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部县财政局 南部县经济和商务局
南部县财政局 南部县经济和商务局 关于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监管力度 防止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的通知
乡镇财政所、家电下乡备案经销商: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家电下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加大监管力度,防止骗取财政补贴资金行为的发生。根据•省财政厅 省商务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商审商付,财政结算”兑付实施方案‡的通知‣(川财明电„2009‟17号)和•省财政厅 省商务厅 省经济信息委关于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监管力度严肃查处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的紧急通知‣(川财明电„2009‟23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的操作管理
(一)农民到备案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首先查验农民的身份证明,并告知其是否符合购买补贴条件,不符合购买补贴条件的须做好解释说明。
(二)对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直接将补贴资金垫付给购买人。垫付方式可由销售网点根据实际情况,在“直接垫付现金补贴”和“直接抵减销货款”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进行。
(三)销售网点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后,必须为购买人开具正式发票,严禁在一张发票上填列多个购买人购买产品。留存购买人身份证、户口簿、联系电话,填列•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结算表‣,在备注栏内由农户签字确认,将相关销售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四)销售网点在3个工作日内到销售网点门店所在地乡镇财政所办理补贴资金。须向财政部门提交的资料有:
1.购买农户的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2.发票原件; 3.产品标识卡;
4.•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结算表‣(必须填齐所有项目内容,特别是联系电话,否则不予补贴。表样附后)
二、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所补贴资金的兑付监管
(一)乡镇财政所收到销售售网点的补贴结算资料后,应按家电下乡政策的有关规定严格审核,必须具有:
1.购买农户的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2.发票原件; 3.产品标识卡;
4.•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结算表‣(必须填齐所有项目内容,特别是联系电话,否则不予补贴。表样附后)
乡镇财政所要及时根据•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结算表‣上提供的电话号码进行电话询问,询问内容为是否真实购买了家电下乡产品以及领取补贴等情况。电话询问的数量不得低补贴农户数量的50%。特别是对一户农户信息购买多种补贴类产品的农户进行重点查询。财政所人员对商家提供的补贴农户的信息资料中对应的产品实体跟踪查询不低于10%,电话查询和实物查询要做好记录备查。
符合补贴条件的进行补贴结算;资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补贴条件的,不予补贴,由此发生的损失由销售网点自行承担。
(二)符合补贴兑付条件的补贴资金,乡镇财政所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上办理补贴信息审核,及时进行“支付确认”。并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指定的金融机构将资金拨付到经销商账户。
(三)乡镇财政所应将销售网点提交并确认的已兑付补贴的农户名单在乡镇政府公式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和问题反映。
(四)通过村组干部对本村购买户进行走访,了解其购买的真实情况,及时向财政所进行反馈。
(五)按“区域管辖”原则,乡镇财政所只为本乡镇备案的销售网点办理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结算。
(六)月补贴兑付家电下乡资金5万元以上的乡镇,财政所须向县财政局报送•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结算表‣(必须填齐所有项目内容,特别是联系电话)。传真:5521028;QQ邮箱:442523803@qq.com
三、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违纪违法的查处力度 县级财政、商务、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家电下乡销售、补贴资金垫付的真实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严防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等违规违法现象发生。财政、商务部门实行网络监控,重点监控销售网点每月补贴销售量,发现异常,会同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及时查处。
(一)通过检查及社会监督反映,一旦发现销售网点有下列行为:
1.套用非购买人农户信息领取补贴;
2.替非家电下乡备案经销商或其他人员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进行销售备案;
3.未足额向购买人垫付补贴资金; 4.其他违规违法行为;
查实后,坚决取缔该销售网点家电下乡备案资格,并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相应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予以公布。
(二)通过检查及社会监督反映,一旦发现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兑付人员有下列行为:
1.补贴资料不完整或向非本乡镇备案销售网点给予补贴。按照“谁补贴,谁负责”的原则,由经办人员负责追回财政补贴资金,情节严重的,报有关部门给予纪律处分。
2.骗取财政补贴资金。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相应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附件: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结算表
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南部科学技术协会
南部县科学技术协会 2017部门决算编制说明
2018年9月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其主要职责:(1)根据国办发【2011】29号文件,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全面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2)宣传和普及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3)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科技发展国际间的合作,推动自主创新和科学技术的繁荣;(4)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技术服务和攻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为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做贡献;(5)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倡导广大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捍卫科学尊严;(6)开展科学咨询和论证,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工作。
(二)2017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科普宣传活动形式多样
全年,县科协利用“科技四下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 月、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活动节点,深入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2)科普惠民行动落地生根
大力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全面实施“千会千村联万户工程”、“六个一百增智增收工程”、“百场万次科普引领工程”,助推我县脱贫摘帽成功。发展农村种养殖业协会5个,指导3个专业协会科技助力帮扶贫困户232户662人。(3)科学素质工作向纵深推进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主要转向农村和农民,县科协抓住我县脱贫摘帽、国家文明城市创建节点,狠抓农村贪困户和进城务工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一年来,县科协与各成员单位一道深入贫困村,组织贫困户232户662人,开展科学素质提升培训3场次,与农牧业局技术人员深入贫困村对贫困户开展“四小工程”培训4场次,大大提高贫困群众种养殖业技术水平,倡导广大贫困户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自觉,做到科学生活、科学生产,为贫困户快速脱贫、稳定脱贫奠定了科学基础;组织种养殖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协会、基地授课,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共7场次;同时利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之机,先后对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广泛开展用水用电、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6场次;全年共办科普专栏4期16板,涉及各类科普知识1000多项,大大提高了公众科普知识,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奠定了基础。(4)青少年科技大赛再创佳绩
科技发明和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懈动力,一年来,县科协把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学校科普示范创建工作之中,要求各创建学校将青少年科技创新、科技发明和青少年智力开发纳入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之中,今年县科协与县教育局再次举办了南部县笫25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989件,共评出一二三等奖590件;同时向市25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推荐参赛作品590件,获奖一二三等奖469件,占报送作品总数的80%,居全市第一,其中,南部中学报送的作品获全国一等奖1件、获全省二等奖2件;南部科协、南部中学、建兴初级中学、三官小学等4个单位被评为南充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优秀组织单位。
(5)“金桥工程”再助企业创新增效
县科协高度重视“金桥工程”项目工作,精心组织,采取不同方式,引导全县广大科技爱好者坚持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止2017年6月前规划实施的项目已全部完成;今年申报的3个“金桥工程”项目,一是康泰果苗协会种植的“玉睿柚”,在农博会上获名优产品;二是南嘉泵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自动鼓耐磨材料,提高了汽车自动鼓耐磨性3倍以上的寿命,解决了汽车自动鼓使用 寿命短、易破裂、不耐用的难题;三是四川劲椹科技公司研发了乳酸菌、羊奶饮品,获得省科协奖励1万元,自2015年6月投产上市以来,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和喜爱,“金桥工程”项目助推我县企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6)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一年来,县科协切实履行支部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一是支部主体责任到位,一年来,支部利用“每周一课”和专题活动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重温誓词;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科协支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将科协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摆进去,入脑入心,通过一年的思想政治建设,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作风建设、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取得了正风肃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应有的效果。二是纪检监督有力,科协高悬纪检“利剑”,时常用党纪和法规检查监督科协班子工作及干部职工思想行为,对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制止,并对当事人进行约谈,全年共约谈当事人2人次,约谈中,对当事人从思想根源、政策法规底线、制度建设漏洞、违纪违规的危害性、科协形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指出了错误,明确了改进措施,正是纪检监督的有力有序,促进了我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好转。三是建立健全了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防控体系,年初,为强化党建工作,我单位制定了2017《建立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内容、措施方法、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全面安排布置,对于 我单位加强党的建设、预防和惩治腐败具有重要作用。一年来,我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实施方案》,认真践行《实施方案》,在政治理论学习、法规教育、庸懒散浮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中,收到了明显效果,在上下班纪律、项目申报实施、办公用品采购等方面,无一人一例违纪违规;在“走基层、两维护”、“干群一家亲”活动中,我单位干部职工深楠木四驷村和蜀北办五里店村,为帮扶的贫困户寻找发展路子,并送去技术和资金,实现了党建为民、科技扶贫的能量。
(7)特色工作再创佳绩
一是市县科协共同举办了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并在南部三中举行了启动仪式,开展了为期三个月(3月--5月)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展览,巡展活动中,城里11所中小学18000多名中小学生和部分市民群众参加了巡展,通过巡展体验,激发了学生和市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和市民群众的称赞。二是指导农村种养殖业主做大做强,发展4个农村专业协会,带动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和科学致富。三是创建科普示范协会3个,他们在农村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脱贫攻坚、科学素质提升、科学技术推广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得到中省科协的表彰奖励。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按照决算管理有关规定,部门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 位的全部收支情况。纳入2017年部门决算编报范围的单位科协本级,机构设置为办公室、科普部、学会部。
三、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一)收入情况说明
2017年科协本年收入合计128.3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28.33万元,占100%。2017年收入合计比上年增加5.53万元,增长4.5%,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的增加。
(二)支出情况说明 2017年科协本年支出合计103.3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8.33万元,占66%;项目支出34.99万元,占34%。2017年支出合计比上年减少15.18万元,下降12.8%,主要原因是国家科普惠农兴村奖补资金和省级科普经费没有实施完。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财政拨款收入总计143.32 万元,支出总计 143.32万元。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均增加9.82 万元,增长7.3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03.32万元,占财政拨款本年支出合计的100%。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03.32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科学技术支出91.63万元,占88.69%;社会 保障和就业支出7.31万元,占7.08%;住房保障支出4.38万元,占4.23%。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206(类)01(款)01、07(项):2017年决算数为91.63万元,完成预算157%,决算数比预算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的增加和国家科普惠农兴村奖补资金的增加。
2.社会保障和就业208(类)05(款)05、06(项):2017年决算数为7.31万元,完成预算103%。决算数比预算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的增加。
3.住房保障221(类)02(款)01(项):2017年决算数为4.23万元,完成预算106%。决算数比预算数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的增加。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68.34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59.82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19.21万元、津贴补贴21.10万元、奖金1.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7.31万元、其他社会保障缴费0.3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0.29万元。
公用经费8.52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1.06万元、印刷费2.57万元、邮电费0.34、其他交通费2.79、差旅费0.83万元、公务接待费0.2万元、工会经费0.73万元。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7“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0.2万元,完成预算100%,和预算数持平。我会无因公出国(境)任务安排、无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17“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2万元,占100%。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
2017年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全年没有安排因公出国(境)。2016年也没有安排因公出国(境)。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
2017年没有购置公务用车,无公务用车购置费。2016年也没有购置公务用车,无公务用车购置费。
3.公务接待费
2017年公务接待费0.2万元。主要用于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用餐费。县内公务接待3批次,30人,共计支出0.2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上年增加0.1万元,增长50%。主要原因是接待外面来县学习脱贫工作中工作用餐。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没有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8 金安排的支出。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拨款收入,也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拨款安排的支出。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7,科协机关运行经费支出8.52万元,比上年增加2.79万元,增长55.8 %,主要原因是脱贫工作中开支的费用。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7,科协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本部门2017年没有实施政府采购,无政府采购支出。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本部门2017年末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中没有车辆;无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无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全部为电脑、打印机、等日常办公设备。
(四)预算绩效情况
按照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不涉及绩效目标管理,共编制绩效目标0个,涉及财政资金0万元,覆盖率达到0%。
十一、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县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2.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 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3.一般公共服务206(类)01(款)01(项):指行政运行。
4.科学技术206(类)01(款)01(项):指行政运行,人员经费。
5.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6.“三公”经费: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7.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单位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8.住房公积金221类02款01项;指住房公积金人员经费。10 附件:南部县科学技术协会2017部门决算表 财决公开01表、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财决公开1-1表、收入决算表 财决公开1-2表、支出决算表 财决公开2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财决公开3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财决公开4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财决公开4-1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财决公开4-2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财决公开4-3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财决公开4-4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财决公开5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财决公开5-1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财决公开6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
第三篇:军事地形学南部战区经济分析
南部战区经济形势分析
201409031004——张立翔
摘要:2016年2月1日我国新划设的五大战区正式成立,在贯彻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上,军改会给我国军队的建设带来强大的助推力。南部战区在五大战区中可以说是比较吃紧的战区了,就中国的周边局势上看,是极不稳定的。下面我就南部战区的经济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南部战区经济
一、总述
南部战区是从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出发,根据我国安全环境和军队担负的使命任务确定的,有利于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构建联合作战体系,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南部战区的首要国防任务是南海领土;珠三角、港澳地区;战时关闭中国南大门,封锁南海;协助处理台湾问题。南部战区基本兵力部署包括第14集团军、第41集团军、第42集团军。
南部战区下辖领导和指挥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湖南、贵州等6个省的所属武装力量,司令部驻广州,陆军机关驻南宁。
2014年广东省GDP为67792.24亿元,广西省为15672.97亿元,海南省为3500.72亿元,云南省为12814.59亿元,湖南省为27048.50亿元,贵州为9251.01亿元。南部战区总的GDP为136080.03亿元,约占全国GDP的21%。
二、内容
(一)广东省
2012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4095.38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8570美元,已迈进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在投资和消费这两驾马车的强力拉动下,广东去年经济增长走出一条强劲回升的“V”字形曲线,经历了年初下探、年中筑底企稳、三季度企稳回升、四季度继续回暖的发展过程。
2011年累计,广东GDP分别增长7.2%、7.4%、7.9%和8.2%,呈现逐季提升态势。全年全省GDP同比增长8.2%。与全国相比,广东GDP增幅第一季度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而全年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2012年广东累计完成投资19307.53亿元,累计实现消费总额22677.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和12.0%。同期,广东外贸总额为9838.2亿美元,同比增长7.7%。
2012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4095.38元,比2011年增加了704美元。
广东省以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约1/4,从1985年至2012年连续27年居全国第一;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2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
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壮大,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目前已初步完了工业化,进入高级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新发展里程。200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49年的60:12.9:27.1提升到5.5:51.6:42.9,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3.4%,已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全省人均收入突破5000美元,达到5369美元,超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二)广西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称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截至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96万人,下辖有14个地级市。
2014年,广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672.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排全国第17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12.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335.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25.16亿元。全年财政预算收入达2162.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22.05亿元;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55.44亿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
(三)云南省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面积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人口排名为第12名。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2014年,云南省省生产总值(GDP)达12814.5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8.1%,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91.17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6.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81.8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541.6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16.2:42.0:41.8调整为15.5:41.2:43.3。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7264元(折合4438美元),同比2013年增长7.5%。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5958.7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5%,同比2013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四)湖南省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2%,在各省市区面积中居第10位。全省总人口6783.0万人(2015年)。管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4.6∶43.9。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实现利润总额238.4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2%,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316.4亿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335.3亿元,增长9.5%,占GDP的比重为11.5%。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42.0%和53.5%,第三产业贡献率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9%,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7%。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2.3%、41.2%和-3.5%。
(五)贵州省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 枢纽。是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2014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437元,实现4年翻番,摆脱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长期在全国挂末的局面。2015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9847元。
据统计,2015年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攀升,主要经济指标突破万亿元。
“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据统计局发言人介绍,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接近6000亿元,2012年接近7000亿元,2013年、2014年分别突破8000亿元、9000亿元。而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502.5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0年的1.13%提高到2015年的1.5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8400亿元)的目标任务。
旅游成“爆点”,2014年贵州迈入高铁时代,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9个市(州)实现通航机场全覆盖。在交通的助力下,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全省共接待游客3.7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7.1%,“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23.9%;实现旅游总收入3512.82亿元,增长21.3%,“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27.0%。
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2014年,全省蔬菜种植1925万亩,茶园662万亩,果园567万亩,茶叶、辣椒、火龙果等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面积1056万亩,位居全国第三,年末生猪、牛、羊分别存栏1600.57万头、495.86万头和337.40万只,大鲵存池达50万尾。大量优质农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部分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增长10.8%。
(六)海南省
海南,简称“琼”,省会海口,位于中国最南端。全省下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2014年末常住人口903.48万人。
1.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3702.8亿元,比2014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5.82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875.13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971.81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1:23.6:53.3。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818元,按现行平均汇率计算为6554美元,比上年增长6.9%。
3.财政 全年全省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9.9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7.7亿元,增长8.7%。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教育支出20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5.45亿元,增长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63亿元,增长22.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0.75亿元,增长13.9%;节能环保支出29.19亿元,增长25.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7.45亿元,增长25.6%;农林水支出162.87亿元,增长2.2%;交通运输支出100.43亿元,增长16.2%;住房保障支出48.11亿元,增长22.2%。
4.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33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704.00亿元,增长19.0%。全年施工项目2979个,增长4.6%;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163个,增长1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1.72亿元,增长21.2%;第二产业投资322.84亿元,下降28.1%;第三产业投资2980.84亿元,增长17.0%。东部地区投资2401.38亿元,增长17.3%;中部地区投资191.18亿元,下降2.1%;西部地区投资762.84亿元,下降4.2%。
5.物价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0%。其中,衣着上涨3.7%,居八大类价格之首;其次是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上涨3.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1.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6%。
三、总结
对于南部战区来说,各个省的经济条件都直接影响着战斗力的发挥。人们常说打仗拼的是经济实力,战争一旦打响,对国力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强大的经济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依据南方各地的不同条件,广东、广西、云南、湖南、贵州、海南六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不同的,既有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广东,也有欠发达的贵州、云南,也有作为中坚力量存在的湖南。沿海局势近几年比较紧张,以广东为主的南部沿海军事力量显得尤为关键。作为较发达的地区,这样的经济布局是较为合理的,湖南以粮源坐镇中部支援边疆各省,云贵经济虽不及湖南,但有其特有的高原、复杂地形作为军事设防地也是比较合理的。
就南部战区的经济来说,算是比其余各个战区的经济分配更加合理的,GDP是全国总量的1/5。南部战区想要在经济上发挥更大的优势是与各个省的经济发展分不开的,只有在区域上加强合作,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贸易交流,各省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南部战区的经济实力才能够逐步突显,为南部国防震慑力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广东人均GDP达8570美元》新华网 [2]《广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华社
[3]《云南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南日报 [4]《湖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南政府网 [5]《贵州省GDP 首破万亿元》贵阳网 [6]《贵州农业概况》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7]《2015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海南省人民政府 [8]百度知道 [9]百度百科
第四篇:对省中南部民营经济考察报告
_年_月_日至_月_日,市政协非公有制经济考察组在李宝昌副主席带领下,对___、___、___、___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考察,委员们认为,与鞍山同处___中南部的这四个城市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做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城市发展民营经济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改
革开放以来,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四城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共十五大以前,民营经济从个体工商户和小型民营企业起步,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在繁荣城乡经济活跃城乡市场的同时,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总体上还处于拾遗补缺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各市纷纷把发展民营经济摆上重要日程,结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民营经济进入了企业数量大量增加、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的放手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战略以后,各市对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再认识、再动员、再部署,提出了民营经济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主力军的战略思维,使民营经济进入了主力军阶段。2003年,四城市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均超过50,其中___更高达85;民营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总量增加的同时,涌现出___远大、金德,___华农、实德,___盼盼、青花,___忠旺、富虹等一批年营业收入10亿元甚至50亿元以上的大型民营企业。四城市的主要做法是:
1.以民为本,确立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思维
当民营经济超过了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以后,各市普遍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单纯依靠国有经济这棵“铁杆庄稼”,还是立足于民营经济的满城春色。经过深入研究,他们认为,单纯依靠国家投资,路子只能越走越窄,必须大力发展全民动员的民营经济。为此,___提出了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一是降低门坎,大力发展百姓经济。民营经济在南方又称百姓经济,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参与的经济。市委书记张行湘认为,___的民营经济与南方相比有质的问题,但主要还是量的差距,关键是百姓的参与度不够。为了降低创业门坎,市工商局出台了允许投资一元钱办企业等25条优惠政策,在许多方面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政策禁区。他们还充分发挥五爱市场、中国鞋城、中国家具城等大型专业市场作用,使之成为培养本土民营企业家和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摇篮,形成了一个个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民营经济圈和产业链。二是发展项目经济,大力引进国内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他们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机遇,利用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把目光盯上了国内500强民营企业,定期在《___日报》公布各县区外埠资金调入额,形成了各县区你追我赶吸引外埠资金的良好局面。从2002年到现在,全市共引进外埠规模以上项目1272个,实际调入资金371亿元。三是以民营资本盘活国企存量,大力发展转制型民营企业。___也明确提出,民营经济要打好“三张牌”、发展四个优势产业、当好经济发展主力军的战略构想。即南打鞍钢牌,做大做强冶金及加工业;北打___牌,拉动装备制造及配套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内打特色牌,依托辽化、庆化主副产品资源,发展化工、化纤、塑料三行业,取得了良好效果。
2.浴火重生,以国企改制催化民营经济发展
以1998年为分水岭,___经济走过了一条由盛到衰再由衰到盛的曲折道路。经济振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催化了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工业为主的___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过辉煌,90年代开始陷入困境,到1997年,全市经济跌入低谷,工业企业停产面达到70以上。为了摆脱困境,他们以中共十五大精神为指针,连续走出3着妙棋,打了一个漂亮的国退民进翻身仗。第一步棋是背水一战。1998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当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和政府局以上干部400余人,对全市经济进行了深入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国有企业必须改制,而且是背水一战,别无它路。随后召开了国企改制和发展民营经济动员大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由于坚持因厂施策,对症下药,国企改制在一片谩骂声中开始,在满堂喝彩声中基本结束,先后吸纳民营资本45亿元,完成改制企业494户,改制面达到97.2,一大批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国企改制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步棋是因势利导。2001年,召开了民营企业表彰大会,大张旗鼓地表彰了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十大优秀民营企业家、百强民营企业、百户明星民营企业,提出了谁有潜力发展谁、谁有贡献扶持谁的口号,极大地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热情。第三步棋是放手发展。2002年以来,连续召开两次全市干部大会,要求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同时制定了鼓励机关干部下海的
第五篇:生态南部建设纪要
我省确定25个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
为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精神,实现2012年建成20个林业产业强县的目标,经县级申报、市(州)推荐、省政府研究同意,确定将邛崃市、富顺县、叙永县、纳溪区、北川县、安县、朝天区、青川县、沐川县、犍为县、青神县、洪雅县、南部县、长宁县、江安县、华蓥市、万源县、大竹县、平昌县、南江县、天全县、雨城区、茂县、巴塘县、金阳县等25个县(市、区)作为2009-2012年林业产业强县的培育对象。为实现到2012年建成20个林业产业强县的目标,我省对加快培育县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强县建设工作,把林业产业强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有效推进。培育县县级林业、发展改革委、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建林业产业强县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和工作责任。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扎实做好实施方案编制、目标管理、业务指导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林业产业建设纳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林业产业建设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积极筹集资金扶持林业产业发展。要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及时通报工作进度、建设成效,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突出工作重点
各培育县要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县域经济”的总体目标,按照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各培育县要对照川林发〔2009〕163号所确定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标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确保2012年达到林业产业强县所规定的相关要求。二是推进林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林木良种繁育、林区道路、灌溉设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科技推广和林产品质量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林业产业基地的良
种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创造必要条件。三是发展优势林产加工业。培育县要立足当地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确保到2012年林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积极引导和促进林产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朝集群化方向发展;积极促进林产加工企业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推动产业升级。四是建设核心示范园区。各培育县要根据林业产业发展布局,合理建立林业产业基地核心示范区。示范区面积需在1万亩以上,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及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市场开拓、机制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的示范。
三、完善投入机制
各地要加大对培育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一是落实好国家和省扶持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并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二是积极整合资金,将金土地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乡村公路建设等项目资金,向林业产业重点乡(镇)、村倾斜,切实加强林业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四是培育县要充分发挥国家补助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民间资金、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参与林业产业建设。
四、严格目标管理
为确保2012年建成20个林业产业强县目标,省对培育县实行动态考核、竞争发展、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从2010年起,培育县要将林业产业发展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各培育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批准的实施方案将建设任务和目标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乡(镇)、村,县林业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等部门深入工作一线加强指导和检查,确保目标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市(州)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培育县的工作指导,经常性地抽查其工作进度、质量、成效以及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督促解决、限期整改。培育县要及时向省林业厅报送工作动态、年初计划(2月15日前)、半年小结(6月20日前)
和总结(12月20日前),省林业厅汇总后上报省政府并抄送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产业处)
南充市南部县召开生态县建设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09-11-24 08:47:47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四川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动员和部署南部县创建生态县的有关工作,推动南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近日,南部县召开了创建生态县工作会议。涉及生态县创建工作的相关县级部门28个,乡镇72个、企事业单位25个,共计162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指出了南部县建设生态县的创建目标,总结了近年来该县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对开展创建生态县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一是以规划为总纲,指导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二是以完成生态县建设指标为最终落脚点,夯实生态县建设基础;三是以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生态环境改善的进程;四是以构建多元化社会投入机制为关键,增添生态县创建工作的活力,全力以赴完成南部县生态县创建工作。
南部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10-03-09 10:22:24 1月25日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后,南部县迅速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中国西部“板材城”建设。
大规模发动。为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2月16日至20日(农历正初三至七),仅用5天时间在升钟镇建设1800余亩速生林育苗、栽植现场,现场规格和质量创历史新高。2月22日(农历正月初九),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300余人参加的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现场会议,进行“解放思想、加快节奏、促进跨越”动员部署。会议提出“用三年时间实现十年跨越”奋斗目标,要求全县人民落实“快”和“实”的工作要求,采取“白(天)+黑(夜)”、“5(个工作日)+2(双休日)”工作方式,加快实现跨越发展,确保到2012年,全县新栽工业原料林50万亩,在县城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河东科技工业园建设占地1080亩、集产加销于一体的中国西部
“板材城”基本框架。
高起点规划。2008年底以来,全县分步推进“一江(嘉陵江)两河(西河、宝马河)三库(升钟水库、八尔滩水库、上游水库”沿岸、38条大小支流两旁、农村“四旁”地、退耕还林地、撂荒地、公路两旁宜林地栽植,两年新栽工业原料林30万亩。每年在每个乡镇选择1-2个商品林村示范改造,已累计改造5万余亩。为确保在2012年建成50万亩以上工业原料林,我县坚持“政府扶持为导向、项目投入为补充、经营者投入为主体、金融支持为保障”的发展思路。规划实施退耕还林、天保公益林、中幼抚育、低效商品林改造四大工程。一是争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10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8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万亩;二是争取实施天保公益林建设工程,规划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三是争取实施中幼抚育建设工程,抚育建设5万亩。四是争取实施低效商品林改造工程,每年实施300个村的低效商品林改造,到2012年全面改造全县1051个村的低效商品林。
大力度推进。一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每年按栽植面积、栽植成活率等项目严格考核,全县拉通排位,对排位后三名的乡镇主要负责人问责追究,对连续两年排位后两的乡镇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二是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森林资源管理出现问题的地方,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先免职,再处理。三是完善林业推广体系。在全县成立乡镇林业生态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年初又组建了片区林业工作站,并为乡镇和片区招标配备林业执法摩托100余辆,森林资源管理、林业产业指导更加方便快捷。四是统筹城乡绿化。升钟湖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县城石子岭“桂花博览园”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乡镇场镇绿化正全县推进。五是实行新的育栽机制。连续两年“县上供苗、乡镇栽植”之后,从2010年,全面实行“乡镇就地就近自育自栽”,强力构建自我发展长效机制。年初,全县72个乡镇共落实育苗地1850亩,2月下旬以来,以杨树、臭椿、桤木为主体的工业原料林育苗全面推进。
当前,南部正以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全方位打造中国西部“板材城”。
林业产业化 生态经济双丰收
http://www.xiexiebang.com 四川在线(2010-11-03)来源: 南充新闻网-南充日报
为了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推进全县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南部县结合该县实际,提出了强力实施林产业“四大工程”的创造性举措。分别是公路绿化工程——即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两旁水沟以外栽植30米宽、省道两旁水沟以外栽植20米宽、县乡道两旁栽植10米宽的速生林带;低效林改造工程——从今年起,该县每年改造300个村的低效林,要按照统一规划布局、分期分批改造的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水系绿化工程——即在沿江、沿河、沿溪的滩涂地成片成带栽植速生林,做到能栽多远尽量栽多远;城镇绿化工程——继续推进以栽植桂花树为主的城镇绿化,乡镇主要街道都必须栽上桂花树。
11月1日,笔者在南部县大(河)升(水)公路大河段看到,公路边的林木苗圃中,一株株速生林长势良好,一阵秋风吹过,整个苗圃荡起层层绿浪,场面蔚为壮观。
据了解,今年以来,县林业局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适时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通过建立科技示范点、层层现场演练等方法,较好地推动了全县大面积育苗、造林工作。
自育自栽长效增收
在大河镇大坝村,村干部王红刚正带领群众在速生林苗圃内喷洒农药,“最近这些意杨树出现黑斑病,幸亏发现及时,病情才得到了有效控制。”王红刚向笔者介绍说,利用该村土壤深厚、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今年全镇在大坝村共育速生林幼苗40亩,预计出床桤木8万株、杨树20万株,能较好地解决全镇的供苗需求。
在该县火峰、永庆、千秋、盘龙等乡镇,由于管护到位,速生林幼苗长势旺盛,到处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据悉,南部县经过连续两年采取“县上供苗、乡镇栽植”的发展模式后,从今年开始,该县全面实行“乡镇就地就近自育自栽”,全力构建自我发展长效机制。
今年2月下旬以来,南部县以乡镇为主体,就近就地扦插播育速生林种苗2442亩,其
中杨树1673亩、臭椿610亩、桤木159亩,将出苗2000余万株,为今后5年速生林和板材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初以来,县林业局又统一采购尿素和复合肥100吨,由各片区林业工作站配发,对苗木进行全面施肥,力争培育大壮苗和促进苗木速生丰产。同时,县林业局经常派员对苗圃地开沟排涝、浇水抗旱、中耕除草、防病治虫等工作提供技术指导,确保育苗成功。
速生林构筑绿色屏障
笔者来到碾盘乡下窑坝村,一株株近3米高、杯口粗的杨树“站”满嘉陵江边,绿色的树丛沿着嘉陵江岸不断延伸,形成亮丽的风景线,构筑起一道绿色天然屏障。
“再过两年,这些杨树就能够给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下窑坝村村民赖思政说,以前这片河滩地只能用来种一季玉米或小麦,因地势较低,经常会被水淹,没有什么收成。
去年1月,61岁的赖思政响应政府号召,在嘉陵江边栽下7亩速生林,经过精心管护,如今长势喜人。他算了一笔账,每亩大约有130株杨树,两年后可上市销售,到那时,他就有几万元的收入了。
花罐镇业主杨小玲,承包撂荒地270亩,组织人力全部栽上速生林,“以前专种果树,现在种果树已经不太吃香了。我算了一下,还是种速生林有赚头。”
保城乡高家山村村民高尚炳还在村道路两旁栽植了近1000株杨树。
雄狮乡发展多名业主,承包土地1200余亩栽植速生林,并套种黑麦草养殖家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县有130余户业主大户,分别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速生林,速生林产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据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南部县是全市唯一的林业产业化强县。近两年来,该县组织人力物力,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在国、省、县、乡、村五级公路两旁,“一江两河”(嘉陵江、西河、宝马河)、38条溪河沿岸,退耕还林地、撂荒地等处栽植速生林,发展以杨树、臭椿和桤木为主的工业原料林30万亩,栽植苗木4400万株。
今年6月,县林业局组成13个检查组共40人,对去冬今春速生林栽植成效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显示,栽植成活率达95%,面积保存率达90%,速生林长势普遍良好。
“四大工程”助力产业链
在石泉乡新桥村境内的公路沿线,笔者看到,10余名群众正在公路两旁“去杂打窝”,公路旁15米内的水田里,有的群众正挽着裤管,使用铁锹锄头,在田里开沟排水垒坎,为12月底的速生林栽植作准备。在巴(中)南(充)高速公路东坝段,公路沿线两旁的地里已经开挖出成行成排的树窝,在建的高速公路两旁已经规划出一条30米宽的绿化带。据东坝镇党委书记李光远介绍,今年9月,该镇组织人力仅用8天时间,在全镇公路沿线两旁打窝11万个、约1200亩。
据悉,该县在建兴镇二教寺、千秋乡龙回山等村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示范点1500余亩,对低效林进行改造,并召开全县现场会,要求各乡镇组织干群代表参观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同时,在该县11个片区首选20个村进行低效林改造试点,引导广大干群凝心聚力抓低改。邀请南充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完成了全县72个乡镇300个低改村的规划调查设计任务。
为了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推进全县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南部县结合该县实际,提出了强力实施林产业“四大工程”的创造性举措。分别是公路绿化工程——即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两旁水沟以外栽植30米宽、省道两旁水沟以外栽植20米宽、县乡道两旁栽植10米宽的速生林带;低效林改造工程——从今年起,该县每年改造300个村的低效林,要按照统一规划布局、分期分批改造的要求,切实抓紧抓好;水系绿化工程——即在沿江、沿河、沿溪的滩涂地成片成带栽植速生林,做到能栽多远尽量栽多远;城镇绿化工程——继续推进以栽植桂花树为主的城镇绿化,乡镇主要街道都必须栽上桂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