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场评审细则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现场评审是指通过对申请单位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的检查、取证、考核,确认申请单位是否具备生产安全标志管理产品资格的活动重点评审申请单位生产所申请的产品能否持续、稳定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矿山安全有关规定的能力
第三条 现场评审工作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负责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根据有关要求,建立现场评审员队伍、编制现场评审规范或相关产品的评审准则、制定现场评审计划,向评审员下发现场评审任务书,向申请单位下发现场评审通知书,并组织实施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结束后,评审组须填写现场评审报告,申请单位须填写现场评审纪律反馈单
第四条 评审组由在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注册的评审员及聘用的技术专家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评审组原则上应在接到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下达的现场评审任务书之日起的3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工作评审单一品种产品时,评审组一般为2~3人;多个品种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评审工作时间一般为2~3天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部门可派一名监察员,监督现场评审工作
第五条 评审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与申请单位有隶属关系的评审员不能作为评审组成员参与现场评审工作;与申请单位生产同类产品的生产单位的评审员及承担产品检验任务的评审员原则上不能作为评审组成员参与现场评审工作;申请单位出于保密的需要,可提出有关方面评审员回避的请求;同一评审员一般不得连续担任同一申请单位的评审组长
第六条 自下达现场评审通知书之日起,因申请单位原因,不能在90日内完成现场评审任务的,终止本次安全标志的申办
第二章 评审要求、内容
第七条 申请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一)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二)有与生产矿用产品相适应的注册资金、生产规模、生产经营场所和技术力量;
(三)有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生产设备;(四)有满足产品安全性能要求的检验手段;(五)生产工艺合理、可靠;
(六)有完善、有效的管理体系;
(七)具备某一(或几)个主要零(元)部件生产能力,具备成品组装和出厂检验条件;(八)其它有关条件 第八条 评审主要内容:
(一)主体资格(注册资金、生产场所、技术力量等);(二)技术文件(产品标准、图纸、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等);(三)生产设备(生产能力、设备状况、工艺装备等);(四)计量器具(配置及管理状况等);
(五)检验设备(入厂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出厂检验等);(六)管理体系及制度(采购、生产、技术、检验、产品安全性能控制等);
(七)产品主要零(元)部件及重要原材料的控制与管理;(八)其它涉及产品安全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评审程序及结论
第九条 评审流程:(一)首次会议;(二)生产现场检查;(三)资料审查;
(四)产品出厂检验现场考评;(五)形成现场评审报告;
(六)末次会议 第十条 首次会议:
评审组组长主持召开由申请单位负责人及有关技术、生产、设备、计量、检验、采购、销售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首次会议会议内容主要包括:
(一)出示评审员证件,介绍评审组成员及会议参加人员;(二)介绍矿用产品实施安全标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安全标志管理对申请单位的要求;(三)宣读评审任务书,确认评审产品;(四)声明评审纪律及注意事项;
(五)听取申请单位负责人关于单位基本情况及申办产品生产销售情况的介绍;(六)宣布评审日程安排 第十一条 生产现场检查:
评审组按照产品的工艺流程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库房、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工位器具、计量器具、检验设备等
评审组必须对申请单位的主要生产车间、关键工序、成品、出厂检验设备及评审组认为需要存档的实景进行拍照记录,申请单位需盖章确认 第十二条 技术资料审查:
核实产品的标准、图纸、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使用(维
护)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查确认的技术文件是否一致,及其执行情况 第十三条 申请单位主体资格审查:
对申请单位的主体资格(注册资金、经营场所、技术力量等事项)进行核查 第十四条 现场考评:
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所申请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检查申请单位对产品质量(尤其是安全性能)的控制能力,考核质量检验人员对产品标准掌握的熟练程度及操作水平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考核 第十五条 综合评定:
按照现场评审规范或相关产品评审准则进行综合评定,做出初步结论,拟定现场评审报告综合评定时,申请单位的人员应回避
申请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做不合格处理:
(一)注册资金未达到一定数量,其生产能力未达到一定规模的;
(二)生产场所与营业执照标明的地址不一致、且不能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
(三)不具备生产某一(或几)个主要零(元)部件能力;不具备产品总装条件;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条件;出厂检验记录、报告被确认为弄虚作假的;
(四)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数量、学历、从事相关工作年限等不满足要求的;
(五)产品的标准、图纸、设计说明书、工艺文件、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技术文件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查确认的技术文件不一致,或未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查确认的技术文件消化、组织生产的
(六)主要零(元)部件、重要原材料及与产品关联的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配套件的采购、分承包、外协等生产单位发生变化,未重新备案和进行检验的;
(七)生产设备、测量器具不能保证零部件加工精度及检验要求,或产品的结构、参数等与图纸不一致的; 第十六条 末次会议:
末次会议前,评审组与申请单位主要负责人就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沟通,申请单位可提出不同意见或做出适当的解释、说明,对争议较大的问题,必要时可进一步核实 评审组组长主持末次会议,通报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宣读评审结论对现场评审发现的不符合项记录,评审组及申请单位负责人要签字确认,申请单位可复印一份留存,以备整改
第十七条 现场评审报告:
(一)现场评审报告应根据申请单位本次申办的产品,分种类分别填写
(二)除否决项不符合,须直接做出不合格结论外,现场评审结论按量化评审所得分数分为A、B、C、D四级: A级:合格,评审分数在90分(含)以上;
B级:有较少不符合项,整改后合格,评审分数在80分(含)与90分(不含)之间;
C级:有少数不符合项,整改后合格,评审分数在70(含)与80分(不含)之间;
D级:不合格,评审分数在70分(不含)以下
评审组在评审结束之日起7日内,应将现场评审报告及评审任务书寄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 第十八条 对不符合项的处理:
除评审结论A、D级外,申请单位应对评审组提出的不符合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评审结束之日起90日内将包括不符合项、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等内容的整改报告及能证明整改结果的背景资料,由评审组长确认签字后提交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审查,并作为现场评审报告的附件备案必要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可安排评审组对不符合项的整改结果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九条 对现场评审不合格单位的处理:
(一)申请单位应自评审结束之日起30日内提出整改措施报告;
(二)申请单位应自评审结束之日起的90日内完成整改并向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提出复审申请,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在接到申请的5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复审工作在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下达复审任务书之日起30日内进行;(三)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将下发安全标志现场评审不合格通知书,终止本次安全标志的申办自下发不合格通知书之日的180日内,申请单位不得申请同种类产品的安全标志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对现场评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评审员应按规定完成现场评审工作,并对现场评审结果负责
第二十二条 评审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评审纪律:(一)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现场评审规范或相关产品现场评审准则和任务书要求进行评审、取证;
(二)尊重生产单位的知识产权,不泄露评审中涉及的技术秘密;
(三)廉洁自律,不提供有损评审结论公正性的指导、咨询 第二十三条 对弄虚作假等违反现场评审规定和要求的评审员,将视情节予以处理,直至撤销评审员资格
第二十四条 申请单位应在评审结束后的5日内,将安全标志
现场评审纪律反馈单寄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 第二十五条 申请单位在经营场所、技术力量、生产设备、检验仪器及设备等方面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现场评审将按不合格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进口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现场评审工作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现场评审
现 场 评 审 应 对 培 训
1.参观可以发现的14种问题
2.硬件考核的八种方法和两点注意事项
3.文件和记录的准备
4.现场评审的流程
5.座谈会问题答案
6.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7.现场评审日程安排范例
8.授权签字人考核
9.整改报告格式及注意事项
注:请大家注意,我们是在做实验室认可,不是实验室认证,他们是有区别的。
现场评审应对培训
1、参观可以发现的14种问题:
1.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公正性声明要求上墙
1.2人员标识:工衣、工牌、“参观证”、“贵宾证”
1.3区域标识:受控区、科室名称、样品暂放区、待检区、柜厨等
1.4设备标识:唯一性和状态标识
1.5样品标识:名称、编号、状态
1.6试剂标识:名称、浓度、配置日期、配制人、有效期(注意纯水)
1.7废物标识:分类存放、酸、碱、有毒、有机物
1.8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实验细则、标准规范(受控章)
1.9设备使用保养记录:每次使用前、后
1.10环境监控记录:温度、湿度、气压、磁场
1.11质量监督记录:试验全过程、从样品接收到报告发放
1.12原始记录:试验原始记录、办公室收样登记表等
1.13安全、环保:灭火器、排风扇、气瓶柜(急救箱、冲淋、洗眼)
1.14 5s整理整顿:工作无关的物品清除掉,有关的排放有序并标识
2、硬件考核的八种方法和两点注意事项:
2.1现场试验:
实验室自备样品,完成试验全过程,给出完整的检测报告
2.2盲样测试:
评审组带来盲样,已有数据,看实验室能否复现出来,出报告
2.3能力验证:
参加国家或权威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结果正常不必考核,直接通过
以上三种方法任何一种通过即可确认该项目
2.4操作演示:
表演仪器使用、实验操作的主要动作
2.5理论提问:
工作原理、检验判定标准、量值溯源、标准物质、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2.6记录报告:
检查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查看某一项检测的量和质
2.7人机档案:
从人员档案和设备档案来判断实验室的资源配置,是否满足审报项目的要求
2.8外部比对: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结果正常,可以作为考核依据
2.4~2.8中间任何两项通过可以确认一个项目
2.9只要样品、时间充足,可以多做几次,取得最佳数据
2.10万一第一次试验失败,可以重做,可以换人。考核的是整体能力,而不是某个人的能力
3、文件和记录的准备:
3.1上交和现场评审用文件不用受控
3.2内部发行使用的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外部文件)受控
3.2.1签字批准生效
3.2.2盖受控章
3.2.3发放登记、领取签字
3.2.4有修改及时更换,保证最新有效文本
3.2.5不得私自修改、复印
3.2.6外部文件也要受控
3.3、熟悉掌握与自己职责范围相关的文件
3.3.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公正性声明
3.3.2组织结构及其负责人
3.3.3本部门本岗位职责范围及任职条件
3.3.4使用的主要程序文件的内容
3.3.5使用的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3.4、记录的准备
3.4.1记录全面,所有的表单记录
3.4.2准确完整,签字全、划改规范
3.4.3分类归档,按程序、要素分装
3.4.4存取方便,查找快捷
3.5、熟悉掌握自己使用的相关记录
3.5.1自编目录,整理范本
3.5.2及时填写,准确完整
3.5.3按时归档,保存完好
现场评审的流程及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现场评审的流程
一.首次会议:大约需要半小时。
1、评审依据,范围;
2、日程安排说明:
(1)首次会议
(2)参观实验室
(3)确定现场实验室考核的项目
(4)软件硬件组分开审核
(5)考核授权签字人
(6)召开座谈会
(7)与实验室负责人交流审核结果
(8)召开末次会议
3、质量负责人介绍体系概况
二.现场参观;
三.确定现场考核项目;
四.软、硬件两组分开审核:
现场提问,现场操作,出报告,规范由评审专家指定。
五.授权签字人考核:
(1)职位、姓名
(2)职责
(3)有不合格时应如何处理(如:有权制止等)
(4)工作经历
(5)报告核查程序及核查要点:要审查报告的完整性,合理性,合法性
(6)是否知道申请的项目
(7)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
(8)对相关检测结果要有评价的能力,要明确负责签字的领域
(9)熟悉实验室认可准则及计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
六.座谈会(由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督员,内审员,设备管理员,文控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检测员参加)
目的在于了解质量体系的实施情况,有可能问的主要问题:
(1)如何确保管理休系的持续改进?(提问质量负责人)
(2)监督和内审有什么区别?(提问监督员)(内审员)
对象不同,条件不同,发生的频率、时机不同,独立性不一样,监督活动本身要受到内审。
(3)技术标准如何确保最新有效?(提问文件控制人员)(技术负责人)
(4)如何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提问检测部负责人)
(5)如何确保质量方针被全员实施?(提问最高管理者)
(6)如何结合本岗位的工作来实施质量方针?(提问检测人员)
七.交换意见:
对审核过程巾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确认及沟通。
八.末次会议:
(1)审核结论(2)整改报告的要求
座谈会问题答案
一、如何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质量负责人)
1.体系文件要让全体人员获得、理解并执行。
2.通过内审检查体系运作的符合性、有效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
3.通过管理评审,审核质量方针、目标和程序文件的适应性和改进机会。
二、监督和内审有什么区别?(内审员、监督员)
监督内审
人员质量监督员内审员
条件1.熟悉检测方法、程序
2.了解检测的目的3.懂得检测结果的评价1.熟悉准则,了解管理体系和被审核部门相关文件。
2.经过省级内审员培训并有内审员证书。
3.三个月以上本站经验或相关审核经验。
对象监督从样品接收到检测报告发放的全过程(人、机、物、法、环、抽样、原始记录、报告)审核管理体系的所有部门和所有要素
频率经常性,如每周一次每年至少一次
时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难点及易出错环节要加强监督重大质量事故、客户严重投诉、对检测质量、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质量方针和《评审准则》有怀疑时增加计划外内审
独立性不可以监督自己的工作,不能审核内审员审核与自己无关的工作,必须审核监督员
三、技术标准如何保证最新有效?(文控、技术负责人)
定期进行以下工作(一季度或半年)
1.上网查询有关标准的最新版本。
2.到专业书店查询最新版本。
3.向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部门查询最新版本。
4.如有新标准,经技术负责人确认、盖受控章、编号登记、及时发放并收回旧版本。
四、如何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检测室负责人)
1.宣贯、理解、执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认真执行程序文件。
3.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检测规程操作。
4.从人、机、物、法、环各方面提供保障。
五、如何确保质量方针被全员实施?(最高管理者)。
1.全员培训,使全体人员获得、理解并执行。
2.全体人员结合本部门、本岗位职责范围,认真贯彻。
3.各负责人、监督员加强日常的检查、监督。
4.接受客户和社会监督,认真受理投诉。
5.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寻找改进机会。
六、如何结合本岗位的工作来实施质量方针?(检测员)
我单位质量方针是公正、科学、诚信、高效。
1.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2.依据的技术标准一定是最新有效版本。
3.检测设备经外校检定合格,符合量值朔源程序环境符合要求。
4.认真遵守本站的公正性声明,不受任何干扰。
5.认真填写原始记录,虚心接受监督员的监督。
6.认真对待客户投诉,积极配合内部审核。
评审前的准备工作(含注意事项):
一.后勤准备:
a、欢迎标语或标牌;(如:热烈欢迎评审专家莅临指导工作)
b、茶水、水果:
c、出入用车;
d、招待应酬安排。
二.工作准备:
a、管理体系文件的熟悉、着重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文件;
b、表单记录的整理、检查;
c、陪同人员的安排;
d、各部门现场的整理、准备。
三.注意事项:
a、要礼貌文明用语:(如:“早上好、请、谢谢、辛苦了”);
b、要充分准备,用证据说话;
c、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拿什么;
d、回答问题时先打好草稿,理顺用词后再回答;
e、提供记录时,先自我检查,避免小缺失;
f、不随便回答问题:
1)对自已不熟悉的或不相关的事务,不可用猜测的方式回答;
2)超出本身工作范围的问题,可请上一级主管代为回答;
3)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不宜画蛇添足;
4)尽可能不说“不知道”、“没有此文件或规定”之类的话。
g、评审专家、陪同人员或同事发生争执;
h、可在审查时对下属或同事发火;
i、同人员要起到桥梁、协调、解释的作用,及时记录评审专家所问的全部问题,便于下一部门做好准备。
第三篇:现场评审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保证资质认定现场评审工作质量,统一评审要求,规范评审行为,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资质认定复审、初审和扩项的现场评审。
3、职责
3.1组长职责
(1)对现场评审过程是否规范及保证评审质量负全责;
(2)现场评审前的策划,内容包括:审查文件、安排评审日程、召开评审预备会、确定现场试验考核项目以及评审应注意的专业重点等;
(3)对现场评审过程进行协调、控制;
(4)代表评审组与被评审单位联系;
(5)组织编制评审报告;
(6)确认被评审单位提交的整改结果报告;
(7)按时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报送全套评审资料;
(8)确保评审组各成员的评审行为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2评审员职责
(1)按照评审组的分工,全面、细致、真实、准确地做好相关内容的评审;
(2)严格遵守评审组计划日程的安排;
(3)负责评审报告中相关文件的起草;
(4)服从评审组长的安排和调度。
3.3技术专家职责
对被评审单位相关产品领域是否具备检验技术能力进行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负责。
4、现场评审的要求
4.1文件审查
(1)质量手册的内容是否包括《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评审准则》)全部条款的要求;
(2)质量手册是否覆盖被评审单位的全部场所(如临时、移动的检验场所);
(3)各章节之间是否作到协调一致,未出现前后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
(4)有无概念性的错误;
(5)手册与程序文件接口的一致性。《评审准则》要求编制的程序文件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规模较小的实验室将程序文件的内容在手册中描述,且内容满足《评审准则》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也是允许的。
4.2召开预备会
(1)明确分工。评审组通常分为软件小组和硬件小组。软件小组一般主要负责《评审准则》“管理要求”的评审,硬件小组一般主要负责“技术要求”的评审,但分工不分家,评审过程中应相互协调,做到《评审准则》内容不被遗漏。
(2)明确现场评审日程安排。对规模较小、人员数量较少(一般指20人之内的)的单位,必须保证2天的评审时间;对规模较大、人员数量较多的单位,必须保证3天的评审时间,评审组长要编制详细的现场评审计划,具体到每个小时的活动安排,并填写《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日程计划表》(见附表1),每位评审员和被评审单位各一份。
(3)确定现场试验考核项目
现场试验考核的项目数量要达到申请项目的30%--50%,且是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产品或项目。
现场试验考核的方式可以是盲样考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或演示实验(评审时间内不
能完全按照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完成的检验)。属于盲样考核的,在预备会议之前,评审组长要有关评审员带好盲样考核的样品。
(4)评审组长明确有关的评审纪律和要求,可吸纳评审员的合理化建议,对现场评审工作的安排和内容予以调整。
4.3首次会议
(1)评审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首次会议要填写《资质认定现场评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见附表2)、《资质认定现场评审首/末次会议记录表》(见附表3)。
(2)首次会议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
(3)首次会议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宣读《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资质认定现场评审的通知》(以下简称现场评审通知,此通知宣读后交被评审单位);
b.介绍评审组每个成员,明确评审组的分工;
c.详细安排评审工作日程;
d.确定现场考核的试验项目和要求(必要时,可在首次会议之前予以安排);
e.对被评审单位配合做好评审工作和安排联系人员的要求;
f.对被评审单位保守有关机密信息的承诺;
g.邀请被评审单位领导介绍有关人员和迎接评审工作的情况。
4.4参观相关的实验室
(1)在被评审单位领导的引导下,评审组参观被评审单位的相关实验室(包括开展检验、样品存放、各种药品和试剂存放场所等)。与本次现场评审无关的场所原则上不得参观。
(2)评审组参观实验室,实际已经进入评审过程。各评审员在现场可以查看仪器设备的配备、标识、检定/校准、维护、使用(记录)等情况,可以查看各实验室之间和每个实验室内部的布局是否合理以及实验室的内务管理情况,还可以查看样品管理和标识情况。从现场使用的有关文件(包括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等)中查看被评审单位文件的管理和控制情况以及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等情况。
4.5分工实施评审
(1)评审组按照软、硬件小组分工实施评审。一般采用的评审方法主要有:“横向法”和“纵向法”。
所谓“横向法”,即按照《评审准则》的某个要素的要求,逐条逐款的进行查证评审,或者是按照被评审单位部门的设置和职责,对某个部门负责管理的活动进行全面的查证评审。其优点是《评审准则》规定的要求,不容易被遗漏。对《评审准则》条款不太熟悉的评审员一般采用此法。
所谓“纵向法”,即对某项管理活动从开始(或结束)至结束(或开始)的整个过程。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评审,往往涉及被评审单位的多个部门和《评审准则》的多个要素。其优点是容易查证某项管理活动是否按照文件规定进行控制,有无失控的环节,控制效果如何。对《评审准则》能够熟练掌握的评审员一般采用此方法。
(2)在评审工作中,评审员要注意文件的规定和现场实际执行情况的审查,每一项活动是否做到了“准则的要求形成文件,文件的规定真正执行,执行效果达到期望”。
(3)评审员就问题进行提问时,要选择适宜的提问对象,一般应提问对该问题负有直接责任或对该问题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避免向与该问题无任何联系或责任的人员进行提问,如果出于礼节,其回答问题,也不能作为判定的直接依据。
(4)软件小组在评审时,要做到重点突出、全面细致,注意从《评审准则》的每一款入手,从整体上评价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避免就事论事或一叶障目的现象出现。
(5)硬件小组在评审时,对未进行现场试验考核的项目要按照产品或方法技术标准或规
范逐一审查,以确定被评审单位的检验仪器设备是否配备“齐全、正确”,能够满足相关产品或项目检验的要求。
对现场试验考核的项目,属于人员比对或仪器比对或盲样考核的,除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外,必要时,还要深入现场观察人员的操作过程,以评定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性;属于演示试验考核的,必须对操作演示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以评定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性。
(6)评审过程中,尽管进行了分工,但各评审员要注意及时沟通、协调,相互补充,相互提示,保证评审工作规范、有序的顺利进行
4.6召开座谈会
(1)通过前期的评审,评审组对被评审单位的整体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评审组可对有关情况进行简单汇总,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梳理,做好召开座谈会的准备。
(2)评审组长主持召开座谈会,参加人员是评审组所有成员、被评审单位的最高管理者、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主要部门负责人以及关键岗位和问题较多岗位的有关人员参加。
(3)评审组成员可结合《评审准则》的内容和有关概念、评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试验考核和检验能力审查中的诸多技术问题,引导式的提出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交流。
(4)评审组长要注意创造一种和谐、良好的会议氛围。评审组成员和所有参会人员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交流,相互沟通,达到确认事实,共同提高的目的。避免评审组成员居高临下、态度生硬、夸夸其谈或审问式提出问题的现象出现。
4.7授权签字人考核
(1)在评审组长的主持下,对被评审单位申报的所有授权签字人进行逐一考核。
(2)考核的内容,即《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附件十《评审报告》中规定的七项内容。考核时要注意本人的工作实践、经历和签字领域的一致性、对检验技术标准或规范的熟悉情况、作为授权签字人的责任和权利以及本单位检验报告的形成过程和检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3)通过考核,对于不能胜任某领域签字资格的人员,要建议被评审单位进行调整,使符合要求的人员承担相应授权签字人的职责。
4.8补充评审
(1)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对授权签字人的考核,各评审员分析分工负责的内容是否有遗漏。
(2)需要进一步寻找客观证据的,评审员要进行补充评审,以保证《评审准则》的要求,全面逐一落实。
4.9 评审组汇总情况,确定评审结论和意见
(1)在评审组长的主持下,按照《评审准则》的要求,对被评审单位逐款进行评价。
(2)评审组对被评审单位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要作出一个恰当的整体评价,确定评审结论。
(3)硬件小组要根据依据标准或规范审查的情况,确定同意通过考核的产品或项目。现场考核(包括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演示试验和盲样考核)的项目如存在不合格,相关产品不得通过,可纳入以后再申请扩项的项目。
(4)评审组长主持起草评审意见和结论。评审意见和结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评审的依据和时间、分类统计审查各种档案资料的数量、现场试验考核的项目数量和覆盖率、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整体分析和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要求、同意被评审单位通过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和审查验收、计量认证和依法授权)的产品或项目的数量、最终评审结论和上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的建议等。
(5)评审组长组织填写《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附件十《评审报告(初审、复审或扩项评审)》,有关人员签字。
4.10 评审组与被评审单位领导沟通
(1)在评审组长主持下,评审组和被评审单位领导层进通。
(2)沟通的内容主要有:评审存在的主要问题、商定整改期限、评审结论和意见、评审组同意通过的考核项目等。
(3)如被评审单位领导提出异议,可列举客观证据进行说明,直至其接受为止。确属评审组客观证据不足,可酌情修改有关记录或文件。如被评审单位领导无异议,可转入下一日程。
4.11末次会议
(1)评审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末次会议应填写《资质认定现场评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见附表2)、《资质认定现场评审首/末次会议记录表》(见附表3)。
(2)评审组长宣读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以及评审意见和结论,并代表评审组对被评审单位给予的工作配合和各方面的照顾表示感谢。
(3)被评审单位领导对评审意见和结论予以表态。
(4)评审组长宣布末次会议结束。现场评审工作结束。
(5)评审组长填写《评审组长对评审员现场评审工作考核表》(见附表4)。
5、引用文件
5.1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5.2 《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第四篇:现场评审准备
现场评审前准备工作 为每位评审员准备以下资料(请用袋子装好)1.1 现场评审日程表(由评审组长准备);
1.2 按组长分工要求为每位评审员整理好评审材料。1.3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1.4 文具袋(红笔、黑笔、自动笔、铅、橡皮、微型订书机); 1.5 笔记本。
2、评审员的生活安排
2.1 评审员住单间,客房标准要在三星以上,为评审员房间准备一点水果和矿泉水;
2.2 为每位评审员准备一套洗漱用品;
2.3在实验室准备两个相对独立小会议室,1个供硬件评审员用,1个供软件评审员用;
2.4用餐安排:第1天报到的晚上和评审结束的用餐,规格要高一些,平常一般就可以了。评审组工作安排(每次会议都由组长主持)
3.1首次会议,组长介绍评审组成员,实验室负责人介绍到会的实验室主要人员,组长接着宣读评审通知、日程安排、讲一下评审方法以及评审组公正性问题。之后由实验室负责人介绍实验室概况和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主要介绍实验室成立的时间、隶属关系、目前实验室人员结构、实验室场地大小、设备情况、检测能力,新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做过1次内审和1次管理评审,发现的问题通过整改,使实验
室质量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本院质量体系运行良好等。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不超过10分钟。首次会议时间为30分钟; 3.2参观实验室,填写委托单;开始做试验和查阅软件资料。3.3 授权签字人考核,考核主要内容是(每位授权签字人提前做好准备): 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利,对检测/校准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负责 2 与检测/校准技术接触紧密,掌握有关的检测/校准项目限制范围 3 熟悉有关检测/校准标准、方法及规程 4 有能力对相关检测/校准结果进行评定,了解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 5 了解有关设备维护保养及定期校准的规定,掌握其校准状态 6 十分熟悉记录、报告及其核查程序 7 了解CNAL的认可条件、实验室义务及认可标志使用等有关规定
3.4有时会有1个座谈会,参加人员主要是监督员、内审员、实验室有关方面的负责人等,主要是评审组与大家谈谈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方针、目标等。
3.5 有1个与实验室领导交换意见的会议,将查出的不符合项与领导交换意见,这时我们认为评审组查出的不符合项,不太合理,可以大胆地向评审组提出,找出事实予以说明,但语气要婉转。千万不要把气氛搞僵。
3.6 有1个末次会议,组长宣读评审结果等,实验室领导代表实验室向评审组表示感谢,简单谈谈通过评审,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评审组提出的不符合项完全正确,我们将举一反三查找自己的不符合项。
4写两条横幅:
门 口:热烈欢迎CNAS现场评审组专家莅临指导
会议室: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会 桌签: 评审员桌签、实验室主要领导桌签,用粉红纸黑字,不要用白纸黑字。
第五篇:现场评审汇报材料
计量认证复评审首次会议汇报报告
XX站建于XXXX年XX月XX日,现隶属于XX局,是具有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属国家环境监测X级站,是XX市环境监测的技术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职能是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为环境执法实施提供技术监督,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一、组织机构
XX站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测,独立从事各项业务活动,并对相应的监测结果负责,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站长是最高管理者,负责全站机构设置、资源配备和职责分配。按照我站事业机构岗位设置的要求,我站任命技术兼质量负责人,在站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我站技术、质量业务管理工作。全站设三个科室:XX室、XX室、XXX室。
二、人员结构
XX站人员编制X人,站领导职数X名。实际在岗人员X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人(包括:高级工程师l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0人),占在职人员的62.5%,技术工人l人,管理人员1人,借用人员1人,涉及化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
三、认证情况
XX站于XX证,计量认证证书号为(XX)量认(X)字(XX)。XX年4月X日通过XX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扩项/复查评审,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计量认证证书号为(XX)量认(X)字(X)。XX年底按照国家认监委相关要求,完成质量体系相关文件转版,并于XX年X月XX日取得了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证书编号:XX,证书有效期为X年1月X日。监测/检测能力为:水(含降水)和废水X项,环境空气和废气X项,土壤、底质和固体废弃物X项,生物X项,噪声X项,室内环境质量5项,共X大类X个测试项目。
此次实验室资质认定申请认证监测/检测能力为:水(含降水)和废水X项,环境空气和废气X项,土壤、底质和固体废弃物X项,生物4项,噪声X项,室内环境质量X项,共X大类X个测试项目。
四、检验场所和仪器设备
X站因XX中学扩建,原监测办公楼已拆除,暂时借用XX办公室、实验室开展工作。监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原值达XX万元,仪器设备总台数60台(套)。拥有电子分析天平、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测油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离子色谱、气相色谱仪、甲醛测试仪、COD测定仪、环境空气和废气采样器、噪声监测分析仪、连续测氨 仪等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2008、2009、2010年参加省中心站组织的实验室能力验证测试3次,共5个项目,省站评定结果为满意;参加省中心站组织的监测质量检查测试1次,共有总氮、总磷2个项目,全部合格。
六、持证情况
我站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均参加了省中心站组织的实样考核工作,现在全站持证项目数共36,根据我站日常开展工作和实际情况及省站提供的项目实际样品,我站应持证项目数为36,实际持证项目数为36,持证率为100%,有效率为100%,分析人员持证上岗。
七、培训情况
组织外出培训4次,站内业务学习10次;学习内容包括体系文件、监测技术、消防安全等相关知识。安排新进人员参加省站组织的实样考核,所考项目全部合格。
与目前工作和今后发展需要相比,监测人员能力还有待提高,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改进培训方式、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培训效能。
八、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总体上较好,基本能做到按章办事。(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我站两次内审及日常的监督、管理活动显示,“科学监测、客观公正、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质量方针在站内管理活动、技术活动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全体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能理解并自觉执行这一方针。编制的各类监测报告严格按照三级审核的程序流转,报告中的数据、结论准确公正,未发生差错。我站始终视环境监测质量为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坚持“科学监测、客观公正、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质量方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规章制度,规范了监测工作程序,使整个监测工作处于全面质量控制状态。
(二)内审结果
我站于2007年和2008年对质量体系进行了两次内部审核,内审覆盖了我站所有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对监测室、技术质量管理室、办公室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核。两次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质量体系的问题,都进行了整改。通过内审,我们找出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体系文件的宣贯力度,且对各科室分发《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便于全站人员及时查阅、贯彻执行,使我站质量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运行。
(三)日常工作和管理、监督情况
1、我站日常工作主要围绕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开展。根据监测工作计划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开展了内审、管评、质量监督、人员培训考核、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按时检定/校准)、期间核查(对在用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标准样品考核、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检查(包括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玻璃器皿的洗涤、重要消耗品的反馈、试剂的质量)等活动。
2、监测室对每月一次的例行监测都采集现场密码平行样和现场空白样。监测/检测分析过程中均采取了质控措施,对样品进行现场空白样、现场平行样、加标样和密码样分析。技术质量管理室每月对环境监测分析进行质量统计。
3、实验室做好样品的唯一性标识,核查样品标签内容,及时清理分析完成后的样品并做好记录。
4、按照我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做好各项工作。
九、准备情况
对此次实验室资质认定,我站从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两个方面着手认证前的准备工作。
(一)管理要求的准备
1、成立了计量认证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确定申请项目及检测能力
3、确定授权签字人,明确技术质量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任命质量监督员
4、修改管理体系文件,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宣贯
5、提出认证申请
6、准备现场评审汇报材料
(二)技术要求的准备
1、对全站员工进行计量认证基础知识培训,安排检测人员参加省站组织的持证上岗考核
2、技术能力准备
3、仪器设备按时检定/校准
4、对在用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5、对档案进行整理
6、整顿实验室环境
通过以上准备,为完满完成计量认证现场评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