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思想
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思想
一、老子
1、思想观点
(1)哲学:“道”是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政治:提出“无为而治”,西汉时期,汉文帝、汉景帝采用黄老哲学,实行“无为而治”,经济得到发展,政治清明。
2、影响: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上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文学成就
老子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4、相关典故
中公教育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原型,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号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称名称为“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二、庄子
1、思想观点
(1)提出“齐物”(齐一万物)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人必须顺从自然,不应破坏自然生成的东西。
(2)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
(3)文学思想: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
2、影响
他在文学、美学方面也有建树。他的寓言、散文蕴涵深刻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3、文学成就
庄周著书《庄子》,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庄周喜托寓言以广其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等著名寓言就出自他的著作。
中公教育
4、相关典故
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中公教育
第二篇: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儒学的发展
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儒学的发展
一、春秋时期--儒学的开创 开创者孔子:
1.核心思想是“仁”,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学说;他反对当时社会上普遍出现的苛政暴政,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包含民本思想。
2.提出“礼”。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他又强调以“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号召“克己复礼”,即恢复理想中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实现社会稳定,同时以中庸思想和“和而不同”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3.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扩大的教育对象的范围;他以“成人”、“君子”为教育目标,提出“因材施教”等诸多重要教育原则。
4.文献方面:他整理编订文献“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二、战国时期——儒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孟子:(“亚圣”)1.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以“仁义”为最高道德原则。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发展了孔子“仁”、“以德治民”的观点,提出较为完整的“仁政”理论,要求统治者停止兼并战争,减轻赋税,制民之产,尊贤使能。
3.发挥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以“民贵君轻论”为代表的民本学说,成为其思想体系中最为宝贵的成份。最典型的是言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伦理观上主张“性向善”,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
1.天人关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制天命而用之,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2.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掌握“礼”;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
3.君民关系:舟水之说(君舟民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主张“性恶论”。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代表人物董仲舒: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3.针对土地兼并严重的现实,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孝道。
四、宋明时期儒学上升到新高度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将儒学上升到新高度即理学:
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1.程颢、程颐(北宋):理是万物的本源,理的核心是“仁”;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2.朱熹(南宋):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观点有:理气论(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存天理,灭(或去)人欲”、心性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
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反对理学的繁琐回归本心。
3.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创立者:“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4.王阳明(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致良知;知行合一。
五、明清之际的儒学新发展
明清时期儒学新发展的表现:反正统反权威;反对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1.李贽(明后期)否定儒家经典和孔子的权威,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肯定人的正常需要,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3.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梁启超归结其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4.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提出耕者有其田;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者。
第三篇: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电影诞生史
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电影诞生史
电影的产生
1895年12月28日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用活动电影机举行首次放映《工厂的大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被认为标志着电影的诞生。这一天也被公认为“世界电影日”。
重要贡献人物
卓别林: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其代表作是《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被称为“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
有声电影时代(20世纪20年代)1927年《爵士歌王》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 1929年《纽约之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 1935年,《浮华世界》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中国电影发展
1、产生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
2、三大电影基地
(1)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也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从1947年到1949年,创下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六个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2)北平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20日成立,后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建厂初期以拍摄纪录片为主,后改为摄制故事片的专业厂。
(3)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年11月16日成立。电影中的专业名词
1、长镜头:指的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
2、蒙太奇:法文“montage”,原建筑学术语,组装、装配、构成。指镜头、画面、声音有机组合的方式手段,通过连接、组合,构成时间空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完整性。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国内外著名电影奖项 国外篇
1、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奖项,每年的颁奖典礼都会在超过100个国家进行电视直播。奖杯为一座镀金男像,俗称“小金人”。(《卧虎藏龙》拿过4个奖项)
2、金熊奖
金熊奖是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是中国电影、也是亚洲电影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3、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迄今为止,中国电影中只有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巩俐主演的《霸王别姬》获得了该奖项。
4、金狮奖
金狮奖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三峡好人》《色·戒》都曾获奖。)金狮奖与金棕榈奖、金熊奖并称为电影节三大最高荣誉象征。国内篇
1、华表奖 全称:政府优秀影片奖,创办于1994年,两年一届,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
2、金鸡奖
创办于1981年创办,两年一届,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最权威、最专业的电影奖。
3、百花奖
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电影大奖,两年一届。百花奖只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
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
4、其他
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四篇:11月13日道家思想公益课
九州书院国学公益课:
老子的人生智慧
【课程背景】: 老子是中国的哲学之父,是一个俯仰天地、识见绝伦的智者,他用诗的语言将宇宙、人生的恒常,世间的大道用五千言尽数含括,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受用无穷的智慧宝库。极其精练地阐述了宇宙、人生、事业中深涵的玄妙之道、规律、原则、方法、智慧等。
企业家如果将老子的一系列智慧,如致虚守静、涤除玄鉴、祸福倚伏等灌溉心田,那么个人的生活必定成功。企业家如果将老子无为而治、有无相生、自然而然、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演绎至企业管理,那么人生的伟业也必定成功。日月交辉,儒道互补,是中国人追求的生命境界。在奉行自强有为的儒道精神里,道家为我们中国人开辟出一个超脱现实羁绊的精神后花园。让我们在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之间拥有一个既空灵又饱满的智慧人生。
【课程收获】: 国学大师赵启光横贯中西、诗情画意诠释老子智慧。
用道家的精要思想为您详细解读人生幸福的秘诀与养生法门。
用老子的非凡智慧解决我们的人生、事业的困惑,构筑一个坚强的精神堡垒。
【拟邀名师】: 赵启光
【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13日(周日)(09:00-16:30)【举办单位】: 上海九州书院
【活动地点】: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综合楼2楼第1教室 【讲师介绍】: 赵启光
著名国学大师,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研究系主任、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同济大学中华文化传播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客座研究员,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国际艾美奖评委。著作有英文《龙的研究》,中文《老子,天下第一》、《老子的智慧人生》、《康拉德小说选》、《异乡异客》、《客舟听雨》、《世路心程》等,文章遍及中、美、英、日、荷兰等国杂志。
老子的智慧(课程纲要)
一、老子其人其书 中国文化中的道家元素 孔子眼中的老子 老子西行漫记 画解老子智慧 老子的女人观
柔性的力量 尊阳崇阴的道家哲学 儒道文化中的男女之别
三、老子养生术
道家养气理念
养气三段法
健身效法自然
模仿自然 融入自然 思维自然
从非典看道家传统养生
道家养生与生命科学 儒道迥异的聚散生活观
二、幸福的秘诀 知其雄,守其雌
男人与女人对爱的理解差异 如何理解“男生女相必富贵” 名与身孰亲
一代名伶阮玲玉的悲剧人生 身与货孰多
老子三宝
财富与生命的博弈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四、老子的人生管理智慧 上善若水
水的特性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一种信任 无为是快乐的源泉 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方略 道家无为管理的法则
有情提示:老师课纲或有酌情增减,若有出入,还请学员谅解!
我旅居国外25年,看到许多人信仰宗教,但我始终相信自己的“宗教”——大自然。宇宙是我的信仰。当我遇到困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候,我总要走到野外去抬头看看星空,于是人生的一切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宇宙中最壮丽的表演就是宇宙本身。人在宇宙中像一粒尘埃微不足道。这种谦虚反而会给人自信。
—— 赵启光
第五篇: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
http://gygks.offcn.com
公益岗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知识框架
针对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的讲解,主要是先梳理清楚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框架。
我们的宏观经济学主要讲解的是我国的宏观调控,首先,宏观调控一共有四大目标,分别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以达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次,为了完成这三大目标,我们国家一共采取了三大手段,分别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最后,在三大手段当中,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经济手段,因此,最后要讲解的就是经济手段当中的四大政策,分别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这就是宏观经济学学习的整体知识框架。
在具体的讲解过程当中,针对于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在考试当中,GDP通常是考察两个要点,分别是地域概念和最终产品的概念,也就是只要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都算入我国的GDP,和GDP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GNP,这是一个国民概念,只要是中国公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创造出的最终产品的价值,都算入GNP,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最后,两个指标到底谁大谁小,是没有绝对的说法的,不能说GDP一定比GNP大,也不能说GNP一定比GDP大,二者在没有具体数据是,是无法进行比较的。
对于三大手段,我国目前最主要应用的就是经济手段,这是一种间接调控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运用价值规律来引导企业和社会调整生产和消费的行为,例如政府出台政策提高工厂排污费的征收标准,是通过提高排污费的方式,来影响企业生产的排污成本,从而引导企业减少对高污染产品的生产,而不是直接规定和命令企业不能生产高污染产品,这很明显是一种间接调控的手段。
对于经济四大政策的讲解,分成三个步骤,首先得清楚的明白每一个经济名词是什么,例如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等等,其次得清楚的明白每一个经济名词在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政策去解决,最后还得清楚的明白在考试的题目中,题目的问法及如何应对。
宏观经济学是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要有一个思路清晰的头脑,将整个知识框架构建起来,学习起来就会比较的轻松。