年执行的部分,实际2010年离岸执行金额为11.09亿美元。目前,上海共有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11个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和822家服务外包企业。上海服务外包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形成点面结合、覆盖全市的发展格局。有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浦东新区、卢湾区、长宁区、闸北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11个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张江金融信息、张
江生物医药、南汇生物医药、浦东软件园、卢湾区人力资源等),84家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和22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分布于全市大部分区县。
二是集聚效果明显。5个服务外包示范区集聚了全市67%的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时,中心城区通过发展服务外包,发展“楼宇经济”,产业升级效应已经显现,并为长三角乃至中西部地区承接在岸服务外包创造了条件。
三是以信息技术外包(ITO)占据优势,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逐步发展。2010年,上海服务外包中ITO、BPO和KPO分别占67.9%、14.4%和14.5%,其它3.2%,KPO占比有明显提高。
四是企业数量持续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服务外包企业822家,比09年底增加216家。现有的重点企业中,有INFOSYS、ADP、汇丰和花旗等世界500强企业在沪设立的亚太或全球数据处理中心,药明康德、贝塔斯曼等国内外知名外包企业也以上海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地。
五是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市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就业人员14.23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占86.2%;比09年底新增从业人员3.8万人。
六是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来源地广泛,居服务外包发包地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日本、瑞士、香港、荷兰,业务占比分别为34.6%、18.7%、10.2%、9.1%,以及6.4%。
二、服务外包工作
(一)加大力度贯彻落实69号文精神
1.迅速出台《上海贯彻69号文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0〕69号)下发后,上海市商务委会同24家“市服务贸易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结合上海自身的特色,研究出台了《上海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的实施意见》(沪府[2010]56号,以下简称《上海贯彻69号文意见》)。
2.贯彻落实财政支持政策为落实《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做好2010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财企〔2010〕64号),上海市商务委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上半年和下半年共获得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和认证项目支持资金共计4000余万元,极大地增强了服务外包企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加快培育了服务外包人才;同时,继续实施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实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地方配套资金及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实习生、开拓国际市场等项目支持,区县两级财政共同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
3.联合落实税收支持政策
一是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关于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0〕64号),上海市商务委会同本市地税局发布了《关于本市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有关事项的公告》(2010年第3号),由市商务委根据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数据对符合条件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予以确认,主管税务机关在合同确认的基础上,对离岸服务外包免征营业税免税事项进行审核和管理。市商务委还会同税务主管部门,研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免税政策,简化其合同确认程序;并研究地区总部、营运中心、交付中心等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免税操作程序。
二是落实《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65号),市商务委会同市科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修订〈上海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沪科合〔2010〕19号),对上海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认定程序、后续跟踪服务与管理事项等进行调整,并根据新的精神认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目前已认定220家。同时,会同市国税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沪财税[2010]97号),按照新的政策精神开展对技术先进型企业进行所得税减免工作。
4.务实推进人力资源保障制度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0〕56号)文件精神,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结合上海的实际,在《上海贯彻69号文意见》中,明确提出“将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纳入‘本市稳定岗位特别计划’政策范围,并鼓励符合国家服务外包资金支持条件的企业实施特殊工时制度,2010年共有88家服务外包企业39725人次经批准实行特殊工时制。
5.研究创新金融支持政策
一是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09〕284号),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央行上海总部等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转发〈关于金融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上海银发〔2009〕205号),就简化服务外包企业售付汇手续、设立“服务外包外汇业务绿色通道”、创新金融产品及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服务外包企业优惠政策。《上海贯彻69号文意见》中对金融支持服务外包政策也进一步予以强调。
二是落实《商务部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服务外包企业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商办财函〔2010〕1439号)。会同央行上海总部加大对该政策的宣传力度,并联合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对企业以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情况进行统计研究。
6.配合落实其它支持政策。
一是配合市电信管理局实施电信支持措施,开展对于全部面向国外市场的服务外包企业经营呼叫中心业务,实施不设外资股权比例限制的试点;鼓励外资企业做大离岸呼叫中心业务,提升呼叫中心的服务功能。
二是配合上海海关贯彻《关于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进口货物保税监管试点工作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9年第85号),推广实施服务外包保税监管,实施服务外包的贸易便利化。
(二)制定服务外包“十二五”规划
深入调查研究,全力以赴做好韩正市长5月31日调研上海服务外包企业的准备工作,加强对从事ITO、BPO和KPO三种业务模式的代表性服务外包企业以及从事金融数据挖掘和资讯整合等新兴服务模式企业的调研,重点关注服务外包的新理论、新业态和新发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上海服务外包“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积极承接离岸,不断完善功能,重在发展高端,重点集聚总部,加强区域合作”的发展思路。
(三)促进服务外包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
发展进一步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落实商务部“千百十工程”的要求,加快培育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加快推进服务外包重点区域发展。重视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认定。在认定
两批共84家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上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下发《关于开展上海市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认定和复审的通知》(沪商服贸〔2010〕856号),加紧认定第三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并给予重点企业适当的政策倾斜,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优势企业。
加快认定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在目前已有的8家专业园区的基础上,继续认定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园为上海市财经大学金融服务外包专业园区,认定国家信息安全成果化(东部)基地为上海市张江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园区,认定金桥出口加工区为上海市金桥研发设计服务外包专业园区,进一步集聚金融服务、信息安全和研发设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高端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四)加强服务外包推介、政策宣传和人才培训工作
与商务部外资司联合举办《中国服务外包论坛暨〈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9发布会》,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中国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和《第三届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会暨服务外包洽谈会》,编制《2010上海服务外包优势和潜力企业名录》,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技术先进型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企业等进行集中推介。
加大对国办69号文的宣传工作,初步汇集2010年国家和上海市服务外包相关政策,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包括邀请商务部同志来沪进行政策和统计培训、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统计业务和资金申报的培训以及指导相关区县特别是服务外包示范区进行覆盖全区的政策和业务培训。
大力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发布《上海市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商服贸[2010]794号),对服务外包培训机构进行备案管理,鼓励更多的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推动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鼓励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实习基地,根据自身需求开展内训;推进“上海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及实训基地”的认定评估工作,开展“上海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及实训基地”认定试点工作。
(五)做好服务外包统计、信息服务和平台
建设等基础工作根据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服务外包统计管理的文件精神,研究服务外包内涵,理顺统计指标,加强统计培训,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数据可靠性,建立统计系统的权威性,为服务外包企业享受国家和市级层面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建立了服务外包区县工作网络和重点企业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市商务委的网站和短信平台,为区县和重点企业进行政策信息宣传和服务。
优化服务外包的发展环境,研究加强与服务外包相关的信息、技术、培训、研究、统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六大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第五篇:养老服务政策 2013-2015
【2015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129号 2015年1月19日)
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2015年2月3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129号,2015年1月19日)
教育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国家计生卫生委办公厅《关于遴选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的通知》(2015年1月13日)
【2014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文化服务出口等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18号,2014年12月30日)
商务部 民政部《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公告(2014年第81号,2014年11月24日)
商务部《关于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急商服贸函〔2014〕899号,2014年11月14日)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减免养老和医疗机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7号,2014年11月1日)
民政部 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关于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4〕325 号,2014 年10 月30 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等部委《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2014年9月12日)
财政部等部委《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财社发〔2014〕105号,2014年8月26日)民政部办公厅 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办发〔2014〕24号,2014年7月30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关于加强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区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工作的通知》(建标〔2014〕100号,2014年7月8日)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民办函〔2014〕222 号,2014 年6 月20 日)
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4〕53号,2014年6月1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关于组织开展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358号,2014年6月16日)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教职成〔2014〕5号,2014年6月10日)
民政部等部委《关于推进城镇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民发〔2014〕116号,2014年5月28日)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的通知(2014年4月17日)
民政部 中国保监会 全国老龄办《关于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民发〔2014〕47号,2014年2月28日)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2014年2月21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标〔2014〕23号,2014年1月28日)
民政部等部委《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4〕17号,2014年1月26日)
【2013年】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快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2013〕54号,2013年12月30日)
民政部办公厅 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办发〔2013〕23号,2013年12月27日)民政部《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3〕369号,2013年12月13日)
民政部《关于建立养老服务协作与对口支援机制的意见》(民发〔2013〕207号,2013年12月13日)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2013年9月28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3年9月6日)
民政部《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3〕127号,2013年7月30日)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民函〔2013〕236号,2013年7月19日)《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49号,2013年6月28日)《养老机构设立可办法》(民政部令第48号,2013年6月28日)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印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3〕56号,2013年4月28日)
商务部 民政部《关于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机构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商资函〔2013〕67号,2013年2月17日)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并明确“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意见”。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以下科易网对近期出台的养老服务业扶持政策进行了汇编。
福建省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做了全面部署。
《意见》提出,到2020年,福建省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村;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每个市、县有1所以上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
《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强化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加快实现医养结合、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为此,《意见》从优先提供养老用地、分类给予税费优惠、加大公共财政补贴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
新疆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对统筹规划、土地供应、社区设施网络、农村养老、医养结合、市场培育、财政投入、队伍建设、补贴政策、社会力量投融资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加快推进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新疆要基本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城乡统筹、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康复、文化教育、家庭服务、旅游休闲、金融保险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80%以上的城市居家生活老年人得到养老服务的全面支持,8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全区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以上,服务能力大幅度增强。
《实施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自治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统筹规划养老服务发展,发展基本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发展养老产业。为此,《实施意见》从加大养老服务业投融资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培育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
江苏省出台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
4月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江苏省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为辅助,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城乡所有老年人。符合标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所有城乡社区。养老床位总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达到50%以上,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省到乡镇(街道)四级互联互通,居家呼叫服务和应急救援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为了实现确定的发展目标,《意见》提出了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三大具体工作任务,并从编制养老服务业规划、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加强基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等6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导性强、具体可行的保障措施。为了鼓励护理型床位建设,江苏省要求各地研究制定鼓励护理型床位建设的政策措施,统一公办和其他所有制性质、以护理型床位为主的养老机构补助标准,从2014年起,对符合条件的以自建产权用房举办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以租赁用房举办且租期5年以上的养老机构,每张护理型床位给予不低于5000元的一次性改造补助。
上海出台政策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领导措施,对进一步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了系统设计和全面规划。
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涵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需求评估体系、行业监管体系“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同时,提出全面建成老年友好城市和建设老年宜居社区,进一步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设施齐全、服务完善、文明和谐五个方面,提升老年人在社区生活的宜居程度。围绕“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推动养老服务格局继续深化、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为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养老服务土地、税费、财政、融资等政策体系。在土地政策方面,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有同等的用地政策;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对经营性用地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的规定,优先保障新增供应,鼓励利用存量自有土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对符合土地协议出让规定的,可采用协议出让方式供地;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应养老用地,降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本。在税费政策方面,落实好国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和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并根据本市实际情况还规定:养老机构使用有线电视,按本市有关规定享受付费优惠。在财政补贴政策方面,完善政府购买为老服务目录和办法等制度,积极探索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补需方的财政补贴政策和机制。在拓展融资渠道方面,探索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鼓励发展各类养老服务业保险产品。
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通知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近日,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渠道。
通知要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深化改革、地方为主、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原则,着力解决养老服务市场体系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和市场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破除阻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和政策障碍,使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通知指出,要通过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促进试点地区率先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创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出台一批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服务机构和产业集群,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示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