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南部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宁波南部商务区管理委员会
一、工作职责 宁波南部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是全面负责南部商务区经营、管理、服务和区域内社会事务管理的政府派出机构。
南部商务区管委会现主要职责包括: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机关工作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商务区内商务楼宇经济发展计划;大力推广、宣传商务区整体形象及品牌形象;负责商务区招商、企业入驻、注册登记及相关数据统计、采集工作;参与涉企政策调研和兑现工作;综合协调、指导和服务商务区内企业发展工作;承担商务区社会事务管理和综合治理工作;负责商务区大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事务;指导商务区物业管理,负责商务区内环境、设施、治安、消防等的综合管理;负责商务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二、内设机构或下属单位情况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和督查机关日常政务;负责机关重要会议的组织和文电、信息、机要、保密、政务公开、档案、宣传、安全保卫、对外联络、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起草综合性文稿;组织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机构编制、组织人事、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以及党群、纪检、监察等工作;实施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及考评;负责园区党建工作。
(二)招商科(企业服务科)
负责制定区域内经济发展计划并实施;负责园区招商工作;做好园区宣传和品牌推广工作;负责做好企业的入驻和注册登记;指导企业安全、环保、科技、人才、质量、财务、节能等管理工作;负责园区企业相关统计工作;负责与工商、国地税协调工作。
(三)综合管理科
受委托承担园区内社会事务管理和综合治理工作;指导做好园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负责园区环境治理、市容市貌、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园区内治安、消防、城管、交通等工作。
第二篇:着力打造宁波南部商贸商务发展新高地
商贸流通业是开拓市场、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城市经济,促进城乡繁荣与和谐,保障市场供应,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时期鄞州区大力打造鄞州新城商贸发展新格局,为“十二五”建设宁波南部商贸商务新高地打下坚实基础。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着力打造现代商业集聚、引领时尚消费的宁波南部商贸商务发展新高地的现实要求。
一、过去五年的快速增长为“十二五”鄞州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奠定基础
“十一五”时期,鄞州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以建设宁波南部商贸中心为目标,紧紧抓住万达广场建成开业这一契机,调结构、拓市场、扩消费、强服务,全行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良好势头。
一是流通总量快速增长。200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亿元,增长22.2%(2010年上半年继续保持23.5%高增长),实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7.4%,整个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74%。五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2亿元,年均增长23.6%,平均高出全市6.2个百分点,增速连续四年列11个县(市)区首位。二是都市商圈初具规模。以万达广场为核心,四明路商业街区和鄞州大道周边商务楼为轴线,南苑环球、索菲特、开元名都等高端品牌酒店和银泰百货、沃尔玛大卖场为标志,一个集国际购物广场、大型超级市场等商业零售面积达27万平方米,国际商务酒店为10万平方米的宁波南部商贸商务中心已经形成,并正在成为整个城市的新亮点。三是楼宇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3月,全区已建商务楼宇13幢共54万平方,在建商务楼宇35幢共132.7万平方。有901家企业入驻,入驻率为84.9%;其中719家在鄞州区注册。2010年一季度,全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纳税2.25亿元,同比增长102.7%。商务楼宇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将使宁波南部商务区逐渐成为长三角南翼的区域性总部经济基地、外向型经济服务基地、重要的研发基地和外包产业集聚基地。四是商贸项目加快推进。五年来全区累计引进用于商贸设施建设的内外资总额达212亿元,先后引进了瑞典宜家、日本三井和伊藤忠、香港联盛、英国TESCO、美国沃尔玛等一批跨国零售集团,商贸流通业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区共有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亿元以上商贸商务项目46个,其中22个项目可在年内建成开业,真正形成外资商业、内资商业和本土商业相互竞争、共生共荣的局面。五是新兴业态多样发展。连锁经营发展势头强劲,至2009年末全区已累计开设连锁超市124家,连锁便利店339个,全年实现销售额4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6%。电子商务加快发展,“鄞州区重点商贸企业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投入运行。五龙潭豆芽等生鲜菜篮子商
品配送中心、新江厦商贸物流通配送中心先后建成投产。六是“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大力实施“百镇连锁千村便利店”工程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行政村便利店覆盖率达到60.3%,有9个社区分别被评为国家、宁波市和区级商业示范社区。2009年改造完成农村菜市场35个,培育完成市、区两级菜篮子基地36家;以放心豆芽、放心定屠场和放心菜市场为重点,强化长效管理,使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以民生早餐为龙头,社区摊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放心早点示范店”工程,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的优化改善。七是市场调控能力增强。制订了一系列商品供应应急保障预案和措施。建立了市场商品供求动态监测系统,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及重要生活必需品进行长期监测;对少数重要生活必需品、重要救灾物资做了实物储备,并与重点粮食、猪肉、蔬菜主产区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供应渠道,切实增强了政府的市场调控能力。
二、“十二五”时期打造宁波南部商贸商务发展新高地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无论是从国际国内背景看,还是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打造宁波南部商贸商务发展新高地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中央到地方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视,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争取“后危机”时代新一轮国际竞争主动权,出路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商务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转方式、促消费的指示精神,提出以加强流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城镇化为依托,从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消费、培育和发展新型消费模式等多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国内消费特别是城乡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在推进关键领域改革,谋划跨越危机和“十二五”发展的新举措中,也把发展现代商贸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所有这些都为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长三角城市群崛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有利于实现借势发展,建立特色鲜明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长三角作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是我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提速的背景下,宁波通过积极推进大都市建设规划,将更快更好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为鄞州参与并加强同长三角城市的资源整合和分工合作,充分利用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特别是宁波本地发展商贸经济的各种要素,实行借势发展,建立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现代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有利于商贸流通业调整结构、提升层次和扩大消费。“十二五”时期的宁波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
从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看,宁波已进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的新阶段,“工业深度化、产业服务化、社会现代化”趋势更加明显,各类市场更趋活跃,商品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日益突出。从中长期目标任务看,低碳经济、绿色GDP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必将为商贸流通业调整结构,提升层次,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为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市场容量也必将相应扩大,促进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些都为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打造宁南商贸商务新高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城市规模扩大、功能提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有利于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按照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鄞州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将加速转型,到“十二五”末期,鄞州中心城区面积将由现在的33平方公里扩大到80平方公里,基本形成现代化都市型新城格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蕴涵着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转变,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加,这也为加快发展新型业态,提升商贸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对商贸基础设施的投入,重大商贸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有利于推进宁南商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鄞州区通过大力实施“三大行动纲领”,全面开发建设“十大功能区块”、“八大产业基地”,积极落实“幸福民生40条”,经济发展提速,项目建设加快,城乡融合水平领先。目前全区共有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内外资重大商务商贸项目5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开业,全区商贸经济总量将得到进一步扩张,商贸区块的品位、业态和人气将进一步提升,商贸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将不断增长。
三、正确把握“十二五”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十二五”鄞州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创现代化强区,建生态型鄞州”总体要求,以建成宁波南部商贸商务中心,将新城区打造成现代商业集聚、引领时尚消费的宁波南部商贸商务发展新高地为目标,搞活大流通,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构筑大平台,培育大集团,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做大做强商贸经济规模,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作贡献。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十一五”奠定的基础,鄞州区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主要
任务是:
(一)以把鄞州新城建设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南部商贸商务中心为目标,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搞活大流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紧紧抓住“中提升”战略实施,加快推进宁波大都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业态;鼓励并支持商贸企业吸收和嫁接国际先进的商品流通模式、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创新业态,扩大规模,拓展领域,搞活流通,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努力把鄞州新城打造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南部商贸商务中心,增长集聚和扩散功能。
(二)以服务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产业互动为重点,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开拓大市场。主动适应鄞州工业化深度发展、现代产业不断融合的趋势,大力扶持依托港口和产业优势,专业特色明显,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各类生产资料和各种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走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道路,培育具有行业信息发布中心功能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加强规划引导,推动现有商品市场战略性转移,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场群。提高各类批发市场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为服务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交易平台。
(三)以打造空港物流园区、建立商品分销中心为导向,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大贸易。充分发挥空港保税物流园区的作用,坚持以内促外、以外带内,招商引资与招商引贸并重,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商贸流通、商务会展、物流配送等为促进国际国内贸易服务的相关产业,将鄞州的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国际贸易优势、经济综合实力优势,转化成为促进商品跨地区跨国界流动、发展大贸易的竞争优势,使更多的“鄞州制造、鄞州创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以营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创建和谐社会为动力,加快推进惠民便民工程建设,优化大服务。主动适应城乡居民生活进入宽裕阶段、追求生活质量的新情况,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商,以法治商,积极营造绿色、健康、安全、方便的消费环境。推进“家电下乡”、“百镇连锁千村便利店”工程,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优化改造城市商业网点,积极发展社区商业“双进”工程;精心实施系列“惠民工程”,确保“菜篮子”商品供应,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创建和谐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发挥商贸流通业的服务作用。
(五)以增长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为手段,加快实施扶强扶优,培育大集团。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是推进流通现代化,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地区及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
鼓励有竞争优势的各类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流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按照“条件符合、分类评定,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原则,每年从流通企业中评出一批行业龙头,由区政府进行表彰奖励,给予相应的扶持。
四、不断完善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一)认真做好并努力实施商贸发展规划。规划是发展的先导。根据宁波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鄞州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行政区划、交通节点、商业基础和商业传统,以及未来的空间发展走势,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给高桥、集仕港、五乡等地商贸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十二五”时期,鄞州区要按照“141”构想(一个商贸商务中心、四个不同翼面的商贸发展节点、一个环区游憩商贸带的“一心四翼一带”格局),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从而形成以鄞州新城区为中心,集仕港卫星城、高桥、鄞江、姜山、五乡、邱隘、横溪、咸祥等镇为节点,辐射区域西部、西南部、东部和东南部的放射型商贸业发展翼面,与旅游业发展规划相适应、商贸发展与旅游需求紧密结合的环区游憩商贸带新格局,进而实现“中心带动、四翼齐飞、商旅共荣”。
(二)不断完善商贸发展的业态布局。鄞州新城作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南部新兴的商贸商务中心,应加快发展大型商业广场、购物中心等现代商业的标志性业态,充分发挥其集聚商气、吸引人气、打造节气、体现洋气、招徕财气等多方面功能。要大力引进大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仓储式大卖场、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等主力业态,促进城市繁荣繁华。根据区域特点、经营特色和错位经营的要求,合理布局、精心打造综合性商业街和专业特色商业街,带动商圈建设。要以建设若干个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大型专业市场为目标,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构建起“依托宁波市、立足长三角、辐射华东地区”的市场体系。
(三)大力推进商贸重点行业发展。按照业态先进、体系完善、形象高端的发展导向,确立批零贸易业在实现商品销售中的主导作用,运用连锁经营方式,推动其向城乡市场一体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以把鄞州打造成辐射长三角地区的“新兴餐饮业基地”为目标,以高端品牌酒店为依托,“舟宿夜江”、豪味达营养配餐中央加工中心等单位为载体,构建包括海鲜美食、地方名吃、西餐佳肴等美食体系,以及商务餐饮、会议餐饮、休闲餐饮等功能完善的餐饮体系,提高餐饮业的竞争力。汽车销售业要把握国家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消费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做靓汽车销售专业街,做大汽车流通规模。菜篮子行业要以推进“民生工程”、“放心工程”为重点,为城乡居民提供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安全的菜篮子商品。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业态先进的生活服务业网络,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家政、购物和休闲需求。
(四)切实抓好事关鄞州商贸流通业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一是万达、联盛核心商区提升工程。万达广场和联盛国际商业广场作为鄞州新城率先建成的重大商业设施,要抓住先发优势,提升综合品质,引品牌、调结构、强服务,以万达广场和联盛国际商业广场为中心,四明中路综合商业街、贸城中路综合商业街、钟公庙商业步行街、麟寓路时尚精品街为支撑,共同构成“一心四街”核心商业片区,成为“圈”(商圈)“线”(特色街)“块”(大型商场)“点”(各类商业网点)功能互补,环境优美,充满现代商业气息的宁波南部商贸中心。二是商务楼宇品质工程。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汇集50多栋高档楼宇的南部商务区,是鄞州做大做强城市经济的活力所在,后劲所系。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楼宇品质,将其打造成以总部经济、国际贸易、科技创意、服务外包为重点,长三角南翼集聚规模最大、管理水平最高、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高端商务区。三是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工程。按照“体现特色、彰显品位”的总体要求,“商城联动,互为依托”的发展思路,采取“招商引资与项目推进相结合”的办法,着重抓好集仕港卫星城市和姜山、横溪、五乡、高桥等中心镇的商贸中心建设。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流通工程。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商贸物流配送业态,培育和造就一批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加快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变,形成发展商贸经济的强大推动力。五是重视推进“民生工程”。以贯彻落实鄞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幸福民生40条”为重点,加快推进连锁便利店村村覆盖、村级菜市场改造、社区商业“双进”和便民早餐等四大工程,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结构优化,拉动经济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对商贸流通工作的领导,把发展商贸经济作为增长区域竞争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加以认识。重视商贸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商贸流通业专门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现代商贸流通业务、拥有营销技能的各类高级人才。加快推进商业诚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以及各级流通主管部门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开拓市场、促进消费、支持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增加对龙头流通企业、重点商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信息平台等的扶持和投入,营造有利于促进商贸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三篇: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概述: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8〕17号)的规定,设立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为市政府组成部门。
_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本市经济贸易和吸收商贸投资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拟订本市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和社区商业发展;负责商贸服务业行业管理,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负责拟定商务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标准、规则并做好相关推进、管理工作,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四)指导协调本市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协调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五)牵头拟订整顿和规范本市市场经济秩序的政策措施,组织商品市场监控,规范流通秩序,履行商贸领域行政执法的职责;组织协调开展打击商务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商业欺诈等工作;负责本市商贸运行管理,监测分析本市商贸宏观运行状况,处理协调商贸流通中的突发事件及有关重大问题。
(六)承担组织实施本市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的责任;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机制,按分工负责重要商品储备管理和市场调控工作;负责食用农产品、肉类食品等重要商品的流通管理,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负责生猪屠宰的有关工作,培育和发展水产品市场,负责酒类专卖管理工作。
(七)负责推进本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拟订本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组织起草商贸服务业法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和推进商贸服务行业经营创新,发布商贸服务行业发展导向,会同市有关部门指导本市商业流通企业国内合作交流。
(八)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指导和协调本市贸易促进体系的建立;指导全市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负责推动技术出口、软件出口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负责推动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推动本市优秀品牌进入国内外市场;负责重要工业品进口的计划管理,管理部分进出口商品许可证和除粮食、棉花、煤炭以外的出口商品配额;研究建立对外经济贸易的统计体系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和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九)协调、指导全市服务贸易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服务贸易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指导本市展览和境外出展。
(十)组织拟订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地方综合应对方案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建立区域性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指导和协调本市出口反倾销、反补贴工作,参与组织产业损害调查,组织实施有关反垄断法律法规,参与重大对外经贸争议案件的调处工作;负责本市有关对外贸易方面的知识产权工作。
(十一)宏观指导本市外商投资工作,组织拟订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指导协调全市外商投资促进和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工作,指导全市开发区外资引进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工作;按权限负责本市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合同章程等事项的核准和申报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及其他协调性服务。
(十二)负责本市对外经济合作工作,落实本市有关对外经济合作事项,依法核准、推进本市企业在境外开办企业(金融企业除外),指导和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外派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等,负责牵头本市外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人员权益保护;负责本市对外援助工作;在国家对外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规划框架下,承办和参与多双边经贸谈判,参与处理国别地区经贸关系。
(十三)指导本市企事业单位执行经贸外事政策;负责审批本系统、本单位所属人员的因公出国(境)任务,办理邀请外商来沪手续,负责外国非企业经济组织常驻上海代表机构的审批和管理;安排重大经贸外事活动和其他经贸峰会。
(十四)牵头拟订并执行本市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经贸政策,负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非企业经济组织常驻上海代表机构的审批和管理,负责本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工作,处理本市经贸领域涉台事务。
(十五)指导本市社会商贸中介机构、外资中介机构以及商贸行业各社会团体工作;指导协调全市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十六)负责有关行政复议受理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十七)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_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二)综合处(研究室)
(三)干部人事处(老干部处)
(四)财务处
(五)公平贸易处(法制处)
(六)外事处
(七)市场体系建设处
(八)服务业发展处
(九)市场运行调控处(市副食品管理办公室)
(十)商贸行业管理处
(十一)市场秩序管理处
(十二)外贸发展处
(十三)国际服务贸易处
(十四)外国投资管理处
(十五)外商投资促进处(台港澳商务处)
(十六)机电和科技产业处(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十七)对外经济合作处
第四篇:宁波商务区首届创意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1范文
宁波南部商务区首届创意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
宁波南部商务区首届创意民俗文化节
二、活动时间
2014年12月1日——2014年12月5日
三、活动地点 南部商务区水街广场
四、活动目的
非遗保护绝不是遗老遗少们的怀旧想象,更应该着眼未来,没有非遗就没有文化之根,人们就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重大文化理念,它不是面向过去的,而是怎样让这些***俗、***惯进入我们未来的生活,构建起更厚重而丰富的文化生态。因为科技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需要重新返回自己的传统,寻找人与大地、现在与过去的关系,所以非遗保护的真正意义在于从更新的视野上构建未来。
本次活动旨在为传统非遗项目注入全新的创意与生命力,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实践演练、交流学习、创意碰撞的平台,让市民们进一步体验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关注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未来。
五、活动对象
南部商务区白领、南部商务区周边市民
六、活动概述
宁波南部商务区首届创意民俗文化节历时一周(周六、周日除外),活动分为主题项目和常备项目,以“优秀创意非遗项目展演”为主题,常备项目设有专门的非遗展示摊位,分为百年记忆、传统手艺、创意小吃、未来非遗四大主题展示区,与市民进行互动、交流,加强市民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更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在未来的意义。
七、活动内容
(一)主题:古风今韵——优秀创意非遗项目展演
时间:2014.12.1——2014.12.5,17:30——18:30
内容:组织宁波优秀的非遗项目(如奉化布龙、跑马灯、甬剧、渔歌、宁波走书、四明南词、水浒名拳、唱新闻、余姚采莲船、余姚十(杂)番、木偶摔跤、承古轩古乐团、龙舞、鱼灯舞、越剧经典唱段展演等),融入时尚创意元素,分批每晚进行演出。
(二)常备活动项目:
时间:2014.12.1——2014.12.5,11:30——13:30、17:30——19:30
内容:
(1)分为百年记忆、传统手艺、经典味道、未来非遗四大主题展示区。邀请1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受市民喜爱的本地非遗老字号项目和宁波的传统手工艺制作,共50个项目50个展位进行现场制作、展示,市民可自己动手,发挥创意,进行制作。
·百年记忆:百年老字号展示、互动区,回味旧时风情。
·传统手艺:组织宁波传统手艺人现场展示、教学。设有“非遗小课堂”,安排宁波传统手工技艺免费教学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在体验中加深对宁波老底子的认识。项目有面塑、彩灯扎制、剪纸等,参与者发挥创意,现场制作,完成后可带走。
·经典味道:传统小吃区,现场制作,市民也可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完成后可免费食用。
·未来非遗展示区:参与性,互动性,是非遗文化得以被更多人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
利用电子手段和时尚理念为媒介,将非遗文化中的技巧步骤简化成电子屏上一幅幅可供点击的画面,让游客可以参与到非遗文化之中。运用AR技术,让市民对非遗文化有更直观的体验,现场设置二维码区域,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即可下载一个AR技术app,用此app扫描非遗作品,就会有直观的3D或平面视频、作品介绍等资料出现在手机页面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立体地认识非遗。
非遗文化的技艺与作品还可以融入到现代技艺与作品中,成为未来的非遗文化。如:时尚流行的软陶,可以融入面塑的技巧;剪纸、木雕船模等,可以直接成为影视作品的背景;汉绣,不光可以做戏服,也可以与现代服饰融为一体,使非遗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一切,在未来非遗展示区,都可以看到。
这一区域的设置是为了关注当代创意阶层通过他们的智慧所打造的具有时代气息与时尚艺术感的非遗项目,探索非遗的未来发展之路,尝试着用历史非遗打造未来非遗。
第五篇:2017年宁波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2017年宁波市奉化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区府相关文件要求,主要包括了概述、政务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及经费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部分。
一、概述
健全相关制度。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基本原则,结合本部门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确保政府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让大家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方式方法。有关人员积极参加全区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培训。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让办事群众了解中心信息公开渠道、查阅点设置等情况,增强了审管办信息公开工作的透明度。
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本中心副主任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并在机关各科室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形成了决策、指导和操作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针对信息产生、信息报批、保密审核、信息发布、信息备案、申请办理、登记归档等不同环节的工作特点,依据相应的工作程序,形成了专项工作规范,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根据本部门特点,制定完善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措施,明确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形式、公开程序,以及信息更新的责任科室、更新周期、更新方式等,努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拓宽政务公开渠道。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奉化站点、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和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实现公众网上查询办理事项状态、网上下载表格、网上预审,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通过印制《办事指南》、便民卡片、设立电子触摸屏,制作办事程序展板等形式,不断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畅通政务公开投诉监督电话(88689012)及时受理群众投诉。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据统计,2017年,我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47条,其中审批业务类信息186条,公共资源交易类业务信息1600条,平台动态、政策法规、文件通知等信息61条。
三、政务公开情况
1.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
(一)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深化各镇(街道)、各部门权责清单公开工作,精减规范权责清单项目,以清单管理倒逼各镇(街道)、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目前,区审管办公布涉及40个部门“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事项1068项,占总数的95.53%,提前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年内覆盖80%行政事项的目标。同时梳理《全区通办事项清单》,目前镇(街道)一级资源配置和行政服务中心可办理事项增加至701项,其中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415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可代办事项153项,其中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89项。
(二)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宁波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权责事项取消、下放及动态调整情况。一是开展行政审批前置专项清理。组织各审批职能部门对于前置的各类技术审查、评估、检测、鉴定、证明、咨询等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的规范性清理。同时,根据宁波市审管办统一部署,我区与江北共同负责清理了商务、公安、农林、水利、国安、侨办等6个部门的249项审批类事项。我区合计取消各类证明43种,取消幅度74.1%;减少办事环节98个,精简率56.6%。10月份,在宁波市级行政审批权力事项前置中介服务及条件材料专项清理的基础上,对照本级的事项进行审核反馈梳理情况:前置中介194项,保留144项、取消及部门取消38项,其他12项,前置条件、材料89项,取消89项,前置条件、材料中兜底条款101项,同意细化34项,同意取消67项。二是积极落实层级一体化下放事项。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放权事项目录的通知》(甬政办发〔2016〕144号)要求,进行专题部署,转发甬政办发〔2016〕144文件,组织各部门主动与区级有关部门衔接落实承接内容,并按规定做好承接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规范运作。一体化175个事项对照省政务网梳理,并督促未承接完全的单位与宁波市局衔接后尽快承接,应承接事项位161项到2016年12月16日已承接161项,录入政务网161项,进驻中心160项其中征收办1项不适进驻。
(三)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借助互联网和公共数据共享等手段优化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流程,通过网上虚拟大厅、微信预审批、微信取号等方式,使“网上申报+预审+窗口核准+取件”的事项达到268项,占已公布“最多跑一次”行政事项的25%。
(四)打造省、市、区统一的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便民应用服务开发,逐步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零上门”机制。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开发行政服务中心服务保障系统,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网站、移动APP、微信预审批等方式,打造全天候在线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办事群众网上提交申报资料,部门后台在线审核,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如,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审批事项,申请人通过微信预审批平台提交资料,窗口人员在线核验后,将信息通过微信群实时传输给现场勘查人员,根据勘查反馈的意见即时办结,申请人办事由原来的“跑三次”变为“零次跑”,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变为即时办。
(五)立足需求导向,优先推动企业注册登记、项目投资、创业创新,以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商务,一是10月9日,服务企业网上“一口申报”,政府“一网办理”的浙江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正式投入运行,我区成为宁波市第一个通过平台模拟演练的县(市)区。二是大力推广“四端合一”服务,即不断优化现场、电脑、手机、自助服务。10月份,从网站、微信、APP获得办事指南的比例为45.3%,同比上升9.1%,网上可办理事项增加到154项,同比上升30.5%。市场监管局率先采用网上全流程模式,通过人脸识别、远程通话、电子签名,实现“跑0次”办理电子营业执照。三季度新设个体工商户 1595 户,继续一路走高,资金数额21311 万元,更是上了新台阶,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 15.58% 和52.67%。
2.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
一是围绕重大水利工程、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等重大建设项目以及铁路交通、特色小镇等省重点建设项目,做好审批、核准、备案等结果公开,落实责任,着力推进实施过程信息公开。2017年,区级交易平台累计受理“四大类”交易项目共381宗,成交金额81.5937亿元,增收节支12.438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204宗,成交金额23.628亿元,节约资金2.3257亿元;政府集中采购49宗,成交金额5172.871万元,节约资金398.7735万元;国有产权交易35宗,成交1024.4177万元,增收资金45.1316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93宗,成交金额57.3461亿元,增收资金10.0685亿元。
二是落实《浙江省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公共资源交易”板块,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公告、资格审查信息、交易过程信息、成交信息以及履约信息公开发布工作,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运行。今年,奉化区公共资源交易网按照规定主动公开平台动态、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信息50余条,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出让项目的招标公告、中标公示1600余条,相关交易信息还在区政府网站、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和宁波市政府采购网上发布。
四、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7未收到公众关于本单位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的事项。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7未发生此类情况。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7未发生此类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存在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员意识有待加强。政务公开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员参与,“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意识仍需进一步树立。
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规范办文流程,切实落实公文类信息在产生过程中的属性核定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政策法规学习,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三是加强政府公开工作日常管理。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窗口日常管理之中,进一步加大对“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意识的教育与培养,严格落实政府公开各项制度,使政府信息公开内化为公务员日常工作行为。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