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配套资助类》》
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配套资助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新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企业申请、考察评审、政府决策、社会公示、监督检查”的制度。
第三条 专项资金采用无偿资助的方式,资助金额实行单个项目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资助对象和范围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资助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坪山新区注册并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注册地、经营地、纳税地“三地”合一的独立法人企业;
(二)企业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上年度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
(三)守法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能按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报送各项统计报表,对提升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有贡献的企业;
(四)申请项目属企业营业执照法定经营范围且符合新区产业发展政策。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人员费:指直接参加项目研发人员的工资性费用;
(二)仪器设备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及设备试制费;
(三)能源材料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的购置等费用;
(四)试验外协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发生的租赁费用、带料外加工费用及委托外单位或合作单位进行的试验、加工、认证、测试等费用;
(五)差旅费: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为项目研发而进行国内外调研考察、现场试验等工作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六)直接与项目研发有关的其他费用:指除上述费用之外与项目研究开发有关的其他费用;
(七)基建费用不能列入资助经费的开支范围。
第三章 资助标准
第六条 科技计划项目配套资助
对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科研项目、产学研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并获得资助的项目,按国家、省、市资助金额的50%给予 配套资助;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并获得资助的项目,最高给予配套资助50万元;列入省、市科技计划并获得资助的项目,最高给予配套资助30万元;同一企业同一 年度享受该项资助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第七条 科技创新平台配套资助
企业设立的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认定并获得资助的项目,按国家、省、市资助金额的50%给予配套资 助;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给予配套资助100万元;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给予配套资助50万元;同一企业同一年度享受该项资助总额不超过200万 元。
第八条 科技创新载体项目配套资助
通过国家、省、市认定并获得资助科技创新载体项目(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产业园区),按国家、省、市资助金额的50%给予项目业主单位配套资助;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项目最高给予配套资助100万元;省、市级科技创新载体项目最高给予配套资助50万元。
第九条 高层次人才创业配套资助
高层次人才来新区创业获得国家、省、市资助的,新区按1:1比例进行资金配套,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第十条 奖励项目配套资助
对获得国家、省、市各类经贸、科技奖励的企业,按奖励金额的30%给予配套奖励,最高给予配套奖励50万元;同一企业同一年度享受该项奖励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第十一条 总部企业配套资助
对按《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试行)》(深府办〔2008〕96号)相关规定,认定为深圳市总部企业并获得市政府奖励的企业,按市政府奖励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配套奖励,最高给予配套奖励200万元。
第四章 资助申请与审批
第十二条 申请企业向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申请表(项目研发类)》(从新区管委会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填写)及电子版;
(二)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和签字样本;
(三)上年度国、地税纳税证明复印件;
(四)国家、省、市资助文件复印件;
(五)企业与国家、省、市签订的项目任务书(合同书)或相关认定文件复印件;
(六)拨款经费进账凭证复印件;
(七)企业简介;
(八)与申请资助项目有关的其他证明材料复印件;
(九)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资助。
(一)未按规定进行营业执照年检或税务申报的;
(二)在享受各级政府资助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三)因违反有关财经、税收、外贸、海关、安全生产、环保和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被行政处罚未满两年的;
(四)有欠税、偷税和骗取出口退税、恶意欠薪、未定期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忽视职业健康安全等严重失信行为;
(五)正在进行有可能由该企业承担法律责任的知识产权诉讼或仲裁的;
(六)正在进行有可能影响该企业经营活动的诉讼或仲裁的;
(七)其主要财产因债务纠纷已被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
(八)不按规定向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如实报送统计报表及相关数据信息的。
第十四条 申请受理。本实施细则所列资助定期受理,集中审核。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的,发给受理回执。形式审查不合格的,向申 请企业做出说明,一次性告知申请材料需补充事项,并将申请材料退回。申请企业补充相关材料后,可重新提交。
第十五条 审批。资金的审批,按以下方式进行:
(一)对已受理的项目,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二)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初步确定资助额度;
(三)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班子对项目进行集体讨论,通过后编制项目资金计划;
(四)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将资金计划报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审定;
(五)审定通过的项目在新区管委会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有异议的项目由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出具书面调查报告;
(六)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项目,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与申请资助的企业签订《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项目资助合同书》(一式二份),《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项目资助合同书》必须明确以下内容:
1.资助金额;
2.项目承担企业的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计划;
3.项目完成后达到的技术、经济目标;
4.双方权利和义务。
(七)新区财政主管部门安排资金,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六条 获资助的企业须确保专款专用,建立资助资金的独立台帐。
第十七条 获资助的企业存在资金使用计划有实质性的变动,或预计将发生重大经营、管理方面的变化,应在事前以书面形式报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并执行区科技主管部门的回复意见。
第五章 检查和监督
第十八条 申请企业有如下情况者,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警告、停止拨款、终止项目、收回资金、三年内不再将该企业列入专项资金资助范围等措施,并将项目承担企业及责任人列入不诚信名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在项目申请、实施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的;
(三)非因不可抗力因素,项目不能按合同规定实施的;
(四)不按规定向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如实报送统计报表及相关数据信息的。
第十九条 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资助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定期对资助项目进行评估,分析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报新区管委会批准后实施整改,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实施细则由新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制定和公布年度专项资金申报指南。
第二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
第二篇:关于深圳市坪山、光明新区考察报告
关于深圳市坪山、光明新区的考察报告
9月13日至14日,根据襄阳经开区党工委统一安排,襄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伍义兵、招商局长刘海涛两人分别对深圳市坪山新区、光明新区进行了考察。现将两个新区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一、两区基本情况
坪山新区成立于2009年,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成立前属于深圳市龙岗区管辖。辖区总面积约168平方公里,下辖坪山、坑梓两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60万,其中户籍人口3.6万。全区规模以上企业353家,其中超亿元产值企业75家。2010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9.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4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00.3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3亿元。
光明新区成立于2007年,位于深圳市西北部,成立前属于深圳市宝安区管辖。辖区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0万,其中户籍人口4.2万。下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办事处,光明街道办事处是深圳市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地区,共有归侨侨眷7008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9家。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0.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41.1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9亿元。
二、两区发展定位
坪山新区是以‚现代化国际化新城、新兴产业名城、民生幸
福新城、文化创意新城、山水田园新城‛为主题,坚持‚穷区富规划‛,以国内外先进城区为标杆,紧紧围绕‚现代产业园、生态样板城‛的发展目标,全力将坪山新区建设成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支撑地,辐射力强、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城市副中心,生产、生活、生态最佳组合的发展样板城区,实现‚产业在园中、园在城市中、城市在园中‛。
光明新区是以‚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空间、绿色交通、绿色社区、绿色生态系统、绿色城市形象‛为主题,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的‚一城两轮‛总体发展战略,明确了高品质环境、高科技项目、高档次设施、高素质人口、高水平服务的‚五高‛发展目标,形成了以城市化拉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良性循环格局,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区开发拉动新城建设的新路。
三、两区产业特色
坪山新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生产性服务业‚4+1‛主导产业。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中芯国际、高先电子、日立环球、村田科技等为代表电子信息产业、以赛诺菲、微芯生物等企业为骨干的生物医药产业和以震雄、中集为组成的装备制造业。正在打造五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综合物流园基地。
光明新区按照‚一区多园、园区聚集‛的构架,全力打造平板显示、LED、电子信息三大‚千亿优势产业‛,培育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百亿新兴产业‛,提升内衣、模具、钟表三大‚百亿传统产业‛,建设国际平板显示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五大专业园区;重点建设国家化合物半导体照明基地、高端服务业基地、生物制药基地、IT及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六大产业基地。
四、发展体制与机制
1、新区权限:两个新区的党工委和管委会都属于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兼具开发区和行政区的职能,采取‚大部门、大综合‛的体制,履行一级行政区的职责(即除了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武装等必须由行政区履行的职责外,履行一级行政区其他党委、政府的所有职责)。新区内的行政执法和行政审批事项,由新区与市直部门和宝安区分别签订了执法委托书来获得执法权,为新区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2、机构编制情况:两个新区机构基本上都是10个正处级行政机构+3或4个正处级事业单位的格局。正处级行政机构为综合办公室、纪检监察局(审计局)、组织人事局(编委办)、发展和财政局、经济服务局(安生生产行政执法监察大队)、公共事业局、社会管理局、城市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规划土地监察大队。正处级事业单位为建设管理服务
中心、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土地整备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深圳市公安、规划、国土、税务、社保、市场监管、供电、海关、检验检验等市直部门在两个新区设立派驻机构。
坪山新区公务员编制234个、事业编制395个(不含街道办事处、区内自设事业单位人员)。光明新区公务员编制240个、事业编制105个(不含街道办事处、区内自设事业单位人员)。由于新区机构精简,但日常管理事项并未减少,市直各部门均把新区作为一般行政区来对待,工作量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新区又向社会招聘了职员(指事业单位聘用于行政管理职位和专业技术职位的人员)、雇员(指机关、事业单位在核定编制和员额内,以合同形式雇用的人员)、聘用人员(指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向社会招聘的人员,具有临时性,合同短期性)等几类。
3、干部管理:区内正、副处级干部任免由新区党工委管理,正处级干部任免事后在市人事局备案。干部即使交流到广东其他地区职级待遇都予以认可。正、副科级干部任免由区直各部办委局自行管理,在区人事局备案即可。在严格按照深圳市编办下达总额度控制的前提下,正科以下的区直机构、事业单位的设置、人员编制、人员配备均由新区编委审批核定。
4、管委会与镇、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党工委、管委会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而镇、街道办事处又是一级政府,为了解决管理法理上的冲突,深圳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法,镇、街道办在原基础上又成立了‚新区管委会××办事处‛,把
‚街道办事处‛中的‚街道‚二字去掉,原有的牌子也继续保留,平时开展工作大多是以‚管委会办事处‛名义出现,从而理顺了管委会与办事处之间的隶属关系,办事处即为管委会派出的办事处。办事处的正、副处干部由新区党工委任命管理,正、副科级干部由办事处任命管理。正处级干部任免事后在深圳市人事局备案。
管委会主要履行管理、协调、监督职能。工作重点在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等经济工作。主要包括制定规划、政策,按权限进行业务审批;协调上级主管部门、各职能部门、办事处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总体工作部署;监督下级单位的执行、落实情况,组织工作考核等。办事处主要履行社会建设、公共服务、征地拆迁和查违的职能。办事处以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社区保障和地区稳定为工作重点。社区承办政府职能部门在自己所属范围内的治安、安全、卫生、人口、计生等工作;开展各种便民服务;依法履行居民自治职能。
5、财税及建设:
国税、地税的地方留存部分,深圳市与坪山新区两级财政分成比例为30%:70%;与光明新区两级财政分成比例为32.5%:67.5%。管委会对区直各、部、委、局实行部门预算。办事处目前实行一级财政,以后要实行部门预算。
在新区基础设施、道路建设方面,主、次干道市政管网和道路由市里负责建设;乡道、村道和新开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由新
区负责建设,每年市里还会给新区一定的乡、村道路建设专项经费和城乡改造专项经费。
五、建议:
一是理顺经开区与市里的财政体制,尽快明确财税分成比例,建立一级财政金库,为经开区营造较为宽松的财政环境,加快经开区城乡改造建设。二是下放给予经开区一定的人事任免管理权限,建立较为灵活的用人机制。三是积极稳妥地推动薪酬改革,建立激励性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经开区工作人员敢闯、敢干、敢试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0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第三篇:《坪山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备受关注
《坪山新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备受关注
作者:牛婕 2011-04-01
2月26日,‚坪山峰会〃2011‛坪山新区发展战略暨规划咨询会在五洲宾馆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国际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等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对覆盖坪山新区未来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新区综合发展规划、坪山河流域概念规划、新区交通规划、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等规划项目进行综合评审,旨在基本确定新区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产业等系列规划的基调和路线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出席了‚峰会‛,并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我校常务副校长陈图深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副校长朱迪俭、科研处负责人熊哲文、课题组负责人申勇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由我校常务副校长陈图深和申勇教授负责的课题组第一个向大会做了成果汇报。在《坪山新区发展战略》视频报告中提出的发展理念和相关制度设计引起了与会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课题组提出的坪山发展远景---‚中国的斯图加特‛概念获得了众多好评。深圳市各大媒体都第一时间报道了此次会议内容,深圳商报和晚报都把我校的研究成果作为标题在显著位置大篇幅进行了报道。深圳商报的整篇报道都以我校的研究成果为主线,以‚坪山应打造低碳新能源名城‛为题并着重强调:‚由深圳市委党校课题组完成的《坪山新区发展战略》提出,坪山要以德国的斯图加特等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走低碳、高端化道路......‛深圳晚报更是突出了我校的研究成果,其报道称‚由深圳市委党校调研汇总的《坪山新区发展战略》引起与会人员的热切关注,战略中有关城市定位称,‘坪山的远景:中国的斯图加特’‛。深圳特区报和南方日报等媒体也对会议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
与此同时,我校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被研究机构采纳的有:
1、《深圳市坪山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提出将聚龙山打造成集产业配套、科技研发、商务服务、行政办公为一体的高端产业服务区。
2、《深圳综合发展规划》提出聚龙山组团。
3、《深圳市坪山新区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提出坪山是珠三角辐射东南沿海地区的战略支点。并把我们的空间布局列为重要依据之一,强调了与龙岗中心城及惠阳、大亚湾打造区域产业发展轴,城市内部沿坪山河打造城市生活带,对于坪山新区即有的城市空间格局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和拉伸。
该课题是2010年11月由我校创建的‚深圳创新思想库‛中已立项的关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首批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标志着我校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方面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为‚深圳创新思想库‛的其它研究课题提供了示范和标杆,也为我校今后科研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课题得到了深圳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我校信息处、科研处的大力协助。
责任编辑:
第四篇:无锡市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附件:
无锡市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103号),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规„2011‟50号),市政府《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锡政发„2008‟304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促进全民创业政策的若干意见》(锡政发„2012‟13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就业创业专项资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按国家规定通过预算内外各种资金渠道筹集,用于促进城乡各类人员就业创业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使用,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和部门(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严禁用于或变相用于房屋建筑物购建、租赁、交通工具购臵等各项支出。
第四条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按规定筹集的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必须纳入政府专户管理。第五条 就业创业专项资金来源包括:
(一)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上级财政补助的资金;
(三)利息收入;
(四)其他资金。
第六条 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投入,将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正常增长机制。
第七条 就业创业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含劳动预备制培训生活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引导扶持资金补助、扶持公共就业服务以及经同级政府批准的就业创业相关支出等。
第八条 职业介绍补贴
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职业中介机构参加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公益性免费招聘活动可申请职业介绍补贴。职业中介机构在申请职业介绍补贴时,按每位符合免费服务条件的人员每年享受一次职业介绍补贴计算,不得重复申请。
(一)补贴对象。职业中介机构和暂未纳入财政补助范围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二)补贴标准。职业中介机构和暂未纳入财政补助范围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后成功就业的,按每人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失业人员进行档案保管的,按照每人每月1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对暂未纳入财政补助范围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单位和个人进行档案托管的,由同级财政按每人每月不超过8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具体的补贴费限额由同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人社部门”)共同核定。
(三)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补助。对已纳入财政补助范围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根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享受财政补助编制内实有人数,并结合承担的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量,由同级财政在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人员、公用经费和必要的项目经费。对暂未纳入财政补助范围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开展公益性招聘活动、用工备案等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根据其完成同级人社部门下达工作目标和任务情况,可由同级财政给予补助。
第九条 职业培训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包括就业前技能培训补贴、岗位技能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三类。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培训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补贴可由个人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也可由实施培训的企业或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培训机构)代为申请补贴。
对公共就业培训机构依据同级人社部门制定的目标要求,对各类劳动者开展其他各类职业培训(含创业意识培训),经同级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考核后给予补助;对人社部门开展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及业务管理等职业培训工作由同级政府给予资金支持。
(一)就业前技能培训补贴
1.补贴对象。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外来农村劳动者)、本市被征地农民、本市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全日制高等院校和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学年在校生或毕业后一年内未就业的大学生、本市户籍城乡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2.补贴标准
(1)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外来农村劳动者)、本市被征地农民开展就业前技能培训补贴标准:资金补贴包括培训费、教材费和实习材料费。培训费补贴按技能等级确定补贴标准,其中:获得就业结业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300元/人、初级工600元/人、中级工1000元/人、高级工1200元/人、技师1500元/人、高级技师2000元/人;教材资料费按实补贴;实习材料费按照《江苏省职业(工种)技能鉴定收费分类标准》(苏价费„2004‟465号)有关分类确定,其中第二类为培训费的30%,第三、四类为培训费的25%,第五、六类为培训费补贴的20%。对通用性强、需求量大、市场紧缺的职业(工种)培训补贴,由市人社部门、财政部门按单个职业(工种)确定补贴标准。上述人员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就业前技能培训补贴。
(2)大学生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大学生参加高级工以上培训的符合补贴条件的可申请享受,补贴标准分别为高级工1200元/人、技师1500元/人、高级技师2000元/人。大学生可享受一次就业前技能培训补贴。(3)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标准:补贴分培训补贴和生活补贴。培训补贴标准按照技能培训补贴标准执行;对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农村学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学员,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本市户籍城乡未继续升学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可享受一次技能培训补贴。
参加技能培训后,培训合格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就业结业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已就业或6个月内实现就业的,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100%给予补贴。6个月内没有实现就业的,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80%给予补贴;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就业结业证,按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60%给予补贴。
(二)岗位技能培训补贴
1.补贴对象。岗位技能培训补贴对象是对企业新录用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外来农村劳动力)、毕业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四类人员的上岗培训。
2.补贴标准。企业对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上述四类补贴对象,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由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的岗前就业技能培训,根据培训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情况,按照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50%,最高不超过500元,给予企业定额职业培训补贴。同一对象在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次培训补贴。
(三)创业培训补贴 1.补贴对象。参加创业能力系列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的大学生(指高校毕业生、在锡高校毕业学年在校生)、有创业能力和培训意愿的城乡各类劳动者。
2.补贴标准。符合条件参加创业培训取得部、省、市创业能力培训合格证书的本市户籍大学生或未就业城乡各类劳动者,6个月内实现在锡就业、创业的,可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6个月内没有实现就业、创业,按上述标准的60%给予补贴。对非本市户籍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获得部、省、市创业能力培训合格证书并在6个月内实现在锡就业、创业的,可按上述成功就业、创业的标准给予相应补贴。对已就业或创业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获得部、省、市创业能力培训合格证书并在6个月内实现创业或新创业的,可按上述成功就业、创业的标准给予相应补贴。同一对象只能享受一次同一类型的创业能力培训补贴。
第十条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一)补贴对象。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外来农村劳动力)、毕业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四类人员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可由个人向职业技能鉴定所在地人社部门申请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也可由定点培训机构代为申请补贴。
(二)补贴标准。按照专项职业能力80元/人、初级工130元/人、中级工170元/人、高级工230元/人、技师270元/人、高级技师3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第十一条 社会保险补贴
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原则上最长不超过3年。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年龄为准,下同),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为提高灵活就业的稳定性,对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3年期满、仍未能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一次性延长,延长期限不超过1年。
对虽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但处于就业状态的职工,企业通过采取为其办理退工手续、经失业登记并认定为就业困难对象、短期内(6个月内)又重新录用的方式来达到申请社会保险补贴目的的,不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但对按规定办理企业裁员手续,6个月内优先录用原企业职工的情况除外。
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后再次失业并重新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且属于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特困职工家庭人员、残疾人员、城镇家庭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等五类人员,被企业吸纳就业或从事灵活就业,仍可享受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被认定为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的,可按规定享受其他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但不再重复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一)补贴对象
1.市区范围内企业(劳务派遣企业仅限定在保洁、保安、保绿、家政等服务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2.经市人社局、财政局认定的公益性岗位吸纳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3.对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并缴纳社会保险费之日起,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4.本市户籍创业扶持对象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或投资兴办企业并带动5名以上本市户籍人员就业的;
5.市区范围内从事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二)补贴标准
1.被企业(劳务派遣企业仅限定在保洁、保安、保绿、家政等服务性岗位)或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企业(单位)为其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全额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部分。
2.从事灵活就业和个体经营的就业困难人员,按其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50%给予补贴。
3.本市户籍创业扶持对象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其业主可按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办法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投资兴办企业并带动5名以上本市户籍人员就业的,可按照所办企业应为投资者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申请享受全额社会保险补贴。
第十二条 公益性岗位补贴
对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国企改革中分流的离岗退养人员、协保人员和续保人员可按劳务协议),按其实际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人数给予岗位补贴,补贴后的公益性岗位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公益性岗位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一)补贴对象。在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认定的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
(二)补贴标准。每人每月400元。第十三条 就业见习补贴
(一)补贴对象。经市人社部门认定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的企业(单位),吸纳应届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在校生参加就业见习的,对参加就业见习的大学生给予就业见习生活补贴。
(二)补贴标准。就业见习实训大学生生活费补贴每月按本市月最低工资50%的标准支付。见习实训用人单位每月按照见习实训人数给予每人150元的带教费补贴。
第十四条 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一)小额贷款担保基金
各级政府要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分级筹措制度,逐步扩大担保基金规模,确保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1.贴息对象。高校毕业生、在锡高校毕业学年在校生及本市户籍城乡各类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
2.贴息标准。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一般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经营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30万元。对于从事微利项目经营的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据实给予全额贴息;从事非微利项目经营(国家限制行业除外),由财政给予60%贴息。
(三)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
1.贴息对象。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吸纳符合小额担保贷款发放条件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实际招用人数,可申请贷款贴息。
2.贴息标准。根据实际招用人数,可按每人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给予贴息,贴息的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并由财政部门按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给予50%贴息。
第十五条 创业引导扶持资金
创业引导扶持资金包含创业一次性开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大学生创业租房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孵化服务补贴以及其它创业相关扶持资金等,具体操作办法按照《关于促进全民创业政策有关资金申领审核操作办法》(锡人社发„2012‟216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扶持公共就业服务
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资金用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其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具体包括计算机及网络硬件、软件购臵、以及开发应用支出)。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资金作为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的组成部分,必须单独安排,单独核算,单独管理,不得与其他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相互调剂使用。
第十七条 其他支出 包括《就业失业登记证》工本费、元旦春节期间对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困难补助、其他公共就业活动经费以及经同级政府批准的就业创业相关支出等。
第十八条 各级人社、财政部门要根据批准的预算,完善各项补贴资金的审核、公示、拨付等制度。各级人社部门要认真执行按月或按季受理补贴申请的规定,及时受理各类单位和个人的申请,审核中充分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实地核查、电话抽查、专业机构审查等手段,确保申请资料的真实、完整;审核完成后,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公示。各级财政部门在收到人社部门的审核材料、审核意见后,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按规定办理拨款手续。各级财政、人社部门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强化预算执行分析,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通过绩效论证、绩效评价等方式提高就业创业资金使用效率。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人社部门要按照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决算管理。各级人社部门在终了后,要认真做好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的清理和对账工作,并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就业创业专项资金资金使用情况和说明,就业创业专项资金使用说明要做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报送及时。
第二十条 各级财政、人社部门应定期对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发放台账,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的基础工作;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有效甄别享受补贴政策人员、单位的真实性,防止出现造假行为。对虚报、套取、私分、挪用各种补贴资金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审核不严,违规操作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经发布的有关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如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第二十二条 本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江阴市、宜兴市可参照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二○一二年 月 日
第五篇: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意见》(镇发20xx4号)精神,进一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明确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申请程序、补贴标准,特制定**市市区(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从市就业再就业资金中列支,专项用于引导、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第三条凡市区范围内城镇和农村新创业的各类人员均可按本办法规定使用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第四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创业就业工作的需要,提出资金预算方案,资金使用实行项目化管理。第五条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初始创业补贴,特殊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实物补贴,个体工商户升级创办私营企业补贴,各类新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录用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补贴,“三新”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创业孵化基地补贴,创业实验基地补贴,创业实训基地补贴,创业项目征集(推介)补贴、创业宣传、跟踪服务和创业表彰等项支出,以及经批准的扶持全民创业发展的其它事项支出。第六条初始创业补贴。凡20xx年1月1日起领取《营业执照》初始创业、稳定经营在6个月以上符合补贴对象的初始创业人员,可按每户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初始创业补贴。第七条特殊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实物补贴。对经认定的特殊就业困难人员办理《营业执照》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可一次性给予不超过元标准的创业实物补贴。第八条个体工商户升级创办私营企业补贴。可按每户一次性给予元的创业升级补贴。第九条各类新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录用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补贴。凡市区各类新创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生产经营6个月以上的,每新录用1名就业困难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同时缴纳社会保险的,一次性给予企业或个体工商户500元的岗位补贴。第十条“三新”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符合条件的“三新”企业每吸纳一名全日制应届大学毕业生,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分别给予企业3000元补贴、给予大学生个人1000元补贴。第十一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对本市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经认定的市级就业见习基地见习,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费补贴300元,补贴期限为3个月,最多不超过6个月。第十二条创业孵化基地补贴。对市、区、街道(镇)社区(村)投资新建或改建的创业孵化基地,经评估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的,与吸纳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人数挂钩,可按政策规定享受一次性补贴,新建的最高补贴不超过30万元,改建的最高补贴不超过15万元。进入创业孵化基地自主创业者,可享受创业扶持政策,孵化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机制。第十三条创业实验基地补贴。对大中专(技、职)院校投资新建、改建的创业实验基地,安排大中专技职校学生进入创业实验基地创业实验,经评估认定为创业实验基地的,可按规定享受一次性补贴。按新建的最高不超过10万元、改建的最高不超过5万元给予补贴。第十四条创业实训基地补贴。经认定的创业实训基地吸纳创业培训学员参加创业实训后,创业成功人数高于80%的按参加创业实训总人数给予补贴,低于80%的按实际创业成功人数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补贴期限为3个月,最多不超过6个月。第十五条创业项目征集(推介)补贴1.创业项目征集补贴。开发征集的创业项目经过市创业专家评审团确认的,给予创业项目中介机构或项目提供方每个项目500元的补贴。对同一个创业项目只给予一次性征集补贴。2.创业项目推介补贴。推介的创业项目从发布之日起一年内被本市户籍的创业人员选中且在本市范围内领取营业执照,正常经营六个月以上,按规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含劳务协议)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对创业项目中介机构或提供方给予一次性创业项目推介补贴(对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符合规定条件的创业项目优先给予推介补贴)。标准如下:(1)从业人数在5人以下(含5人)的,补贴1000元;(2)从业人数在6—10人(含10人)的,补贴元;(3)从业人数在10人以上的,补贴3000元。对于同一个创业项目被多个创业者采用,对照上述标准分别给予补贴(加盟连锁的创业项目除外)。第十六条享受补贴和奖励的单位和个人均须按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足额缴纳社会保险金。第十七条凡已享受过同级财政相关补贴的不得重复享受上述创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